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桑”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小麦芽在食品工业中的发展论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小麦芽在食品工业中的发展论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小麦芽在食品工业中的发展论文
摘要:小麦经发芽后,还原糖、维生素、膳食纤维等含量均大有提高,营养价值和生理活性物含量得以提高,并可形成独特的风味及口感,在食品加工中应用可以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综述了小麦芽的主要成分及其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研究情况,并对小麦芽产品的加工和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小麦芽;发芽;酶活力;食品工业;应用
小麦是世界上栽培最早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近几年来,我国小麦年产量均在亿吨以上[1],居世界第一位。但通常人们对小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只限于常规的加工方法,如制粉、生产面食等,而对利用小麦发芽产生的变化进行加工则较少见。小麦来源广泛,小麦芽的生产原料易得,生产新型小麦芽食品,不仅可以拓宽小麦的应用范围,还可以提高小麦的产后附加值。对近年来国内外小麦芽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1小麦芽的主要成分
小麦发芽过程中多种酶活力激增,呈现出谷物萌发所特有的酶类活力的增大,这也是影响小麦芽应用品质的主要因素。小麦经发芽后,还原糖、维生素、膳食纤维等含量均大有提高,在食品加工中应用可以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1.1小麦芽中的酶类
目前,对小麦芽中酶的研究是小麦芽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对发芽小麦中酶的研究主要涉及淀粉酶、蛋白酶、植酸酶和脂肪酶等。小麦芽酶类中,淀粉水解酶是目前食品行业应用研究较多的。小麦发芽后淀粉水解酶含量丰富,可作为一种很好的酶源。目前,在淀粉、制糖及焙烤工业中,小麦芽粉已作为酶来源开始应用。小麦芽中的淀粉水解酶类主要有α-淀粉酶、β-淀粉酶以及极限糊精酶等,有研究表明,这三种酶的协同作用有利于淀粉的彻底降解。目前,在超高麦芽糖浆的生产中已有使用三酶糖化法,即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极限糊精酶协同作用进行糖化。在小麦啤酒的生产中,利用小麦芽中三种淀粉水解酶的协同作用,可使淀粉糖化更彻底,从而提高小麦啤酒的质量。小麦芽拉开了酶制剂在焙烤工业中应用的序幕。小麦芽应用于面包中,可以补充面包粉中α-淀粉酶活性的不足,使得面包体积更大,感官质量也得到改善[1]。路茜玉[2]指出,α-淀粉酶只有在小麦发芽时大量产生,正常小麦籽粒中缺少α-淀粉酶。谷芽、麦芽在我国民间是常用的助消化健脾胃的保健药。《本草纲目》记载,谷(麦)芽有“健脾开胃、下气和中、消食化积”之功。据文献记载[3],麦芽助消化的主要有效成分就是淀粉酶。兰云贤等[4]指出,干燥植物种子中的植酸酶无活性,只有在种子吸收水分开始发芽时才被激活并水解植酸,其研究表明,小麦随着发芽天数增加麦芽中植酸酶活性增加。Bohn等[5]的研究也得出,发芽小麦中植酸酶活性增强。小麦发芽后脂肪酶含量增加也很快,并催化脂肪水解生成甘油和游离脂肪酸,导致脂肪酸值升高。吴玮[6]的研究表明,小麦随发芽程度的加深,脂肪酸值升高,这也说明了脂肪酶含量的增加。此外,余江[7]等的研究表明,在小麦发芽过程中,外切蛋白酶活性也逐渐增加。
1.2小麦芽中的糖类
正常小麦淀粉质量分数为66.7%~75%,随着小麦发芽,少部分被水解成糊精和还原糖,属于天然变性淀粉。麦芽糊精就是一种葡萄糖当量值小于20的淀粉轻度水解物,跟原淀粉相比,它的水溶性大大增加,同时具有许多优良的功能特性,它可以做成脂肪模拟品,部分或全部替代脂肪,市场前景广阔。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小麦芽中淀粉含量逐步减少,路茜玉[2]指出,发芽小麦中淀粉在高活性α-淀粉酶的作用下逐步分解成低分子糖类,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还原糖含量增加,这与苏东民等[8]的研究一致。
1.3小麦芽中的蛋白质和脂类
发芽后小麦籽粒的蛋白质减少,并随发芽程度加深,蛋白质含量递减。余江[8]等指出,在发芽过程中,蛋白质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蛋白酶活性的变化。同时,在小麦发芽期间,氨基酸含量增加,这可能是蛋白质在小麦发芽过程中被蛋白水解酶分解生成了氨基酸。小麦芽粉中蛋白质含量与干、湿面筋含量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董召荣等[9]研究表明,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干、湿面筋含量逐渐降低。王丽娜等[10]的研究也表明,随着小麦发芽时间的延长,面团中湿面筋含量明显下降。在小麦发芽过程中,其总体脂含量逐渐降低。不同类型小麦的总体脂含量以不同的速度降低,在总体脂含量减少的速度上,强筋小麦比中筋小麦减少得更快[6]。小麦发芽过程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升高,这是由于脂肪酶含量的增加而引起脂肪水解。
1.4小麦芽中的`矿物质
小麦被认为是人类摄入矿物质的主要来源,小麦芽中也含有丰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铁、锌、硒、钙等人体极易缺少的元素[4,11],是矿物质的宝库。植酸能与矿物质元素结合,降低其生物有效性。兰云贤等[4]和Bohn等[5]研究均得出随着小麦发芽进行,植酸酶活性增强,分解植酸,因而发芽提高了小麦中矿物质元素的生物有效性。小麦芽中含有大量的金属矿物质,碱性程度比蔬菜中碱性最高的菠菜高近一倍,是适合酸性体质的最佳食品。
1.5小麦芽中的其他成分
发芽程度较高的小麦芽含有丰富的叶绿素,小麦芽中的叶绿素与人体内的血液成分很类似,能快速溶入红血球使人恢复活力,也能进入组织中清除残留的药物和毒素,中和不利于健康的化学物质,有清肝、活血、强心脏、降血糖、加速伤口愈合的作用,所以小麦芽被称为“绿色的血液”。小麦芽中叶酸含量丰富。Hefni等[12]用不同品种的小麦做实验,得出发芽可以使小麦的叶酸含量增加4~6倍,即使随后对发芽小麦进行烘干(50℃)磨粉也不会影响叶酸的含量。因此,可以将发芽小麦作为制作高叶酸含量面包的原料。全谷物中富含多种对人类健康有益的生理活性物质,如多酚类、γ-氨基丁酸等。张钟等[13]的研究结果显示,发芽小麦籽粒中多酚含量呈增加的趋势,因而发芽提高了小麦的抗氧化性。γ-氨基丁酸(GABA)是目前研究较深入的一种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参与多种代谢活动,具有很高的生理活性;GABA也是一种胰岛素,能够有效预防糖尿病。近年来,研究发现,通过发芽可以增加谷物中GABA的含量,Hung等[14]和Donkor等[15]研究均得出小麦发芽后GABA的含量升高。Liu[16]研究发现食用全谷物中的混合生理活性物质要比单独吸收各种活性物质更有利于健康。因此,可以将发芽小麦用于功能性食品生产。小麦发芽后其膳食纤维含量得到提高[4,12,17],Suhasini等[18]的研究也得出,小麦芽中膳食纤维的含量要比未发芽的小麦高得多。另外,小麦发芽后其维生素含量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小麦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C和E等。
篇2:小麦芽在食品工业中的发展论文
研究表明,发芽使小麦的化学成分有所改变,营养价值和生理活性物含量得以提高,并可形成独特的风味及口感,有的还增加了一些药用成分,有的经发芽处理后可降低或消除有毒、有害或某些抗营养因素,这为发芽小麦的利用提供了思路。目前,国内外研究人员已对小麦芽在食品行业中的开发利用做了许多研究。
2.1小麦芽应用于啤酒生产
目前,国内小麦芽主要用于生产小麦啤酒,这主要是由于小麦麦芽富含各种淀粉酶,特别是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含量丰富,糖化力高,有利于糖化进行。小麦芽还适合应用于低度啤酒[19]和干啤酒等的生产。河南维雪啤酒集团公司研究生产了小麦芽及全小麦芽啤酒[20]。小麦芽干啤酒是以小麦芽代替传统外加酶制剂糖化法,选用特种酵母,优化发酵条件研制而成,解决了因加入酶制剂使啤酒带有苦涩及小麦蛋白溶解不良造成的啤酒稳定性差的缺点。小麦芽作为啤酒添加剂使用,啤酒原料中添加10%~20%的小麦芽能显著提高啤酒的麦芽香气,使啤酒泡沫如牛奶般洁白细腻。在啤酒酿造中,部分小麦芽替代大麦芽不仅可以弥补大米等辅料的氮源不足,提高麦汁收得率,还可改善啤酒泡沫性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21]。
2.2小麦芽应用于饮料生产
小麦芽可作为制备谷物饮料的重要原料,开发多种饮料新品种,如类咖啡饮料[22]等。张剑等[23]研制了在乳液中添加适量小麦芽粉,进行乳酸菌发酵后生产的具有双重保健功能的麦芽酸奶。国外也有将发芽的谷类、豆类粉碎后进行乳酸菌发酵,制得了风味和营养具佳的酸奶饮料。邹德庆等[24]在复原乳液中添加适量的小麦绿麦芽,并调酸制成了调配型绿麦芽酸奶饮料。笔者也进行了小麦芽乳酸菌发酵乳饮料的研究,利用小麦芽中的α-淀粉水解酶水解自身的淀粉产生单糖和低聚糖,省去生产中的加糖工序[25]。张平安等[26]采用发芽小麦与豆浆混合,利用小麦芽中的酶除去豆浆的豆腥味,麦芽中的α-淀粉酶又促使小麦淀粉糖化,制得麦芽豆浆以及各种富有特色的发酵豆浆饮料。
2.3小麦芽应用于面制品生产
目前,对于发芽小麦粉对面制品品质影响的研究开展的比较多。武传欣等[27]在实验室发芽小麦,探讨了发芽时间对小麦烘焙品质的影响以及热处理、酶活性豆粉等添加剂对发芽小麦烘焙品质的改良作用。张剑[1]等在面包生产中添加少量的小麦芽粉,结果表明,小麦芽粉补充了面包粉中α-淀粉酶活性的不足,使面包的体积和比容达到较好的指标,同时面包感官质量也得到改善。Fogarasi等[28]研究了小麦芽用于面包生产后对面包和面团特性的影响,当较多的小麦芽粉添加到面包中,会导致面包心发黏并且粗糙,但是可以降低面包在保存期内的老化率,延缓面包心的硬化。张剑等[29]对小麦芽粉的添加量对面包品质及对面团粉质性能的影响也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麦芽面包最佳的生产工艺条件;并按照最佳添加量进行铁、锌、硒的强化实验,结果表明,含铁、含锌与含硒的麦芽粉分别按比例加入面包,面包中有机态的铁、锌、硒含量均大大提高。赵艳丽[30]研究了发芽处理对高筋小麦品质的影响,并探索了发芽小麦粉在面包生产和家常饼中的应用,确定了相应的最佳配方工艺。张剑等[17]向小麦粉中添加不同比例的小麦芽粉研究其对面条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小麦芽粉的添加,对面条品质影响并不明显,而且还会使面条中的还原糖、膳食纤维、氨基酸、多肽及铁、锌、硒、钙等微量元素得到丰富,面条的营养得到强化。
2.4小麦芽应用于奶制品生产
Szwajgier等[31]研究了小麦芽添加到牛奶甜点后对其流变性能和酚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发芽后酚酸含量,特别是阿魏酸含量增加,小麦芽可以作为牛奶甜点的有效抗氧化剂;而且对牛奶甜点的硬度和黏附性没有影响,因而可将小麦芽作为牛奶甜点的抗氧化剂的来源。
2.5小麦芽在食品生产其他方面的应用
小麦芽还可加工生产小麦酱,小麦酱[32]是应用小麦芽发酵制成的调味品。高震[33]对小麦等种子进行培育作菜芽,发现这些种子发芽后均味美可食。张平安等[26]研究发现,在豆浆中添加小麦芽粉,可以脱除豆腥味和异味成分,口感较佳。赵萍等[34]研究了小麦对硒的耐受能力富集特点和小麦种子发芽富硒的最佳生产条件,结果表明小麦在发芽过程中可以将80%以上吸收的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这可为生产富硒麦芽产品提供指导。张荣泉等[35]以硒麦芽粉为原料,制备出了具有补充有机硒和增强免疫力的硒麦芽颗粒保健食品。
3展望
综上所述,发芽谷物是一种对健康较好的天然食材。发展小麦芽类食品,使用等量的粮食经简单工艺加工即可获得具有更高营养价值和更高的保健效能的食品,又改进了食物结构,属于应大力发展的项目。将小麦芽用于食品行业作为酶源、功能性食品的原料,或进行小麦芽类食品生产的前景都是非常广阔的,而要达到在实际生产中应用的程度,今后还需加强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未来小麦芽的直接利用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张剑,李梦琴,艾志录,等.小麦芽粉的应用对面包品质影响的研究[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5(12):8-9.
[2]路茜玉,金跃军.芽麦蛋白质变化的研究[J].郑州粮食学院学报,1992(2):1-10.
[3]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79.
[4]兰云贤,林鹏,王宝全,等.小麦在发芽过程中植酸酶活性变化探讨[J].饲料工业,2001,22(4):31-32.
[5]BohnL,MeyerAS,RasmussenSK.Phytate:impactonen-vironmentandhumannutrition.Achallengeformolecularbreeding[J].JournalofZhejiangUniversityScienceB,2008,9(3):165-191.
[6]吴玮.对芽未突破种皮小麦品质的分析[J].西部粮油科技.1999,24(4):49-50.
[7]余江,管军军.芽麦中酶的研究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J].广东饲料,2010,19(2):28-29.
[8]苏东民,魏雪芹.发芽对小麦及面粉品质的影响[J].粮食科技与经济,2005,30(6):39-41.
[9]董召荣,马传喜,姚大年,等.不同发芽状况对小麦烘焙品质的影响[J].中国粮油学报,2000,15(3):1-4.
[10]王丽娜,卞科.添加不同阶段的发芽小麦粉对面团流变学特性及面制品品质的影响[J].农业机械,2011,20:92-96.
[11]ChenLH,WellsCE,FordhamJR.Germinatedseedsforhumanconsumption[J].JournalofFoodScience,1975,40(6):1290-1294.
[12]HefniM,WitthóftCM.Effectofgerminationandsubsequentov-en-dryingonfolatecontentindifferentwheatandryecultivars[J].JournalofCerealScience,2012,56:374-378.
[13]张钟,缪莉,张玲,等.发芽对小麦淀粉结构和性质的影响[J].粮食与饲料工业,2013(12):22-25.
[14]HungPV,MaedaT,YamamotoS,etal.Effectsofgermina-tiononnutrionalcompositionofwaxywheat[J].FoodAg-ric,2011,92:667-672.
=
篇3:山楂在食品工业中的发展及前景论文
山楂原产我国,早在25前就有记载开始利用山楂。山楂药用价值非常广泛,山楂因其性质温和且具有健胃消食,活血化瘀等功效成为国人常用的保健佳品。《本草纲目》记载山楂“酸甘微温,消食积,补脾”;近代《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称:山楂为“善人血分,化瘀之要药”,“若以甘药佐之,化瘀血而不伤新血,开豫气而不伤正气,其性尤和平也”。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山楂还具有消积健胃、消炎止咳、降血压、降血脂、强壮心脏、增进冠状动脉血流量等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山楂富含富含解脂酶、鞣质等以及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的成分[7]。其花和果实中富含黄酮、儿茶酚、三萜皂苷、低聚原花青素等物质,对高血压、高血脂、冠状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具有替代性治疗作用[8]。山楂还富含胡萝卜素、钙、齐墩果酸、鸟素酸、山格素等三萜类烯酸和黄酮类等有益成分,能舒张血管,加强和调节心肌,增大心室和心运动振幅及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血清胆固醇和降低血压;此外,山楂对心脏活动功能障碍、血管性神经官能症、颤动性心律失常等症也有辅助治疗作用;山植还含有槲皮苷[9],它有扩张血管、促进气管纤毛运动、排痰平喘之功能,故山楂是防治心血管病的理想保健食品和有较好疗效的食品,近来应用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的防治,均有较好效果。山楂中含有的牡荆素等化合物具有抗癌作用,常用山楂有利于防癌[10]。伤风感冒、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者,食用山楂及其制品很有效果[11]。山楂中果胶含量居所有水果之首,达6。4%,而果胶,据最新研究,它有防辐射物质的作用,能从体内带走一半的放射性元素(锶、钴、钯等)。果胶还有吸附和抗菌性质,可从肠子上去除细菌、毒素并束缚住水分,因此,可治泻肚。综上,山药的药用价值不可忽视。
山楂加工制品
山楂不仅药用价值高,因其营养丰富,酸甜可口,开胃消食,也被广泛用于食品工业中,山楂果肉酸甜的特殊口感及具有血压、降血脂、柔和血管、促进消化等功能,是动脉硬化、消化不良和缺少胃酸患者的理想食品[12],各种山楂制品深受人们喜爱。山楂的价值很高,市场前景很大。在市场上出售的以山楂为原料的产品有很多,销售的食品类有150余种,如糖葫芦、山楂汁、糖水山楂罐头、山楂酱、山楂果脯等产品。
山楂提取物的保健功能及其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
1强心降脂降压作用
山楂提取物的主要成分是黄酮类物质,具有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减慢心率的作用。山楂黄酮、山楂浸膏、山楂水提物均可对蟾蜍在体、离体、正常及疲劳的心脏有一定程度的强心作用[13]。其黄酮类化合物——牡荆素,是一种具有较强抗癌作用的药物。山楂提取物对癌细胞体内生长、增殖和浸润转移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经现代实验研究证明,山楂不同提取部分对不同动物造成的各种高脂模型均有较肯定的降脂作用。山楂中的乙醇提取物能够降低高血脂、大鼠血清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升高大鼠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14]。王云彩等人以山楂总黄酮做动物实验,通过高脂饲养使大鼠血脂普遍升高,18d后每天灌胃给药1次,给药16d后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总量(T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T—C),并计算HDT—C/TC和TC—HDL—C/HDL—C[15]。结果表明,山楂总黄酮无明显降血脂作用,但可降低TC—HDL—C/HDL—C,这说明山楂对大鼠血脂和血脂蛋白胆固醇具有良好调理作用,可用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李贵海等人研究表明,山楂中的雄果酸和金丝桃苷具有明显的降低胆固醇、调节血脂和提高血清SOD活性的药效作用,这些作用对于治疗高脂血症、预防血管内皮损伤、阻止血管粥样硬化的形成都有重要的意义[16]。山楂加糯米制成山楂粥,能开胃消食、化滞消积、活血化淤、收敛止痢,适于食积腹胀、消化不良、腹痛泄泻患者食用[17]。
2抗氧化作用
山楂果实中抗氧化作用的物质主要有黄酮类化合物和原花青素等[18]。山楂果实中富含天然植物抗氧化物—栎皮酮,属于类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19]。金宁等研究表明:山楂原花青素表现出较强的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脂质氧化的能力,在脂质体系中,山楂原花青素抑制脂质过氧化的能力远大于维生素E[20]。山楂水煎剂可提高D—半乳糖致衰小鼠血清总抗氧化能力,红细胞内SOD的活性及红细胞膜Na+、K+、ATPase活性,并能降低脯组织中Ca2+的含量[21]。山楂水煎液组增强正常小鼠小肠运动,说明山楂有机酸部位及水提液可以促进胃肠运动,并对其有单向调节作用[22]。山楂提取物也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研究表明,山楂提取物分别与维生素C和槲皮素复配,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协同作用,且山楂提取物与维生素C的抗氧化协同作用强于山楂提取物与槲皮素[23]。在使用高脂饲料喂养大鼠的.同时,灌喂山楂叶提取物,大鼠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R)活性增加,LDL—C中维生素E消耗降低,荧光物质的产生减少,说明山楂提取物可对LDL—C的氧化修饰具有抑制作用,增加了抗氧化酶的活力[24]。
3抗菌消炎作用
山楂果实及山楂的叶子均有抗菌消炎作用,其中山楂果中所含的果胶、黄酮类化合物、不饱和脂肪酸等多种化学成分对于细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临床上表明山楂取鲜品可治疗冻伤感染及溃疡,疗效非常好。山楂果中提取的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亚麻酸具有较强的消炎作用,对风湿性关节炎和皮肤炎症可起到很好的改善症状作用。未处理的山楂果实对多种杆菌和球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焦山楂对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实验表明,山楂叶乙醇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山楂叶乙醇提取物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壳肿胀有抑制作用,还能减少冰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反应次数。李刚等用25%山楂提取液作用5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率达99。9%以上,该液54℃储存14d对杀菌效果无影响,对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也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25]。
4增强肠胃消化功能
山楂性微温,味酸、甘,归脾、胃、肝经,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等功效,常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胸痹心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焦山楂消食导滞作用较强,用于肉食积滞,泻痢不爽[26]。山楂果实含有VC、VB、胡萝卜及多种有机酸,日服能增加胃中消化酶的分泌,增强酶的活性,促进消化。山楂中同时含有胃蛋白酶激动剂,能使蛋白酶活性增强;另外,还含有淀粉酶,能增强胰脂肪酶活性,达到消食开胃、增进食欲的作用[27]。山楂水提取物还能促进胃肠平滑肌收缩作用,山楂水提取物在5~20mg。ml—1浓度范围内可增强大鼠正常离体胃、肠平滑肌条的运动,且具有显著剂量依赖性;山楂水提物可加强乙酰胆碱引起的肠平滑肌的强烈收缩[28]。
篇4:山楂在食品工业中的发展及前景论文
山楂的保健价值虽然早已被人们熟知,但山楂制品的品种比较单调,食物品种较少。长期以来,我国生产的山楂制品经传统的生产加工工艺出产的主要产品有糖葫芦、山楂饼、山楂糕、山楂果酱、山楂酒,其中山楂干制品主要有山楂糕、山楂果丹皮、山楂饼、山楂片、山楂果酱、山楂卷、山楂软糖、山楂酥等。但是由于产品种类较单一等原因导致部分消费局限性,亟需进一步研发山楂类新产品,例如山楂营养果蔬泥。由于山楂加工产品的特性,及山楂中有机酸含量过高,需加入大量糖来调味,令中老年人和不喜食酸食和糖尿病患者望而却步。消费群体只是儿童和青少年及少部分有特殊喜好的人群。市场上没有适合中老年人享用的山楂食品,使得中年老人无法享用山楂保健功能。山楂产品深加工水平较差,且适口性差,不能进入国外市场。20世际80年代末山楂果茶的问世才标志着山楂深加工的开始,由于其产品粘度大,适口性差,国内市场销售不佳。随后人们把山楂深加工产品的销售市场定位在出口上,开始开发山楂浓缩汁,许多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山楂深加工。但由于山楂是我国特有的水果,外国对于山楂及其保健作用了解较少,加上过酸的口感不能被外国人很好的接收,因此山楂汁在国外几乎没有市场。
20世纪80年代初山楂树种植速度十分迅猛,现已成为全国普遍种植的树种之一。我国出产的山楂果品质好、产量高,营养保健功能效果佳,市场前景好。国内山楂加工添加适量辅料,制备风味良好的高附加值保健制品,有利于进入国际市场。根据中国药膳食品学、现代药理学、营养学理论,利用现代食品工艺学、先进的生物技术手段,大力开展山楂的深加工技术研究,将山楂与其它物料恰当配合,研制新产品,改进传统的加工方法,尽量减少山楂功能因子、天然色素的损失,开拓山楂利用的新领域,将会产生极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创建绿色山楂果品生产基地,使山楂果品及其制品产业保持稳健、持续发展。绿色山楂果品的生产可扩大山楂果品的销售市场,加快山楂果品产业化的进程,提高山楂果品的经济价值,同时加强配套政策体系建设,将我国地域、环境资源优势与优良品种、先进的绿色技术和现代化的栽培管理、贮运、加工等技术结合起来。
篇5:山楂在食品工业中的发展及前景论文
山楂树体抗逆性强,病虫害少,易于生产无污染、安全、优质、卫生有营养的绿色果品和有机果品。山楂能加工成多种产品,并且随着加工技术的发展,山楂加工品也越来越多,其加工制品营养丰富、色泽艳丽、果香浓郁。其中果醋是以水果或果品加工下脚料为主要原料,经过酒精发酵、醋酸发酵酿制而成的一种营养丰富、风味优良的酸性调味品,它兼有水果和食醋的营养保健功能,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山楂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抗自由基活性,是生产天然保健食品较为理想的添加剂。可通过高新技术如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有效成分提取后可采用喷雾干燥或真空冷冻干燥等技术获得粉状产品。另外,山楂经过预处理后,可通过超微粉碎得到山楂粉,可作为医药、食品工业主料、辅料或添加剂应用。随着酶制剂工业、均质机产品和膜技术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水果的加工也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水果类加工产品越来越多,在这个过程中山楂产品也在不断得到丰富。山楂毒性小,副作用少,有望成为以各种有效成分参与临床治疗的中药。因其独特的药用价值,人们将山楂单味加红糖制成独圣敞,可活血化淤、促进食欲、帮助消化,适用于产后淤血。山楂果核及叶片等都含有丰富的保健成分,目前开发的产品有山楂核淄馏油、山楂叶减肥茶、山楂叶红色素及黄酮针剂等。
篇6:江西发展食品工业论文
江西发展食品工业论文
一、江西主要设区市实现高位增长
1—8月,江西全省主要设区市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税均实现两位数的增长,其中南昌、宜春、吉安、九江分别实现640.2亿元、206.3亿元、168亿元和15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6%、15.9%、18.2%和22.7%;利税收入分别实现107.8亿元、29.7亿元、18.6亿元和1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6%、19.7%、27.1%和19.6。这四个地方主营业务收入和利税分别占全省的`73.9%和81.7%。重点企业发展较为平稳。1—8月,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4亿元,同比增长6.6%;利税总额约9.3亿元,同比增长2.1%。双胞胎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3.2亿元,同比增长3.02%;利税总额9.33亿元,同比增长40.8%,其中省内主营业务收入47.9亿元,同比增长24%,利税3.52亿元,同比增长149.3%。产业集群支撑作用明显。1—8月,全省十个食品工业产业集群(基地)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约538亿元,占全省食品工业的37%。庐山区绿色食品产业集群38户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2亿元,同比增长14.11%;利税总额3.98亿元,同比增长4.38%。上高绿色食品产业集群33户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2亿元,同比增长24.5%;利税总额7.7亿元,同比增长28.1%。小蓝、青山湖和新建长堎食品饮料产业基地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0.1亿元、60亿元和69.4亿,同比分别增长24.9%、27.1%和21%,利税10.9亿元、5.5亿元和5.45亿,同比分别增长6.5%、4%和7%。
二、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江西朗朗食品有限公司和青岛啤酒(九江)有限公司(一期)已竣工投产。中粮粮油工业(九江)有限公司百亿产业园项目油罐区20个油罐主体全部完成;精炼车间基础全部完成,附属油罐完成20%。百威英博(吉水)啤酒有限公司啤酒建设项目和江中杞浓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杞浓酒建设项目已开工进行地基建设。
篇7:在变革中发展论文参考
在变革中发展论文参考
内容摘要 :纵观色彩从原始、传统到现代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色彩的概念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而我国目前作为设计基础的色彩教学,还是停留在传统的观念和陈旧的模式上,这已不能适应现代设计创新思维的需要,亟须尽早改革和突破。
关 键 词 :设计色彩 发展 创新 改革
色彩的概念与绘画的历史是同步的,就像语言与文字一样,是互为依存的关系。但从历史的角度看,色彩所体现的意义又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也就是说色彩作为视觉语言的语义学内涵不断变得丰满和复杂,而近年来设计学科的兴起,更是极大地拓展了色彩的内涵和处延。
当人类在旧石器时代后期的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和法国拉斯科洞穴里,将用黏土和碳火灰提炼而成的红色与黑色,第一次涂到岩壁上那些野牛的轮廓里时,并没有把色彩作为一种造型的手段,而只是一种象征性的标志而已。到了十三四世纪,随着人们经验的积累,透视法、解剖学等学科的兴起,绘画开始向三维空间发展。乔托第一次用阴影来表现空间,他混合使用不同的颜色,使绘画成为了能在平面上创造出深度幻觉的艺术。而乔尔乔内、提香等,又把色彩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赋予绘画以深意,将其由相对简单的装饰手段变为一种具有建设性的造型艺术。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西方传统绘画中,色彩成了一种塑造形体的方法。它主要偏重于对自然形态的模拟和描写,通过对光影、明暗、转折等各方面的刻画,来表现物体在空间中的存在状态。在这里,色彩是为造型服务的,它从属于以再现为目的的视觉语言系统。
历经几个世纪后,色彩的造型功能已成为绝对主流,并日趋成熟。虽然印象派是对色彩概念的一次革命性发展,但他们探索色彩的.目的却还是为了创造一种对视觉印象更为完善的摹写。实际上,也只有到了印象派,才使绘画对自然界的物体和光影的描摹达到了顶峰状态。从塞尚开始,色彩的从属地位有了改变。为了力求能在画面上营造出一种新的、有意味的秩序感,他不惜打破形体,压缩空间,从而达到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开创了现代绘画的先河。现代绘画是对传统的挑战和颠覆,在逐渐摆脱了“形似”的束缚后,开始对艺术有了全新的概念。各种各样的流派、主义和运动都是艺术家为创新而进行的实验。色彩在绘画之中,也开始有了新的定位和功能。就像在勃纳尔、马蒂斯、劳特累克等人的绘画中,图案、颜色、光线本身就已经是绘画的主题和表现内容,而不只是绘画的手段,主观色彩的概念开始形成。
虽然不能说是现代绘画带动了现代设计,但现代设计与现代绘画的几乎同时兴起,却绝不是偶然的巧合。在西方艺术由传统的“再现性艺术”转向“表现性艺术”发展的过程中,从现代派艺术本身而言,现代艺术家们在形式构图和色彩语言上的探索,对于现代建筑和现代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启迪作用。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德国的包豪斯运动,都对现代设计有极大的影响和促进。19,作为包豪斯第一批教员中的约翰·伊顿,他是最早把色彩体系引入现代设计教育的教育家之一,他认为色彩是理性的,学生必须了解色彩的科学体系,然后才谈得上自由表现。他的《色彩学》为色彩在设计领域的运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包豪斯则是从视知觉的角度来研究色彩和形体的表现力,然后把这些抽象的因素与设计学科结合起来。比如,研究色彩的冷暖与设计形式语言的关系,色彩与人的心理的关系等,都已经是现代设计的课题了。进入20世纪后,再现性语言已失去了统治地位,人们从再现性的物理学真实转向表现性的心理学真实,对色彩的认识和运用,变得越来越直接和主观,强调色彩的结构,也就是通过对色彩自然属性的调和与运用,把色彩的元素与符号作为视觉语言的切入点,以主观判断和理性分析为基础,来达到一个丰富多彩的效果,改变了传统的色彩语言,从而进一步发掘了色彩的表现力和自由度。
现代设计在近年来不断得到新的提高,色彩在设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不仅能通过具体的色相、明度、纯度等因素来传达产品的品格与性质,而且还可以利用色彩的心理、情感特性,创造丰富的联想,为产品的认识功能、使用功能、审美功能提供最直接的支持。传统的绘画色彩主要是以服从造型目的为主,表达自然的真实性,凭借个人的感性来找到理想的画面,是“画面之内”的思维方式,创新发挥的空间比较小。而现代设计色彩则偏重于对色彩结构和构成要素的实践和研究,通过对自然形的解构和重建,探索色彩的内在规律,拓展表现力,落实于视觉感观接收的合理性,其理论基础建立在视觉感知的心理研究上。作为一名设计师,只有全面地研究与认识色彩,包括色彩的物理属性和心理属性,熟练掌握设计色彩的表达与应用技巧,才能使色彩在设计活动中真正发挥其“符号”作用。
设计学科在我国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初,还叫“工艺美术”,到90年代后期,有了一个飞速的发展。各地院校也纷纷开设设计类专业,但是,很多院校的课程设置相对简单。形成这种局面的一个原因是,在一定程度上,大部分设计院校的基础课教师缺乏改革的动因。从深层来说,人们对基础教学在整个设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够重视,没有把发展和创新的理念融合到设计学科的基础教学中去。我们对现代色彩概念的发展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还缺少深入地研究和探讨。近几年来,人们也都意识到了这些问题,也都在设计色彩方面进行着探索。相比之下,素描的改革成效比较明显,而在色彩教学上,还没有统一的思路,仅从名称上看,就有设计色彩、造型设计基础、概念色彩、色彩归纳、装潢色彩、装饰色彩等,内容都与写生色彩大同小异,没有实质性的突破。
名称当然是次要的,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去寻找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首先应该达成这样一种共识:作为现代艺术设计的基础课来说,我们一定要以一种发展的观点来看待色彩,从一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逐步建立起一套创新的理念和完整而成熟的教学体系,而不仅仅是对客观对象的图解或再现能力,更不是表面上的花样翻新。只有这样,色彩的教学和研究才能展现出应有的丰富多彩性。
参考文献 :
[1]H·贡布里奇.世界美术之旅.辽宁美术出版社,1987.
[2]徐晓庚.现代设计艺术学.长江文艺出版社,.
[3]董占军.外国设计艺术文献选编.山东教育出版社,.
篇8:在阅读中发展想象力论文
在阅读中发展想象力论文
一、抓住关键词语展开想象
《黄河象》中有这样一段话:“老象的右脚正好踩在一块椭圆形的石头上,石头往下一陷,它抬起的左脚来不及往回收,一下子就踏进河里,踩在河底的淤泥土,深深地陷了进去。”老象是怎样陷进淤泥中的阅读时就可以抓住“椭圆”“陷”‘来不及”“一下子”“踏进”“踩”等词语展开想象。
二、借助标点展开想象
《金色的鱼钩》一文中,老班长在生命垂危时,还嘱咐三个小战士“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从这段话中的省略号和感叹号中,我们如果展开丰富的想象,老班长痛苦却又坚毅的神情就会展现在我们面前,从而也能进一步体会他宁可牺牲自己,也要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的高大形象。
三、利用概括性语句进行想象
《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有这样一句概括性的话:“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我们从中可以想象一个赤着脚的小女孩在冰天雪地的.大年夜里,躲在墙角下,饥寒交迫地缩成一团的样子,多可怜啊!
四、根据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等展开想象
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等的描写,是为刻画人物形象服务的。《少年闰土》第一节中描写了闰土月下刺猹的情景,语句不多,却能引起我们无限的想象。闰土这样一个机智勇敢的农村少年形象将深深地印在我们脑海里。
五、细看插图展开想象
插图往往是课文内容重点部分的直观展现,利用插图想象,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飞夺泸定桥》中的插图描绘了战土们夺桥的情景。看图我们可以想象,桥下的水势是怎样的汹涌,战士们怎样艰难地前进……边看边想,仿佛进入了激烈的战斗之中。
六、针对课文结尾,展开想象
《穷人》一课的结尾耐人寻味。桑娜一家五口本来生活就很艰难,现在多了西蒙的两个孩子,生活会怎样他们以后的命运将如何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篇9: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综述了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原料品质的改良、食品工业常用菌种的优化、转基因植物食品疫苗产业化等方面的应用,探讨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以及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管理评价方法.
作 者:孙建全 张倩 马建军 赵新华 作者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山东,济南,250100 刊 名:山东农业科学 ISTIC英文刊名:SHAN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卷(期): “”(2) 分类号:Q78 关键词:基因工程 转基因食品 安全性篇10: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发展论文
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发展论文
一、国内外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应用的发展
当前数控技术在国内外广泛应用,在汽车制造、工程机械、农业器具、航天等机械制造领域当中随处可见。另外,数控化技术的应用方面还有很多,包括畜牧业、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多方面。
1.1国外机械制造数控技术发展
世界第一台数控铣床在美国诞生,距今已经有60年,数控技术与机械制造已经融为了一体,数控技术所控制的数控车床,通过车、铣、加工中心、镗、磨、冲压、电加工等形式,制造出来种类多样的机械产品。每年世界上新增的数控机床数量约为10~20万台,装置的功能和质量也不断提高。夕阳产业的制造业,在数控机床的诞生下,又才一次焕发了活力。以德国为代表的高水平数控技术,将机械与数控的融合发挥到了机制,德国也出现了以汽车为领先行业的机械制造业,其所制造的机器在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1.2国内机械制造数控技术的发展
我国数控技术是起步于20世纪中期,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较具规模的有广州数控等。我国现在数控机床生产厂家有100多家,生产数控产品多种多样,有几千种以上。目前我国占据的市场的产品主要集中在经济型上,而中高档产品市场的比例仍然非常小,与国外的先进产品相比,在稳定性和精度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我国是全世界拥有机床最多的国家,但我们机床的数控化率在2%以下,这与发达国家一般能达到20%以上有较大的差距。
二、数控技术的发展方向
科学技术的发展,数控技术向着高速度、高精度化、多功能化和智能化发展。计算机技术三维技术发挥为数控技术的进步提供了强大支撑,同时数控机床的系统设备更新与更换,也让数控技术演绎的更加完美。
2.1高速度、高精度化
国际生产工程学会(CIRP)将高速度、高精度化确定为21世纪的中心研究方向之一。三维曲面加工是数控加工技术的一大突破,通过64位CPU实现CAD/CAM,简化操作指令,简明操作界面,人性化的UI界面,让加工指令的输入更加轻便,同时计算机技术的提高,对加工精度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零传动”直线伺服已经被广泛应用,直线电动机的劣势在现在数控优化下成为了其优势所在。该伺服系统对速度和位置的控制软件,将图像和实际加工对应起来,高分辨率的位置检测装置,对工件状态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效果明显。高速CPU和显卡,加上内置微处理器,让工件图片信息的分辨率大大提高,对随时发出操作指令有重要作用。
2.2多功能化
当前机械制造行业当中数控机床,往往能够达到一机多能的效果,合理进行加工动作执行,配备较多的冗余,保证设备的较高的利用率。例如,自动换刀是当前全自动数控机床上运用最为广泛的系统,自动换到系统配备了铣削、镗削、钻削、车削、铰孔、扩孔、攻螺纹,甚至磨削的道具,保证这些工序能够迅速切换。将机床的前后台分割开来,通过高速计算CPU对机床运转过程进行全面控制。实现机床前台工作后台编辑的指令的要求,指令编辑后能够立即进行动作调整,这又有赖于高速DNC接口,保证信号传递的高效率,甚至可以连接多个机床对同一大型工件进行立体加工。
2.3智能化
数控技术的另一个发展趋势是加工过程的智能化。自适应控制(AC,AdaptiveControl)是最近在国际上流行的道具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够根据进给、切削用量等参数,自动调整道具的夹紧状态和受力状态,以保证加工过程中的道具效率切削效率最高,达到加工精度和光滑度的要求。另外,数控机床的故障自诊和自我修复功能,采用了CNC系统,该系统在数控机床启动的同时,也随机启动,对数控机床工作当中的参数进行监控,当数控机床参数便利预定波动范围之外,将自动修正,还会对硬件设备状态进行监控,提醒机械操作人员相应的保养工作,例如刀面磨损和刀具温度过高等都会有相应的指示灯。
三、结束语
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数控机床慢慢的成为机械制造方面的主要设备。数控机床的精度、功能和加工能力是用来衡量数控机床水平的主要标志。加快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业的应用,对提高我国机械制造生产力具有重要作用。
篇11:几丁质/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几丁质/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几丁质/壳聚糖由于其独特的'分子结构而具有很多特殊功能.几丁质/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食品、纺织、印染、造纸、医药、农业、环保、化工等行业有着广阔的应用.在食品工业中,可作为保健食品基料、抗菌剂、果蔬保鲜剂、液体食品的澄清剂、食用包装膜、食品废水处理、饮用水净化剂、固定化酶载体、食品加工剂、霉菌污染检测、肉制品抗氧化剂等.
作 者:刘高强 刘卫星 作者单位:刘高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4)刘卫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4;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23)
刊 名:安徽农业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卷(期): 34(15) 分类号:Q53 关键词:几丁质 壳聚糖 衍生物 功能性食品 食品工业篇12:探讨食品工业中快速消费品的经营模式论文
快速消费品具有高频次消费、短周期经营等特点,市场规模的扩大依赖于高效的物流配送和创新的营销方式,现代市场经济下中国食品快速消费市场的不断发展对促进食品工业的进步起到重要作用。基于传统物流模式的食品快速消费市场在配送效率、成本管理等方面暴露出的新问题,中国食品工业快速消费品的营销模式有待继续改善。促进中国食品工业领域快速消费品经营的转变,须在物流模式和营销模式上进行有效的变革,从而促进经营模式的转变,推动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
1食品工业快速消费市场情况
快速消费品(Fastmovingconsumergoods,FMCG)依靠消费者高频次和重复性使用与消耗以及通过规模化的市场量来获得利润,具有消费量大、消费周期短、品牌忠诚度度低的特点[1]。近年来,包装消费食品(Packagedconsumptiongoods.PCG)不断发展,PCG即把产品包装成一个个独立的小单元来进行销售。现代PCG更加注重包装、品牌化以及大众化的影响[2],与传统的FMCG有所不同,PCG更加注重客户体验,以满足消费者多样性的需求。近年来,中国PCG发展迅速,行业产值规模不断提升,商品的多样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从快速消费品的整体市场发展情况看,2016年上半年城镇地区快速消费品零售额较2015年同期增长3%,平均售价上涨3.3%,全球包装产量保持整体稳定增长,由2008年的40223亿个增加至2014年的43723亿个。具有风味型、营养型及享受型特点的休闲食品每年需求量超过千亿元,市场规模呈现几何增长趋势。2013年全国规模以上休闲食品企业1900多家,行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760.2亿元,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为3183.37亿元。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食用植物油进口59.32亿美元,2015年下降至50.11亿美元,而食品饮料市场成交额2015年为3.58亿美元。食品制造业固定资产方面,2014年新增固定资产32.88亿美元,2015年则上涨了22.59%,增长幅度较大。进口食品方面,2005年中国进口食品市场容量达到225.8亿元,市场潜力巨大。国内快速消费品食品行业当中,以中粮、娃哈哈、五粮液、茅台、伊利、蒙牛、康师傅、统一和双汇等知名企业为主,这些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几乎涵盖了食品行业的所有内容。整个食品行业表现出新的发展趋势,行业发展在新常备背景下有所放缓,对“价值驱动”的依赖性逐渐增强。中国食品消费在品类、渠道和区域上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分化倾向,对外出口的步伐在加快,但是中国食品企业的经营能力与国外企业相比,差距还很大。如表1所示,除了综合商业中华润以748.87亿美元进入前三名之外,其他类别当中并无中国企业,中国食品工业发展还需要做更多的努力,促进中国食品工业发展,需要积极寻求经营模式的转变,而在当前宏观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经营模式转型升级压力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