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ty”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网上重走长征路教育活动心得,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网上重走长征路教育活动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网上重走长征路教育活动心得

篇1:网上重走长征路教育活动心得

_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复旦大学青年师生党员回信中指出:“希望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四史”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党员提出的殷切期望,为我们不断把“四史”学习教育引向深入提供了根本遵循。广大党员要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从党的非凡历史中找寻初心、激励使命,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切实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奋勇争先、走在前列。

认识时代意义,学会以古鉴今。“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重视学习历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一贯强调对历史经验的借鉴和运用,总是从中获取智慧、认识规律、把握方向。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今天,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更需要重视、研究、借鉴历史,这对我们丰富头脑、开阔眼界、提高修养、增强本领具有重要意义。

掌握历史脉络,感悟成功不易。学习“四史”,首先要了解“四史”的来龙去脉。党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伟大斗争史。新中国史是一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史。改革开放史是一部中国人民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史。通过学习“四史”,我们要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不移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

汲取历史经验,把握发展规律。“四史”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现在的青年党员普遍学历高、文化素质好,但涉世未深,磨炼不足,缺乏经验,容易产生“世人皆睡,唯我独醒”的错觉,以及轻视历史经验的倾向。学习“四史”,有利于弥补这些短板弱项。广大青年可以从“四史”中学到许多宝贵经验,从“四史”中汲取无穷的智慧,获取继续前行的强大力量。

坚持历史担当,做到知行合一。学习“四史”,最终要落在实践中来。通过学习“四史”,广大青年要认识到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这一代青年人的长征,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这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历史规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青春责任。广大青年要用青春之肩负起该负的责任,做好该做的事情,把本职工作责任担起来,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学习“四史”是一场精神上的长征,能帮助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矢志奋斗拼搏,在深入学习与不断领悟中找准自身的历史方位,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之力。

篇2:网上重走长征路教育活动心得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100岁华诞,不断扎实推进“四史”学习教育,提升党员党性修养,7月2日上午,在学院党委书记嵇绍岭同志带领下,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党委赴闵行区委党校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学院党委委员、教工党支部书记和支委、学生党员代表三十余人参加。

区委党校党总支书记、常务副校长张英霞同志热情接待,她介绍了党史党性教育馆的建设情况,阐述了如何运用好党史党性教育馆,全面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嵇绍岭回顾了学院党委与区委党校共建的渊源,感谢区委党校提供非常丰富的党建资源,并勉励党员们带着中国梦,强国梦,加强理论学习,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立足岗位,发挥专业特色,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党员们在区委党校何雯诗老师带领下参观了党史党性教育馆。党史党性教育馆以“开天辟地、红色征程、奠基伟业、改革开放、中华复兴”五大主题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近1的奋斗历史,内容丰富,史料翔实。一幅幅图片、一张张照片、一段段视频带领党员们跨越时空,重温了党的光辉历史,回顾了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坚定了在新时代长征路上主动作为的使命担当,全景解读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

区委党校韩晓燕老师以《延安时期党性教育的实践与启示》为主题,为党员们上了一堂“四史”专题党课。韩晓燕系统梳理了延安时期党性教育开展的背景、实施的过程,深入解读了党性内涵与党性教育的主要内容,阐明了加强党性教育是党的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广大党员干部只有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才能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嵇绍岭带领党员们重温入党誓词,并写下了“一馆览‘四史’,一心为人民,奋进担使命,携手创辉煌”的心得与寄语。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与闵行区委党校于5月签约共建,期间多次开展党建联建活动,有效实现了组织建联、活动互联、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双方将继续在“四史”学习教育、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合力推进“全国党建标杆院系”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深入交流,努力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

篇3:网上重走长征路教育活动心得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古人有言:史乃“述往以来者师也,经世之大略”。而今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并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让党员干部提升思想认识,砥砺前行,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党史是智慧源泉。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政党,党史,是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中的珍贵经验,他在百年实践中不断总结、成长,是我们治党治国宝贵的精神财富,统筹推进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和制度建设,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源泉。

新中国史是理论支撑。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己任。历史就是行动的参考,中国共产党从建立新中国到逐步建立新中国的基本制度,承载着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人民的时代精神。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制定了五年规划纲要;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基本路线;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强调了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力推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些都是成功经验的宝贵财富。

改革开放史是腾飞的翅膀。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启的一次伟大革命,是一场顺民心的伟大革命,他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开放的初衷,就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目的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改革开放40年来,人民群众精神需求日以满足;新时代的小康路上,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这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

社会主义发展史是指引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社会主义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社会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一个建立、建设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贯穿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主导性实践逻辑。以“四史”为鉴,可以融通古今,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网上重走长征路教育活动心得篇4:网上重走长征路答案心得

二万五千里的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在人类战争史上创造的奇迹,于世界人民而言,这是一部不朽的英雄史诗,于中国人民而言,先辈英烈留下了最宝贵财富——长征精神。

5月20日,在江西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告别时勉励附近群众,现在是新的长征,我们要重新再出发!长征一直在路上,新时代的我们要愿做推动器,力保长征不脱节!

拿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气势,呐喊憾山河的推动口号。当年红军不怕远征,把千山万水看得极为平常,出发之时气势如虹,纵然后有追兵,前路险阻,但勇者之师不畏生死,肩负希望,书写了一部不朽的革命史诗。今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每一代人都有属于每一代的长征路,我们要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奋勇前进。要甘做一架播种机,走到哪里就将长征精神播种到哪里,带头行进,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作用,和群众拧成一根绳,成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不竭动力。

拿出“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气魄,留刻抹不去的推动足印。雄关如铁可谓共识,但我军却用“从头越”的气魄挺进娄山关,雄关再雄又如何,我军不惧艰险,意志顽强,这次就要借这军事要塞击溃敌军。1935年,红军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决心,今天,我们也要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勇气。新时代的我们面临新的挑战、复杂的国际形势,前进的脚步不能停,先辈用热血开辟道路,吾辈也要用汗水推动“长征号”稳步上升。

拿出“泸定深峡战敌顽,铁索强渡红旗传”的气力,使尽举铜鼎的推动力气。大渡河河流湍急,抢在增援部队的前头夺下高山峻岭间的泸定桥是战胜敌军关键。但要迎着机枪和炮火,在木板也被抽走的铁索桥上战胜敌人是多么艰难的任务,然而红军做到了。现在,我们也是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阶段,党员干部奋斗在脱贫攻坚等战役一线,更需要铭记红军丰功伟绩,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为实现新时代长征路的突破竭尽全力。

新的长征路,我们愿做推动器,力保长征不脱节。

篇5:网上重走长征路答案心得

“我们要饮水思源,不要忘了革命先烈,不要忘了党的初心和使命。”5月20日,在党中央决定在全党上下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一周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央红军长征的集结出发地江西于都,回顾长征历程,重温长征精神,缅怀革命先烈,看望老区人民,调研产业发展,宣示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信心和担当。

85年前,中央红军从于都集结出发,从“敌军围困万千重”的逆境中,转战两万五千里,胜利完成了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漫漫长征,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这里走出了挫折,走向了新生。告别于都时,习近平总书记勉励附近群众,现在是新的长征,我们要重新再出发!

新的长征路,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复兴之路、强盛之路。今天,新时代长征路的接力棒已经传到了我们手上,重新再出发的征途上,如何跨越“雪山”“草地”,征服“娄山关”“腊子口”?如何跑好我们“这一棒”?

必须坚守“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忠贞信仰。两万五千里,步步生死关。长征路上,平均每走1公里就有4名红军战士倒下,平均3天就遭遇一次激烈的战斗。漫漫征途,千难万险,腥风血雨,是什么让这支衣衫褴褛、缺枪少弹、饥寒交迫的队伍不怕远征之难?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仰,照亮了共产党人的前进之路。“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今天,在新长征路上领跑的共产党人,更需要精神导航和信仰坚守,必须高扬理想信念的伟大旗帜,始终保持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昂扬斗志,始终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葆守在心、恪守以行,始终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才能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把准自己手中“这一棒”的传递方向。

必须坚守“依靠人民求胜利”的血肉联系。红军打胜仗,人民是靠山。85年前,为支援红军渡河,于都老百姓倾尽家中木材,捐出门板、床板甚至棺材,架起5座浮桥。长征路上,“十送红军”“歃血为盟”、红军鞋等数不胜数的亲情故事,无不承载着浓浓鱼水深情。正是依靠人民的支持和信任,红军才顺利完成战略转移。也正是依靠人民,我们党才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中华民族才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在新时代长征路上,人民是我们奔跑最坚强的亲友团,必须始终坚持“依靠人民求胜利”的血肉联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拼搏在一起、奋斗在一起,才能汇聚奔跑筑梦的磅礴力量,跑出自己手中“这一棒”的加速度。

必须坚守“不怕远征难”的奋斗姿态。纵横10余省,长驱两万五千里,600余次战役战斗,长征就是一曲动人的“永久奋斗”革命乐章。“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从革命年代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到建设时期的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新时代的工匠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无不是忘我奋斗精神的结晶。新时代的长征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每一项任务的困难挑战都堪比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而且距离目标越近,“雪山”更高、“围堵”更多、征程更险,因此奋进的脚步一刻也不能停歇,必须始终坚守“不怕远征难”的奋斗姿态,保持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拼劲,拿出只争朝夕、舍我其谁的干劲,做敢打桥头堡、敢涉险滩、敢攀雪山的先行者,才能战胜各种风险和挑战,努力跑出自己手中“这一棒”的好成绩。

必须坚守“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政治本色。在艰苦卓绝的长征中,即便是吃树皮、喝雪水,甚至因饥寒交迫而牺牲,红军都始终严守着“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条铁的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既是我们党的“生命线”,也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小事当慎,小节当拘。”新时代长征路上,要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守“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政治本色,从小事小节上强修养,在一点一滴中守纪律,砥砺高尚情操,锤炼过硬作风,弘扬浩然正气,才能永葆初心和使命,接续传递好新时代长征接力棒,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篇6:网上重走长征路答案心得

长征,是一个可以经典永流传的历史,我们要铭记它;长征,是一个连绵不断的精神河流,我们要传承它。暑假期间,我们的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云南省昆明市的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在翠华乡、九龙乡、皎平渡乡等地,我们踏着先人的足迹,感受当年的情怀。

毛主席长征路居纪念馆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禄劝时,毛泽东主席曾在翠华办事处界牌村一汪姓农民家住宿办公。据当地乡镇府相关负责人介绍:1935年5月1日,中央军委纵队和红五军团由寻甸柯渡出发,经鸡街进入禄劝到达翠华小仓。红军总部驻扎小仓村,朱德总司令曾在一户李姓家里住宿办公,毛主席在界牌小村汪家住宿。一张四方桌,一张门板床,毛主席也照样认真办公。嗒嗒嘟嘟的电报声,传出红军的坚定信念。

普渡河铁索桥

1935年4月底5月初,中央红军军委纵队及五军团由寻甸县柯渡镇经鸡街镇至禄劝县九龙乡三哨来到普渡河,跨过铁索桥,到达翠华界牌村宿营。1936年4月9日,红二方面军长征途经九龙乡三哨村委会至普渡河铁索桥。然而,铁索桥已被敌军占据封锁,给我军过桥造成极大困难。为避免伤亡,红军决定转至铁索桥下游的小河塘渡口渡河。在渡河中,被敌军发现情报,四师与之展开战斗。四师铁索桥战斗,虽歼敌一部,却也付出了较大代价。

九龙烈士红军洞

烈士红军洞,位于九龙金钟山,是一极深的落水洞。1935年5月红军长征路过九龙地区,留下了一部分伤员。5月3日,王其英等十七名伤员不幸被敌人抓捕,凶暴的敌人对他们进行了严刑拷打,但红军伤员无一屈服。最终卞邦友等五名战士被强迫带走当帮工,而其余十二位战士被带到落水洞进行“处决”。敌人“行刑”的时候,英勇的战士们不让敌人肮脏的树枝触碰自己,高喊“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先后纵身跳下落水洞。当地人民为纪念壮烈牺牲的红军战士,他们把这个落水洞命名为“红军洞”。

九龙木克壁画

1935年5月1日,红一方面军、红三军团来到禄劝的宏德、木克一带宿营。红军在木克张有功家墙壁上留了许多革命宣传画,其中最著名的有《工农暴动起来,实行打土豪分田地》。九龙政府办公室的主任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向我们更具体地介绍了木克壁画的由来:当红军在毛主席正确战略下成功从铁索桥撤离之后,敌人发现了这部分壁画并欲将其销毁,当地一个聪明的长工在壁画上糊上了仙人掌汁以保存壁画原状,再糊上了石灰将这些壁画掩盖了起来,直到改革开放后慢慢被当地村民发现。壁画深受群众的喜爱,并保护至今。

将军树和将军石

皎平渡,位于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境北部皎西乡皎平村委会洪门产村,距县城140多公里。两岸崇山峻岭,悬崖峭壁,峰峦叠嶂,是云南与四川之间的主要渡口之一。来到皎平渡,我们参观了将军树、将军石、金沙江,并且采访了船工后人。

据皎平渡乡政府工作人员姚鑫慧介绍,当时朱德总司令带领红军来到皎平渡,曾将战马栓到一棵杉乐树上。后人为了纪念,将此树改名为将军树。其外,姚鑫慧女士还向我们介绍,金沙江边上有个大石头,当年刘伯承就是站在这个大石头上指挥红军,使红军有条不紊地顺利渡江。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长征过云南时,三万多人靠七条木船,在37位船工七天七夜的奋力摆渡下,不费一兵一卒,毫发无损地顺利渡过金沙江,打破了“自古金沙夜不渡船”的传说。

据当年的船工张朝满的女婿向我们描述,当时37位船工运送完红军后,为了保证船工们的生命安全,红军决定把属于地主的船只炸毁,属于船工的船只保留。另外,红军经过皎平渡,不拿百姓一针一线,尽管自己的粮食短缺,仍然赠送粮食等物资给船工们。

尽管我们的活动只有短短几日,但我们立志为禄劝红色长征遗址的保护与传承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时间不会停下脚步,但我们可以慢下来,感受我们道路上发生的故事,一起为红色文化的保护和长征精神的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7:网上重走长征路答案心得

在长征的出发地,总书记深情回忆当年那段可歌可泣的壮烈历史,艰苦奋战的峥嵘岁月,勉励大家一定要记住革命先烈,记住他们最重要的就是要不忘初心,继续高举革命旗帜,传承伟大的长征精神,奋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进入了新时代,国共内战的硝烟早已消逝在历史的尘埃里,长征的铮铮口号仍然时常响彻在新时期的长空下,我们忘掉的,是战争,我们忘不掉的,是革命理想。革命理想高于天,长征留下的党和红军的火种,如今熊熊燃烧的照亮着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新时期的长征,我们自信的迈在这条大道上。

调研过程中,总书记重点考察了老区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他特别强调,在脱贫攻坚进入决胜的关键时期,各地区各部门要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着力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让老区人民早日过上幸福生活。我们要饮水思源,小康路上不能落下任何一个人,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更是不能忘!脱贫攻坚是基础,乡村振兴是追求,我们要实现这两项重要工作的无缝衔接,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好,基层干部和驻村干部要发扬长征精神,在这片大有可为的广阔天空施展才华,奉献青春。

新时期,我们跨越时空感受革命先烈的坚定理想信念,继承伟大的红色精神,红色政权来之不易,如今和谐幸福的新中国来之不易,我们除了倍加珍惜,还要勇于承担,胜利的号角犹留耳畔,将继续激励一代代的“长征将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斗中来,一定能夺取新长征的伟大胜利!

篇8:网上重走长征路答案心得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于都出发,迈出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步,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等,最终取得了来之不易的长征胜利,在中华民族历史上镌刻下了永恒的长征精神。长征是中国革命的壮丽画卷,长征精神集中体现了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写照。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灿烂篇章。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和对党的坚定信念,是长征精神的根本要义;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是长征精神的集中体现;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是长征精神得以发挥的正确指南;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互助友爱的高尚品德,是长征精神转化成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条件;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帮助,是长征精神不可或缺的基础。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先进性之魂的集中反映,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的最高体现,也是取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资源。无论岁月如何更替,条件如何变化,这种精神都要发扬光大。

有什么样的精神,就有什么样的力量;有什么样的信仰,就有什么样的方向。缅怀长征历史,践行长征精神,凝聚起民族自强奋进的不竭动力,不畏艰辛、砥砺前行。如今,我们又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在进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与昔日红军长征相比,任务、条件已大不相同。然而,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和考验,一点都不比当年的长征少,甚至更加艰险复杂。在这样的情况下,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仍然需要坚定理想信念,在弘扬长征精神中汲取奋斗力量,战胜前进中的困难。要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首要的是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不断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精神动力,把个人梦想同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不忘初心,笃定共同富裕目标继续前进,以扎实的作为,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兴旺、人民幸福做出贡献。

弘扬长征精神,就是要有披荆斩棘、排山倒海、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发扬革命先辈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为了胜利不怕牺牲、排除万难的英雄气概。要奋力拼搏,攻坚克难,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冲破思想观念障碍、打破利益固化藩篱,解决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难题,勇往直前,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解决前人想解决但没有解决甚至被认为不可能解决的问题。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不墨守成规,不因循守旧,实事求是,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不断开创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弘扬长征精神,以坚定的意志迎接挑战。放眼世界,面对严峻的挑战、复杂的局面,我们更当高擎长征精神火炬,传承红色基因,凝聚中国力量。5月21日,华为创始人、CEO任正非针对相关热点问题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面对美国的“90天临时执照”,我们最重要的还是把我们自己能做的事做好,美国政府做的事不是我们能左右的。这样的回答,从一个侧面生动表达了中国企业面对风险挑战时的骨气、底气与企业家精神。这种精神与长征精神一脉相承。在新长征路上,我们要战胜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重大风险挑战,发扬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战胜困难,化解矛盾,奋力前行。只要我们牢记“最重要的,还是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就一定会取得新的胜利。

战胜困难夺取新的胜利,离不开精神传承。面对新的形势新的变化,只要我们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激扬起精气神,既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就会越过沟坎,让长征精神在新时期发展中焕发新的生命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铸就新的辉煌。

篇9:网上重走长征路活动心得体会

每次听到这首豪迈激昂的《七律·长征》时,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这样的一组场景:泸定桥边、大渡河畔那英勇无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岭那坚毅执着的脚步;四出奇兵,赤水河上那胜利后的笑容: 三军会师,会宁载歌载舞的激动时刻。__年前,先辈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

回首风雨来时路,漫漫征程,说不完的艰难困苦,道不尽的严峻险阻。长征途中,先辈们脚下踏着华夏坚实的土地,手中高擎着民族振兴的大旗,心中升腾着祖国飞翔的梦想。

那是在1935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红军战士只有可怜的一点青稞面做干粮。而周恩来副主席和战士们一样,绝不多吃一点青稞面,还教育战士们,为了能走出草地,北上抗日,一定要特别爱惜粮食。长征途中,青稞面越来越少了,战士们只能用一点青稞面掺在野菜里煮汤喝。

战士吴开生的青稞面吃完了,已经饿了两天,周副主席知道后,就让警卫员把自己省下的青稞面给吴开生两碗。他看着吴开生蜡黄的脸,语重心长的说:“这是革命呀!”吴开生流着眼泪说:“我只要有一口气,就要跟您走出草地,革命到底!”

这样走了几天,草原仍然无边无际。青稞面吃完了,野菜吃光了,军马也杀掉吃了。战士们只好烧皮带吃,甚至把随身带的纸张咽下去充饥,红军陷入了极大的困境。周副主席命令把仅存的半碗青稞面全部分给大家泡水喝:“那您吃什么呢?”警卫员急了。周副主席两只大眼睛放出了严峻的光芒,清瘦的脸上肌肉抖动着,“有同志们活着,就有我。只要多留一个战士的生命,就给革命事业增加一份力量,拿出来分掉!”

这掺上一点青稞面的热水,分到战士们的手中。战士们流泪了,这不足半碗的青稞面,是周副主席的心意和生命啊!

正是这样的信念将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筑成了一道摧不垮、压不倒的钢铁长城。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走过艰难,走过凶险,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蔚蓝的天空。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今天,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我们手中,我们要大声宣言:勿忘昨天的苦难与辉煌,无愧今天的责任与使命,不负明天的梦想与追求。

__年风风雨雨弘扬长征魂,两万五千里长征路共筑中国梦。做为新时代的少年儿童,让我们肩负起历史的使命,让身体里流淌的血液迸发出激情,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共同去书写我们新的长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