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i”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7篇中学苏轼励志的词语,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中学苏轼励志的词语,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中学苏轼励志的词语
1.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2.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3.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4.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
5. 人生识字忧患始。
6.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7. 少年辛苦真食蓼,老景清闲如啖蔗。
8.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9. 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
10.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11. 人间有味是清欢。
12.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3. 水清石出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14.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5.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篇2:中学苏轼励志的词语
1. 人生看得几清明。
2.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3.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4.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5.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6. 春宵一刻值千金。
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8.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9.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 苏轼名句
10.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11. 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
12. 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13. 世事如今辣酒浓,交情自古春云薄。
14. 我观人世间,无如醉中真。 —— 苏轼语录
15.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项籍之所以败,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篇3:中学苏轼励志的词语
1. 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2. 长输不尽溪,欲满无底窦。
3.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4. 慎重则必成,轻发则多败。
5. 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6.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7. 小诗有味似连珠。
8.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9.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0.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1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12.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13.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14.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5. 人人都说聪明好,我被聪明误一生。但愿生儿愚且蠢,无灾无难到公卿
16.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17. 古之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18. 江山如此多娇,令无数英雄尽折腰。 —— 苏轼名句
19. 生死穷达,不易其操。
20.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21. 每次作一意求之
22.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3. 蒌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 苏轼名言
24.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5.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篇4:中学有关励志的词语
冰封雪盖、漫天飞雪、雪虐风饕、朔风凛冽、寒气逼人、雪上加霜、阳春白雪、冬日夏云、冬温夏清
一唱一和、一呼百应、一干二净、一举两得、一落千丈、一模一样、一暴十寒、一日千里、一五一十
一心一意、两面三刀、三长两短、三番五次、三三两两、三头六臂、三心二意、五彩缤纷、五颜六色
一碧千里、万紫千红、花红柳绿、翠色欲流、姹紫嫣红、五光十色、青红皂白、绿水青山、春华秋实
春兰秋菊、春光灿烂、春风和气、三言两语、四分五裂、四面八方、四通八达、四平八稳、五光十色
篇5:中学有关励志的词语
平分秋色、千秋人物、千秋万代、千秋万古、千秋万世、千秋万岁、秋波盈盈、秋风过耳、秋风落叶
无冬无夏、秋收冬藏、冬裘夏葛、十冬腊月、冬寒抱冰、雪中送炭、霜露之感、冷暖自知、冷若冰霜
冰寒于水、岁暮天寒、天寒地冻、冰天雪窑、冰山难靠、冰雪聪明、冰魂雪魄、春冰虎尾、凛若冰霜
雪窖冰天、漫天风雪、残冬腊月、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寒抱冰、夏热握火、白雪茫茫、银装素裹
万里雪飘、千里冰封、白雪皑皑、冰天雪地、寒气袭人、寒冬腊月、冰清玉洁、滴水成冰、瑞雪纷飞
篇6:中学有关励志的词语
五湖四海、五花八门、五颜六色、六神无主、七颠八倒、七零八落、七拼八凑、七上八下、七手八脚
七嘴八舌、百依百顺、千变万化、千差万别、千军万马、千山万水、千丝万缕、千辛万苦、千言万语
千真万确、千锤百炼、千方百计、千奇百怪、千姿百态、千钧一发、千虑一得、千虑一失、千篇 一律
万水千山、万无一失、万众一心、万紫千红、万死一生、大地回春、春花怒放、春色撩人、春色满园
淅淅沥沥、雨声沙沙、细雨淅沥、春雨连绵、雨过天晴、细雨如丝、春雨阵阵、含苞欲放、八面玲珑
篇7:苏轼词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苏轼及苏轼词作的写作背景,掌握苏轼创作的有关知识。
2、掌握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不同艺术风格。
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词作所要表达的思想领袖人物 情感,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韵律美。
2、鉴赏词的写作技巧,学习烘托的手法和从生活小事中提练哲理的方法。
3、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引导学生体例词作中的“画面美”,品味词作豪迈、雄浑、壮阔的意境美。
4、通过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理解词作中作者所塑造出的人物形象的英雄气概。
5、通过“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进一步理解苏轼及其豪放的诗词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两首词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苏轼,了解其曲折起伏的人生经历,感受他即使面对打击、身临困境,也能保持豁达、超然、洒脱、乐观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他俩的人格和面对困难保持乐观通达的精神状态。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熟读并背诵两首词,理解词中体现出来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
教学难点
通过景物描写与人物形象塑造来抒情表意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比较、合作交流探究。
教具准备
PPT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课时
【知识预热】
(参见《优化探究》第37页“双基集萃”。)
辨别字形,辨识词义,分析掌握词中特殊句式,积累名句。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大家还记得《赤壁赋》中描写曹操的句子吗?我们一起来背诵:“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横槊赋诗,因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寥寥数语,一位纵横驰骋的政治家、诗人曹操的英雄便跃然纸上。我们惊叹一代文豪苏轼非凡的笔力和同样不俗的气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知密州、徐州、湖州。因反对王安石新法,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等地,最后北还,病死常州,追谥文忠。苏轼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他在散文、诗歌、书画方面均有成就。
背景资料:北宋元丰五年(1082),作者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到黄州任轩练副使。黄州附近有个赤鼻矶,相传为三国时期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作者曾两次到此游览,写下了两篇游记和这首词。其实,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期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周瑜破曹是在湖北嘉鱼东北的赤壁。作者只是触景生情,采用当时的传说,借写古迹,记古人、古事,以古比今,言志抒情。
三、诵读赏析、探究
1、放录音。
2、初读“感基调,明词意”——反复诵读,理解词意
整体感知性诵读提示:全词给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即情感基调如何?)全词该用高昂激起的语调来读,不是用沉郁舒缓的语调来读?上下阕有没有区别?最后一句呢?
指名学生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学生自由诵读,同时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词作,然后概括词的主要内容。
【明确】
词的上阕咏赤壁,以写景为主,描写了大江、故垒、乱石、惊涛等壮丽景色,引发以古代英雄人物的怀念;词的下阕主要刻画了周瑜年轻有为、气宇不凡、从容潇洒、指挥若定的英雄形象,并发出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慨叹。
3、再读“品语言,入意境”
(1)词的开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奠定了全词怎样的感情基调?是怎样引起下文的?应该以怎样的语速、语气、语调去读?
【明确】
①词的开篇“大江东去”,即将一条浩浩荡荡、不舍昼夜、奔腾不息、向东疾逝的长江推到了我们面前,澎湃的浪潮激起了我们胸中的豪迈之情,奠定了全词雄浑大气、壮阔磅礴的感情基调。
②“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淘尽”一词与“千古风流人物”搭配,饱含对时光易逝、岁月无情、人生短促而事业难成的喟叹,于豪迈雄浑中又融入一丝“苍凉悲叹”;同时将下文“周瑜”的身份归入“英雄之列”,自然而然引出对他的歌颂。
③“大江”二字应缓势低起,“东去”重读且拖长,“东”字音调渐扬至高,“去”字音调本为仄音,应慢慢转入降调,似有极目远眺、不舍逝去之恋;“浪淘尽”语速稍快,“尽”字重读,似有无力挽狂澜之势,“千古风流人物”一句,“千古”“风流”二词渐渐加重语气,“风流”拖长,应充满对英雄的歌颂、缅怀之情。
(2)“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一句属于哪种表达方式?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应该怎么读?
【明确】这一句属于表达中的记叙,点出了作者怀古的内容,交代出词人心中的英雄——周瑜,确定了本词要塑造和歌颂的对象。这两句中速、较为平直、客观的叙述性语气朗读即可。
(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句中,哪些词最具表现力?请你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说说作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出怎样的意境?对下文周瑜形象的刻画有何作用?该如何朗读?
【明确】①动词“穿”“拍”“卷”与形容词“乱”“惊”“千堆”等最具表现力。我们面前似乎出现了似千军万马在奔腾、百万雄师在咆哮的壮阔江面,耸入高空的悬崖峭壁挡住了长江的行程,一层又一层的滔天大浪被激起,它们气势磅礴地冲击着两岸的礁石,又被一层层地击碎成千堆万堆的雪沫,寒气扑面而来,轰鸣声震耳欲聋,大地瑟瑟颤抖……
②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雄奇险峻、惊心动魄的画面,营造出雄浑壮阔的意境;而这恰恰就是英雄当年活动的典型环境,作者也是用这些夸张了的景物来渲染气氛、衬托人物的英雄气概。
③这三句动词重读,语速急促,充满气势,语调慷慨激昂,很好地渲染出了那种雄浑、壮阔的意境。
(4)“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一句在全词中起何作用?如何朗读?
【明确】①本句对景抒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江山如画”是对前面所写景物的总括,将这些具体景物收拢起来,成为一幅雄浑壮美的图画;“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写景转为写人,引出对周瑜的具体刻画。
②本句紧承前句急促紧凑的语速之后,渐渐转入舒缓,充满豪迈之情。
(5)小结上阕。

3、三读“展想象,塑形象”
(1)“遥想”的内容有哪些?
【明确】遥想一直到“灰飞烟灭”。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刻画他心目中的英雄的?
【明确】先从生活细事上烘托周瑜的年轻得意,以美人衬英雄,突出他年少风流、奋发有为。“雄姿英发”是刻画周瑜形象的关键句,突出其英姿勃发的气质;“羽扇纶巾”描绘他的服饰装扮,现其儒雅娴静之风度;下阕“谈笑间”写其神态,突出他大敌当前的胸有成竹、指挥若定、从容潇洒;“樯橹灰飞烟灭”与前面的“谈笑间”又构成了时间短而战绩丰的鲜明对比,突出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丰功伟绩。
(3)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周瑜的形象及赤壁之占的场面,仔细体会作者为我们塑造的这位古代英雄形象。
【明确】请学生自由展开联想和想象,描述“赤壁之战”时周瑜的形象。若有读过《三国演义》的同学更好,可结合小说与词作以及自己的理解去描述。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上诸方面进行充实,可适当地加入一些战争场面的描绘,力求生动、具体、形象地再现周瑜的英雄形象。
(4)“遥想公瑾当年,……灰飞烟灭”几句该如何读?
【明确】“遥想”二字为领起词,故应稍缓、延宕,有追忆之感;“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以比较平直、舒缓的叙述性语调语气朗读;“雄姿英发”语调上扬,重音在“雄”和“英”上,充满仰慕歌颂之情;稍事停顿之后,“羽扇纶巾”渐入平直,到“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时,语调渐升,充满豪情与歌颂。
4、四读“析主题,悟情感”(探究交流)
对主题的理解以探究为主,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1)赤壁之战中,有那么多的英雄,包括我们在《赤壁赋》中作者极力歌颂的“一世之雄”曹操,作者为什么只对周瑜钟爱有加?这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与最后几句的感慨有何关系?
【明确】作者没写刘备,是因为刘备太严肃,年纪也不小了;没有写曹操是因为曹操在这次战争中最终以失败告终;没有写诸葛亮是因为诸葛亮太完美了,完美得叫人无法望其项背,此外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性结局,既不符合前面雄壮的景物描写特征,其伤感与悲凉也会超越后文的“一尊还酹江月”。作者通过周瑜这一形象,可以很自然地使读者联想到作者本人,壮志未酬、贬官黄州,两鬓斑白、无所建树,不免悲从中来,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
(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与《赤壁赋》中的哪些语句表达的情感有相似之处?联系全词内容及作者的生平,谈谈你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你觉得作者此时悲观消极吗?
【明确】这两句与《前赤壁赋》中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有,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子与子之所共适”所表达的感情有相似之处。联系全词内容来看,诗人在上阕中描绘了一幅雄伟壮丽的赤壁江山图,字里行间饱含着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其实更是作者旷达胸襟的体现;下阕又集中笔力刻画出少年英雄的周郎形象,抒发了作者对功业早成的周郎的仰慕、向往,借此表达自己年岁将老、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和悲叹。
在这种意义上,“人生如梦”不是一般虚无的消极,而是对时光疾逝、功业不成、“早生华发”的感喟,多少有些低沉,但与其说是消极,还不如理解为作者借“酹江月”寻找到了一处宣泄苦闷的出口。最后的这一举动,传达出的是一种与山河、明月、自然完全融合的达观、超脱、豁然情怀。
(3)最后几句应该怎么读?
【明确】语速放慢,语调稍低沉,充满感慨、缺憾、喟叹之情,但不可太过低沉悲伤。
5、五读“评词作,知手法”
(1)教师提供以下诗论,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苏轼“豪放”的词风。
①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②苏辛,词中之狂。
③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
④读东坡、稼轩词,须观其雅量高致,有伯夷、柳下惠之风。
(以上②③④则摘自王国维《人间词话》)
(2)《念奴娇?赤壁怀古》是怎样营造出这种豪放、壮阔的意境的?
【明确】先是描绘一幅雄伟奇峻的赤壁江山图;接着塑造了英姿勃发、才华过人、建立了赫赫战功的古代英雄周瑜的形象;最后直抒“人生如梦”的苍凉慨叹,以及“一尊还酹江月”的豪举,融景物描写、人物刻画、情感抒发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壮阔、雄浑的和谐意境,不愧为“豪放派”的代表作。
(放录音,师生齐背全词。)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词,仔细品味词作雄浑壮阔的意境。
2、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将词作中描绘赤壁景物的句子扩写成一篇写景散文,或者将刻画周瑜的句子扩写成一篇写人的记叙类短文。字数200以上。
第二课时
一、复习、交流、检查
1、检查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指名背诵)
2、交流“联想与想象”短文。(自由交流)
二、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李白有言:“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正是政治生涯中的挫折与打击,正是不幸的人生阅历与体验,成就了一代文豪苏东坡。在出世入世之间,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理想指引下,他用如花妙笔,为我们书写了不少励志警醒的名句名篇,成为我们跌入人生低谷、无路可走时的座右铭。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被贬黄州时的另外一首词《定**》。
三、放录音,交流初读印象
1、请翻译前面的“小序”,了解这首词的写作缘由。
2、请学生交流预习阅读本词的“初步感受”,或者提出疑问。
四、自由朗读词作,并结合注释了解词意、内容
【明确】词的上阕写冒雨徐行的心境;下阕写雨后天晴的景色和感受。
五、鉴赏分析,探究交流
1、小序中的“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能够体现出作者对途中突然遇雨这件事怎样的态度?
【明确】面对突然的变故,毫不在意、坦然处之的潇洒、平静、旷达、超脱。
2、词的上阕中,哪些词语和句子能够体现出作者的这种态度?
【明确】“莫听”“何妨”“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3、词的下阕结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仅仅是对雨过天晴之后自然现象的一种概括吗?请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和写作背景,谈谈你对这句词的理解,它包含着怎样的人生哲理?表达出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不是。这是一句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风雨既属寻常,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句,意为风雨之声,与上阕的“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将他置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不管是风吹雨打,不是阳光普照,一旦过去都成了虚无。这反映了苏轼不以物喜不以物悲的旷达胸襟,也反映了他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
4、学生自由讨论:你自己有过这样的体验吗?这首词对你有何启迪?
【明确】从内容与写作方法两方面去谈。写作方法方面——由生活小事阐发人生哲理。
篇8:苏轼励志经典名言
1、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2、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3、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4、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5、临战而思生,则战必不力。
6、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7、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9、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10、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11、论事易,作事难;作事易,成事难。
1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13、白水满时双鹭下,绿槐高处一蝉鸣。
14、谷太贱则伤农,太贵是伤末。
15、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16、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17、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18、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19、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20、少年辛苦真食蓼,老景清闲如啖蔗。
21、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22、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23、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24、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5、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26、善养生者慎起居,节饮食,导引关节,吐故纳新。
27、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28、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29、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
30、达人自达酒何功?世间是非忧乐本来空。
31、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32、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33、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34、恃大而不戒,则轻敌而屡败;知小而自畏,则深谋而必克。
35、以至详之法晓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
36、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37、所种者谷,虽瘠土惰农,不生稗也;所种者稗,虽美田疾耕,不生谷也。
38、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39、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40、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4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42、水清石出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43、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44、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哪有扬州鹤?
45、合则留,不合则去。
46、伤生之事非一,而好色者必死。
47、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48、非人磨墨墨磨人,瓶应未罄垒先耻。
49、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50、细看造物初无物,春到江南花自开。
51、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52、丰凶相济,农末皆利。
53、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54、守道而忘势,行义而忘利,修德而忘名。
55、青春不觉老朱颜,强半销磨簿领间。
56、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
57、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8、我观人间世,无如醉中真。
篇9:苏轼励志故事
一次,苏东坡与二友去九江赶考,因遇发大水,耽搁时日,迟到了。考官禁不住软磨硬泡,便出一上联刁难:一叶小舟,载着二三个考生,走了四五六日水路,七颠八倒到九江,十分来迟。
苏东坡沉思片刻,对出了下联:
十年寒窗,读了九八卷诗书,赶过七六五个考场,四番三往到二门,一定要进。
考官……
一日,苏东坡陪高丽(现朝鲜)使者出游,一路谈兴甚健,苏东坡夸口说我国妇孺村老皆能对联。使者遂叫路旁一老翁,指远处一宝塔,吟出上联:
独塔巍巍,七级四面八方
老翁听后连连摆手而去。使者笑问东坡:“这……”
苏东坡笑道“此翁已对出。”
使者问:“联在哪?”苏东坡说:此翁是用哑谜相对的,一只手摆了摆,意思就是:
只手摆摆,五指三长两短使者与东坡相视大笑。
据传,广东岭南有人出联,无人对得出,便把联语刻在石碑上:
半边山,半边路,半溪流水半溪涸
苏东坡到了此地,有人引他到碑前,请苏东坡对。东坡一看,问道:“一块碑,只一行字?只一句上联?”说罢转身就走。于是,当地人说苏东坡也对不出。到清代,四川才子李调元(1734-?曾任广东学政)也到了此地,当地人也把他引到碑前,并把苏东坡到此地的情景告诉李,请李属对。李说:“苏东坡已对出了,何须再对!”众人大惊。李调元说,苏东坡的下联是:一块碑,一行字,一句成联一句空
不过,苏东坡真有对不出的。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虽欣赏苏东坡的才学,但又对东坡恃才傲物不满,于是出联为难。这一天,他们游览了镇江的金山、银山、玉山后,王安石出一联曰:
铁瓮城西,金山银山三宝地。
镇江,古名“铁瓮城”,苏东坡寻思数日,终未对出,至今仍为无对绝联。
篇10:苏轼励志故事
北宋嘉佑二年,苏轼考中进士。他在策论《刑赏忠厚之至论》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判卷官梅圣俞也算学富五车了,却从未听说过尧与皋陶有如此之对白,翻了半天书也未及见。一日,他将心中疑惑问及苏轼。苏轼笑道,那是我编的。
还有三国时的孔融。曹操攻下邺城之后,烧杀抢掠。儿子曹丕还私纳了袁熙的妻子甄氏。孔融看不惯,就给曹操写了封信,言及“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之事。曹操有些不明白,回家翻书也没找到,便问孔融,孔融答道:“以今度之,想当然耳。”意思说,以现在攻入邺城你们曹家父子的所作所为来推断,武王差不多也这么做过吧。曹操一听,原来孔融是编一个故事来讥讽自己。
这两件事,如出一辙,但后人谈及,前者可谓美谈,后者却难免沉重。原因是,当苏轼把真相道出后,梅圣俞一笑而过。不仅如此,梅圣俞以及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都特别欣赏和推崇苏轼,把他的试卷判为第二名。欧阳修如此乐观地预见苏轼的未来,“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林语堂在他的《苏东坡传》中还写道:“欧阳修有一天对他的儿子说:‘记着我的话,三十年后,无人再谈论老夫。’”言外之意,将来的文坛必将是苏轼的天下。
孔融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因为后来,曹操找了一个借口,把孔融杀了。当然了,孔融是跟曹操作过几次对的,虽言语也侮慢,但其所劝讽,都不无道理。那么,曹操杀孔融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后汉书·孔融传》是这么说的——“操疑其所论建渐广,益惮之……虑鲠大业。”大意是,曹操怕孔融说得太多,妨碍了他的大事。
苏轼与孔融,学问都很大,人生际遇却大相径庭。一个遇上了梅圣俞,一个遇上了曹操,一个一瞬间花开,一个一瞬间寂灭。任性知识分子的幸运和不幸运,跌宕与浮沉都在这际遇里。
篇11:苏轼励志故事
世间是一物降一物,苏轼才高,偏又遇上更高一筹的王安石,多次交手,他始存轻慢,终落羞惭。在冯梦龙编的《警世通言》中,描写了王安石为难苏学士的一些细节。
有一天,翰林学士苏东坡去看望宰相王安石,恰好王安石出去了。东坡在王安石的书桌上,看到了一首尚未写完的咏菊诗草稿,只有开头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东坡反复琢磨,“西风”就是秋风,“黄花”就是菊花,菊花最能耐寒、耐久,可延斗秋霜,怎么会被秋风吹落呢?便提起笔来,续诗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王安石回来以后,看了这两句诗,心里很不悦,就把苏东坡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东坡闷闷不乐,想起这个心胸狭隘的前辈与上级就恼火。他在黄州已近一年,到了九月重阳,这一天秋风刚歇,苏东坡邀请好友到后园赏菊。只见菊花纷落,满地铺金。他忽然想起王安石的两句诗,登时没了赏菊的雅兴,羞愧难当。
王安石也曾出对子为难苏东坡这个大才子,他出了一副上联,要苏东坡对下联。上联是:“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那年是闰八月,阴历正月和十二月都有立春这个节气,确实是两度春秋;对联的第四字与第十二字都是“春”字,要求下联对仗,难度可想而知。
苏东坡是奇才,碰到这种挖空心思的怪题,却也搜肠刮肚对不出来,只好傻呆呆交上白卷,极为难堪。不过,王安石本人的下联,好像没有传世的记载。这个千古难题,直到清朝中叶,对联大家梁章巨才给出了一个相对靠谱的下联:“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
篇12:中学励志精选
1、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孔子
3、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练兵实纪·刚复害》
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6、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7、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9、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谢觉哉
10、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地聪明起来了,我们的情就办得好一些。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
11、识时务者为俊杰。——孔子
1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
13、一言而兴邦,一言而丧邦。——孔子
14、既来之,则安之。——《论语》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6、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郭沫若
17、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居里夫人
18、命为志存。——朱熹
19、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1、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22、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周恩来
篇13:中学励志精选
23、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列传》
24、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25、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训俗遗规》
2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爱因斯坦88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我们不能登上顶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这总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们的内心为爱的光辉所照亮,我们面前前又有理想,那么就不会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普列姆昌德
27、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2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30、损者三乐:乐骄东,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孔子
31、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雷锋
32、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33、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莎士比亚
34、人要是惧怕痛苦,惧怕种.种疾病,惧怕不测的事情,惧怕生命的危险和死亡,他就什么也不能忍受了。——卢梭
35、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
36、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
37、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38、敏于事而慎于言。——孔子
39、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孔子
40、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魏徵
41、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孔子
42、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4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44、人类的希望像是一颗永恒的星,乌云掩不住它的光芒。特别是在今天,和平不是一个理想,一个梦,它是万人的愿望。——巴金
篇14:中学励志精选
45、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贝多芬
46、懒惰象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经常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富兰克林
47、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騒》
48、人生的旅途,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鲁迅
49、瓜是长大在营养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长在恶性土壤中的。——培根
50、士可杀不可辱。——孔子
51、做人也要像蜡烛一样,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萧楚女
5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53、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吴玉章
5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55、见义不为,无勇也。——孔子
56、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变可得事物之真理。——陶行知
57、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林肯
58、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请安静且愉快地接受人生,勇敢地、大胆地,而且永远地微笑着。——卢森堡
59、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60、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
61、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孔子
62、一分钟一秒钟自满,在这一分一秒间就停止了自己吸收的生命和排泄的生命。只有接受批评才能排泄精神的一切渣滓。只有吸收他人的意见。我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养品。——徐特立
63、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孔子
64、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马克思
65、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大仲马
篇15:励志词语
励志词语集锦
锲而不舍: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破釜沉舟:比喻行事果决,抱持著只往前看而不回头的决心。
坚韧不拔:韧,有韧性;拔,动摇,改变。形容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坚定不移:移,改变,变动。稳定坚强,毫不动摇。
事在人为:事情的成功全在於人为的努力,不要还没做就放弃,事在人为,不试试看怎N知道。
投笔从戎:一个人抛弃文职而加入卫国的行列。
坚持不懈:懈,松懈。坚持到底,一点不忪懈。
卷土重来:人马奔跑时卷起的尘土。形容失败后组织力量,重图恢复。
始终不懈:自始自终一直不松懈。
白手起家:一切靠自己艰苦奋斗,创立了一番事业。
百折不挠: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坚持不渝:渝,改变。坚守约章或诺言,决不改变。
晨钟暮鼓:古代佛寺中晨敲钟,暮击鼓以报时,用以使人惊悟的言论。
持之以恒:持:坚持;恒:恒心。长久坚持下去。
前车之鉴:比喻前人的失败,可以作为后人的借镜。
大器晚成:有本事的'人,要经过磨练,到晚年才成功。用以形容才器大者立业迟。
力争上游:努力争取上进,求学做人都要力争上游,不要自满於现状。
改过自新:用以表示一个人痛改前非,重新作人。
铁杵成针: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卧薪尝胆:形容刻苦自厉,老师要我们卧薪尝胆,记取这次的败北的教训。
有志竟成:有坚定的志向,只要努力从事,一定可以成功的意思。
心坚石穿:意志坚决,能将石头穿透。比喻只要意志坚定,事情就能成功。
金石为开:至诚可感动任何事物。
良药苦口:能治病的好药,味苦难吃。比喻直言劝戒批评的话,虽然听起来不舒服,但对人却是有益的。
滴水穿石:小水滴也能穿透岩石,比喻只要努力去做,终有成功的一天。
磨杵成针:把铁棒磨成了针。比喻做任何艰难的工作,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够克服困难,做出成绩。
持之以恒:持,坚持;恒,恒心。长久坚持下去。
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雷打不动:形容态度坚定,不可动摇。也形容严格遵守规定,决不变更。
坚持不懈:坚持到底,一点不忪懈。
勤能补拙:指勤勉努力能弥补天资上的不足。
磨穿铁砚: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不屈不挠:屈,屈服;挠,弯曲。比喻在压力和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篇16:苏轼的经典励志诗句
1.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2.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3.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4.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
5. 人生识字忧患始。
6.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7. 少年辛苦真食蓼,老景清闲如啖蔗。
8.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
9.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篇17:苏轼的经典励志诗句
1. 人间有味是清欢。
2.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3. 水清石出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4.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5.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6. 人生看得几清明。
7.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8.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9. 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10.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1. 小诗有味似连珠。
12.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13.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4.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1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16.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17.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18.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