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莉玛”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润州水楼,润州水楼杨凌,润州水楼的意思,润州水楼赏析,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润州水楼,润州水楼杨凌,润州水楼的意思,润州水楼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润州水楼,润州水楼杨凌,润州水楼的意思,润州水楼赏析

篇1:润州水楼,润州水楼杨凌,润州水楼的意思,润州水楼赏析

润州水楼,润州水楼杨凌,润州水楼的意思,润州水楼赏析 -诗词大全

润州水楼

野蝉依独树,水郭带孤楼。遥望山川路,相思万里游。

篇2:登润州芙蓉楼,登润州芙蓉楼崔峒,登润州芙蓉楼的意思,登润州芙蓉楼赏析

登润州芙蓉楼,登润州芙蓉楼崔峒,登润州芙蓉楼的意思,登润州芙蓉楼赏析 -诗词大全

登润州芙蓉楼

烟树临沙静,云帆入海稀。郡楼多逸兴,良牧谢玄晖。

篇3:吊水楼瀑布介绍

吊水楼瀑布介绍

在我国东北,有个闻名全国的瀑布,一个是吉林的长白瀑布,另一个则是黑龙江境内的吊水楼瀑布。

吊水楼瀑布,又称镜泊湖瀑布,它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县西南,从牡丹江市向南经古城宁安,再向西行抵达东京城后,从这里一直行驶30公里,便可抵镜泊湖的北湖头了。

镜泊湖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湖,民间有“红罗女”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它东有老爷岭,西靠张广才岭,镜泊湖就像一面明镜,镶嵌在两座山岭之间。湖面延绵百余里,又称为百里长湖,两岸峰峦迭翠,林木葱茏,湖面明静碧绿,湖岸港湾众多。兼具湖光山色之美的镜泊湖,素有珍珠门、道士山、大孤山、小孤山等八景。

吊水楼瀑布,是来到镜泊湖旅游的人的必游景点。它实际上是同坠入一潭的两个瀑布,其高约20~25米,宽达42米左右。由于吊水楼瀑布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瀑布,所以,四季中以冬夏之镜,风韵尤殊。每当夏季洪水到来之时,镜泊湖水从四面八方漫来聚集在潭口,然后蓦然跌下,像无数白马奔腾,若银汉倒悬坠落,其轰声如雷,数里之外便可听到;其势之磅礴,近观令人胆战心惊。那溅激起来的团团水雾,漫天飘洒,游人站立在观瀑亭上,可欣赏到水雾烟云之中霓虹隐现,甚为奇观。那两条翻腾滚跃的瀑布,宛若两条出海入潭之蛟龙,喷云吐雾,把镜泊湖弄得更具神奇色彩了。而当寒冬腊月,北国大地一片白茫,镜泊湖水已冻结起一层厚厚的冰,阳光照射在湖面上,正如照在一面银镜上一半,闪出耀眼的光芒。尽管湖面已结冰,然而湖水仍在冰层之下流动着、聚集着,临近深潭时,依然翻崖跌落,状若一匹白练,从崖顶挂落,形成冬季的吊水楼瀑布景观。当然,银装素裹下的吊水楼瀑布,没有像夏天那样磅礴的气势,更多的是秀丽潇洒的风采。

吊水楼瀑布的美,并不仅仅在于其本身的形态优美,而且还在于其上游有镜泊湖衬托着它。吊水楼瀑布的形成亦与镜泊湖的历史密切相关。那还是在非常非常远的史前洪荒时期,大约距今8300~47前,在今天的宁安县境内,地壳运动十分强烈频繁,火山连续爆发了5次,从10个火山口流出了大量的岩浆,阻塞了滔滔奔腾的牡丹江水。冷却后的岩浆堆积在牡丹江河道上,像一座大坝一样把牡丹江拦腰截断了。坝上游河段便形成了火山堰塞湖――镜泊湖,湖水又通过熔岩坝的一些断裂缝隙,渗硫出来,跌落崖壁,于是便形成吊水楼瀑布。镜泊湖由于是由牡丹江被阻塞而形成的,故其形状仍保留一些河道的特点,它不像一般的湖泊,或呈圆形,或呈半圆形等,而是像一条宽窄相间的绸带一般,嵌在群山之中。其长达45公里,最宽仅6公里,最窄处不足1公里,上游有来水进入,出水可通过吊水楼瀑布,向下游流去。

游览吊水楼瀑布的季节,以夏季为好。因为这时江南正当炎热高温,酷暑难熬之时,镜泊湖一带却是一个清凉且清静世界。七、八、九月份,江南一带气温高达30度左右,而此地只有17度左右,相差10多度呢!17度左右的气温,与人体感觉最舒适的18度至20度左右的气温,是十分接近的。而且,镜泊湖一带全年风力的最低点,亦在夏季,平均最大风速也只有每秒一米左右,全年平均有百分之三十以上的时间里,是没有风的。因此,镜泊湖通常不起哪怕是很小的'波澜,平静如镜的湖面,倒映翠绿的层林迭峦,无论在阳光直射下,还是在晨曦斜阳里,或是在皓月当空、清辉如练的月夜里,镜泊湖和吊水楼瀑布,都是一个令人陶醉的世外仙境。人称这里的山、这里的水和这里的风像轻柔多情的三姐妹,悄无声息地浸润感染着每一个来这里游览的人,使他们不见而神往,一见则钟情。亦许正是这里那种独有的娇娆柔情的山水风月,才孕育出了松花江畔那妩媚多情的冰城少女;还是妩媚多情的冰城少女,感化了牡丹江的滔滔江水,使它变成如此温柔静美了呢?谁亦不知道。反正游人只要一见着迷人的景色,不是欲罢不能,而是完完全全地被她迷住了,柔静之美,可谓美之至境。镜泊湖恰是这种少有的至境。

相伴吊水楼瀑布的景观,不仅仅是柔静的镜泊湖,还是奇特的地下熔岩洞景观和地下森林景观。地下熔岩洞是由火山口喷发时,熔岩的流动、堆积、冷却、收缩而形成的。这里的熔岩洞穴,像一条地下隧道,长达数公里,高只有3余米,宽约5米,洞穴内有各种熔岩景观,按其形状,人们起了许多名称:如熔岩乳石、熔岩花、熔岩瀑布以及熔岩蜂窝等等,千姿百态,琳琅满目。地下森林,指的是生长在火山口的森林,因火山口陷落凹入地面,火山口中生长的森林,从火山口四周岩墙上观看,宛若生长在脚底下一般。其实这些树木高达50~60米,有的甚至可达百米左右。俯视地下森林,只见百丈深壑之中,岩壁嶙峋,青苔遍附,荆棘丛生,花草风美,树木葱茏,一派生机勃勃、神奇壮丽之绝妙风景。这种独特的地下森林景观,除吊水楼瀑布附近一带的火山口以外,其它火山口中亦甚为罕见。此外,地下森林之内,飞禽如鹰、雕、杜鹃、棒锤鸟等,有100余种,走兽如东北虎、金钱豹、野猪、黑熊、马鹿、獐子、狍子等,有数十种,游人至此,宛若进入了一个天然的动物园之中。

的确,吊水楼瀑布以其优美的造型,以及周围独特的三大奇景――火山堰塞湖镜泊湖、地下熔岩洞穴和火山口地下森林,不仅仅在东北,是名副其实的佼佼者,乃至在全国诸瀑布中,亦可算是颇具特色的了。吊水楼瀑布――中国瀑布介绍

润州水楼,润州水楼杨凌,润州水楼的意思,润州水楼赏析

篇4:牡丹江吊水楼瀑布

牡丹江吊水楼瀑布 -资料

从镜泊山庄往北,翻过一道山梁,走不多远就到吊水楼瀑布,这儿是镜泊湖水泻入牡丹江的出口,只有身临此处,才知道当地称为吊水楼,真是恰如其分,

资料

此处有一道大坝,水从坝上往下冲,形成一个落差约20米,宽约40米的瀑布,湖水飞泻而下,冲起一片白浪。瀑布下的'石块受到冲击,年深日久,淘挖磨蚀成圆柱形的深潭,深达数十米。静静的湖水到此即奔腾咆哮,飞泻而下,发出雷鸣般的轰响,1000米以外就能听到。周围还有凉亭和铁链围栏,供游人站在瀑布上面岸边观瀑。

篇5:吊水楼瀑布作文

吊水楼瀑布作文

离开哈尔滨,我们坐了5个小时的火车来到了牡丹江,前往著名的`镜泊湖。我在那儿见识了“中国的尼亚加拉大瀑布”——吊水楼瀑布。

因为前几个星期连续下雨,水势过大,把本来可以行走到瀑布下的栈道都淹没了,我们只能在对面的山坡上眺望。吊水楼大瀑布气势宏伟,我们欣赏到了它三面溢流的壮美景观,总幅宽达二百余米。水声震耳欲聋,如千军万马奔腾咆哮、所向披靡,激流从断岩峭壁之上飞泻直下,扑进黑龙潭之中。潭水浪花四溅,如浮云堆雪,白雾弥漫;又似银河倒泻,白练悬空。那成千上万的小水珠落在了礁石上,就像是蹦蹦跳跳的音符,奏出一支气势磅礴的交响乐。诗人曾赞美吊水楼瀑布“飞落千堆雪,雷鸣百里秋。深潭霞飞雾漫,更有露浸岸秀”。

人群突然沸腾起来,原来有跳水表演,表演者听说是个东北汉子,是世界悬崖跳水第一人,他将从瀑布顶上跳入底下的黑龙潭。我紧张地望着对岸,只见跳水者在瀑布上出现了,穿着红色游泳裤,他做了一些准备动作,然后面朝我们,张开双臂,鞠躬敬礼。观众们热情地欢呼着,然后又不约而同地屏住呼吸,瞪大了眼睛。只见他展开双臂,一个飞跃,纵身而下,完成了美丽的吊水楼瀑布跳水表演!如雷的掌声快要盖过水声了!我为他的勇气喝彩。

篇6:吊水楼瀑布散文

吊水楼瀑布散文

在镜泊湖公园,我们住宿在龙苑宾馆,有幸两次观赏到吊水楼瀑布。

清晨,带着久盼的心情,我们向吊水楼瀑布走去。静静的林间小路蜿蜒向前,两旁的树木散发淡淡的清香,空气微微润湿着。路得两旁林立着形态各异的宾馆,彩色的屋顶被绿树包围着,色彩对比十分鲜明;空地上种植了品种繁多的鲜花,晨风把花香送入鼻孔。又向前走了一百多米,绿树丛中有一块白色的石碑格外醒目,上面赫然地写着:“吊水楼瀑布”五个鲜红的大字。我们激动起来了,瀑布就在不远处!是什么声音?一种细小的声音传入耳鼓。

从石碑向前走,出现了岔路。我们沿着右前方的小路向前,一条模板铺设的阶梯延伸着。哗哗哗哗,我们听到了水流的声音。走到阶梯的尽头,一条银白色的水流从远方而来,缓缓的,文静的,两岸的绿树簇拥着它。走着走着,眼前出现了大片的玄武岩,高低不平,那水流不见了!原来是一头扎向了深潭,形成了一条奇妙的瀑布。水流慢慢地落下,被岩石分割成了四个部分。每部分都是薄薄的,清澈而透明,像轻纱,有如同被微风吹起的白裙,晶莹而飘逸。越过铁链的护栏,来到瀑布的右侧,更是感觉到它的魅力,她来至远山,秀丽得如美少女,青山是外衣,流水是肌肤。走累了,在悬崖做跳水运动,垂直地下落,不知疲倦!

走到近处,就感到了一些凉意。也许是刚刚被清晨唤醒,它欢快地和游客对话,像是在诉说历史,像是在展望未来。瀑布从十二米的高处下落,在水潭里激起了浪花朵朵,流水稍作休息,穿过了乱石,又前进了。

有人说,站在瀑布的对面,可以看到另外一番景象。于是就沿着原路返回,登上了瀑布左前方的一个白墙蓝顶的亭子。举目望去,一片茫茫的绿海,一条白丝带从远方飘来,在绿海上荡漾;那大片的玄武岩就是一张巨大的画布,绿树是画框,清澈的流水,飞奔的瀑布就是大自然的山水画。

如果说清晨的吊水楼瀑布是温柔的少女,那么中午的瀑布就是强壮的男人。

从吊水楼瀑布石碑向左前方走去,我们再一次去看吊水楼瀑布。哗啦啦、哗啦啦,远远的就听到了流水的声音。上午的玄武岩不见了,大水漫过了石面,流水撞击着两岸的岩石,拉扯着树木,真是锐不可当!江水来到悬崖处,迅猛地向下冲去,形成了巨大的水的平面,像一块巨大的`玻璃,又是一条厚重的布。如果说清晨的瀑布是文静的,此时的瀑布就是威猛的。水流落下的声音就像战鼓声、呐喊声、金锣声……让人振奋。水面升起了白雾,瀑布下落激起的水花,象是柳絮,又像白色的杨梅。中午的瀑布,宽宽的,占据了整个悬崖,猛烈地撞击着岩石,落下了水潭,旋转着远去,淹没了乱石。面积宽广,水流湍急,响声巨大,强劲有力,这就是中午的吊水楼瀑布!

一条瀑布,不同时间,风格迥异,大自然真是奇妙的工匠呀!

篇7:吊水楼瀑布导游词

它是镜泊湖汇入牡丹江的出口,也是黑龙江省内最大的瀑布。瀑布巨大的冲击力在瀑底形成了直径近70米、深60余米的水潭。每到寒冬,瀑布便凝成冰帘挂于悬崖之上。

吊水楼瀑布是我国著名的大瀑布之一,又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大瀑布,其壮丽的景色被推为镜泊八景之首。瀑布东边建有观瀑亭,并筑有护栏,在此观瀑,景象万千。白练临空,飞珠溅玉,雾气蒸腾,彩虹隐现,其雄、其壮、其奇、其丽的景象难以形容。

交通:在牡丹江汽车站可乘坐到镜泊湖景区的郊县车,车程序约2.5小时。从“镜泊山庄”乘车,沿着一条山路,便可抵达龙泉山脚下的冷食店“湖光阁”。由“湖光阁”向左转,驶进盘山曲径,通过急流上悬架的“飞虹桥”,再穿越一段枝叶交错的绿色长廊,一座古朴雅致的六角亭台便出现在眼前 。

住宿:在镜泊旅游住宿还是比较容易的。比较高级的宾馆有镜泊湖宾馆、镜泊山庄、抱月湾宾馆;中档的有杏花村客店、湖光阁客店等。

关于吊水楼瀑布,曾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据说很久以前,在瀑布的水帘后面藏着一位聪明美丽的“红罗女”,深受远近青年人的爱慕。但她声言无论是谁向她求爱,都有必须回答“什么是人间最宝贵的”问题。消息传开后每日来向她求婚的人络绎不绝。其中有勇士、书生、商人,乃至国王。勇士回答说:“人间最宝贵的是武力。”书生说:“人间最宝贵的是诗书。”商人说:“人间最宝贵的是金钱。”而国王却回答:“人间最宝贵的是权势。”这些回答,红罗女都不满意。于是勇士含羞而去;书生浴耻而归;商人倾宝于湖,不再提亲。唯有国王厚颜无耻地呆立在“吊水楼”前苦思冥想不肯离去,最终老死在悬崖上葬身于乌鸦腹中。

如今,每当游人至此,便不由得想起聪颖、美貌的红罗女和她那发人深思的提问。

篇8:吊水楼瀑布导游词

吊水楼瀑布,古时土著人名曰“发库”,位于湖之北端,距“镜泊山庄”仅三公里。从“镜泊山庄”乘车,沿着一条山路,便可抵达龙泉山脚下的冷食店“湖光阁”。由“湖光阁”向左转,驶进盘山曲径,通过急流上悬架

的“飞虹桥”,再穿越一段枝叶交错的绿色长廊,一座古朴雅致的六角亭台便出现在眼前。此时,瀑布泻落的轰鸣之声不绝于耳,扑面的微风夹杂着一股股沁人的清新与甘甜。游人至此多于亭中小憩,然后步行穿过一片阔叶林,呼啸奔腾、气势磅礴的“吊水楼瀑布”便映入眼帘。吊水楼瀑布酷似闻名世界的“尼亚加拉大瀑布”。湖水在熔岩床面翻滚、泡哮,如千军万马之势向深潭冲来,然后从断岩峭壁之上飞泻直下,扑进圆形瓯穴之中。潭水浪花四溅,如浮云堆雪,白雾弥漫;又似银河倒泻,白练悬空。水声震耳如有雷鸣。瀑布一般幅宽四十余米落差为十二米。雨季或汛期,瀑布呈现两股或数股迭落,总幅宽达二百余米。

瀑布两侧悬崖巍峨陡峭,怪岩峥嵘。站在崖边向深潭望去,如临万丈深渊,令人头晕目眩。一棵高大遮天的古榆枝繁叶密酷似一把天然的巨伞,踞险挺立于峭崖乱石之间。斑驳的树影中,一座小巧的八角亭榭依岩而立,人称“观瀑亭”。亭台至瀑布流口及北沿筑有铁环锁链护栏。古榆下尚有一条经人工凿成的石头阶梯蜿蜒伸向崖底的黑石潭边,枯水期间,潭水波平如镜。据测黑石潭深达六十米,直径也有一百余米。每逢晴天丽日,光照相瀑布,则有色彩斑斓的彩虹出现。凡到此游览者,无不惊叹其壮美的景色。诗人曾为它留下“飞落千堆雪,雷鸣百里秋。深潭霞飞雾漫,更有露浸岸秀”的优美诗篇。

瀑布之成因,据考察证实,是镜泊湖火山群爆发时,喷发出的熔岩在流动进程中,接触空气的部分首先冷却成硬壳,而硬壳内流动的熔岩中尚有一部分气体仍未得到逸散,及至熔岩全部硬结后,这些气体便从硬壳中排除,形成许多气孔和空洞。这些气孔和空洞后又塌陷,形成了大小不等的熔岩洞。当湖水从熔岩洞的断面跌下熔岩洞时,便形成了十分壮观的瀑布。

冬季枯水期,瀑布不见了,却可以观赏到另一番景致。在熔岩床上,游人可发现许多被常年流水冲击的熔岩块因磨蚀而形成的大小深浅不等的溶洞。这些溶洞,犹如人工凿琢般光滑圆润,十分别致。

环潭的黑石壁,又是一个天然的回音壁,它会把游人的轻歌笑语,经圆型石壁的折射,清晰地传到自己的耳边。石壁可与北京天坛公园的“回音壁”相提媲美。

吊水楼瀑布,又称镜泊湖瀑布,它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县西南,从牡丹江市向南经古城宁安,再向西行抵达东京城后,从这里一直行驶30公里,便可抵镜泊湖的北湖头。瀑布幅宽约 70 余米,雨水量大时,幅宽达 300 余米。落差 20 米 。它下边的水潭深 60 米 ,叫“黑龙潭”。每逢雨季或汛期,水声如雷,激流呼啸飞泻,水石相击,白流滔滔,水雾蒸腾出缤纷的彩虹。它形状好像加拿大亚尼亚加拉大瀑布,是世界最大的玄武岩瀑布。

篇9:《题润州多景楼》的全诗翻译赏析

《题润州多景楼》的全诗翻译赏析

金山焦山相对起,挹尽东流大江水。

一楼坐断水中央,收拾淮南数千里。

西风把酒闲来游,木叶渐脱人间秋。

烟尘茫茫路渺渺,神京不见双泪流。

君不见王勃才名今盖世,当时未遇庸人尔。

琴书落魄豫章城,腾王阁中悲帝子。

又不见李白才思真天然,时人未省为谪仙。

一朝放浪金陵去,凤凰台上望长安。

我今四海行将遍,东历苏杭西汉沔。

第一江山最上头,天下无人独登览。

楼高思远愁绪多,楼乎楼乎奈汝何。

安得李白与王勃,名与此楼长突兀。

注释

1 润州:今江苏镇江。

2 多景楼:在镇江市东北北固山上,知州陈天麟建。

3 金山焦山:在镇江西北及东北,均在江中,东西对峙。

4 挹(yì):汲取。

5坐断:占据;把住。

6 收拾:领略。

7木叶:树叶。

8 神京:神州京师。此指北宋京城汴京。

9 王勃:唐诗人,初唐四杰之一。

10 “琴书”二句:《唐摭言》载,王勃十四五岁到南方去看望父亲,经过豫章(今江西南昌)。当时太守新修滕王阁,设宴阁上,请客人作序文,实际上已让自己的女婿写好了。王勃也参加了宴会,他见座客纷纷谦让,轮到自己,毫不推辞,挥笔便成,文采惊人,在座的人无不钦佩。帝子,指滕王李元婴,唐高祖之子。王勃《滕王阁》诗有“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句。

11 未省:未曾,没有。

12 放浪:放情、浪游。

13 凤凰台:在今南京市。李白作有《登金陵凤凰台》诗,有“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句。

14 苏杭:苏州、杭州,指今江浙一带。

15 汉沔(miǎn):汉阳、沔阳,指今湖北一带。

16 第一江山:梁武帝曾称北固山为“天下第一江山”。

17 突兀:高耸的样子。

参考译文

金山与焦山兀立江中,相对而起,面向着滔滔不绝东流的长江水。多景楼巍然矗立在水中央,眼前可望尽淮南数千里大好河山。在萧瑟的西风中我带酒乘闲到此一游,树叶渐渐黄落,时令已是初秋。烟雾尘沙弥漫了天空,北望是渺渺一片,我见不到昔日的京城,满怀忧愁。你没见到王勃的'才名今天被认作盖世无双,他当时不为人知,被当成凡夫俗子,带着琴书流落到豫章;登上了滕王阁,写诗作赋,感慨悲伤。你又不见李白的才思真是人间第一,人们不知道他是神仙下凡,一旦浪游到金陵,在凤凰台作诗高吟望长安。如今我也把四海都将走遍,西边到过汉沔,东边到过苏杭。如今站在北固山的最高处,眼前没一人,独自在这里骋目游览。楼高我的思绪深远、愁苦也多,楼啊我又能对你如何?怎能够像李白与王勃一样,名声与这楼永远高耸巍峨!

创作背景

据宋岳珂《桯史》卷二《刘改之诗词》条载,开禧元年(1205年),刘过游镇江,当时岳珂在军中管粮,刘过与岳珂、章升之、黄机等人四处游览,凡名胜之处,都作有诗。这首题多景楼的诗当时最为同伴所欣赏,章升之“为之大书,词翰俱卓荦可喜”,属岳珂刻在多景楼上,因事未果。岳珂《桯史》录诗全首,字句与刘过集中所载多异文。

赏析:

《题润州多景楼》是南宋诗人刘过创作的七言古诗。诗气势雄壮,把身世之叹,结合在登临怀古之中,由中原不见,恢复无望,引出家国之怨;由古人引出自己落落不偶。诗通篇充满牢骚,却又含融不露;通篇充满哀伤,却又慷爽高昂、豪宕激越,充分表达了诗人不甘落寞、勇于进取的雄心壮志。

刘过是著名的豪放派词人,这首诗也写得很豪放。因为诗人处在国家多事之秋,对前途充满担忧,对中原沦丧充满伤感,所以豪放中又带有悲壮。

诗前四句为一段,写多景楼的形势,起得很壮阔。诗以多景楼为中心,写它左右有金山、焦山峙立,地势险要,山下是滔滔不绝的江水,控制了淮南数千里。这样一写,为下文在多景楼上眺望抒怀作了铺垫。

“西风把酒闲来游”起四句为一段,转入登楼远眺。诗写自己在秋天登上多景楼,极目远望,但是望不见已经沦陷的中原,悲从中来,泪流满面。这四句风格与前迥异,充满悲伤凄愁。刘过在多景楼写过好几首诗,每首都有这样的情怀,如《登多景楼》云:“北顾怀人频对酒,中原在望莫登楼。”也是写登楼远望缅怀中原怨愁。

国家如此,眼前的局势又很紧张,诗人无由开怀,以下一大段便一泻而下,抒发自己胸中的抑郁之气。刘过是个爱国者,一直以抗敌复国为己任,光宗末年曾上书请求恢复中原被勒令还乡。他的诗中常常充满豪宕激越之气,渴望报国,如《夜思中原》云:“独有孤臣挥血泪,更无奇杰叫天阊。”又如《从军乐》云:“但期处死得其所,一死政自轻鸿毛。”在这里,诗人紧密切合“楼”的典故,举出王勃赋滕王阁、李白游凤凰台的故事,抒发感慨。诗尽管由楼而及滕王阁、凤凰台,因上接北望中原,总显得有所脱节,前人评刘过诗有粗疏之处,就是指这种情况。刘过这首诗在这里作了一个大的跳跃,诗表面上写阁台,实际注目在王勃、李白二人身上。王勃少年以诗文名,后落落不偶,刘过也是如此,四次参加科举不中;李白学书学剑,朝廷不加重用,刘过也出入戎马,终被摒弃。刘过正是为王勃、李白抱不平,同时结合自己身世,为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而忿忿不平。由古代文人的不偶,他想到自己也漂泊四海、浪游天下,如今登上多景楼,心中满腔愁绪,无从发泄。最后,诗仍以王勃、李白为喻,说自己今天在此吟诗,怎能如前人一样名传千古呢?诗感叹了自己目前的遭际,觉得实现抱负很难,所以寄希望于身后,希望也能像王勃、李白一样;可是这希望又很渺茫,他的哀怨便更进一步流露了出来。“楼高思远愁绪多”是全诗主题,也就是诗人在另一首《登多景楼》诗中所说的“景于多处最多愁”,他的愁仅仅这首诗又岂能包含一尽呢?

全诗气势雄壮,把身世之叹,结合在登临怀古之中,由中原不见,恢复无望,引出家国之怨;由古人引出自己落落不偶,都很自然。通篇充满牢骚,却又含融不露;通篇充满哀伤,却又慷爽高昂、豪宕激越,充分表达了诗人不甘落寞、勇于进取的雄心壮志。正是这不可扼灭的志向,驱使他终身为恢复中原而奋斗。

作者简介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