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十一”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壮丽的青春阅读题答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壮丽的青春阅读题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壮丽的青春阅读题答案

篇1:壮丽的青春阅读题答案

壮丽的青春阅读题答案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阅读可以改变命运,但并不一定改变命运。下面是壮丽的青春阅读题答案,请参考!

壮丽的青春阅读题答案

1963年11月18日。

清晨,轻风扑面,细雨沾衣。欧阳海带领全班,走在野营队伍的最后,担任收容。

朝前看,嗬!好险的一道峡谷,两道钢轨,明晃晃,亮铮铮,像条弯曲的臂肘,绕过山脚,吃力地延伸过来。

七班战士紧跟着人欢马跃的炮兵连,进入了峡谷。突然,不远处,两山缝隙里,冲出 一列火车。列车驶近了,炮兵连一匹胆小性躁的黑色驮马,骤然受惊,背着高大的钢铁炮架,疯狂地窜上铁道,横在路心,竖耳瞠目,瑟瑟打抖,死活不动。

雷霆万钧的车头,喷吐浓烟,鼓起强风,风驰电掣(zhì chè)地逼近、逼近……

50米,马不动1 40米,马不动1 30米,马,还是一动不动!

急转弯!陡坡路!30米距离,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四秒钟后,脱轨覆车的惨祸, 即将发生!

列车滚动巨大的钢轮,响声隆隆,排山倒海,越逼越近……

上去,粉身碎骨!不上,车毁人亡!上?不上?这惊心动魄的时刻,还容得斟酌吗?

欧阳海箭步飞身,抢上路心,水淋淋的雨衣,扑拉拉地飘起,高高地扬向风云变色的`天空,他脸不变色,拼出性命把战马推离了轨道……

列车停稳了,旅客的危险消除了!

副班长从染血的车轮下,抱出重伤的欧阳海,失声痛哭,呼唤着班长的名字。

风停了,雨住了,雪白的云层里,射出了色彩缤纷的阳光。霞光万道的天空,搭起了 虹桥。欧阳海慢慢地睁开眼睛,看看朝夕相处的战友,又看看转危为安的列车,嘴角上露出一丝微笑,安详地合上了眼帘。

这位伟大战士的一生,只有23年!

一首时代的颂歌,一支青春的壮曲(qū qǔ),在一位战士英勇献身中谱成!

1963年11月18日,这个难忘的日子,将同一个光辉的名字——欧阳海,一起载(zài zǎi)入英雄的史册。

1.选择画线字的正确读音。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骤然一(   ) 斟酌一(   ) 安详—(   ) 瞠目—(   )

3.结合句意写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非常迅速,像风吹电闪一样。(    )

(2)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

(3)由危险转为平安。 (    )

4.在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并用“~~”标明。

5.把表示情况万分危急的句段用“____”画出来。

6.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下列句子的体会。

(1)上去,粉身碎骨!不上,车毁人亡!上?不上?这惊心动魄的时刻,还容得斟酌吗?

(2)这位伟大战士的一生,只有23年。

参考答案:

1.chè  qǔ   zǎi

2.突然 考虑 安心 睁眼

(答案不唯一)

3.(1)风驰电掣(2)惊心动魄(3)转危为安

4.好险的一道峡谷,两道钢轨,明晃晃,亮铮铮,像条弯曲的臂肘,绕过山脚,吃力地延伸过来。

5. 上去,粉身碎骨!不上,车毁人亡!上?不上?

6.(1)情况紧急,没有时间去考虑是牺牲自己还是任其车毁人亡,他完全没有考虑就奋不顾身地冲上了铁路,表现了欧阳海勇于牺牲、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2)对年仅23岁就牺牲的欧阳海,对革命队伍失去了这样一位优秀的战士表示痛惜。

篇2:壮丽的青春阅读答案

壮丽的青春阅读答案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阅读可以改变命运,但并不一定改变命运。下面是壮丽的青春阅读答案,请参考!

壮丽的青春阅读答案

壮丽的青春

1963年11月18日清晨,轻风拂面,细雨沾衣。欧阳海带领全班战士,走在野营队伍的最后,担任收容任务。

朝前看,嗬,好险的一道峡谷。两道钢轨明晃晃,亮铮(zh5ng)铮,像条弯曲的臂肘(zh%u),绕过山脚,吃力地延伸过来。

七班战士紧跟着人欢马跃的炮兵连,进入峡谷。突然,不远处,两山缝隙里,冲出一列火车。列车驶近了,炮兵连一匹胆小性躁的黑色驮马,骤然受惊,背着高大的钢铁炮架,疯狂地窜上铁道,横在路心,竖耳瞠(ch5ng)目,瑟瑟打抖,死活不动。

奔腾呼啸的车头喷吐着浓烟,鼓起强风,飞快地逼近……。

50米,马不动!40米,马不动!30米,马,还是一动不动!

急转弯!陡坡路!30米距离,4秒钟后,列车脱轨倾覆的惨祸即将发生!

列车滚动巨大的.钢轮,响声隆隆,越逼越近……

冲上去,粉身碎骨!不上,车毁人亡!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还容得半点迟疑?

欧阳海箭步飞身,抢上路心,他脸不变色心不跳,拼尽全力把马推离了轨道……

列车停稳了,旅客们脱险了!

副班长在血染的车轮下,抱起重伤的战友,呼唤着他的名字。

风停了,雨住了,雪白的云层里射出了色彩缤纷的阳光,霞光万道的天空,出现了一条彩虹,欧阳海慢慢地睁开了双眼,望望转危为安的列车,看看朝夕相处的战友,嘴角露出微笑,安祥地合上了眼帘。

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粗的词语。

①迟疑:

②转危为安:

2.写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3.用“____”线画出描写欧阳海内心活动的句子。

4.用“~~~~”线画出一个比喻句。

5.为什么欧阳海合上眼帘时“嘴角露出微笑”?这反映了欧阳海具有怎样的崇高品质?

《壮丽的青春》答案

1.①拿不定主意  ②转危急为平安

2.本文主要写了欧阳海战士在关键的时刻,急中生智把受惊的马推离轨道避免了一场国家财产受到损失,不幸光荣地牺牲了自己的宝贵生命的事,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3.冲上去,粉身碎骨!不上,车毁人亡!这千钧一发的时候,还容得半点迟疑?

4.两道钢轨明晃晃,亮铮铮,像条弯曲的臂肘,绕过山脚,吃力地延伸过去。

5.因为他看到了列车停稳了,旅客们脱险了,人民的生命安全与国家的财产得到了保护。反映了欧阳海同志爱祖国爱人民,宁愿牺牲自己的一切,也要保护国家财产的崇高品质。

篇3:壮丽的青春阅读及答案

壮丽的青春阅读题答案196X年11月18日。

清晨,轻风扑面,细雨沾衣。欧阳海带领全班,走在野营队伍的最后,担任收容。

朝前看,嗬!好险的一道峡谷,两道钢轨,明晃晃,亮铮铮,像条弯曲的臂肘,绕过山脚,吃力地延伸过来。

七班战士紧跟着人欢马跃的炮兵连,进入了峡谷。突然,不远处,两山缝隙里,冲出 一列火车。列车驶近了,炮兵连一匹胆小性躁的黑色驮马,骤然受惊,背着高大的钢铁炮架,疯狂地窜上铁道,横在路心,竖耳瞠目,瑟瑟打抖,死活不动。

雷霆万钧的车头,喷吐浓烟,鼓起强风,风驰电掣(zhì chè)地逼近、逼近……

50米,马不动1 40米,马不动1 30米,马,还是一动不动!

急转弯!陡坡路!30米距离,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四秒钟后,脱轨覆车的惨祸, 即将发生!

列车滚动巨大的钢轮,响声隆隆,排山倒海,越逼越近……

上去,粉身碎骨!不上,车毁人亡!上?不上?这惊心动魄的时刻,还容得斟酌吗?

欧阳海箭步飞身,抢上路心,水淋淋的雨衣,扑拉拉地飘起,高高地扬向风云变色的天空,他脸不变色,拼出性命把战马推离了轨道……

列车停稳了,旅客的危险消除了!

副班长从染血的车轮下,抱出重伤的欧阳海,失声痛哭,呼唤着班长的名字。

风停了,雨住了,雪白的云层里,射出了色彩缤纷的阳光。霞光万道的天空,搭起了 虹桥。欧阳海慢慢地睁开眼睛,看看朝夕相处的战友,又看看转危为安的列车,嘴角上露出一丝微笑,安详地合上了眼帘。

这位伟大战士的一生,只有23年!

一首时代的颂歌,一支青春的壮曲(qū qǔ),在一位战士英勇献身中谱成!

196X年11月18日,这个难忘的日子,将同一个光辉的'名字——欧阳海,一起载(zài zǎi)入英雄的史册。

1.选择画线字的正确读音。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骤然一( ) 斟酌一( ) 安详—( ) 瞠目—( )

3.结合句意写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非常迅速,像风吹电闪一样。( )

(2)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

(3)由危险转为平安。 ( )

4.在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并用“~~”标明。

5.把表示情况万分危急的句段用“____”画出来。

6.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下列句子的体会。

(1)上去,粉身碎骨!不上,车毁人亡!上?不上?这惊心动魄的时刻,还容得斟酌吗?

(2)这位伟大战士的一生,只有23年。

参考答案:

1.chè qǔ zǎi

2.突然 考虑 安心 睁眼

(答案不唯一)

3.(1)风驰电掣(2)惊心动魄(3)转危为安

4.好险的一道峡谷,两道钢轨,明晃晃,亮铮铮,像条弯曲的臂肘,绕过山脚,吃力地延伸过来。

5. 上去,粉身碎骨!不上,车毁人亡!上?不上?

6.(1)情况紧急,没有时间去考虑是牺牲自己还是任其车毁人亡,他完全没有考虑就奋不顾身地冲上了铁路,表现了欧阳海勇于牺牲、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2)对年仅23岁就牺牲的欧阳海,对革命队伍失去了这样一位优秀的战士表示痛惜。

(意思对即可)

篇4:青春 阅读原题及答案

青春 阅读原题及答案

《青春》——塞缪尔·厄尔曼

①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态;青春不是粉面、红唇、柔膝,而是坚强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炙热的恋情;青春是生命深泉的自在奔流。

②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如此锐气,20岁的后生有之,六旬的`男子则更多见。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

③岁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肤;热忱抛却,颓废必致灵魂。忧烦、惶恐、丧失自信,定使心灵扭曲,意气如灰。

④无论年届花甲,抑或二八芳龄,心中皆有生命之欢乐,好奇之冲动,孩童般天真久盛不衰。你我心中都有一台天线,只要你从天上人间接受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号,你就会青春永驻,风华常存。

⑤一旦天线落下,锐气便被冰雪覆盖,玩世不恭、自暴自弃油然而生,即使年方20,实则垂垂老矣;然而只要树起天线,捕捉乐观信号,即使80高龄,行将告别尘寰,你也会觉得年轻依旧,希望永存。

17.本文第①段中“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态”属于下列复句的( )项。 (2分)

A.并列复句 B.假设复句 C.条件复句 D.因果复句

18.本文中“花甲”是指人六十岁。那么,文化常识中“ 年华”是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2分)

19.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析其表达效果。 (3分)

20.下列语言特色符合本文的一项是( ) (2分)

A.朴实无华,不加雕饰 B.委婉含蓄,小巧静谧

C.凝练诗化,旋律高亢激越 D.诙谐幽默,口语化

21.文末是作者对我们的希望,更是对我们的告诫,请写出你的理解。 (4分)

答案:

17. A (2分)

18. 豆蔻 (2分)

19.画线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突出了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等积极因素对青春永驻的重要性。 (意思接近即可)

20. C (2分)

21. (4分)

示例1:文末先从反面述说,人如果心灰意懒,就会玩世不恭,自暴自弃,即使年纪轻轻,也显得老气横秋;然后从正面激励人们,只要心存美好、积极乐观,即使耄耋之年,也会觉得得青春依然。示例2:青春属于心理(心态)永远年轻的人们。(意思接近即可)

篇5:青春的纸条阅读题答案

余显斌

①王老师用一个善良的谎言,挽救了我们的青春。

②那时,我还在初三读书,正是情感懵懂的时候。同桌是个女生,一个很美的女孩,一笑,让人心中一片明亮,好像面对一片春草,一片山花,十分舒畅。女孩爱笑,爱叽叽喳喳地说话。说话时,望着人,长长的睫毛一眨一眨的,仿佛蝶翅一般,给人带来一片清凉。

③有一天上午第四节课,是班主任王老师的。他教我们语文,戴着一副眼镜,能说会道,古诗词基本功很好。能将随便一首诗词,分析得鸟语花香,春光灿烂,让我们沉浸其中,难以自拔。可是,他有一个缺点。他把班上女生男生看得忒紧,不许走得太近,不许有恋爱迹象,用他的话说:“豆子大的`娃娃,好好读书。”

④谁知,那天上课时,就发生一件事。

⑤当时,他正在滔滔不绝地讲课,眼睛突然一斜,马上停下了,然后快步走到我面前,伸出手说:“拿出来!”我红了脸,左顾右盼,假装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暗地里,把手中一张纸条揉成团,悄悄丢在地上。谁知,这个细小的动作仍被他看见了。他俯下身子,拾起那个纸团,严肃地对大家说:“这是吴晓蒙给周至的纸条。”吴晓蒙,是那个女生。周至,就是我。

⑥他说,自己最近经常听到有同学反映,说我们两人走得很近,总有些不信,不料,今天竟让自己抓了个现场。说完,他得意地转身问同学们:“我曾经说过,这样的纸条抓住该怎么办?”大家听了,异口同声地回答:“读!”他打开来看看,眉毛一挑,瞪大了眼。大家以为他不想读,都起哄道:“读,读。”他点点头,咳嗽一声,字正腔圆地读起来:“周至同学你好,你的英语那么棒,能教一下我吗?我特想考上重点高中。”

⑦他读完, ,失望地说:“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回事。”大家都不说话了,望着我们俩。他叹了口气:“看来,是我想错了,把同学们的关系想得太复杂了。现在,我得向他们道歉。”

⑧他说完,真的向我们道歉了。接着,他向全班同学号召,向吴晓蒙和周至同学学习,一个桌子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而且,他当场预言,吴晓蒙同学和周至同学有如此认真的学习态度,中考一定能考上重点中学。全班同学听了,都鼓起掌来。他笑着,把纸条随手装入衣兜,也跟着鼓起掌。我和吴晓蒙都红了脸,很不好意思地低着头。

⑨以后,我们班竟然没有早恋现象发生,即使有这样苗头的学生,也停止了。大家整日挤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学习,如一群鸟儿。我,还有吴晓蒙,竟然成了大家效仿的对象。我们当然不甘落后,不只是我们成了大家的榜样,更因为,王老师在课堂上为我们打了保票,说我们一定能考上重点高中的。那年,我们班考得出奇地好。我和吴晓蒙都如愿以偿,考上了重点高中。

⑩临走,王老师拿出那张纸条,悄悄还给了我。那张纸条上写:周至,我很喜欢你,你呢?纸条的背面,是一行龙飞凤舞的字,是王老师的:芽儿只有茁壮成长,将来,才会长成大树,才会在事业上开出红硕的花朵,否则,只能早早凋谢。我相信,我的学生一定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这张纸条,我一直夹在笔记本中。

多少年过去了,很多事情都已经忘记,独有那件事,还有那个善意的谎言,以及那张纸条,我永远忘不了。因为,王老师用一个善良的谎言,挽救了我们的青春。

(选自《读者》,有改动)

1.请赏析第③段画线句。(3分)

2.请在第⑦段横线上将王老师的面部表情补写出来。(要求使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

3.你怎样理解第⑩段画线句子的含义?(3分)

4.本文结尾段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3分)

5.将文章题目“青春的纸条”换成“善意的谎言”好吗?为什么?(2分)

篇6:《简单》阅读题及答案

《简单》阅读题及答案

简单

三毛

许多时候,我们早已不去回想,当每一个人来到地球上时,只是一个赤裸的婴儿,除了躯体和灵魂,上苍没有让人类带来什么身外之物。等到有一天,人去了,去的仍是来的样子,空空如也。

曾几何时,我们不再是婴儿,那份记忆也遥远得如同前生。回首看一看,我们普普通通的活了半生,周围已引出了多少牵绊,伸手所及,又有多少带不去的东西成了生活的一部分,缺了它们,日子便不完整。

许多人说,身体形式都不重要,境由心造,一念之间可以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

这是不错的,可是在我们那么复杂拥挤的环境里,你的心灵看见过花吗?只一朵,你看见过吗?我问你的,只是一朵简单的非洲菊,你看见过吗?我甚而不问你玫瑰。

不了,我们不再谈沙和花朵,简单的东西是最不易看见的,那么我们只看看复杂的吧!

唉,连这个,我也不想提笔写了。

在这样的时代里,人们崇拜神童,没有童年的儿童,才进得了那窄门。人类往往少年老成,青年迷茫,中年喜欢将别人的成就与自己相比较,因而觉得受挫。我们一直粗糙的活着,而人的一生,便也这样过去了。我们一生复杂,一生追求,总觉得幸福的遥不可企及。不知那朵花啊,那粒小小的沙子,便在你的窗台上。你那么无事忙,当然看不见了。对于复杂的生活,人们怨天怨地,却不肯简化。

对于这样的生活,我们往往找到一个美丽的代名词,叫做“深刻”。简单的人,社会也有一个形容词,说他们是笨的。

恰好我又远离了家国。到大西洋的海岛上来过一个笨人的日子,就如过去许多年的日子一样。在这儿,没有大鱼大肉,没有争名夺利,没有过分的情,没有载不动的愁,没有口舌是非,更没有解不开的结。

也许有其他的笨人,比我笨得复杂的,会说:你是幸运的,不是每个人都有一片大西洋的岛屿。唉,你要来吗?你忘了自己窗台上的那朵花了。怎么老是看不见呢?你不带花来,这儿仍是什么也没有的。你又何必来?你的花不在这里,在你的窗,在你心里,不在大西洋啊!

一个生命,不止是有了太阳、空气、水便能安然的生存,那只是最基本的。求生的欲望其实单纯,可是我们是人类,是一种贪得无厌的生物,在解决了饥饿之后,我们要求进步,有了物质的'享受之后,又要求精神的提升,我们追求幸福、快乐、和谐、富有、健康,甚而永生。我们不肯节制,不懂收敛,泛滥情感,复杂生活起居。到头来,“成功”只是“拥有”的代名词。我们变得沉重,因为担负得太多,不敢放下。

其实,快乐,只是国王的新衣,只有聪明的人才看得见。童话里,不是每个人都看见了那件新衣,只除了一个说真话的小孩子。我们不再怀念稻米单纯的丰美,也不认识蔬菜的清香。我们不知四肢是用来活动的,也不明白,穿衣服只是使我们免于受冻。灵魂,在这一切的拘束下,不再明净。感官,退化到只有五种。如果有一个人,能够感应到其他的人已经麻木的自然现象,其他的人不但不信,而且好笑。

这里,对于一个简单的笨人,是合适的。对不简单的笨人,就不好了。我只是返璞归真,感到的,也只是早晨醒来时没有那么深的计算和迷茫。我不吃油腻的东西,我不过饱,这使我的身体清洁。我不做不可及的梦,这使我的睡眠安恬。我不穿高跟鞋折磨我的脚,这使我的步子更加悠闲安稳。

我避开无事时过分热络的友谊,这使我少些负担和承诺。我不多说无谓的闲言,这使我觉得清畅。我当心的去爱别人,因为比较不会泛滥。我爱哭的时候便哭,想笑的时候便笑,只要这一切出于自然。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

(选自《三毛全集》,有删减)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从第二段可以看出,作者认为人活的久了,身边就会产生很多牵绊,这些东西虽带不走,但也不可或缺,因为缺了它日子便不完整。

B. 人们崇拜神童,作者却认为进得了那窄门的都是没有童年的儿童,可见作者对待神童是心怀怜悯的,她不赞同现在对人的评价方式。

C. 文章末尾两段连用排比,这样写不仅使作者自己的简单生活具体化,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同时起到首尾照应的作用,深化了主题。

D. 作者行文善用比喻说明道理,文中把快乐比作“国王的新衣”,是想告诉我们只有如童话里那个诚实的小孩,让心无尘埃,就再无迷茫。

5. 结合文章,谈谈你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5分)

6. 文章的标题是“简单”,作者却用大量笔墨描述“复杂”,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4. A 从全文作者所推崇的简单生活态度上看,我们身边引出的牵绊是要去除的东西,“缺了它们日子便不完整”作者用了反语。

5. ①作者认为“你”自己本身就拥有“花”,只是因为比作者“复杂”,心灵对美丽生活视而不见。②对于羡慕大西洋岛屿的“你”,假如不带着简单的心灵,即使来到这里也见不到你想要的。

6. ①在内容,作者写现代的人们生活在“复杂”的环境里,粗糙的活着,努力使自己深刻,是为了批判这些无视“美”的生活态度。②在结构上,形成对比,拿复杂的生活状态与作者简单的生活状态做对比,拿贪得无厌的拥有与能少则少的放下作对比。③在艺术效果上,突出主旨,作者对复杂否定的越多,对简单的提倡也就越发明显,这与题目“简单”并不背离。(后面两点可合为一点,每点3分)

篇7:阅读题和答案

《阿长与山海经》阅读原文

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阿长与山海经》阅读题目

1、写叔祖的“疏懒”,别人都不肯真实地回答“我”,这同表现阿长有什么关系?请联系后文简要加以说明。

答:

2、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这突出了她的什么特点?

答:

3、阿长买到《山海经》后表现得怎么样?把原句摘录出来,写在下面横线上。

答:

4、“我”听说阿长买到《山海经》后表现得怎么样?(把原句摘录出来,写在下面横线上)为什么会这样?(联系前面的文字略加分析)

答:

《阿长与山海经》阅读答案

1、从侧面衬托阿长。因为后文写道“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后来竟然买到作者渴望已久的这套书。这同叔祖和其他人的漠不关心形成鲜明对比。

2、因为她发现作者非常喜爱这套书,而作者又是她最疼爱、最关心的孩子。反映了她的善良。

3、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4、“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惊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因为他对《山海经》盼望已久,阿长能买来,是万万没有想到的,他原以为阿长没有学问,问也无济于事;对眼前发生的事情感到意外,但又是出乎意料的惊喜所以会有这样的表现。

篇8:阅读题和答案

蜜蜂和蚂蚁阅读答案

人们都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画家画了许多采蜜图,诗人写了许多赞蜂诗,甚至连刚会说话的小儿嘴里也会哼唱:“我们的生活比蜜甜…….” 蚂蚁很忌妒蜜蜂。他心里一直搁着一个疑团:蜜蜂一早出工,我们也一早出工;蜜蜂晚上回窝,我们也晚上回窝,我们干的活不比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们只夸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 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 有一天,蚂蚁爬到花枝上觅食,见到一只小蜜蜂“翁翁”地飞来采蜜,就抬头气呼呼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 “啥问题?你说吧!”小蜜蜂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和我们一样,整天忙个不停,当然勤劳啊!” “那人们为什么只夸奖你们,从来不称赞我们呢?” 小蜜蜂想了一会,笑着说:“这个问题嘛,我觉得不难回答。因为你们的勤劳是为了自己,我的勤劳却是为了人们......” 蚂蚁听了,心服口服,因此再也不嫉妒蜜蜂了。

1.填空: 蚂蚁嫉妒蜜蜂的是__________,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的是______________,蜜蜂的勤劳是_________,蚂蚁勤劳为的是__________。从中看出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两个省略号,第一个表示___________,第二个表示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找出三个意思相同的词。

4、联系上下文,在“_________________”上补全对话。

5、看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什么?

参考答案:

1、蚂蚁嫉妒蜜蜂的是:人们称赞蜜蜂,不称赞蚂蚁。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的是:都是早出晚归而人们只赞美小蜜蜂。蜜蜂的勤劳是人们。蚂蚁勤劳为的是自己_。从中看出为他人服务比为自己服务更能受到他人的尊敬

2、文中两个省略号,第一个表示内容的省略,第二个表示寓意的省略。

3、从文中找出三个意思相同的词。

4、联系上下文,在“我有个问题想问你我们蚂蚁勤劳不勤劳”上补全对话。

5、看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什么?只有为他人服务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

内容简介

膜翅目昆虫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昆虫,其中包括勤劳的小蜜蜂、凶悍的大黄蜂和行色匆匆的小蚂蚁。别看这些昆虫个头小,但是它们对生态平衡和农业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大人物”。

没有蜜蜂访花授粉,许多植物将面临灭绝的危险;没有蚂蚁地下筑巢,土壤将缺少养分,并且不透气。著名的昆虫学家、科学记者萨比娜·斯特格豪斯一考瓦克博士将带领我们走进这神奇的蜂蚁世界,探究这些小昆虫的秘密。她向我们介绍了大量依赖鲜花生存的“居民”,以及总是精诚协作的蚂蚁团队。在一起动手环节中,作者还告诉我们如何主动帮助这些小动物,从而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