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houett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理想决定了我们未来不一样励志美文,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理想决定了我们未来不一样励志美文,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理想决定了我们未来不一样励志美文

篇1:理想决定了我们未来不一样励志美文

理想决定了我们未来不一样励志美文

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梦想,总想让自己的梦想变得辉煌。有的人早已经坐在自己的理想里面,开始着自己的沉湎;有的人则是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坚持,还是没有看倒成功的轨迹。这是因为我们很多人的理想,都是不一样。有的人的理想,只是一个简单的希望,很有可能是简单而又容易实现,可以看到成功在不断地蜿蜒,在不断的激荡,在展现着理想的光芒;但是有的理想,看上去就像是奢望,好像并不是现实,只是理想的期冀,却不断的努力,不断地留下了足迹,总是艰难地行走,总是不断地留下了忧愁,不断的执着,不断失落,却又不断走着,努力向前走着。

这就是理想,每一个人的理想,都是不一样,实现理想的过程不一样,所有的经历也不一样,也决定了我们的未来不一样。

每一个人的理想,都是必须自己去在人生的海洋里搏流击浪,没有人可以代替我们实现自己的理想,只能是我们自己一步步来实现我们的理想。而我们的理想不一样,所需要前进的方向也是不一样。在实现理想的路上,我们可以看到花香,可以看到路边的芬芳,可以看到岁月的浪漫,可以看到时光的烂漫,可以看到别人已经是高高站在了成功巨人的肩上,因为他们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而很多人的理想,并没有开始激荡,依旧还是必须保持着清醒,必须是脚踏实地前行。

总是很羡慕那些实现理想的人,也有些嫉妒与恨。因为我们还是必须不断地经历着许许多多的`坎坷,不断经历着许许多多的波折,可是那些实现了理想的人,他们热闹纷纷,开始坐在了成功的树下,开始品尝着岁月之花,开始品味着岁月的果实,还是有他们自己的得意。这些让我们羡慕,让我们模糊,让我们感觉到从未有过的疲惫,也让我们会流下羡慕的眼泪。但是我们还是会继续着自己的坚持,会继续留下自己的足迹,因为我们知道那些是别人的理想,并不是我们理想,所有的成功,还有所有的旅程,都不是我们拥有,都是别人会留下的长久。而我们还是必须坚持着自己的路,还是必须走着自己的征途。

红尘总是纷纷扰扰,不断地在嘲笑,不断地对我们进行袭扰。我们总是想要保持平静,想要安安静静,想要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想要有着自己的波浪,而不是想要留下自己的惆怅。所以,我们继续走着,继续前进着。路上的清冷,还有岁月的平静,都让我们的思绪,变得踌躇,也会有着犹豫,也期待我们会不再经历风雨,也不会有着风和雨,只是平平静静地实现我们的理想,让我们也展现着岁月的辉煌。但是,日子依旧没有光芒,因为我们的理想,还在前方。那些实现理想的人,他们才会留下吻,在他们自己的人生路上留下着斑痕;我们只是像天空的白云,凸显着岁月的纯真。

撑起一帘幽梦,展现着时光的朦胧。这是我们的岁月,也是日子里面的圆缺,也是我们理想,在不断的激荡。很多人都停下了脚步,因为他们的理想之树,已经开花结果,就像是燃烧的火。而我们的理想,悠着我们的时光,如水一样不断的流淌,只是我们并没有抓住,只能是看着它在远处。保持着清醒,继续前行,因为我们的理想不一样,我们的人生路也不一样,我们的未来也是不一样。岁月还在激荡,我们就这样带着理想,带着淡淡的忧愁,带着心里的长久,慢慢地向前走。

有的人理想,很容易就像花儿一样绽放,很容易就实现,很容易就会有着自己的灿烂,只是太小,没有什么可以骄傲;有的人的理想,则是需要搏流击浪,需要经历着种种的磨难,需要经历着种种的苦难,还会绽放,而一旦绽放,就会光芒万丈。所以,我们理想,决定了我们未来不一样。我们是想要在没有任何人注意的时候绽放我们的理想,还是让我们的理想光芒万丈?

篇2:励志文章:什么决定了你的未来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充满着前所未有的机会:如果你有雄心,又不乏智慧,那么不管你从何处起步,你都可以沿着自己所选择的道路登上事业的顶峰。但前提是,你必须成为自己的首席执行官,知道何时改变发展道路,并在可能长达50年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努力、干出实绩。

要做好这些事情,首先要对自己有深刻的认识,清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知道自己是怎样学习新知识和与别人共事的,并且还明白自己的价值观是什么、自己能在哪些方面做出最大贡献。因为只有当所有工作都从自己的长处着眼,你才能真正做到卓尔不群。

▍我的长处是什么

比起知道自己不擅长什么,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以前的人没有什么必要去了解自己的长处,因为一个人的出身就决定了他一生的地位和职业。但是,现在人们有了选择。我们需要知己所长,才能知己所属。

要发现自己的长处,唯一途径就是回馈分析法。每当做出重要决定或采取重要行动时,都可以事先记录下自己对结果的预期。9到12个月后,再将实际结果与自己的预期比较。持之以恒地运用这个简单的方法,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可能两三年),发现自己的长处。同时也能发现,哪些事情让你的长处无法发挥出来,哪些方面自己则完全不擅长。

根据回馈分析的启示,需要在几方面采取行动。

首先,专注于你的长处。把自己放到那些能发挥长处的地方。

其次,加强你的长处。改善自己的技能或学习新技能。

第三,发现任何由于恃才傲物而造成的偏见和无知,并且加以克服。

第四,纠正你的不良习惯。

▍我的工作方式是什么

令人惊讶的是,很少有人知道自己平时是怎样把事情给做成的。同一个人的长处一样,一个人的工作方式也是独一无二的。

首先要搞清楚的是,你是读者型(习惯阅读信息)还是听者型(习惯听取信息)的人。绝大多数人都没意识到这种分别,对自己的人生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担任欧洲盟军最高统帅时,一直是新闻媒体的宠儿。不管记者提出什么问题,他都能对答如流。十年后,他当上了总统,但当年对他十分崇拜的同一批记者却公开瞧不起他。他们抱怨说,他从不正面回答问题,而是喋喋不休地胡侃着其他事情。

理想决定了我们未来不一样励志美文艾森豪威尔显然不知道自己属于读者型,而不是听者型。当他担任欧洲盟军最高统帅时,他的助手会确保媒体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在记者招待会开始前半小时以书面形式提交。这样,他就完全掌握了记者提出的问题。而当他就任总统时,他甚至连记者们在问些什么都没听清过。

几年后,林登·约翰逊把自己的总统职位也给搞砸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是听者型的人。他的前任约翰·肯尼迪是个读者型的人,搜罗了一些出色的笔杆子当其助手。约翰逊上任后留下了这些人,可是他根本看不懂这些笔杆子写的东西。

没有几个听者型的人可以通过努力变成合格的读者型——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的努力,反之亦然。因此,试图从听者型转为读者型的人会遭受林登·约翰逊的命运,而试图从读者型转为听者型的人会遭受德怀特·艾森豪威尔的命运。他们都不可能发挥才干或取得成就。

▍我如何学习

所有的学校都遵循这样的办学思路:只有一种正确的学习方式,而且人人都得遵从。但是,对学习方式跟别人不大一样的学生来说,被迫按学校教的方式来学习就是地狱。实际上,学习大概有六七种不同的方式。

有人靠写来学习,有人在实干中学习,还有些人以详尽的笔记来学习。例如,贝多芬留下了许多随笔小抄,然而他作曲时从来不看。当被问及他为什么还要用笔记下来时,他回答道:“如果我不马上写下来的话,我很快就会忘得一干二净。如果我把它们写到小本子上,我就永远不会忘记了,也用不着再看一眼。”

在所有最重要的自我认识当中,最容易做到的就是知道自己是怎样学习的。当被问到:“你怎么学习?”大多数人都知道答案。但是当问到:“你根据这个认识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吗?”没有几个人回答“是”。

我们必须明确对自己的认知:我是在压力下表现出色,还是适应一种按部就班、可预测的工作环境?我是更适合当决策者,还是作为顾问?

一些人作为团队成员工作最出色。另一些人单独工作最出色。一些人当教练和导师特别有天赋,另一些人却没能力做导师。明确自我,才能更好地与人合作,同时在学习中明确方向。

不管怎么样,不要试图改变自我,因为这样不大可能成功。但是,应该努力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

▍我的价值观是什么

要进行自我管理,最后不得不问的问题是:我的价值观是什么?

我们所遵从的伦理道德要求我们问自己:我每天早晨在镜子里想看到一个什么样的人?在一个组织或一种情形下合乎道德的行为,在另一个组织或另一种情形下是否也是合乎道德的?如果一个组织的价值体系不为自己所接受或者与自己的价值观不相容,人们就会倍感沮丧,工作效率低下。

一个人的工作方式和他的长处很少发生冲突。但是,一个人的价值观有时会与他的长处发生冲突。一个人做得好甚至可以说是相当好、相当成功的事情,可能与其价值体系不吻合。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人所做的工作似乎并不值得贡献毕生的精力,甚至没必要贡献太多的精力。

▍我属于何处

少数人很早就知道他们属于何处。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至少要过了二十五六岁才知道这点。只有知道自己的长处、工作方式、价值观是什么,才能够决定自己该向何处投入精力,或者能够决定自己不属于何处。

已经知道自己在大公司里干不好的人,应该学会拒绝在一个大公司中任职。已经知道自己不适合担任决策者的人,应该学会拒绝做决策工作。

知道上述这些问题的答案,也使得一个人能够坦然接受一个机会、一个邀请或一项任务。“是的,我将做这件事。但是,我将按照我自己的特点,采取这样的方式来做这件事,进行这样的组织安排,这样来处理当中所牵涉的关系。这是我在这个时间范围内应该会取得的成果,因为这就是我。”

成功的事业不是预先规划的,而是在人们知道了自己的长处、工作方式和价值观后,把握机遇水到渠成的。知道自己属于何处,可使一个勤奋、有能力但原本表现平平的普通人,变成出类拔萃的工作者。

▍对人际关系负责

除了少数伟大的艺术家、科学家和运动员,很少有人是靠自己单枪匹马而取得成果的。不管是组织成员还是个体职业者,大多数人都要与别人进行合作,并且是有效的合作。

首先是要接受别人是和你一样的个体这个事实。他们会执意展现自己作为人的个性。因此,要想卓有成效,你就必须知道共事者的特征。这个道理听起来让人很容易明白,但是没有几个人真正会去注意。

一个习惯于写报告的人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因为他的老板是一个读者型的人,即使下一个老板是个听者型,他也会继续写着那些报告。这位老板因此认为这个员工愚蠢、无能、懒惰。但如果这个员工事先研究过新老板的情况,并分析过这位老板的工作方式,这种情况本来可以避免。

这就是“管理”上司的秘诀。每个人都有权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工作。提高效率的第一个秘诀是了解跟你合作的人,以利用他们的长处、工作方式和价值观。

人际关系责任的第二部分内容是沟通责任。大部分冲突都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别人在做什么,他们又是采取怎样的工作方式,专注于做出什么样的贡献以及期望得到怎样的结果。而不了解的原因是:我们没有去问。

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不一定要彼此喜欢对方,但一定要彼此了解。

自我管理中面临的挑战看上去比较明显,其答案也不言自明。但是,自我管理需要个人做出以前从未做过的事情。历史上每一个社会,甚至是个人主义倾向最强的社会,都认为两件事情理所当然:第一,组织比员工更长寿;第二,大多数人从不挪地方。

如今,情况恰恰相反。工作者的寿命超过了组织寿命,而且他们来去自如。于是,人们对自我管理的需要在人类事务中掀起了一场革命。

篇3: 我们缺席了彼此最重要的十年励志美文

我们缺席了彼此最重要的十年励志美文

今天又和妈妈吵嘴,为了做菜时到底放不放味精。上次吵嘴是因为草莓该怎么洗,上上次是因为洗完头发要不要用吹风机,上上上次是上完厕所卫生纸扔哪……爸爸妈妈来南京一个多月了,我们吵嘴不下十几次,大至理财花钱,小至洗碗用多少洗洁精,花样百出,应接不暇。虽然和父母相处的氛围总体来说是欢乐祥和的,可在这零零碎碎的拌嘴中我忽然意识到,我,和这世界上最爱我的两个人,渐渐走向了两个家庭,过着两种不可隔断却又截然不同的生活。

有天早上我坐在镜前擦隔离霜,妈妈进来喊我吃早饭顺嘴说了一句:“化什么妆呀,对皮肤不好。”我说:“就打个底,不算化妆。”妈妈拿起我桌上的瓶瓶罐罐问:“打什么底?这是什么东西?”我着急上班就敷衍了一句:“您就当我是化妆吧!”

上班路上我一直想着妈妈皱着眉头看那些日、英、法文的表情,想起了我其实直到上了大学才在室友的带领下研究起化妆品,对,就是大学改变了我的生活习惯。之前,妈妈不化妆所以我也不懂那些瓶瓶罐罐,之后,学室友涂涂抹抹,从零基础一路恶补,清洁、祛角质、精华、眼霜、隔离防晒一个不落,而妈妈,还是那个一支大宝用一年的妈妈。

每天晚上吃过晚饭,我会坐在书桌前,或者练书法、或者念英语书、或者写稿子,做上二、三个小时的功课。电脑桌挨着我的书桌,我丝毫不觉得受影响,可爸爸妈妈却总不自在,他们玩一会电脑就匆忙改去看电视了,搞得好几次都误了收菜,损失惨重。一是为二老的种菜事业心急,二是有他们在我确实心不静,所以干脆把这每晚的必修课停了。散散步,看看书,倒也自在。过了几天妈妈在吃饭的时候说:“这孩子从小就不爱写作业,懒!”爸爸接过话头:“嗯,前两天还趴桌上写毛笔字,我就知道是在那装大尾巴狼呢!”我就听着,跟着他们一起笑,不争辩,心甘情愿继续作他们心目中那个懒姑娘。

以前在爸妈身边,无论我做什么事都不爱和爸爸说,因为他从来没给过我一句。前些天晚上我在台灯下熬夜赶稿,爸爸睡醒一觉起来问我怎么还不睡,我不敢说,怕他又耻笑我的作家梦。老公帮我说:“她在给杂志赶稿。”我爸站着看了一会说:“行,好好写!”他居然没泼我冷水,也没勒令我赶紧睡!而现在,我真的开始动笔写长篇了,他那个“好好写”就是我最根本的动力,早晚有一天我要把他讲过的故事都写出来。

高中毕业后的近十年里,我回家最久也就住一个月,我不停的到处走着、看着,这十年里,我不只学会了化妆、做菜、打羽毛球、写字,我还看了很多电影,看了很多书,认识了很多新朋友,我学会了抽烟,学会了喝酒,学会了熬夜,学会了喝咖啡,学会了感冒不吃药……之前我在家住,不会早上起床才洗澡,也不会在晚上十点后回家,不会用白开水吃药,也不会缺乏维生素。我找工作、我辞职、我旅行、我谈恋爱都很少他们说详细的来龙去脉,平时几乎每天一个电话说的都是吃什么干什么钱够不够花之类的话。后来,我看中了一个男人,告诉爸爸妈妈我要嫁了,爸爸妈妈把我送到南京来,那天他们住在我们附近的'一个酒店,回去那天早上爸爸还和老公抢着付酒店的钱。

这十年,我身上留下了太多太多改不掉的习惯,而世上最爱我的两个人对这一切浑然不觉,不知是我缺席了他们的生活,还是他们缺席了我的成长。在这十年后再次共处的日子里,我感觉到他们小心翼翼地尊重着我那些不算习惯的习惯,尊重着这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女儿。

这十年,我这个不负责任女儿一路向前走着,不曾回头等一等他们,而这十年,他们抵挡着时光的掠夺,站在原地等着我。在彼此缺席的十年中,我笑,他们没机会和我一起笑,我哭,他们也没机会陪我一起哭;在彼此缺席的十年中,我不曾体谅他们的生活和孤独,不曾鉴证他们一天天老去的面孔。这十年中,我大学毕业、工作、结婚,这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十年;这十年中,爸爸生了一场大病,他们都退休了,他们最爱的女儿毕业、工作、结婚,这也成了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十年。

这次爸妈来南京,我专门带着他们去夫子庙吃小吃,去玄武湖划船,其实他们上次独自来玩的时候都逛过了这些景点,但是我特别想带他们体验一下我和老公谈恋爱的过程,我告诉妈妈我和现在的老公那时的男朋友在夫子庙吃到一个特别难吃的牛肉锅贴,我和老公划船的时候把船撞在了岸边上,妈妈一直腼腆的笑着,并不停地问着我:“然后呢?然后呢?”

我们都想把彼此“缺席”的那一部分尽量补回来。写给每一个在爸妈身边的你,请懂得珍惜。写给每一个不在爸妈身边的你,请懂得体谅。

篇4:只有明确的目标才能把我们导向理想的彼岸的励志美文

只有明确的目标才能把我们导向理想的彼岸的励志美文

杨老师:

您好!今天发现了这个博客,看到您几年来一直关注并热心解答学生的提问和困惑,我很佩服您,也特别感动。

我是一名高三学生,开学一个多月了,我有一些困惑想跟你请教一下。先简单介绍一下我的情况。山东学生,文科,重点高中级部四十几名,这样的名次一般是一本左右。我的名次有点不上不下,特别好的大学对我来说有一些远,但是一般的大学我又看不上。我想往上拼一拼。大家都说,只有有了明确的目标,高三才能成功。可是我并没有认准了要考的大学,也没有认准了要报的专业,而且对自己的水平也没有一个怎么样的定位,应该及时树立一个大学作为目标吗?还是顺其自然?

还有一个问题,现在我也在努力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我过去周末回家特别厌学,就是那种什么都不想干的。对此每当新的一周开始的时候,就很懊悔,可是回家再怎么劝自己,就是不能静下来学。现在高三了,周末和假期的总结很重要,我就开始严格要求自己学习,也让父母监督着,一个月来有了一些提高,但并不完满,还是有时候会静不下心来,效率较低。这次长假也是,学是学了,可是作业多,我又慌了手脚,没了头绪,很多东西做不完,有点焦虑啊。呵呵。

看了您网站上的几篇文章,提及了制定计划的方法。我也使用了这个方法,效果有是有,可是不算大。现在高三,对自己是不是应该高标注严要求呀,一天进步,一天退步,一天原地踏步,是不是就比别人落下了呀?过去学习习惯不好,高三该应该来得及吧?想到班里的大家都拼了命学,我感到压力,也充满了上进的动力,希望您把我解答这两个问题哈。

望赐教!祝假期愉快!

这位同学:

您好!我们知道,要想让自己有成就,首先就必须让自己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目标,就像你目前成绩在一本线上,那么你完全可以把自己的目标设定在重本线。目标是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地,同时也是克服困难、踏平坎坷的保驾护航者。你只有确实地、精细地,明确地树立起了奋斗目标,你才能认识到你体内所潜藏的巨大能力。一个人没有目标,就像一艘没有船舵的轮船一样,只能随波逐流,无法掌握,最终搁浅在沙滩上而绝望、失败、消沉。法国著名的自然学家约翰·亨利用一些被称作宗教游行毛虫的小动物做了一次不同寻常的实验。这些毛虫总是喜欢盲目地追随着前边的同伴,所以得了这么个名字。亨利很仔细地将它们在一个花盆外的框架上排成一圈,这样,领头的毛虫接着最后一只毛虫,首尾相连形成了一个圆圈。在花盆中间,他放上了松蜡,这是毛虫们的美食。这些毛虫从始至终都围绕着花盆转圈。它们转了一圈又一圈,一小时又一小时,一天又一天,一晚又一晚。它们围绕着花盆转了整整七天七夜。最后,它们全都因饥饿劳累而死。一大堆食物就在离它们不到15厘米远的地方,它们却一个个地饿死了。原因无他,只是因为它们按照以往习惯的方式盲目地行动。

一旦有了这样一个大目标,那么你就需要设定各阶段的具体的.目标,比如你上次考试的分数是500分,那么我们就设定下次考试增加50分,然后根据具体学科的学习情况把这个增长的分数分配到各学科,这样各学科就有了一个具体而明确的目标(当这个目标实现了,那么我们再以同样的方式设定下一个阶段的目标),然后根据这个目标制定出相应的学习计划——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自己将会付出什么样的努力与代价,以及用什么样的行动——确定实现这个目标的具体行动与计划(包括长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和天计划,用白纸黑字写出来)。

用此时此刻就去执行计划——锲而不舍的行动以及钢铁一般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恒心,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践行自己所设定的计划,每天上床之前检查验收。当完成了当天的学习计划之后,你一定要给予肯定和褒扬,比如,今天我做的作业这么多,想不到我的效率如此高,今天完成了这么多作业,我又学到了很多知识,甚至比别人又多学了一些知识。这样就等于增加了自己的愉悦和快乐的情感体验,同时也会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如此每天反复,用不了多少天你就会把学习真正接纳为一件快乐的事情,当然学习热情也就会高涨起来。这样就会步步为营不断扩大战果,那么等待我们的就是成功。

时时坚定严格地按自己的意志和计划生活,随时随地抓紧时间,全神贯注地、高效率地干自己该干的事情,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实践证明,每一次成功都将会使意志力进一步增强。如果你用顽强的意志克服了一种不良习惯,那么就能获取与另一次挑战决斗并且获胜的信心。每一次成功都能使自信心增加一分,给你在攀登悬崖的艰苦征途上提供一个坚实的“立足点”。或许面对的新任务更加艰难,但既然以前能成功,这一次以及今后也一定会胜利。

当自己不执行计划的时候,就让自己意识到后果,比如,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学业荒废→考不上大学→“毁了我这辈子的前程”,并引导自己去理性地思考,这样也可以达到提高自制自控能力的目的。

坚信自己,经过努力,一定会取得成功。心理学上有一个“自证预言”的定理,它是说,当一个人坚信某件事要发生的时候,我们就会主动的去寻找和发现符合自己所期望的正面信息,而不断获得的正面信息又会给我们强大的信心,我们的行动也会在这样的信心之下变得更加积极起来,那么我们所想要的一切也就会在我们坚实的行动之中如期而来。

关于你“回家特别厌学,就是那种什么都不想干的。对此每当新的一周开始的时候,就很懊悔,可是回家再怎么劝自己,就是不能静下来学”的原因,最关键的就是你没有及时验收当天的学习计划完成情况,更没有做到完成了当天的学习计划之后,给予自己肯定和褒扬。结果使你自己看不到计划的完成和成就感的获得,所以就出现了半途而废以及沮丧的感觉。所以我要对你说的是:每天晚上上床之前一定要验收当天的学习计划完成情况,完成了当天的学习计划之后一定要给予自己肯定和褒扬。这个过程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计划使我们产生积极性,你给自己定下计划之后,计划就会在两个方面起作用:它是努力的依据,也是对你的鞭策。计划给了你一个看得见的射击靶。随着你努力实现这些计划,你就会有成就感,自然你也就调动了自身学习的积极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