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小玛”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篇求职感悟:以平常心面对择业,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求职感悟:以平常心面对择业,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求职感悟:以平常心面对择业

■王艺?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
就业形势的严峻是不言而喻的。从去年10月份开始,一种不亚于高考前夕的紧张气氛就开始笼罩着高校校园,使人骤然感到了沉重的压力。在这种环境下择业,我认为心态调整最为重要,而调整心态的过程中,用平常心应对挑战则十分必要。
平常心首先意味着要摈弃大学生那种“天之骄子”的贵族感,把过高的求职期望降到与自己能力相当的合理水平。要明白,自己在求职场上就是一名没有经验的新兵,是“人才”的“半成品”。所以,在求职前,我们应该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在求职路上,我也曾面临究竟是选择小型公司还是大型企业的矛盾:小型公司固然具有挑战性,而且有利于学到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但稳定性和正规性较差;而大型企业在这方面就相对具有优势,但人才济济、分工细致的管理对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却未必有利。在这样两难的境地里,我着重考虑了自己的性格特征。自知自己不属于风风火火、敢闯敢拼的类型,可能不是好的组织者、策划者,但我会是一个好的助手,我会清楚地知道某份文件放在哪一个抽屉;我可能不擅于统筹规划一个部门或者一个项目的综合安排,但我绝对会认真仔细、干净利落地完成上司下达的任务。基于对自己的这份了解,我最终选择了深圳一家从事农产品物流的上市公司。
平常心是一种脚踏实地的务实态度,不等待机会和运气的降临而是主动出击,不因为怕苦怕累而放弃从基层做起、经受历练的机会。一旦具备这种心态,你就会发现择业中的很多难题其实根本就不算什么。比如,我曾在“这份工作究竟能带给我什么样的前途”这个问题上纠缠了很长时间,但事后想想其实没什么必要。按一般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律,大学毕业后三到五年主要是积累期,是离开校园后进入社会大学的再学习期。最初的一份或几份职业,不过是选择一种职业发展方向,有机会进入大城市、知名企业固然值得争取;而到中小城市、中小企业也未尝不是一种发展途径,避开人才竞争最激烈的地方,做“鸡头”也许比做“牛尾”更易脱颖而出。
平常心是对求职过程中一时成败的淡然处之。对刚迈向社会的新人来说,步履蹒跚、在激烈的角逐中摔上几跤肯定难免。重要的是自己不要过分看重一时的成败,而是积极应对。我在深圳人民银行应聘时就遭受了求职历程中最为惨痛的失败。尽管事先我做了充分的准备,但由于对手过于强大,我还是败得一塌糊涂。当初和我最终通过笔试的只有八个人―――三人分别来自华盛顿大学、伯明翰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其他则来自北大、人行研究生院、人大等名牌院校。但在面试阶段,我知识储备上的差距就显现了出来。面对面试官十分苛刻的专业性问题,我输得心服口服。这时,我反而觉得更加坦然。不是吗?既然是技不如人,就没有必要哀叹什么,知道了差距,也就知道了如何去弥补,同时对自己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于是,我又轻松地上路了,我相信,有一个适合我的职位在等待着我……? ?
■祝坚飞 山东大学建筑学院 ??
我学的是建筑设计专业,因此进入设计公司或设计院是择业的首选。在找工作之初我就决定去深圳发展。原因有二:第一,深圳是一个年轻的城市,我非常渴望能到这座走在中国发展前沿的城市中寻找自己的梦想;第二,从一个亲友那里了解到深圳对设计人才的需求量很大,这更增强了我去深圳的信心。确定了选择的方向,我开始搜索关于深圳建筑设计公司的资料。确定了几个公司后我便分别打电话与其招聘负责人取得联系。接下来通过传递资料与电话,把自己的情况介绍给他们,同时我对他们的公司资质、规模、为员工提供的发展培训、薪金等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经过权衡与比较,最终确定了“华阳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该公司对我也很感兴趣,我们一拍即合。
与我比较顺利的择业历程相比,身边有些朋友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们有的在寻找就业机会时,或患得患失、好高骛远,或没清晰地分析就业形势与自身需求就无的放矢,或缺少自信、不能坚持到底,这些情况都导致了择业的失败。对此我认为,应届毕业生在择业时首先应注意摆正心态,以平常心面对择业过程中遇到的不尽如人意之处。其次给自己准确定位,看清自身优、劣势,然后找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并发扬光大。
篇2:以平常心面对赞誉与批评
以平常心面对赞誉与批评 -心得体会
面对批评和赞扬,我们近乎本能地拒绝前者而喜欢后者,这除了可能是批评者缺乏批评艺术的原因外,更主要的是批评和赞扬本身会使人产生两种相反的心理反应。一个人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和自尊,或担心缺点和错误被人看穿,影响自己的成功和发展,就会有意无意地以种种方式来拒绝、逃避批评。
从理智上说,没有多少人不懂得“人无完人”得道理,也没有多少人不知道对待批评应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平时,我们不难听到或看到人家使用“欢迎批评”一类的词语,甚至自己也使用过。但实际上,一旦有人果真提出批评时,受批评者往往就会像遭到电击一样立即缩回,采取拒绝、逃避的形式为自己辩护。这种经历的体验,你、我、他大概都不陌生吧?面对批评,脑子里想到的多半不是自己的过错。而是“大家和我差不多,为什么单找我的麻烦”,“我哪里得罪了你,何必这样”,“你无情,别怪我无义”等一类的反应。因此,对待批评你会耿耿于怀、在工作中消极抵抗。然而,不幸的是,拒绝批评并非意味着可以免受批评,而且还会失去许多忠言善意的劝告,以至断送他人对你的信任和支持。因此要走出这一误区,单靠笼统地告诫自己下次要虚心接受是缺乏约束力的,应该分三步来具体解决。
第一步,要耐心倾听批评,应该保持自然大方的表情和姿势,认真而耐心地听完对方的批评。不要急于反驳、辩解,也不要嬉皮笑脸、满不在乎或漫不经心、假装糊涂。在工作中我们难免要接受批评,领导诚恳、善意的'批评利于受批评者改正缺点和错误,更有利于工作质量的提高。
第二步,要学会接受批评,我们对待缺点和错误也许会有无所谓的感觉,一旦产生了问题受到了批评,我们就不要拒绝它。不必担忧接受批评便矮人一等,拿出勇气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你下次就不会再出现类似的差错了。
第三步,要有接受批评的智慧,要是对你批评得有道理,但方式、方法不对,你可以把它改为自己可以接受得方式、方法来理解。如果批评错了,你也宜先表示谢意,然后再做必要得解释。
常人总是讨厌听批评指责的话,而都乐意听表扬奉承的话,当你犯了错误受到了批评,没关系,及时改正弥补过错、以待提高;当你取得了成绩得到了赞誉,不要骄傲,虚心进取节节提高,只有这样你的路才会越走越宽。所以,亲爱的朋友,就用我们的平常心来面对他人的赞誉与批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