“快乐无极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广东必背瑶寨导游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广东必背瑶寨导游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广东必背瑶寨导游词

篇1:广东必背瑶寨导游词

必背瑶寨地处乳源瑶族自治县城东北54公里的崇山峻岭中,距韶关市区56公里。因有小山形如鳖鱼背,故名“鳖背”,由于“鳖”字笔画多难写,讹为“必背”。 必背之前16公里处,是黄龙风景区。这里群峰滴翠,层次分明,山水如画,美不胜收。黄龙风景区是石英砂岩的高山峡谷地貌,奇峰、绝壁和怪石形成各种景观,有黄龙、黄凤、神女问金龟、酒壶石、笔架峰等许多奇特的自然景观。 必背瑶寨依山而建,有别致的树皮房、竹房,依山临涧的吊角楼别具一格。必背是旅居美国、泰国、法国、缅甸、老挝等地的瑶族发祥地。居住在这里的6千多瑶胞是瑶族的一个分支,属过山瑶。瑶区除瑶语外,客家话也通用。瑶胞穿戴自己刺绣的彩色图案服饰,男女能歌善舞,以山歌传情示爱。他们热情好客,用甘甜的瑶山茶、清香味美的竹壳饭和自制的瑶家水酒待客。游览必背瑶寨,可欣赏美丽的瑶山风光,领略古老而奇特的瑶族风情。

篇2:广东必背瑶寨的导游词

必背瑶寨的导游词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必背瑶寨地处乳源瑶族自治县城东北54公里的崇山峻岭中,距韶关市区56公里。因有小山形如鳖鱼背,故名“鳖背”,英语导游词,由于“鳖”字笔画多难写,讹为“必背”。 必背之前16公里处,是黄龙风景区。这里群峰滴翠,层次分明,山水如画,美不胜收。黄龙风景区是石英砂岩的高山峡谷地貌,奇峰、绝壁和怪石形成各种景观,有黄龙、黄凤、神女问金龟、酒壶石、笔架峰等许多奇特的自然景观。 必背瑶寨依山而建,有别致的树皮房、竹房,依山临涧的吊角楼别具一格。必背是旅居美国、泰国、法国、缅甸、老挝等地的瑶族发祥地。居住在这里的6千多瑶胞是瑶族的一个分支,属过山瑶。瑶区除瑶语外,客家话也通用。瑶胞穿戴自己刺绣的彩色图案服饰,男女能歌善舞,以山歌传情示爱。他们热情好客,用甘甜的瑶山茶、清香味美的竹壳饭和自制的瑶家水酒待客。游览必背瑶寨,可欣赏美丽的瑶山风光,领略古老而奇特的瑶族风情。

必背镇导游词范文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必背,原叫“鳖背”,是乳源瑶族自治县瑶族聚居的一个镇,位于乳源县城东北54公里的大瑶山腹地。必背瑶族属过山瑶,是瑶族的一个分支,隋唐时期从湖南等地迁入。明代以后,因为灾荒和战乱,必背瑶胞又大批向广西、云南等地迁徙,后再流散到东南亚,并辗转迁移到欧美各国。1984年美国瑶族华侨、华裔代表团曾专程回来寻根访祖,并到桂坑朝拜了“盘安山公”祖墓。为此,1986年6月在香港开幕的第一届国际瑶族研讨会,闭幕式就放在必背举行。据报道,旅居国外的瑶胞约有八万人。

必背风光十分秀美。在必背镇,公路和沿路的必背河将景观分为两半。左侧高处为镇政府所在地,一处经过改造的瑶民新村出现在眼前;右侧经过一桥,在木板构建的瑶族风味的树皮屋、吊脚楼,有巨大的水车、“过山瑶”民俗文化陈列馆以及民俗歌舞表演场等,每日由瑶家小伙子和瑶族姑娘为你表演的瑶族竹杠舞、顶杠、丰收舞和瑶族婚嫁等民族节目。在瑶族接待大楼的会客室正面墙上,悬挂着一幅巨大的瑶族民俗风情画,必背瑶族风土人情的主要特别基本上都反映在这幅画上。

在翠绿的松杉林中,层层梯田的半山腰里,掩映着错落有致、依山而建的瑶族村寨,瑶族的规模都比较小,少的独户或三几户一村,多的也不过十户八户,几十户一村是不多见的。瑶胞的房屋多以杉皮杉木建造的,也有的是以土砖青瓦建筑。有的村寨是多间平列的,也有的是“上居下牧”的双层屋结构,上层住人,下层为牛栏或猪栏。

必背属石英砂岩地貌。沿必背河而行,两岸石峰如刀劈斧削,雄奇险峻,景观与张家界有异曲同工之妙。其中黄龙寨风景区山峰滴翠,层次分明,风景区两山相夹,必背河从谷底大大小小的石头上流过,时而溅起浪花,这里的鲥鱼在唐代时的贡品。必背河两岸山峰林立,高插入云,山顶上常年云雾缭绕。其中最奇特的景点有“黄龙绝壁”、“七步云岩”、“老虎嘴险峰”、“仙女问金龟”、“酒壶石”等。

民俗传说

“禁吃狗肉”之俗

历史上乳源过山瑶一直禁吃狗肉,而且所饲养的猪只等一律不得变卖出售。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乳源过山瑶几乎所有的年长者以及凡早期受过封建迷信洗礼的人,如师表、师爷,已取得郎名、娘名、法名等的人均禁吃狗肉。传说吃狗肉是对祖先的惩罚,肚子会剧痛难忍,直到将吃下的食物吐尽为止。不知从何时起,禁吃狗肉已成了瑶族一个不成文的法典。1949年建国前的乳源过山瑶寨,不仅家家户户养有自己的爱犬,平时进山打猎、外出劳动、放牧等等活动都有自己的爱犬左右相随。每当节日喜庆、祭天祈福都离不开对传说中的狗头王的膜拜和敬仰。直至建国前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乳源的过山瑶仍对狗给予很高的礼遇。必背公坑等地的瑶民,自己所眷养的狗死后,会将狗用杉树皮或稻草包实,象人一样给予土葬。也许是出于对主人的感激之心吧,瑶族人养的狗也特别听话,每当进山狩猎,狗会使用自己敏锐的嗅觉,为主人拼命寻找和追赶猎物。放牧时每当牛盗吃禾苗或蔬菜时,狗会主动帮主人驱赶。每当主人遇险,狗会奋不顾身相救或给家人通风报信。解放前,狗救落水孩童、抢救野外受伤遇险的主人等事例不少。传说,在遥远的古代,瑶族比较大的祖庙,大都在正中的位置摆放着盘瓠神像。幷且每过一定时间各宗房、成年人都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联族给予祭拜,3年一次或一次,规模之大,场面之热烈实在是少有。这种活动一直延续到建国初。

“狗头王”之传说

为什么看似普通的狗,但在乳源过山瑶的眼里,却有着如此高的威望,且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流传着“禁吃狗肉”、“禁止变卖猪只”等种种传说呢?

传说,在遥远的古代,评王与高王互相征战,打了几年均未分胜负。由于高王居住的地方乃是三面环水的三角洲之地,土地肥沃、粮丰人盛。在后来的几场战争中,高王渐渐胜过评王,加上评王的数名虎将均被高王设计谋杀,一时间评王国内危机四伏,高王一连几次挑战,评王均没有将领敢带兵应战。无奈之下,评王命人贴出文榜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许诺:“谁要是敢带兵应战,并把高王的首级砍来,本王就将三公主下嫁与他”。几次重复征召,均没有战将应征。正当评王感到气数已尽,末日来临之时,平时紧跟自己左右,高大威猛的皇宫右护卫犬——盘护(瓠)嘴上叼着皇榜跳将前来,放下皇榜后汪汪直叫,宫内一片哗然,评王更是不知其所以然。爱犬连叫几次后,又跑出去咬住评王三公主的衣裙不放,评王听报幡然醒悟,不禁自言自语地问道:盘瓠,你真能够打败高王?盘瓠汪汪连叫数声。评王虽不相信龙犬盘瓠会打仗,但盘瓠身长数尺,高大威猛,眼下无人,也只得一试。于是将令旗掷于地下,并下令给盘瓠以百味美食,食罢,带领文武众臣将盘瓠送出宫外。一出宫外,盘瓠捷足如飞,不久即消失在波滔汹涌的茫茫大海之中,游了七天七夜之后,在第七天早上天刚蒙蒙亮就踏上高王的国界,直奔高王城墙。不多时,遇上高王带着手下在城墙上巡游。却说高王与评王打仗数载,早已熟悉跟随评王左右的龙犬盘瓠,此时见盘瓠直身投来,不禁喜不自禁,笑曰:大国评王有此龙犬,不能畜此(养)之,今来投我国,汝必定败国也。并说有古人云:猪来贫、狗来富,异物进朝而国必盛。胜(朕)能畜此,是本国兴邦之征兆也。于是下令开城门引盘瓠入宫,赐以美味,爱惜如珠宝,每当坐朝,均令宫女加以特别的护理。不出几天,龙犬即与高王混得烂熟,高王经常带着盘瓠游赏百花行宫。有一天高王酒醉不醒,盘瓠思念公主心切决定咬杀高王以报评王之恩。于是用钢牙猛咬高王截取高王头级,复游大海,飞奔回朝,复卧评皇宫前。评王听报大喜,举国宴三天三夜以庆贺高王被杀、国土之安。同时对盘瓠大加封赏,可盘瓠不依,多次当众死咬评王三公主衣裙不放。评王不悦,并大声训斥盘瓠,脸上尽是难色。此时三公主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心想,反正盘瓠也不过是一条犬,嫁给它也不过做做样子,又有什么难呢?倒是父皇在文武百官面前食言,失信于民,这可是一件大事。于是当即悄悄向父皇进言说:“父皇言既已出,不可收也,食之于人,可失天下之大事也。且盘瓠只是一条龙犬,做做样子又何妨。”评王见自己的女儿如此通情达理,更感到难为情。但为不失信于天下,评王只得按公文的意思,当众许诺将三公主下嫁给盘瓠。此话一出堂下哗然,此后盘瓠与三公主便形影不离。正当评王费尽心思思考如何挽回面子之时,奇迹再一次出现。原来盘瓠白天是一条殷勤的龙犬,夜晚下半更却变成一个相貌英俊的美男儿,就连三公主自己都看呆了。惊喜之余,公主急忙悄悄告诉父皇和母亲。起初谁也不相信,经过数次探实,评王此时才明白盘瓠为何能够猎取高王首级,不禁大喜。认定盘瓠乃神灵之化身,再也不敢怠慢,不日即为女儿举行了一场隆重而又特殊的婚礼。婚礼结束后,为保皇帝尊严,评王……赏衣锦、白银数车,兵丁、家奴、工匠过千,嘱盘瓠领公主盾入深山,筑山而居。数年之后,生得六男六女,盘瓠也渐渐变成一个与常人无异的剽悍男儿。评王听后大喜,特敕封六男六女为王瑶子孙,赐12姓,除长男随父姓盘之外,其余依次为黄、包、李、沈、邓、周、赵、胡、冯、雷、唐。并向天下13省31州发诏书一封,其大意是:“盘瓠子孙,因其先祖助国有功,凡上至三锹之地,秋毫不犯,万顷山林任由王瑶子孙耕种,永远游山过海营业,描水成田,永无租税,免身丁夫役。生耕葬死代源流,活命营身(生),庶民毋得涉占谋夺,官府不得科派需索。”这就是瑶民代代相传的护身符——《评王券牒》的大意及传说。此后历代皇朝每年均照前朝先皇下发相应的榜文,尽管形式千变万化、榜文大小不一,但内容却是大同小异。现全国各地瑶族保存的各种不同版本的《券牒》、《榜文》正是不同朝代、不同历史阶段的重要产物,他们都证明瞭瑶族的先祖们为国家所作出的历史贡献,也记载了瑶族的源流、生产、生活等各个不同层次的内容。据说自从评王下发文告之后,王瑶子孙手持《评王券牒》代代得以平安生活,人丁兴旺。这种恩赋一直到了金、元时期才遭到彻底的破坏,尤其是到了元朝中后期,统治阶级不再将瑶族视为有功之民族,而是采取了大量的民族歧视政策,大量歧视性的称谓也出现在元朝的官府文书中,对瑶、苗等少数民族的歧视和敌视在元、明时期达到了历史的顶峰。

篇3:必背瑶寨导游词

必背瑶寨导游词

必背瑶寨地处乳源瑶族自治县城东北54公里的崇山峻岭中,距韶关市区56公里。因有小山形如鳖鱼背,故名“鳖背”,由于“鳖”字笔画多难写,讹为“必背”。

必背之前16公里处,是黄龙风景区。这里群峰滴翠,层次分明,山水如画,美不胜收。黄龙风景区是石英砂岩的高山峡谷地貌,奇峰、绝壁和怪石形成各种景观,有黄龙、黄凤、神女问金龟、酒壶石、笔架峰等许多奇特的自然景观。

必背瑶寨依山而建,有别致的`树皮房、竹房,依山临涧的吊角楼别具一格。必背是旅居美国、泰国、法国、缅甸、老挝等地的瑶族发祥地。居住在这里的6千多瑶胞是瑶族的一个分支,属过山瑶。瑶区除瑶语外,客家话也通用。瑶胞穿戴自己刺绣的彩色图案服饰,男女能歌善舞,以山歌传情示爱。他们热情好客,用甘甜的瑶山茶、清香味美的竹壳饭和自制的瑶家水酒待客。游览必背瑶寨,可欣赏美丽的瑶山风光,领略古老而奇特的瑶族风情。

广东省博物馆导游词

・欢乐谷导游词

・白云山导游词

・光孝寺导游词

篇4:必背瑶寨的导游词

必背瑶寨的导游词

必背瑶寨地处乳源瑶族自治县城东北54公里的崇山峻岭中,距韶关市区56公里。因有小山形如鳖鱼背,故名“鳖背”,英语导游词,由于“鳖”字笔画多难写,讹为“必背”。 必背之前16公里处,是黄龙风景区。这里群峰滴翠,层次分明,山水如画,美不胜收。黄龙风景区是石英砂岩的高山峡谷地貌,奇峰、绝壁和怪石形成各种景观,有黄龙、黄凤、神女问金龟、酒壶石、笔架峰等许多奇特的自然景观。 必背瑶寨依山而建,有别致的树皮房、竹房,依山临涧的吊角楼别具一格。必背是旅居美国、泰国、法国、缅甸、老挝等地的瑶族发祥地。居住在这里的.6千多瑶胞是瑶族的一个分支,属过山瑶。瑶区除瑶语外,客家话也通用。瑶胞穿戴自己刺绣的彩色图案服饰,男女能歌善舞,以山歌传情示爱。他们热情好客,用甘甜的瑶山茶、清香味美的竹壳饭和自制的瑶家水酒待客。游览必背瑶寨,可欣赏美丽的瑶山风光,领略古老而奇特的瑶族风情。

篇5:广东中考必背古诗词

广东中考必背古诗词

1.闻王昌龄左迁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2.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郑谷

杨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4.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5.水槛遣心二首(选一)

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下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6.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zhao).

睛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7.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8.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9.乌衣巷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10.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11.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2.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广东必背瑶寨导游词(共7篇)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13.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

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

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

只有香如故。

14.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5.临江仙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16.别云间

明·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17.逢入京使岑参

故国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18.长相思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19.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20.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21.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呤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22.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3.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24.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

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25.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26.浣溪沙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27.南园

唐·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28.对酒清

末·秋瑾

不惜千金买宝刀,

貂裘换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

洒去犹能化碧涛。

29.从军行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30.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1.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32.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33.汉江临眺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34.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来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35.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36.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37.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38.卜算子

李之仪(宋)

我住长江头,

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

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

定不负相思意。

39.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篇6:必背导游词

各位来宾、青少年朋友们 :

大家好 ! 欢迎来雷锋纪念馆参观。这里是抚顺市望花区和平路东段 67 号,原雷锋生前所在部队驻地附近。纪念馆始建于1964 年,在 1969 年、1992 年、20___ 年先后进行了三次改扩建,占地面积 99900平方米 。 40 年来,这里共接待国内外观众 4680多万人次,并先后在全国 58 个城市举办了 ( 雷锋精神永恒 ) 大型展览,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纪念馆按功能划分为 6 个区 : 凭吊区、展览区、碑苑区、雕塑区、青少年教育活动区和综合服务区。园区内主要有雷锋事迹陈列馆、雷锋墓、雷锋塑像、雷锋纪念碑和青少年教育活动设施等。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组铸铜雕像─── ( 雷锋和少先队员在一起 ) 人形象生动、活泼,与园区内其他 6 座雕塑构成了整个园区最大的景区。这些雕塑以不同形式、不同材质、不同风格散布在松柏、绿茵、广场之间,唤起了人们对雷锋的追忆和怀念。一会儿我们就能逐一观赏到这些雕塑。接下来,请各位随我一起进入参观。

来宾朋友们,我们此刻行走的路是 “ 雷锋之路 ” ,全长 70 米 ,是由 22 枚枫叶红色花岗岩雕刻的五角星和 22 块黑色花岗岩雕刻的雷锋日记碑组成,数字 22 象征着雷锋 22 岁年轻的生命。下面,请先随我到园区东北侧参观。

凭吊区

这里由凭吊广场、雷锋塑像、雷锋墓组成,占地 3500平方米。请看凭吊区周围苍松翠柏围绕,庄严肃穆,象征雷锋精神四季常青 ; 鲜花和挽带寄托无尽哀思,松柏和墓碑铭记永恒精神。凭吊广场占地 20___平方米 ,可容纳 3000 人进行纪念活动。眼前的雷锋塑像基座 3 米 ,塑像高 5 米 ,占地 340平方米 。雷锋身穿棉军装,手捧 ( 毛泽东选集 ) ,身背冲锋枪昂首挺胸阔步向前,给人以积极向上之感。雷锋墓为地表式建筑,墓主体为梯形,长3.3 米 ,宽 2.1 米 ,高 0.6 米 ,占地 310平方米,全部采用优质花岗岩石砌筑而成,雷锋同志的遗体静静地长眠在这里。墓前有一块汉白玉精雕的四季花环,斜嵌在黑色的花岗岩石上。墓后有一座灰褐色花岗岩卧碑,长 6 米 ,高 2.1 米 ,正面是由舒同题写的 “ 雷锋同志之墓 ” 的金色大字,碑的背面刻有周而复题写的介绍雷锋生平事迹的碑文。现在,请随我去展览区。

展览区

展览区是雷锋纪念馆的主体部分,由雷锋之路、雷锋纪念碑、雷锋事迹陈列馆组成。纪念碑竖立在纪念馆的主轴线上,全部由花岗岩构筑,主体高 13.4 米 ,碑上镌刻着毛泽___手书川向雷锋同志学习“ 的题词,昭示雷锋精神永放光芒 ; 碑体下部嵌刻一组以雷锋模范事迹为主题内容的汉白玉浮雕。雷锋事迹陈列馆占地 2650平方米 ,建筑面积 4800平方米 ,坐北朝南,两层建筑。主体外墙由灰色花岗岩石装饰,整体造型简洁、现代。馆正门上方 ” 雷锋纪念馆 “ 五个金色铜字是___ 1990 年10 月 29 日 来馆视察时题写。陈列馆展厅按成长历程把雷锋 20___年的短暂人生真实呈现在世人面前,这里已成为弘扬雷锋精神、研究雷锋事迹的重要基地。陈列馆始建于 1964 年, 20___ 年 3月 5 日改扩建后重新开馆,馆内陈展面积扩大为 2283平方米 ,展出照片 239 张,实物 115 件,文献 165 件,陈展线长 420 米 ,陈展运用了现代陈列理念和高科技手段,生动地展现了雷锋精神。

陈列馆设有序厅、主展厅、副展厅、影视厅、多功能厅等。展室内有党和国家三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___等为雷锋题词手迹、雷锋遗物、雷锋仿真蜡像、组合场景、多媒体景箱和触摸屏等。下面,请各位随我进馆内参观。一楼展室采用专题和编年体相结合形式翔实地再现了雷锋平凡而伟大的一生。雷锋,原名雷正兴, 1940 年 12 月 18 日出生于湖南省望城县简家塘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因为这一年是农历 ” 庚辰年 “ ,所以家里人都叫他 ” 庚伢子 “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雷锋进入学校学习。小学毕业后他在当地参加了工作。之后在各地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屡受嘉奖。 1960 年参军,同年 11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多次立功受奖。 1962 年 8 月 15日因公殉职,年仅 22 岁。这里是序厅,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铸铜浮雕青山魂 ; 二是汉白玉圆雕 ; 三是背景变奏乐曲。意喻雷锋已化作山脉,雷锋永远活在人们心中,雷锋精神永恒。 ”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 雷锋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眼前的一幅幅壁画,仿佛又把那个活生生的雷锋带到了我们面前。请随我来。这里有过廊日记浮雕,共 16 米 长,是按雷锋的日记手写体铸铜而成。面前的微缩景观 ( 雷锋童年茅草屋 )按 1:4.5 比例制作,真实、生动,是陈列中的一处亮点。这边的组合场景 ( 爱岗敬业的推土机手 ) ,表现了雷锋在鞍钢工作期间个子虽小却开大车,为社会主义建设多做贡献的革命干劲和热情。组合场景 ( 雷锋在车中学毛选 ) ,表现雷锋学习非

常刻苦,并在学习实践中总结出 ” 钉子精神 “ ,他把毛主席著作当作粮食、武器、方向盘。请看油画 ( 义务列车员 ) 再现了 ” 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 的场景。这里的多媒体景箱 ( 雷锋的一天 ) ,演示雷锋军营周日的生活。请随我到二楼参观。步入二楼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党和国家三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___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云的题词和照片。这里还有全国学雷锋盛况以及世界各国友人学习雷锋、研究雷锋的情况。大家请看,这是四十年来全国军民学雷锋活动的典型人物和事迹。陈列物品比扩建前增加 50% 以上,在新征集到的文物中,有很多首次发现或公开的珍贵文物。请看这幅照片,这是一张带有雷锋头像的美国西点军校招生简章,由此可见,雷锋精神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外也发扬光大。请各位继续观赏和学习。通过参观,我们可以看到陈列馆在陈展手段、形式上融入了现代陈列理念,展现了全新创意。馆内吸取了国内外先进文化艺术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与雷锋纪念馆特有的文化特征相结,通过声光效果控制、机械感应装置、激光数码影像、电脑查询系统、多媒体景箱、内设放映屏的拉幕式展板、组合模拟场景再现、仿真蜡像等有机结合、立体渲染,使展示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洋溢着时代气息。在陈列思路上,突破了传统模式和平铺直叙,采用了全新的文学创作理念。着重设计、制作了十一处亮点,汲取了当前国内名馆陈列之长,这些先进的展示手段和高水平的展现形式,使雷锋精神得到深刻、丰富而生动的再现。请走这边。

碑苑区

”雷锋颂 “ 碑苑区位于陈列馆西侧,东西走向,延长 300 余米。无言石碑诉说人民不尽情思,有形镌刻凝固雷锋文化韵律。碑石将书法艺术、雕刻艺术、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融为一体,构成弘扬 ” 雷锋文化 “ 的一道规丽的风景线。碑石布局相对集中且又呈散落状,依松傍湖,绵延曲折,或掩映在翠柏之中,或静卧于绿茵之上。碑苑内有碑石 22 块,象征雷锋 22 年生命光辉穿越岁月长廊与日月辉映。碑石采用抚顺境内国家自然保护区猴石山自然山石,意在以自然山石的质朴沉稳,表现雷锋的平凡与伟九更在于用故乡山石树碑,才能充分表达抚顺人民对雷锋的特殊情感。大家请看, ” 雷锋颂 “ 碑苑精品荟萃,收有雷锋诗文 7首、歌颂雷锋的著名诗词 15 首。书法皆为沈鹏、王北岳、岑文涛等国内及港台地区著名书法家的力作。这里创立了四个 ” 全国第一 “: 全国第一个以雷锋为主题的书法碑林 ; 全国第一个收刻雷锋诗文的碑林 ; 全国第一个收刻歌颂雷锋诗词的碑林 ; 全国第一个收刻自由体诗的碑林。请各位仔细观赏。

雕塑区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会不时地看到不同形式和风格的雕像错落在松柏、绿茵之间,耸立于广场、花岗岩铺就的石路上,这些雕塑构成了园区中的雕塑区。雕塑有四种 : 铸铜的雕塑泛着古铜色光泽,亲切自然,栩栩如生 ; 不锈钢的雕塑造型新颖、别致,富于现代感,同时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 ; 花岗岩的雕塑朴素、庄重,令人深思 ; 汉白玉的雕塑神圣、高洁,净化人们的心灵。火红的青春凝固为永新的音乐,闪光的思想铸就成不朽的诗篇。铸铜雕像 ( 雷锋和少先队员在一起 ) 伫立在入口广场中央。 ( 永恒 )组雕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雷锋手扶汽车的花岗岩全身圆雕像 ; 二是以当代学雷锋典型事例为画面的铸铜浮雕和石刻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卫茅树才》在园区中心纪念碑西侧,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雷锋讲故事,逼真传神。 ( 刻苦学习) 雕塑仁立在湖边,把雷锋认真学习的精神平和地再现在我们游人面前。 ( 火红的青春 ) 雕塑如同一面旗帜,在花草树木间摇曳。雕塑是凝固的音乐,是立体的诗篇,是思想的造型,是精神的体现。雕塑不仅唤起了人们对雷锋的追忆和怀念,同时艺术地展示了雷锋精神的不朽和永恒。

青少年教育活动区

青少年教育活动区位于园区的西侧,由游戏喷泉、三角跳泉、正兴亭、涌泉湖、琴桥、露天剧场、攀岩等组成。圆型游戏喷泉占地 700平方米 ,喷头 1483 个,水型有迷宫、时空隧道、感应踏泉三种。喷泉围成的 ” 城堡 " ,富于变化,可在其中捉迷藏、嬉戏,是青少年喜欢的游戏项目。涌泉湖占地 2500平方米 ,湖水清纯明澈,泉水丁冬,波光粼粼,水流顺势起伏婉蜒,水容量达到1683 立方米。湖上有一座琴桥,按规律分布的栏杆像一根根琴弦,用木棒能敲击出美妙的音乐。琴桥伴奏,泉水吟唱,花儿和绿茵簇拥,是青少年活动的最佳场所。占地 405平方米 的露天剧场就在湖边,可容纳 100 余人。攀岩坐落在园区的西北角,长18 米 ,高 9 米 ,东西南北都有峭壁,登到顶峰可一览纪念馆全民 攀岩活动培养和锻炼青少年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精神。刨木闲娱乐活动中体味雷锋文化,在欢歌笑语中感受雷锋精神。雷锋纪念馆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活动基地,全国学雷锋研究中心和全国 AAAA 级旅游景区。雷锋在他身后没有留下什么值钱的东西,在银行里也只留下 100 元钱,可是他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却是无法估量的。雷锋精神将与我们的事业相伴,与我们的时代共存。接下来是自由活动时间,两个小时后在停车场集合。谢谢各位的合作。

篇7:必背导游词

各位朋友,到三亚旅游,大家应该知道三亚的别称叫“鹿城”,这一别称就来源于我们将要前往的鹿回头旅游风景区。

鹿回头旅游风景区位于三亚市西南端鹿回头半岛上,海拔285 米,是登高望海和观赏日出日落的理想之地,也是俯视三亚市区全景的制高点,于1989 年建成开放,是三亚市的标志性景区。景区之所以叫作“鹿回头”,主要是与海南黎族的鹿回头传说及山顶的鹿回头塑像有关。

世界上关于鹿的美好传说,如南海的浪花数不胜数,三亚的“鹿回头” 的传说,就是其中的一个。相传在很久以前,五指山山区有一位勤劳勇敢、热心助人的黎族青年猎手。一天上山打猎,发现一只色彩斑斓的坡鹿。于是他紧追不舍,一直追到三亚的海边的这座山崖上。山崖之下便是茫茫大海,再无去路。正当青年猎手张弓搭箭之际,只见眼前火光一闪,烟雾腾空,坡鹿回头化为美丽温柔的黎家少女。后来,仙女与青年猎手结成夫妻并在此定居了下来。因为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人们将这里的半岛、山岭和村寨都名之以 “鹿回头”,公园也以此命名,三亚也由此而获得“鹿城”的别称。

由于有这个浪漫的传说,鹿回头山就成为了海南的一座著名的情山,是海南最具浪漫色彩的地方,后来建成了爱情文化和生态展示并重的主题公园。现在公园内爱情文化景点错落有致,主景点“鹿回头”雕塑就是根据海南黎族这个美丽的爱情传说而建造。雕塑连底座高15 米,由广东著名的“五羊城”雕塑作者、雕塑家林毓豪先生花了四年心血精心完成。在一头回眸凝望的坡鹿两侧,分立着仙女与青年猎手。这一雕塑已经成为三亚市的市雕,是每个到鹿回头公园都要与之拍照的重要景观。在公园内,其他爱情文化景点还有“爱”字摩崖石刻、“永结同心”台、“连心锁”、“夫妻树”、“海枯不烂石”、“月老”雕像、“爱心永恒”石刻等。每年天涯海角国际婚庆节期间,新婚的新人们还会来到这里海誓山盟,情定终生呢。

好了,朋友们,鹿回头公园到了,让我们一起去接受青年猎手和仙女的祝福吧,我也祝愿大家的爱情能像青年猎手和仙女一样美满、幸福。

2020必备导游词范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