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不打结前进呀”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觅踪鄡阳寻梦都昌散文随笔,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觅踪鄡阳寻梦都昌散文随笔,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觅踪鄡阳寻梦都昌散文随笔
觅踪鄡阳寻梦都昌散文随笔
血染鄡阳
陈豨在高祖七年,公元前2时,受封为代相。高祖十年,公元前1的七月,刘邦派人召陈豨进京,陈豨以重病为由作推托,不肯前来。至九月,陈豨与王黄等人一同反叛刘邦,自立为代王。
汉高祖见陈豨造反,遂决定帅兵亲征。同时,他命令韩信随他一同出征陈豨,令刘邦没想到的是,韩信却以告病为由,没有追随刘邦亲征陈豨,这令刘邦心下很是不快。就在刘邦率兵出征之后,韩信在京中暗地里与陈豨书信往来。韩信写信告诉陈豨,他要在京中给陈豨做内应,而且还准备把监狱里的犯人全部放出来,让他们去攻打皇宫。后被自己的手下密告到了吕后那里。吕后遂与丞相萧何一起,设计诱捕了韩信,将韩信杀死在长乐宫中,并夷灭了韩信的三族。
就在刘邦率兵评定陈豨期间,有人向刘邦告密说梁王彭越与陈豨之间相互勾结,有造反的嫌疑。因此,刘邦在驻扎邯郸时,为了把彭越置于自己监视之下,便派使者召彭越前来助剿陈稀。这时候的彭越,已经看出了刘邦对自己的不信任,害怕去了之后会遭到刘邦的暗算,便也以生病为名,拒不奉召,只是派了一名偏将军带领几千人马前去敷衍刘邦。刘邦见了,愤怒异常,立即派使者斥责彭越。彭越见刘邦发怒,心中害怕,想亲自前往谢罪,他的部将息辄劝阻说:“开始时大王不去,现在再去已经晚了,如果去一定被擒,不如发兵造反,或许能保住性命。”彭越虽然没有听从息辄的劝说,但却也没有亲自前往刘邦跟前去请罪,而是继续称病不出。
恰在这时,有一名梁国的太仆(官名,负责王室车马的官员)因为得罪了彭越,害怕被彭越治罪,正好就逃到了邯郸,他为了自保,就在刘邦跟前告发彭越,说彭越企图谋反,要与陈豨一同对抗朝廷。刘邦得此把柄,立即派使者率领武士到了定陶,趁彭越没有防备,就把彭越逮捕起来,押解到了洛阳,指令专人去审讯彭越。这些人,都深知刘邦的目的是要治彭越的死罪,虽然手上没有彭越谋反的真凭实据,但大家一致说彭越谋反是属实的,按律法当夷平三族。好在刘邦自知彭越谋反的证据不足,就免去了彭越的死罪,将彭越废为庶人,流放到巴蜀去。
原本这彭越算是捡了一条命回来,却没想到后来还是给弄丢了。
就在彭越流放巴蜀途中,行走到郑县(今陕西华县北)的时候,正好遇到了从长安去洛阳的吕后。彭越以为刘邦是误听谗言才把自己流放到巴蜀去的,想请吕后向刘邦求情,痛哭流涕地向吕后表明自己确属冤枉。
吕后露出一副十分同情的样子,答应彭越替他向刘邦求情,便带着他一起回到了洛阳。令彭越没想到的是,吕后对他这些异姓王特别不放心,必欲除之而后快。因此,就在吕后见到刘邦时,她对刘邦说道:“彭越可是个了不得的壮士,陛下怎能轻易把他流放到蜀地去,它日必成敌首。现在我已将他从流放路上带回来了,不如今天就趁机除掉他,以绝后患”。随后,立即命令自己的心腹去伪造证据,诬告彭越谋反。刘邦这才下令杀掉了彭越,并诛灭了彭越的三族。
九江王英布,眼见得功臣陈豨、韩信、彭越先后被汉高祖诛杀,心中很是不安,心中害怕下一个被杀之人将会是他自己。于是,英布就在汉高祖十一年,也就是在公元前1的七月举兵反汉。汉高祖刘邦亲率大军征讨英布,英布大败而逃,于次年逃亡到了他的妻弟,第二代长沙王吴臣那里。
吴臣见英布逃到了自己这里,心中很是害怕朝廷怪罪自己,便假意要和姐夫一起亡走东越,以图后计。英布信以为真,便带上吴臣一路同行。英布哪里会料得到,当他们走到鄡阳平原的四望山时,吴臣在英布身后,趁其不备,手起刀落,将英布斩杀于四望山(泗山)前。随后,吴臣便将英布的人头送到了刘邦那里。刘邦看到英布的人头,知道天下终于从此可以无忧了。
鄡阳平原,是彭蠡湖东岸的一片富庶之地,这里绿野千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历来为楚、吴、越等国的纷争之地。就在英布,血染鄡阳平原,刘邦班师还朝之后,朝廷为了史志其情,典章其事,为刘邦歌功颂德,一众朝臣纷纷恭请刘邦下诏,在斩杀英布的鄡阳平原之上新置一县,并将其命名为:鄡阳县。
如若不信,我们还可以翻看《史记?灌婴本传》。在这本传略中,有这么一些文字记述:“十二年,一卜月。高祖已击布走,令别将追之”。这个“别将”就是“以车骑将军先出,攻布别将于相”的'灌婴。
英布造反的时候,灌婴在攻杀鲸布的战役中,以车骑将军之职率军先行出征,在相县,大败英布别将的军队,斩杀亚将、楼烦将共三人。接着进军攻打黥布上柱国的军队和大司马的军队。继而进军击破英布别将肥诛的军队。灌婴曾经亲手活捉了左司马一人,所率士卒斩其小将十人,追击敌人的败将残兵一直到淮河沿岸,打过了长江,占领了豫章,据守在了浔阳。
我们不难看出,灌婴在征剿英布的过程中,一路所向披靡,节节胜利。鄡阳县,是在灌婴取得了战争的全面胜利之后,于高祖十二年,公元的195年奉朝廷之命而设立的,随后,地方官员奉命在斩杀英布的地方筑造了一座城池——鄡阳古城。也就是今天的都昌县周溪镇泗山村委会前,鄱阳湖边的古鄡阳遗址所在地。
沉没鄡阳
南朝宋永初2年,亦即是公元4秋季的那一天,千里沃野,绿浪翻滚,田畴之间,阡陌纵横的古老鄡阳平原之上,陡然间,风起云涌,沙飞石走,兔走鼠窜,鸡飞狗跳,牛羊们哼哼唧唧地都不肯在圈里吃草。气象环境十分地恶劣。
不到一袋烟的功夫,鄡阳县的上空便布满了乌云,层层叠叠,挤挤挨挨地往一起凑,顿时,浓墨似的黑云如山而垒,眨眼就堆满了湖天之间,压迫得生活在鄡阳大地上的人们喘不过气来。浓重的黑云挡住了灿烂的阳光,吓得天上的飞鸟绝迹,压迫得彭蠡湖水也不敢涌生起潮澜,水波不兴,给人一片悚人的死寂。
就在这沉沉的死寂刚刚过去不久,天地间顿时狂风大作,恶雨倾盆而覆,漫天而下。彭蠡湖上浊浪滔天,龙蛇隐踪,虾鱼奔命,水啸山崩,电闪雷鸣。眼见得鄡阳平原的大地之上,狂风肆虐,暴雨如注,击打得房倒屋塌,一片狼藉之时。没有了依靠的人们,在慌乱中疯狂地呼喊,吓得尖声地乱叫,落汤鸡似的狼狈地四处逃散,盲目地寻觅着能够躲藏之处。
面对身前这么恶劣的气象环境,人们的眼里流露出强烈的惊恐与不安,他们仿佛觉得世界的末日就要来临了。
就在人们惊魂未定之际,整个鄡阳平原大地之上,电光蛇闪,仿佛要将这世界熔化。风更狂、雨更恶,一个接一个的炸雷在人们的头顶炸响,仿佛要将这世界打碎了一般。正在这雷声隆隆响个不停之际,人们突然觉得这脚下的大地似乎在颤抖,开始有了身在摇篮的感觉,连站都站不稳了。不一会儿,便听见从西北方向滚过来一阵撕心裂肺的闷响,紧接着地动山摇,天崩地陷,一大片墨黑色的烟尘瞬间便弥漫了鄡阳平原的整个天空。人们在黑暗中惊恐地等待和期盼心中那一丝希望的亮光出现时,却不料等来的是汹涌而来,山呼海啸般的洪水猛兽。人们还来不及躲避与逃走,在绝望的哀号声中便随同房屋、城池一起,被滔滔洪水给吞没了,洪水过处,看不见一星半点的留存,整个鄡阳平原,顷刻间变成了一片浩浩汤汤的汪洋泽国。鄡阳的末日就这样毫无朕兆地来到了!
篇2: 觅踪阳寻梦都昌散文
觅踪阳寻梦都昌散文
血染阳
陈g在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时,受封为代相。高祖十年,公元前197年的七月,刘邦派人召陈g进京,陈g以重病为由作推托,不肯前来。至九月,陈g与王黄等人一同反叛刘邦,自立为代王。
汉高祖见陈g造反,遂决定帅兵亲征。同时,他命令韩信随他一同出征陈g,令刘邦没想到的是,韩信却以告病为由,没有追随刘邦亲征陈g,这令刘邦心下很是不快。就在刘邦率兵出征之后,韩信在京中暗地里与陈g书信往来。韩信写信告诉陈g,他要在京中给陈g做内应,而且还准备把监狱里的犯人全部放出来,让他们去攻打皇宫。后被自己的手下密告到了吕后那里。吕后遂与丞相萧何一起,设计诱捕了韩信,将韩信杀死在长乐宫中,并夷灭了韩信的三族。
就在刘邦率兵评定陈g期间,有人向刘邦告密说梁王彭越与陈g之间相互勾结,有造反的嫌疑。因此,刘邦在驻扎邯郸时,为了把彭越置于自己监视之下,便派使者召彭越前来助剿陈稀。这时候的彭越,已经看出了刘邦对自己的不信任,害怕去了之后会遭到刘邦的暗算,便也以生病为名,拒不奉召,只是派了一名偏将军带领几千人马前去敷衍刘邦。刘邦见了,愤怒异常,立即派使者斥责彭越。彭越见刘邦发怒,心中害怕,想亲自前往谢罪,他的部将息辄劝阻说:“开始时大王不去,现在再去已经晚了,如果去一定被擒,不如发兵造反,或许能保住性命。”彭越虽然没有听从息辄的劝说,但却也没有亲自前往刘邦跟前去请罪,而是继续称病不出。
恰在这时,有一名梁国的太仆(官名,负责王室车马的官员)因为得罪了彭越,害怕被彭越治罪,正好就逃到了邯郸,他为了自保,就在刘邦跟前告发彭越,说彭越企图谋反,要与陈g一同对抗朝廷。刘邦得此把柄,立即派使者率领武士到了定陶,趁彭越没有防备,就把彭越逮捕起来,押解到了洛阳,指令专人去审讯彭越。这些人,都深知刘邦的目的是要治彭越的死罪,虽然手上没有彭越谋反的真凭实据,但大家一致说彭越谋反是属实的,按律法当夷平三族。好在刘邦自知彭越谋反的证据不足,就免去了彭越的死罪,将彭越废为庶人,流放到巴蜀去。
原本这彭越算是捡了一条命回来,却没想到后来还是给弄丢了。
就在彭越流放巴蜀途中,行走到郑县(今陕西华县北)的时候,正好遇到了从长安去洛阳的吕后。彭越以为刘邦是误听谗言才把自己流放到巴蜀去的,想请吕后向刘邦求情,痛哭流涕地向吕后表明自己确属冤枉。
吕后露出一副十分同情的样子,答应彭越替他向刘邦求情,便带着他一起回到了洛阳。令彭越没想到的是,吕后对他这些异姓王特别不放心,必欲除之而后快。因此,就在吕后见到刘邦时,她对刘邦说道:“彭越可是个了不得的壮士,陛下怎能轻易把他流放到蜀地去,它日必成敌首。现在我已将他从流放路上带回来了,不如今天就趁机除掉他,以绝后患”。随后,立即命令自己的心腹去伪造证据,诬告彭越谋反。刘邦这才下令杀掉了彭越,并诛灭了彭越的三族。
九江王英布,眼见得功臣陈g、韩信、彭越先后被汉高祖诛杀,心中很是不安,心中害怕下一个被杀之人将会是他自己。于是,英布就在汉高祖十一年,也就是在公元前196年的七月举兵反汉。汉高祖刘邦亲率大军征讨英布,英布大败而逃,于次年逃亡到了他的妻弟,第二代长沙王吴臣那里。
吴臣见英布逃到了自己这里,心中很是害怕朝廷怪罪自己,便假意要和姐夫一起亡走东越,以图后计。英布信以为真,便带上吴臣一路同行。英布哪里会料得到,当他们走到阳平原的四望山时,吴臣在英布身后,趁其不备,手起刀落,将英布斩杀于四望山(泗山)前。随后,吴臣便将英布的人头送到了刘邦那里。刘邦看到英布的人头,知道天下终于从此可以无忧了。
阳平原,是彭蠡湖东岸的一片富庶之地,这里绿野千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历来为楚、吴、越等国的纷争之地。就在英布,血染阳平原,刘邦班师还朝之后,朝廷为了史志其情,典章其事,为刘邦歌功颂德,一众朝臣纷纷恭请刘邦下诏,在斩杀英布的阳平原之上新置一县,并将其命名为:阳县。
如若不信,我们还可以翻看《史记?灌婴本传》。在这本传略中,有这么一些文字记述:“十二年,一卜月。高祖已击布走,令别将追之”。这个“别将”就是“以车骑将军先出,攻布别将于相”的灌婴。
英布造反的时候,灌婴在攻杀鲸布的战役中,以车骑将军之职率军先行出征,在相县,大败英布别将的军队,斩杀亚将、楼烦将共三人。接着进军攻打黥布上柱国的军队和大司马的军队。继而进军击破英布别将肥诛的军队。灌婴曾经亲手活捉了左司马一人,所率士卒斩其小将十人,追击敌人的败将残兵一直到淮河沿岸,打过了长江,占领了豫章,据守在了浔阳。
我们不难看出,灌婴在征剿英布的过程中,一路所向披靡,节节胜利。阳县,是在灌婴取得了战争的全面胜利之后,于高祖十二年,公元的195年奉朝廷之命而设立的,随后,地方官员奉命在斩杀英布的地方筑造了一座城池――阳古城。也就是今天的都昌县周溪镇泗山村委会前,鄱阳湖边的古阳遗址所在地。
沉没阳
南朝宋永初2年,亦即是公元421年秋季的那一天,千里沃野,绿浪翻滚,田畴之间,阡陌纵横的古老阳平原之上,陡然间,风起云涌,沙飞石走,兔走鼠窜,鸡飞狗跳,牛羊们哼哼唧唧地都不肯在圈里吃草。气象环境十分地恶劣。
不到一袋烟的功夫,阳县的上空便布满了乌云,层层叠叠,挤挤挨挨地往一起凑,顿时,浓墨似的黑云如山而垒,眨眼就堆满了湖天之间,压迫得生活在阳大地上的人们喘不过气来。浓重的黑云挡住了灿烂的阳光,吓得天上的飞鸟绝迹,压迫得彭蠡湖水也不敢涌生起潮澜,水波不兴,给人一片悚人的死寂。
就在这沉沉的死寂刚刚过去不久,天地间顿时狂风大作,恶雨倾盆而覆,漫天而下。彭蠡湖上浊浪滔天,龙蛇隐踪,虾鱼奔命,水啸山崩,电闪雷鸣。眼见得阳平原的大地之上,狂风肆虐,暴雨如注,击打得房倒屋塌,一片狼藉之时。没有了依靠的人们,在慌乱中疯狂地呼喊,吓得尖声地乱叫,落汤鸡似的狼狈地四处逃散,盲目地寻觅着能够躲藏之处。
面对身前这么恶劣的.气象环境,人们的眼里流露出强烈的惊恐与不安,他们仿佛觉得世界的末日就要来临了。
就在人们惊魂未定之际,整个阳平原大地之上,电光蛇闪,仿佛要将这世界熔化。风更狂、雨更恶,一个接一个的炸雷在人们的头顶炸响,仿佛要将这世界打碎了一般。正在这雷声隆隆响个不停之际,人们突然觉得这脚下的大地似乎在颤抖,开始有了身在摇篮的感觉,连站都站不稳了。不一会儿,便听见从西北方向滚过来一阵撕心裂肺的闷响,紧接着地动山摇,天崩地陷,一大片墨黑色的烟尘瞬间便弥漫了阳平原的整个天空。人们在黑暗中惊恐地等待和期盼心中那一丝希望的亮光出现时,却不料等来的是汹涌而来,山呼海啸般的洪水猛兽。人们还来不及躲避与逃走,在绝望的哀号声中便随同房屋、城池一起,被滔滔洪水给吞没了,洪水过处,看不见一星半点的留存,整个阳平原,顷刻间变成了一片浩浩汤汤的汪洋泽国。阳的末日就这样毫无朕兆地来到了!
原来,这次的大地陷,导致了阳古城五十里外,古彭蠡湖东岸的松门山突然断裂沉陷了下去,这才致使彭蠡湖水似一匹脱缰的野马,出笼的猛虎,以雷霆万钧的崩岸之势,狂奔而出,一泻千里,一口吞掉了阳平原上的阳和海昏两个县治的几十万民众和大片的土地,让他们永远长眠在了浊浪滚滚的滔天洪水之下。
古老的阳大地,竟然就在那片刻之间,突然在人们的视线里,完全彻底地消失不见了。
寻梦都昌
在那次大地陷中,阳平原上的阳和海昏两个古老的县治虽然沉陷了下去,被彭蠡湖水给吞没了,但是,随之在汪洋泽国的南部边缘拱起了一座新镇――吴城;在水岸的东面,泛起了一大片无名的陆地――都昌。这就是沉阳、泛都昌的动人传说。
都昌,她有如一艘巍峨的大船,系靠在浩荡烟波泽国的北岸,耸起在因彭蠡湖水南侵的一片汪洋巨浸之上。她的东、南、西三面环水,北接陆地,呈一种半岛形的状态伸入水中,漂浮在彭蠡湖上。时序到了大唐武德五年,也就是公元的622年,朝廷在都昌置县,县治先是设在今天的都昌北炎一个叫做洞门的地方,后又迁移到总聚东流,汇赣、抚、信、修、饶五水之地的彭蠡湖畔的都村,亦即是今天的都昌县城所在地。
如果我们把都昌比作一艘大船的话,那么都昌镇就是船头,棠荫与马鞍这两个俏丽玲珑的岛屿,就是都昌这艘大船两侧系挂的两条小舢板,三尖源就是这艘大船的桅杆,阳槠峰,就是那桅杆上挂着的一叶绿色风帆,正鼓足了风,卯足了劲带动这艘大船奋发向前远航。
在明代,都昌采用的是都图制,全县一共划分为三十六都,后因漏掉了一个张姓村庄未划分进去,故被人称之为“白(音pa)都里”。
今天的都昌全县,一共有83万多人,其大多为汉族江右民系。都昌县滨临鄱阳湖,地处江右“五河汇一湖”之要冲,居南昌、九江、景德镇“金三角”中心地带,南联五河之水,北通长江一流,境内有杭瑞高速和正在兴建的九景衢铁路、蔡马加密高速等,它们交汇于境内,形成了一张立体的高速交通网。总面积为2669.5平方公里,其中,全县水域面积1390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52.1%,拥有鄱阳湖1/3的水面。全县共辖都昌镇、大树、和合、大沙、阳峰、三汊港、西源、周溪、土塘、狮山、万户、芗溪、南峰、中馆、鸣山、大港、蔡岭、徐埠、春桥、苏山、左里、多宝、汪墩、北山等24个乡镇。都昌自汉高祖十二年设阳县伊始,已有多年的历史了,是江西全境的18个文明古县之一。她不仅孕育了东晋大司马陶侃、南宋爱国丞相江万里等人,还养育了理学名家黄灏、冯椅、彭师范、陈唬明御史余廉、余应桂、戴凤祥以及近、现当代的曹浩生、刘思义、摩罗、张闳、张柠等文化名人。
都昌这一方山水,是一个人文荟萃,传奇不断,令人向往的地方。苏真人苏耽,择元辰山以避世,潜心修炼,终成正果。“恣蚊饱血”的吴猛,他孝义满天下,惟愿息隐旧山之巅,静倚彭蠡幽泽,而不愿回转吵吵嚷嚷的豫章。谢灵运隐居西山石壁,借助鄱阳湖上的山水胜景,尝试着以山水入诗,开创了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清新、纯净的一代山水诗风,诗中始终贯穿着一种清新、自然、恬静的味道。飞翔在广袤的湖天之上,俯瞰着向下而望,都昌,犹如一只正在奋力展翼飞翔的仙鹤,遨游在鄱阳湖上。娇俏秀丽的小城都昌,是她戴着丹顶而高高昂起的头颅,南峰、芗溪、万户、是她的左翼;多宝、左里、苏山是她的右翅;北炎、大港、鸣山、中馆是她竖起的尾羽,她振动开强劲有力的翼翅,遨游在广阔浩瀚的湖天之上:她的身影是那么地曼妙;她的舞姿是那么地轻盈;她的微笑是那么地阳光;他的神采是多么地动人心肠。
觅踪在阳,寻梦在都昌。梦幻般的水乡,传说中的都昌,在那丹顶鹤眷恋的地方,就是我浓情蜜意的故乡。我为自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都昌人,而感到无比地荣光!
篇3:借冬日暖阳,助我绍兴寻梦散文随笔
借冬日暖阳,助我绍兴寻梦散文随笔
带着对鲁迅先生的无限崇敬和爱戴的心情,我和侄女于2017年元月1日下午五点左右赶到了绍兴-鲁迅故居。远远的只是看到鲁迅故居的字样就已经是很激动,很幸福。我是非常喜欢鲁迅先生的文章的,从小是读着他的文章长大,一直被他的犀利的尖锐的文章所感染,也曾经发誓将来要做一名跟他一样的文人,可是世事变迁,几经周折,最终还是没能实现自己的愿望,相反的却越走越远。可是最近,不知道是上了年纪的原因,还是小孩子已经长大,上了大学,感觉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做点什么了,突然感觉自己灵魂深处很寂寞,很空虚。而这寂寞和空虚的来源恰恰是好久没有读点文章的缘故吧。恰巧,今年元旦,有几天假期,我毅然决然的决定去趟绍兴,拜见鲁迅先生遗容,感受一下他的家乡的气息,看看是否能够找回并拾起我儿时的梦。
为了第二天早上去鲁迅故居方便,我们就在附近找了一家宾馆住下了。第二天早上早早起来,我们收拾了一下就出门直奔鲁迅故居。
我们有序的先是参观了树人书屋,鲁迅先生的卧室,其母亲大人的卧室,接着来到了鲁迅先生小时候经常玩耍的地方-百草园。美其名曰“百草园”其实就是一块菜地,还有竖了很大的一人高的石头,上面写着百草园字样。不知大家是对鲁迅先生的尊敬和爱戴呢还是确实喜欢这个地方,很多的游人争相在写有百草园字样的石头边上拍照留恋,甚至还有孩子直接爬到石头上,骑在上面拍照留影,很是幸福和满足样态,还不时做出各种姿势。接下来又来到后面的假山处,这也是鲁迅先生小时候爱玩的地方和经常和小朋友们捉迷藏的地方,我尝试着从不同角度拍了几张照片,可是每一张都会无意中拍到几个人,还有一张是我好不容易捕捉到的好风景,却偏偏在按相机按钮时无意中突然的就闯进来一对小情侣,而且表现出很恩爱的样子。想想觉得可惜又觉得好笑,最后还是保留了这一张,没舍得删除。可惜的是鲁迅先生当时在家时却很少有如此浪漫吧?
从后面假山处返回,经过百草园,可以到鲁迅先生笔下的风情园。它以鲁迅先生笔下的人物、风俗为载体,生动地再现了绍兴独特的风土人情。
我们整整一个上午,时而逛园子。时而稍作停留,翻看鲁迅先生的书籍或者是关于绍兴的介绍等,时而又眼看着一波波拥挤的人群感慨万千。我们无心购买什么纪念品,随着人流一处一处的观看,拍照留念。后来我们还认真的参观了鲁迅纪念馆,和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小时候上学和以至于后来自己也曾经教学过的地方,里面都是关于绍兴的私塾以及历代任教先生的介绍。而收获较多的则是鲁迅先生研究院,里面2层楼很大很宽敞的展览管里,墙壁上贴满了关于鲁迅先生一生的事迹介绍。从鲁迅先生小时候的家,穿过的衣服到上学的校址,还有直到后来55岁那年因病辞世的所有介绍,都是之前我们在课本上所没学到的。尤其是很多他的文章的背景的介绍,有图有真相,真是感人至深。很多的游客一篇篇,认真的一字一句的读着,这种情况恐怕在上学期间没有那么认真吧?有的家长带着孩子,和孩子一起读着墙上的经典句子同时,很自然的把整篇都流利的`背诵出来了。对孩子来说真是非常好的促动和帮助哦。
可以说一个上午都在鲁迅先生的故居游览还是收获很大很多,很满足也很快乐的。再加上早上来此之前和远在家乡的爱人甜蜜的聊了很多,说是爱是简单了点,是非常的深爱着他。所以当收到他信息的瞬间,感觉就像要飞起来似的。所以这一个上午,我是带着甜蜜和温柔在游览,可以说是既轻松又快乐。
下午按照约定去了沈园,可是到了沈园不逛园,满眼满脑子尽是关于陆游大诗人和他的前妻唐婉的凄惨爱情故事的介绍以及陆游诗人一生诗作和关于他的不顺的当官的一生的展览。感觉一下子不好了,心情也大受感染,也一下子沉闷起来。甚至开始胡思乱想了,不自觉的想起家乡的爱人曾经对自己不问不顾的林林总总,各种乱七八糟的思绪一下子涌满心头,跟在一群人后面,听着导游小姐深情的介绍,有种想哭的感觉。可是又碍于难堪,一直忍住没让眼泪掉下来。
想到曾经非常恩爱的一对夫妻,却是因为夫妻恩爱,怕耽误儿子前程,还有加之唐婉不生,甚至连陆游父亲的不幸过世也怪罪于唐婉,愣是逼迫他们离婚,好好的一对夫妻就被母亲大人棒打鸳鸯散了。
再看其后来,从婚姻破裂开始,究其一生都处在不顺当中,尤其是当官,直到34岁才走上官运,却被流放到偏远地区,几乎是一年换一个地方,对于这样一代留下千古价值诗作的诗人,爱国主义者,当我们后人去瞻仰的时候,在无比崇敬和爱戴之情况下,又是的确为他感到遗憾和惋惜。
郁闷和惆怅使得心情很是不好,早早的就回了宾馆,再加上这几天的奔波了劳累,一下子倒在床上就再也不想动了。甚至后悔去逛了沈园,想着想着心情就越发的变得不好不安起来。直到后来不知不觉的竟然睡着了,当睁眼醒来时已经是晚上7点了,可能是休息过来的缘故,心情已经没有先前那么糟糕,轻松了很多。在侄女的建议下,晚上再出去走走,因为明天就要离开。就在出宾馆大约走了10多分钟,过了一个红绿灯,拐了2个路口的地方,竟然来到了绍兴古城老街。想起白天在鲁迅故居门口,几个热心的黄包车夫热情无限的让我们坐其黄包车,可以帮我们送到古城老街逛逛,要是我们走,肯定是很远而且也容易迷路,想不到晚上就十多分钟路程,不小心就到了,感觉又想笑,心情也一下子好了很多。我们随着人流把古城老街走了一遍,就在快要返回回宾馆的路口,远远的看见一长排人在排队,不知是怎么回事也自觉的排在后面,大约过了10多分钟,人群稍微向前挪了挪,才打听到大家是在排队等候买绍兴招牌臭豆腐。既然排上了就耐心等,看看也不枉来绍兴一趟。足足等了一个多小时才轮到我们,一份臭豆腐只有5元钱,却等了那么久,让我很是不解,就在付款的时候询问起来老板到底是为什么?老板是个年近70的老大爷,笑呵呵的,看起来身子骨不错,一直站在锅边炸臭豆腐。当我问起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排那么长队只为买5元一份臭豆腐时,老大爷开心的笑了,边找钱边笑着说,我在这里已经站了20多年了,远近都知道,我家的豆腐味道纯正香醇口感好,一句话,纯正地道的绍兴臭豆腐当属我们家这里啊!说完伸头朝后面长长的队伍望了一眼,满足的又继续忙碌炸臭豆腐了。我们捧着热腾腾的臭豆腐,边走边吃,感觉还真是不一样。突然的好想大声呼喊,不知如何表达此刻的心情。
绍兴,多么温馨祥和的地方,真是不虚此行!
我把捡拾起的梦小心的装进行囊,轻松踏上回家的路。绍兴,我还会再来!就像再见我的爱人一样,带着甜蜜,带着温柔,踏步轻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