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zum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应届毕业生频现职场恐惧症:女生甘做全职太太,下面给大家分享应届毕业生频现职场恐惧症:女生甘做全职太太,欢迎阅读!

篇1:应届毕业生频现职场恐惧症:女生甘做全职太太
高考已经考完了,又是一年毕业季,内地高校毕业生面临着离别和就业等各种问题。这对已经毕业一年仍宅在家的兰州“90后”李娜而言可谓“压力山大”,出于对社会职场的种种恐惧,她不敢前往人才市场求职面试,而一年来通过网络发出去的数个求职简历纷纷石沉大海。
一年来,大学时曾担任过学院学生会主席的李娜出人意料的开始惧怕社会,长期宅在家里,不敢找工作。这几天,李娜正忙着四处相亲,她想嫁一个条件不错的男士做“全职太太”,从而尽快摆脱其所承受的职场恐惧和被旁人视为“啃老”的双重压力。
“虽然现在还靠父母养着心里特别难受,但实在不敢出去找工作,怕遭冷眼,怕被他们拒绝……”李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反复强调她绝非“啃老一族”。她说,去年毕业时,她也跟着同学去过几次招聘会现场,相中的几个还算中意的工作都被当场回绝了,后来一想起这茬就再不敢去招聘现场了。
据中国教育部统计,高校毕业生规模为727万人,比多出28万人,毕业生总量压力进一步增大;同时,用人需求结构性矛盾突出,毕业生就业观念仍需进一步转变。
记者了解到,类似李娜这种患有职场恐惧症的应届或往届毕业生不在少数,此前更有媒报道称“有大学生毕业四年赖在家里不敢找工作”。
“我很懊恼,看到别人都工作,我也着急。每天晚上睡不好,总是做梦,很紧张很焦虑。”西安“90后”小辉毕业两年来大多宅在家里。她说,她很害怕外面的人际关系,勾心斗角什么的想想就害怕,现在跟陌生人说话都很紧张。
小辉说,两年来,就怕听到别人问“你还呆着呢?”。“大学刚毕业时,我也有出去找过工作,只是很失败。后来决定锻炼一下自己,在一个超市当收银员,只干了一天回到家里就大哭,说什么第二天也不去了。”她说,面试有的也会成功,可是接到通知,说什么都不敢去,都推辞了。
网友“黛尽青丝”对职场的恐惧无疑更为严重。她说,一听到父母说工作招聘的事情就紧张的不行,连饭都吃不下。“有时候逼着自己上网查招聘的信息,去招聘会,如果没有合适的工作,反而会很放松”。
甘肃省心理咨询师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莫兴邦9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称,出现职场恐惧症究其原因是等待观望、盲目攀比、内心自卑、过于依赖等不良心理作祟。有些毕业生不能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往往是底气不足,过于自卑,缺乏自信,导致不敢外出找工作,更不敢与用人单位面谈。
莫兴邦建议,毕业生要确定恰当的求职目标,这对求职找工作来说至关重要。同时要敢于面对挫折,对求职过程可能遇到的失败要有所准备,学会体验愈挫愈勇地情绪感受。此外尽量克服过度依赖家庭的习惯,通过找工作作为成长锻炼的过程。
篇2:全职太太重返职场有多难?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职太太们在生活的重压下,开始动起了回归职场的念头,近期全职太太重返职场成为北京、广州、上海等一线城市普遍的职场现象。但全职太太们发现,阔别几年,这厢早已波涛汹涌,要重新成为弄潮儿并非易事。重回职场有多难?
已婚已育 优势还是劣势
近来,全职太太中的一部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开始考虑重新回到职场。
路睿婚前是一家外企的市场部专员,结婚后不久,她发现自己怀孕了,于是顺理成章地辞去工作,在家里做起全职太太。孩子出世后,路睿更是全心全意地留守家中。去年年底,丈夫供职的IT企业开始裁员降薪,她也动起了重回职场的念头。“我收到过不少企业的面试通知,但是提起家里有一个两岁大的女儿,他们就不敢用我了。”原本自以为是优势的“已婚已育”反而成为她如今求职的绊脚石。
外企人事主管Joanna表示,最近公司收到过不少全职太太的求职信,其中有一些具有非常丰富的工作经验。“本来我们很欢迎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但是像路睿这样的全职太太已经与职场脱离了几年,应聘的工作又是瞬息万变的市场相关岗位,家里也有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顾,综合下来,形势不容乐观。”
对此,人力资源专家黄先生表示,全职太太在求职时,一般会具有稳定、踏实等优势,但是对职场的熟悉程度、专业能力,是决定她们是否能够重回职场的关键因素。“如果还没有完全做好理清家庭和工作之间关系的准备,那么要找到一份新工作比较难。”
职场打拼 高不成低不就
据某网站的调查显示,目前全职太太重回职场所要面临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提及再就业最大的困难,超过半数的全职主妇认为是与社会、职场人脉疏远,就业竞争力下降,1/4主妇则担心在经济形势不景气的背景下,合适的岗位不多;此外,约有12%的人认为是心态问题,如缺乏自信,工作斗志减弱等,
更有超过六成的主妇认为,就业前最需要更新知识结构、进行培训;18%左右的人觉得心理调适更重要;而10%的人认为调整生活规律最难。
小林在成为全职太太前,是一家财经杂志社的记者。三年的主妇生活过后,她厌倦了单一的生活,想要重回职场。三年前,她未满30岁,热爱陀螺般忙碌的生活;三年后,她安宁稳定,习惯自由闲适的生活。于是,求职成为了难事一桩。“我习惯了舒适生活,似乎已经跟不上那种节奏和步调了。”
在小林当初选择呆在家里时,她的同事兼好友顾小姐就已经投了反对票。“小林以前在杂志社非常受领导的器重,专业能力也很强,如果没有荒废时间,现在肯定就是我们杂志社的首席记者!”顾小姐认为,小林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生活规律的重塑,重新适应职场打拼的步调。
回归家庭 选择还须谨慎
虽然全职太太要重回职场困难重重,但如今许多白领面临工作压力时,却往往把做全职太太当成了一种逃避手段。近日,一份有关白领女性最希望得到的职业调查显示,现代白领女性最中意的职业前三位是“个体企业主、自由职业者、全职太太”,回归家庭成为现代职业女性的新的理想。
在某民营企业担任公司副总经理的章小姐收入可观,并且已被董事会当作是未来总经理的不二人选。但是由于工作压力大,即将在10月成婚的她居然表示:“我现在的理想就是当一个全职太太。”在章小姐看来,自己目前最想要的恰恰是舒适、自由的生活方式,“大不了过几年重新再找工作,我觉得凭借自己多年的管理经验,应该能够比较顺利地重返职场。”
但大多数的全职太太可能未必具有章小姐这样的专业管理经验和能力,一旦选择回归家庭,要重回职场并不那么容易。心理咨询师刘芳表示,如今许多白领在解决了生存上的压力后,更多的是希望寻找一份安全感,而回归家庭成为她们获得安全感的重要方式,因此目前年轻的全职太太数量越来越多。“虽然全职太太是一种社会角色,对于家庭和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如果把做全职太太当作一种逃避,很容易成为一名失败的全职太太。”刘芳建议女性在作出回归家庭的决定之前,一定要慎重考虑。
篇3:职业规划:全职太太重返职场六大攻略
职业规划:全职太太重返职场六大攻略
结婚生子是女人一生中的幸福使命,但是,职业规划咨询机构在职业规划咨询中看到,太多的全职太太因为与职场脱节太久,重返职场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我本科毕业,在做全职妈妈之前,已经工作了近8年。如今,宝宝3岁了,即将入园,我想尽快重返工作。可是,找工作找了三个月了,简历也投出去了数百封,竟然连一个面试通知都没有,难道真的没有机会再工作了?”江女士一脸焦虑地坐在向阳生涯职业规划咨询室里对职业规划师说。
职业规划师认为,女性因为生育而影响了职业生涯发展,是现代职场中的一个普遍问题。 全职太太重回职场,除了青春不再,竞争力也因为久疏战场而大打折扣。江女士求职受挫在情理之中,也因其对工作的要求必定比未当妈妈前更为挑剔。作为职场妈妈,要考虑到照顾宝宝,找工作时除了要考虑与自己的适合度之外,还要关注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如公司离家的距离等因素。
她认为,全职太太要想重归职场,有必要在复出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和修炼,包括重新定位今后的职业发展路径。具体来说,有六个方面:
1) 完成角色切换
从一个全职太太的角色重新切换到一名职业女性,无疑是个不小的挑战。不论是日常的穿着打扮还是精神面貌都需要进行自我调整和修炼,清晰定位自己的职业角色,重视职场形象,同时也可以梳理过往的经历,重新探索和提炼自己的兴趣及能力所在。
2) 更新知识结构
对于经历了较长时间职业空白期的全职太太来说,无论是专业技能还是社交视野的不足都可能成为阻碍发展的.阻力。向阳生涯认为,对于脱离职场18个月以上的全职太太来说,很有必要在入职前参加一些相关的知识、技能培训,来完成知识更新,补足知识断层,
这对怀疑自己能力的人来说,也是一个充实自信的过程。
3) 重建人际关系
做全职太太时与外界打交道的机会相对较少,每天在家照顾孩子,生活一切以家为中心,周围的人际关系比较简单。可一旦进入职场,就不得不面临复杂的人际关系,比如与上司、同事之间的相处,与客户的关系维护等。而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是为自己赢得职场加分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回归前,可以有意识地主动跟自己以前的朋友、同事、同行联系,重建人际关系网络。
4) 调整生活规律
做全职太太时一天24小时都由着自己来安排,可一旦进入职场,就要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来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全职太太在入职前不妨提前进行预演,为自己制定一份与职场同步的作息计划,也可以在入职前先尝试做兼职工作,预习工作中的生活状态。
5) 保持空杯心态
全职太太们需要正视自己的职业空白期,虽然自己以前或许有着丰富的经验,但重入职场时,不妨抱着一份空杯心态,将自己当成一名入职新人,以谦恭的姿态快速融入职场,持着乐观开放的心态对待新的工作平台。
6) 做好职业规划
投简历没有回应,一方面可能是采用的求职方法不对,另一方面很可能简历出了问题。拥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后做出来的简历,往往具有极强的战斗力。在求职前,不妨先问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喜欢做什么,能在怎样的平台实现职业目标,未来3-5年的职业发展路径如何等,找出答案,制定出清晰的规划。要知道,对自我有着明确职业规划的求职者,他们的简历往往更有“战斗力”,目标更明确,更容易得到HR的青睐。
篇4:10 Tips for Recommenders_应届毕业生网职场英语频
10 Tips for Recommenders_应届毕业生网职场英语频道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Beijing 100029, P. R. China Sept. 28, Dear colleagues: This is to recommend Ms. Shan Shan, a graduate from this universitys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nagement, for accept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Beijing 100029, P. R. China
Sept. 28, 1998
Dear colleagues:
This is to recommend Ms. Shan Shan, a graduate from this university’s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nagement, for acceptance into your MBA program.
I have known Ms. Shan as a resourceful and goal-oriented individual since 1990, when she attended a lecture I delivered, at which she asked perceptive and challenging questions. Although she did not officially take a course with me, she often consulted me on issues arising out of her studies. I therefore have come to know her well. I feel strongly that Ms. Shan’s unusual talents and abilities will stand her in good stead for a quality MBA education, which should serve as a major boost to her career.
While at this university, Ms. Shan was an outstanding student, boasting excellent performance in all subjects of her studies and demonstrating great potential. Her overall GPA ranked her among the top 3 in her class of 40 students. But Ms. Shan was no bookworm devoted exclusively to exams. She read extensively in subjects outside her major, particularly in business law, marketing, finance and journalism, all of which seemed to be fascinating to her. In recognition of her intellectual strengths, the department offered, at the time of her graduation, to accept her into its graduate without the normally mandatory examinations. She, however, turned down the offer. A highly independent woman, she already had her own agenda set. She wanted to obtain practical management experience first and then proceed to pursue a Master’s Degree in Business Administrative in your country. She apparently made the right decision, for she has since become one of our most successful graduates in her crop of students.
Ms. Shan is good at communicating in both oral and written English. Some of he most important undergraduate courses were taught by American professors, many of whom considered her oral English as native and her written English as standard. I am sure that she has since improved her English a lot more in her professional life.
In Ms. Shan, we all saw an optimistic and easy-going character. With highly unusual determination, she is not to be daunted by any difficulties. She believes that, with hard work, she can achieve anything she wants. I think her confidence in herself is well grounded in her track record, especially when considering the fact that she entered into this university as the daughter of a most impoverished family, but graduated as a top student.
Judging by what I know of her, I think Ms. Shan is fully qualified to pursue an MBA degree in your program. I therefore recommend her with enthusiasm. And I shall greatly appreciate if you can favorably consider her application for admission and financial aid.
Yours sincerely
篇5:高校频现公主班全男班 全班29人仅3名女生
高校频现公主班全男班 全班29人仅3名女生
长沙学院2012级旅游管理专业的男生很少,几乎成了“女儿国”。戴惠强 摄“全班男生出列!”军训教官一声令下,只见队伍里2名男生静悄悄地站了出来,女生们顿时笑成一团。这样“滑稽”的一幕,就发生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级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的一个班级中。
这样的现象,在湖南各高校2012级新生班级中频频出现,如:湖南大学2012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一个班共有29名学生,仅3名女生;长沙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一个班56个人,只有6名男生;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几乎全是“清一色”的男生。于是,有人将绝大多数学生是女生、鲜有男生的班级,称为“公主班”;那些男生占很大比例、难见女生的班级,则被称为“全男班”。
“全男班”的无奈
举行晚会时男生反串女生
语言类院系容易出现女生在数量上压倒男生的情况,而理工科院系的情况则正好相反。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就是“万绿丛中一点红”。以2012级为例,全院503个学生,只有66名女生,平均每个班只有两到三名女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也一样,87名学生中男生多达79人。
在理工科专业,搞各种活动时“劳动力”自然是不缺的,但也有犯难的时候。“每次搞活动举行晚会时,我们就头大,没几个女生的节目撑不起一场晚会。有时候实在没办法,就只好由男生反串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土木工程系的杨明说,“有一次学校举行篮球比赛,有的系有‘篮球宝贝’,我们却只有羡慕的份。”
在理工科专业,由于女生少,常有语言类院系的女生享受不到的福利。“班上的女生比较受男生照顾。上次女生节的时候,我们还集体给我们班女生送了一束花。”杨明说。此外,在男多女少的学院,女生当社团干部和班干部相对容易一些。
不过,理工科专业的女生也有不方便之处。“刚开始的时候,在班上上课时很不自在。虽然我以前是学理科的,但女生没这么少。现在身边男生这么多,有时候也挺不方便的'。”长沙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的卢小婷说,她是班上唯一的女生,有一次在教室上课,生理期来了,身边没有一个人可帮她。
“公主班”的难处
搞活动时没有“劳动力”
湖南师范大学的外国语学院几乎是“女生撑起整片天”。湖南师大一直是男生少女生多,但男女比例达到外国语学院的1∶10的,还是少数。今年,湖南师大外国语学院共招生336名,男生只有30名,连1∶10的比例都未达到。
男女比例悬殊,男生作为“贾宝玉”并不完全都是开心事,还有不少“心酸史”。曹烨是湖南师大英语专业大二的一名男生,全班32个人,只有3名男生。当初分寝室时,他只好与其他班的男生合住在一起。而上体育课时,由于人数太少,他们只能被分配到其他专业的“大部队”里,“打篮球是最让人纠结的,我们非得等到别的班没课才凑得齐人数。”在讨论班级活动时,他们几乎没有话语权,“通常女生们说去哪儿,干什么,我们就只有跟着去的份。如果我们不去,又没有劳动力提东西。”他无奈地说。
虽然外国语学院的女生“垄断”了话语权,但她们也有难处,特别是在干体力活时,因为班上男生很少,就算全部参与劳动力也不足,所以女生也只好当男生用了。
与之相似,其他高校中文类院系内也有“阴盛阳衰”的现象,如长沙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2级一个班有22名女生,但只有4名男生。由于长期生活在女生群里,外语类和中文类院系的少部分男生的性格里还多了一股阴柔气,“可能是被我们同化了吧,总觉得我们班男生不够爷们儿,有的还很娘娘气。”长沙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四学生胡敏感叹道。
原因
受了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
“公主班”和“全男班”的出现,与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男学理,女学文”的固定思维以及传统就业观念中的男女分工标准不无关系。
对于高校出现的“公主班”和“全男班”现象,湖南省社科院副巡视员方向新教授认为,专业的属性和职业的特点一定程度决定了这一现象的产生。“不可否认,工科类的专业对逻辑思维要求高,需要缜密的思考能力和较强的动手能力,男生可能更擅长于这一方面。相反,女生的语言天分又要比男生好。”
在分科时,按照固定思维,男生大多会选择理科,女生大多会选择文科,这就为大学里部分专业出现偏男性化或是偏女性化埋下了“伏笔”。而一些家长也认为男生学理科,更容易找到工作;女生学文科,今后从事教师、文员类的工作不会太辛苦。另外,当前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仍然主要以传统观念中的男女分工为标准,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部分学生对专业的选择。
争议
高考要不要分性别划录取线
今年,部分高校在录取时分性别划了录取线,且分数线明显女高男低,如近期被媒体曝光的中国人民大学小语种专业、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的部分专业,尤其是小语种和艺术类专业,在提前批录取时普遍存在分性别投档的现象。
同考不同分,这一现象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争议。有人认为它涉嫌歧视女性,有违教育公平。前些日子,在广州文塔前有4名女孩以“剃光头”的极端行为,表达了对分性别划高考录取分数线的不满。活动发起人之一欧阳乐(化名)认为,女生和男生都是经过10多年的苦读才参加高考的,同考不同分的现象不合理。对此,有高校回应,此举一是由于外语类的部分小语种专业男女比例严重失衡;二是由于特定的职业专业发展环境对男性更适合。为了保证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平衡和保证就业率,学校采取了提高女性录取标准、限招女性的做法。教育部也回应称:“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对部分特殊行业或者岗位的特殊专业人才培养,按照特定程序,少数学校的部分专业可适当调整男女招生比例。但是学校需在招生章程中予以明示,同时应严格控制招生数量。”
专家观点
改变择业固定思维是关键
“公主班”和“全男班”在高校的频频出现,自然会造成相关专业乃至职业的性别局限性,特别是像日语、西班牙语这类小语种专业,已经出现了全女性化的趋势。以教师职业为例,目前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的教师队伍中,七成以上是女教师,连不少理科教师都是女性。媒体行业也是如此,由于学习传媒专业的男生越来越少,有人担忧可能会导致今后电视节目偏女性化。
“大学男女同学在一起上课才不会乏味。”有心理专家表示,家庭、学校以及社会都存在一定的男女比例关系。当周围环境性别较为单一时,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产生影响。有研究表明,女性与男性接触的时间较多,经期的规律会显得更加正常。女生多起来后,男生参加课外活动的积极性相应也会提高,校园的活动会更加丰富多彩。
方向新说:“其实,并不是女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一定比男生弱,或是男生的语言天分一定比女生差。要改变高校男女比例失衡的现象,改变人们对选择专业和职业的固定思维是关键。”
“高考中强调记忆的题目较多,女生在这方面更具优势。”有专家认为,高考应该多一点开放性思维和考察表现力、创造力的题目,而不是一味对知识点死记硬背、陈述性的题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