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c-dji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元史·彻里》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元史·彻里》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元史·彻里》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元史·彻里》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彻里,燕只吉台氏。曾祖太赤,为马步军都元帅,从太祖定中原,以功封徐(今徐州)、邳(今江苏省邳州)二州,因家于徐。彻里幼孤,母蒲察氏教以读书。
至元十八年,世祖召见,应对详雅,悦之,俾常侍左右,民间事时有所咨访。从征东北边还,因言大军所过,民不胜烦扰,寒饿且死,宜加赈给,帝从之,乃赐边民谷帛牛马有差,赖以存活者众。二十三年,奉使江南,时行省理财方急,卖所在学田以价输官。彻里曰:“学田所以供祭礼、育人才也,安可鬻?”遽止之。还朝以闻,帝嘉纳焉。
民不胜其苦,自裁及死狱者以百数,中外骚动。廷臣顾忌,皆莫敢言。彻里乃于帝前具陈桑哥奸贪误国害民状,辞语激烈。帝怒,谓其毁诋大臣,失礼体,命左右批其颊。彻里辩愈力,且曰:“臣与桑哥无仇,所以力数其罪而不顾身者,正为国家计耳。苟畏圣怒而不复言,则奸臣何由而除,民害何由而息!且使陛下有拒谏之名,臣窃惧焉。”于是帝大悟,即命帅羽林三百人往籍其家,得珍宝如内藏之半。桑哥既诛,诸枉系者始得释。复奉旨往江南,籍桑哥姻党江浙省臣乌马儿、蔑列、忻都、王济,湖广省臣要束木等,皆弃市,天下大快之。彻里往来,凡四道徐,皆过门不入。
进拜御史中丞,俄升福建行省平章政事,汀、漳剧盗欧狗久不平,遂引兵征之,号令严肃,所过秋毫无犯。有降者,则劳以酒食而慰遣之,曰:“吾意汝岂反者耶,良由官吏污暴所致。今既来归,即为平民,吾安忍罪汝。其返汝耕桑,安汝田里,毋恐。”他栅②闻之,悉款附。未几,欧狗为其党缚致于军,枭首以徇,胁从者不戮一人,汀、漳平。
九年,以疾毙,年四十七。毙之日,家资不满二百缗,人服其廉。
(选自《元史·彻里》,有删改)
【注】
①学田:旧时办学用的公田。②他栅:其他营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不胜烦扰,寒饿且死,宜加赈给 给:供给,施与
B.则劳以酒食而慰遣之 劳:烦劳
C.民不胜其苦 胜:能够承受,禁得起
D.即命帅羽林三百人往籍其家 籍:登记,没收
答案:B
解析:“劳”在该句中的意思应是“慰劳”。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卖所在学田以价输官 B.且使陛下有拒谏之名
樊哙侧其盾以撞 不出,火且尽
C.得珍宝如内藏之半 D.其返汝耕桑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答案:C解析:A、第一个“以”,来,表目的;第二个“以”,连词,表承接。B、第一个“且”,况且,表递进。第二个“且”,将要。C、两者都是结构助词,“的”。D、两个都是语气词,但第一个表委婉语气,第二个表反诘语气。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能表现彻里“爱护百姓”和“廉洁无私”的一组是
A.帝从之,乃赐边民谷帛牛马有差
所以力数其罪而不顾身者,正为国家计耳
B.号令严肃,所过秋毫无犯
具陈桑哥奸贪误国害民状,辞语激烈
C.则奸臣何由而除,民害何由而息
彻里往来,凡四道徐,皆过门不入
D.今既来归,即为平民,吾安忍罪汝
薨之日,家资不满二百缗
答案:D
解析:排除法,“廉洁无私”只能是D项。
参考译文:
彻里是燕只吉台氏人。他的曾祖父太赤,任马步军都元帅,跟随太祖平定中原,因功分封徐、邳二州,所以在徐州安家州。彻里幼年丧父,母亲蒲察氏教给他读书。
至元十八年,世祖召见他,他应答安详文雅,世祖很喜欢他,让他经常侍奉在身边,民间的`事情太祖经常向他询问意见。他跟随世祖征讨东北边疆回来,趁机进言说大军经过的地方,百姓经受不住骚扰,饥寒交迫接近死亡的边缘,应该给予赈济,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于是分别赐给边疆人民粮食、布帛、牛、马,依靠这些生存下来的人很多。至元二十三年,他奉命出使江南,这时行省正急于整理财政,卖掉所在地区的学田,用所得的钱充实府库。彻里说:“学田是用来供应祭礼、培养人才的,怎麽能够卖掉呢?”立即制止了这种做法。回到朝廷上报此事,皇帝很高兴地听取了他的意见。
人民难以忍受疾苦,自杀和在监狱中死亡的要用百来计算。朝中大臣有所顾忌,都不敢进言。彻里于是在皇帝面前把桑哥耍奸和贪污误国害民的罪状全部说了出来,言辞激烈。皇帝大怒,说他诋毁重臣,不合礼制,让左右打他的脸。彻里更加用力争辩,而且说:“我和桑哥间没有仇恨,奋力陈数他的罪状而卜顾惜自身性命的原因,正是为国家考虑啊。”这时皇帝彻底醒悟,当即命令他率领三百名羽林军去抄桑哥的家,搜得的珍宝多达内府收藏的一半。桑哥被诛杀之后,各类被冤枉逮捕的人才被释放。彻里又遵照圣旨到江南,抄没桑哥的亲家、同党江浙行省大臣乌马儿、蔑列、忻都、王济,湖广行省大臣要束木等人的家产,将他们全都在闹市处死,并将尸体暴露在街头,天下人心大快。彻里在执行这项命令的来回中,共四次路过徐州,全是经过家门而不进去。
他晋升为御史中丞,不久,升任福建行省平章政事,、汀、漳等地的大盗欧狗长期不能消灭,于是彻里领兵征讨他,号令森严,所过之地秋毫无犯。有前来投降的人,就用酒和食物慰劳他们并放他们回去,说:“我想你们哪是造反的人呢?实在是因为官吏的贪婪暴虐造成的。现在既然来归顺,就成了平民百姓,我怎么忍心治你们的罪?你们返回家乡耕田采桑,在你们的田园里安心居住居,不要担心。”其他山寨的人听说这件事后,全部来归顺。没多久,欧狗被他的同党绑着送到军营,被斩首示众,被胁迫追随他的人一个也不杀,汀、漳地区被平定。
九年,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七岁。他去世的时候,家产还不到二百缗钱,人们都叹服他清廉。(
篇2:《元史·彻里》阅读及答案参考
《元史·彻里》阅读及答案参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9题。每题3分,共9分。
彻里,燕只吉台氏。曾祖太赤,为马步军都元帅,从太祖定中原,以功封徐、邳二州,因
家于徐。彻里幼孤,母蒲察氏教以读书。
至元十八年,世祖召见,应对详雅,悦之。从征东北边还,因言大军所过,民不胜烦扰,
寒饿且死,宜加赈给。帝从之,乃赐边民谷帛牛马有差,赖以存活者众。二十三年,奉使江南,时行省理财方急,卖所在学田以价输官。彻里曰:“学田①所以供祭礼、育人才也,安可鬻?”遽止之。还朝以闻,帝嘉纳焉。
二十四年,桑哥为相,引用党与,钩考天下钱粮,民不胜其苦,自裁及死狱者以百数,中外骚动。廷臣顾忌,皆莫敢言。彻里乃于帝前,具陈桑哥奸贪误国害民状,辞语激烈。帝怒,谓其毁诋大臣,失礼体,命左右批其颊。彻里辩愈力,且曰:“臣与桑哥无仇,所以力数其罪而不顾身者,正为国家计耳。苟畏圣怒而不复言,则奸臣何由而除,民害何由而息!且使陛下有拒谏之名,臣窃惧焉。”于是帝大悟,即命帅羽林三百人往籍其家,得珍宝如内藏之半。桑哥既诛,复奉旨往江南,籍桑哥姻党江浙省臣乌马儿、湖广省臣要束木等,皆弃市,天下大快之。彻里往来,凡四道徐,皆过门不入。
进拜御史中丞,俄升福建行省平章政事。汀、漳剧盗欧狗久不平,遂引兵征之,号令严肃,所过秋毫无犯。有降者,则劳以酒食而慰遣之,曰:“吾意汝岂反者耶,良由官吏污暴所致。今既来归,即为平民,吾安忍罪汝。其返汝耕桑,安汝田里,毋恐。”他栅②闻之,悉款
附。未几,欧狗为其党缚致于军,枭首以徇,胁从者不戮一人,汀、漳平。
九年,以疾毙,年四十七。毙之日,家资不满二百缗,人服其廉。
(节选自《元史·彻里》)
注:①学田:旧时办学用的.公田。②他栅:其他营寨。
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不胜烦扰,寒饿且死,宜加赈给 给:供给,施与
B.则劳以酒食而慰遣之 劳:烦劳
C.民不胜其苦 胜:能够承受,禁得起
D.即命帅羽林三百人往籍其家 籍:登记,没收
8.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卖所在学田以价输官 且使陛下有拒谏之名
A. B.

樊哙侧其盾以撞 不出,火且尽
得珍宝如内藏之半 其返汝耕桑
C. D.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能表现彻里“爱护百姓”和“廉洁无私”的一项是:
A.①帝从之,乃赐边民谷帛牛马有差 ②所以力数其罪而不顾身者,正为国家计耳
B.①号令严肃,所过秋毫无犯 ②具陈桑哥奸贪误国害民状,辞语激烈
C.①则奸臣何由而除,民害何由而息 ②彻里往来,凡四道徐,皆过门不入
D.①今既来归,即为平民,吾安忍罪汝 ②毙之日,家资不满二百缗
7、B劳:慰劳
8、C(a用;连词,来 b连词,况且;副词,将要 c都是结构助词“的 ”
d副词,还是;副词,反问“难道”)
9、D
篇3:“奥里乳化油” 阅读训练及答案
“奥里乳化油” 阅读训练及答案
委内瑞拉石油资源丰富,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生产国之一。然而,委内瑞拉的超重原油(当地又称之为天然沥青)的蕴藏量更加丰富,达420亿吨。委内瑞拉人以这种天然沥青为原料,加水和添加剂制成了乳化油。这一新产品于1988年首次商业输出,目前已销往加拿大、日本、丹麦、意大利、德国、英国等许多国家。
奥里诺科河全长2730公里,流域面积达97.4万平方公里。在奥里河中下游的地下深处,就是奥里诺科天然沥青的蕴藏之地。为了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委内瑞拉石油公司采用了先进的水平垂直开采技术,避免了对奥里诺科草原植被的破坏。委石油公司从奥里诺科河流域到北部的加勒比海岸建设了数百公里的输油管道,以便将开采的沥青输送到乳化油加工厂进行加工。
奥里诺科沥青是一种高粘度的胶状体,无法作为燃料直接使用。经过乳化处理后,形成水包油乳状液,可满足燃料油输送雾化要求。据介绍,奥里乳化油的制用原理是用70%的奥里诺科天然沥青,30%的水,再加入添加剂,经机械混合而成。其特征是:重质原油被乳化剂包裹,水为连续相,油为分散相,从而使原来的油与油之间的摩擦转为水油之间的摩擦,粘度大大降低。
奥里乳化油是委内瑞拉的特产和专利产品,其发明制造技术所需设备与设计均是委内瑞拉人自己完成的,世界上其他国家不生产,也不出口。奥里乳化油的生产已获得国际ISO9001认证,奥里乳化油的产品名称也已进行了商标注册。这种新产品在世界能源领域成功应用,与委内瑞拉石油公司多年来严格的生产技术管理、成功的市场运作是分不开的。
作为一种液体燃料,奥里乳化油的'用途广泛,可用于电厂火力发电、柴油发电机的燃料、液化气的制作和水泥厂的原料等。奥里乳化油的价格低于等热值的煤炭或天然气,一跃成为当今世界物美价廉的替代燃料。
奥里乳化油的第一代产品100号乳化油问世后,由于含有污染环境的物质曾遭到批评,被称为最差的燃油。国际环保组织认为,奥里乳化油的污染程度超过煤炭和重质燃油,因而有些国家一度禁止使用这种燃料,现在委内瑞拉生产400号产品,污染环境的物质大量减少,燃烧时已大大低于煤炭和重质燃油的污染程度,而燃烧的功效却大为提高,也更加便于储运。
从价格方面说,奥里乳化油每吨售价格30美元左右,而国际市场的原油价格上涨时每桶(每吨约合7.35桶)就要30多美元,因此前者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据有关方面介绍,尽管委方一直不断提高产量,但奥里乳化油还是供不应求。为此,委计划通过国际合作,增建乳化油生产厂,使乳化油产量到时增加到1240万吨,以满足国际市场日益增长需要。中国在进口了50万吨乳化油进行了试用,反应良好,其后开始正式进口。奥里乳化油主要被用于中国东南沿海电厂,同时,它也被应用于冶金、陶瓷、建材、玻璃和沥青等行业。
4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签署了《联合开发奥里乳化油合作协议》。同年12月,中委双方签署了《合资经营协议》,由中油集团与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共同出资在委内瑞拉注册成立中委奥里乳化油公司,合同期限为30年,根据协议,中委合资的乳化油厂将于20建成年产乳化油650万吨的规模,由中油集团负责销往中国国内市场。届时,中国有可能成为奥里乳化油的最大用户。
12、下列各项中,对乳化油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乳化油是把水和添加剂加入天然沥青中搅拌混和而成。
B、相对于天然沥清,乳化油的粘度降低了,主要是因为乳化油中的水把油隔开了。
C、乳化油从产品转为商品后,促进了产品的开发,产品与商品之间形成良性联系。
D、100号乳化油由于污染原因被一些国家禁用,400号乳化油则因大大减少了污染,且提高了功效,以及便于储运而被世界各国看好。
13、下列各项中,对沥青经过乳化处理后,形成水包油乳状液,可满足燃料油输送雾化需求。一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包油特征是乳化油满足燃料输送雾化要求的根本原因。
B、由于粘度降低,乳化油能在输送中雾化。
C、沥青粘度高,经过乳化后才能作为燃料油使用。
D、由于技术的要求,燃料油在输送时必须对其雾化。
14、委内瑞拉是世界上惟一生产并出口乳化油的国家,对其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委内瑞拉天然沥青蕴藏丰富,为乳化油的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原料来源。
B、委内瑞拉石油公司采用了先进的水平垂直开采技术,保护了作为天然沥青蕴藏地的奥里诺科草原的植被,保护了生态环境。
C、委内瑞人自己完成乳化油制造技术,对产品实行严格的生产技术管理,又成功地运用市场运作手段进行推销。
D、委内瑞将采用通过国际合作增建乳化油生产厂的方式,提高产量,以解决供不应求的矛盾。
15、根据文中所提供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委内瑞拉石油公司在加勒比海岸设立了乳化油加工厂。
B、奥里乳化油每吨卖30美元左右,而原油每吨却要220多美元。价格的优势让奥里乳化油处于市场竞争的不败之地。
C、年,中国会成为奥里乳化油最大用户,为了节约运输等费用,中委奥里乳化油公司将在中国东南沿海设厂生产乳化油。
D、汽车的当前燃料使用完竭后,乳化油将成为汽车的主要燃料。
参考答案
12、D(是许多国家不是各国,属扩大概念范围,详见第一段文字)
13、B(雾化并非在输送中完成)
14、B(这一事实,不是生产与出品乳化油的原因)
15、A(可由第二段文字推断出。B项中.220多美元是油价涨时的价格、且价格优势只是条件之一。C项无任何根据。D项中,汽车当前燃料是汽油、柴油、天然气。它们完竭表示石油的完竭,沥青也不会有太多的使用期了)
篇4:彻里,燕只吉台氏阅读答案
彻里,燕只吉台氏。曾祖太赤,为马步军都元帅,从太祖定中原,以功封徐、邳二州,因家于徐。彻里幼孤,母蒲察氏教以读书。至元十八年,世祖召见,应对详雅,悦之。从征东北边还,因言大军所过,民不胜烦扰,寒饿且死,宜加赈给。帝从之,乃赐边民谷帛牛马有差,赖以存活者众。二十三年,奉使江南。时行省理财方急,卖所在学田以价输官。彻里曰:“学田所以供祭礼、育人才也,安可鬻?”遽止之。还朝以闻,帝嘉纳焉。
二十四年,桑哥为相,引用党与,钩考天下钱粮,民不胜其苦,自裁及死狱者以百数,中外骚动。廷臣顾忌,皆莫敢言。彻里乃于帝前,具陈桑哥奸贪误国害民状,辞语激烈。帝怒,谓其毁诋大臣,失礼体,命左右批其颊。彻里辩愈力,且日:“臣与桑哥无仇,所以力数其罪而不顾身者,正为国家计耳。苟畏圣怒而不复言,则奸臣何由而除,民害何由而息!且使陛下有拒谏之名,臣窃惧焉。”于是帝大悟。
(《元史·彻里》,有删改)
18.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家于徐 家:安家
B.应对详雅 雅:非常
C.卖所在学田以价输官 输:交纳
D.遽止之 遽:立即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寒饿且死 若属且皆为所虏
B.彻里乃于帝前今其志乃反不能及
C.民不胜其苦 其皆出于此乎?
D.所以力数其罪而不顾身者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20.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3分)
译文:
(2)学田所以供祭礼、育人才也,安可鬻?(3分)
译文:
阅读答案:
18、B雅:美好,正确,规范
19、C( A将要 B 竟然 C代词;副词,表猜测 D……的原因)
20.(1)我一向认为把死和生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也是虚妄的。
(2)学田(收益)是用来供给祭祀仪式、培育人才的,怎么可以卖掉?
彻里,是燕只吉台氏人。曾祖父太赤,曾任马步军都元帅,随元太祖平定中原,因为立有大功而被(元太祖)赐予徐州、邳州两州作为封地,彻里的曾祖父于是在徐州安下了家。彻里少小丧父,母亲蒲察氏用读书作为培养方式来教育彻里。至元十八年,元世祖召见彻里,彻里回答世祖的问题十分详备而且无懈可击,世祖对彻里很满意。彻里侍从世祖征讨东北边境归朝时,借着机会向世祖进言说:朝廷大军所经过的地方,老百姓无法承受大军的烦扰,老百姓(因此)受冻挨饿濒临死亡,(朝廷)应当加以救济施与。世祖采纳了彻里的建议,于是根据爱害程度的差异分别赐给边境受害百姓粮食、布帛与牛马,受害百姓因为彻里此举而得以幸存的人很多。至元二十三年,奉旨巡察江南。当时地方行省正在致力于整理财政,卖去所在地区的公田,用学田作价来缴纳官府(下达的征缴任务)。彻里说:“学田(收益)是用来供给祭祀仪式、培育人才的,怎么可以卖掉?”彻里迅速而及时地制止了这种卖学田抵政府征缴任务的做法。彻里回到朝廷,把这件事汇报给了世祖,世祖皇帝赞许彻里的做法,并采纳了彻里的建议。
至元二十四年,桑哥任丞相,他推荐任用自己的朋党,查核全国的'赋税,老百姓不能承受他们的掠夺所带来的痛苦,(因而)自杀或死于牢狱中的人能用百位数来计算,朝廷内外都因此浮动不安。朝臣们顾及与忌惮桑哥,都不敢向世祖皇帝进言。彻里竟然在世祖面前,一一陈述桑哥邪恶贪婪祸国殃民的情形,言辞慷慨激昂。世祖皇帝很生气,说彻里诽谤诋毁大臣,丧失了礼节规矩,命令侍从打他的耳光。彻里却越发奋力与皇帝争辩,而且说出:“我与桑哥并没有个人怨仇,我之所以极力列举他的罪行却不顾念自身(安危),正是为了国家谋划罢了。如果我(现在)畏惧圣上发怒却不敢再进言,那么奸佞的臣子能用什么办法得以铲除,老百姓(因佞臣当权)所遭受的祸患用什么办法得以消除!更何况(我因挨耳光而不再进言)就会使陛下留下拒谏的名声,臣私下里(为此)感到害怕啊。”世祖皇帝因彻里的一席话而醒悟。
篇5:彻里,燕只吉台氏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彻里,燕只吉台氏。曾祖太赤,为马步军都元帅,从太祖定中原,以功封徐(今徐州)、邳(今江苏省邳州)二州,因家于徐。彻里幼孤,母蒲察氏教以读书。
至元十八年,世祖召见,应对详雅,悦之,俾常侍左右,民间事时有所咨访。从征东北边还,因言大军所过,民不胜烦扰,寒饿且死,宜加赈给,帝从之,乃赐边民谷帛牛马有差,赖以存活者众。二十三年,奉使江南,时行省理财方急,卖所在学田以价输官。彻里曰:“学田所以供祭礼、育人才也,安可鬻?”遽止之。还朝以闻,帝嘉纳焉。
民不胜其苦,自裁及死狱者以百数,中外骚动。廷臣顾忌,皆莫敢言。彻里乃于帝前具陈桑哥奸贪误国害民状,辞语激烈。帝怒,谓其毁诋大臣,失礼体,命左右批其颊。彻里辩愈力,且曰:“臣与桑哥无仇,所以力数其罪而不顾身者,正为国家计耳。苟畏圣怒而不复言,则奸臣何由而除,民害何由而息!且使陛下有拒谏之名,臣窃惧焉。”于是帝大悟,即命帅羽林三百人往籍其家,得珍宝如内藏之半。桑哥既诛,诸枉系者始得释。复奉旨往江南,籍桑哥姻党江浙省臣乌马儿、蔑列、忻都、王济,湖广省臣要束木等,皆弃市,天下大快之。彻里往来,凡四道徐,皆过门不入。
进拜御史中丞,俄升福建行省平章政事,汀、漳剧盗欧狗久不平,遂引兵征之,号令严肃,所过秋毫无犯。有降者,则劳以酒食而慰遣之,曰:“吾意汝岂反者耶,良由官吏污暴所致。今既来归,即为平民,吾安忍罪汝。其返汝耕桑,安汝田里,毋恐。”他栅②闻之,悉款附。未几,欧狗为其党缚致于军,枭首以徇,胁从者不戮一人,汀、漳平。
九年,以疾毙,年四十七。毙之日,家资不满二百缗,人服其廉。
(选自《元史·彻里》,有删改)
【注】①学田:旧时办学用的公田。②他栅:其他营寨。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不胜烦扰,寒饿且死,宜加赈给给:供给,施与
B.则劳以酒食而慰遣之劳:烦劳
C.民不胜其苦胜:能够承受,禁得起
D.即命帅羽林三百人往籍其家籍:登记,没收
答案:B(慰劳)。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卖所在学田以价输官B.且使陛下有拒谏之名
樊哙侧其盾以撞不出,火且尽
C.得珍宝如内藏之半D.其返汝耕桑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答案:C(A、第一个“以”,来,表目的;第二个“以”,连词,表承接。B、第一个“且”,况且,表递进。第二个“且”,将要。C、两者都是结构助词,“的”。D、两个都是语气词,但第一个表委婉语气,第二个表反诘语气。)
篇6:在节日里徜徉阅读训练答案
①有的日子,值得人们庆祝它,纪念它,这就是节日。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河流里,节日就像一个个停泊的码头。人们徜徉其间,体味某种特定的情境,把情绪调到兴奋的波段,尽情释放。节日,给平淡的日子打上一个漂亮的领结。有了节日,日子便有了起伏。
②有些节日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它们的意义不同寻常。因某一年的某一天发生了一件意义深远的重大事情,一个本来很平常的日子,便成为365天里的一个亮点,具有巨大的穿透力和辐射力。譬如1919年5月4日,北京青年学生发起了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其后的一个多月里,运动迅速席卷中华大地,5月4日这个日子后来成为青年节,打上了爱国精神的烙印。又如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10月1日这个日子从此成为国庆节,凝聚了扬眉吐气的中华民族新生与振兴的`希望。这类具有重大意义的节日,为人们提供了一年一度举行庆典的缘由。每逢这些节日,人们或举行盛大的聚会,或召开庄严的大会,或举办载歌载舞的晚会,用以歌颂人民、礼赞祖国,充分感受节日的分量和意义。公共场所则彩旗招展,彩灯高悬,呈现出“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景象。这些庆典,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回眸和眺望的机会,咸了人们保持意义记忆的一种基本方式,更是人们生命智慧的一部分。 ③有些节日具有鲜明的民族传统文化色彩。它们从历史烟尘中逶迤而来,浸满了丰厚的 文化意蕴,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弥散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那霏霏细雨,浸湿了祭祖怀亲的心绪,使中华历史长卷笼上一层淡淡妁哀思。端午节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地墨汁,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人们赛龙舟、插菖蒲,千百年来,沿袭不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秋佳节,千家万户共享一轮明月,吃月饼,叙家常,念亲人,表达浓浓的祝福和思念,成为每个家庭最温馨的生活亮点。“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是节日旋律中最高的音符,人们心灵深处的情绪在这时得到彻底爆发。灯笼、爆竹、春联成了节日.的经典形象,绚丽的色彩和欢庆的声浪使春节尽情绽放。围绕着辞旧迎新的喜庆主题,各地衍生出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欢庆方式,一浪推一浪地渲染着春节气氛。其中,南京的金陵灯会就颇为有名。金陵灯会始于六朝,盛于明清,延续至今。现在的灯会集中在夫子庙举办,自春节始,为期一月。尤其在元宵 夜,灯如海,人如潮,一派盛世景象。传统节日承载了古老而年轻的文化气息和地方风情,像水; 一样拍打着你,让你感到一种无形的东西已经穿透你的肌肤,进入你的灵魂深处。
④人的生命之树缀满了节日的彩灯。有些节日不具有公众性而具有个体性,只属于你自己。生日,就是隶属于你名下的日子。若干年前的这一天,时间老人认领了你,你从此来到莽莽天地间面对尘世的快乐和忧伤,你踏着这个日子走向成熟。这一天,是你年轮的标志,是你生命的刻度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命的加减法规则越来越明晰而透彻了。婚庆日,也是隶属于你的特殊日子,它是婚姻的里程碑。因为婚姻里有太多的酸甜苦辣,有太多的跌宕起伏,这个日子就显得特别珍贵,值得庆贺纪念。婚姻的进程伴随了岁月的风霜雪雨,但婚庆日始终是婚姻的常青树,使婚姻充满盎然的绿意。这些个体性节日也许不像公众性节日那样有确切的指向和鲜明的主题,但它们依然蓬勃在你的生命家园里,不管你珍视还是遗忘,它们总是按时按时去,脚步匆匆而踏实,使你的生命丰满起来。
1.阅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3分)
2.用自己的话概括②段的主要内容。(2分)
▲
3.阅读③段中的画线句,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端午节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墨汁,把中华大
①
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
②
(1)分别写出句中隐含的历史故事和传统习俗。(2分)
历史故事: ▲ (1分)
传统习俗: ▲ (1分)
(2)从①②两处画线词语中任选一处,作简要品析。(2分)
对( ▲ )处简要品析: ▲
4.③段中写春节的部分提到南京的金陵灯会,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
5.“节日,给平淡的日子打上一个漂亮的领结。”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这句话意思的一项是
( ▲ )(2分)
A.每逢这些节日,..…·公共场所则彩旗招展,彩灯高悬,呈现出“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景象。
B.中秋佳节,千家万户共享一轮明月,吃月饼,叙家常,念亲人,表达浓浓的祝福和思念,成为每个家庭最温馨的生活亮点。
C.若干年前的这一天,时间老人认领了你,你从此来到莽莽天地间面对尘世的快乐和忧伤。
D.婚姻的进程伴随了岁月的风霜雪雨,但婚庆日始终是婚姻的常青树,使婚姻充满盎然的绿意。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3分)公众性节日 民族传统节日 生日
2.(2分)具有政治色彩节日的意义和人们庆祝纪念的方式。(意对.即可)
3.(4分) (1)历史故事:屈原投江;传统习俗:端午节吃粽子。(2分)
(2)① 运用拟人手法,形象而含蓄地写出端午习俗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
② 准确传神地表现出端午习俗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意对即可)(2分)
4.(2分)以金陵灯会为例,说明各地衍生出许多欢庆方式,一浪推一浪地渲染着春节气氛;体现了传统节日的文化气息和地域特色。(意对即可)
5.(2分)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