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ica0830”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篇《次韵秦少游春江秋野图》翻译赏析,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次韵秦少游春江秋野图》翻译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次韵秦少游春江秋野图》翻译赏析

篇1:《次韵秦少游春江秋野图》翻译赏析

《次韵秦少游春江秋野图》翻译赏析

《次韵秦少游春江秋野图》作者为宋朝诗人陈师道。其古诗全文如下:

翰墨功名里,江山富贵人。

倏看双鸟下,已负百年身。

【前言】

《次韵秦少游春江秋野图二首》是宋代诗人陈师道创作的组诗。这两首诗是作者依秦观的题图诗之韵奉和而作。前一首针对画家而作,说此画虽表达了向往山林之意,但可惜画家为功名富贵所缚,抽身太迟.没能在山林江湖间潇洒地度过一生。

【注释】

⑴秦少游:即秦观,字少游,北宋著名词人。春江秋野图:为宗室赵某所画,秦观有题诗。

《次韵秦少游春江秋野图》翻译赏析

⑵翰墨:原指文辞。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后世亦泛指文章、书法和国画。

⑶倏:极快地,突然。

⑷百年身:语本杜甫诗:“长为万里客,有愧百年身。”百年,人寿百岁,指一生。

【翻译】

画家在功名之余留意翰墨,富贵之极转而思念山林。忽见双鸟翩翩而下,自叹辜负了短促的一生。

【赏析】

第一首是为作图者写的。前两句:“翰墨功名里,江山富贵人。”表明作图的宗室,在翰墨中早有功名,此时虽然力求超尘脱俗,但毕竟是江山中的富贵之人。他长期处在宫禁之中,过腻了富贵的生活,所以追求鱼鸟之乐,想求得一些山林清趣。视功名如脱鞋。这种心情原是可以理解的`。三四两句:“倏看双鸟下,已负百年身。”仍从宗室着笔,说明他有志与鱼鸟同游,陡然看到一双白鸟,飞下清江,如此自由自在,因此惋惜自己抽身不早,此时虽已觉悟,却已有“辜负百年身”的感叹了。

组诗前一首针对画家而作,后一首则针对秦观而作,所以紧扣秦观原诗。这种写法,紧扣了此诗既是题画诗、又是次韵诗的双重性质,可谓“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晁补之语),颇见诗人作诗注重法度、精严工整的特点。

篇2:《次韵秦少游·江清风偃木》古诗词翻译赏析

《次韵秦少游·江清风偃木》古诗词翻译赏析

《次韵秦少游·江清风偃木》作者为宋朝诗人陈师道。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清风偃木,霜落雁横空。

若个丹青里,犹须著此翁。

【前言】

《次韵秦少游春江秋野图二首》是宋代诗人陈师道创作的组诗。这两首诗是作者依秦观的'题图诗之韵奉和而作。后一首则针对秦观而作,规诫他以用世为志,不必如樵父渔翁醉心于追求闲适之乐,而致平白地辜负了此生。这组诗立意很高,妙在隐而不露,意象深沉。

【注释】

⑸偃:倒伏。

⑹丹青: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青色,故称画为“丹青”。

⑺犹须:还须,指特别需要。作者自注:秦诗云请君添小艇,画我作渔翁。

【翻译】

秋江清澈秋风摇树,寒霜遍野雁阵横过天空。在这样一幅图画里,还须放着个渔翁做什么。

【赏析】

第二首以规诫秦少游为主。首句“江清风偃木”点秋野之景:江水澄清,秋风偃木。次句“霜落雁横空”写秋空之景,北雁横空,寒霜遍野。时已深秋,是雁叫西风的时候,也是志士奋发有为的时候。古时候,人们到了秋季,常有“美人迟暮”之感,所以特别珍惜时光。

三四两句:“若个丹青里,犹须著此翁。”这是针对秦少游的原作写的。秦少游诗说:“请君添小艇,画我作渔翁。”作者以为秦少游这样的诗句,说是戏笔则可,如果真有此情,由于秦少游正当壮年,就觉有点不相称。凭少游的才华,正该有所建树,说是要和渔樵为侣,就是过早了一些。他和作图的宗室,是境地不同,经历不同,宗室久在樊笼,所以想返回自然,享受点鱼鸟之乐。而秦少游却应当珍惜年华,如果扮个渔翁,乘上小艇,同样是辜负百年之身,但在意义上和宗室的“已负百年身”,是迥然不同了。

这两首小诗立意很高,妙在隐而不露,意象深沉。对作图者,诗人肯定其能在富贵中力求超脱,能不贪权势,而与鱼鸟为友。对友人秦少游,则殷殷劝告,希望他以用世为志,不负华年,不必如樵父渔翁,醉心于追求闲适之乐,而致无益于世,平白地辜负了此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