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Queeni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对高职数学数学中两方面问题的甄别,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对高职数学数学中两方面问题的甄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高职数学数学中两方面问题的甄别

篇1:对高职数学数学中两方面问题的甄别

对高职数学数学中两方面问题的甄别

高职数学教育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从概念上讲,不能等同于高等教育中的.数学教育;从教学方法上讲,亦应适合高职生的数学基础与心理素质.因此,必须甄别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作 者:张红晔  作者单位: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吉林,13 刊 名:边疆经济与文化 英文刊名: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42.0 关键词:高职   数学教学   问题   甄别  

篇2:高职数学教学问题探讨论文

高职数学教学问题探讨论文

一、高职院校数学教育现状

目前,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论已经不符合现代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的要求了,所培养出的数学人才也不适应现代人才竞争市场的需求[1]。针对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现状,我们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分析:①学校方面,学校没有营造一个好的数学学习环境,对数学教学管理方面的工作力度不足和不细致,在对学生数学成绩考核方面,也存在片面性等;②教师方面,教师的数学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陈旧是导致数学教学质量差的主要原因,教师不能因材施教,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好的学习氛围等;③学生方面,高职院校大多数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不够,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学习目标,盲目学习等。

二、高职数学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1.学生的数学水平不一,教师不能因材施教

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存在差异的,而这种差异是现实存在的,无法改变的,在这种差异存在的情况下,教师要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案。目前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多数教师还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活动,即应试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完全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正确教育方针,其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2.学生缺乏对高等数学教育的正确认识

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存在很多的教学问题,学生对高职数学教学的错误认识是导致学生对数学教学产生厌恶的一个重要原因[2]。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而言,他们进入高职院校的主要目的就是学到一种生活技能,不会被社会所淘汰,但是数学教学的目的性使许多学生产生了怀疑,他们认为学习数学对今后的生活一点帮助都没有,这些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也不会运用到,所以没有必要花太多的时间去学。

3.教学理论和方法落后

教师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落后是导致教学质量差的主要原因。多数教师在数学教学方面注重的还是应试教育,他们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定学习和教学质量好坏的唯一标准,教学理念得不到改革,教学方法得不到创新,是目前高职院校数学教学存在的最重要的教学问题。

三、提高高职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1.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

学生的入学水平不一,面对这一现状,教师只有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挖掘出学生的内在潜能。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例如寻找学生学习薄弱的地方,进行强化教育。

2.加大高职数学教学重要性宣传

为了提高高职院校数学教学质量,学校必须加大对数学教学重要性的宣传,同时增强学生对高职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的认识,使他们认识到高职数学的重要性[3]。

3.改变教学理论和方法

为了适应现代高职院校的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教育工作。在现代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很多学校引进了一种新型的数学教学理念,即数学建模理念,运用这种理念进行数学教学,达到了满意的教学效果。除拥有良好的教学理念之外,教学方法也非常重要,好的教学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在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存在许多教学问题,学校必须针对这些教学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以提高高职院校数学教学质量,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篇3:对一些数学问题的思考

对一些数学问题的思考

<数学通报>的数学问题栏近几年刊登了一些有趣的三角问题,笔者对这些问题作了一些思考、探究,得到了一些新的几何结论,现介绍之.

作 者:张S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710082 刊 名:数学通报  PKU英文刊名:BULLETIN DES SCIENCES MATHEMATICS 年,卷(期): 48(2) 分类号:O1 关键词: 

篇4: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数学到底对于我们来说有多重要我想大家一定不知道,大家都会觉得数学这种东西学不学都无所谓吧,但是事实就是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我们一定要学好数学。

今天真是个好天气!我和妈妈准备去小区对面的嘉盛广场买东西。

来到嘉盛广场的信和超市,妈妈要买一瓶洗洁精,于是,我们就走到了洗洁精专区。这时,妈妈对我说:“我现在要买一瓶柑橘位的洗洁精,这里有不同重量。考考你,那种最实惠。我就买最实惠的那种。”我心想:这有什么难的,我看一眼就知道了。我一眼扫过去,排除了很多瓶,只剩下两瓶了。

我思索了一下,仔细的端详着,发现虽然两瓶洗洁精的大小都差不多,可是包装纸上写着的重量是不一样的:一个写着1.5千克;另一个写着1.3千克。而它们的价格都是12元,当然是1.4千克的那瓶便宜一点啦。我对妈妈说:“这瓶最便宜,就买这瓶吧。”这时,妈妈拿着另一瓶洗洁精笑嘻嘻地对我说:“这瓶1.5千克,12.9元,这瓶最便宜。”我仔细一看,原来那是超级特价装,哎呀!失算了。

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数学,一不小心就会出现错误,我们一定要学好数学。

篇5:邮票中数学问题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邮票的相关知识。让学生知道不同质量的信函邮资标准不同,寄往本埠和外埠的邮资不同,在此基础上知道确定邮资的两个因素。

2、让学生经历确定邮资、支付邮资、设计邮票面值等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精神。

对高职数学数学中两方面问题的甄别

3、使学生体会分段函数的思想,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

根据邮资标准采取分段计费法计算信件的邮资

教学难点:

根据邮资数值寻找满足条件的邮票组合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收集邮票知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邮票)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它的美?其实它不止是一幅美丽的画,你们看,它是什么?(邮票)知道邮票是干什么的吗?

师:邮费是一门艺术,它带给我们美的享受,方寸之间,精彩无限。课前老师让大家去了解邮票的知识,你都了解到了什么呢?

2、师:你们知道世界上第一枚邮票是怎么诞生的吗?这里面还有一段非常有趣的历史。一天,爱丽丝・布朗收到一封很重要的信,她却不得不将信件退还给邮差。(课件出示: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师:原来那时候邮费是由收信人支付的,爱丽丝・布朗因为太穷没有钱支付昂贵的邮费,所以只能把信退还给邮差 。这一幕刚好被英国人罗兰・西尔看见了。怎样才能避免邮差送完信收不到邮费的情况再次发生呢?1840年,罗兰・西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课件出示:世界上最早的邮票)

3、揭示课题:邮票是邮资的凭证,那么,该如何正确去付邮资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疑问一起来探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确定邮资的两大因素。

(课件出示两封信)师:老师这里有两个写好的信封,从上面你能收集到哪些有用的数学信息?(生答)

师:这两封信的邮政编码、地址、收件人都写好了。我们可以寄出去了吗?(不能)为什么?(没贴邮票)

师:哦,对,你们提醒老师了,我还没贴邮票呢?(课件:贴邮票)老师把它们都贴上80分的邮票,现在我们把它寄出去。

(课件显示一封信被退)

师:怎么回事?我都贴邮票了为什么还退回来一封啊?(板书:地点)

师:大家观察的真仔细,看来寄往外地的信因为远所以邮费会多一些,那我们换一张邮费(课件显示换1.2元),把它寄出去。

(课件显示又退回来了)师:又怎么了?(生答)

(在学生答不出来的情况下,课件显示超重)

师:看来这邮费的多少不仅与寄往的地址有关,还与信件的质量有关。(板书:质量 确定邮资)这是确定邮资的两大因素。

2、自学邮局资费标准

师:这封信我们应该付多少邮费呢?我们来看一看邮局关于信件的资费标准是怎么规定的。请大家打开书109页看看中间的表格。

学生自学表格

学生汇报。

师:谁能把你了解到的知识和大家分享一下。(生汇报)

师:关于这个资费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重点理解本埠、外埠、首重、续重)

师:同学们说的太好了,通过这个表格,知道了信函资费与它的质量和到达的地点有关,也就是要分清本埠和外埠。我们一起来填一个表格。(课件出示表格)师生一起填

师:在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多少克为一个计费单位呢?

3、计算信函的资费

(课件显示图片)师: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刚才这封信我们到底该支付多少钱的邮资呢?想好的同学可以和你的同桌小声交流,说说你的想法。

生汇报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封,大家再帮忙算一算。

师:很好,我们看看这封信能否顺利寄出?(课件演示)

师:老师有个疑问,这两封信虽然都是外埠信件,但是质量不同,为什么邮费会相同呢?

师小结:看来只要处于一个计费段,邮费就都一样。刚才我们计算的都是质量没超过100克的信函。那如果这封信的克数超过了100克,大家会计算吗?(课件出示)

同桌二人商量。再汇报。师板书

师:说得太有条理了。那?元?元??元分别表示什么?像这样的计费方式,我们称它为分段计费。

师:请每一个同学把刚才这种分段计费法再重新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好的,现在老师把它们贴上邮票。(课件出示)大家看,怎么样?

师:是啊,贴得太多了,不只没地方写地址和名字了,而且还要盖好几个邮戳,太耽误时间了。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办?

师:邮局一般规定最多贴3-4张邮票,所以邮票的面值大一些,邮票的张数就会减少些。

4、小组设计邮票

师:那么问题来了,如果邮寄一个不超过100克的信函,最好只能贴三张邮票,而且只许用80分和1.20元的两种邮票,能满足所有情况的需要吗?

让学生们小组内商讨把书中表格内容填出来,并把不能仅用0.80和1.20元的邮票支付的钱数圈出来。

(学生汇报,课件演示)

师:既然有这样三种情况不符合要求,那么我们能不能自已再另外设计一种面值的邮票,来满足题目的要求呢?面值大小组内可以自定。

小组合作谈论,给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完成。

学生汇报:可以是2.00元、2.40元、4.00元。

师:你们都是生活的有心人,设计的特别好。讲得也很清楚,都是出色的设计师。在支付邮资时,虽然满足条件的邮票组合很多,但是国家邮政部门在发行邮票时,还要从经济、合理、方便、实用等角度考虑,这与人民币的面值组合是相同的道理。比如你要买一件80元的上衣,有没有一张80元的人民币呢?(没有)但是我们有很多种支付方式,其实邮票组合也是这个道理。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了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计费方式类似于信函的分段计费,你能说说吗?

(出租车计费、水费、电费)

师:关于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还有很多很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回去接着研究。

篇6:高职数学实验课教学问题的探讨

高职数学实验课教学问题的探讨

在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自身参与的实验活动获得数学知识,培养他们广泛的基本的'数学能力.在数学实验教学中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作 者:蒋岚  作者单位: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温州,325035 刊 名: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WEN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年,卷(期): 2(4) 分类号:B83-05 关键词:高职教育   数学实验课   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  

篇7:蜂窝煤中的数学问题作文

蜂窝煤中的数学问题作文

奶奶买了100个煤球,直径是10厘米的,共80元钱。大伯也买了100个,直径是20厘米的。大伯给了商贩320元钱。

“大伯,你算错了吧?只要给160元。”

大伯说: “没错啊!一直都是这个价啊!”

“对呀,一定是你算错了。”送煤的商贩笑着说。

我没有作声,心里纳闷极了: “10厘米的煤球每个0.8元,20厘米的煤球不就是每个1.6元吗?怎么会是3.2元呢?

我将疑问告诉妈妈,妈妈说: “煤球的价格和它的面积是相关的.。”

圆的面积怎么算呢?回到家,我打开数学书,找到了圆的面积公式:S=兀r2。

妈妈告诉我,这个公式的意思是圆的面积等于圆周率乘圆的半径的平方。

弄清楚公式的意思就简单了。先算直径是20厘米的煤球的面积,月=20÷2=10,S=rrr2:3. 14×l02,结果是314平方厘米。再算直径为10厘米的煤球的面积,r=10÷2=5,。S= 兀r2:3.14×52=78.5(平方厘米)。

我仔细观察这两个结果,发现314是78.5的倍数。3.2是0.8的4倍,看来他们没有搞错价格,是我弄错了。在高度一样的情况下,直径为20厘米的煤球的面积是直径为10厘米的煤球的面积的4倍,价格自然也是它的4倍啊!

篇8:浅谈数学课堂中的问题教学

浅谈数学课堂中的问题教学

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对学习材料的'疑问开始的.让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并有意识地为他们发现疑难问题、解决疑难问题提供桥粱和阶梯,引导他们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

作 者:施黎红  作者单位:永康市民主小学,浙江,永康,321300 刊 名:科技致富向导 英文刊名:KEJI ZHIFU XIANGDAO 年,卷(期):2010 “”(6) 分类号:G63 关键词:数学课程标准   问题   情景   兴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