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kk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简单而又心酸的算术题:我们还能陪父母多久?,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简单而又心酸的算术题:我们还能陪父母多久?,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简单而又心酸的算术题:我们还能陪父母多久?
在这繁忙和快节奏的社会,我们常常计算房价、利息、生活花费等一道道算术题,但又有多少人能慢下来,仔细计算我们还能陪父母多长时间呢?
也许很多人跟我一样在大城市为事业而努力奋斗,但我们是否能停下来,抽空探望远方的父母,哪怕是隔三差五的给父母打一通电话呢,其实,算一算还能陪父母的日子,深深地触动我的内心,心存愧疚。
以父母都已经40岁计算,按照现在发达城市的平均寿命八十岁计算,大约还有40年的时间。按照每月回家2天计算,2天x12个月=24天,576小时,减去睡觉的时间10小时/天x24天=240小时,每年实际陪伴父母的时间576小时—240小时=336小时。40年陪伴父母的时间336小时x40年=1344小时,也就是560天。而我的父母日夜陪伴了我,供养了我整整22年,我能回报他们是却只是1/20,甚至还远远不到。而且有时候有的人甚至不2年都不回家一次。假如说我们再除去拜访亲友的时间,我们真正能陪在父母身边的时间到底是多少天?
即使我40年如一日的每月回去探望父母,真正陪伴他们的时间只有短短一年零一个月零二十四天。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而许许多多不在父母身边的子女根本做不到每月去看望父母一次,工作、带孩子、应酬、社交、考证等等理由让他们一拖再拖,直到父母已年老不堪,体弱多病才后悔不已。
我极其羡慕和父母在同一个城市的子女,在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有家,有父母,有最浓的亲情。我也是幸运的,因为不久的将来父母就会回来,陪伴我,我陪伴父母。
人的一生就如此简单,父母耗尽一生的积蓄买房买在和子女同一座城市,只为和最亲的人近一点,再近一点,互相守望,相依为命。
篇2:简单而又心酸的算术题:我们还能陪父母多久?
简单而又心酸的算术题:我们还能陪父母多久?
在这繁忙和快节奏的社会,我们常常计算房价、利息、生活花费等一道道算术题,但又有多少人能慢下来,仔细计算我们还能陪父母多长时间呢?
也许很多人跟我一样在大城市为事业而努力奋斗,但我们是否能停下来,抽空探望远方的父母,哪怕是隔三差五的给父母打一通电话呢,其实,算一算还能陪父母的日子,深深地触动我的内心,心存愧疚。
以父母都已经40岁计算,按照现在发达城市的平均寿命八十岁计算,大约还有40年的时间。按照每月回家2天计算(实际每年平时一年才能回去1―2次),2天X12个月=24天,576小时,减去睡觉的时间10小时/天X24天=240小时,每年实际陪伴父母的时间576小时―240小时=336小时。40年陪伴父母的时间336小时X40年=1344小时,也就是560天。而我的父母日夜陪伴了我18年,供养了我整整22年,我能回报他们是却只是1/20,甚至还远远不到。而且有时候有的人甚至不2年都不回家一次。假如说我们再除去拜访亲友的时间,我们真正能陪在父母身边的时间到底是多少天?
即使我40年如一日的每月回去探望父母,真正陪伴他们的时间只有短短一年零一个月零二十四天。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而许许多多不在父母身边的子女根本做不到每月去看望父母一次,工作、带孩子、应酬、社交、考证等等理由让他们一拖再拖,直到父母已年老不堪,体弱多病才后悔不已。
我极其羡慕和父母在同一个城市的子女,在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有家,有父母,有最浓的亲情。我也是幸运的,因为不久的将来父母就会回来,陪伴我,我陪伴父母。
人的一生就如此简单,父母耗尽一生的积蓄买房买在和子女同一座城市,只为和最亲的人近一点,再近一点,互相守望,相依为命。
篇3:我们还能陪父母多久
我们还能陪父母多久
多久,希望能唤醒儿女们多尽第一文库网孝心。 当我们大谈孝道,立法赡养父母的时刻,不如让我们从基本做起,算算我们还能陪爸妈
话说山西某网友在网上晒上一道“亲情计算题”说:从1+1=2开始,我们一生都在做着无数的算术题,算术题是必须完成的作业和考试;工作后,开始算计收入,算计开销;结婚生子后,算计存多少钱可以买一套房,或是养一个孩子,可你有没有算过,自己还能陪父母多久?
我们不妨来做做下列的“亲情计算题”――假设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除掉应酬朋友、睡觉,你有多少时间真正和爸妈在一起?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2岁,就算爸妈能活到85岁,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爸妈相处多久?
据说当“亲情账单”晒在网上后,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不少人恍然意识到,未来见父母的次数竟然少得只能以“次”来算。有位女网友的回复让人心生酸楚,她说:“这辈
子我也许只能和妈妈相处25天了,毕业之后留在重庆上班,一年也就春节回家一次,真正在家的时间不超过五天。五天里,大概还有三天出门应酬、聚会,剩下的时间除了吃饭睡觉和上街购物,真正能陪妈妈的时间大概只有20小时.我妈妈今年55岁了,如果上天眷顾她能活到85岁,在她最孤独的那30年里,我能在她身边的时间不超过600小时,也就是25天,还不到一个月。”算出结果后,她哭了,觉得很愧疚,对不起妈妈,她说:“我好想马上见妈妈一面。”
“能和父母相处时间还剩多少”是一道很简单的算术题,但却经常被我们忽略、忘却。当它不经意间勾起我们的计算冲动,算出的结果却是如此残酷,令人唏嘘、沮丧和心酸,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从黑龙江哈尔滨来南宁创业的徐奕辉离家了,父母一直都在东北老家。当初离家到外省创业的时候虽然也顾虑过,毕竟“父母在,不远游”,但是,徐奕辉总觉得自己还年轻,这辈子还很长,尽孝的机会也很多。事情真到了自己身上才知道,回家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容易,一年到头来,也就是过年能抽出几天时间,回家看看父母。随着时间的推移,父母一天比一天年老,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徐奕辉算了算,如今母亲年过七旬,就算老人家能够长命百岁,一年回家陪母亲七天,三十年也只能陪伴母亲210天,如果这中间刨掉每天8小时的睡觉时间,那陪伴在老人跟前的时间也才140天,3个多月而已,想到这,徐奕辉满心酸楚。对父母的思念强烈的驱使着徐奕辉拨通了远在哈尔滨的母亲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母亲关切的问候。母亲想念儿子,支持儿子,无私的母爱让电话这头的儿子哽咽得无法说话。徐奕辉的'母亲说,儿子自己在外面她也惦记着,儿子在外奋斗也挺辛苦的,她和老伴都有退休金,一般儿子问她缺什么、少什么,他们都说不用你买,什么都不缺,只要儿子自己照顾好自己,他们就放心了。在心中默算出这辈子还能和妈妈相处多长时间的答案后,徐奕辉明白了,与其想着日后如何孝顺父母,不如现在开始就好好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每一分、每一秒。徐奕辉计划着明年下半年或者后年,把父母接到身边来。
尽管“这辈子还能和妈妈相处多长时间”是一道心酸的算术题,但闲暇之余,还是不妨算一算。不为别的,只为找回一些不该失落但却失落了的东西。从呱呱落地,到呀呀学语,和你相处时间最长的人是谁?相信很多人的回答都是:父母。可是当我们渐渐长大、成家立业后,真正能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却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当我们还是个孩子,父母将他们所有的时间、所有的爱都给了我们。但当我们有能力报答他们的时候,却发现,我们连陪在父母身边,和他们聊聊天,给他们递杯水,捶个背的时间都没有。市民小李说,一想到这里,心里就有点心酸,感觉跟家人待在一起的时间太短了。 要说起这世上最无私的人,就是我们的父母了。面对我们的离开,他们不会有埋怨,总是默默支持我们,做坚守在我们身后的人。市民黄阿姨说,作为父母,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孩子能经常打个电话,这就是最大的安慰了。
我国社会正步入人口老龄化,加上国际化、地球村的形成,年轻人流动性高,即使不到外国发展,大多数人都为生活拼搏,再加上小家庭的形成,子女成长后都自组新家庭,远离了父母。 现代人因而出现孝道缺位,每个人都会渐渐长大,渐渐离开父母的视线,学校、杜会、兵役、朋友、恋人、事业、嗜好、名利、权力??都在一点一点拉开我们与父母的距离,一年中留给父母的时间却是缩了又缩。 朋友们,在父母年岁渐渐增高、孤独又望眼欲穿想念你时,你在哪里?你有没有好好算过,你还有多少机会陪陪她们?所以,有空请常回家看看!
篇4:人生算术题,算算我们还能陪伴父母多久
人生算术题,算算我们还能陪伴父母多久
两岁之前我们家住的是白墙红瓦的平房,每到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我就很害怕,即使开了灯还是觉得阴森森的,妈妈在哪儿,我就要跟到哪儿。
厨房和客厅之间隔了一个小院子,妈妈在厨房做饭,我就在厨房门口等着,妈妈去卧室,我就在卧室门口等着,有时候嫌我跟着碍手碍脚,妈妈会让我去别处玩儿,不过我还是会站在院子里能看见她的地方。后来,妈妈买了只小兔子陪我玩儿,可我还是每次跟着她,这样,我跟着妈妈,兔子跟着我在后面笨拙地一跳一跳。
上大学以后,我去了隔壁的城市。离家也就三个多小时的车程,很多同学周六周天都会回家,可我觉得上大学就是应该体验独立的生活,不该那么恋家,于是只有放寒暑假和节假日才会回去。
大学毕业后,我去了更远的城市,从南到北来了北京。在天天点外卖想念妈妈做的饭菜的时候、在被烦心事缠身想和父母倾诉的时候,我发现回家已经成了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有电视台做了一次统计,中国人的平均年龄在75岁左右,算下来是900个月,他们把这900个月做成一张表格,人的一生也就在这张表格上面了。然后让受访者用蓝色的笔划掉自己已经度过的月份。

划完之后,有人惊觉,整张纸已经唰地过去一半了,他们说:“怎么这么快,什么都还没做时间就过去了。”
电视台又让他们说出母亲的年龄,看看距离平均年龄75岁还差多少个月,然后用红色的笔划掉母亲剩下的月份。
而看到这个结果的人无一例外哭了起来,记者问他们为什么,他们说:“因为害怕。”
“从来没想过时间会这么快,总想着他们还年轻,还能活很久。”
而成年之后,人们忙于工作,有的一周回去一次,有的一个月回去一次,有的一年才能回去一次,回去还有各种朋友聚会和事情,完完整整待在家里的时间并不多。记者让他们用绿色的线划出能完完整整陪伴父母的时间。
绿色的时间少得可怜。
画画你的人生九百格,多点时间回去陪伴父母吧。
篇5: 还能陪父母多久散文
还能陪父母多久散文
母亲又打来电话,说她中午做了牛肉泡馍问我回来吃不。我都快半个月未回父母家了,接到母亲的电话有点不好意思,赶忙答应回来。听说我回来,母亲很是高兴,电话还未挂断,就急不可耐地给父亲说,“二儿子说他回来。”言语中透露的是一种喜悦。
放下电话,我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母亲的高兴更让我感到羞愧。父母都八十岁了,有我们兄妹五个,平时只要几天没回去,母亲肯定会打电话叫我们回去吃饭。我知道,回家吃饭只是一个借口,父母无非是想见我们而已。每次接到母亲这样电话的时候,同事们都很羡慕,说我“奔五”的人了,还有父母这样疼着,真是幸福。可静下心来想想,我惦记和牵挂父母吗?我们常常有N种不回家的理由,可这些理由都是建立在父母身体健康的基础上。父母能自食其力不需要子女照顾,这让子女对他们的关心变成了可有可无,我们就在这种习以为常中肆意地挥霍着父母的健康。
那天回到家里,刚进门,母亲就给我说,她也给大哥、大姐和小妹小弟打了电话。母亲就是这样,每次做了好吃的她就挨个给儿女打电话,谁要是回不来,她就会说,那你下午回来,我把饭给你留着。我看着母亲一瘸一拐地进了厨房,才突然发现,母亲患骨质增生的右腿好像比以前更严重了。回头再看看父亲,满头的华发,密密的皱纹,深色的老年斑,看电视时那双混沌无光的眼睛。猛然间,我的心隐隐作痛。这么多年来,我从未关心和留意过父母的衰老,似乎衰老永远就不会来到他们身边。在这种熟视无睹的`日子里,便少了对父母的关心、理解和体贴。父母唠叨时,就不耐烦地打断;父母有点邋遢,就无端地指责;父母误解了自己,就抱怨顶撞,只图自己痛快地发泄,却从不考虑父母的感受。
我不知给父母许诺过多少次,说要带他们去旅行一次,可总是在这样那样的理由中一拖再拖。记得有一次父亲打电话问我办护照的事情,我说你问这事干吗?父亲顿了顿说,我就问问,万一能出国了,也就不必当时急着去办护照了。我苦笑了一下说,办护照很复杂,等我哪天回去了再说。可我随后便把这事忘到了脑后。有时出差坐在飞机上,我在想,父母老了,应该尽快陪他们旅行一次,也许他们并不在乎去哪里,或许要的只是一次和儿女旅行的经历,一份难忘的回忆。
其实,我应该感谢上苍,让我的父母一直都这么健健康康,我因此可以无所顾忌地工作、学习和生活。父母在,家就在。有了父母,就有了我们兄妹姐弟团聚的地方。“走,回妈家。”这是我们姊妹们电话里经常的话,这种幸福让我满足和陶醉。然而,这种年年相似的幸福也让我不知珍惜。这么多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了父母的无微不至、予取予求的爱,我们总觉得父母会永远在那里。于是,宁愿和朋友相聚,和妻儿外出,也不愿回一趟父母家。我们一次次因着各式各样的原因错过和父母相处的光阴,心里总想着,父母就在那里,以后多得是机会。然而,子欲养而亲不待,已经成了多少人一生不可弥补的缺憾。
父母一生不易,不要等他们老了,才知道什么叫孝顺。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陪伴是最好的孝顺,也是对父母最好的报答。
篇6:诗歌父母还能陪我们走多久
走多远。
为了我们,
他们辛勤的努力,
都是为了不知道感恩的我们,
其实,
世界上最大的罪人就是不知道感恩图报的我们,
你们曾想给爸妈心中的感受,
你们不但不理解爸妈,
甚至还抱怨,
你想没想过,
他们有多么的.不容易,
他们有多么操心劳累,
他们为了你们省吃俭用,
他们为了你们贪黑起早,
可你们是怎么做的?
每天抱怨自己为什么要出现在这样的家里,
为什么让他们当我的爸妈,
为什么我家没有钱,
为什么没有势力,
为什么
在你说出那些话时,
你们想过爸妈心中的感受么?
他们为你们付出了,
牺牲了
却换不来你们的一句安慰的言语。
想没想过,
他们还能陪你走多远,
时光飞逝,
他们在一天天的在变老,
时光也不会倒流,
等你想陪父母一起走的时候,
那真的就晚了。
你有多久没像小时候那样,
牵着爸妈的手,
你又发没发现父母哪曾经滑嫩的双手,
现在已经粗糙,
哪是为了我们留下的,
哪是岁月的痕迹。
篇7:我们还能孩子多久
以前我们总是哭着哭着笑了,可是现在我们却笑着笑着哭了。
—题记
回想起以前,那时我们还小我们可以无忧无虑的生活,那时候的我们什么都不用担心因为父母永远会站到我们的面前替我们承担所有的烦恼和问题。那时候地我们笑得是那么天真无邪好像没有什么可以打扰到我们那种无忧无虑的生活。可是现在呢?我们还能孩子多久?
当我们一点点长大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曾经那个陪着自己成长的父母已经老了?当我们一点点长大的时候有没有观察过曾经那个陪着自己成长的父母现在已经有了多少白发?当我们一点点长大的时候有没有发现那个陪着自己成长的父母眼角已经多出了几条皱纹?当我们一点点长大的时候有没有仔细观察过那个陪我们成长的父母的衣柜里有多少新衣服、鞋柜里有多少新鞋子?当我们一点点长大的时候有没有关系过那个陪我们成长的父母……?这些有谁真正的关注过,有谁真的去观察过?我们一点点长大而那个陪伴我们成长的他们却一点点变老,有时我也在想我们还能孩子多久!
还记得上次陪家人吃饭是什么时候吗?还记得上次陪家人聊天是什么时候吗?还记得上次给家人说“辛苦了”是什么时候吗?可能很多人都会说不是不想陪家人而是真的没有时间。是真的没有时间吗?那有没有想过当你说想去哪里的时候父母放下所有的事情去陪你的时候那时候为什么有时间?为什么现在连陪陪家人的时间都没有了?有时候家人口口声声说让我们出去玩就好了可是其实他们内心是多么想让我们陪陪他们啊,就算是一会也好啊。可是,他们从来不会对我们说出口因为他们怕我们会拒绝怕我们会对他们使脸色。可是现在想想他们为我们做的所有事情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拒绝他们?毕竟我们能孩子多久!
曾经,爸爸一边叹气一边对我说“你长大了也不用我们担心了,如果有什么事情也不会对我们说了自己可以解决就解决了也用不到我们了,我们也老了现在管你们的事你们都说是多管闲事,我们也该是时候放手让你自己去闯闯了”。听到爸爸这么说我鼻子酸了一下,我突然想起筷子兄弟唱的《父亲》。谢谢你做的一切双手撑起了这个家,总是竭尽所有把最好的给我!这也是我想对爸爸您说的 “谢谢你这么多年对这个家付出的这么多,谢谢你这么多年一直宠着我疼着我,以前邻居们常常说我的坏脾气都是你惯出来的,从小到大只要我想要的你都会竭尽全力给我那样东西”。你从来不舍的打我吵我,你还总是对我说以后还指望我养你呢所以你才不打我才不吵我,以前我也是那么想的可是现在我长大了想得多了我才知道你做的种种疼我的表现并不指望我给你养老而是你对我的疼爱。那是一种父爱的感觉!现在想想我们真的需要长大,毕竟长大后的我们可以明白很多小时候不懂的事情,比如什么是真正的亲情,什么是真正的友情,什么是真正的疼爱和关心!
我们还能孩子多久?世间的所有都在逼着我们成长,逼着我们长大后面对这个世间的所有残酷还有现实!
我们还能孩子多久?父母眼角的皱纹逼着我们成长,父母头上的白发逼着我们成长,父母辛辛苦苦为我们做的一切逼着我们成长,逼着我们长大后有本领然后去保护他们,就像他们曾经保护我们那样保护他们,不让他们受一点伤不让他们在为我们多烦恼一丝一毫!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我们必须告别童时那个无忧无虑欢笑的那个自己,而现在,我们必须勇敢面对成长的道路上遇到的种种分分合合还有种种分离的场景,毕竟没有太多时间再让我们挥霍了不是吗?
小时候我们哭着哭着笑了,长大后我们笑着笑着哭了!我们还能孩子多久?我想已经没有时间了吧,我们必须去面对我们应该面对的,承受我们必须承受的一切!
“我们还能孩子多久”
“孩子时代早已不属于我们,它属于过去,现在我们必须学会长大!”
对啊!没有时间让我们挥霍了,没有时间让我们无忧无虑的欢笑了……
篇8: 我们还能孩子多久
我们还能够孩子多久,是不是还能够哭鼻子,是不是还能够撒娇……
当童真已经离我很远的时侯,我还想问我自己,一颗18岁的心还能够孩子多久?此刻孩子的世界已经被隔离在童真外,童真渐渐的远离了视野,取而代之的是数不完的作业和没有休息的课外辅导。如今的孩子是不是只是为了生存而去学习,是不是一条单调枯燥的路就能够通向成功?我不知道,正因我不是专家,没有证书为我证明童真的重要。
我还记得儿时的童真是那么完美,我此刻的快乐仅仅是比别人多了一份童真、一份儿时的快乐、一份暮年时能够回忆的童年趣事。我不知道此刻的孩子是否快乐,我看到的只是像机械一样运作的人形机器,没有属于自己的时刻,冷冰冰的水泥墙禁锢着的童年—变质的童真。
也许童真真的已经离我们而去,也许在某个角落里我们还能够看见玩过家家的孩子,我会欣慰至少童真没有完全泯灭,这不是孩子的幼稚,这只是他们还有一颗没有被污染的童心。
此刻我们是不是能够问问自己还能够孩子多久?
精选阅读(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