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ng123456789”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工程硕士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工程硕士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毕业论文文献格式
1、题目:题目应当简明、具体、确切地反映出本文的特定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字,如果题目语意未尽,用副题补充说明。
3、摘要: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有数据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摘要一般200-300字摘要中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4、正文:论文中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等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如图1,图2-1;表2,表3-2;附注:1);文献[4];式(5),式(3-5)等具体要求如下;
4.1、图: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注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无量纲可以省略),坐标上采用的缩略词或符号必须与正文中一致。
4.2、表:表应有表题,表内附注序号标注于右上角,如“XXX1)”(读者注意:前面“”引号中的实际排版表示方式应该是“1)”在“XXX”的右上角),不用“﹡”号作附注序码,表内数据,空白代表未测,“一”代表无此项或未发现,“0”代表实测结果确为零。
4.3、数学、物理和化学式:一律用“”表示小数点符号,大于999的整数和多于三位的小数,一律用半个阿拉伯数字符的小间隔分开,不用千位擞“,”,小于1的数应将0列于小数点之前。例如94,652应写成94 652;319,325应写成0314 325。
应特别注意区分拉丁文、希腊文、俄文、罗马数字和阿拉伯数字;标明字符的正体、斜体、黑体及大小写、上下角,以免混同。
4.4、计量单位:论文中使用的各种量、单位和符号,必须遵循国家标准GB3100-82, GB3101-82,GB3102/1-13-82等的规定单位名称和符号的书写方式,一律采用国际通用符号。没有相应符号的非物理量单位可使用中文(如“件”、“台”、“人”等),它们可以与其他单位的符号构成组合单位(如“件每秒”的符号为“件/S”)。
篇2:生物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生物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生物工程,是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兴起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学科,90年代诞生了基于系统论的生物工程,即系统生物工程的概念。
【一】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摘要分析高等学校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
依托吉林大学国家级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对实践教学体系、方法、评价体系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与尝试,初步探索出一条适合吉林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发展的实践教学道路。
关键词生物工程;实践教学;实训基地
1前言
生物工程作为21世纪科学技术的核心之一,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综合性很强的交叉学科[1]。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生物产业的前景也愈发广阔。
然而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就业却较为困难,究其根本原因,一方面是我国生物工程产业化水平较低,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三个能力”即实验技能、工程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有所欠缺。
实践教学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的过程,对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的培养也至关重要。
本文在分析国内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弊端的基础上,依托吉林大学国家级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下简称实验中心),对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进行初步探讨。
2生物工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忽视实践教学,教育理念落后传统教育观念重理论、轻实践,认为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补充,是验证理论课的一种手段[2]。
因此,生物工程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课设置门数较多,学生课业较重,课余时间不足。
相对而言,实验课不设考试,没有学分,只注意如何更好地配合理论教学,这就造成学生不重视实验课和实验技能,成为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育的一大痼疾。
实验内容陈旧,实验课安排不合理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大多是由课程指导教师独立设置,而部分指导教师科研方向与所教课程方向不一致,无法将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引入实践教学内容中,势必导致实验内容陈旧,方法老套。
再加上各课程指导教师缺乏应有的沟通,故而实验课内容零散,实验内容重复[3],使得学生丧失主动学习的兴趣。
同时,由于实验课依附于理论课,没有独立的学时,实验课普遍安排在学生课余时间,实验时间不足,学生对实验中的一些现象缺乏思考[4]。
由于整个实验中学生都是被动参与,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一旦出现问题便难以解决,限制了他们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发展。
实验教学经费投入少,师资队伍薄弱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很多仪器设备台套数不够,许多实验中几个甚至是十几个学生共用一套仪器设备,且难以更新换代,先进的技术设备进入不到教学中来,造成理论与实际脱节,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5]。
加之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实验系列教师一直不被重视。
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普遍存在学历低、水平不高、进修机会少、职称评定和工作量计算不合理的情况[6],导致实验教学人员工作热情不高、责任心不强,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
3生物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近几年,针对生物工程专业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许多改革尝试。
通过专业整合,将原属于农业与机械学院的生物工程专业调整到生命科学学院,依托实验中心对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进行改革,把实验从理论课中分离出来,设计独立的实践课程和考核方法,理顺学科脉络,明确各课程的授业范围,引入学科交叉和开放创新实验,强化课程实验与实训实习内容的相互衔接,构建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全面系统的课程体系。
这样调整,使得课程内容既避免重复,又相互衔接;既反映学科前沿,又突出学科交叉融合之势。
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为目的,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训练。
同时,在每门实验课程内设计一定学时的设计实验项目和综合实验项目供学生自主选做,有一定加分,提高实验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
以微生物学实验为例,设计为64学时,必选实验有3项为54学时。
同时,设计6项选做实验,其中3项综合性实验“从酸奶中分离、培养产乳链菌肽的乳酸乳球菌及乳链菌肽效价测定”“大肠杆菌噬菌体的分离、纯化及效价测定”“纤维素酶产生菌的选育”,每项为8学时;3项设计性实验“高产淀粉酶霉菌的分离纯化”“高产酒精的酿酒酵母菌株的诱变选育”“高产抗菌肽乳酸菌的分离纯化”,每项为2学时。
学生做完必选实验后,至少再选作1项综合性实验和1项设计性实验才能结课,这样有助于确立学生在实践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其学习兴趣,锻炼其实验技能。
另外,承办院、校、省级生物实验技能大赛,根据竞赛成绩选拔下一级参赛人员。
通过这样一种“层层递进式”的竞赛方式,学生的实验技能进一步得以巩固、加深。
实习实训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与生产的对接,将专业实践分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两个阶段。
校内实训建设了实训基地,配备了相应的仪器设备,如多台5~100L发酵罐、空压机、电锅炉、大容量冷冻离心机、高压均质机、喷雾干燥器、中试型流化床、滴丸机、冻干机等先进仪器。
同时,将基因工程、发酵工程、代谢控制工程、生物分离工程等课程有机整合在一起,以典型的生物产品和教师的科研成果为内容,在学生具备专业基础实验能力的基础上,从原材料开始到终产物的制备,用一个完整的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术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好氧发酵—谷氨酸发酵”和“重组人白介素18的发酵、纯化及鉴定”分别是传统生物产品实验及科研成果实验的代表。
为了使课程内容与产品生产一致、仪器设置与生产要求一致、教学过程与工艺流程一致,校内实训以学生为主,教师负责指导,学生按照企业的生产流程通过小组合作生产出相应产品,通过这一过程使得学生对生物产品的开发、生产、提取、检验等一系列过程有了深刻的了解。
同时,积极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推动教师参与企业的产品与技术开发,从企业引进生产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到学校任教,并与16家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办实习基地。
在学生完成校内实训,掌握相关生产原理及工艺流程后,带领他们到相关的工厂实地实习,了解工厂设计,熟悉生产流程,加深对自动化的认知。
这样既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也为教师和企业的合作提供了平台,实现了共赢。
创新实验创新实验依托开放实验、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吉林省生命科学创新实验大赛、本科毕业论文等来推动学生学习热情和科研兴趣。
在大创计划和创新大赛中,学生自主选择题目并由教师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文献、设计路线和进行试验。
在毕业论文中,教师以自己的科研课题为主设计题目,教师和学生实行双向选择,确保一人一题。
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了解科研过程,具备文献检索、设计实验方案、论文写作等科研工作必备素质。
经过几年的积累与沉淀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本科生承担创新实验项目47项,发表研究论文19篇,参与申请发明专利6项。
4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方法的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
“互联网+”实践教学不受时间的限制,学生可随时通过手机等现代通信工具进行选课、预习、复习、查询成绩、课后交流,由“被动灌输”变为“主动探索”,提高了学习效率,促进了自主学习。
以实验中心网站为平台,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相结合,进行数字化教材、虚拟仿真技术、微课等辅助教学。
1)在实验中心网站上发布本学期实践教学日程安排,学生根据选课查阅相应的数字化资源,通过相关仪器使用视频、课件和相关资料预习,尽早熟悉操作技能,理解实验原理,提高实验效率,减少实际操作中的错误。
2)通过基本实验技术、选做和验证性等微实验知识点或技能点视频的学习,使学生在短时间内熟悉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进而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综合性、探究性实验上。
3)通过对操作复杂、大型设备使用技术、不可见的实验原理和不可见的实验现象或结果的虚拟仿真实验学习,如动物解剖、外源基因转入受体菌的过程,发酵罐控制、高效液相色谱的操作等,使学生网上模拟实验过程操作,形象、直观地熟悉实验原理和实验现象,加深对实验过程的理解,为真实的实验操作打下基础。
4)学生通过网络互动平台,实现自主答题、自主测试、师生互动、成绩查询、教学评价等。
5)教师可登录后台,查看学生的观看视频次数、时间、模拟实验操作情况,评定学生自学成绩等。
几年来,中心开发网络课程13部、在编数字化课程3部、视频71部、多媒体课件89个、仿真实验6个,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5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
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实践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
经过几年的摸索、总结和实践,构建了一套以学生为主体、内容多元性、渠道多样化、注重评价对象未来发展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该体系由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和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两部分组成。
1)学生实践成绩评价体系由五部分组成:①学生预习实验、观看仪器操作的程度,占总成绩的10%;②进行仪器操作的考核,合格者发仪器使用许可证,占总成绩的20%;③良好的实验习惯,由研究生助教和实验系列人员对实验中的行为打分,占总成绩的20%;④全部实验结束后的考试,占总成绩的25%;⑤实验报告、实验结果电子分析报告,占总成绩的25%。
另外,如果实验为探究型实验,则降低④⑤各5%的占比,增加实验设计和论文撰写10%的占比。
2)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由三部分组成:①学期末,对在校学生、毕业一年的学生和任课教师做调查问卷,并收集网上反馈信息,以此作为改进的依据;②学期初,组织任课教师、校内专家、用人单位专家认真总结实践教学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并参与培养方案制订,使各项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符合社会需要;③设立实践教学督学委员会,指导并监督各项实践工作落到实处。
实践证明,该评价体系对促进学生提高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科研素质等具有明显效果,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不断增加,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的数量和质量一直攀升,各级学科竞赛获奖大幅度增多,被国内外知名院校录取的研究生数量逐年增加,得到用人单位广泛认可。
6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团队的建设
教师是培养方案的执行者,教师的素质、能力与水平,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培养学生的社会认可度[7]。
针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首先,采取老教师传、帮、带的措施,定期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指导,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其次,鼓励中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提高学历层次;最后,为中青年教师提供参加各种教学、科研会议的机会,帮助中青年教师申请教学、科研项目,提高业务水平,开阔科研视野。
经过几年的建设,中心教学团队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趋于合理,中青年教师比例为72%,博士学位获得者比例为39%,高级职称拥有者比例为28%。
教学成果不断涌现,主编出版实验教材15部、实验教改专著6部,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20篇,获各类教学改革奖励与荣誉158项,确保了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和实践育人质量的不断提高。
7结语
吉林大学生物工程专业于在工学部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基础上开始建设,成立时间短、积累少,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阻碍了专业发展。
因此,在专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一直重视实践教学改革,不断探讨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方法,并取得较好的成绩,学生的实验技能、综合能力、创新意识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篇3:地质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二滩水电工程对库区生态地质环境影响的探讨
莱州湾西岸工程地质环境及桩基础的适宜性研究
襄垣县采煤诱发地质灾害的工程地质研究
泸州机场红层软基工程地质特性及工程效应研究
杭州地铁二号线过江隧道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研究
地质灾害预警工程项目多目标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基于ANSYS的直流电阻率法在工程地质隐患探测的正演研究
大连船舶大厦深基坑工程的空间效应分析
玛尔挡水电站坝肩高边坡工程地质研究
基于Geodatabase核电厂工程地质数据库及查询系统设计与实现 乐东22-1/15-1油气管线路由区工程地质灾害研究
江口水电站拱坝稳定工程地质研究
三维工程地质模型与可视化研究
昆明新机场航站楼区F10断层工程地质特性及工程影响研究
地质雷达数据处理、解释及其在工程勘查中的应用
湖州地区工程地质特性及单桩有效桩长研究
雅砻江杨房沟水电站复杂地质环境条件及其对大坝工程稳定的控制作用研究 不良地质隧洞快速施工研究
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遥感工程地质研究
巴塘水电站坝址选择工程地质研究
复杂岩溶地区隧道施工综合地质预报技术及工程应用 辽东湾浅海油气资源开发区浅埋古河道及其工程地质评价 城市地质与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工程实践
雅安砾石层工程地质特性及工程措施研究
胶州湾地区工程地质稳定性灰色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云南新平芭蕉树滑坡工程地质特征及成因机理研究
地质工程项目后评价理论应用研究
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工程坝肩抗滑稳定侧裂面工程地质性状研究 宁阳城区岩土工程地质及钻孔灌注桩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公路工程地质三维建模研究
昆明新机场岩溶水文地质分析及其对工程的`影响
河北地矿局第三水文工程地质大队发展战略研究
安康盆地膨胀土滑坡工程地质特征及滑坡防治措施研究 大渡河丹巴水电站坝基深厚覆盖层工程地质研究
山区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研究
大庆石化乙烯扩建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
滇池泥炭土工程地质特性试验研究
云南新平咪白代滑坡工程地质特征及成因机理研究
北京亦庄规划新城前期区域工程地质评价分析
龙门山前山断裂带地震工程地质特征研究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工程地质研究
金沙江其宗水电站下坝址坝基深厚覆盖层工程地质研究
洪口水电站坝址区风化岩体工程地质研究及建基面的合理优化 工程地质原位测试仪器的虚拟化研究
川中红层工程地质特性与路用性研究
典型地质条件下静压管桩的工程特性研究
模糊数字在地质工程中的若干应用研究
虚拟现实在铁路工程地质中的应用探索与研究
三峡工程库区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与区划研究
成兰铁路龙门山段水文地质条件及其对隧道工程的影响研究更多地质学题目:
篇4:工程硕士毕业论文致谢
在论文撰写完成之际,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xxx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在我撰写论文的过程中,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无论是在论文的选题、构思和资料的收集方面,还是在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成文定稿方面,都得到了老师悉心细致的教诲和无私的帮助,特别是他广博的学识、深厚的学术素养、严谨的治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使我受益匪浅,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此我还要向所有关心我、帮助我的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的各位老师和同学表示感谢。在论文写作期间,我也得到了本单位同事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最后,向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对本文进行评审、莅临答辩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由衷的感谢。
篇5:工程硕士毕业论文致谢
本论文是在导师xxx教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在三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活中,老师给了我热情的关怀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敏锐的洞察力、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及为人处事的态度都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能够成为老师的学生,聆听他的`教诲,深感荣幸。老师的栽培之恩,我永生难忘。
感谢建工学院xxx教授、xxx教授、xxx教授、xxx副教授和xxx老师三年中给我的教诲,将使我终身受益。同时也感谢我的师姐xxx老师、中铁十九局三处的xx处长和西铁集团的xxx工程师,他们对于我论文的完成也给我很多支持和帮助。
感谢各位专家在百忙之中审阅论文并给予指正。
篇6:工程硕士毕业论文致谢
在经过10多年的工作实践后,能够重新踏入学校的大门,较为系统的学习安全工程知识,对我来说,实在是难得的机会。在两年多的学习过程中,既得到了良师的教诲,又得到了同学和益友的启发,使我受益良多。
在这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的导师xxx教授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本论文能够顺利完成,离不开导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不仅使我树立了自己的学术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此外,本文研究工作还得到了安徽省消防总队xx高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xxx博士、xx博士、xxx硕士的热情帮助,他们在专业领域的通晓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在此向他们表示真诚的谢意!
我还也要感谢学校所有辛苦工作、为我们精心安排每次学习与活动的老师们,感谢他们给予我学业上无私的教诲和生活上亲切的关怀!
同时,尤其感谢多年来一直给予我鼎力支持和无私奉献的父母以及默默支持和照顾我学业和生活的妻子,没有他们的付出与牺牲,我的课题研究就谈不上顺利完成,再次真心地感谢和祝福他们!
最后,谨向所有在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曾经关心和帮助过本人的老师和同学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篇7: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格式参考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格式参考
一、内容要求
文献综述是在研究选题确定后并在大量搜集、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相关课题或相关领域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的综合性介绍,目的是理清本课题已有的研究基础及尚存的研究空间,它既可以给研究者在充分借鉴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深化本课题的研究指明方向,还可以帮助读者(或论文审阅者)明确本研究的新意所在。因此,写好文献综述,对于课题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文献综述的结构一般由下列成份构成:
1、标题。文献综述的标题一般多是在论文选题的标题后加“研究综述”或“文献综述”字样。
2、提要或前言。此部分一般不用专设标题,而是直接作为整个文献综述的开篇部分。内容是简要介绍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果本课题涉及到较前沿的理论,还应对该理论进行简要介绍;最后要介绍研究者搜集的资料范围及资料来源,其中要讲清查阅了哪些主要着作、在网络中查询了哪些资料库(如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并以怎样的方式进行搜索(如通过输入“关键词”或“作者名”或“文章名”进行搜索,一般用精确匹配),共搜索到的相关论文的篇目数量多少,对自己有直接参考价值的论文有多少等信息。
3、正文。这是文献综述的核心部分。应在归类整理的基础上,对自己搜集到的有用资料进行系统介绍。撰写此部分时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其一、对已有成果要分类介绍,各类之间用小标题区分。以下是常见的分类线索:按时空分类(如:本课题的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与国内研究现状);按本课题所涉及的不同子课题分类;按已有成果中的不同观点进行分类,等等。
其二、既要有概括的介绍,又要有重点介绍。根据自己的分类,对各类研究先做概括介绍,然后对此类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成果进行重点介绍。重点介绍时要求要点明作者名、文献名及其具体观点。无论是概括介绍还是重点介绍的文献资料均要求将文献来源在参考文献中反映出来,但不要求一一对应。
4、总结。对上述研究成果的主要特点、研究趋势及价值进行概括与评价。此部分应着重点明本课题已有的研究基础(已有成果为自己的研究奠定了怎样的基础或从中受到怎样的启发)与尚存的研究空间(本课题已有研究中存在的空白或薄弱环节)。
5、参考文献。要求列出的参考文献不少于10种,并按论文中的参考文献的格式将作者名、文献名、文献出处、时间等信息全面标示出来。
二、格式要求:
1、字数要求:3000字以上。
2、打印格式:
纸型-A4;单面打印;字号:标题--宋体三号,加粗。作者及单位名-宋体四号。正文--宋体小四号。参考文献格式按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格式书写。
页面设置: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5厘米;行间距:1.5倍距离;字符距离:标准。页码设置:居中。
3、排版格式:(示例)
政法与历史学院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3000字以上)
题目XXX文献综述(四号,宋体,黑体居中)
摘要:×××(五号,宋体)
关键词:×××(五号,宋体)
导言:×××(五号,宋体)
(阐明文献综述的写作目的、意义,综合所阅读文献提出论文所涉及的问题以及本文具体的研究方向并加以说明。)
正文:×××(五号,宋体)
(对所阅读论文涉及的学科研究前沿、热点问题加以阐述。可联系实际列举目前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
总结:×××(五号,宋体)
(简要总结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和具体问题,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五号,宋体)例:
[1]××××××
[2]××××××
篇8:毕业论文如何引用文献
一、研究对象
选取韩山师范学院教育技术专业届-届232篇毕业论文文后的参考文献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
采用内容分析法建立相应的类目表,对参考文献的数量、类型、时效、质量、著录规范等情况进行统计处理,分析参考文献引用现状,发现存在问题,提出改善措施,提高学生规范引用参考文献能力,从而提高毕业论文的学术水平和质量。
三、研究结果
1.参考文献的数量
参考文献的数量既反映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研究时信息检索能力,也反映学术动向和理论来源的基本线索。
从图1可以看出,教育技术专业毕业论文文后参考文献引用数量,虽然各届数据略有变化,但变化幅度不大,40%多的论文的参考文献为5~8篇,约40%的论文参考文献为9~12篇,12篇以上的仅为12%,篇均参考文献引用数量为9篇。
2.参考文献的类型
在本次统计中,根据我国发布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3]中参考文献的类型,分为著作、期刊、论文集、报纸、标准、电子文献、学术论文、报告和未定义类型文件进行统计,其分布见表1。
从表1的比例,可以发现期刊占58%,成为教育技术专业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主要参考文献的来源;著作占32%,为第二大研究资料来源。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网络越来越普及,信息获取变得更加容易,电子文献成为第三种主要参考文献。
另外,对学术论文、论文集、报纸、报告、标准等不同类型的文献资料都有引用,但引用量较小,合计仅占5.1%。
3.参考文献的时效
一般来说,参考文献的新旧程度可间接反映研究者所拥有知识的新旧程度,从而可以看出他是否了解本学科本领域最新的研究动向,据此可从一个侧面来判断该论文学术水平的高低。
[4]从图2可以看出,学生毕业论文文后参考文献3年内文献的引用数量从2007届的53%下降到2009届的41%,学生完成论文对近期文献的引用数量不升反降,值得关注。
4.参考文献的质量
引用参考文献提倡著录权威的、高水平的、前沿性的文献,这不仅说明作者的眼界、水平和科学态度,也反映出论文的起点和深度,增加文中论点、论据的可靠性。
图3显示学生引用参考文献中核心期刊从2007届的16%到2009届的18%,比例虽然略有上升,但都不足20%,总体比例还是不高。
5.参考文献著录的规范程度
正确著录参考文献表明对他人劳动的尊重,避免抄袭、剽窃的嫌疑,体现作者科学的作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从图4可以看出,届的论文参考文献著录的规范程度最高达到70%,这与当年学院进行的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加强毕业论文监管不无关系,2009届的参考文献著录的规范程度较低,只有57%,高达43%的参考文献著录不规范。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参考文献数量偏少
毕业论文反映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学生对学科发展方向的把握,是学生综合能力和科研能力的体现。
统计结果显示,学生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数量总体偏低,46%的论文的参考文献仅为5~8篇,篇均参考文献数为9篇,数量偏少的参考文献说明学生信息检索能力低,令人怀疑其对所选的研究课题的认识是否全面而深入,必定影响论文的学术水平。
2.参考文献类型相对集中
研究结果显示,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类型主要集中在期刊和著作,当然期刊的知识更新速度快、一次发表数量多、知识覆盖面广、影响广泛,并能反映专业科研新动向,而著作的知识稳定、内容深、研究的问题成熟、知识结构体系系统,成为主要参考资料未可厚非。
但是毕业论文的写作具有明确的专业性和目的性,参考文献类型越是多样化,越是广泛而全面,越能说明作者研究视野的开阔性和对特定课题进行深入研究,越能反映出该文的研究水平所处的位置。
3.参考文献时效相对较长
学生毕业论文的引用参考文献的时效性较长,有53%以上的文献资料是3年前出版的。
教育技术专业是发展中学科,新技术、新理论、新观点、新设计、新工艺、新方法层出不穷,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如果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全部来自多年以前,很难让人信服它反映了最新的科研成果。
4.参考文献质量不高
高水平、高质量的参考文献能反映该学科领域最新的、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发展动向,越具有新的观点、新的分析材料和新的数据或结论,越有利于显示论文的研究起点、深度和广度。
但数据显示,毕业论文中高达83%的参考文献来自一般的刊物,权威的、有影响的文献只占17%。
5.参考文献著录不规范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的规范、严谨,可以提升毕业论文的科学性和可信度[5]。
统计显示,有34%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不统一、不规范、不准确,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学生对待科研的严谨态度。
五、产生问题的成因
1.学生的重视度不够
学生对参考文献引用的重视程度不够,不理解其重要意义,马虎应付。
加上近年来就业压力越来越重,一些学生对撰写毕业论文不以为然,认为找到工作、考上公务员或者研究生更重要,论文能过关就行。
还有一些学生有错误认识,认为毕业论文写作只不过是走个过场,不经过周密的资料查阅和分析,随意找几篇相关的文献拼凑就成。
2.缺少规范引用参考文献知识
由于本科期间没有开设论文撰写规范方面的课程或缺少相关讲座,多数学生没有学习过学术论文写作规范,相关知识往往由指导教师口耳相传或是学生自己模仿报刊文章,缺乏系统化、规范化的知识体系。
[6]学生本身专业知识欠缺或理解水平有限,不能正确领悟参考文献所表达的意思,断章取义,取其所需,加上有些指导教师自己对国家规定的文献撰写标准和要求不熟悉、不了解,缺乏监管能力和意识,表现出对文献引用的不负责任和敷衍态度。
3.参考文献著录的格式要求多难以把握
我院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GB/T 7714?》的要求来进行,其中对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要求确实很多,每一种类型的参考文献及其具体要求也不尽相同,学生由于平时学习中接触较少,加上写作态度不严谨,在格式把握方面难免存在问题。
六、建议及措施
1.对学生进行相关培训
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无论是学生还是指导教师都应充分认识到参考文献的数量、类型、时效和质量直接关系到论文的品质。
应端正科研态度,意识到参考文献的重要性,使参考文献引用达到规范化。
[7]在美国,早在20世纪40年代,学术论文写作就被列为高等院校的应用写作教学内容,日本也把学术性论文写作作为应用文体来教授[8]。
根据国外经验,开设学术性文章规范课程,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遵守相关规范的素养,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学术态度和习惯,规范引用参考文献,减少抄袭和侵权现象。
如开课条件不成熟,可邀请校内外一些论文写作水平高的教师或专家,开展学术论文写作规范讲座或咨询活动,有针对性地指出论文写作中常出现的问题和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掌握论文写作的规范和技巧。
[9]此外,学校的学报编辑部网站或校园宣传栏,也可定期开设学术性论文写作规范专栏,通过电子留言板、电子邮箱来回答学生提出的写作规范问题或遇到的种种疑问,帮助学生提高论文写作水平,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
2.发挥指导教师的把关作用
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指导教师直接面对学生的种种疑问和问题,指导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学生论文的完善和质量的提升,因此,指导教师也要不断学习,形成严格按标准指导论文的主动性和善于识别错误的敏锐性。
对参考文献的获得、取舍、引用,给予专业的指导;对于规范的引用,应多一份耐心和细致,不厌其烦、认真把关,指导学生不断修改,一步步规范完善论文,为提高学生论文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让他们在不断修改论文过程中,增强论文写作的规范意识以及提高规范引用参考文献的能力。
3.建立参考文献审查模式
将参考文献引用纳入学生毕业论文质量评估体系,对参考文献著录的有关事项进行认真审核,建立参考文献审查模式,成立审核小组。
从总体上把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基本情况,对参考文献的数量、类型、时效性、质量等进行考察,时效性不强的应予以删除,并建议作者补充较新的文献,对于数量过少或质量较低者,可建议作者适当增加一些高质量有影响的文献资料。
审核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著录顺序及其在文中的标注情况,消除转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最后,通过数字化资源检查所引用的文献是否正式出版物,是否完全或部分剽窃他人作品等做出判断并正确著录参考文献。
[1]总之,参考文献作为学位论文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规范化引用是论文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的量化标准,也是严肃的科学态度体现,不可掉以轻心,需要通过作者、指导教师和审核者共同努力,使参考文献的合理引用和规范著录走上正确的轨道。
论文参考文献自动引用方法介绍【2】
解决办法:
1). 光标移到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菜单中“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
2). 对话框中选择“尾注”,所在位置建议选“文档结尾”。
编号格式中选阿拉伯数字。
3). 确定后在该处就插入了一个上标“1”,而光标自动跳到文章最后,前面就是一个上标“1”,这就是输入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地方。
4). 将文章最后的上标“1”的格式改成需要的格式(记住是改格式,而不是将它删掉重新输入,否则参考文献以后就是移动的位置,这个序号也不会变),再在它后面输入所插入的参考文献。
5). 对着参考文献前面的“1”双击,光标就回到了文章内容中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可以继续写文章了。
6). 在下一个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再次按以上方法插入尾注,就会出现一个“2”(Word已经自动为你排序了),继续输入所要插入的参考文献。
7). 所有文献都引用完后,你会发现在第一篇参考文献前面一条短横线(页面视图里才能看到),如果参考文献跨页了,在跨页的地方还有一条长横线,这些线无法选中,也无法删除。
这是尾注的标志,但一般科技论文格式中都不能有这样的线,所以一定要把它们删除。
8). 切换到普通视图,菜单中“视图”——“脚注”,这时最下方出现了尾注的编辑栏。
9). 在尾注右边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这时那条短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10). 再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这是那条长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11). 切换回到页面视图,参考文献插入已经完成了。
这时,无论文章如何改动,参考文献都会自动地排好序了。
如果删除了,后面的参考文献也会自动消失,绝不出错。
参考文献范例:
[1] 宗跃光.北美估价师如何评估受环境污染的不动产[J].中国房地产估价师,(1):77-80.
[2] 熊克祥,徐世俊.浅谈环境因素对房地产估价的影响[J].城市探索,(9).
[3] 白红艳,白子璞,蔡敬侠.浅析环境生态因素对房地产价值的影响[J].房地产估价师,(2).
[4] 朱晓玲.环境对房地产价值的影响[J].法制博览,(2).
[5] 张智秀,丁勇才.北美地区受污染房地产估价之文献研究(下)[J].中国房地产估价师,(5):72-73.
[6] 艾东,朱彤,乐小芳.污染土地价值评估探讨 [J] .生态环境学报,2010,19(5):1253-1260.
[7] 王全民.环境因素与房地产价值评估[J].国际房地产估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69-73.
篇9:毕业论文外文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的引用应当实事求是、科学合理,不可以为了凑数随便引用。毕业论文外文文献的格式是什么?
毕业论文外文文献格式
格式要求
一、翻译的外文文献一般为1~2篇,外文字符要求不少于1.5万(或翻译成中文后至少在3000字以上)。
二、翻译的外文文献应主要选自学术期刊、学术会议的文章、有关着作及其他相关材料,应与毕业论文(设计)主题相关,并作为外文参考文献列入毕业论文(设计)的参考文献。并在每篇中文译文首页用“脚注”形式注明原文作者及出处,中文译文后应附外文原文。
三、中文译文的基本撰写格式为题目采用小三号黑体字居中打印,正文采用宋体小四号字,行间距一般为固定值20磅,标准字符间距。页边距为左3cm,右2.5cm,上下各2.5cm,页面统一采用A4纸。
四、封面格式由学校统一制作(注:封面上的“翻译题目”指中文译文的题目,附件1为一篇外文翻译的封面格式,附件二为两篇外文翻译的封面格式),若有两篇外文文献,请按“封面、译文一、外文原文一、译文二、外文原文二”的顺序统一装订。
标题(20字以内,可用副标题补充说明,4号黑体加粗。居中)
(5号 空一行)
外文作者署名(Times New Roman5号,居中)
(5号 空一行)
(外文翻译成中文的内容)(5号宋体)
(5号 空一行)
外文着录
(填写此项内容)(5号宋体)
按照: 着录/ 题名/ 出版事项顺序排列注明
期刊--着者,题名,期刊名称,出版年,卷号(期号),起始页码。
书籍--着者,书名,版次(第一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
说明:译文前面附被翻译的外文原件复印件,复印件用与论文稿纸相同大小的白纸(A4纸张)复印
参考文献范例:
[1] FREDERICK S,RICHARD B,ERIC M, Full body interface pressure testing as a method fo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clinical support surfaces [Jj. Applied Ergonomics, ,29(6): 491-497.
[2]Roy J E, Dick F S, Eus J W.Skin temperature and sleep-onset latency: Changes with age and insomnia [J]. Physiology Behavior, 2007, 90(2-3): 257~266.
[3]Hyunja L, Sejin P. Quantitative effects of mattress types (comfortable vs. uncomfortable) on sleep quality through poly-somnography and skin temperatur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rgonomics,2006, 36(11): 943一949.
[4]Miguel L T, Rosa P J. Objective firmness, average pressure and subjective perception in mattresses for the elderly [ J].Applied Ergonomics, 2008, 39(1):123-130.
[5]Ling L T,Hau M L.Effects of bedding systems selected by manual muscle testing on sleep-related respiratory disturbances [J] .Applied Ergonomics, 2008,39(2):261-270.
[6]Haex B. Back and bed: Ergonomic Aspects of Sleeping CRC Press, Boca Raton,FL, 2004.
[7]Hildebrandt V H, Back pain in the working population: prevalence rates in Dutch trades and professions [J]. Ergonomics, 1995, 38.
[8]Lee H, Park S. Quantitative effects of mattress type on sleep quality through polysomnography and skin temperature [J]. Industrial Ergonomics, 2006, 36:934-949.
[9]Jacobson B H,Wallace T J, Smith D B, et al. Grouped comparisons of sleep quality for new and personal bedding systems [J]. Applied Ergonomics, 2007,39.
[10]Bader.GQ Engdal S. The influence of bed firmness on sleep quality [J]. Applied Ergonomics, ,31.
[11]BUCKXEP, FERN ANDES A. Mattress evaluation-assessment of a cont act pres sure,comfort and discomfort [J]. Applied Ergonomics, 1998,29(1)。
[12]DE VOCHTAJW, WILDERB D Q BANDST RABER. Biomechanical evaluation of our different mattresses [J]. Applied Ergonomics,2006,37(3)。
[13]Allyson Tenney.Technical Rationale for the Standard for the Flammability (Open Flame) of Mattress Sets and Responses to Related Public Comments[J].Engineering Sciences,2006(6)。
[14]Alihankaa J,Vaahtorantaa K. A static charge sensitive bed:A new method for recording body movements during sleep Electroencephalography and Clinical Neurophysiolog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rgonomics,1979,46 (6)。
[15]Slater K. Human comfort[M], Spring.eld. IL,1985.
[16]Leea H, Park S- Quantitative effects of mattress types(comfortable vs uncomfortable)on sleep quality through polysomnography and skin temperatur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rgonomics, 2006,36(11)。
[17] CPSC 16 CFR Part 1633,Standard for the Flammability (Open Flame) of Mattress Sets; Final Rule. Consumer Product Safety Commission[S]. March 15,2006.
[18] Memorandum from Allyson Tenney, ES,to Margaret Neily, Engineering Sciences. Technical Rationale for the Standard for the Flammability (Open Flame) of Mattress Sets and Responses to Related Public Comments[R]. January 6,2006.
1.毕业论文格式
2.毕业论文正文要求格式
3.修改毕业论文标题格式
4.法学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5.毕业论文封面格式要求
6.标准毕业论文排版格式
7.医学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8.毕业论文格式通知
9.毕业论文格式
10.学术毕业论文提纲格式
篇10:毕业论文英文文献格式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姓,名字的首字母.如:MalcolmRichardCowley应为:Cowley,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Norris与IrvingGordon应为:Norris,F.&I.Gordon.;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EnglishLiterature,EnglishWeekly。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1.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
[1]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21(1):56-58. [2]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3]Heider,E.R.&D.C.Oliver.Thestructureofcolorspaceinnamingandmemoryoftwolanguages[J].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1999,(3):62C67.
2.专著类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举例】[4]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42.
[5]Gill,R.MasteringEnglishLiterature[M].London:Macmillan,1985:42-45.
3.报纸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举例】
[6]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光明日报,1998-12-27(3).
[7]French,W.BetweenSilences:AVoicefromChina[N].AtlanticWeekly,198715(33).
4.论文集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8]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
[9]Spivak,G.“CantheSubalternSpeak?”[A].InC.Nelson&L.Grossberg(eds.).VictoryinLimbo:Imigism[C].Urbana:UniversityofIllinoisPress,1988,pp.271-313.
1.毕业论文外文文献格式
2.留学生毕业论文的文献格式
3.论文格式与参考文献格式
4.毕业论文格式
5.文献综述字体格式要求
6.英语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7.参考文献格式学位论文
8.文献综述写作格式
9.详解文献综述格式
10.2018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