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appl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白居易的薪水典故,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白居易的薪水典故,希望能帮助大家!

篇1:白居易的薪水典故
关于白居易的薪水典故
外官不如京官
唐高祖建立大唐,同时也制定了唐朝官员的俸禄规格,跟隋朝相比,工资水平有所下调,原因可能跟战乱破坏了生产力、民生凋敝有关吧,具体的还得看工资表。
《隋书》的“百官志”里有一张不太详尽的工资表,标明了基本情况:古代的年薪以粮食为基本发放单位,一品官年薪九百石,然后按照品级递减,低一级就减一百石,所以从一品就是八百石,正二品是七百石……到正四品,年薪为三百石,接下来每降一级就减五十石,到正六品,年薪为一百石。九品和不管事的闲官没有年薪。
唐朝建立后,我们看《新唐书》里的工资簿,发现确实有所下调,公元6,正一品的年薪变为七百石。正四品的年薪倒是相当的,都是三百石,再往下差别也不大。而唐朝的九品芝麻官也列入了财政,年薪四十石。
这些以粮食为单位的薪水都是一年之内一次性发放到位,“皆以岁给之”。悲催的是,京师以外的地方官吏没有年俸,“外官则否”。在唐朝的相当一部分时间里,地方官员的待遇远不如京师官吏。名臣倪若水曾在地方为官,有一回,他给一位回长安为官的朋友送行,朋友动身后,倪若水望着其远去的背影,羡慕嫉妒恨地说:“这哥们回京城做神仙去了。”
当然,外官的困难还是有人关心的,贞观六年,公元632年,中书省的官员高季辅上奏说,外官同事们实在太苦了,级别低,又没薪水,已经到了“饥寒切身”的地步,还是要发俸禄才行,“宜给禄养亲”。于是外官开始有年俸,稍低于京官,例如一品低五十石,二品和三品低三十石,具体就不罗列数据了。也可以用盐代替,至于怎么兑换,不得而知。
由此可见,外官待遇不如京官。不过,风水轮流转,到中晚唐时,出现了京官不如外官的情况。例如唐穆宗的时候,堂堂工部尚书郑权,居然惨到薪水养不活家人的地步,“俸薄不能赡”,所以他绞尽脑汁要调到地方去,并最终如愿以偿。据《资治通鉴》第243卷记载,公元823年的四月二十五日,调令下来,郑权任岭南节度使。接到调令的他欢欢喜喜地上任去了。岭南在当时算是偏远地方,郑权都乐意去,可见情况与初唐相比已大不相同。
薪水调整:
唐高宗时有月薪
武则天上调低层官员待遇
年薪也不是固定的,会视表现情况有所浮动,当然,多数是往上浮的。唐太宗贞观年间,百官在年终考核中,如果得上等成绩,可以奖给他们一个季度的俸禄,后来追加到一年的俸禄,大概相当于年终奖了。看来,好好表现还是有希望加薪的。
新到的官员,手头没薪水,等发年薪又太遥远,所以就每日给粮,等于计日算工资。
据《新唐书》的“食货志”记载,唐太宗的时候财政吃紧,于是实行隋朝就有的“公廨本钱”,其实是一种融资借贷制度。政府贷款给一些民间人士,每人限五万钱,让他们拿着这笔钱去做生意,每月收利息四千钱,一年收四万八千钱,息钱已经接近本金,算是利贷了。这些赚来的利息钱,就用于发放官员的薪俸。
当然,朝廷也给贷款人一个身份,叫做“捉钱令史”,顾名思义,就是专门想法赚钱的官,这个“捉”,真是用得太形象了。
这些负责“捉钱”的官员,虽然不是正式编制,但在吏部是有档案的,一旦一年缴足四万八千钱的利息,归还本金,吏部可以授予官职,“岁满受官”。要达到几乎是百分之百的利息指标,真得要拼才行。
但这个制度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当时的大书法家褚遂良就提意见了,他是从人事制度来考虑的.:皇上,现在长安城里有六百多位“捉钱令史”,过一两年这些人都要被吏部任命为官吏,那各大部门的位置岂不是被他们占满了?朝廷的进士往哪儿安置去?读书考进士有什么用?
唐太宗也觉得头大,就废除了此项制度,恢复拨款发薪俸。不过,后来这项制度还是反反复复地实行,屡废屡兴,没钱总得想法子吧。
到公元650年,即唐高宗永徽元年,唐朝的财政状况好一些了,于是有了月薪,当时叫做俸料。一品官的月薪是八千钱,另外伙食补助一千八百钱,办公用品费一千二百钱。这是最高的,九品芝麻官的月薪为一千五百钱,伙食补助二百五十钱,办公用品费二百钱。
每个官员的警卫人员和办事人员也是有严格规定的,一品官配备随从96人,二品官配备随从72人,到九品官,就冷清多了,只配备两人。公主的随从也挺多的,法定80人,所以说影视里公主前呼后拥的场面,不是没有道理的。郡主也不能怠慢,会配60名工作人员。
到武媚娘上台,公元684年,即光宅元年,上调了八、九品官员的待遇,主要是增加随从工作人员。
当然,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收入来源不可忽略,那就是职分田和永业田。农业社会,收田租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发薪水方式。一品官分十二顷田,二品官分十顷田,九品官分二顷五十亩田。至于永业田,一品分六十顷田,二品分三十五顷田,余不赘述。不过,永业田是可以收回去的。
趣闻:
白居易爱晒工资
韩愈爱哭穷
唐朝近三百年期间,从治到乱,再考虑到通货膨胀,官员薪水当然也是跟着时代变化的。到了唐武宗会昌年间,薪酬就基本固定下来了,理论上不再作任何调整,“会昌后不复增减”。《新唐书·食货志》也有工资单,当然是年薪,此处略举几例:太师、太保、太傅的年薪是二百万钱;中书令,其实也是宰相,年薪一百四十万钱;各部门的尚书年薪百万钱;节度使年薪三十万钱,比尚书低多了。为什么上文的郑权要舍工部尚书不当,去当岭南节度使?估计是中晚唐节度使有地方行政权和财权,实际收入不止于此吧。
公元8的五月,大诗人白居易在陕西当县尉,看到当地老百姓冒着暑热在割麦子,“足蒸暑吐气,背灼炎天热”,不由得大为感叹,并很珍惜自己现有的待遇,不用种地干农活。他打开工资条看了一下,每年有三百石的收入,“吏禄三百石”,于是对自己说:白先生,您知足吧,感恩吧。
白居易似乎很适合搞统计工作,每到一个职位,就喜欢写诗晒一下收入,这个已经有人写过,因此只简略提一提。他从当县尉的年俸三百石到太子少傅的月收入十万,“月俸百千”,收入线一直往上走。
韩愈曾经是国子监博士,也就是高校校长,他的年薪多少呢?查一下史料,和县尉一个级别:两万钱。这是唐武宗时候的标准,韩老师稍微早一点,估计八九不离十。一次早训时,学生笑话他:老师,你好穷啊,孩子冻得哇哇哭,老婆饿得嗷嗷叫。韩老师回击说:我不用耕地,老婆不用织布,一家人“安坐而食”,我挺知足的。
其实,这是韩老师借学生的嘴哭穷。他当然有办法创收,那就是写墓志铭,据说收费挺高的。
篇2:白居易轶事典故
白居易轶事典故
居易湘灵
1.介绍
白居易11岁时,因避家乡战乱,随母将家迁至父亲白季庚任官所在地——徐州符离(今安徽省宿县境内)。之后在那里与一个比他小4岁的邻居女子相识,她的名字叫湘灵,长得活泼可爱,还懂点音律,于是两人就成了朝夕不离、青梅竹马的玩伴。到白居易19岁、湘灵15岁时,情窦初开,两人便开始了初恋。白居易有一首诗名为《邻女》,追叙了十五岁的湘灵,赞美湘灵的美丽和她悦耳的嗓音。
贞元十四年(798),白居易27岁的时候,为了家庭生活和自己的前程,他不得不离开符离去江南叔父处。一路上他写了三首怀念湘灵的诗。分别是《寄湘灵》、《寒闺夜》和《长相思》。由诗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白居易与湘灵经过的相处和8年的相恋,感情已经很深了。离别后不但苦苦相思,而且已考虑过结婚问题。但是湘灵担心她家门第低,攀不上白居易。最后表示了愿至天必成和步步比肩行的恳切愿望。
贞元十六年初,白居易29岁考上了进士,回符离住了近10个月,恳切向母亲要求与湘灵结婚,但被封建观念极重的母亲拒绝了。白居易无奈,便怀着极其痛苦的心情离开了家。贞元二十年(公元8)秋,白居易在长安作了校书郎,需将家迁至长安,他回家再次苦求母亲允许他和湘灵结婚,但门户大于一切的母亲,不但再次拒绝了他的要求,且在全家迁离时,不让他们见面。他们的婚姻无望了,但他们深厚的爱情并没从此结束。白居易以不与他人结婚惩罚母亲的错误,并三次写了怀念湘灵的诗:《冬至夜怀湘灵》、《感秋寄远》和《寄远》。在近8年里,母亲再没让白居易和湘灵见面,也不允许他提起湘灵。
白居易37岁时才在母亲以死相逼下,经人介绍与同僚杨汝士的妹妹结了婚,但直到元和七年还写诗思念湘灵。例如《夜雨》、《感镜》等。后来白居易蒙冤被贬江州途中,和杨夫人一起遇见了正在漂泊的湘灵父女,白居易与湘灵抱头痛哭了一场,并写下了题为《逢旧》的诗。这时白居易已经44岁,湘灵也40岁了,但未结婚。这首诗里白居易再次用了恨字,此恨与《长恨歌》的恨不会毫无关系,所以说白居易亲身经历的这段悲剧般的爱情为《长恨歌》打下了基础。
直到白居易53岁的时候,他在杭州刺史任满回洛京途中,看到变换旧村邻而湘灵已不知去向的时候,这段长达35年之久的恋爱悲剧才划上了离开的句号。
疑点
其实在这个爱情悲剧里有很多的疑点,例如:《长相思》和湘白两人最后的不成正果。
《长相思》一诗两首,一为樊素而作,一为湘灵而作,为湘灵作的恰是《长恨歌》的前身。
湘白二人的爱情,最后以湘灵的悄然离去而画上句号。
在白母在世的时候,因门不当户不对,白居易未能和湘灵成亲。而在白母去世,也就是元和十年时,白居易被贬途中(上文提到)遇见了正在漂泊的湘灵父女,当时感情未灭、湘灵未嫁,白居易为什么就不能收留湘灵,或是娶其为妾呢?有人会说是白居易妻子不同意,但在此之前,白居易侍妾成堆是众所周知的,也有人说是白居易很爱湘灵,不愿委屈她,可是,仅仅收留而已,虽是被贬,但是白家荣华富贵,难道还养不起两个人吗?后来,说是湘灵离开这段感情才画上句号,不如说是白居易早已厌倦反而乐得轻松。
对此,我们只能假装无视,继续感受着白居易和湘灵的奇异悲惨的爱情。
相关诗作
《邻女》
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莲。
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
《寄湘灵》
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
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杆独自愁。
《寒闺夜》
夜半衾裯冷,孤眠懒未能。笼香销尽火,巾泪滴成冰。
为惜影相伴,通宵不灭灯。
《长相思》
九月西风兴,月冷霜华凝。
思君秋夜长,一夜魂九升。
二月东风来,草坼花心开。
思君春日迟,一日肠九回。
妾住洛桥北,君住洛桥南。
十五即相识,今年二十三。
有如女萝草,生在松之侧。
蔓短枝苦高,萦回上不得。
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
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
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长恨歌里“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前身。)
《冬至夜怀湘灵》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感秋寄远》
惆怅时节晚,两情千里同。
离忧不散处,庭树正秋风。
燕影动归翼,蕙香销故丛。
佳期与芳岁,牢落两成空。
《寄远》
欲忘忘未得,欲去去无由。
两腋不生翅,二毛空满头。
坐看新落叶,行上最高楼。
暝色无边际,茫茫尽眼愁。
《池上》
(唐)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赞美洛阳
贞元十五年(7),白居易从江西浮梁县到洛阳省母。贞元二十年(804年)二月,白居易任校书郎时,曾春游于洛阳。长庆四年(824年)五月,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期满,不想去长安,打算回洛阳隐居。便将自己剩余的俸薪,又加上两匹马作价的钱,在洛阳履道里(今洛阳市东南赵村东狮子桥一带),买下原散骑侍郎杨凭的旧宅。实现了他“但道吾庐心便足”的夙愿。不久白居易又奉召出任苏州刺史。宝历二年(826年)他与刘禹锡结伴归洛阳。太和元年(827年),他奉使到洛阳,与皇甫镛、苏弘、刘禹锡,姚合交游。太和三年(829年),白居易57岁,罢刑部侍郎,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四月到洛阳,长期住在洛阳龙门东山香山寺,至直18年后终老。正象他自己所说:“往时多暂住,今日是长归”。白居易是我国唐代的著名诗人,诗词流传至今三千多首,数量居唐代名诗人之首。
会昌二年(842年),白居易71岁时,他与香山寺僧如满,结香火社,白衣鸠杖,自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他做官30多年,以清贫自守,体察民情,从未忘记老百姓的疾苦。他73岁时捐资并提议民众共同治理被称为“八节滩”的伊河险段,使得“夜舟过此无倾覆,朝径从今免苦辛”,自居易对这件事十分欣慰,他临终前一年,写的《欢喜二偈》中,就有这么二句:“心中别有欢喜事,开得龙门八节滩”。
太和六年(832年)七月,白居易把自己为元稹撰墓志的钱,捐献给僧人修正香山寺,使香山寺面貌一新。
开成元年(836年),白居易自编《白氏文集》65卷,共诗文3255篇。藏于洛阳圣善寺钵塔院,为后人研究唐代的.社会情况和诗歌创作,提供了大量有用的史料。他留下的3000多首诗中,讴歌洛阳的就有800多首。如《洛城东花下作》中的“记得归诗章,花多属洛阳”。《柳枝词八首》中的“何以东都正二月,黄金枝映洛阳桥”。在白居易的笔下,人们了解了洛阳的美容,对洛阳更加热爱。正如唐代诗人徐凝在诗中写的“今到白氏诗句出,无人不咏洛阳秋”。
会昌四年(844年)春,白居易已73岁了,他还到赵村(今洛阳市东南部)观赏杏花,写了《游赵村杏花》诗。
会昌五年(845年),自居易和在洛阳的6位年过70的朋友,组成7老会。后来95岁的僧人如满和136岁的李元爽,也参加了7老会,号称“九志图”。他们饮酒赋诗,在诗坛上传为佳话。
会昌六年(846年)八月,白居易与世长辞。临终前,他遗嘱“不归下王圭,葬于香山如满之侧”,想永远与洛阳山水为伴。家人依照他的遗嘱,将他埋在龙门东山琵琶峰上。人们为了更好地纪念这位伟大诗人,在琵琶峰上对其墓加以扩建,建成了“白园”。整个白园庄严肃穆,质朴典雅,布局结合地形,峰回路转,曲径通幽,依山筑房建亭,高低错落。
西湖治水
在白居易到西湖以前,西湖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整治。遇到干旱天气,西湖水很浅,不够灌溉农田;每到下大雨,又会湖水泛滥,不能积蓄。这种情况使西湖不能尽到最大的效用,造成农用和民用的水源都发生问题。
白居易是怀着“下恤民庶”的抱负来到杭州做刺史的,到任以后,就把彻底治理西湖这一工程提到议事日程上。他任杭州刺史的主要政绩之一,就是在西湖东北岸一带筑成捍湖大提,有效地蓄水泄洪,保证农田有水灌溉,人民有水喝。
这个筑堤蓄湖的工程在白居易离任前的两个月得以竣工。824年三月,白居易亲自写了《钱塘湖石记》一文,刻成石碑,立在湖岸上。这篇碑记就成为关于西湖水利的重要历史文献。白居易修建的捍湖大提,人们就称它为“白公堤”,表达了对白居易的爱戴与怀念。
当然白居易在筑堤捍湖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麻烦。例如,当时有些人对筑堤设闸、决放湖水来灌溉农田的举措十分担心,而且提出了反对意见,白居易对此一一作出了解释与批驳。并且,白居易也对湖堤筑成后西湖的蓄水量与放湖水灌农田的实际功能作了细密的测算。
当然,最后捍湖大堤的建造是十分成功的。
到明代,白公堤仍然存在,它不仅是一座水利设施,而且还是当时杭州一条热闹繁荣的交通要道。只可惜白公堤的原址今天已经不复存在了。人们游览西湖,就以白堤为白公堤的替身,来寄托对白居易的爱戴与怀念之情。当然,其实我们今天说的白堤并不是白居易建造的白公堤。
白居易于长庆二年十月赴任杭州刺史,前后三年,实际时间仅20个月。在这不算长的时间里,白公却为杭州做了多件大事,对杭州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杭州这个山明水秀的城市,三面环山,山泉淙淙不竭,又有周边三十里的西湖,蓄着一湖淡水,按说水源还是相当充裕的。但是在唐代,居民的饮水却大成问题。
原来,杭州濒临钱塘江,由于受钱塘江咸潮的长期侵蚀,地下水又咸又苦,根本不能喝。唐代的杭州范围比今天要小得多。城中居民大多住在井边,取井水饮用,而井水却是咸苦的,到西湖取水还有一段距离,到四周山中溪涧取水,路途更远。居民为解决日常引用水问题,往往跑来跑去,浪费时间又浪费力气。
第一位浚六井,解决饮水问题的官员是李泌。李泌所始建的六井,不是从地表向下深挖而取地下水的井,而是引西湖水通过管道到一定位置而蓄水的井,类似于蓄水池,其水源就是西湖。只要西湖水不干涸,城内井中就淡水不竭,居民们就可免除远途取水疲于奔波之苦。
白居易到杭州做刺史,距李泌建造六井已经四十年。这时,地下引水管道已常常淤塞,水流不畅,影响了城内六井的供水。白居易发现了这个问题,决心继续李泌这一利民业绩,彻底治理西湖,疏通六井。他在823年秋天到824年春天,亲自主持并完成了西湖水的规模巨大的水利工程。
篇3:白居易的轶事典故
白居易的轶事典故
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关于白居易的轶事典故你知道吗?
爱恋湘灵
白居易11岁那年,因避家乡战乱,随母将家迁至父亲白季庚任官所在地——徐州符离(今安徽省宿县境内)。之后在那里与一个比他小4岁的邻居女子相识,她的名字叫湘灵,长得活泼可爱,还懂点音律,于是两人就成了朝夕不离、青梅竹马的玩伴。到白居易19岁、湘灵15岁时,情窦初开,两人便开始了初恋。白居易有一首诗名为《邻女》,追叙了十五岁的湘灵,赞美湘灵的美丽和她悦耳的嗓音。
贞元十四年(798),白居易27岁的时候,为了家庭生活和自己的前程,他不得不离开符离去江南叔父处。一路上他写了三首怀念湘灵的诗。分别是《寄湘灵》、《寒闺夜》和《长相思》。由诗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白居易与湘灵经过17年的相处和8年的相恋,感情已经很深了。离别后不但苦苦相思,而且已考虑过结婚问题。但是湘灵担心她家门第低,攀不上白居易。最后表示了愿至天必成和步步比肩行的恳切愿望。
贞元十六年初,白居易29岁考上了进士,回符离住了近10个月,恳切向母亲要求与湘灵结婚,但被封建观念极重的母亲拒绝了。白居易无奈,便怀着极其痛苦的心情离开了家。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秋,白居易在长安作了校书郎,需将家迁至长安,他回家再次苦求母亲允许他和湘灵结婚,但门户大于一切的母亲,不但再次拒绝了他的要求,且在全家迁离时,不让他们见面。他们的婚姻无望了,但他们深厚的爱情并没从此结束。白居易以不与他人结婚惩罚母亲的错误,并三次写了怀念湘灵的诗:《冬至夜怀湘灵》、《感秋寄远》和《寄远》。在近8年里,母亲再没让白居易和湘灵见面,也不允许他提起湘灵。
白居易37岁时才在母亲以死相逼下,经人介绍与同僚杨汝士的妹妹结了婚,但直到元和七年还写诗思念湘灵。例如《夜雨》、《感镜》等。后来白居易蒙冤被贬江州途中,和杨夫人一起遇见了正在漂泊的湘灵父女,白居易与湘灵抱头痛哭了一场,并写下了题为《逢旧》的诗。这时白居易已经44岁,湘灵也40岁了,但未结婚。这首诗里白居易再次用了恨字,此恨与《长恨歌》的恨不会毫无关系,所以说白居易亲身经历的这段悲剧般的爱情为《长恨歌》打下了基础。
直到白居易53岁的时候,他在杭州刺史任满回洛京途中,看到变换旧村邻而湘灵已不知去向的时候,这段长达35年之久的恋爱悲剧才划上了离开的句号。
樊素小蛮
在杭州刺史位上,每当良辰美景,或雪朝月夕,他邀客来家,先拂酒坛,次开诗箧,后捧丝竹。于是一面喝酒,一面吟诗,一面操琴。旁边有家僮奏《霓裳羽衣》,小妓歌《杨柳枝》,真是不亦乐乎。直到大家酩酊大醉后才停止。白居易有时乘兴到野外游玩,车中放一琴一枕,车两边的竹竿悬两只酒壶,抱琴引酌,兴尽而返。 据《穷幽记》记载,白居易家里有池塘,可泛舟。他宴请宾客,有时在船上,他命人在船旁吊百余只空囊,里面装有美酒佳肴,随船而行,要吃喝时,就拉起,吃喝完一只再拉起一只,直至吃喝完为止。 方勺《泊宅编》卷上说:白乐天多乐诗,二千八百首中,饮酒者八百首。这个数字可不算小。 他喝酒时用酒来排遣,他是以一天酒醉来解除九天辛劳的。他说:“不要轻视一天的酒醉,这是为消除九天的疲劳。
素口蛮腰,蓄妓(这里的妓,相当于中国历史上的妾或家庭歌舞妓)玩乐,始自东晋,唐代比较普遍。为了涤除人生烦恼,白居易以妓乐诗酒放纵自娱。他蓄妓与嗜酒无度,直到暮年。从他的诗中知姓名之妓便有十几个,最出名的是小蛮和樊素。唐孟棨《本事诗·事感》中记载:“白尚书(居易)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现代人形容美女说樱桃嘴、小蛮腰或杨柳腰,就是从白居易那里学过来的。
白居易后来老了,体弱多病,决定卖马和放妓,他不希望他们跟着自己吃苦。但是他心爱的马居然反顾而鸣,不忍离去。樊素和小蛮等对白居易还是蛮有感情的,都不忍离去。樊素感伤落泪地说:“主乘此骆五年,衔橛之下,不惊不逸。素事主十年,中擳之间,无违无失。今素貌虽陋,未至衰摧。骆力犹壮,又无虺愦。即骆之力,尚可以代主一步;素之歌,亦可以送主一杯。一旦双去,有去无回。故素将去,其辞也苦;骆将去,其鸣也哀。此人之情也,马之情也,岂主君独无情哉?”白居易也长叹道:“骆骆尔勿嘶,素素尔勿啼;骆返庙,素返闺。吾疾虽作,年虽颓,幸未及项籍之将死,何必一日之内弃骓兮而别虞姬!素兮素兮!为我歌杨柳枝。我姑酌彼金缶,我与尔归醉乡去来。”
当然最后于白居易70岁樊素和小蛮还是走了。白居易思念中写道:“两枝杨柳小楼中,嫋娜多年伴醉翁,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五年三月今朝尽,客散筵空掩独扉;病与乐天相共住,春同樊素一时归。”
他在67岁时,写了一篇《醉吟先生传》。这个醉吟先生,当然就是他自己。他在《传》中说,有个叫醉吟先生的, 不知道姓名、籍贯、官职,只知道他做了30年官,退居到洛城。他的居处有个池塘、竹竿、乔木、台榭、舟桥等。他爱好喝酒、吟诗、弹琴,与酒徒、诗友、琴侣一起游乐。事实也是如此,洛阳城内外的寺庙、山丘、泉石,白居易都去漫游过。
家酿名酒
白居易自家酿的酒,质高出众,他为自家的酒作诗道:“开坛泻罇中,玉液黄金脂;持玩已可悦,欢尝有余滋;一酌发好客,再酌开愁眉;连延四五酌,酣畅入四肢。”(《白居易卷》)。白居易造酒的历史不但有记载,而且直到今天,还有“白居易造酒除夕赏乡邻”的故事在渭北一代流传。
心瞩洛阳
贞元十五年(799年),白居易从江西浮梁县到洛阳省母。贞元二十年(804年)二月,白居易任校书郎时,曾春游于洛阳。长庆四年(824年)五月,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期满,不想去长安,打算回洛阳隐居。便将自己剩余的俸薪,又加上两匹马作价的钱,在洛阳履道里(今洛阳市东南赵村东狮子桥一带),买下原散骑侍郎杨凭的旧宅。实现了他“但道吾庐心便足”的夙愿。不久白居易又奉召出任苏州刺史。宝历二年(826年)他与刘禹锡结伴归洛阳。太和元年(827年),他奉使到洛阳,与皇甫镛、苏弘、刘禹锡,姚合交游。太和三年(829年),白居易57岁,罢刑部侍郎,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四月到洛阳,长期住在洛阳龙门东山香山寺,至直后终老。正象他自己所说:“往时多暂住,今日是长归”。白居易是我国唐代的著名诗人,诗词流传至今三千多首,数量居唐代名诗人之首。
会昌二年(842年),白居易71岁时,他与香山寺僧如满,结香火社,白衣鸠杖,自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他做官30多年,以清贫自守,体察民情,从未忘记老百姓的疾苦。他73岁时捐资并提议民众共同治理被称为“八节滩”的伊河险段,使得“夜舟过此无倾覆,朝径从今免苦辛”,白居易对这件事十分欣慰,他临终前一年,写的《欢喜二偈》中,就有这么二句:“心中别有欢喜事,开得龙门八节滩”。
太和六年(832年)七月,白居易把自己为元稹撰墓志的钱,捐献给僧人修正香山寺,使香山寺面貌一新。
开成元年(836年),白居易自编《白氏文集》65卷,共诗文3255篇。藏于洛阳圣善寺钵塔院,为后人研究唐代的社会情况和诗歌创作,提供了大量有用的史料。他留下的3000多首诗中,讴歌洛阳的就有800多首。如《洛城东花下作》中的“记得归诗章,花多属洛阳”。《柳枝词八首》中的“何以东都正二月,黄金枝映洛阳桥”。在白居易的笔下,人们了解了洛阳的美容,对洛阳更加热爱。正如唐代诗人徐凝在诗中写的“今到白氏诗句出,无人不咏洛阳秋”。
会昌四年(844年)春,白居易已73岁了,他还到赵村(今洛阳市东南部)观赏杏花,写了《游赵村杏花》诗。
会昌五年(845年),白居易和在洛阳的6位年过70的朋友,组成7老会。后来95岁的僧人如满和136岁的李元爽,也参加了7老会,号称“九志图”。他们饮酒赋诗,在诗坛上传为佳话。
会昌六年(846年)八月,白居易与世长辞。临终前,他遗嘱“不归下王圭,葬于香山如满之侧”,想永远与洛阳山水为伴。家人依照他的遗嘱,将他埋在龙门东山琵琶峰上。人们为了更好地纪念这位伟大诗人,在琵琶峰上对其墓加以扩建,建成了“白园”。整个白园庄严肃穆,质朴典雅,布局结合地形,峰回路转,曲径通幽,依山筑房建亭,高低错落。
西湖白堤
在白居易到西湖以前,西湖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整治。遇到干旱天气,西湖水很浅,不够灌溉农田;每到下大雨,又会湖水泛滥,不能积蓄。这种情况使西湖不能尽到最大的效用,造成农用和民用的水源都发生问题。
白居易是怀着“下恤民庶”的抱负来到杭州做刺史的,到任以后,就把彻底治理西湖这一工程提到议事日程上。他任杭州刺史的主要政绩之一,就是在西湖东北岸一带筑成捍湖大提,有效地蓄水泄洪,保证农田有水灌溉,人民有水喝。
这个筑堤蓄湖的工程在白居易离任前的两个月得以竣工。824年三月,白居易亲自写了《钱塘湖石记》一文,刻成石碑,立在湖岸上。这篇碑记就成为关于西湖水利的重要历史文献。白居易修建的捍湖大提,人们就称它为“白公堤”,表达了对白居易的爱戴与怀念。
当然白居易在筑堤捍湖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麻烦。例如,当时有些人对筑堤设闸、决放湖水来灌溉农田的举措十分担心,而且提出了反对意见,白居易对此一一作出了解释与批驳。并且,白居易也对湖堤筑成后西湖的蓄水量与放湖水灌农田的实际功能作了细密的测算。
当然,最后捍湖大堤的建造是十分成功的。
到明代,白公堤仍然存在,它不仅是一座水利设施,而且还是当时杭州一条热闹繁荣的交通要道。只可惜白公堤的.原址今天已经不复存在了。人们游览西湖,就以白堤为白公堤的替身,来寄托对白居易的爱戴与怀念之情。当然,其实我们今天说的白堤并不是白居易建造的白公堤。
白居易于长庆二年十月赴任杭州刺史,前后三年,实际时间仅20个月。在这不算长的时间里,白公却为杭州做了多件大事,对杭州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杭州这个山明水秀的城市,三面环山,山泉淙淙不竭,又有周边三十里的西湖,蓄着一湖淡水,按说水源还是相当充裕的。但是在唐代,居民的饮水却大成问题。
原来,杭州濒临钱塘江,由于受钱塘江咸潮的长期侵蚀,地下水又咸又苦,根本不能喝。唐代的杭州范围比今天要小得多。城中居民大多住在井边,取井水饮用,而井水却是咸苦的,到西湖取水还有一段距离,到四周山中溪涧取水,路途更远。居民为解决日常引用水问题,往往跑来跑去,浪费时间又浪费力气。
第一位浚六井,解决饮水问题的官员是李泌。李泌所始建的六井,不是从地表向下深挖而取地下水的井,而是引西湖水通过管道到一定位置而蓄水的井,类似于蓄水池,其水源就是西湖。只要西湖水不干涸,城内井中就淡水不竭,居民们就可免除远途取水疲于奔波之苦。
白居易到杭州做刺史,距李泌建造六井已经四十年。这时,地下引水管道已常常淤塞,水流不畅,影响了城内六井的供水。白居易发现了这个问题,决心继续李泌这一利民业绩,彻底治理西湖,疏通六井。他在823年秋天到824年春天,亲自主持并完成了西湖水的规模巨大的水利工程。
长安居大不易
白乐天初举,名未振,以歌诗谒顾况。况谑之曰::“长安百物贵,居大不易。”及读至《赋得古原草送别》诗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况叹之曰:“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难!老夫前言戏之耳。”(典出《唐摭言》卷七)
白居易(772年~846年), 字乐天,自称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他的祖先是山西太原人,后来又迁居到陕西韩城,最后定居在陕西下邽。据说白居易刚生下来才两个月,①奶妈抱着他,并指着家里的书让他看,他虽然口不能言,但心里却早已认识“之”、“无”二字了。所以后来人们在谦逊地称说自己所识别的东西不多抑或知识有限时,便往往会用上这典故,说是“略识之无”。稍微长大了,白居易尤其喜欢读书,而且他的记忆力之好极为惊人,凡是他过目的书,就没有不把它紧紧记在了脑子里的。而他诗文里所透露出来的非凡才华,便更是让人吃惊不已了。
诗才已经不同凡响的白居易,在16岁那年便只身来到了京城长安。他闻名去拜访当时掌管编纂国史以及为朝廷起草文告诏令的著作郎顾况,以便请顾老前辈对自己的诗作进行亲切指点。而苏州人顾况却是一个自视甚高、很少对他人有所推许的著名诗人,尽管他家门口车水马龙,来拜访和求教的人很多。那天傍晚,仆人就要掌灯开饭了;一个行色匆匆的小青年竟在此时此刻递上了他自己的名刺,并在他诗稿的封面署上“白居易”这三个工整的楷体字。
因频繁接待来访客人业已有些疲惫了的顾老诗人,一眼瞥见“白居易”三字,遂禁不住大笑起来:“呵呵,好大的口气!要知道,京城长安现在米价高得很,平时就是想居住下来也挺不容易呀,更何况居然要想白白居住!”说完,他趁家人还没有把饭菜摆上桌来的当儿,便漫不经心地浏览起白居易呈给他的诗稿。一打开扉页,里头第一首就是题为《赋得古原草送别》的五律,其诗云: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当他看到颔联“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眼睛蓦然一亮,顾老诗人就再也不能移开目光了。可以想见,此时他固然已不敢再漫不经心了。他一手捻着他那把略已花白的胡须,一手紧握着诗稿,转而细细地品味起来,并不时点了点头。然后他又腾出了那只轻捋胡子的手拍案叫绝道:“能写出如此之好的诗句,要想在长安居住下来,又有何困难可言哉!老夫刚才的话,只不过是开开玩笑的啊!”
这是顾老诗人欣赏白居易该诗中野草所蕴涵着的顽强生命力,纵然在历经野火焚烧之后,但它一经那春风(请注意,此二字在古代诗文中是一个蕴涵极为丰富的词汇)吹拂,它便又生机勃勃地绽出嫩芽,并开始生长和迅速繁衍起来了。作为一个人,难道就不应该像这株莽原上的野草一样,在逆境中顽强斗争,以期倔强地生存下来吗?而这,该是多么需要精细观察和深刻领悟呀!不用说,这正是作为诗人所必备的良好素质,所以顾老诗人不禁为眼前这位天才少年所深深折服了。
接下来,得到了老诗人顾况的大力赞扬和多方介绍,少年白居易的诗名顿时便传遍了整个京城。但非常遗憾,由于白居易还没能得到更为强有力的引荐,虽然在长安居住了三年,他却并没有找到自己理想的出路,于是只得黯然离开了。直到德宗贞元十六年(8),他才以高科考取进士,此后便踏上了仕途。再就是他的诗名不但在全国知名,到处流传着他许多杰出的作品,而且他的诗名还传到了鸡林国,也就是现在的朝鲜。可见,顾老诗人当年并没有看错白居易。
篇4:IT薪水比较
IT薪水比较
3.北京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来自:qh
我是联想人,这些评论没啥参考价值,每个人的心理期望值不同,
IT薪水比较
。以我在联想的经历来看,我觉得管理上还算是先进的,企业也很人性化,薪水算中高,裁员是在四月份有过一次比较猛的,但大公司有几个没有这样大规模裁过人?评论不要太多抱怨,最好是客观些,对自己也正确评估一下,联想是有很多毛病,但要记住一点,不管有多少缺点,能做到这种规模,总有可借鉴的地方和优势的。最好把部门写清楚,每个部门间的差异很大的,评价的到底是哪个部门?加一句,联想有钱,浪费太厉害。另外,公司绝对正规,税,保险金等,休假等绝对都是正规的,情人节还休半天呢。
来自:populace
联想的技术不行,管理中等偏上,企业文化注重市场,不注重技术,学不到太多东西,劳动强度中等,薪水情况(都按当兵的税前说): 最好研究院:硕士毕业一般7000以上,每个季度有大约0.5--1个月薪水的季度奖金,年终有大约2个月薪水的年终奖金,当然不能得罪领导其他地方:一般6000左右,如果部门效益好,每个季度大约有0.5--1个月薪水季度奖金,年底有大约2个月年终奖金,不过若效益不好,奖金就没戏了联想应该算比较好的国企,即说明人迹关系非常重要,而且如果不升官,就不可能长薪水,必须要和大领导(总经理)级别的认可你,我的总结是: 少说话,少干事,会推责任,会缆功绩好处: 学不到技术但学到做人,做人比技术有用多了建议: 薪水合适可以来,福利不用担心,按法律走
8.北京 金山公司
来自:未知
很小气,很黑,拿钱很少,高极程序员才拿4k.
来自: badboy
工资不多,但是听说奖金可以。氛围确实是不错,可以去历练几年。
来自:未知
还是顶楼的那位老兄说得对,工资低,奖金也别太指望。适合新毕业的专程去偷师学艺,学技术,不要指望学规范、学管理。
现在工资问题稍有改善,高级程序员可以拿到6k
来自:未知
6k已经不错了,关键本土公司能做到金山这种程度也挺好了。我毕业的那年还挺想去了呢,呵呵
来自:未知
竟然瞧不起专科生,没前途。我不会觉得我比谁差,大三通过高程,已在同一城市中另一不会比金山差多少的软件公司工作了两年,有欲到金山发展,但金山面试的机会都不给,真的没前途。
9.北京 用友软件
来自:未知
还可以了!至少目前我还比较满意!
来自:今年的毕业生
顶一把:)硕士转正后5k+
来自: jkaul
极其烂的一个公司,我是离开上海分公司的,离开时居然借故不发给我最后一个月的工资。当时整个公司上下都没有签合同(处了沈等两三个老总),连社会保险都不帮员工办。等我和用友进行劳动仲裁时才开始补办所有手续。还有那个人事经理崔简直就是就是弱智,还口口声声用友是一个“良好信誉的公司”
来自:kk
公司总经理年年换,很多承诺都不兑现,内部斗争太厉害
来自:32184
用友信誉很差,说了不算,算了不说,今天给我们发了录用函。过几天我们去公司报道,他们又说不算了。说什么出问题了。是部门间没协调好,一个这么大的公司,部门间会协调不好吗。如果部门间都协调不好,还开发什么管理软件,开发了又有谁敢用呢?自己公司都管不好的公司做出的管理软件哪家傻比公司也用呢?
来自:8866
是管理很烂,给我发了邀请让我去面试,可我去后,他们说面试官有事不在.让我白跑一趟.结果就不了了之.
来自:fhawk
公司加班太多了,一年之中有70%以上的时间在加班
来自:uf
用友简直让我恶心,当初我面试测试的时候特别简单,当时就觉得有些蹊跷,进去后加了3个月的班(不忙的时候一周加2、3天,忙的时候干脆就规定1、2、4、6加班,平常是加到9点,周六加到5点),临到快要转正了上司找我谈话暗示公司不打算给我转正,还借口别的原因打击我,我当时真的特别寒心,在这之前我眼看着和我一起进来的两个同事陆续走了,当时还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哪知道自己是最倒霉的。另外,用友的很多经理水平不行就靠熬年头,出了问题把责任推倒下属身上倒是拿手,测试一部经理魏光增,一个结巴,说话都说不利索哎。。还有那个夏温红更是个sb
来自:yyj
我去过上海用友工程面试过,要我做一套JAVA题目,我水平太菜没做出来于是主动放弃面试,虽然这样,接待我的一个女同志还是对我很友好,说等我技术好的时候欢迎我加如用友,我很感动,我现在在软件行业已做了2年多,技术当然提高了很多,也看到很多软件公司在市场上生存都很难,我相信用友会在王总的带领下会有一片灿烂的天空.还有王总能进入这个论谈就说明其为人正直,有哪个老总敢直面自己的缺点.加十分.
14.北京 NEC-CAS
来自:ri
技术含量一般,工资不高,但可以学到一些东西。高层领导不咋地。
来自:roger
客观的说是走下坡路,一般干活的工资也没楼下说的那么多阿。福利也没多少,公司高层没有搞技术的,都在舔日本人马屁。
来自:hehe
就工资水平讲,老员工都还不错。校园招聘起薪低,但能很快涨到8k/m以上加上加班费也很可观。但公司已经走下坡路了,正如前面很多朋友所说。现在再来这家公司绝对是错误的。员工满意度越来越低了。老员工拿高薪不干活,新员工拿低薪,也不乐意。总之公司管理有问题,管理人员和井底之蛙一样,对外界一无所知,对普通员工的想法不了解也不关心,还以为所有的员工都像他们一样幸福。年初还说什么每年要末尾淘汰制,淘汰1/20的人,结果还没到年终呢,已经有1/6以上的人各奔前程了。这个公司快完蛋了,虽然目前还盈利,但必须准备抢救了。
公司的福利越来越差了,以前上日语课算加班的,给加班费,现在不算了,本来学日语就是为了工作,这下谁tmd还学。以前每个月有生日蛋糕的,现在取消了。现在又要吵吵的给大家降工资,就和成语故事的朝三暮四讲的一样的降法。还有高层出台的政策无不让人觉得公司变着法的折磨普通员工。折磨不爱学日语的,讨厌日本人的员工。领导水平廷低的,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管理水平,还是道德水平。普通员工都抵制日货,领导都买日货。刚才扣分扣的不过瘾,再扣10分。但是还是希望公司能逐渐变好,不要在向悬崖边上靠近了。
来自:xixi
如果你的能力一般,在necas的薪水会比在其他国内企业同等能力的员工高出一些,不过想成为牛人大概就不行了, 总是把一些垃圾工作拿来做,严重浪费时间,如果想混日子,到这里学好日语,努力完成繁琐的简单工作就可以了。工资水平应该尚可,我认识两个人大概工作3-4年,8000/m,但奖金也就一个月工资吧,还有加班费。
由于工作机械简单,一般人都能干,所以很难留住真正想发展的人。现在招人已经沦落到只能去学校招毕业生,还不敢招优秀的。所以有工作经验的人还是不要浪费时间投简历了,去了后悔。没有上升的机会。
来自:未知
在这里混七八年的人很少,只有几个人,还在当gl的简直是白痴,无论技术还是管理都是难以想像的低,初中生能干的活,(vb,asp之类),写一行程序能出五产个bug,越是这样的货越是拉帮结派,发疯似的对综合能力比他们强得多的人进行攻击,一天八小时几乎都是在夸张离奇的打小报告,真正干活的人要被他们严密监视,怕谁风头超过他们,而给公司创造利润的人就是就些人,这些人还要像刚解放时的五保户一样养着他们,中高层的管理者水平不尽相同,但个别的'真的只会舔日本人屁股,下面又管不住,搞得乌烟障气。
来自:xxxxxx
里面有个叫张中中的科长 可是出了名的恶心!他居然说:怪不得日本人瞧不起中国人,少有的歉扁。 ======================= 确实,感觉他好像弱智,在外面混得不好又低眉下眼的跑回来,先是做普通职员,看他年纪大了,原来又在这里做过领导,就让他做课长,但管理实在差,欺软怕硬得历害,硬得人不干活,他还在给人添屁股,干活好的人一般好管,他就横眉竖眼,人家要走,还不放人家,他又想法从其它组有能力的人挖过来,又不会用,搞的人家大量辞职,还要这样一点能力没有垃圾,智商只有30. 够弱的.
来自:未知
谁说3~4年工资8000/m的,还有一个星期我就满3年了,税钱也才8000多一点儿。那个张中中好像就是为人处事差了一些,据说是NEC-CAS的第一个课长。
15.北京 富士通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来自:未知
只是对某些领导的承诺很是失望,说公司要改革薪金制度,一晃又多半年过去了,至今没见到什么举措,大家出来做事都是要得到一个认可,不是每月只想挣个糊口的钱,公司还有那么多外地的兄弟,他们还要租房买房的,真是挺苦的。谁也不想说自己的公司不好,谁也不想离开自己的公司,可某些领导的誓言真的让人失望,不止一次地说要让大家在ibm,微软的同仁面前抬起头来,现在看来可能吗?我们还要用几年去等?做领导的要觉得自己没那份实力就不要胡喷,自己岁数一大把了,还要把我们撂进去废了吗?公司有难,克扣银两,为什么不先从管理职入手?这样下去,总有一天会引起众怒的,看着吧,不远了。公司理念是以人为本,首先应当明白不是以一小部分人,以管理职为本,管理职天天打车的钱都拿出来给大家设几条线的班车有什么不好?大家成日赶路辛苦,日晒雨淋的,当我们头顶烈日在上下班的路上奔波的时候,擦身而过的是坐在出租车里吹着空调,听着收音机的神情泰然的体壮如牛的管理职,莞尔,他会向你投来淡淡的一笑,过了,过了,人家哪知道咱们是谁啊?谁又会拿正眼夹咱们?不知道一时间哪来这许多感慨,不知道几年后的bfs会是什么样子。只希望公司快点好起来,更希望大家也都好起来... ...
谈谈这回的所谓改革,表面上,好像工资结构更加适合工作能力强的员工了,所谓成果评价比重增加,但是想想看,那些不干活的所谓管理职们又能亏损多少?!就算你干得再多,仍然只不过是那些大部分时间就知道吃喷抽族一半而已。你说你取消了管理职平时的打车报销,那我倒要问问部长级的,经理级的,算不算管理职?平时普通上下班打车你给不给报?!
真正干事情的人,还能长得肥头大耳?!还能长那么大肚子!!不是我歧视某些人,有些人怎么配当管理职啊!简直就是在侮辱猪的祖宗!因为,即便是一只猪也比他强!!!整天屁事不干,还待在管理职的位子上一幅人模狗样的,这种败类的存在,公司永远别想发展,要想发展,先拍死它们丫挺的!!!
来自:zzz
工资制度改革后,钱越来越少,加班费就是摆设,兄弟们养家糊口的钱都快不够了.今天在回家的车上听到有人议论,什么年底分红几k呀,红包大大的有呀,听完后辛酸.更有一个人说一个月5000一下,在北京怎么活呀!
怎么我们的工资水平快和民工一样了? 管理职又有钱买车了.年前开发一部又走了几个兄弟,哎,又有人给公司交钱了!
来自:traveller
我前几个月刚刚离开这家公司,这是我见过管理最差的一个公司。薪水超低不说,而且整天无所事事,有了活也是技术含量超低的垃圾活。一个小预算的工作,也要扑上去10几个人做,因为管理水平太低。这个公司倒闭也就是时间问题。
这个公司有几大怪: 1、人事部没人事权和薪水管理权(经理一人说了算,家长制,一言堂); 2、3年可以不涨1分钱,或者只涨1,2百块(尤其是外地来的兄弟姐妹或者领导不喜欢的); 3、经理骂部长,部长骂科长,科长骂leader和组长,组长骂member,这都不奇怪,但是member居然也可以当面骂经理(当然仅限于和经理私交甚密的2个人)!!! 4、来一年多的人可以一个项目都不干,白养着。(因为是裙带关系进来的) 5、管理职和销售不跑业务,整天坐在公司抽烟聊天上网happy。每次路过吸烟处,看到的70%都是这些人。 6、小项目,大投入。一个20人月的活,交活时间3-4个月,也要投入部长,科长,leader,member,十二、三个,拖半年才能做完,而且赔钱。因为管理和开发水平低,有能力的人都在偷懒,或者找工作,没能力的跟着混。 7、年底分红一点点。一般员工年底分红大约在以下,少的甚至几百。这么少的钱,大家要体谅公司,这已经是从公司可怜的盈利里挤出来最后一点点残渣了。还有很多的事情,以后慢慢和大家说。
来自:未知
bfs几大特点 1.领导永远是对的,即使它是错的,也得执行,从不听取下属意见,所以时间长了,大家也懒得说,听着就是了。 2.领导只知道尽管接项目,但是这个项目是做什么的,业务是什么样的,需要怎样的人,需要多少人,业务的复杂程度有多少,一概没人管。做不完,就向项目里加人,还做不完,就强迫加班,从不分析原因,人月数胡估计。反正累死开发人员就是了。 3.项目leader不懂业务和技术,瞎指挥。 4.开发人员更惨,开发从不查技术资料,也不动脑子,就是照个sample拷来拷去,所以干完一个项目,没啥长劲,啥都没学到。 5.bfs最大特点,客户(日本人)永远是对的,即使他做的设计有多少bug,从来没人提,倒是开发人员(中国人)需要对质量负责。。。 6.计算员工工作量,永远用时间来衡量,看谁加班时间长,谁就工作努力,很可笑的管理方法。。。
16.北京 TOM.COM
来自:豆腐
虽说是李嘉诚的公司,但来了别指望加薪,唯一的好处是加班少
来自:嘿嘿
工作环境不好,加班常事,薪水一般。
来自:未知
偶没以前加班多,但是办公环境没以前好
来自:未知
加班多,加薪希望小唯一的好处是不会很快倒闭
17.北京 263网络集团
来自: bad
应该不是太好,至少我很多我认识的人都从263出来了
来自:陈斌
我也是从263出来的啊。是有瞒烂,但工作餐还行。呵呵
来自:未知
我在里面待的时间也不算很短,我打6分吧。 我不谈技术,谈谈别的。在中国来说,黑公司太多,估计大家都有很深体会。大部分中国公司管理很差,而且很多是家族企业。但是像263这样的民营来说,我觉得还算可以,管理来说还到位,起码对待员工的比较真诚,我觉得这就已经不错了。
19.北京 神州数码
来自: 说话不算数
不给承诺的价钱,又累又钱少……
来自: 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在2楼的通软,真的感觉还不错。据说3楼做erp的兄弟日子不好过啊。
来自: phil
每个部门的情况都有所不同。但是总体感觉还是很不错的。喜欢公司的融洽气氛
来自: aaa
我是公司正式员工,我觉得有权在这边说一下,公司总体的待遇在业届也就一般,但是公司内部不同部门的待遇差距还是有的,楼上提及的与台湾合资erp部门待遇对于大陆人是不怎么样,但是对于台湾人一般都在1-2万以上,同时该公司下属的高端erp(sap)咨询部门方面待遇较高,最少月薪
篇5:白居易进长安的历史典故
唐宪宗即位以后,对政治进行了一些改革,任用了一些像李绛那样的正直的大臣当宰相。但是他仍旧宠信宦官。他想讨伐藩镇,用一个宦官头子做统帅。这件事引起一些大臣的反对。反对得最激烈的是左拾遗白居易。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诗人,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音guī)人。他擅长作诗的名气,很早就传开了。白居易自小聪明,生下来刚六七个月,就能辨认“之”、“无”两个字,五六岁就开始学写诗。大概在他十五六岁那年,他父亲白季庚在徐州做官,让他到京城长安去见世面,结交名人。
那时候,正是朱泚叛乱之后,长安遭到很大的破坏。特别是连年战争,到处闹粮荒,长安米价飞涨,百姓的日子很不好过。
当时,长安有一个文学家顾况,很有点才气,但是脾气高傲,遇到后生晚辈,常常倚老卖老。白居易听到顾况的名气,带了自己的诗稿,到顾况家去请教。
顾况听说白居易也是个官家子弟,不好不接待。白居易拜见了顾况,送上名帖和诗卷。
顾况瞅了瞅这个小伙子,又看了看名帖,看到“居易”两个字,皱起眉头打趣说:“近来长安米价很贵,只怕居住很不容易呢!”
白居易被顾况莫名其妙地数落了几句,也不在意,恭恭敬敬地站在旁边请求指教。顾况拿起诗卷随手翻着翻着,他的手忽然停了下来,眼睛盯着诗卷,轻轻地吟诵起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顾况读到这里,脸上显露出兴奋的神色,马上站起来,紧紧拉住白居易的手,热情地说:“啊!能够写出这样的好诗,住在长安也不难了。刚才跟您开个玩笑,您别见怪。”
打这次见面以后,顾况十分欣赏白居易的诗才,逢人就夸说白家的孩子怎么了不起。一传十,十传百,白居易也就在长安出了名。不到几年,他考取了进士。唐宪宗听说他的名气,马上提拔他做翰林学士,后来又派他担任左拾遗。
白居易可不是那种争名求利、向上级阿谀奉承的官僚。他一面不断地创作新的诗歌,揭露当时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
一面在宪宗面前多次直谏,特别是反对让宦官掌握兵权。
这一回,白居易谏阻宪宗封宦官做统帅,惹得宪宗很气恼。他跟宰相李绛说:“白居易这小子,是我把他提拔上来的,怎么对我这样不敬,我实在忍耐不住啦!”
李绛说:“白居易敢在陛下面前直谏,不怕杀头,正说明他对国家的忠心。如果办他的罪,只怕以后没人敢说真话了。
唐宪宗勉强接受李绛的意见,暂时没有把白居易撤职。但是,过了没有多少天,终于把他左拾遗的职务撤掉,改派别的官职。
白居易写了许多诗,其中有不少是反映现实的,像《秦中吟》和《新乐府》。在这些诗篇中,有的揭露了宦官仗势欺压百姓的罪恶,有的讽刺官僚们穷奢极侈的豪华生活,有的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遭遇。他的诗歌通俗好懂,受到当时广大人民的欢迎,街头巷尾,到处都传诵着白居易的诗篇。据说,白居易写完一首诗,总先念给不识字的老婆婆听,如果有听不懂的地方,他就修改,一直到能够使她听懂。这当然只是一种传说,但是说明他写的诗歌是比较接近群众的。
正因为他的诗反映现实,触犯了掌权的.宦官和大官僚,也招来了一些人的咒骂和忌恨。有些人想诬陷白居易,只是一时找不到借口。
过了几年,白居易在太子的东宫里作大夫。有一次,宰相武元衡被人派刺客暗杀了。这次暗杀有复杂的政治背景,朝廷的官僚谁也不想开口。只有白居易站了出来,首先向宪宗上了奏章,要求通缉凶手。宦官和官僚抓住这个机会,说白居易不是谏官,不该对朝廷大事乱主张,狠狠地告了一状。
接着,又有一批一向讨厌白居易的官员,乱哄哄造谣污蔑,向白居易泼污水。有人说白居易的母亲是看花掉到井里淹死的,白居易居然还写过《赏花》、《新井》的诗,那不是大不孝吗?
经过这样罗织罪名,谁也没法给白居易辩护,白居易终于被降职到江州(今江西九江)去当司马了。
白居易无辜受到贬谪,到了江州之后,心情十分抑郁。有一天晚上,他在江州的湓浦口送客人,听到江上传来一阵哀怨的琵琶声,叫人一打听,原来是一个漂泊江湖的老年歌女弹的。白居易见了那歌女,又听她诉说她的可悲身世,十分同情;再联想到自己的遭遇,引起满腔心事。回来以后,写下了著名的叙事长诗《琵琶行》,诗中说: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后来白居易又几次回到京城,做过几任朝廷大官。但是当时的朝政十分混乱,像白居易这样正直的人不可能有什么作为。他把他全部精力倾注到诗歌创作中去。他的一生一共写了二千八百多首诗,成为我国文学宝库里的一份十分珍贵的遗产。
篇6:如何提高薪水
心理引言:在加薪的问题上,我们有多么配得上加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有足够的说服力。商界导师、管理学智库机构“启发之旅”(An Inspirational Journey)的创建者导师希瑟・杰克逊(Heather Jackson)提醒说,“不要妄自以为公司管理层了解你。如果你不想让管理层通过职位的说明来评判你的表现,要么展示自己的实力就十分重要。”
法则一:要自信
杰克逊说,“人才总是很难获得,所以永远不要认为,你应该为拥有一份工作而心怀感激。”如果你具备胜任工作岗位的技术和对公司的忠诚,那么你就是公司的一笔财富。所以,你要学习自信,只要自己能够做好手里的工作,你就不必担心其他,公司的要记住公司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盈利。
法则二:学会交流
找一位导师来指导自己,并学会影响决策者。但是,一定要确保你的直接管理者知道你的想法,否则他们可能会认为你很狡猾。我们总是在强调交流的重要性,只有彼此交换心里的思想和想法,事情才会有进展。
法则三:推销自己
公司不是慈善机构,就算你在一家公司工作多年,或者其中一名同事获得加薪,你也没有理由期待自己会自动涨工资。杰克逊说,“你应该向管理层表明,你为公司做了哪些贡献,未来你还可以为公司做些什么。”我们常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可是现在和句话貌似不灵了,在好的酒也要做宣传。你不推销你自己,没人知道你做了些什么。你要做的就是像管理层报告你为公司做了什么,你能做什么,你做了那些能为公司赚钱的事情。
法则四:事前准备
在工作中等待一个比较轻松的时间,然后向你的主管询问,是否可以在喝咖啡的时间花上十分钟来探讨你的职业生涯。对于每一个步骤来说,规划都至关重要,所以千万不要随意找主管谈话,然后“看事情如何进展”。杰克逊说,“你需要做好准备,想好如何展示自己、推销自己以及自己所取得的成绩。”
法则五:退出策略
如果公司现在无法满足你的加薪要求,那么你应该考虑要求公司6个月之后对你的工资进行调整,或者要求更灵活的工作时间、新的职位等。如果公司所能提供的低于你的预期,那么你应该花些时间仔细考虑一番。杰克逊建议说,“你应该回答,‘谢谢,我可以晚点回复您吗?’”但是在找到新工作之前,不要以辞职来威胁公司,因为公司很可能会接受你的辞职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