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在逃双吉”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基于Web技术的网络考试系统,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基于Web技术的网络考试系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基于Web技术的网络考试系统

篇1:基于Web技术的网络考试系统

基于Web技术的网络考试系统

摘要】本文讲述了基于Web技术的网络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描述了网络考试系统的组成与结构,阐述了系统的设计方案、实现方法以及所采用的开发工具和相关技术,还重点剖析了部分环节的程序设计。【关键词】网络 考试 Web DB2 ASP 一、网络考试系统概述

在网络技术逐渐渗入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今天,传统的考试方式也面临着变革,而网络考试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基于Web技术的网络考试系统可以借助于遍布全球的因特网进行,因此考试既可以在本地进行,也可以在异地进行,大大拓展了考试的灵活性。试卷可以根据题库中的内容即时生成,可避免考试前的压题;而且可以采用大量标准化试题,从而使用计算机判卷,大大提高阅卷效率;还可以直接把成绩送到数据库中,进行统计、排序等操作。所以现在较好的考试方法为网络考试,试题内容放在服务器上,考生通过姓名、准考证号码和口令进行登录,考试答案也存放在服务器中,这样考试的公平性、答案的安全性可以得到有效的保证。因此,采用网络考试方式将是以后考试发展的趋势。

网络考试系统的实现技术有多种,可以采用传统的客户机/服务器型的MIS型架构,即试题内容放在远程的服务器上,在考试机上安装考试应用程序和数据库客户机配置,因此每次考试时要对机器进行安装、配置,考务工作比较烦琐,而且考试程序放在客户机上,安全性也受到一定影响,因此本文讨论的网络考试系统采用Web 技术实现。Web技术超越了传统的“客户机/服务器”两层结构,采用了三层体系结构:用户界面层/事务层/数据库层,因此Web结构有着更好的安全性,在用户机上不需要安装任何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可以安装在事务层所在的计算机上,试题存放在数据库服务器上,当然,事务层和数据库可以是同一台机器(如果条件允许,还是应该把这两层分开在不同的计算机上),所以,本文所讨论的考试系统采用Web 技术实现。

本系统的数据库采用IBM公司的大型数据库DB2,网站服务器采用IIS 4,网页设计采用FrontPage 和ASP,阅卷系统采用Borland公司的Delphi 5.0。

二、网络考试系统的'构成

网络考试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下面我们对该图作一下简单的描述:

图1 网络考试系统结构图

(一)考试子系统

考试子系统是网络考试系统的核心部分,它的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由于采用Web技术实现,所以从理论上讲,考试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进行,但是为了使考场易于组织和管理,所以本系统对考试时间作了严格的限制,因此在进入网站时首先判断当前时间是否为考试规定的时间,由于判断的时间是服务器端的时间,所以跟考试机器的时间无关,即使考生修改所在机器的时间,也无济于事。如果时间符合要求,则显示登录页面,考生在这个页面输入自己的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码、密码等等,单击“提交”后进入信息处理程序(在服务器端执行),如信息不正确(包括有些考生试图绕过登录页面,直接进入试卷页面的情况,此时由于没有登录信息,系统也会认为是非法考生),系统给出提示信息,并重新定位到登录页面;如信息正确,则显示试卷页面,试卷页面上的试题内容根据考生输入的试卷代号从数据库中取出符合条件的记录动态地生成。同时在页面上动态地显示考试所剩时间,当考试时间到或考生点击“交卷”按钮时,则系统把考生答案传送至服务器的数据库中保存起来,并把数据库中标记考生是否参加过某门课程考试的标记置“1”(它的初始值为“0”)。

图2 考试子系统流程图

(二)成绩查询子系统

为了能让考生及时、方便地了解自己的考试成绩,查询子系统也采用Web方式实现,考生在页面输入自己的信息后,服务器就能把成绩信息传送到考生的机器上。

(三)阅卷子系统

本系统对考生来说是不可见的,用DELPHI 和DB2实现。它是一个应用程序,不能通过WEB方式访问。

1、评分模块

该模块能调出学生答案并自动给出客观题的成绩,教师根据学生的答案给出每题得分并输入计算机。

2、成绩统计、排序模块

计算机能根据学生的成绩进行各类统计,生成成绩分布图等,还能按照给定的条件进行排序。

3、信息维护模块

本模块能对试题、考生信息进行维护,教师可以增、删、改、查题目、考生信息,是阅卷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数据库子系统

网络考试系统离不开数据库系统的支持,不论是试题、答案,还是考生信息都需要存放在数据库中,而且数据库独立于程序而存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本例中的数据库采用IBM公司的大型数据库系统DB2实现,数据库名为test_net,其中主要表结构的描述如下:

kaosheng表:用来记录考生信息,其中有一字段 jsjjc_dl,如果其值为0,则表明该考生还没参加过《计算机基础》的考试,如果为1:则表示已经参加过该门课程的考试,jsjjc_cj字段存储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成绩;

kaosda表:记录考生的选择题、填空题以及问答题答案,这三类答案分别用三个字段描述,每题答案之间用“$$$”分隔;

xuanzt表 :存放选择题题目,其中有题目字段、四个选项字段、试卷代号字段以及答案字段;

tiankt表:存放填空题的题目、试卷代号及答案(问答题的处理与填空题类似,这里不作描述)

在ASP程序中,与数据库相关的典型语句如下:

<% exec_xzt=“select * from xuanzt ”

set conn=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

conn.open “dsn=test_net;uid=db2admin;pwd=db2admin”

set rs_xzt=conn.execute(exec_xzt) %>

在上述四行语句执行完后,rs_xzt中为符合条件的记录集。

三、考试系统的实现方案

考试子系统是网络考试系统的核心部分,下面就该系统中一些常见问题的程序设计方案作一下具体说明。

(一)安全性考虑

1、考试时间

(1)进入考试网站时首先检查当前时间是否为考试时间,以控制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参加考试;

<% dim time_cur

time_cur=now 'time_cur为当前时间

if time_cur>=cdate(“2000-06-08 8:30:00 ”) and time_cur<=cdate(“2000-06-08 10:30:00 ”) then%>

'显示登录页面…………

<%else%>

现在不是考试时间

<%end if %>

(2)在进入试卷页面后还要控制考试的总时间,在卷面上动态显示目前剩余时间,当总时间已到,系统会自动提交考生的答案,并且把数据库中的相关字段,如jsjjc_dl设置为1,这样他就不能再次进入试卷页面,这段程序利用客户端程序实现,而且在试卷页面加载时就要设置timeout的参数,本例中设它为1000ms,即每隔1秒timeout过程执行一次。

2、身份验证

根据考生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密码到数据库中查找相应记录,如果库中有该考生的记录,则允许进入,并且把考生信息记录在session中,否则给出信息,不允许进入。

<% dim xm,sfzhm,dw,mm,sjdh,exec1,xm_tj,sfzhm_tj,mm_tj,condition,exec2

'(略)……根据上一个页面中的信息查询库中是否有该考生的记录记录

if (not rs.eof) then ' 如果条件为真,则表示库中有该考生的记录

if rs(“jsjjc_dl”)=0 then '如果库中有该考生记录,则继续判断该考生是否参加过这门课程的考试

'如果该考生没有参加过这门课程的考试,则用session记录下考生信息

session(“xingming”)=xm :session(“shenfzh”)=sfzhm:session(“mima”)=mm %>

'………… 显示试卷页面

<%else

response.write “您已经参加过测试,不能再次进入” '如果rs(“jsjjc_dl”)0 则表明考生已经

end if '参加过考试

else%>

<%end if%>

(二) 试卷的生成:

试卷页面是采用ASP技术动态生成的。数据库中有一个字段,标记试卷代号,可以根据考生输入的试卷代号从数据库中选取相应记录,并把它按照一定的布局显示在页面上。从前面我们可以知道,选择题有一个表,先从选择题表中取出相应记录,同时动态生成表单域。然后从填空题表中选取符合条件的记录,本例以生成选择题为例说明试卷页面的生成。

<% '……从数据库中取出符合条件的记录,并存放在rs_xzt中

<% i=1 'I为题号

do while (not rs_xzt.eof) %>

<%=i%>、<%=rs_xzt(“timu”)%><%rb_name=“rb”&i %>

”>A: <%=rs_xzt(“xuanxa”)%>

” value=“b”>B: <%=rs_xzt(“xuanxb”)%>    ” value=“c”>C: <%=rs_xzt(“xuanxc”)%>

” value=“d”>D:<%=rs_xzt(“xuanxd”)%>

<% i=i+1 : rs_xzt.movenext : loop

rs_xzt.close %>

(三) 答案的存放

先从试卷页面中收集选择题、填空题及问答题答案,并把它们分别保存在三个字符串中,然后利用SQL语句向数据库中存放,如果数据库已经有该考生的答案记录,则用UPDATE语句更新,否则用INSERT语句插入。程序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Web技术的网络考试系统易用、灵活,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由于采用了大型的数据库系统,所以试题、答案也具有较好的安全性,阅卷系统采用DELPHI 实现,限于篇幅,这里没有对这部分作深入的剖析,用DELPHI实现的阅卷系统界面友好、功能完善,生成的统计图直观、正确,可以为教师的命题、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当然,还可以在本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如本方案的题目基本上是试卷库,而不是试题库,可以进一步做成试题库,在表中加两个字段,一个字段记录知识点,一个字段记录分值,在生成试卷页面时按照一定的规则、算法(知识点、分值)从表中取出相应的记录,这样考试系统就能再上一个台阶。

本文是笔者对网络考试系统研制工作的一个总结,读者朋友如对其有兴趣,笔者很愿意跟各位一起探讨,一起提高。

参考文献:

1、《IIS 4 系统管理员手册》 (美)David Iseminger 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2、《DB2认证指南》(美)Grant Certification & Calene Janacek 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3、《ASP开发全攻略宝典》 唐青松 编著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4、《Delphi 4 从入门到精通》 (美)Marco Cantu 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英文摘要:

A networked examination system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Chen Jianhong

(Nanjing College of Electric Power

Dept.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210013,Nanjing,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web-based examination system. It also highlights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some implementation details and the related tools and technology. In addition to that, this paper also gives some analysis on some programming issues.

Keywords: network 、examination、Web、DB2、ASP

篇2:新型反网络钓鱼系统WEB安全

网界网消息 卡耐基-梅隆大学的一名教授和两名学生开发了一种软件,这个软件意在通过捆绑移动设备来防止 Web 用户进入钓鱼网站,

据该大学官员说,这种被称作“Phoolproof 钓鱼预防”系统的软件通过使用第三方认证器(即移动电话或PDA)在用户浏览器和网站间建立起牢靠的认证机制。其原理是防止 Web 用户登录到佯装成金融机构或零售店的欺诈性网站并向其提供敏感信息或金融资料,

对于用户指定的每个在线账号,系统利用 SSL 存储一个密匙到移动设备上。当用户希望访问其中某个网站时,他或她在移动设备浏览器中选择收藏的安全网站,随后在用户的 PC 上就会启动一个浏览器窗口。PC 会收到网站的证书并将其转发给移动设备,接着由移动设备对其进行验证后再与用户的证书一起发送出去。

随后,用户通过 PC 浏览器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到网站上。 网站的服务器对用户的用户名、密码和证书进行验证,然后授予用户访问网站的权限。

系统研究者称之为将移动设备变成“安全的电子钥匙圈”,并且即使设备出现问题,Web 账号仍然不能访问,因为除了证书外,还需要正确的登录用户名和密码。

研究者开发的原型系统目前已投入使用,他们希望尽快开发出更完善的系统

篇3:web技术实习报告

一、工程概况

DK419+822~DK420+823.22段路基地处鹰潭市境内,总长1001.22m,前接应家坞特大桥,后接河潭特大桥。该段路基共6座涵洞;土方开挖量48725m3,石方开挖量12179m3。A、B填料5万m3。平均填筑高度3.6m。CFG桩加固处理107628m。边坡防护类型有:C25混凝土拱形截水骨架内客土植草、种灌木;空心砖内客土植草、种灌木;1.5m高,0.7m宽的高护脚墙;矮护脚墙;围堰处采用挡墙式护脚墙。护肩采用预制块铺砌而成。

二、创优工程的规划

为实现全标段路基工程质量上乘,局经理部编制了创优规划,将DK419+822~DK420+823.22段路基纳入创优质样榜工程,在全标段树立路基工程样榜引路,并制定了一系列措施。

1、创优质样榜工程组织机构

我标段进场之初,就确立了工程创优规划,并于20xx年7月2日下发了《关于印发创优规划及措施的通知》(沪昆赣[20xx]32号),成立工程创优领导小组,制定各级各部门工程创优管理职责,对创工程的施工要求、创优保证措施及考核和奖罚做了详细规定,从管理制度上确保工程创优得到落实,以优质样榜工程引路,保证标段施工质量。

2、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3、创优措施

(1)认真贯彻ISO9000质量体系标准,将质量管理纳入标准化、规范化,做到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处于受控状态,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2)围绕创优目标,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以保证创优、改进质量、提高全员素质为目的,广泛组织开展QC小组活动,按照“PDCA”方法,不断改进施工工艺,确保创优目标的实现。

(3)加强质量意识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施工技术水平,牢固树立“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的管理理念,用一流的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以工序质量保证工程质量。有计划地对从事与质量活动有关的施工管理、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质量管理知识、施工技术和技能培训,提高全员的质量管理水平和施工技术水平。

(4)按照“1152”架子队管理模式成立路基架子队,负责管段内路基施工,架子队管理人员大部分来自石武客专路基架子队,劳务班组引进的都是在公司其他项目上路基施工经验丰富,安全质量控制到位的施工班组。

4、优化施工方案

DK419+822~DK420+823.22段路基开工前,我们成立路基施工筹备组,组长由项目总工程师担任,组员为工程部、安质部、试验室及分部和路基架子队相关管理人员。筹备组对路基施工方案进行反复讨论,最后形成一个最优的方案,为路基创优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路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路基清表后进行CFG桩施工,CFG桩采用长螺旋钻机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施工。我们引进2个CFG桩施工专业队伍,他们有着在石武客专、哈大客专路基CFG桩施工经验。施工过程中,为了防止长螺旋钻机提空,混凝土衔接不上,可能导致断桩问题,路基队安排技术员和施工员全程进行施工旁站,技术员在长螺旋钻机旁边观察并记录钻进深度、岩层情况等指标,施工员在混凝土泵送口,两人各持对讲机,当混凝土不连续泵入时,施工员用对讲机及时和技术员进行联系,保证长螺旋钻机不提空,CFG桩桩头采用环切机械环切,桩帽采用钢模浇筑,桩帽施工工艺流程:桩头凿毛→清除基坑内杂物→基底夯实→测量定位→安装钢模板→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养护。有效保证了CFG桩施工质量。

2、路基填筑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组织施工,填筑前为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系数,边线比设计线每边宽出50㎝。按自卸汽车每车的方量和松铺厚度计算每车填料可以摊铺的面积,用白灰打成方格网。每个格子内倒土一车,保证摊铺厚度满足要求,以达到控制松铺厚度的目的。摊铺整平后,松铺厚度、平整度、横坡度和含水量符合要求即开始碾压。采用26T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时采取从两侧向中心的顺序,纵向进退式碾压,行与行轮迹重叠40cm,横向同层接头处重叠0.4~0.5m,相邻两区段纵向重叠1.0~1.5m,以保证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的均匀性。在每一层碾压三遍(静压、弱振、强振各一遍)后即用K30平板载荷仪检测地基系数K30、采用灌砂法检测压实系数K、采用Evd检测动态变形模量进行平行对比试验,直至达到的规范要求的压实指标。

3、路基边坡防护、排水及绿化施工我们采用4家施工班组,每月2次定期对他们所施工的实体部分进行质量检查并考核,每次排名第一的奖励20xx元,排最后一名的罚款1000元,考核由分部安质部牵头,工程部、试验室及路基架子队相关人员参加,内容主要从结构尺寸、外观、密实情况,线形等进行考核,该措施有效提高施工班组质量意识。我们对边坡进行客土植草绿化,并定期进行洒水,设专人管理,保证绿化质量达到要求。

4、预制块的预制及安装,预制块严格按照工厂化、机械化、专业化、信息化的“四化”要求建立小型预制块预制场,我们加大对预制块混凝土振捣,外观及结构尺寸控制,出厂前由路基架子队质检员填写的出厂检验合格证方可进行运送至施工现场。预制块采用汽车运输,车厢底部、四周以及两层板块之间应铺一层草帘或其它缓冲物,防止运输中边角磕碰、磨损。车厢底部保持平坦。运输中,板块立放靠近挤实,防止窜动或碰撞。采用专用机械兜底装卸、搬运,严禁抛掷。预制块安装线形控制难度较大,安装前我分部由测量人员沿线路每10米放样预制块平面位置和高程,让施工班组在此位置先安装好一块预制块,然后中间拉通线安装其余预制块。每安装好30米用全站仪检查平面位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水准仪测量预制块顶面部是否在设计范围内,如果有超出将通知施工班组对不合格位置重新调整。护肩施工工艺流程:护肩预制块预制→砂浆找平层施工→安装电缆槽。电缆槽施工工艺流程:电缆槽预制块钢筋安装→电缆槽预制块浇筑混凝土→贯通地线开槽→铺设细砂→贯通电缆地线与分支引线连接→防腐处理→贯通电缆线埋设→回填细砂打夯密实→中粗砂夹复合土工膜防水层施工→洗净碎石排水层施工→砂浆找平层施工→安装电缆槽→表层级配碎石施工→电缆槽侧面回填C25混凝土。

四、成品保护

对各工序做好成品保护,实行成品保护交底。分部成立成品保护领导小组,明确目标、措施和职责,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避免工序间污染,凡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产生污染和损坏时必须采取的效措施,否则不许开工,一旦造成损坏和污染应及时清除处理。凡成品或半成品被刮、磕、碰、撞等损坏或因砂浆、砼等而被污染的应及时清除污染或修复。对于修复后不能达到创优标准要求的,必须清除重做。对于已填筑的路基土石方造成破坏的,要清除重做,且应保证最小填筑厚度。防止成品的污染、损坏或丢失。

五、经验总结

1、CFG桩环切切口宽度要大于桩半径的1/3,否则断桩头时难度较大,并且断桩后桩顶容易产生凹陷。

2、路基填筑要控制好填料的含水率及摊铺的厚度,对于AB填料,由于自卸汽车卸料时,容易产生A、B料分离,摊铺后形成集窝现象,所以AB料在摊铺前应使用机械并配合人工拌和。

3、电缆槽铺设后,用水泥砂浆灌电缆槽预制块之间的缝,一是预制块要润湿,二是水泥砂浆水灰比不能太大,三是用钢板夹住缝的两侧,以使砂浆填充密实,四是要及时浇水养护。灌缝砂浆施工时如处理不好,容易造成开裂或掉块。

4、骨架护坡浇筑混凝土,由于坡面太陡,用捣固棒捣固时混凝土容易向下滑动,为确保混凝土不滑动,往往捣固不密实,我们采用捣固棒和人工相结合捣固,先用捣固棒捣固,当混凝土开始下滑时,停止捣固棒捣固,采用人工捣固,这样既保证混凝土不下滑,又保证混凝土密实。

基于Web技术的网络考试系统篇4:Web挖掘技术在远程教学系统中的应用

Web挖掘技术在远程教学系统中的应用

远程教学系统是从事远程教学的重要环境.本文分析了传统远程教学系统的不足,给出了一种基于Web挖掘技术的远程教学系统模型,并对组成该系统的关健模块进行了介绍.利用Web挖掘技术,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性能,满足了远程教学的个性化需求.

作 者:侯雪亚 HOU Xue-ya  作者单位: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001 刊 名:电脑知识与技术 英文刊名:COMPUTE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5(5) 分类号:G43 关键词:Web挖掘技术   数据挖掘   远程教学系统  

篇5:基于Web技术的计算机辅助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

引言: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得计算机迅速成为最有发展前景的教学媒体和教学管理工具。为了促进教育发展,提高教学水平,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发展也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指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的一种新兴技术,在这种教学形式中,计算机通过各种教学软件,呈现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控制学生的学习进度等信息,完成一定的学习和教学任务。建立基于Web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中资源共享性差、交互性不够的根本缺陷,并为教学提供了更先进的技术手段。本文主要针对基于Web技术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进行设计,并举例说明该系统的应用研究。

1、基于Web技术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总体设计

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是为师生双方的教学和学习提供辅助功能,以促进教学最优化。本系统设计的.总体目标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互动空间,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有针对性地学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系统设计上,主要包括在线学习、师生交互、资源管理和在线考试4大模块。

1.1 模块功能设计

1.1.1 在线学习

在在线学习模块中学生可以方便地浏览教学信息、进行自主学习、下载所需教学资源,进行习题自测等,还可以进入考试系统模拟考试。

1)作业管理

作业管理主要实现布置作业、提交作业和批阅作业的功能。教师将布置的作业上传到服务器后供学生下载;学生下载后将自己的作业上传到相应的课程库中,系统会记录提交的时间和提交者的姓名,学生在提交作业后也可以修改作业重新提交,系统只保留最后提交的作业;教师将学生提交的作业下载后审阅,然后将学生的作业情况输入到系统中,并统计学生的作业提交情况,学生也可以查看已经批阅的作业。

2)浏览和下载多媒体课件

这一功能模块对注册用户免费开放,只要注册成功后就可以浏览和下载各种多媒体课件。

3)自测练习

自测练习类似于书本教材的每个教学单元后的练习题。需要注意的是,在自测练习题的答案设计上,除了给出结果,还应分析为什么如此选择。对于一些主观性的题,只需提供答题要点而不是给出绝对答案,这可以培养学习者的创新能力和分析能力。在题型的选择上也可以根据学习者的意愿来选择,使学习者可以方便的进行自主学习。

1.1.2 师生交互

该模块主要功能是学生在线提问和教师辅导答疑。

在线提问:在线提问功能是指学生可以利用网络给教师提出问题,由相关教师回复解答。

常见问题解答: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遇到不同学生重复提出同一个问题的现象,常见问题解答功能可以将学生提出的常见问题总结归纳,给出此类问题统一的答案,此功能可以大大提高教师答疑的工作效率,也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1.3 资源管理

资源管理模块主要提供了课件、电子教案和教学相关文件上传、维护和下载、试题库管理等功能。任课教师可以将课件等上传到服务器,并对其进行修改和删除操作。下载功能主要是针对学生而言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自主选择相关资源进行下载。而题库管理功能仅提供给教师使用,用于增加、删除、修改、检索各种类型的习题试题。

1.1.4 在线考试

考生登录考试系统后,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进行考试。答题完毕,提交试卷后系统自动地将客观题的成绩写入后台的客观题成绩数据表中,主观题需提交到后台试卷管理库中,由教师手工批阅,阅卷后的成绩,由教师填入相应的数据表,最后系统自动为客观题和主观题的成绩进行汇总,记录在成绩数据表中。教师批阅主观题时,不仅要给出分数,最好能够提供比较详细的错误分析给学生作为参考。考生还可以登录系统查看成绩并可以查看自己的答题情况。

1.2 模块结构设计

本系统的主要用户有系统管理员,教师和学生。

在线学习模块中学生可以进行在线学习、作业处理和在线练习等;教师主要负责维护课件和积件库、发布教学内容和处理作业等;管理员可以进行学生信息维护、教师信息维护、专业维护和课程维护、修改个人信息等。

2、基于Web技术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实现将会改变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帮助教师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人才,以适应生产实践或科学研究的需要。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虚拟实验环境教学

实验是教学活动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很多学习科目都是以实验课程为基础的,尤其是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例如物理、化学、计算机组成结构等。实验对于培养学习者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学习者的大部分实践能力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网络虚拟实验室实现的技术基础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虚拟技术的结合。通过网络虚拟实验室,计算机能够在网络中模拟一些实验现象。它不仅仅能够提高网络教学的教学效果,更加重要的是使一些缺乏实验条件的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身临其境的观察实验现象,甚至和异地的学习者合作进行实验。

2)对话与咨询教学

对话与咨询教学又称为“苏格拉底”教学模式,允许学生与计算机之间进行比较自由的“谈话”。这种教学模式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人机对话的形式由学生选取他要学习的内容或查询相关资料。这种模式不仅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钻研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共享。

篇6:基于ASP.NET的高校Web考试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基于ASP.NET的高校Web考试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本文详细介绍了以ASP.NET技术和目前最先进的ADO.NET数据库访问技术作为开发工具,设计了基于B/S模式的网络考试系统,并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和具体功能.

作 者:张红 赵旭 石飞  作者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沈阳,110101 刊 名: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英文刊名:CHINA MODERN EDUCATIONAL EQUIPMENT 年,卷(期): “”(15) 分类号:G48 关键词:AAP.NET   B/S模式   网络考试   Ado.net  

篇7:基于WEB的劳资人事管理系统

基于WEB的劳资人事管理系统

摘  要  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WWW环境的劳资人事管理系统,应用动态服务器页面实现了劳资人事的多条件查询、删除、更新、打印、密码设置等功能。

关键词  劳资人事管理系统  动态服务器页面  多条件查询  密码设置

1  引言

劳资人事管理是公司企业内部很重要的一个管理事项,但目前大多公司内部劳资人事的管理,基本上是手工操作或是基于dos下的应用,这样对信息的管理者有诸多不便,有的虽然是用foxpro、visual foxpro开发,但由于开发工具本身的限制,对网络功能的支持程度不是很强,为以后软件升级到互联网带来了麻烦。因此有必要开发一个基于网络的劳资人事管理系统,能在网络环境下实现数据的录入、插入、删除、查询、统计、更新、打印等功能。同时,为了信息的保密与安全,系统还要提供一定的安全机制。

Powerbuilder6.5是美国著名的Powersoft公司推出的广泛使用于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下的应用程序开发工具,具有完整的Web应用开发功能。它同时支持多种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微软公司的ODBC接口和专用的大型数据库接口,能够高速读取数据库中的数据。本系统就采用Powerbuilder6.5开发,服务器端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 NT 4.0,客户端操作系统为Windows 98。

2  系统功能的分析及规划

(1)系统功能的分析

公司内部的劳资人事的管理,从大的方面分主要集中在公司职员的个人情况、工资细目、调入调出及用车等。所以该系统主要是实现对数据的录入、插入、

删除、网上查询、统计、更新、打印等功能。其次,

为了信息的保密与安全,系统还要提供一定的安全机制。

(2)系统功能的规划

根据以上系统功能的分析,本系统决定采用MDI风格,它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模块,其中劳资人事管理系统的父窗口的功能结构图如图1所示。

文件模块:此模块实现本系统对数据的打开、保存、打印预览、打印及用户管理等功能,并可由此退出系统。

信息管理模块:此模块实现系统的信息管理,包括对职工情况一览表、职工调入调出情况表、职工工资表及其它各表的信息数据的插入、删除、修改、保存等功能。

查询模块:此模块实现本系统的查询功能,能将个人的基本情况、调入调出情况、工资情况等检索出来,并可实现多条件查询和模糊查询。

统计模块:此模块用于对数据库中的信息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统计。

系统服务模块:此模块用来系统管理人员设密码和对系统的功能和开发信息进行介绍等。

对于系统中的各表,其基本信息管理功能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 职工基本信息管理功能图

3  根据用户要求设计数据表

数据表的建立是应用程序开发过程中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必须清楚每一模块要操纵的数据是那些,以及数据间的相互关系,然后建立数据表。劳资人事管理系统要求能对职工的个人情况、调入调出情况、工资情况等进行管理,在职工个人情况表下面,还有象维护职务表,维护学历表等等。同时还要对系统设置安全机制,为实现以上要求,下面仅以人事、工资、密码表为例介绍一下各表的结构:

职工情况一览表

它包括职工标号、姓名、性别、政治面貌等信息。其结构如下:

code    char(4)   not null,  //职工编码

name    char(8)  null,     //姓名

sex      char(2)   null,   //性别

politics   char(8)   null,  //政治面貌

birthday   data    null,   //出生日期

work_time  data   null,   //参加工作时间

post_zhw  char(10)  null,   //职务

address   char(30)  null,  //家庭住址

该表主键为职工编号(code)。

职工工资表

其结构主要包括职工所得的`各种工资福利等。

Code   char(4)   not null,  //职工编号

Name   char(8)   null,   //姓名

g_pay   integer    null,   //岗位工资

j_pay    integer   null,    //技能工资

w_pay   integer   null,    //物价补

s_pay    integer   null,   //书报费

ws_pay   integer

null,   //卫生费

xh_pay   integer   null,   //小孩补贴

a_pay    integer   null,   //工龄工资

ht_pay    numeric(6,2)  null,  //合同补贴

jj_pay    numeric(8,2)  null,  //奖金

total_pay  numeric(8,2)  null,  //工资总额

该表主键为职工编号code。

系统密码表

user_name   char(10)   not null,  //用户名称

user_word   char(10)    not null,  //用户密码

user_qx     char(2)     not null,  //用户权限

4 系统的网络实现

由于Powerbuilder具有完整的web应用开发功能,由它编制的软件可以方便的同服务器端的数据库协同工作,构成Client/Server工作方式,它使用的是业界熟悉的Web标准(HTML和Java),通过端对对的设计、调试和提交,可以控制Web应用的整个生命周期。本系统客户应用和服务器应用都采用Powerbuilder开发。其中服务器端的程序是实现中的重点部分,其内容主要是生成SQL语句对数据库操作及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它主要分为监听客户连接、处理客户请求、避免死锁、向客户推送消息等。本系统的实现平台关系图如图2所示:

图2. 实现平台关系图

5 关键问题的解决

(1)  安全机制问题

在进入系统之前,要进行身份确认,只有用户名和用户密码都相符的用户方可进入本系统。为了防止不合法用户对数据的察看和修改,本系统把用户分为三个级别:超级、可修改和只读用户,即一二三级用户。超级(一级)用户不仅拥有对数据的查询、修改权限,还对用户的使用权限进行控制,可以设定用户名、密码和其权限,还可以对纪录进行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可修改(二级)用户对数据可以查询、打印,还可以对纪录进行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只读(三级)用户只拥有对纪录的浏览、查询和打印权限。当用户要进入系统是必须先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按“确认”按钮后,系统辨别用户身份,对合法用户根据用户的权限级别赋予相应的使用功能。

(2) 对任一数据列进行排序的问题。

熟悉Windows的用户一定对资源管理器不陌生,当目录或文件很多时,当然会想到使用排序来尽快定位目标,你只要用鼠标在资源管理器上端的name、size、type或modified中的任意一项点击,它就会将此项按升序或降序排列。同样地,在PowerBuilder中,如果数据比较多,我们也可以采用这种办法来排序以尽快查找记录。

本系统以窗口w_rsh为例,要实现这样的排序功能,首先定义两个实例变量String pre_col=“”和Int click_time=0,它们分别记录上次点击的列和点击同一列的奇偶数。然后在dw_1的Clicked事件中添加如下脚本:

String clicked_pos,col,format

Long il_pos

clicked_pos = dwo.Name //取点击的对象

il_pos = Pos(clicked_pos,'_t') //对于列标题,

//取得的对象是列名+“_t”

If il_pos >0 Then

col = Left(clicked_pos,il_pos -1)

If col=pre_col Then

If  click_time=0 Then

click_time = 1

format = col+“ A”

Else

click_time=0

format = col+“ D”

End If

Else

click_time = 0

format = col+“ A”

End If

pre_col = col

dw_1.SetSort(format)

dw_1.Sort

End If

采用上面的方法可实现象Windows中资源管理器灵活排序的功能,从而使所要浏览的数据更加一目了然。

(3) 数据窗口控件的编辑风格的使用

本系统对日期型、需渐变量等数据的输入采用了编辑掩码控件editmask,这样就可以大大方便用户的操作。对于象性别这样只有男、女两个值的,则采用单选钮radiobutton形式,用户在录入时只需要鼠标点击选钮即可。在设置条件时的值段名和有固定职供用户选择的数据使用了下拉列表框(droplistbox),用户只需选择所要输入的值即可。

6 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与普及,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扩展,日常劳资人事管理必将实现无纸化办公,并且加入到公司内部的Intranet或者是Internet上去,实现数据的共享,这样有利于劳资人事信息在单位内部的查询,提高了数据资源的利用,并且能及时的得到更新,不需要象过去那样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进行抄写,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参考资料

[1]  申瑞民   刘耘,基于WWW的自动答疑系统,计算机工程,25(9),

[2]  张师超  蒋运承 ,模糊数据库中近似相等的研究,计算机科学,25(6),.

篇8:基于Web的实时答疑系统

基于Web的实时答疑系统

针对基于Web方式的实时答疑系统的功能及实现方法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实际的`解决方法.

作 者:刘超群 赵然 罗晓东  作者单位:刘超群(湖南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湖南,长沙,410082)

赵然(山东理工大学,科研处,山东,淄博,255049)

罗晓东(淄博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山东,淄博,255000)

刊 名: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17(5) 分类号:B383 关键词:Java   电子白板   实时   答疑系统  

篇9:ASP技术访问WEB数据库

ASP技术访问WEB数据库

一. 访问WEB数据库的多种方案

目前在WINDOWS环境下有多种访问WEB数据库的技术,主要有:

1.公共网关接口CGI(Common Gateway Interface)

CGI是较早实现的技术。适用于多种服务器平台,如UNIX、WINDOWS等,但CGI的开发成本高、维护困难、功能有限、不具备事务处理功能、占用服务器资源较多。

2. INTERNET数据库连接器IDC(Internet Database Connector)

IDC集成在ISAPI(Internet Server API)中,充分利用了DLL技术,易扩充,但编程较CGI更为复杂,只适用于小型数据库系统。

3. 先进数据库连接器ADC(Advance Database Connector)

ADC提供了ActiveX Control来访问数据库,它的主要特点是数据查询由用户端浏览器执行,因而需将服务器端数据库中的部分记录下载到用户端,系统开销较大、响应慢,只适用于特别频繁的数据库查询操作。

4. JAVA/JDBC语言编程

JAVA语言是一种面向对象、易移植、多线程控制的语言,可通过JDBC去连接数据库。用JAVA/JDBC编写的软件可移植性强,适用于多种操作系统,但其执行效率和执行速度还不理想,目前无法建立高效、高速的应用。

5. 动态服务器页面ASP(Active Server Page)

ASP是微软公司最新推出的WEB应用开发技术,着重于处理动态网页和WEB数据库的开发,编程灵活、简洁,具有较高的性能,是目前访问WEB数据库的最佳选择。

二. ASP简介

1.ASP访问数据库的原理

ASP是服务器端的脚本执行环境,可用来产生和执行动态的高性能的WEB服务器程序。

当用户使用浏览器请求ASP主页时,WEB服务器响应,调用ASP引擎来执行ASP文件,并解释其中的脚本语言(JScript 或VBScript),通过ODBC连接数据库,由数据库访问组件ADO(ActiveX Data Objects)完成数据库操作,最后ASP生成包含有数据查询结果的HTML主页返回用户端显示。

由于ASP在服务器端运行,运行结果以HTML主页形式返回用户浏览器,因而ASP源程序不会泄密,增加了系统的安全保密性。此外,ASP是面向对象的脚本环境,用户可自行增加ActiveX组件来扩充其功能,拓展应用范围。

2.ASP页面的结构:

ASP的程序代码简单、通用,文件名由.asp结尾,ASP文件通常由四部分构成:

1) 标准的HTML标记:所有的HTML标记均可使用。

2) ASP语法命令:位于<% %> 标签内的ASP代码。

3) 服务器端的include语句:可用#include语句调入其它ASP代码,增强了编程的灵活性。

4) 脚本语言:ASP自带JScript和VBScript两种脚本语言,增加了ASP的编程功能,用户也可安装其它脚本语言,如Perl、Rexx等。

3.ASP的运行环境

目前ASP可运行在三种环境下。

1) WINDOWS NT server 4.0运行IIS 3.0(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以上。

2) WINDOWS NT workstation 4.0运行Peer Web Server 3.0以上。

3) WINDOWS 95/98运行PWS(Personal Web Server)。

其中以NT server上的IIS功能最强,提供了对ASP的全面支持,是创建高速、稳定的ASP主页的最佳选择。

4.ASP的内建对象

ASP提供了六个内建对象,供用户直接调用:

1) Application对象:负责管理所有会话信息,可用来在指定的应用程序的所有用户之间共享信息。

2) Session对象:存贮特定用户的会话信息,只被该用户访问,当用户在不同WEB页面跳转时,Session中的变量在用户整个会话过程中一直保存。Session对象需cookie支持。

3) Request对象:从用户端取得信息传递给服务器,是ASP读取用户输入的主要方法。

4) Response对象:服务器将输出内容发送到用户端。

5) Server对象:提供对服务器有关方法和属性的访问。

6) Object Context对象:IIS 4.0新增的对象,用来进行事务处理。此项功能需得到MTS(Microsoft Transcation Server)管理的支持。

5. ASP的主要内置组件:

1) Ad Rotator组件:用来按指定计划在同一页上自动轮换显示广告,用于WWW上日益重要的'广告服务。

2) Browser Capabilities组件:确定访问WEB站点的用户浏览器的功能数据,包括类型、性能、版本等。

3) Database Access组件:提供ADO (ActiveX Data Objects)来访问支持ODBC的数据库。

4) File Access组件:提供对服务器端文件的读写功能。

5) Content Linking组件:生成WEB页内容列表,并将各页顺

序连接,用于制作导航条。

此外,还可安装Myinfo、Counters、Content Rotator、Page Count等组件,用户也可自行编制Actiive组件,以提高系统的实用性。

6. Database Access组件ADO

WWW上很重要的应用是访问WEB数据库,用ASP访问WEB数据库时,必须使用ADO组件,ADO是ASP内置的ActiveX服务器组件(ActiveX Server Component),通过在WEB服务器上设置ODBC和OLEDB可连接多种数据库:如SYBASE、ORACLE、INFORMIX、SQL SERVER、ACCESS、VFP等,是对目前微软所支持的数据库进行操作的最有效和最简单直接的方法。

ADO组件主要提供了以下七个对象和四个集合来访问数据库。

1) Connection对象:建立与后台数据库的连接。

2) Command对象:执行SQL指令,访问数据库。

3) Parameters对象和Parameters集合:为Command对象提供数据和参数。

4) RecordSet对象:存放访问数据库后的数据信息,是最经常使用的对象。

5) Field对象和Field集合:提供对RecordSet中当前记录的各个字段进行访问的功能。

6) Property对象和Properties集合:提供有关信息,供Connection、Command、RecordSet、Field对象使用。

7) Error对象和Errors集合:提供访问数据库时的错误信息。

三. ASP访问数据库步骤

在ASP中,使用ADO组件访问后台数据库,可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1. 定义数据源

在WEB服务器上打开“控制面板”,选中“ODBC”,在“系统DSN”下选“添加”,选定你希望的数据库种类、名称、位置等。本文定义“SQL SERVER”,数据源为“HT”,数据库名称为“HTDATA”,脚本语言采用Jscript。

2,使用ADO组件查询WEB数据库

1) 调用Server.CreateObject方法取得“ADODB.Connection”的实例,再使用Open方法打开数据库:

conn = 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

conn.Open(“HT”)

2) 指定要执行的SQL命令

连接数据库后,可对数据库操作,如查询,修改,删除等,这些都是通过SQL指令来完成的,如要在数据表signaltab中查询代码中含有“X”的记录

sqlStr = “select * from signaltab where code like ‘%X%’”

rs = conn.Execute(sqlStr)

3) 使用RecordSet属性和方法,并显示结果

为了更精确地跟踪数据,要用RecordSet组件创建包含数据的游标,游标就是储存在内存中的数据。

rs = 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

rs.Open(sqlStr,conn,1,A)

注:A=1读取

A=3 新增、修改、删除

在RecordSet组件中,常用的属性和方法有:

rs.Fields.Count: RecordSet对象的字段数。

rs(i).Name: 第i个字段的名称,i为0至rs.Fields.Count-1

rs(i): 第i个字段的数据,i为0至rs.Fields.Count-1

rs(“字段名”): 指定字段的数据。

rs.Record.Count:游标中的数据记录总数。

rs.EOF: 是否最后一条记录。

rs.MoveFirst: 指向第一条记录。

rs.MoveLast: 指向最后一条记录。

rs.MovePrev: 指向上一条记录。

rs.MoveNext: 指向下一条记录。

rs.GetRows: 将数据放入数组中。

rs.Properties.Count:ADO的ResultSet或Connection的属性个数。

rs.Properties(item).Name:ADO的ResultSet或Connection的名称。

rs.Properties: ADO的ResultSet或Connection的值。

rs.close: 关闭连接。

4) 关闭数据库

conn.close()

四.查询WEB数据库举例

下面这段示例程序是访问SQL SERVER数据库的 signaltab表,表中有三个字段:code(代码字段,字符型,3位),class(分类字段,字符型,10位),memo(备注字段,字符型,20位)。程序中数据源DSN:HT、用户名:client、口令:passwd。

屏幕输入页面input.asp

<% @ language=javascript %>

请输入查询条件PLEASE INPUT CONDITION

数据库处理程序shotquery.asp

篇10:浅析四种Web漏洞扫描技术

Web的开放性广受大家的欢迎,但是同时Web系统将面临着入侵攻击的威胁,我们一直希望建立一个安全的Web系统,但是完全安全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相对的安全是可以达到的。其中进行Web漏洞扫描就是建立Web安全的一个重要保障。

四种Web漏洞扫描技术

Web漏洞扫描通常采用两种策略,第一种是被动式策略,第二种是主动式策略。所谓被动式策略就是基于主机之上,对系统中不合适的设置、脆弱的口令以 及其他与安全规则抵触的对象进行检查;而主动式策略是基于网络的,它通过执行一些脚本文件模拟对系统进行攻击的行为并记录系统的反应,从而发现其中的漏 洞。利用被动式策略的扫描称为系统安全扫描,利用主动式的策略扫描称为网络安全扫描。

Web漏洞扫描有以下四种检测技术:

1.基于应用的检测技术。它采用被动的、非破坏性的办法检查应用软件包的设置,发现安全漏洞。

2.基于主机的检测技术。它采用被动的、非破坏性的办法对系统进行检测。通常,它涉及到系统的内核、文件的属性、操作系统的补丁等。这种技术还包括 口令解密、把一些简单的口令剔除。因此,这种技术可以非常准确地定位系统的问题,发现系统的漏洞。它的缺点是与平台相关,升级复杂。

3.基于目标的漏洞检测技术。它采用被动的、非破坏性的办法检查系统属性和文件属性,如数据库、注册号等。通过消息文摘算法,对文件的加密数进行检 验。这种技术的实现是运行在一个闭环上,不断地处理文件、系统目标、系统目标属性,然后产生检验数,把这些检验数同原来的检验数相比较。一旦发现改变就通 知管理员。

4. 基于网络的检测技术。它采用积极的、非破坏性的办法来检验系统是否有可能被攻击崩溃。它利用了一系列的脚本模拟对系统进行攻击的行为,然后对结果进行分 析。它还针对已知的网络漏洞进行检验。网络检测技术常被用来进行穿透实验和安全审记。这种技术可以发现一系列平台的漏洞,也容易安装。但是,它可能会影响 网络的性能。

网络Web漏洞扫描

在上述四种方式当中,网络漏洞扫描最为适合我们的Web信息系统的风险评估工作,其扫描原理和工作原理为:通过远程检测目标主机TCP/IP不同端 口的服务,记录目标的回答,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搜集到很多目标主机的各种信息(例如:是否能用匿名登录,是否有可写的FTP目录,是否能用 Telnet,httpd是否是用root在运行)。

在获得目标主机TCP/IP端口和其对应的网络访问服务的相关信息后,与网络漏洞扫描系统提供的漏洞库进行匹配,如果满足匹配条件,则视为漏洞存 在。此外,通过模拟 的进攻手法,对目标主机系统进行攻击性的安全漏洞扫描,如测试弱势口令等,也是扫描模块的实现方法之一。如果模拟攻击成功,则视为 漏洞存在。

在匹配原理上,网络漏洞扫描器采用的是基于规则的匹配技术,即根据安全专家对网络系统安全漏洞、攻击案例的分析和系统管理员关于网络系统安全配置的实际经验,形成一套标准的系统漏洞库,然后再在此基础之上构成相应的匹配规则,由程序自动进行系统漏洞扫描的分析工作。

所谓基于规则是基于一套由专家经验事先定义的规则的匹配系统。例如,在对TCP80端口的扫描中,如果发现/cgi-bin/phf/cgi- bin/Count.cgi,根据专家经验以及CGI程序的共享性和标准化,可以推知该WWW服务存在两个CGI漏洞。同时应当说明的是,基于规则的匹配 系统有其局限性,因为作为这类系统的基础的推理规则一般都是根据已知的安全漏洞进行安排和策划的,而对网络系统的很多危险的威胁是来自未知的安全漏洞,这 一点和PC杀毒很相似。

这种Web漏洞扫描器是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结构。它的工作原理是:当用户通过控制平台发出了扫描命令之后,控制平台即向扫描模块发出相应 的扫描请求,扫描模块在接到请求之后立即启动相应的子功能模块,对被扫描主机进行扫描。通过分析被扫描主机返回的信息进行判断,扫描模块将扫描结果返回给 控制平台,再由控制平台最终呈现给用户。

另一种结构的扫描器是采用插件程序结构。可以针对某一具体漏洞,编写对应的外部测试脚本。通过调用服务检测插件,检测目标主机TCP/IP不同端口 的服务,并将结果保存在信息库中,然后调用相应的插件程序,向远程主机发送构造好的数据,检测结果同样保存于信息库,以给其他的脚本运行提供所需的信息, 这样可提高检测效率。如,在针对某FTP服务的攻击中,可以首先查看服务检测插件的返回结果,只有在确认目标主机服务器开启FTP服务时,对应的针对某 FTP服务的攻击脚本才能被执行。采用这种插件结构的扫描器,可以让任何人构造自己的攻击测试脚本,而不用去了解太多扫描器的原理。这种扫描器也可以用做 模拟 攻击的平台。采用这种结构的扫描器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如著名的Nessus就是采用这种结构。这种网络Web漏洞扫描器是基于客户端/服务器(C /S)结构,其中客户端主要设置服务器端的扫描参数及收集扫描信息。具体扫描工作由服务器来完成。

原文出处:infosec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