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野”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新型中水回用清洁工艺的中试研究,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新型中水回用清洁工艺的中试研究,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新型中水回用清洁工艺的中试研究

篇1:新型中水回用清洁工艺的中试研究

新型中水回用清洁工艺的中试研究

对以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为核心的'、集新型生物介质与钾基自由基活性氧消毒技术于一体的新型中水回用工艺进行了中试研究.在气水体积比为5:1,其水力停留时间约为4~6h,该工艺对生活污水COD(化学耗氧量)的去除率达到90%,水的透光度由65%~75%提高到98.0%~99.5%.出水采用钾羟基自由基活性氧消毒剂消毒,在每立方米中水中加入60~100g消毒剂时,杀菌效果均可达到98%~99%,粪肠杆菌未检出.出水钾盐质量浓度7.7~12.9g/m3.水质达到<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 18920-)标准.与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相比较,达到85%以上的COD去除率,MBBR工艺停留时间缩短了近50%.

作 者:郑可嘉 杜俊岐 刘刚 刘永平ZHENG Ke-jia DU Jun-qi LIU Gang LIU Yong-ping  作者单位: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北京,100029 刊 名: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32(2) 分类号:X703.1 关键词: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生物介质   中水   钾羟基自由基活性氧消毒装置  

篇2:CMFW-2连续微滤中水回用装置中试研究

CMFW-2连续微滤中水回用装置中试研究

采用CMFW-2连续微滤中水回用装置对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中试试验,运行结果表明,该装置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其出水水质稳定,优于<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征求意见稿).并对该装置对膜污染的.控制和清洗做了简要的分析.

作 者:胡新立 陶涛 胡箭  作者单位:胡新立,陶涛(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胡箭(武汉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34)

刊 名:工业水处理  ISTIC PKU英文刊名:INDUSTRIAL WATER TREATMENT 年,卷(期): 24(11) 分类号:X703 关键词:连续微滤   膜污染   膜洗洗   污水回用  

篇3:浅议中水回用

浅议中水回用

摘要:由于水资源的日趋紧缺,中水回用成为节水、治污最有效的途径.本文阐述了中水回用的必要性,并介绍了目前我国中水回用的.情况,同时还提出了推广中水回用还需采取的措施.作 者:郑雨佳  作者单位:天津市赛英工程建设咨询管理有限公司,300191 期 刊:城市建设   Journal:CHENGSHI JIANSHE YU SHANGYE WANGDIAN 年,卷(期):, (12) 分类号:X7 关键词:水资源    中水    中水回用   

篇4:浅议中水回用

浅议中水回用

摘要:中水回用是解决当今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之一.概述了中水处理技术和回用现状.并针对中水回用的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作 者:陈旭东    李朝霞    孟令尧    CHEN Xu-dong    LI Zhao-xia    MENG Ling-yao  作者单位:陈旭东,孟令尧,CHEN Xu-dong,MENG Ling-yao(河北省地理科学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11)

李朝霞,LI Zhao-xia(石家庄市排水总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21)

期 刊:河北化工   Journal:HEBEI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INDUSTRY 年,卷(期):, 32(10) 分类号:X703 关键词:中水回用    处理技术    对策   

篇5:浅议中水回用

浅议中水回用

由于水资源的'日趋紧缺,中水回用成为节水、治污最有效的途径.本文阐述了中水回用的必要性,并介绍了目前我国中水回用的情况,同时还提出了推广中水回用还需采取的措施.

作 者:郑雨佳  作者单位:天津市赛英工程建设咨询管理有限公司,300191 刊 名:城市建设 英文刊名:CHENGSHI JIANSHE YU SHANGYE WANGDIAN 年,卷(期): “”(12) 分类号:X7 关键词:水资源   中水   中水回用  

篇6:炼油污水回用新工艺中试研究

炼油污水回用新工艺中试研究

摘要:采用曝气生物滤池+过滤+电吸附工艺对炼油厂二级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可以进一步降低水中无机盐和有机污染物浓度,出水可以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作补水,达到节水减排的`目的.作 者:潘咸峰    黄斌    邹宗海    万志强    吕军    梁明    张方银    Pan Xianfeng    Huang Bin    Zou Zonghai    Wan Zhiqiang    Lü Jun    Liang Ming    Zhang Fangyin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齐鲁分公司研究院,山东淄博,255400 期 刊:环境工程  ISTICPKU  Journal: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年,卷(期):, (z1) 分类号:X7 关键词:曝气生物滤池    电吸附    炼油污水    污水回用   

篇7:高等院校中水回用工程研究

高等院校中水回用工程研究

在分析辽工大校区中水回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对校园中水回用方案和中水站位置进行了选择;同时研究了中水回用系统工艺,经过分析比较,提出最佳适合高校校园的水工艺;并对中水回用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

作 者:于洋 李喜林 YU Yang LI Xi-lin  作者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辽宁,阜新,123000 刊 名:工业安全与环保  PKU英文刊名:INDUSTRIAL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年,卷(期): 32(8) 分类号:X7 关键词:高校校区   中水回用   生物接触氧化   微滤   水资源  

篇8:校园中水回用分析与工艺设计

校园中水回用分析与工艺设计

以大连市某高校为具体事例,对校园“中水”回用方案进行了比较,提出了三种“中水”回用方案,即分散系统方案,小集中系统方案,统一系统方案.经过分析选择小集中系统方案为该校最佳“中水”回用方案.再此基础上,提出适合高校校园“中水”回用的方案;同时研究了“中水”回用系统工艺,提出了改进的“中水”回用系统方案.

作 者:孙鹏 曹兰柱 SUN Peng CAO Lan-zhu  作者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辽宁,阜新,123000 刊 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24(z1) 分类号:X52 关键词:高校   “中水”回用   “中水”工艺  

篇9:校园“中水”回用分析与工艺设计

表3 技术经济对比

Tab.3 economic contrast of technology

指标 占地面积 维护管理 出水水质 人工费 初期投资

改进工艺 少 简单 很好 低

传统工艺1

`大 复杂 一般 略高

传统工艺2

大 复杂 较好 高

271

5 结 论

在高校建立“中水”回用系统是可行的,有效的缓解了水资源紧张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压力又改善了校园的生态环境,校园“中水”回用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略大于传统工艺

4 经济指标

[1] 顾夏声.水处理技术[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

[2] 籍国东.我国污水资源化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J].环境科学进

经济指标是“中水”回用的关键性因素,在传统

展.,7(5):85-93.

的观念中是高不可及的,成为制约“中水”回用的重

[3] 马志毅.城市污水回用概述[J].给水排水.,23(12):61-63.

要因素。实际上,“中水”回用的意义不仅在于节约

[4] 张同.污水处理工艺及工程方案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水资源,它的经济效益也非常突出。经计算,该校

社,.

“中水”处理经济指标如下:单位制水耗电量1.3

[5] 汪大珲,雷乐成.废水处理新技术和工艺[M].北京:化工出版

kW・h/m3,电价按0.45 元 /(kW・h),单位制水电费

社,.

新型中水回用清洁工艺的中试研究0.6 元/m3;单位制水药费0.24 元/ m3;人工费按0.4

[6] 田一梅.城市自来水与中水系统综合规划的优化研究[J].给水排

人计,维修维护费每年按4 %计,办公费平均0.1

水.2001,27(5):23-26.

万元年。合计单位运行成本(不含折旧费)为1.25 元/m3,其中可变成本0.81 元/m3。盈亏平衡点为设计能力的7.4 %。上述经济指标表明,“中水”回用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

☆☆☆☆☆☆☆ ☆待发表文章☆ ☆ 摘要预报 ☆ ☆☆☆☆☆☆☆

基于变权欧式距离模型的大气环境质量评价

宋子岭,赵晓亮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辽宁 阜新 123000)

摘要:通过利用待评价单元中评价因子的贡献率确定相应评价因子的权重,并因此对每个待评单元衍生出适合其自身的距离评价准则,从而实现对加权欧式距离模型的改进,建立变权欧式距离模型。该模型由于使用更尊重客观实际的权重系数和评价准则,使模型更合理科学。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实例中,并将本法与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比较分析,获得良好的效果。

篇10:校园“中水”回用分析与工艺设计

孙 鹏 ,曹兰柱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辽宁阜新,123000)

摘 要:以大连市某高校为具体事例,对校园“中水”回用方案进行了比较,提出了三种“中水”回用方案,即分散系统方案,小集中系

统方案,统一系统方案。经过分析选择小集中系统方案为该校最佳“中水”回用方案。再此基础上,提出适合高校校园“中水”回用的方案;同时研究了“中水”回用系统工艺,提出了改进的“中水”回用系统方案。

关键词:高校;“中水”回用;“中水”工艺

中图分类号:X 52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and technological design on water reuse on campus

SUN Peng ,CAO Lan Czhu

(Colle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 Fuxin 123000,China) Abstract:The article takes one university in Dalian as the concrete example, different plans for water reuse on the campus are compared and suitable one is given, three kinds of schemes of water reuse are proposed, Namely, disperse the systematic scheme, concentrate the systematic scheme small , Unify the systematic scheme . Through analysing it is this best scheme of water reuse of school that we choose the second to concentrate the systematic scheme .In the meantime, processes for water reuse system are studied, proposing the systematic scheme of retrieval and utilization of improved normal water.

Key words:campus;water reuse;reclaim water system

理。其他水的水质较差,难处理,不作“中水”水源。 0 引 言

处理后的“中水”水质可达到生活杂用水标准要

中国淡水资源非常缺乏,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求,回用于学校各单位的冲厕用水,若有剩余用于绿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尤其是北方地区,化和冲刷地面,处理后“中水”不能用于对水质要求80%的城市严重缺水。“中水”回用是解决城市缺水高的地方。 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中水”回用主要是城市污水厂的污水回用。近年来,城市大型建筑“中水”回2 “中水”系统分析 用发展迅速,主要是对优质杂排水的回用,居民小

2.1 “中水”系统方案分析 区等混合污水回用前景广阔,但仍处于起步阶段。

为了节约水资源,将高校混合污水收集后进行处从此问题的具体情况出发制3套方案。 理,使之达到“中水”水质标准,可供冲厕、绿化、(1)分散系统方案 冲刷地面、水景等用水。高校水处理与居民小区混采用小型成套的处理设备,以几栋建筑物为一合污水的再生处理技术基本一致,对于推动城市的组,每个处理单位处理水量为200t/d采用各自的管“中水”回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网收集“中水”[1]。

1 某高校“中水”工程原水概况

大连市某高校用水基本情况见表1,该校在校生人数约为13 000人,有学生公寓12座,公共浴池3座。学生日常用水、洗浴水水质较好、水量大、水源回收点相对集中,便于收集可作为“中水”原水进行处

优点:安排布置比较灵活,对未来规划的适应能力强。

缺点:对水量、水质的变化适应能力差,不利于对“中水”水资源的统筹利用,处理点分散不易管理及维修、管理费用大。

(2)小集中系统方案

收稿日期:2004-12-05

作者简介:孙 鹏(1980-),男,辽宁 开原人,硕士研究生。本文编校:赵 娜

270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第24卷

表1 水量分析

Tab.1 water yield analytical table

现状

近期规划

5月(t/月) 10月(t/月)

自来水用回收水量应供中水量总用水量(含自来水用回收水量应供中水量水总量用“中水”量) 水总量

15 560 47 570 26 500 12 850 102 480

7 135 42 348 12 400 61 883

10 560 32 725 13 500 5 560 62 345

25 400 65 708 62 707 16 235 170 050

14 650 34 080 27 480 10 254 86 464

8 050 32 420 16 420 56 890

9 520 23 750 19 530 5 026 57 826

区域

5月(t/月) 10月(t/月)

总用水量 回收水量 总用水量

14 330 65 871 23 525 13 457 117 183

7 050 36 820 6 400 50 270

13 457 45 731 29 215 16 547 104 950

6 570 26 532 8 510 41 612

28 500 87 400 45 720 17 852 179 472

教学 宿舍 其它 漏失 合计

以功能分区为基础,依据各分区的水量、水质特点,全校范围内设置2个“中水”站,处理能力分别为 1 000 t/d、1 400 t/d。在收集“中水”方面各处理站分别具有各自的“中水”收集管网,在“中水”供给方面,二个“中水”站采用一个供水管网,管网为环状网以提高供水可靠性[2]。

优点:对水质、水量变化适应能力强;处理站规模比较小,占地面积小,易于布置,易管理维修,易形成规模效益。

缺点:由于有二个“中水”站及给水管网建设费用,基建费用大,因此一次性投资较大。

(3)统一系统方案

全校范围内只建设一座“中水”站,统一收集、统一供给,建设一套统一完整的“中水”收集、供给管网系统[3]。

优点:对水质、水量变化适应能力强,管理维修方便,形成良好的规模效益。

缺点:相对于前两种方案,由于要建设一个“中水”收集管网,管网埋深较大,一次性投资高;集

传统工艺2[5]:

原水

格栅

调节池

中处理水量大,占地面积大,“中水”站位置难找,对于宝贵的'校园用地,这种方式易造成资源浪费。 2.2 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表2 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Tab.2

technological economy of the scheme is compared

方案

一次性

运行

维护

投资费用管理高 低

低低高

难 易

中水”

对水质水量变处理站

源统筹利

化的适应能力用地

用 不利 有利

有利

易找易找难找

分散系统小集中系统

统一系统

经过分析比较我们得出小集中系统方案有一次性投资低、运行费用低、维护管理容易等优点,适合本规划的情况,因此我们选择使用。

3 “

中水”

工艺流程选择

传统工艺

1[4]

滤池

改进工艺[4]:

原水槽

格栅

调节池

出水

循环水

经过对比分析发现接触氧化法具有去除有机物负荷能力大的特点,但效率不高,脱除氮、磷困难,而膜分离法可以有效脱除N、P、LAS,处理效率高达90%以上,但处理负荷能力较小。如果将它们串联组合,发挥各自特点,扬长避短,利用接触氧化法作初级处理,用超滤膜做深度处理,可以达到更好的污水处理效果[6]。为此,选择改进工艺作为该校“中水”处理工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