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兔110”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汉字特点的古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汉字特点的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汉字特点的古诗

篇1: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

【汉字的谐音】

汉字除字形之外,还有一个字音问题。在某些时候,字音成为表示字义的唯一的.手段,此外,汉语中同音词较多,读音相同而字形、字义不同。汉语的谐音正是巧妙地应用了这些读音相同而字形、字义不同的汉字,表达了耐人寻味的意思。

过去,老百姓被压迫、被欺凌,有痛苦和对抗的情绪,却不敢直接说出来,就常常用汉字的谐音,写出许多与时政有关的歌谣。如宋代流行的歌谣:

打破筒,泼了菜,便是人间好世界。

杀了 ,割了菜,吃了羔儿荷叶在。

歌谣中运用了谐音手法,大骂当时的奸臣贼党童贯、蔡京、高俅、何执中等人。“筒”与“ ”音谐,“菜”与“蔡”音谐,“羔”与“高”音谐,“荷”与“何”音谐,分别用打、泼、杀、吃等表达和他们不共戴天的情感。

这种汉字的谐音经过反复使用之后,形成一种修辞方法为谐音体。从子夜歌起便不断被使用。比如:“始欲识郎心,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这首歌描写爱情的波折,开始相恋时,希望两颗心能合而为一,专心相爱,可是情况后来发生了变化,就像理好的丝进入了破织机一样,既不成帛,也不成匹。它的“丝”与“思”音谐,以“丝”寓“思”,“匹”与匹配的“匹”谐,指不能成双。在情歌中常见的还有以“芙蓉”为“夫容”,“莲”为“怜”或“连”,以“藕”为“偶”,以“丝”为“思”,以“梨”为“离”,以“晴”为“情”等。

谐音不仅在民间歌谣中体现,而且广泛运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民俗生活中。

比如,在民间,由于以福为吉,将福作为家庭或个人追求的目标,所以,每逢过年,一定会在大门上贴“福”字。有时故意将“福”字倒过来贴,取“福到了”的口彩。这里的“到”与“倒”谐音。再如,民间年画中鱼是最流行的题材,一般是光身的小胖娃娃,双手抱着一条大鱼,而且有莲池、莲花等。以“鱼”谐“余”(表示富余),以“莲”谐“连”,这幅画的主题是“连年有余”,所表达的意思就是:希望每年的日子都能过得很富余、富足。

篇2: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

莲(怜)子心中苦,

梨(离)儿腹内酸谐 音 诗:

杨柳枝 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烛—嘱,围棋—违期)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竹枝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情)

谐 音 联:

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

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

有杏不须梅,(有幸不须媒)

狗啃河上(和尚)骨 ——苏 轼

水流东坡诗(尸) ——佛 印

向阳门第春常在 ——苏 轼

积善人家庆(罄)有余(鱼) ——佛 印

师姑田上担禾上(和尚)

美女堂前抱绣裁(秀才)

孔子生于舟(周)未

光舞(武)起自汉中 (光舞:闪电;汉中:天空)

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

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

莲(怜)子心中苦

梨(离)儿腹内酸

身居宝塔,眼望孔明,怨江围实难旅步

鸟处笼中,心思槽巢,恨关羽不得张飞

(江围—姜维,旅步—吕布,槽巢—曹操)

两舟竞渡,橹速不如帆快

百管争鸣,笛清难比箫和

篇3: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

1、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

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题(蹄) --解 缙

2、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 ,有杏不须梅,(有幸不须媒)

3、狗啃河上(和尚)骨 --苏 轼 ,水流东坡诗(尸) --佛 印

4、向阳门第春常在 --苏 轼 ,积善人家庆(罄)有余(鱼) --佛 印

5、师姑田上担禾上(和尚) ,美女堂前抱绣裁(秀才)

6、孔子生于舟(周)未 ,光舞(武)起自汉中 (光舞:闪电;汉中:天空)

7、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 ,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

8、莲(怜)子心中苦 ,梨(离)儿腹内酸

篇4: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

竹枝词二首·其一

刘禹锡 〔唐代〕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杨柳枝

温庭筠 〔唐代〕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无题

李商隐 〔唐代〕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篇5:汉字的特点

汉字的特点

参考答案: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它不是直接表示音素或音节的字母而是用不一样笔画构成的很多表意符号来记录汉语的单音节语素从而代表了语素的声音。

详解一:

1,汉字是表意文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一字一音一义。

2,汉字是可拆分的,因为大多数汉字是由两个以上的部件构成的。这就构成了汉语里特有的字谜与对联等艺术形式。

3,汉字是方块字,方方正正。反映了国人重正统的思维特点。

详解二:

1、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

2、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有六千多年历史,对周边国家影响巨大,是其它文字的母字,是记录事件的书写符号。

3、形音义之间原本存在必须的理据,具有明显的直观性、表意性。

4、汉字记录的语言单位是汉语的音节,用整个字形跟语音相联系,除极个别汉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

汉字特点的古诗(合集9篇)

5、具有必须的超时空性,在不一样的方言区有不一样的读音,但字义基本相同,故不一样方言区可利用汉字互相理解对方。

6、汉字由最原始的石刻字符,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构成汉字七体,即: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现代汉字为汉民族先民发明创制并作改善,是维系汉族各方言区不可或缺的纽带。

相关阅读:

文字发展有三个阶段,象形文字、形意文字、字母文字。

汉字属于第二个阶段形意文字,而大多数国家使用的字母文字属于第三个阶段,比汉字高一个阶段。

作为形意文字,汉字的特点是,其单字表意,也就是说看见一个字,也许你不明白这个字该怎样读,但你很可能经过汉字的几种构成方法,猜到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而作为字母文字,也叫拼音文字,其主要特点是,文字表音,也就是说一个单词,也许你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你能够根据字母组合,拼出这个单词的读音。

就构成来说,字母文字比汉字简单,然而却缺乏汉字的纽带作用。

据语言学家研究,面积和中国差不多的欧洲,之所以很少有统一的时候,和其采用的字母文字是分不开的。美国专家甚至说,若废除汉字,中华将不再存在。

这其中的关键就是汉字表意,比如说一个北京人,到了广东,对北京人来说粤语可能就和外语等同,那么如何交流,汉字,不管这个字在广东在粤语中读成什么音,但一写出来大家都明白他的意思,这就促进了文化的融合和祖国的统一。

然而若是使用的字母文字,能够想象,同一个事物,由于在北京话中和粤语中的读音不一样,根据字母文字的表音的习惯,拼出的单词就不一样,如果双方用文字交流就会出现障碍,而文字和语言均无法交流,隔阂和分裂就产生了。

汉字还有一个优势是传承性,字母文字的简单、简便代表了新创一种文字的容易,所有的字母文字都是脱胎于迦太基字母,然而此刻字母文字也不下数十种,各自之间,甚至同一种文字之间的传承关系不紧密。

比如,一个现代英国人如果没有受过专业培训,那么绝对看不懂3前的英文,这是因为当时被叫做什么的事物,此刻单词的意思可能已经完全的改变,不一样的时期,不一样的东西,可能有同样的叫法,所以要研究古文对于字母文字的国家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对于汉字来说,只要能看懂繁体字的人,此刻看唐代的石碑这些,就算不大明白文言文的写作方法,但读一遍意思也能把握个八九不离十。这是因为汉字是表意的,其文字的延伸意思是一脉相承的,学古文的时候,教师常常说,这个字在古文中应当读什么音,但不管其应当读什么音,但都不妨碍我们理解这个字在古文中的意思。

不论他是读说(shui)客,还是读成说(shuo)客,对于大家来说,看到这个字都能明白其意思不是吗。

这就是汉字的意义,维护民族稳定的纽带。

文字发展有三个阶段,象形文字、形意文字、字母文字。

汉字属于第二个阶段形意文字,而大多数国家使用的字母文字属于第三个阶段,比汉字高一个阶段。

作为形意文字,汉字的'特点是,其单字表意,也就是说看见一个字,也许你不明白这个字该怎样读,但你很可能经过汉字的几种构成方法,猜到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而作为字母文字,也叫拼音文字,其主要特点是,文字表音,也就是说一个单词,也许你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你能够根据字母组合,拼出这个单词的读音。

就构成来说,字母文字比汉字简单,然而却缺乏汉字的纽带作用。

据语言学家研究,面积和中国差不多的欧洲,之所以很少有统一的时候,和其采用的字母文字是分不开的。美国专家甚至说,若废除汉字,中华将不再存在。

这其中的关键就是汉字表意,比如说一个北京人,到了广东,对北京人来说粤语可能就和外语等同,那么如何交流,汉字,不管这个字在广东在粤语中读成什么音,但一写出来大家都明白他的意思,这就促进了文化的融合和祖国的统一。

然而若是使用的字母文字,能够想象,同一个事物,由于在北京话中和粤语中的读音不一样,根据字母文字的表音的习惯,拼出的单词就不一样,如果双方用文字交流就会出现障碍,而文字和语言均无法交流,隔阂和分裂就产生了。

汉字还有一个优势是传承性,字母文字的简单、简便代表了新创一种文字的容易,所有的字母文字都是脱胎于迦太基字母,然而此刻字母文字也不下数十种,各自之间,甚至同一种文字之间的传承关系不紧密。

比如,一个现代英国人如果没有受过专业培训,那么绝对看不懂300年前的英文,这是因为当时被叫做什么的事物,此刻单词的意思可能已经完全的改变,不一样的时期,不一样的东西,可能有同样的叫法,所以要研究古文对于字母文字的国家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对于汉字来说,只要能看懂繁体字的人,此刻看唐代的石碑这些,就算不大明白文言文的写作方法,但读一遍意思也能把握个八九不离十。这是因为汉字是表意的,其文字的延伸意思是一脉相承的,学古文的时候,教师常常说,这个字在古文中应当读什么音,但不管其应当读什么音,但都不妨碍我们理解这个字在古文中的意思。

不论他是读说(shui)客,还是读成说(shuo)客,对于大家来说,看到这个字都能明白其意思不是吗。

这就是汉字的意义,维护民族稳定的纽带。

篇6:汉字谐音特点歇后语

汉字谐音特点歇后语80则

1、妈妈的众姐姐――多疑(姨)

2、戏台上的垛口――不成(布城)

3、戏台上的鞭子――加码(假马)

4、观音堂里着火――妙哉(庙灾)

5、孙猴子坐金銮殿――不象仁(人)

6、君寿星打靶――老腔(枪)

7、寿星弹琵琶――老生常谈(弹)

8、麦柴秆吹火――小气(器)

9、弄堂里跑马――题(蹄)

10、旱魅拜夜叉――尽(精)

11、见鬼园外竹笋――外甥(生)

12、男人不打老婆――好福气(夫妻)

13、秀才做诗――有两手(首)

14、秃子脱帽子――头名(明)

15、何家姑娘给郑家――正合适(郑何氏)

16、肚子里撑船――内行(航)

17、龟盖量米――什么声(升)

18、难出 扯胡子过河――谦虚(牵须)过度(渡)

19、扯铃扯到半空中――空想(响)

20、抓蜂吃蜜――恬(甜)不知耻(刺)

21、两百钱的花生――有得驳(剥)

22、两手捧寿桃――有理(礼)

23、护国寺买骆驼――没那个事(市)

24、花椒掉进大米里――麻烦(饭)了

25、三毛加一毛--时髦(四毛)

26、三月的.杨柳--分外青(亲)

27、三更半夜出世--害死(亥时)人

28、大车拉煎饼--贪(摊)的多

29、大麦掉在乱麻里--忙(芒)无头绪

30、土地堂里填窟窿--不妙(补庙)

31、土地爷坐秤盘--志诚(自称)

32、土地爷坐班房--劳(牢)神了

33、土地爷洗脸--失(湿)面子

34、土地爷掉井--劳(捞)不起大驾

35、土地老爷的内脏--实(石)心实(石)肠

36、土地老爷穿素--白跑(袍)

37、土杏儿--苦孩(核)子

38、土蚕钻进花生壳--假充好人(仁)

39、下雨天不打伞--吝啬(淋湿)

40、下雨天出太阳--假情(晴)

41、下雨天不戴帽--临(淋)到头上

42、丈二宽的褂子--大摇(腰)大摆

43、上鸡窝摔筋头--笨(奔)蛋

44、山上滚石头--实(石)打实(石)

45、山头上吹喇叭--名(鸣)声远扬

46、山西的胡桃--瞒人(满仁)

47、山沟里敲鼓--回想(响)

48、空中布袋――装疯(装风)

49、宋江的军师――无用(吴用)

50、老太婆上鸡窝――笨蛋(奔蛋)

51、卖草帽的丢扁担――留神(留绳)

52、哥哥不在家――少来(嫂来)

53、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

54、雨打黄梅头――倒霉(倒梅)

55、半两棉花――免谈(免弹)

56、秃子打伞――无法无天(无发无天)

57、矮子过渡――安心(淹心)

58、马店买猪――没那事(没那市)

59、腊月天气――动手动脚(冻手冻脚)

60、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岂有此礼)

61、公共厕所仍石头――引起公愤(引起公粪)

62、反穿皮袄――装佯(装羊)

63、孔夫子搬家――净是输(净是书)

64、孕妇走独木桥――铤而走险(挺而走险)

65、外婆死了儿子――无救(无舅)

66、老公拍扇――凄凉(妻凉)

67、秀才的毛巾――包输(包书)

68、乌龟爬门槛――但看此一番(但看此一翻)

69、针尖尚挑毛巾――不足为奇(不足为旗)

70、钝刀破竹――想不开(响不开)

71、空棺材出葬――目中无人(木中无人)

72、磕瓜子磕出臭虫――什N人都有(什N仁都有)

73、灯草打鼓――不想(不响)

74、灯草拐杖――做不了主(做不了拄)

75、盐店里谈天――闲得没事做(咸得没事做)

76、张天师过海不用船自有法度(自有法渡)

77、隔窗吹喇叭――名声在外(鸣声在外)

78、龙王爷搬家――厉害(离海)

79、老九的兄弟――老实(老十)

篇7:汉字谐音特点的对联

汉字谐音特点的对联精选

1.、莲(连)子心中苦 梨(离)儿腹内酸

2.、身居宝塔,眼望孔明(诸葛亮),怨江围(姜维)实难旅步(吕布)

3.、鸟处笼中,心思槽巢(曹操),恨关羽(关羽)不得张飞(张飞)

4.、两舟竞渡,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攀哙)

5.、百管争鸣,笛清(狄青)难比萧和(萧何)

6.、相传有个神童,宰相爱其才招为女婿,宰相宴请时,当着满堂宾客出一上联请女婿对:因荷而得藕。女 婿手指席上果品,答:有杏不须梅。这里因用了谐音(荷—何,藕—偶,杏—幸,梅—媒)而妙言他意,客人们顿时而悟,连连称妙。

7.、孔子生於舟(周)未 光舞(武)起自汉中

8.、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洪恩浩荡,不思报国反成仇! (史可法,洪承畴,

)

9、泥肥禾尚瘦 (尼肥和尚瘦) 晷「音鬼」短夜差长 (鬼短夜叉长)

上联的意思是:泥土肥沃,但禾苗仍然瘦弱。

下联的.意思 是:太阳在天上的时间越来越短(所谓晷短,此乃夏至后发生的自然现 象),日夜的时差越来越长。

10、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幼儿摘柚儿,柚儿完,幼儿玩。

11、眼珠子,鼻孔子,珠(朱)子还居孔子上;眉先生,须后生,后生更比先生长。

12、上联:莲(怜)子心中苦,下联:梨(离)儿腹内酸

13、上联:因荷(何)而得藕(偶),下联:有杏(幸)不须梅(媒)

14、上联:向阳门第春常在,下联:积善人家庆(罄)有余(鱼)

15、上联: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下联:一马陷足污泥内,老 怎能出题(蹄)

篇8:汉字谐音特点的对联

1.一点一横长,一撇向西方,并排两棵树,栽在石头上。(磨)

2.二十四小时,莫当日字猜。(旧)

3.一个字,两张口,下面还有一条狗。(哭)

4.左看马靠它,右看它靠马,两边一起看,脚踩万里沙。(驼)

5.一阴一阳,一短一长,一昼一夜,一热一凉。(明)

6.高爷爷的头,李爷爷的脚,郑爷爷的`耳朵。(郭)

7.有水可养鱼虾,有土可种庄稼,有人不是你我,有马走遍天下。(也)

8.一点不出头。(术)

9.十字尾巴弯弯,算算数目少三。(七)

10.十个哥哥力量大,一切困难都不怕。(克)

11.一口咬掉牛尾巴。(告)

12.多出一半。(岁)

13.一只小帆船,载着一粒米,向东又向西,不知到哪里。(迷)

14.三面有墙一面空,一个小孩当中坐。(匹)

15.一人住在山旁边,从来没有见过面。(仙)

16.甜咸苦辣,各味俱备。(口)

17.再会。(观)

篇9:中国汉字的特点演讲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__汉字文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汉字的使用。历史上,____、朝鲜(韩国)、______使用汉字,阅读汉籍经典(文言文),并以此作为通往上层社会的通行证。而且,这几个国家许多保存至今的历史典籍都是用汉字和文言文书写的。普通民众使用的语言文字,则是借用汉字元素与本国语言相结合而创制的各种文字。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汉语是汉文化信息的载体,因此汉字既是__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__文化信息的载体。

汉字的起源有种。种传说,__古书里都说文字是仓颉创造的。说仓颉看见一名天神,相貌奇特,面孔长得好像是一幅绘有文字的画,仓颉便描摹他的形象,创造了文字。还有一种传说,说仓颉观察了鸟兽印在泥土上的脚迹,启发了他发明文字的灵感。这种。种传说都是靠不住的。文字是广大劳动人民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才慢慢地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系统,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拥有4500年以上的历史并仍在广泛使用。汉字是目前“活着的”表意文字,是______、____的法定文字,也是新加坡、______的法定文字之一。

汉字是重要的文化承载工具,目前留有大量用汉字书写的典籍。多种发音不同的方言都使用汉字作为共同书写体系,因而汉字在历史上对________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成为东南亚文化圈形成的内在纽带。在汉字发展过程中,留下了大量诗词、对联等文化,并形成了独特的汉字书法艺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