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rWennyJohns”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知行随想散文,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知行随想散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知行随想散文

篇1:知行随想散文

知行随想散文

不管你是相信上帝创造了生命,还是亚当夏娃诞生了你,还是相信宇宙产生了你,让你存活于这个世界上,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来到了这个世界上,你有了生命的动力。

生命是一种很神圣的东西,当你来到了这个世界上,你也许会发问:我是谁?我为什么而活?我应该怎样让自己的生命活得有意义?等等的一系列问题。学过哲学的人都知道,之所以人会有这些问题,那是人的思维决定于物质,具有主观能动性,也就是周边的这个世界,这是跟动物最本质上的区别吧。

那么生命究竟是什么?冰心说,生命像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在流向大海的路途中,有时候会跌宕起伏,有时候静静地流淌,一泻千里。这道出了生命在存活的过程的千姿百态,是挫折与收获参半的过程。

当你踏上地球的那一时刻,你会深思,我是谁?这是一个古往今来都一直在探索的哲学问题。我想说的是,化简哲学的一切繁琐问题,我是生命的载体,也许这是对我是谁的最好概括吧。很多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对自己是谁却是一无所知,这是很糟糕的,一个人如果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那他就会完全迷失了自己,他会过得很疲惫,更体会不到生命存在的意义。

对我是谁这样一个问题的回答与思索,其实是认识你自己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之一,早在远古时代,普罗塔哥拉就已经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的生命观念,先哲们很早就觉察到这一点了,今天的我们是否依然如此?遗憾的是,很多人在忙碌烦躁之中忘记自己是谁。

生命从存在于世界的那一天起,就在不断的运动,我们身上的细胞在逐渐的成长,同时也在渐渐衰老死去,生命循环,变化不止,梁启超今日之我非昨日之我,故不惜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也许就是从这有感而发的吧。

生命容易随着时光渐渐失去,直到消失殆尽。世间万物,不过只是一刹那,万物如此,人何以堪?生命转瞬即逝,于是就有了霎载弹指一挥间,今朝不再是当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无限感慨。生命随着时光岁月的冲刷而渐渐走到了尽头,时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时光使生命变得脆弱,不再是当年的风华正茂与年少面貌。既然生命这么短暂,在这个大世界中,也只不过是那一刹那,若仅仅以一刹那之长来估算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肯定不妥当的。可见,一个人的生命的存在意义与价值在于能够认识与创造人生的价值,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具备了高尚的品质与修养,那他如果年老了,又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生命既然这么有限,那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来使得生命有意义呢?对于这个问题,许多人不明白,他们就开始浑浑噩噩,糊涂一世,那就真的是白活在这个世界上了。对自己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的理解是你一步步向前的指南针,如果不明白的话,那我们的行为,我们的态度就无从界定与衡量了吧。

就这样,他们会觉得活在这个世界上很痛苦,在他们生命背后,似乎隐藏着一股邪恶的力量在压榨着他们,使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于是就想着想去结束自己的生命,或者涅盘重生,其实这涅盘能不能起作用,关键在于你在于你自己的把握。一个人不知道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就会迷茫而无所适从,感觉生命很空虚,活得不自在,忙无所措。所以,针对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有一个初步的深思与反省。

生命有死亡的结局,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结局,我们的生命才显得如此的光彩吧。在我看来,死并不是上帝对我们的一种惩罚,倒是命运女神钟爱人类的标志,这就好比我们需要睡眠一样。可想而知,如果生命是无限的话,那还有谁会觉得它是可贵的呢?如果生命就像那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如果明天是无限的,那我们为何要这么拼死拼活的读书奋斗?

你肯定会说,等到明天再说吧。这样下去,生命就像沙子一样,一点点地从你手中流走,而你却什么事也没做成,直到最后,你成了西比尔。也许这才叫人感到可怕又可笑吧。在中学时代,大多数学生是别样的勤奋,因为他们明白生命跟时间是珍贵的,所以,他们坚持下去,考上了他们所期盼的大学。

可踏进大学以后,许多学生不再像以前那样坚持,不再珍惜。相反,他们却觉得大学生涯很长久,他们开始觉得时间与生命是那样的无限,结果他们什么也没学到,最后找不到工作,实现不了人生价值,也更体会不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了。

正因为有了死,我们才会珍惜生命,珍惜我们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作为生命的承载着,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成为优秀的舵手,而现实中的许多人却因痛苦挫折而死去,其实,痛苦挫折应当成为我们生命中的压舱物,而不应该是成为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生命的`焕发光芒在于你自己去克服困难。

宇宙之大,生命是宇宙大气中的一息,江流入海,落叶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的一叶,我们是那样的渺小,那样的卑微,而正是这些渺小,卑微的生命构成了整个宇宙的循环与运动。不是每条河流都能汇入大海,不流淌变成了干涸;不是每颗种子都能发芽,不生长就腐烂了;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天才,不往前走,你就落后了别人。生命中不是永远幸福快乐,也不是永远充满着磨难与痛苦,这两个是生相成的。你要去感谢生命,不管是快乐还是痛苦,快乐固然兴奋,然而痛苦又何尝不美丽?

然而生活的忙碌与烦躁,让人察觉不到生命所焕发的光彩。实际上,只要你停下那匆忙的脚步,卸下心中沉重的包袱,直面去看待生命中的磨难与痛苦,用心去领悟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你就会发现,原来生命中有太多的美景在等待着你去欣赏,生命中有太多有意义价值的东西等着你去做。上帝在给你关一扇门的同时,也为你打开了另一扇窗,这足以说明生命存在着无数的苦痛与挫折,同时,也有相应的解决方式,只要你顺着那一缕阳光走去,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们在慨叹世风不古,渴望活得真实与轻松的同时,却为了物质上的享受,抑或是维护某种心理上的平衡,而忽视了生命中许许多多的美好事物,让自己的心灵与情感在拥挤狭隘的天地里承受煎熬,于不知与不变中,越来越远离了精神与自然情趣。繁重的生活总是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也许这一生中我们都无法获取我们所想要的一切东西。

但是在生命的每一天里,我们都能给生活不朽的春心,放飞自己的思想,就像是小小的苍鹰,渴望获取阳光的温暖,去空中翱翔。多一份真诚,多一些荷塘月色,多一份轻盈的微笑,去感受,去领悟,注满人生的每一个足迹,牵手走过生命的四季,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与美丽?生命是伟大,生命又是神圣的,能够活着是一种幸福吧,当然也是一种美丽。这种美丽不是空虚与痛苦呻吟出来的美丽,也不是虚荣装饰成的美,而是属于自己的,值得去好好珍惜与永存的东西。

我们该怎样让自己的生命发出灿烂呢?那就是好好的去珍惜,好好的去过好每一天,好好的去幸福快乐的活着,当然了,假如我有那么几条生命,我又会做些什么呢?

一条命,就可以专心去应对现实生活。现实生活中有欢乐,也会有痛苦,那么该如何去平衡这两者的关系呢?也许这就是一个非常值得去思考的问题,因为只有当你坦诚地去面对,去解决,去处理,你才可以过得更加有意义,更加美好!

一条命,用来孝敬父母亲。你的生命是从哪来?最根本的还是你父母生了你,我认为这才是最实际的,也许你会发问,孝敬父母对自身的生命价值意义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孟子都很看重孝,申之以教悌之义,在古代教育中,孝成为了其中重要的教学内容,这是人品格修养的锤炼吧,前面已经说过了,生命的价值意义中,其中人的高尚品质是其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孝敬父母是对人品格的一种呈现,也是对生命的一种诠释吧。

一条命,用来学习。这个时代的书实在是太多了,古代的都还没读完,新时代的书就开始蜂拥而至了,而且是各种各种的,什么都有,能够遨游于书中,那自然也是一种乐趣,俗语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探究,去学习它,这样我们才能够不断完善自己,超越自我,做一个学识渊博一个人,那我是再乐意不过了,我可积累很多知识与能力,更重要的是为我的写作添加一笔色彩,因为学习可以让我从中取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让我的生命过得更加有意义,有价值。

不过这只是假设,现实我们并不能做得那样多,但我们需要的是活在当下,好好把握自己,让生命更加有意义,让自己过得更加精彩。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路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有路可走,却不觉得悲凉!

篇2:随想散文

随想散文600字

(一)夏日玫瑰

你娇媚地笑在夏日的午后,把你辛辣、野蛮的美交给阳光去点缀。不得不承认你的美丽使得阳光也逊色,否则为何休闲厅中的咖啡音乐中,你的媚笑总在放肆地回荡?

太多人倾情于你,追逐于你。人总是在采摘爱情的时候过于粗心,就算你只是一个含苞未放的花朵,你也会使人伤手,只因为你在用遍身的针刺扞卫自己的娇俏可人和不可侵犯的尊严。

(二)美人蕉

你,红似火,黄如金,仰起的脸庞总是倔强地与太阳对峙,用你铿锵的青春活力作为炽热中招摇的押注。你要自己最引人注目,所以不惜汗水涔涔。

你的斗志总是那么昂扬,那么高涨。太多的.人猜想你是否有过花落的悲哀。可是,或许在你的眼中,微笑过后,所得的终是对曾经灿烂的无限追忆。你还是把最后的美丽留给了自己。

(三)一剪寒梅

留给世间一丝清气,涤荡一个浑浊的世界。太多的文人骚客把你的高洁言于笔下,让你的典雅尊贵渗透中华九州的每一寸土地。人们仰首瞻望你的尊容。啊!这魂绕长城内外、情系神州大地的使者,开在严寒风雪中的你,没有娇嗔,没有谄媚,也没有冷漠。“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可是,难道你不冷吗?一种孤独的寂寞应该不会让你有一种对温暖的渴望吗?是否只有在大雪的湮没之中,你才觉得更显目?还是只有在寒风的呼啸之中,你才有独领风骚的优越?折服你凛然的意志,但终究不学你的虚荣。你终究要以寒风冷雪作为舞台,寂寞一生。

篇3:随想经典散文

随想经典散文

魔都昨日下起了大雨。

本来伏案在桌前玩着电脑无所事事的,窗外便传来打雷的声音。雨点急猛,又好像有所预谋。心情莫名的变得很丧,想着自己最近究竟在做些什么。

开学已经一段时间了,但好像还是未能进入状态。即将面临毕业的残酷竞争,心里想要考上一个好的学校,有时候又不想过于努力。很矛盾,但很正常。

不知道是否大多数的毕业生都面临这样的困惑,自己未来到底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想拥有怎么样的成就,抑或只是平淡一生。

知行随想散文(共8篇)

明知自己本意并非想要颓废丧志,却下意识地想要放弃,对读书有着莫名的排斥,好像对自己的成就并不满意,却只能够止步于此。可是心下有了想要奋斗的目标,为了一个人,或是为了自己。首要的关键就是要考上一个好的学校,才能够有足够自己挥霍的资本。环境的影响力是很大的,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所以要努力,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算是跪着也要走完。也衷心希望所有选择学业道路的,既然机会在手,就万万不能放弃,而多说无益,唯行动与坚持,方能有所突破。

篇4:散文随想

坐在窗边,看一只飞鸟扑闪着翅膀欢叫着飞过。

今天,雨后城市的天宇湛蓝湛蓝,难得一见的白云居然悠长地飘浮在空中,把人的思绪也扯得悠闲自在。

这样的天气,这样的氤氲,最容易让一个人重新回到孩堤,忽而想起泰戈尔《飞鸟集》中的呤哦:笛子在远方吹奏/汲水的少女顶着瓦罐/悠然回家/她们裙袂上的饰环叮当作响/黄昏挂在朦胧的树桠上/啊/你那远方笛子的热烈召唤呀/忘记了/我总是忘记了/我没有飞马/我永远束缚在同一个地方……

忽而想起辛弃疾《永遇乐》里的激昂: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外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人啊!经不住岁月的剪裁;曾几何时,年轻时的壮志凌云化作了一天忙碌,青春时的热能大度变成了一腔唏嘘。

人到中年才知道:自己不是神,是人!面对浮光掠影,空有一番感喟,精神横越着生存世界,身体却在苍生中浮沉……不知道这是不是另一种悲剧?

这个世界,有的人生来注定要成为疯子,只因他有一颗糊涂的心:身在人间,却总想上天。

你看:伟大罗丹的背后那哀怨的身影,那是才华横溢美丽的卡蜜尔·克洛黛尔。才华横溢年轻美丽的克洛黛尔,注定一身要殓藏在法国一代雕像巨匠的阴影后面。

可怜的克洛黛尔,将自己的青春和才华作了大师默默的铺垫,成就了法兰西十九世纪的光荣,却独自承受着世俗的击打,最后在修道院里凄怆地死去……

割掉自己耳朵的梵高;相信自己是变形人的卡夫卡;与耳聋作了一生抗争的贝多芬……活得艰辛活得磨难活得毫无情趣,都被自己的梦和才华推动着,身不由己的创造了历史;

芸芸众生的我们,没这个才华却有这个梦魇;

所以,现在是一个盛产疯子的时代!

入夜,楼下会传来卖唱者的歌声。在人声鼎沸的大排档中,面对喝得面红耳赤大呼小叫的食客,几个卖唱的年轻男女,会递过一张复膜的歌单,歌单后标着价格,请求食客点歌。

我特地去现场看过,那是一张张那么年轻的脸,脸上带着漠然的笑。

有人点歌,卖唱者就弹起吉它,扬起动听的曲律……“曾经以为我的家/是一张张票根/撕开后张开旅程/投入另外一个陌生/这样漂泊多少年/这样孤独多少年……”,

一天晚上,那位年轻的'卖唱者,应客人要求,连续弹唱了四五遍。

唱完后,嘴角咬着烟卷儿的客人大声鼓掌叫好,甩给他了一张老人头,大方地一挥手说别补了,就给我鞠个躬吧,我特喜欢被人奉承和鞠躬这个味儿。

在卖唱者鞠躬致谢时,我分明看见溢出他眼帘的星点泪花。

“明天还要上课”年轻人一摔头发,淡淡的说:“他们都是我同学”他指着那几个同样背着吉它的卖唱者:“白天上课挺累,加上家里都是农村的,于是我们便结伴晚上出来卖唱,挣点零花和学费钱,自己养活自己。只是,有时感到客人挺看不起我们,郁闷啊!”

这就是生活!一边做着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一边想着自己愿意想的事,

21世纪的中国人,大转型时代的中国人:,行为与审美重新定位,言语和思想重新冶炼,精神与人格重新雕刻,道德与价值重新取向……

生活,生活,多像一位讨厌的乞丐,在十字路口,在潇荡的风中,在冰凉的雨里,死死的纠缠着人,羁绊着人的脚步,让人躲藏不了,只好无可奈何地面对。

枫丹白露式的田园牧歌成为记忆,后工业时代和经济至上摧残了一切幻境,我们躲不了时代的戏弄与扼腕,才有人把真善美视为假丑恶,戴上面具,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

才有人在夜间掩面痛哭,关上窗口,让真挚的泪花孤独四溅……你说,朋友,这样怎能不产生许许多多的疯子?

谁说这不是个产生疯子的时代?

瓦雷里在《海滨墓园》里喜极欢呼:多么的好啊/经过一番深思/终得以眺望神明的宁静……/年少时读,不懂;而今再读,心为所动:真是的,人间的一切都那么可笑,唯有高尚的内省,才是真金;

物欲横流,置其中而不离原本,独怜苍生而动恻隐,才是值得我们拥有的!犹如执手一同变老的伴侣,手与手的无言相握,伫足聆听身边的喧嚣渐次远去,笑迎踏歌而至的宁静徐徐降临,才是千年传承守望的美德;

神说,人子呵,在凡尘之上,你可听见来世的讯息?

生存还是毁灭?遥望星空,每天都有人疑问。

而此刻,沐浴在思想金辉里的我说:活着,只为自己心中美丽的宿愿,每个人眼前就是一条大道,一条走向极乐和永恒的不朽之路!

我的不知名的读者啊,愿伟大贝多芬的遗训伴随着你我:噢,我愿证明:唯身心伟大和纯洁的人,才能担当社会重任!!!

篇5:随想散文

随想散文900字

一连好几天,都是-阴-雨天气,沉闷的很,太陽也舍不得出来。

雨天,或许是情种萌芽的日子吧!一直对雨情有独钟。

有人说雨是种感性*的东西,只有感性*的人才会体味出它的涵义;有人说雨给人以遐想,给人以灵感,给人以寄托,给人以思念;有人说浪漫和伤感是孪生,当浪漫逝去时留下的只是伤感;当伤感来临时,又多了那一份对浪漫的追忆。

古今多少浪漫的爱情似乎与雨大都有着某种千丝万缕的联系,却总也离不了凄美之感,大概是因为雨的.-阴-柔潮一湿所感染吧。但却因此而成就了文人骚客笔下那些流传下来的诗词歌赋,之于古之文人,雨与秋总是两个长永的愁话,于雨为最。南宋李清照有“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地,怎一个愁字了得!”贺铸有“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而晚唐李商隐更多有寄情于雨之作,多用忧郁伤感的调子,为“楚雨含情皆有托”的作品。每及这类作品,总是感触极深,多有同感。或许在我骨子里,血液中也就存在这种忧郁的成分吧!

当然,也不尽如此,特别这初春的细雨,淅淅绵绵沥沥,之于万物却是滋润,所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嘛!

雨是-阴-柔的!

中国人,或许在其最最原始的意识里就有一种-阴-柔的特质吧!老子便崇尚-阴-柔,然而这种-阴-柔并非我们常识里的那种弱不禁风的柔一弱,老子的-阴-柔,在他看来,是最具力量的。《老子》第七十八掌有:“天下莫柔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在《老子》第四十三章中他说:“天下之至柔,驰骋之至坚”。而《易经》中也有一卦曰“坤”,“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概也正是这种尚柔的哲学,在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上打下了一个深深的-阴-柔的烙印吧,以至于,千百年来,一直为后世所推崇!

然而,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到处充斥着金钱和权欲的世界里,静静地或许你能感觉到有些什么在离我们远去,渐行渐远。太多太多的争名夺利,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掩埋在现实世界貌似美丽的金碧辉煌的高楼,豪华奢侈的广场,四通八达的马路等等之下的意识中的世界早已经面目全非,我们丢掉了什么?

尼采宣称:“上帝死了!”我也在怀疑,仁慈的.引人向善的上帝,在今天,是否仍然还活着?这是个问题!

郝胥黎说:“人们生来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如果不能满足,这个世界就会从内部毁灭;如果满足,就会从外部毁灭!”“轰……”是什么在崩溃?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

令人心发狂!

”醒醒吧,人类,不要再去让欲|望去充满你们本就不是太大的心,留点空间给自然,自然很美,真的!

“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

看!窗外仍是柔柔的细雨……

篇6:岐山随想散文

岐山随想散文

龙腾周原,凤鸣岐山。周公故里,文明源头。单看这16字,你就知道这里是多么古老的。易经和这里有关,而中国的文化也就是”易“的文化。《黄帝内经》和这里有渊源,因为和黄帝对话的岐伯就住在这里。这里的人说的全是“雅言”。这里还有五丈原。五丈原你如果不知道,那么诸葛亮你应该知道,诸葛亮就是死在这里。据说这里一撅头下去就能挖出三千年前的青铜物件。这里是周人肇基之始。姬氏从这里开始一下就开创了8的天下。这里有很多美誉,“青铜之乡”,'周礼之乡“,源远流长。我小时候就知道这里了,除了它的臊子面,还有那些历史典故。《封神演义》的故事,《三国演义》的故事。这个地方真的很吸引人。“两山夹一川,两水分三塬”这个地方就是岐山。这里的一草一物,一山一川,一人一塬,总能让我激动半天。这里的人不就是文王的.子民么,这不是周人耕作的土地么,这不是诗经里的场景么,这不是姜太公排兵布阵的地方么,这不是孔明先生的军营么.........

篇7:琐事随想散文

琐事随想散文

昨天下午两点多钟,我拿着几个金属配件去公司网管室检测含铅量是否合格,趁测试员需花费约半小时的空隙里。我打开了他的电脑,进入了好心情网站。当看到了网站的最新公告“确定目录及缴费说明”中,有自己的文章篇目已入选,很高兴并立即进行评论:刚看到此“说明”。得知自己的稿件已入选,明天中午抽时间,就近从邮局办理缴费手续。

今天早上从上班开始,我就希望着时间过得快点,并且将转帐于对方的开户行、帐号、姓名、电话号码事先抄录于一张小纸片上。因为,中午时分我将了却此心愿——去邮局办理转帐手续。

我们的公司位于县城郊区的一个小镇,就近是镇邮政所。如果步行过去,以我平时不紧不慢的步行速度大约花8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到达。心想:这么近,办理一个转帐手续最多半小时,加上来回步行时间,足可以有让自己在上班之前赶回公司的时间。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是我在节假日想上街闲逛时,告诫自己的一句谚语。平时我上县城新华书店,也是步行半小时去的。就是想达到步行锻炼身体的目的。

几分钟后,我来到了镇邮政所。还好,没有其他人办理存取款业务,不需排队等待。我来到营业窗口,只见营业员正在进行换班交接手续。

12点40分,邮政所开始营业,我把填写好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转帐凭单”连同100元钞票递给营业员。她接到手里正准备输入电脑时,仔细一看并对我说:“你这是哪里的帐号,帐号不对。”说完从窗口把凭单和钞票退给我。

这是我第一次在邮局办理相关手续时遭遇到的情景。对于转帐的事情,我并不陌生。我感到纳闷并想就此事问明原因,哪里错了?但一看到又有几个前来窗口办理存取款手续的客户,我就不好意思再问营业员了。

我仔细地看了那张抄录的小纸片,上面有“交通银行”的字样,再数了一下帐号的位数是19位,前面是“62”开头。我记得平时给家里在当地邮局开户转帐的`帐号前面开头是“60”,全帐号是18位。我才明白:邮政储蓄的全国联网应该是指邮政系统,交通银行是交通银行之间的联网,其它银行又是其它银行的联网。

但我现在身处的地方,是一个较为偏僻的县城郊区,虽然我生活在这里已有7年的时间了,但从来没有听到别人说过这个小地方有交通银行。好像有听说过建设银行。可惜,从我自己开始办理储蓄业务的那一天起直到现在,邮局才是我惟一的办理地点。

唉!心里开始有点紧张了。想到今天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专程来办理此事,如果没有办理好,下午上班的时候,心里一定不舒畅!如果因此打退堂鼓而取消办理,昨天我在网站公告中的留言给人的感觉就显得失言了。

情急之中,我掏出手机,对照拨通了那个抄录在小纸片上的手机号码,接电话的应该就是小徐(注:听说话的声音,对比自己的年龄,这样称呼)同志吧!她听了我的解释之后,就问我当地有没有建设银行。我说还不知道,还要花时间去查询一下。她接着说,如果有,就告知她,她再告诉我另一个建设银行的帐号。

此时,我心里就有了一丝希望。一看时间,更紧张了:离上班的时间只有40多分钟了。我招手叫了一辆“摩的”,也没有问他建设银行在哪里?如果这样问,有的“摩的”司机会趁此机会绕道长时间而行,再叫你多掏钱。我只是说,到当地最近的那家建设银行。在坐“摩的”之前,我再次打电话给小徐同志说,请把帐号告诉我,还有几分钟就到了。

“摩的”飞快行驶。不到5分钟,停了。我下车抬头一看:嘿!果然不错,是建设银行。

我快步走进去,一看,里面只有十几个人在等待办理业务。心想:机会不错,人比较少。我也学着别人的样子。在一台机器上操作取出了一张小张条,上面写的是,“中国建设银行紫金支行欢迎您光临A200”还有三排很小的字,其中告诉我:前面有18人,请稍候。

在还没有轮到我办理手续之前,我随手从柜台前拿了一张凭单,上面有要填写的地址,姓名等栏目。十几年前,我从邮局办理汇款业务时填写过类似的凭单,我意识到与汇款单差不多,我正准备填写,一名保安员走过来对我说:“你要办理什么业务?”我简单地说明了来意。我随着他来到旁边的一台用于转帐的机器前,我按着他说的步骤开始在按键上操作。当显示要输入转帐的帐号时,才知道还没有收到小徐同志的信息,哪里知道帐号?

我又开始打电话催问,不巧:对方电话在通话中。我刚准备将手机放入口袋,13点零7分时,收到一则信息,一看:谢天谢地,终于收到帐号了。

我急忙又重新操作一次,当屏幕显示要我确认帐号是否正确时,我看到上面显示有“上海”还有姓名“*珏”字样时,我问保安员:“怎么姓名显示不完整?”他说:“这上面不会显示姓,只显示名。”我想:既然显示了“上海”还有一个“珏”字,就说明帐号没有输错。我把一张百元钞票放入其上的验钞槽中,钞票检验合格后就自行进去了,我不假思索地按了确定。不到一分钟,从旁边的一个小槽中出来一张小纸条,哦!原来是一张“自动柜员机客户通知书”。上面还打印有日期,告诉我办理此次手续是4月13日13时12分零4秒。

此时离上班的时间还有半小时,但附近却没有看见有空的“摩的”。我只好一边步行一边观望,10分钟后,终于遇到迎面而来的一辆未载客的“摩的”,我坐稳后座位,几分钟后我就回到了宿舍。

我所住的宿舍就在公司对面,中间只隔一条马路。还有十几分钟才到上班时间,我立即发了一条手机短信:xinglinxunxi《谱写生命永恒的赞歌》204月13日13时12分汇100元。13点34分,终于收到小徐的信息:收到,谢谢你。这时,我才舒了一口气!

其实,合集出书这种事情,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在十几年以前,我是一名乡村教师的时候,就参加过一些文学大赛。记得最清楚的是从四川省作家协会主管的一份名叫《星星诗刊》杂志上看到的一则“湖北省作家协会1994年‘黄鹤杯’全国文学大赛”启示。在那次的征文参赛活动中,我的一首哲理小诗获得了优秀奖并在当年与其他所有获奖诗作结集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主编是湖北作协的梁必文同志(现任湖北作协副主席),书名《优秀新诗选》。后来陆续有一些小诗、小论文等收录在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海燕出版社、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的文集中。基本上都是按购书的册数总金额把稿酬除去(算作付了稿酬)后再汇寄相应的书款,然后再把合集寄给你。

说实在的,在十几年前,在我们那里的偏远落后的农村里,能够有文章发表在省级的报刊上或收录于国家正规出版的文集中,那可是一件新鲜事,令当地的人们和同事们刮目相看。但随着越来越多的约稿信函纷沓而至,我最初的那种新鲜的激动感开始逐渐淡化消失了。至今我还留着一些纪念用的信件,如来自于:北京大家广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文艺》编辑部、宋庆龄基金会校园文学、作家新一代编辑部、绿城编辑部、九洲文学艺术中心等等。

十几年以后的今天,因兴趣的原因,依然爱好文字,并有幸与好心情结缘而认识了众多的网络文友。

这次很高兴并积极参与此事,从我内心来说,是出于这份友情值得珍藏、值得记忆、值得留恋,是对网站的永恒肯定并选择驻足的一份无悔之情。

篇8:嘉峪关随想散文

嘉峪关随想散文

来到嘉峪关,这里正在进行保护性维修,但其作为“天下第一雄关”的气派,我还是领略到了。

从讲解员口中得知,嘉峪关始建于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年),因位于嘉峪山西麓,故名嘉峪关。记得中学课本中有“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西止嘉峪关”的描述。山海关我曾经去过,八达岭长城我也登过,这次有幸来到地处长城最西端的嘉峪关,总算圆了心中的梦。

我好奇地问,明朝修筑嘉峪关的目的是什么?讲解员说嘉峪关的作用有二:一是防御,防止关外少数民族入侵;二是稽查,对入关朝贡和商贸互市人员进行检查等。我不解地问,在明朝,难道嘉峪关之外的地方就不是中国的领土吗?朋友回答说,可能不是吧。

这时,我不由得想起中国的两个时代,并对两个时代的情况进行对比。前一个时代是汉唐,后一个时代是明清。

就战略而言,汉唐采取的是主动进攻,明清采取的却是被动防守。汉唐时代,河西走廊上并没有嘉峪关,但河西走廊被汉唐控制,嘉峪关之外的`大片土地均为汉唐管辖。历史上的匈奴曾经控制河西一带,但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收复河西,使河西走廊成为中西交流的丝绸之路。隋朝建立之初,吐谷辉控制河西,但隋炀帝亲率大军大战吐谷辉,取得胜利后在吐谷辉地设置河西五郡,重新开通丝绸之路。唐代的河西走廊更是车水马龙,客商如潮,欣欣向荣,虽然到中唐时期一度被吐蕃控制,但后来被大唐敦煌人张议潮起义再度收复,丝绸之路繁荣如初。每当看到汉唐时期的这些历史故事,想到当时丝绸之路的辉煌,无不令人振奋和自豪!可是到了明清,却在地处甘肃河西走廊中段偏西的地方修筑了嘉峪关,致使关外大片土地被政府拒之门外,成为“异邦”或“外国”,在战略上的被动防守,使明清的国势自然就无法与汉唐相比了。

就政策而言,汉唐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明清则实行封闭自守政策(虽然在明成祖朱棣时期也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郑和七下西洋,中外交流频繁,国势比较强盛,但纵观整个明清时期,主要的还是封闭自守政策)。汉唐时期,既鼓励中原人到西域及西方国家去,又欢迎外国人到中国来互市和学习。那时中西物质交流空前繁荣,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手工业和农业产品通过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传往中亚甚至欧洲,西域的农产品及土特产如葡萄、石榴、胡萝卜,以及玻璃、琉璃、呢绒等手工业品也大量传入中原地区。在文化艺术如音乐、舞蹈、佛教、文学等方面也展开了广泛的交流,当时中西互派留学生兴起,中外佛教高僧相互往来传教也很盛行。可是到了明清,汉唐时期的对外开放景象没有了,就拿嘉峪关来说吧,明朝有时开关“通贡”,有时闭关“绝贡”,“外邦”朝贡尚且如此,商贸互市“凡西番回回来互市者,至于甘肃城外三十里,不许入城”,可见其对互市限制的苛刻。清代乾隆以前,每日将关门紧闭,如有人出关,验照后方可放行,实行“晨开(上午7—9时)酉闭(下午5—7时)”后,对进关者仍行盘诘,出关者则任其前行,如此限制,商贸繁荣岂不成为一句空话?

在税收方面,汉唐时期无关,自然就没有关税。明清时期有了嘉峪关,嘉峪关又成为商务税关,凡入关互市者均需缴纳“关税”。范长江来到嘉峪关,对嘉峪关收关税表示不理解,并在书中记下他的疑问:“……新疆是中国自己的土地,新疆商人到甘肃来贸易,为什么要在百货税之外,上一次”关税“?关税应设在中苏边境上,怎么设到嘉峪关来!”其实,明清时期,朝廷就没有把关外之地当成中国的领土,哪像汉唐时期以开放的胸怀放眼世界呢?

由此可见,中国近代的封闭落后和屈辱挨打局面的形成,就不足为怪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