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烟雨任平生”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如何才能系统有效学习c语言开发,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如何才能系统有效学习c语言开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如何才能系统有效学习c语言开发
第一步、验证性练习
在这一步要求按照教材上的程序实例进行原样输入,运行一下程序是否正确。在这一步基本掌握C语言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
第二步、照葫芦画瓢
在第一步输入的C程序的基础上进行试验性的修改,运行一下程序看一看程序结果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结果变化的原因,加深新学知识点的理解。事实上这和第一步时同步进行的,实现“输入”加深知识的记忆,“修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理解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
第三步、不看教材输入并运行程序
不看教材看是否能将前两步的程序进行正确地输入并运行。
在这一步要求不看教材,即使程序不能运行,看能否将其改正,使其能正确运行。目的是对前两步的记忆、理解进一步强化。
第四步、增强程序的调试能力
按照易出错的类型,将教材中的正确的程序改成错误的程序,运行一下程序,看出现的错误信息提示,并记下错误信息,再将程序改成正确的,运行一下程序。这样反复修改,就能够学习C语言程序发生错误的原因和修改错误的能力。
注意:每次只改错一个地方,目的是显示发生该错误的真正原因,避免一次改动多个地方,搞清发生错误的真正原因,切记!!!!
注意:上机调试程序时要带一个记录本,记下英文错误提示信息和解决该错误问题的方法,积累程序调试经验,避免再编程犯同样的错误,切记!!!!。
第五步、研究典型程序,提高设计能力
经过上述过程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会了C语言各种语句的流程(即计算机是如何执行这些语 句的过程),然后就可以研读别人编写C语言经典程序,看懂别人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程序设计技巧,提高自己的程序设计能力。
第六步、研究课程设计源程序
研究课程设计源成序,提高C语言程序设计能力和调试较大程序的能力。
C语言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的C语言知识,解决一些接近实际问题题目,提高程序设计和调试较大程序的能力,为进一步进行软件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2:如何才能系统有效学习c语言开发
(一)战略上藐视C语言
其实,C语言也就是一个普通的语言而已,别把它想象的太难!与Java相比,C语言也只是程序复杂一点、代码冗长一点、库函数少上一点、三方控件难学一点,编译工具简陋一点、指针麻烦一点,其他的都差不了多少,程序设计思想总是一样、程序构建总是相同的、程序语法总是类似的、程序逻辑总是差不多的。
没有必要对C语言谈虎色变,把他当成一门普通的语言就行了。要知道,就算C语言再难,总比汇编语言容易掌握、比机器语言容易记忆、比英语容易掌握。所以要自信!一切C语言都是纸老虎。
(二)战术上重视C语言
虽然我们在C语言面前保持了激昂的斗志,虽然我们无所畏惧。但是真正在学习得过程中,还是务必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戒骄戒躁,不要因为搞了一两个俄罗斯方块游戏程序就洋洋自得,以为老子天下第一,甚至只遍了10行代码,就到CSDN博客中到处骂人,到处“踩”人的帖子。要知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无论你学了多少,只要还没有走上工作岗位,那么万里长征就只是才迈出了第一步,还有很长的道路等待着你。
C语言初学者必读的话
一、一定要养成一个规范标准的代码排版格式,好的排版会让帮助你的人事半功倍。
二、一定要培养自己查找错误的能力,要记住别人只帮你一时。
三、一定要养成写注释的习惯,特别是你的代码要给别人看时。
四、遇到问题,一定不要立刻问别人,其实很多问题都是自己不小心所致,回头看看书你可能会明白原来这也很简单。
五、多看看头文件中的内容,它能告诉你标准地调用库函数的方法。
六、书上的程序其实都是比较经典的,何不在上机运行一下这些程序,看看你对程序的理解力是怎么样的。
七、优秀的程序员不只对书本上的知识了解很透澈,而且对更深层次的知识有着强烈地吸引力。
八、一定要跟上世界的脚步,闭门造车会导致你失败的很重要的原因。
九、一定要认定一个方向,不要什么语言都想学,没必要,你也没有这个精力。
十、一定要培养好自己的阅读代码的能力,必竟现在软件项目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

篇3:怎么才能有效的学习c语言
有效学习c语言的方法
一、一字真言
各位看官,学好C语言,其实只需一个字,那就是“编”.
(一)遍。
学习C语言,乃至学习所有的语言,都讲究一个动手--不是动手打人,而是动手编程序。你必须通过编写程序来熟悉知识、理解知识。倘若只学不编,只看别人的程序,自己不动手写,是不能从入门到精通的。要知道,在计算机界,只说不练的人很欠揍。试想一下,你在哪里辛辛苦苦的编程序,他却站在一边,如老板一样喋喋不休,对你提出这项意见,那项思路,甚至畅谈自己编程将会如何如何,好像很牛皮的样子,但就是不编一行代码。估计大家碰上如此之人,只会一个动作,那就是点击“踩”.
一个“编”字就可以学好C语言吗?真的如此简单吗?不是的,仅仅“编”是不够的,你还需要“我编”.
(二)我编。
请注意修辞,“我”编!这个“我”其实就是只“你”,也就是学习C语言的人。
大家在学习C语言时,要多编写程序,比如学习链表时,要自己编写链表程序,甚至自己编写俄罗斯方块等游戏程序来练习。不过有个前提条件,你必须自己编写这些所有的程序才有效果,如果你从网络上下载了某某源代码,或者拷贝了同学的程序,任何大言不惭的说是自己编写的,那么我也只能大言不惭的告诉你,这样做出了养成偷窃的习惯外,没有任何效果!
有同学会问,那么“亲自”编程序总可以精通C语言了吧,其实还差一点点,仅仅“编”是不够的,只是“我编”还不足以精通,为了达到C语言的最高峰,你还需要“我编编编”.
(三)我编编编。
“编”字重复三次,这里的“三”,代表多,意思是你必须多多的编写程序。亲自编写10行代码等于没有编,亲自编写1000行代码是远远不够的,亲自编写1万行代码还马马虎虎,亲自编写10万行代码,你绝对成为程序员中的战斗员。
乍一看10万行代码,估计有同学会先直挺挺的躺下去,然后又眼珠一转站了起来--他们想起了坏主意。“不就是10万行吗,容易!现在的编程工具都有代码生成功能,随便在VC中用鼠标拖曳几下,搞一个MFC窗口程序,系统就自动生成了几百行的代码。在搞几个三方控件,几千行代码就生成了!”
再次声明,“编编编”是有前缀的,那就是“我”,也就是学习者自己,使用代码自动生成工具产生的代码难道是“学习者”编写的?
要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用代码生成器,那么就抄,照着输入代码就行!”哎,人不能无耻到那种地步!这十万行代码要“你”亲自完成,亲自在脑海中发芽、生根,再亲自逐行输入。这又不是什么政绩任务,也不是什么形象工程,欺骗别人最终只能是自欺欺人。
二、两种态度
一般人提起C语言,常常一个字如影随形涌上心头,那就是“难”!害怕啊,C语言真是太恐怖了,传说中的指针真是太锋利了,一不留神就把系统划破,搞出几个死机重启都是太正常不过了。
其实没有必要这么担心,本朝太祖曾经说过:“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一)战略上藐视C语言
其实,C语言也就是一个普通的语言而已,别把它想象的太难!与Java相比,C语言也只是程序复杂一点、代码冗长一点、库函数少上一点、三方控件难学一点,编译工具简陋一点、指针麻烦一点,其他的都差不了多少,程序设计思想总是一样、程序构建总是相同的、程序语法总是类似的、程序逻辑总是差不多的。
没有必要对C语言谈虎色变,把他当成一门普通的语言就行了。要知道,就算C语言再难,总比汇编语言容易掌握、比机器语言容易记忆、比英语容易掌握。所以要自信!一切C语言都是纸老虎。
(二)战术上重视C语言
虽然我们在C语言面前保持了激昂的斗志,虽然我们无所畏惧。但是真正在学习得过程中,还是务必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戒骄戒躁,不要因为搞了一两个俄罗斯方块游戏程序就洋洋自得,以为老子天下第一,甚至只遍了10行代码,就到CSDN博客中到处骂人,到处“踩”人的帖子。要知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无论你学了多少,只要还没有走上工作岗位,那么万里长征就只是才迈出了第一步,还有很长的道路等待着你。
三、三个框架
学习C语言,“编”不是问题,问题是“编什么”、“怎么编”、“编多深”,下面就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静心不静
1、静心。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漫长而枯燥的过程,学习者必须要有吃苦耐劳的准备,静下心来,从大家的视觉中消失,经受一个长时间的编程学生过程。吃尽苦中苦,方成人上人!等你重新回到大家的视野时,你会有一个蜕变,那时一切的痛苦都将化为甘甜。
温瑞安先生有一部武侠小说,叫做《请借夫人一用》,我们这里也借用一下。当然不是借用别人的女朋友,而是了解一下主人翁的学习历程。主人翁韦青青青出场时浑然是一个高手,他把一千零一招的功夫柔和在一招之中,但是在其出场之前,江湖上没有人知道韦青青青这一号人物,因为他正在十年如一日的专心练功,正是这种练功时的不为人知,才造就了了日后的温瑞安小说高手。
不谈武侠,来个IT版的例子。在遥远的大洋彼岸,在微软的IE横行之前,在互联网刚刚起步之时,有一个叫做“网景”的浏览器占据了市场99%的份额,网景公司在当时的美国更是比易中天还如日中天。可是,大家知道这个“网景”浏览器是谁开发的吗?是一个学生,他在大学中不显山不漏水,别的同学每天考虑着泡MM,他却每天除了上课就是泡机房,是上也泡,下也泡,终于泡出了浏览器。
所以说,静下心来,无论其他同学在多么兴奋的展示他们的某某系统,他们的某某网站,既然你选择了学习C语言,那么以韦青青青为榜样吧,总有一天,你会一举成名天下知的。
2、不静
学习C语言,务必不可以急躁,务必一步一个脚印,此乃静心。但是,学习C语言,也不可以太过沉默,一个人呆在机房里闭门造车妄想着创造出某个绝世程序然后成为中国的比尔盖茨是不可能的。
学习靠自己,所以大部分时候我们需要自己思考、闭关修炼。但是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借助外力。比如不懂的地方咨询老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与同学相互讨论等等,都是可以的。
有很多同学,学习时碰上困难,遇上了麻烦,于是自己冥思苦想--这是对的--还是得不到结果,于是故意回避不闻不问--这是自欺欺人。有同学说,那是因为无人可问,问老师,貌似大学老师总是神龙见头不见尾,根本找不到;问网络大虾,网络大虾们经常不在线,就算在线,面对洋洋洒洒的留言也视而不见,更别提回复了;问同学,别提了太丢面子!大家同学而已,为什么要问他,问他岂不是说明自己低人一等吗,不问!
其实,大学之中同学之间相互讨论是最可行的一种做法,毕竟一个王重阳没有时间指点全真七子,网络大虾比投名状中的兄弟还不可靠,所以除了自己多思考就是同学之间多讨论了。不要担心问问题会低人一等,老祖宗有一句话叫做“不耻下问”,虽然你的水平比我低上一点点,但是,我不觉得向不如自己的问提问是耻辱。多好的阿Q精神啊,用这点!
只有静心,才可以更好的学到知识;只有不静心,才可以更快的学到知识。
(二)深入不深
1、深入
学好C语言,就一定不能浮躁,要深入的学习知识。
其实,以上的话就极其浮躁,极其不深入。谁不知道要深入学习啊,但是你的告诉大家,到底什么内容属于深入学习的内容。
其实,浮躁就是学习知识就是浮于表面,没有深入理解专业知识。表现在编程上就是只想编写一些所谓漂亮的、能够拿得出手的程序,而对于一些底层的支持程序置之不理。
有的同学喜欢编写一些漂亮的程序,比如设计漂亮的网页,使用某某工具开发某某'大型'系统等等,当然这都是人之常情。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文章写出来总是希望拥有更多的读者,除非是写给恋人的。程序编出来,总是希望拥有更多用户,除非是专门为爱人开发的。但问题是,只编写这类程序是不够的,是有缺陷的。
这些所谓的程序,往往只需要对知识应用,并不需要刨根究底研究知识的本身,甚至有很多加入了很多相当专业的内容,并不适合于初学者学习。比如VC中的MFC就是一个典型的误导初学者的工具。利用MFC可以很方便的编写出DIAG界面程序或者视图文档程序,从表面上看风光无限,但对初学者却祸害无穷!假如使用VC学习C++,大部分时间将用于消息的处理,控件的处理,还要阅读大量的视图文档结构类库说明,这些操作将耗费了你大量的时间,得不偿失。而且VC++的大部分编程是在某些位置插入代码,至于C++部分系统自动实现了,留给你的是纯C语言操作。同学请注意,你学习的是C++,不是VC类库,也不是VC操作!
比如使用数据结构,就必须自己编写有关链表、队列和栈等内容,你是在学习,又不是工作,当然得用自己编写的东西呢。
又比如说C语言的内存分配函数,就是那个malloc和free.一般人直接调用就行了,但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应该止步于此,而应该思考这两个函数的系统实现方法,并且编程序模拟内存分配和释放。设计这样的程序,不但可以增强动手能力,还可以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2、不深
深入学习C语言是极其应该的,但是大家也必须有所侧重,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所有的东西统统深入,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一些知识范围不可过于深入。
有一些知识,属于偏僻的内容,既不是基础,日后工作中也很难碰上,而且还极度困难,像这样的东西,了解即可,完全没有必要深入。比如说某同学心血来潮,要编写一个漂亮的输入法软件,于是苦心学习了有关输入法的所有知识,还妄图气死清华紫光,饿死搜狗拼音,于是仔细研究输入法的犄角旮旯。其实这些知识均相当偏僻,了解即可,完全没有必要打破沙锅问到底。
其二、一些界面或者不必要的功能不可过于深入。
大家编写的程序,往往伴随大量的交互式界面设计。事实上,编程有个二八原则,即编写80%的核心内容将耗费你20%的时间,而另外20%的功能将耗费你80%的时间。实际上,作为C语言学习,深入编写好那80%的核心功能就可以了,耗费80%的时间去深入完善那些20%的功能,得不偿失!
所以,练习用的程序,最好是一些基础的、底层的实现,不要有太多花俏的图像和交互式操作。当然也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具备图形界面的小游戏,但此时你应该将精力更多注重于游戏本身的设计,而不是游戏的画面风格和动画效果上。
学习C语言,有所为有所不为。
(三)枯燥不枯
1、枯燥
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当然是一个枯燥的过程。用语言设计程序,表面上程序漂漂亮亮风光无限,其实风光的背后是黑漆漆的屏幕和冗长的代码。程序员是把美丽献给别人,把枯燥留给自己的职业。
所以,学习C语言,就必须多设计一些枯燥的、无趣的实例。当flash程序员在展示图片时,C语言程序员要去学习空洞的0和1的图片格式;当Java程序员设计网站时,C程序员要去理解抽象的HTTP协议;当。net程序员使用对象托管时,C程序员总是要考虑内存的申请与释放;当C++程序员在欢乐的使用STL库时,C程序员必须自己搭建所有的数据结构。
在C语言的学习路上,绝对没有学习其他语言那么多鲜花,这是每一个C语言爱好者必须接受的事实。
2、不枯
其实,人都是需要动力的,凭什么别的程序员可以通过漂亮的程序享受MM的崇敬和同学的赞叹,而C语言程序员就只能在0和1的世界中与电脑沟通。其实,学习C语言的过程完全可以是快乐的。
大家在基础内容了解的差不多时,完全可以循序渐进设计一些简单的趣味游戏程序,从贪吃蛇到俄罗斯方块,从搞怪碰碰球到连连看,从扫雷到雷电,甚至还可以是植物大战僵尸和愤怒的小鸟,编写一些在界面上简化的趣味游戏程序来,同意可以激起自己的兴趣并获取老师、同学尤其是MM的阵阵掌声。
枯燥,是因为学习并非玩耍。不枯,是因为要像玩耍一样的学习。
学习c语言的注意事项
(一)错误观点:C语言低人一等
由于C语言常常应用于一些服务器程序,没有漂亮的界面,在一些同学的心目中,C语言程序员就成了IT民工的代名词。类似于煤矿工人,整天生活在地底下。而那些Java程序员,.net程序员则成了白领丽人。
(二)错误观点:C语言高人一等
与第一种情况相反,一部分同学则认为C语言才是语言正统。俗话说:真正的程序员用C,聪明的程序员用delphi.那么其他的语言统统是神马牌浮云,不值一提。其他的程序员,无论聪明也好,愚蠢也罢,都是盗版水货。
(三)错误观点:C语言是忠贞情人。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有人在爱情上的忠贞,有人去在语言上忠贞,有人如斯内普般一生只爱一个女人,有人欲效仿之,一生只使用一种语言。
正如人生而平等一样,其实,语言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适合于不适合之分。Java适合做WEB开发,C语言适合服务器,C++适合做游戏,等等。真正的程序员,不是只使用C语言的人,而是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任何语言、任何数据库、任何操作系统对他来说都只是工具,呼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挥之能去。当JQuery方便时,我不直接用JavaScript;当速度优先时,我不用Java;当稳定优先时,我不用Windows.总之,倚天剑也好,屠龙刀也罢,统统是工具,为我所用,为我所奴役。
(四)光说不练假把式
学习C语言的真言是“编”,但是也有同学会反驳,“这么简单的程序,也需要我亲自编写吗?”、“这个程序我看一眼就知道怎么做了”、“跳过这个程序,直接编写后面的程序”、“不要把天才浪费在这种小程序上”等等之类的言论不绝于耳。
C语言的发展历史
C语言之所以命名为C,是因为C语言源自Ken Thompson发明的B语言,而 B语言则源自BCPL语言。
1967年,剑桥大学的Martin Richards对CPL语言进行了简化,于是产生了BCPL(Basic Combined Programming Language)语言。
20世纪60年代,美国AT&T公司贝尔实验室(AT&T Bell Laboratory)的研究员Ken Thompson闲来无事,手痒难耐,想玩一个他自己编的,模拟在太阳系航行的电子游戏——Space Travel。他背着老板,找到了台空闲的机器——PDP-7。但这台机器没有操作系统,而游戏必须使用操作系统的一些功能,于是他着手为PDP-7开发操作系统。后来,这个操作系统被命名为——UNIX。
1970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 Ken Thompson,以BCPL语言为基础,设计出很简单且很接近硬件的B语言(取BCPL的首字母)。并且他用B语言写了第一个UNIX操作系统。
1971年,同样酷爱Space Travel的Dennis M.Ritchie为了能早点儿玩上游戏,加入了Thompson的开发项目,合作开发UNIX。他的主要工作是改造B语言,使其更成熟。
1972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 D.M.Ritchie 在B语言的基础上最终设计出了一种新的语言,他取了BCPL的第二个字母作为这种语言的名字,这就是C语言。
1973年初,C语言的主体完成。Thompson和Ritchie迫不及待地开始用它完全重写了UNIX。此时,编程的乐趣使他们已经完全忘记了那个“Space Travel”,一门心思地投入到了UNIX和C语言的开发中。随着UNIX的发展,C语言自身也在不断地完善。直到今天,各种版本的UNIX内核和周边工具仍然使用C语言作为最主要的开发语言,其中还有不少继承Thompson和Ritchie之手的代码。
C++语言代码
在开发中,他们还考虑把UNIX移植到其他类型的计算机上使用。C语言强大的移植性(Portability)在此显现。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都不具有移植性,为x86开发的程序,不可能在Alpha,SPARC和ARM等机器上运行。而C语言程序则可以使用在任意架构的处理器上,只要那种架构的处理器具有对应的C语言编译器和库,然后将C源代码编译、连接成目标二进制文件之后即可运行。
1977年,Dennis M.Ritchie发表了不依赖于具体机器系统的C语言编译文本《可移植的C语言编译程序》。
C语言继续发展,在1982年,很多有识之士和美国国家标准协会为了使这个语言健康地发展下去,决定成立C标准委员会,建立C语言的标准。委员会由硬件厂商,编译器及其他软件工具生产商,软件设计师,顾问,学术界人士,C语言作者和应用程序员组成。1989年,ANSI发布了第一个完整的C语言标准——ANSI X3.159—1989,简称“C89”,不过人们也习惯称其为“ANSI C”。C89在1990年被国际标准组织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一字不改地采纳,ISO官方给予的名称为:ISO/IEC 9899,所以ISO/IEC9899: 1990也通常被简称为“C90”。,在做了一些必要的修正和完善后,ISO发布了新的C语言标准,命名为ISO/IEC 9899:,简称“C99”。在12月8日,ISO又正式发布了新的标准,称为ISO/IEC9899: ,简称为“C11”。
篇4:如何才能正确有效学习c语言
有效学习c语言的建议
(一)编。
学习C语言,乃至学习所有的语言,都讲究一个动手——不是动手打人,而是动手编程序。你必须通过编写程序来熟悉知识、理解知识。倘若只学不编,只看别人的程序,自己不动手写,是不能从入门到精通的。要知道,在计算机界,只说不练的人很欠揍。试想一下,你在哪里辛辛苦苦的编程序,他却站在一边,如老板一样喋喋不休,对你提出这项意见,那项思路,甚至畅谈自己编程将会如何如何,好像很牛皮的样子,但就是不编一行代码。估计大家碰上如此之人,只会一个动作,那就是点击“踩”。
一个“编”字就可以学好C语言吗?真的如此简单吗?不是的,仅仅“编”是不够的,你还需要“我编”。
(二)我编。
请注意修辞,“我”编!这个“我”其实就是只“你”,也就是学习C语言的人。
大家在学习C语言时,要多编写程序,比如学习链表时,要自己编写链表程序,甚至自己编写俄罗斯方块等游戏程序来练习。不过有个前提条件,你必须自己编写这些所有的程序才有效果,如果你从网络上下载了某某源代码,或者拷贝了同学的程序,任何大言不惭的说是自己编写的,那么我也只能大言不惭的告诉你,这样做出了养成偷窃的习惯外,没有任何效果!
有同学会问,那么“亲自”编程序总可以精通C语言了吧,其实还差一点点,仅仅“编”是不够的,只是“我编”还不足以精通,为了达到C语言的最高峰,你还需要“我编编编”。
(三)我编编编。
“编”字重复三次,这里的“三”,代表多,意思是你必须多多的编写程序。亲自编写10行代码等于没有编,亲自编写1000行代码是远远不够的,亲自编写1万行代码还马马虎虎,亲自编写10万行代码,你绝对成为程序员中的战斗员。
乍一看10万行代码,估计有同学会先直挺挺的躺下去,然后又眼珠一转站了起来——他们想起了坏主意。“不就是10万行吗,容易!现在的编程工具都有代码生成功能,随便在VC中用鼠标拖曳几下,搞一个MFC窗口程序,系统就自动生成了几百行的代码。在搞几个三方控件,几千行代码就生成了!”
再次声明,“编编编”是有前缀的,那就是“我”,也就是学习者自己,使用代码自动生成工具产生的代码难道是“学习者”编写的?
要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用代码生成器,那么就抄,照着输入代码就行!”哎,人不能无耻到那种地步!这十万行代码要“你”亲自完成,亲自在脑海中发芽、生根,再亲自逐行输入。这又不是什么政绩任务,也不是什么形象工程,欺骗别人最终只能是自欺欺人。
有效学习c语言的建议
(1)保持好奇心
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如果你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大部分人对C语言是恐惧的,因为(挂科率高)你懂得……。而如果你是小学生或初中生,倒也不用担心,因为你们的勇气和好奇心都比大学生强大很多。当然,无论是谁,保持好奇心是你学习不断前进的永恒动力。
(2)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C语言是一门公认的不易入门的语言(否则也不会那么多大学生“惨叫”了^_^),因为涉及的内容比较多( 特别是语法繁多 )。从这么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传统教学和学习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我们高校也在进行C语言教学方式的改革,概括起来几个阶段:
(a) 理解和体验阶段
阅读和理解现有的程序,一般是教材资料的程序,每个程序都必须亲手打一遍。在输入代码的同时,一定要了解每一个语句的意义和运算符号的意义。
(b) 修改阶段:
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学习后(一般2-4节课),开始根据给定的源代码进行简单的修改,这个阶段可以实现一点点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能将相关的语法掌握的更加熟练。
(c) 模仿阶段:
当我们可以进行简单修改代码后,可以尝试模仿现有程序的代码,编写自己的代码,比如,我们学会了求解梯形面积的程序后,我们可以编写求解三角形的面积。
此时的模仿,不仅仅是模仿代码结构,还需要模仿问题的分析方法,有数学问题,也有实际生活问题,这也是初步培养逻辑思维和计算思维的过程。
(d) 独立阅读代码阶段
在编写程序之前,阅读现有的程序,可以提高程序的理解能力,学会其他人编写程序的思想,也可以是同学的程序,找出同学程序的错误或不同写法,都是很好的学习编程的方式。
(e) 独立分析问题阶段
这个阶段和第4阶段同时进行,独立分析问题就是将现实的问题运用计算思维去解决,即通过问题分解、模块划分、算法设计和代码编写,最后调试程序。
C语言该怎样写
优化
-O2,-O3
通常想使用-O2,但有时也使用-O3。在两个级别下(通过编译器)分别进行测试并且保持最佳性能。
-Os
-Os如果你关注缓存效率(本该如此),这个选项能帮上你。
警告
-wall -Wextra -pedantic
最新版本的编译器支持-Wpedantic,但为了向后兼容其也接受古老的-pedantic。
在测试过程中,应该在所有的平台上都添加-Werror和-Wshadow。
因为不同的平台、编译器和库会发出不同警告,通过使用-Werror可更有针对性地部署生产资源。你或许并不想仅因为某个平台上从未见过的GCC版本在新的运行方式下时报错就毁掉用户的全部构建。
额外选择包括-Wstrict-overflow -fno-strict-aliasing。
要么指定-fno-strict-aliasing,要么就确保只以对象创建时的类型对其进行访问。因为许多C语言代码拥有跨类型的别名,当不能控制整个底层源代码树时,使用-fno-strict-aliasing是个不错的选择。
到目前为止,clang有时会对一些有效语法发出警告,所以需要添加-Wno-
missing-field-initializers。GCC在4.7.0版本后修正了这些不必要的警告。
构建
编译单元
构建C程序项目的最常见方式是将每个C源文件分解成目标文件,最后将所有目标文件链接到一起。这个过程在增量开发中表现很好,但从性能和优化角度看,并非最优。因为在这种方式下编译器不能检测出跨文件的潜在优化之处。
LTO——链接时优化
LTO通过使用中间表示方式对目标文件进行处理,因此解决了“跨编译单元源文件分析和优化问题”,所以source-aware优化可在链接时跨编译单元实现。
LTO明显减缓了链接过程,但make-j会有所帮助。
clang LTO
gcc LTO
到为止,clang和gcc都可通过在目标文件编译和最后库/程序链接时,向命令行选项中添加-flto来支持LTO。
不过LTO仍需监管。有时,程序中一些代码没有被直接使用,而是被附加的库使用了。因为LTO会在全局性链接时检测出没有使用或者不可访问的代码,也可能将其删除,所以这些代码将不会包含到最后的链接结果中。
架构
-march = native
允许编译器使用CPU完整的特性集。
再一次,性能测试和回归测试都非常重要(之后在多个编译器以及多个版本中对结果进行比较)以确保任何启用的优化都不会产生副作用。
如果你使用not-your-build-machine特性,-msse2和-msse4.2可能起到作用。
篇5:如何系统有效学习c服务器开发
学习c服务器开发的方法
一、一字真言
各位看官,学好C语言,其实只需一个字,那就是“编”。
(一)编。
学习C语言,乃至学习所有的语言,都讲究一个动手——不是动手打人,而是动手编程序。你必须通过编写程序来熟悉知识、理解知识。倘若只学不编,只看别人的程序,自己不动手写,是不能从入门到精通的。要知道,在计算机界,只说不练的人很欠揍。试想一下,你在哪里辛辛苦苦的编程序,他却站在一边,如老板一样喋喋不休,对你提出这项意见,那项思路,甚至畅谈自己编程将会如何如何,好像很牛皮的样子,但就是不编一行代码。估计大家碰上如此之人,只会一个动作,那就是点击“踩”。
一个“编”字就可以学好C语言吗?真的如此简单吗?不是的,仅仅“编”是不够的,你还需要“我编”。
(二)我编。
请注意修辞,“我”编!这个“我”其实就是只“你”,也就是学习C语言的人。
大家在学习C语言时,要多编写程序,比如学习链表时,要自己编写链表程序,甚至自己编写俄罗斯方块等游戏程序来练习。不过有个前提条件,你必须自己编写这些所有的程序才有效果,如果你从网络上下载了某某源代码,或者拷贝了同学的程序,任何大言不惭的说是自己编写的,那么我也只能大言不惭的告诉你,这样做出了养成偷窃的习惯外,没有任何效果!
有同学会问,那么“亲自”编程序总可以精通C语言了吧,其实还差一点点,仅仅“编”是不够的,只是“我编”还不足以精通,为了达到C语言的最高峰,你还需要“我编编编”。
(三)我编编编。
“编”字重复三次,这里的“三”,代表多,意思是你必须多多的编写程序。亲自编写10行代码等于没有编,亲自编写1000行代码是远远不够的,亲自编写1万行代码还马马虎虎,亲自编写10万行代码,你绝对成为程序员中的战斗员。
乍一看10万行代码,估计有同学会先直挺挺的躺下去,然后又眼珠一转站了起来——他们想起了坏主意。“不就是10万行吗,容易!现在的编程工具都有代码生成功能,随便在VC中用鼠标拖曳几下,搞一个MFC窗口程序,系统就自动生成了几百行的代码。在搞几个三方控件,几千行代码就生成了!”
再次声明,“编编编”是有前缀的,那就是“我”,也就是学习者自己,使用代码自动生成工具产生的代码难道是“学习者”编写的?
要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用代码生成器,那么就抄,照着输入代码就行!”哎,人不能无耻到那种地步!这十万行代码要“你”亲自完成,亲自在脑海中发芽、生根,再亲自逐行输入。这又不是什么政绩任务,也不是什么形象工程,欺骗别人最终只能是自欺欺人。
学习c服务器开发的态度
(一)战略上藐视C语言
其实,C语言也就是一个普通的语言而已,别把它想象的太难!与Java相比,C语言也只是程序复杂一点、代码冗长一点、库函数少上一点、三方控件难学一点,编译工具简陋一点、指针麻烦一点,其他的都差不了多少,程序设计思想总是一样、程序构建总是相同的、程序语法总是类似的、程序逻辑总是差不多的。
没有必要对C语言谈虎色变,把他当成一门普通的语言就行了。要知道,就算C语言再难,总比汇编语言容易掌握、比机器语言容易记忆、比英语容易掌握。所以要自信!一切C语言都是纸老虎。
(二)战术上重视C语言
虽然我们在C语言面前保持了激昂的斗志,虽然我们无所畏惧。但是真正在学习得过程中,还是务必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戒骄戒躁,不要因为搞了一两个俄罗斯方块游戏程序就洋洋自得,以为老子天下第一,甚至只遍了10行代码,就到博客中到处骂人,到处“踩”人的帖子。要知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无论你学了多少,只要还没有走上工作岗位,那么万里长征就只是才迈出了第一步,还有很长的道路等待着你。
C语言的缺点
1、代码底层,缺乏共享。
与Java多如牛毛的库函数、三方控件和框架相比,C语言的库函数简直就是少的可怜。如果说Java是个富得流油的大财主,那么C语言只是一个家徒四壁的小佃户。选择C语言,开发者必须独立设计所有的细节,小到栈与队列,大到串口与通信,必须从底层开始设计全部的代码。
比如字符串分解,在Java中仅仅调用类的一个方法就可以完成,但在C语言中却无从调用。又比如说数据结构,Java中所有基本数据结构都提供了现成的类,但在C语言中,开发者必须自己设计诸如队列与树之类的内容。再比如说网络通信,Java中重载一个类既可以获取用户在网页中提交的内容,但在C语言中,这简直就是不可以想象的事情。
有人说,Java只需2万行完成的代码,在C语言中需要7万行,这无不道理。
2、指针犀利,访问灵活。
C语言特别灵活,可以访问绝大多数的系统资源,尤其是C语言的指针,简直就是一把锋利的倚天宝剑。当程序正确时,C语言能够加速运行,减少代码。但是,谁能保证程序没有bug呢?倘若代码中出现了错误,哪怕是一丁丁的错误,也能如蝴蝶效应般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所谓“一个语句可以造成程序全面崩溃”就是这个道理。
3、应用狭窄,界面简陋。
几个IT人讨论技术,十有八九发现他们使用的都是Java。几个学生展示课程设计,Java同学总是展示某某管理系统,引起同学们的阵阵惊呼;而C语言同学总是展示一个黑洞洞的窗口,只带来一些友情似的稀稀落落的掌声。仿佛C语言在编程队列中被边缘化,似乎C语言项目正在一步一步的走向末路,好像C语言程序员正逐渐消失。
正方结论:C语言属于英雄,他注定是英雄的长剑而不是平民的武器,所以,一般的大学生无须选择和学习C语言。
其实并非如此,正如流言在真相面前不攻自破一般,打消大家怀疑C语言的念头,其实很简单,两个数据就可以使这种怀疑消失的无影无踪:
其一、《编程语言排行榜》
翻开排行版,无论哪个月份,前三强必定是Java、C和C++,C语言的比重绝对超过15%,Java也只是在20%左右,所以学习C语言,绝非无用武之地。
其二、招聘网站
进来各大招聘网站,搜索C语言及其相关岗位,绝对可以得到大量的信息,这也从正面证实了学习C语言,前途是光明的。
由此看来,C语言不但未死,相反还活的有滋有味。既然学习C语言前景广阔,那么为什么很多学生迷茫,很多学生谈C色变呢?这是因为,学习C语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其实并不曲折,但却是掩盖的,明明路就在前面,但是同学们就是发现不了,只好在黑夜中挣扎,把大部分学习的精力浪费在无休止的挣扎之中,久而久之,增加了C语言的恐怖气氛,自然而然地缺乏了学习C语言的兴趣。
篇6:怎么才能有效学习java开发
学习java开发的方法
1明确面向对象的范畴
我们必须明确一个大方向,也就是说现在面向对象的编程范畴。尽管人工智能曾经有所浪潮(看看Borland为什么有Turbo Prolog),但未来5-工业界广泛承认并接受的将是面向对象式的编程。
工业界目前最流行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就是C++和Java。所以基本上锁定这两个方向就可以了。而且完全可以同时掌握。
2掌握Java的精华特性
掌握Java的精华特性的同时,一定要知道为什么。比如,Interface和multi-thread。用interface是更好的多继承的模型,而多线程则是设计到语言一级的重要特性。要完全理解interface是为什么,用多线程又有几种常用的编程模型。
3开始进行设计
理解了语言的特性是为什么了之后,就可以试着上升到设计这个层次,毕竟学习语言是要用的。目前比较好的开发模式是采用自定向下的面向对象的设计,加上MVC的模式(你可以看一下我介绍的关于MVC的内容)。首先要找出最顶层的对象(这往往是最难的),然后一层一层往下递归,记住每次应符合7+/-2的原则,因为我们人的短记忆就是这样。一般有图形用户界面的应从界面开始设计。
4学习设计模式
有了基本设计模型后,可以学一些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这是目前证明很有效的。比如体系结构模式(Layering分层,Pipe/Filter管道或过滤器),设计模式(有很多,比如对象池Object Pool、缓冲池Cache等),编程模式(比如Copy-on-Write)。
懂了这些模式之后,就会对系统的整体结构有很好的把握,而学术上也有倾向一个系统完全可以由各种模式组合而成。前面提到的MT实际上就有好几种模式,掌握后就不用自己花很多时间去试了。另外一个很重要的领域就是并行和分布式计算领域,大概有20种左右。
5进行编程实践
接下来就不能纸上谈兵了,最好的方法其实是实践。一般教科书上的例子并不能算是实践,只能算是让你掌握语言特性用的。而提倡做实际的Project也不是太好,因为你还没有熟练的能力去综合各种技术,这样只能是你自己越来越迷糊。
我认为比较好的方法是找一些比较经典的例子,每个例子比较集中一种编程思想而设计的,比如在我的实践当中,我曾经学习过一个很经典的例子就是用Java实现的HotDraw(源自SmallTalk),你可以用rolemodel或hotdraw在搜索引擎上找一下,我记不大清楚了。好象是个网站,上面有原代码和一些基本设计的文档。
另一个来源可以到是个不错的文档基地。从HotDraw上我学到了什么是Framework,以及如何用rolemodel的方式来构造,这样我就可以应用到其他的地方。顺便说一句,这个例子你绝对不会觉得小,只会觉得大,并且他还是真正的商用的Framework。
6学习修改经典例子
结合前面学到的设计模式你就可以很好的理解这些经典的例子。并且自己可以用他来实现一些简单的系统。如果可以对他进行进一步的修改,找出你觉得可以提高性能的地方,加上自己的设计,那就更上一个层次了,也就会真正地感到有所收获。
好象以上谈的跟Java没什么关系,其实我们早就应该从单纯的学习语言到真正的学习好编程的领域。学习技术是没有止境的,你学习第一种语言可能要半年时间,以后每种语言都不应该超过两个月,否则你会觉得学习语言是包袱,是痛苦。
7学以致用
学习是为了用的,是为了让你的程序产生价值,把握住这个原则会比较轻松点。
学习java开发的建议
1.1 培养兴趣
兴趣是能够让你坚持下去的动力。如果只是把写程序作为谋生的手段的话,你会活的很累,也太对不起自己了。多关心一些行业趣事,多想想盖茨。不是提倡天天做白日梦,但人要是没有了梦想,你觉得有味道吗?可能像许多深圳本地农民一样,打打麻将,喝喝功夫茶,拜拜财神爷;每个月就有几万十几万甚至更多的进帐,凭空多出个“食利阶层”。你认为,这样有味道吗?有空多到一些程序员论坛转转,你会发现,他们其实很乐观幽默,时不时会冒出智慧的火花。
1.2 慎选程序设计语言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初学者选择程序设计语言需要谨慎对待。软件开发不仅仅是掌握一门编程语言了事,它还需要其他很多方面的背景知识。软件开发也不仅仅局限于某几个领域,而是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几乎每一个角落。
如果你对硬件比较感兴趣,你可以学习C语言/汇编语言,进入硬件开发领域。如果你对电信的行业知识及网络比较熟悉,你可以在C/C++等之上多花时间,以期进入电信软件开发领域。如果你对操作系统比较熟悉,你可以学习C/Linux等等,为Linux内核开发/驱动程序开发/嵌入式开发打基础。如果你想介入到应用范围最广泛的应用软件开发(包括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系统)的话,你可以选择J2EE或.NET,甚至LAMP组合。每个领域要求的背景知识不一样。做应用软件需要对数据库等很熟悉。总之,你需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来选择合适你的编程语言。
1.3 要脚踏实地,快餐式的学习不可取
有一个小朋友,他很喜欢研究生物学,很想知道那些蝴蝶如何从蛹壳里出来,变成蝴蝶便会飞。有一次,他走到草原上面看见一个蛹,便取了回家,然后看着,过了几天以后,这个蛹出了一条裂痕,看见里面的蝴蝶开始挣扎,想抓破蛹壳飞出来。这个过程达数小时之久,蝴蝶在蛹里面很辛苦地拼命挣扎,怎么也没法子走出来。这个小孩看着看着不忍心,就想不如让我帮帮它吧,便随手拿起剪刀在蛹上剪开,使蝴蝶破蛹而出。但蝴蝶出来以后,因为翅膀不够力,变得很臃肿,飞不起来。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欲速则不达。
浮躁是现代人最普遍的心态,能怪谁?也许是贫穷落后了这么多年的缘故,就像当年的大跃进一样,都想大步跨入共产主义社会。现在的软件公司、客户、政府、学校、培训机构等等到处弥漫着浮躁之气。就拿笔者比较熟悉的深圳IT培训行业来说吧,居然有的打广告宣称“参加培训,100%就业”,居然报名的学生不少,简直是藐视天下程序员。社会环境如是,我们不能改变,只能改变自己,闹市中的安宁,弥足珍贵。许多初学者C++/JAVA没开始学,立马使用VC/JBuilder,会使用VC/JBuilder开发一个HelloWorld程序,就忙不迭的向世界宣告,“我会软件开发了”,简历上也大言不惭地写上“精通VC/JAVA”。结果到软件公司面试时要么被三两下打发走了,要么被驳的体无完肤,无地自容。到处碰壁之后才知道捧起《C++编程思想》《JAVA编程思想》仔细钻研,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呀。
“你现在讲究简单方便,你以后的路就长了”,好象也是佛经中的劝戒。
1.4 多实践,快实践
软件开发是一门工程学科,注重的就是实践,“君子动口不动手“对软件开发人员来讲根本就是错误的,他们提倡”动手至上”,但别害怕,他们大多温文尔雅,没有暴力倾向,虽然有时候蓬头垢面的一副“比尔盖茨”样。有前辈高人认为,学习编程的秘诀是:编程、编程、再编程,笔者深表赞同。不仅要多实践,而且要快实践。我们在看书的时候,不要等到你完全理解了才动手敲代码,而是应该在看书的同时敲代码,程序运行的各种情况可以让你更快更牢固的掌握知识点。
1.5 多参考程序代码
程序代码是软件开发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其中渗透了程序员的思想与灵魂。许多人被《仙剑奇侠传》中凄美的爱情故事感动,悲剧的结局更有一种缺憾美。为什么要以悲剧结尾?据说是因为写《仙剑奇侠传》的程序员失恋而安排了这样的结局,他把自己的感觉融入到游戏中,却让众多的仙剑迷扼腕叹息。
1.6 加强英文阅读能力
对学习编程来说,不要求英语,但不能一点不会,。最起码像JAVAAPI文档(参考文献[4.4])这些东西还是要能看懂的,连猜带懵都可以;旁边再开启一个“金山词霸”。看多了就会越来越熟练。在学JAVA的同时学习英文,一箭双雕多好。另外好多软件需要到英文网站下载,你要能够找到它们,这些是最基本的要求。英语好对你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口语好的话更有机会进入管理层,进而可以成为剥削程序员的“周扒皮”。
1.7 万不得已才请教别人
笔者在ChinaITLab网校的在线辅导系统中解决学生问题时发现,大部分的问题学生稍做思考就可以解决。请教别人之前,你应该先回答如下几个问题。 你是否在google中搜索了问题的解决办法? 你是否查看了JAVAAPI文档? 你是否查找过相关书籍? 你是否写代码测试过? 如果回答都是“是”的话,而且还没有找到解决办法,再问别人不迟。要知道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你很重要。要知道程序员的时间是很宝贵的。
初学java开发用什么工具最有效
1、文本文档
文本文档,其实就是记事本,有没有觉得不可思议呢?其实最早的编程方式,就是在文本文档里编写的。编程里面的所有代码文件,都可以用修改文本文档的扩展名得到,用这样的方式编程,可以让你清楚的知道和理解程序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其根本的运行生成原理是怎样的。缺点就是工作量大,出了问题不好找原因,对语法要求准确,因为写错了不好找。而现在,因为编程工具的出现,让编程变得容易,所以现在不再有这样的教学,一般都是直接告诉你如何使用工具开发,在如今,用文本文档学编程,绝对称得上是最嚣张的学习方式。建议有点基础的可以去试试,对于理解程序绝对有好处。
2、eclipse
Eclipse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基于Java的可扩展开发平台。就其本身而言,它只是一个框架和一组服务,用于通过插件组件构建开发环境。同时,Eclipse附带了一个标准的插件集,包括Java开发工具(JavaDevelopmentKit,JDK)。电脑下载后只需要简单的配置就可以使用,是目前企业用的比较多的一种Java软件开发工具,作为工具的优点,就是可以提高程序的编写,也便于调试和查找错误,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减少编程的误漏,能够快速直观的显示出软件的结果,还可以逐步调试让你理解软件的运行机制,缺点就是可能你学会了使用它去实现功能,但对于程序的底层了解会有所缺失。
3、myeclipse
MyEclipse是在eclipse基础上加上自己的插件开发而成的功能强大的企业级集成开发环境,主要用于Java、JavaEE以及移动应用的开发。MyEclipse的功能非常强大,支持也十分广泛,尤其是对各种开源产品的支持相当不错。这款软件是在eclipse上升级而来的,在很多地方还简化了程序的编写以及环境的配置,对于开发人员来说,是一种很好很强大的软件开发工具。对于初学来说,可以直接体验到企业级的开发方式,有利于快速上手做项目,对于底层的一些机制就会忽略很多,程序是一门应用型技术,从实现功能上来说,myeclipse算是Java工具里面的翘楚,如果要快速培养兴趣,这款工具是很适合的。
4、其他的一些辅助工具
还有一些其他的辅助开发工具,例如Tomcat服务器,它是一个免费的开放源代码的Web应用服务器,属于轻量级应用服务器,在中小型系统和并发访问用户不是很多的场合下被普遍使用,是开发和调试JSP程序的首选。学web编程必用的工具软件,只需要简单配置即可使用。
其他的一些工具软件如测试集成等辅助软件,网上挺多的,初学Java,一般建议用myeclipse,上手快,使用简单,稍熟悉一些可以自己用文本体验一下加深理解,当然,工具只是工具,能不能学好学精,主要还是看你够不够努力。
篇7:怎么有效学习计算机c语言
学习计算机c语言的方法
一、一字真言
各位看官,学好C语言,其实只需一个字,那就是“编”。
(一)编。
学习C语言,乃至学习所有的语言,都讲究一个动手——不是动手打人,而是动手编程序。你必须通过编写程序来熟悉知识、理解知识。倘若只学不编,只看别人的程序,自己不动手写,是不能从入门到精通的。要知道,在计算机界,只说不练的人很欠揍。试想一下,你在哪里辛辛苦苦的编程序,他却站在一边,如老板一样喋喋不休,对你提出这项意见,那项思路,甚至畅谈自己编程将会如何如何,好像很牛皮的样子,但就是不编一行代码。估计大家碰上如此之人,只会一个动作,那就是点击“踩”。
一个“编”字就可以学好C语言吗?真的如此简单吗?不是的,仅仅“编”是不够的,你还需要“我编”。
(二)我编。
请注意修辞,“我”编!这个“我”其实就是只“你”,也就是学习C语言的人。
大家在学习C语言时,要多编写程序,比如学习链表时,要自己编写链表程序,甚至自己编写俄罗斯方块等游戏程序来练习。不过有个前提条件,你必须自己编写这些所有的程序才有效果,如果你从网络上下载了某某源代码,或者拷贝了同学的程序,任何大言不惭的说是自己编写的,那么我也只能大言不惭的告诉你,这样做出了养成偷窃的习惯外,没有任何效果!
有同学会问,那么“亲自”编程序总可以精通C语言了吧,其实还差一点点,仅仅“编”是不够的,只是“我编”还不足以精通,为了达到C语言的最高峰,你还需要“我编编编”。
(三)我编编编。
“编”字重复三次,这里的“三”,代表多,意思是你必须多多的编写程序。亲自编写10行代码等于没有编,亲自编写1000行代码是远远不够的,亲自编写1万行代码还马马虎虎,亲自编写10万行代码,你绝对成为程序员中的战斗员。
乍一看10万行代码,估计有同学会先直挺挺的躺下去,然后又眼珠一转站了起来——他们想起了坏主意。“不就是10万行吗,容易!现在的编程工具都有代码生成功能,随便在VC中用鼠标拖曳几下,搞一个MFC窗口程序,系统就自动生成了几百行的代码。在搞几个三方控件,几千行代码就生成了!”
再次声明,“编编编”是有前缀的,那就是“我”,也就是学习者自己,使用代码自动生成工具产生的代码难道是“学习者”编写的?
要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用代码生成器,那么就抄,照着输入代码就行!”哎,人不能无耻到那种地步!这十万行代码要“你”亲自完成,亲自在脑海中发芽、生根,再亲自逐行输入。这又不是什么政绩任务,也不是什么形象工程,欺骗别人最终只能是自欺欺人。
二、两种态度
一般人提起C语言,常常一个字如影随形涌上心头,那就是“难”!害怕啊,C语言真是太恐怖了,传说中的指针真是太锋利了,一不留神就把系统划破,搞出几个死机重启都是太正常不过了。
其实没有必要这么担心,本朝太祖曾经说过:“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一)战略上藐视C语言
其实,C语言也就是一个普通的语言而已,别把它想象的太难!与Java相比,C语言也只是程序复杂一点、代码冗长一点、库函数少上一点、三方控件难学一点,编译工具简陋一点、指针麻烦一点,其他的都差不了多少,程序设计思想总是一样、程序构建总是相同的、程序语法总是类似的、程序逻辑总是差不多的。
没有必要对C语言谈虎色变,把他当成一门普通的语言就行了。要知道,就算C语言再难,总比汇编语言容易掌握、比机器语言容易记忆、比英语容易掌握。所以要自信!一切C语言都是纸老虎。
(二)战术上重视C语言
虽然我们在C语言面前保持了激昂的斗志,虽然我们无所畏惧。但是真正在学习得过程中,还是务必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戒骄戒躁,不要因为搞了一两个俄罗斯方块游戏程序就洋洋自得,以为老子天下第一,甚至只遍了10行代码,就到博客中到处骂人,到处“踩”人的帖子。要知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无论你学了多少,只要还没有走上工作岗位,那么万里长征就只是才迈出了第一步,还有很长的道路等待着你。
三、三个框架
学习C语言,“编”不是问题,问题是“编什么”、“怎么编”、“编多深”,下面就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静心不静
1、静心。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漫长而枯燥的过程,学习者必须要有吃苦耐劳的准备,静下心来,从大家的视觉中消失,经受一个长时间的编程学生过程。吃尽苦中苦,方成人上人!等你重新回到大家的视野时,你会有一个蜕变,那时一切的痛苦都将化为甘甜。
温瑞安先生有一部武侠小说,叫做《请借夫人一用》,我们这里也借用一下。当然不是借用别人的女朋友,而是了解一下主人翁的学习历程。主人翁韦青青青出场时浑然是一个高手,他把一千零一招的功夫柔和在一招之中,但是在其出场之前,江湖上没有人知道韦青青青这一号人物,因为他正在十年如一日的专心练功,正是这种练功时的不为人知,才造就了了日后的温瑞安小说高手。
不谈武侠,来个IT版的例子。在遥远的大洋彼岸,在微软的IE横行之前,在互联网刚刚起步之时,有一个叫做“网景”的浏览器占据了市场99%的份额,网景公司在当时的美国更是比易中天还如日中天。可是,大家知道这个“网景”浏览器是谁开发的吗?是一个学生,他在大学中不显山不漏水,别的同学每天考虑着泡MM,他却每天除了上课就是泡机房,是上也泡,下也泡,终于泡出了浏览器。
所以说,静下心来,无论其他同学在多么兴奋的展示他们的某某系统,他们的某某网站,既然你选择了学习C语言,那么以韦青青青为榜样吧,总有一天,你会一举成名天下知的。
2、不静
学习C语言,务必不可以急躁,务必一步一个脚印,此乃静心。但是,学习C语言,也不可以太过沉默,一个人呆在机房里闭门造车妄想着创造出某个绝世程序然后成为中国的比尔盖茨是不可能的。
学习靠自己,所以大部分时候我们需要自己思考、闭关修炼。但是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借助外力。比如不懂的地方咨询老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与同学相互讨论等等,都是可以的。
有很多同学,学习时碰上困难,遇上了麻烦,于是自己冥思苦想——这是对的——还是得不到结果,于是故意回避不闻不问——这是自欺欺人。有同学说,那是因为无人可问,问老师,貌似大学老师总是神龙见头不见尾,根本找不到;问网络大虾,网络大虾们经常不在线,就算在线,面对洋洋洒洒的留言也视而不见,更别提回复了;问同学,别提了太丢面子!大家同学而已,为什么要问他,问他岂不是说明自己低人一等吗,不问!
其实,大学之中同学之间相互讨论是最可行的一种做法,毕竟一个王重阳没有时间指点全真七子,网络大虾比投名状中的兄弟还不可靠,所以除了自己多思考就是同学之间多讨论了。不要担心问问题会低人一等,老祖宗有一句话叫做“不耻下问”,虽然你的水平比我低上一点点,但是,我不觉得向不如自己的问提问是耻辱。多好的阿Q精神啊,用这点!
只有静心,才可以更好的学到知识;只有不静心,才可以更快的学到知识。
(二)深入不深
1、深入
学好C语言,就一定不能浮躁,要深入的学习知识。
其实,以上的话就极其浮躁,极其不深入。谁不知道要深入学习啊,但是你的告诉大家,到底什么内容属于深入学习的内容。
其实,浮躁就是学习知识就是浮于表面,没有深入理解专业知识。表现在编程上就是只想编写一些所谓漂亮的、能够拿得出手的程序,而对于一些底层的支持程序置之不理。
有的同学喜欢编写一些漂亮的程序,比如设计漂亮的网页,使用某某工具开发某某‘大型’系统等等,当然这都是人之常情。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文章写出来总是希望拥有更多的读者,除非是写给恋人的。程序编出来,总是希望拥有更多用户,除非是专门为爱人开发的。但问题是,只编写这类程序是不够的,是有缺陷的。
这些所谓的程序,往往只需要对知识应用,并不需要刨根究底研究知识的本身,甚至有很多加入了很多相当专业的内容,并不适合于初学者学习。比如VC中的MFC就是一个典型的误导初学者的工具。利用MFC可以很方便的编写出DIAG界面程序或者视图文档程序,从表面上看风光无限,但对初学者却祸害无穷!假如使用VC学习C++,大部分时间将用于消息的处理,控件的处理,还要阅读大量的视图文档结构类库说明,这些操作将耗费了你大量的时间,得不偿失。而且VC++的大部分编程是在某些位置插入代码,至于C++部分系统自动实现了,留给你的是纯C语言操作。同学请注意,你学习的是C++,不是VC类库,也不是VC操作!
比如使用数据结构,就必须自己编写有关链表、队列和栈等内容,你是在学习,又不是工作,当然得用自己编写的东西呢。
又比如说C语言的内存分配函数,就是那个malloc和free。一般人直接调用就行了,但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应该止步于此,而应该思考这两个函数的系统实现方法,并且编程序模拟内存分配和释放。设计这样的程序,不但可以增强动手能力,还可以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2、不深
深入学习C语言是极其应该的,但是大家也必须有所侧重,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所有的东西统统深入,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一些知识范围不可过于深入。
有一些知识,属于偏僻的内容,既不是基础,日后工作中也很难碰上,而且还极度困难,像这样的东西,了解即可,完全没有必要深入。比如说某同学心血来潮,要编写一个漂亮的输入法软件,于是苦心学习了有关输入法的所有知识,还妄图气死清华紫光,饿死搜狗拼音,于是仔细研究输入法的犄角旮旯。其实这些知识均相当偏僻,了解即可,完全没有必要打破沙锅问到底。
其二、一些界面或者不必要的功能不可过于深入。
大家编写的程序,往往伴随大量的交互式界面设计。事实上,编程有个二八原则,即编写80%的核心内容将耗费你20%的时间,而另外20%的功能将耗费你80%的时间。实际上,作为C语言学习,深入编写好那80%的核心功能就可以了,耗费80%的时间去深入完善那些20%的功能,得不偿失!
所以,练习用的程序,最好是一些基础的、底层的实现,不要有太多花俏的图像和交互式操作。当然也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具备图形界面的小游戏,但此时你应该将精力更多注重于游戏本身的设计,而不是游戏的画面风格和动画效果上。
学习C语言,有所为有所不为。
(三)枯燥不枯
1、枯燥
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当然是一个枯燥的过程。用语言设计程序,表面上程序漂漂亮亮风光无限,其实风光的背后是黑漆漆的屏幕和冗长的代码。程序员是把美丽献给别人,把枯燥留给自己的职业。
所以,学习C语言,就必须多设计一些枯燥的、无趣的实例。当flash程序员在展示图片时,C语言程序员要去学习空洞的0和1的图片格式;当Java程序员设计网站时,C程序员要去理解抽象的HTTP协议;当.net程序员使用对象托管时,C程序员总是要考虑内存的申请与释放;当C++程序员在欢乐的使用STL库时,C程序员必须自己搭建所有的数据结构。
在C语言的学习路上,绝对没有学习其他语言那么多鲜花,这是每一个C语言爱好者必须接受的事实。
2、不枯
其实,人都是需要动力的,凭什么别的程序员可以通过漂亮的程序享受MM的崇敬和同学的赞叹,而C语言程序员就只能在0和1的世界中与电脑沟通。其实,学习C语言的过程完全可以是快乐的。
大家在基础内容了解的差不多时,完全可以循序渐进设计一些简单的趣味游戏程序,从贪吃蛇到俄罗斯方块,从搞怪碰碰球到连连看,从扫雷到雷电,甚至还可以是植物大战僵尸和愤怒的小鸟,编写一些在界面上简化的趣味游戏程序来,同意可以激起自己的兴趣并获取老师、同学尤其是MM的阵阵掌声。
枯燥,是因为学习并非玩耍。不枯,是因为要像玩耍一样的学习。
四、四项注意
(一)错误观点:C语言低人一等
由于C语言常常应用于一些服务器程序,没有漂亮的界面,在一些同学的心目中,C语言程序员就成了IT民工的代名词。类似于煤矿工人,整天生活在地底下。而那些Java程序员,.net程序员则成了白领丽人。
(二)错误观点:C语言高人一等
与第一种情况相反,一部分同学则认为C语言才是语言正统。俗话说:真正的程序员用C,聪明的程序员用delphi。那么其他的语言统统是神马牌浮云,不值一提。其他的程序员,无论聪明也好,愚蠢也罢,都是盗版水货。
(三)错误观点:C语言是忠贞情人。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有人在爱情上的忠贞,有人去在语言上忠贞,有人如斯内普般一生只爱一个女人,有人欲效仿之,一生只使用一种语言。
正如人生而平等一样,其实,语言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适合于不适合之分。Java适合做WEB开发,C语言适合服务器,C++适合做游戏,等等。真正的程序员,不是只使用C语言的人,而是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任何语言、任何数据库、任何操作系统对他来说都只是工具,呼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挥之能去。当JQuery方便时,我不直接用JavaScript;当速度优先时,我不用Java;当稳定优先时,我不用Windows。总之,倚天剑也好,屠龙刀也罢,统统是工具,为我所用,为我所奴役。
(四)光说不练假把式
学习C语言的真言是“编”,但是也有同学会反驳,“这么简单的程序,也需要我亲自编写吗?”、“这个程序我看一眼就知道怎么做了”、“跳过这个程序,直接编写后面的程序”、“不要把天才浪费在这种小程序上”等等之类的言论不绝于耳。
上面其实就是典型的“眼高手低”。
大家在高中学习数学时常常有这样的体会:一看就会,一做就错。计算机编程其实也是一样,咋一看简简单单,谁都可以说出个丁三卯四来,但是真正上一实战,手也抖了,腰也弯了,脑袋也浆糊了。要么半天写不出一行代码,要么编译就是报错,怎么查也查不出原因之所在。
所以,这里奉劝各位“高手”,实践出高手。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请那些所谓的“高手”先试着做一两个作业,真正得心应手一气呵成才才是真正的高手,否则,老老实实的地毯式编程吧。
C语言初学者必读的十句话
一、一定要养成一个规范标准的代码排版格式,好的排版会让帮助你的人事半功倍。
二、一定要培养自己查找错误的能力,要记住别人只帮你一时。
三、一定要养成写注释的习惯,特别是你的代码要给别人看时。
四、遇到问题,一定不要立刻问别人,其实很多问题都是自己不小心所致,回头看看书你可能会明白原来这也很简单。
五、多看看头文件中的内容,它能告诉你标准地调用库函数的方法。
六、书上的程序其实都是比较经典的,何不在上机运行一下这些程序,看看你对程序的理解力是怎么样的。
七、优秀的程序员不只对书本上的知识了解很透澈,而且对更深层次的知识有着强烈地吸引力。
八、一定要跟上世界的脚步,闭门造车会导致你失败的很重要的原因。
九、一定要认定一个方向,不要什么语言都想学,没必要,你也没有这个精力。
十、一定要培养好自己的阅读代码的能力,必竟现在软件项目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
计算机二级c语言考试攻略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语言四本书:
一、谭浩强《C程序设计》第三版(这本书只适合考二级,不适合深入学习)
二、二级《公共基础知识》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历年真题,而不是模拟题
四、二级上机习题集《南开100题》,也就是俗称的南开百题,
要是笔试部分,那就历年真题最好不过了,尽量少做模拟题,通过真题反复练三遍,过是没问题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最好边学理论知识边上机实践验证。
公共基础知识有效复习方法:
1、买一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公共基础知识,一定要高教出版社的,没有多厚,挺薄的一本书;
2、历年真题,每份试题的选择题前十道,填空题前五道都是考二级的公共基础知识试题;
3、先把高教的公共基础知识认真地看一遍,一定要认真看,“认真”的标准是:知道这本书上讲的知识点,遇到试卷上不会的问题,能够迅速的在书上找到,而不用在看书的第一遍就死记书上的内容;
4、做两套试卷上的公共基础知识题目,两套就可以了,主要是感觉一下真题的难度;
5、把书看第二遍,这一遍是大略的看,此时结合做完两套题目的感受,把书上的知识点串成一个整体,这时要用好书本上目录的功能,通过目录反复联想,让自己的大脑中有一个整体框架;
6、这时用较集中的时间把剩余的公共基础知识题目做完,一定要在较集中的时间内做完,比如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题目不是很多,也不会很难),因为这样能更好的感受到长考内容和考点;
7、把所做题目中的错题在书上找到改正的依据;
8、把全部试题(不管是做对的还是做错的)再做一遍,再纠正错题;
9、把前几次的错题再反复做两遍;
10、考试前再把所有试题看一遍。
11、等着拿公共基础知识的满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