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卡卡”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示季子懋修书阅读答案及翻译,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示季子懋修书阅读答案及翻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示季子懋修书阅读答案及翻译
示季子懋修书阅读答案及翻译
汝幼而颖异,初学作文,便知门路,吾尝以汝为千里驹,即相知诸公见者,亦皆动色相贺曰:“公之诸郎,此最先鸣者也。”乃自癸酉科举之后,忽染一种狂气,不量力而慕古,好矜己而自足。顿失邯郸之步,遂至匍匐而归。
丙子之春,吾本不欲求试,乃汝诸兄咸来劝我,谓不宜挫汝锐气,不得已黾勉从之,竟致颠蹶。艺本不佳,于人何尤?然吾窃自幸曰:“天其或者欲厚积而钜发之也。”又意汝必惩再败之耻,而俯首以就矩矱也。岂知一年之中,愈作愈退,愈激愈颓。以汝为质不敏耶?固未有少而了了,长乃懵懵者。以汝行不力耶?固闻汝终日闭门,手不释卷。乃其所造尔尔,是必志骛于高远,而力疲于兼涉,所谓之楚而北行也!欲图进取,岂不难哉!
夫欲求古匠之芳躅,又合当世之轨辙,惟有绝世之才者能之,明兴以来,亦不多见。吾昔童稚登科,冒窃盛名,妄谓屈宋班马,了不异人,区区一第,唾手可得,乃弃其本业,而驰骛古典。比及三年,新功未完,旧业已芜。今追忆当时所为,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甲辰下第,然后揣己量力,复寻前辙,昼作夜思,殚精毕力,幸而艺成。然亦仅得一第止耳,犹未能掉勒文场,夺标艺苑也。今汝之才未能胜余乃不俯寻吾之所得而蹈吾之所失岂不谬哉!
吾家以诗书发迹,平生苦志励行,所以贻则于后人者,自谓不敢后于古之世家名德。固望汝等继志绳武,益加光大,与伊巫之俦,并垂史册耳!岂欲但窃一第,以大吾宗哉!吾诚爱汝之深,望汝之切,不意汝妄自菲薄,而甘为辕下驹也。
今汝既欲我置汝不问,吾自是亦不敢厚责于汝矣!但汝宜加深思,毋甘自弃。假令才质驽下,分不可强;乃才可为而不为,谁之咎与!己则乖谬,而使诿之命耶,惑之甚矣!且如写字一节,吾呶呶谆谆者几年矣,而潦倒差讹,略不少变,斯亦命为之耶?区区小艺,岂磨以岁月乃能工耶?吾言止此矣,汝其思之! (选自《张文忠公全集》)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好矜己而自足 矜:夸耀
B.所以贻则于后人者 则:家规
C.平生苦志励行 苦:为所苦
D.又意汝必惩再败之耻 惩:惩戒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所谓之楚而北行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乃才可为而不为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C.吾家以诗书发迹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D.天其或者欲厚积而钜发之也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张居正写给他季子的一封书信,帮助儿子总结科举考试失利的原因。
B.张居正认为儿子两次科考失利,与儿子好高骛远、贪多务得、用力不专有关。
C.张居正以自己走过来的经验教训教育儿子,鼓励儿子努力改正自己学习上的缺点。
D.张居正认为儿子自幼就自大自狂,慕古不成便自暴自弃,及时劝勉能成大器。
19.用“/”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3分)
今 汝 之 才 未 能 胜 余 乃 不 俯 寻 吾 之 所 得 而 蹈 吾 之 所 失岂 不 谬 哉!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又意汝必惩再败之耻,而俯首以就矩矱也。(3分)
(2)吾诚爱汝之深,望汝之切,不意汝妄自菲薄,而甘为辕下驹也。(3分)
参考答案:
16.B【解析】苦:磨练
17.D【解析】A项中前一个是“到”的意思,后一个是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中前一个是“竟然”的意思,后一个是“才”的意思。C项中前一个是“凭借”的意思,后一个表结果。D项中两个个均是“大概”的意思
18.D 【解析】D选项中的自小就自狂自大,要注意理解“乃自癸酉科举之后,忽染一种狂气,不量力而慕古,好矜己而自足。”
19.今汝之才/未能胜余/乃不俯寻吾之所得/而蹈吾之所失/岂不谬哉!
20.①又想到你会记住再次失败的教训,肯底下头来遵守规矩。
②我爱你那样深,对你的希望那样殷切,没想到你妄自菲薄,甘愿做柴门前守门的狗!
文言文译文参考:
你小时侯聪慧,才质异于常人,刚开始学写文章,便知道写文章的门路,我曾经认为你是千里马,和我相熟的朋友看到你,也动颜祝贺,对我说:“您的几个儿子当中,他应该是最先取得成功的(最先及第)。”然而自从癸酉年你科举中第,你忽然染上了一种狂傲之气,自不量力地想着仿效古人,骄矜自满。好比那邯郸学步的年轻人,把自己本有的'忘了,只得爬着回家。
丙子年春天,我本不想让你去应试,是你的几个兄长都来劝我,说不应该挫了你的锐气,我只好勉强答应,结果你遭受挫败。你学艺不精,我埋怨你又有什么用呢?可是我庆幸地对自己说:“老天大概是要让你厚积薄发吧。”又想到你会记住再次失败的教训,肯底下头来遵守规矩。哪里想到一年里,你越写越退步,越激励你你越颓废。是你的才质不聪敏吗?大概还没有小时候聪慧,长大很懵懂的人。是你不够努力吗?我听说你终日闭门读书,手不释卷。可是才学造诣平常,定然是你好高骛远,想广涉猎而使得自己疲倦,这就是南辕北辙啊!还想进步,这不是很困难吗?
想追寻前人的足迹,又合乎当世的准则,这只有才华卓著的人才能做到,然而从明朝建立以来,这种人都不多见。我早年年少登科,得到了人们附会的好名声,胡乱品评屈原、宋玉、班固、司马迁这些人,认为自己才质异于常人,科举及第也是很轻松的事情,于是放弃原来的学业,仿效古人。到过了三年,学习古典的还没有取得成功,原来的学业已经荒废。现在回想当年的行为,恰好是引人耻笑而自取污辱。甲辰年我科举落第,于是估摸自己的能力,继续以前放弃的学业,学习不分昼夜,发奋努力,侥幸学业有所成就,然而也只是科举中第罢了,还没有能力在文学界夺得头筹。而今你的才能,恐怕不会超过我,可是不放低姿态沿袭我的路径,而要重蹈我的覆辙,这不是很荒谬吗?
我们家靠读书发家,我一身艰苦学习,要留给你们后人的,不敢落后于古代世家的高尚道德。本来希望你们能继承我的志愿,将这种精神道德发扬光大,以便能同伊尹、巫咸这些人一起,彪炳史册。哪里只是想以科举及第来光大我们宗族!我爱你那样深,对你的希望那样殷切,没想到你妄自菲薄,甘愿做柴门前守门的狗!
现在你既然希望我对你不闻问,我自然也是不会严厉指责你。但是你要好好的思考,不要自暴自弃。如果是才质驽钝,那本是无法勉强的;可是你有能力却不去作为,这又能怪谁呢?自己性情怪僻,却归咎到命运,这糊涂得很厉害呀!譬如说写字,我教导你几年了,可你还是这样潦草,没有一点改变,难道这也是命运造成的吗?写字是小事情,但是任随时间流逝(个人却不努力)就能做好吗?我的话就说到这,你好好想想吧!
篇2:示季子懋修书阅读答案
汝幼而颖异,初学作文,便知门路,吾尝以汝为千里驹。即相知诸公,见者亦皆动色相贺曰:“公之诸郎,此最先鸣者也。”乃自癸酉科举之后,忽染一种狂气,不量力而慕古,好矜己而自足,顿失邯郸之步,遂至匍匐而归。 丙子之春,吾本不欲求试,乃汝诸兄盛来劝我,谓不宜挫汝锐气,不得已黾勉从之,竟致颠蹶。艺本不佳,于人何尤?然吾窃自幸曰:“天其或者欲厚积而钜发之也。” 又意汝必惩再败之耻,而俯首以就矩镬也。岂知一年之中,愈作愈退,愈激愈颓。以汝为质不敏耶?固未有少而了了,长乃懵懵者;以汝行不力耶?固闻汝终日闭门,手不释卷。乃其所造尔尔,是必志骛于高远,而力疲于兼涉,所谓之楚而北行也!欲图进取,岂不难哉! 夫欲求古匠之芳躅,又合当世之轨辙,惟有绝世之才者能之,明兴以来,亦不多见。吾昔童稚登科,冒窃盛名,妄谓屈宋班马,了不异人,区区一第,唾手可得,乃弃其本业,而驰骛古典。比及三年,新功未完,旧业已芜。今追忆当时所为,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甲辰下第,然后揣己量力,复寻前辙,昼作夜思,殚精毕力,幸而艺成。然亦仅得一第止耳,犹未能掉鞅文场,夺标艺苑也。今汝之才,未能胜余,乃不俯寻吾之所得,而蹈吾之所失,岂不谬哉! 吾家以诗书发迹,平生苦志励行,所以贻则于后人者,自谓不敢后于古之世謇名德。固望汝等继志绳武,益加光大,与伊巫之俦,并垂史册耳!岂欲但窃一第,以大吾宗哉!吾诚爱汝之深,望汝之切。不意汝妄自菲薄,而甘为辕下驹也。 今汝既欲我置汝不问,吾自是亦不敢厚责于汝矣!但汝宜加深思,毋甘自弃。假令才质驽下,分不可强;乃才可为而不为,谁之咎与!己则乖谬,而使诿之命耶,惑之甚矣!且如写字一节,吾呶呶谆谆者几年矣,而潦倒差讹略不少变,斯亦命为之耶?区区小艺,岂磨以岁月乃能工耶?吾言止此矣,汝其思之!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又意汝必惩再败之耻――惩:戒止 B.平生苦志励行――苦:劳苦 C.所以贻则于后人者――则:家规 D.固望汝等继志绳武――绳:继承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吾言止此矣,汝其思之 ②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B.①所渭之楚而北行也 ②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C.①岂磨以岁月乃能工耶 ②度我至军中,公乃人 D.①吾尝以汝为千里驹 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是张居正写给他最小的儿子的一封书信,帮助儿子总结科举考试失利的原因。 B.张居正认为儿子两次科考失利,都是因为好高骛远,贪多务得,用力不专的缘故。 C.张居正以自己走过来的经验教训教育儿子,鼓励儿子努力改正自己学习上的`缺点。 D.张居正认为儿子自幼聪颖且自大自狂,慕古不成便自暴自弃,及时劝勉能成大器。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吾诚爱汝之深,望汝之切,不意汝妄自菲薄,而甘为辕下驹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乃才可为而不为,谁之咎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1.B2.C3.D4.(1)对官吏中那些言语文字苛求细微末节,想一味追求声誉的人,就斥退撵走他们。 (2)我的确是爱你很深,对你有殷切的期望,没料到你过分地看轻自己,甘心做一个平庸的人。 (3)你有能力做却不去做,这又归罪于谁呢!
篇3:《示季子懋修书》的原文及译文
《示季子懋修书》的原文及译文
汝幼而颖异,初学作文,便知门路,吾尝以汝为千里驹,即相知诸公见者,亦皆动色相贺,曰:“公之诸郎,此最先鸣者也。”乃自癸酉科举之后,忽染一种狂气,不量力而慕古,好矜己而自足,顿失邯郸之步,遂至匍匐而归。
丙子之春,吾本不欲求试,乃汝诸兄、咸来劝我,谓不宜挫汝锐气,不得已黾勉从之,竟致颠蹶。艺本不佳,于人何尤?然吾窃自幸曰:“天其或者欲厚积而钜①发之也。”又意汝必惩再败之耻,而俯首以就矩矱②倒也。岂知一年之中,愈作愈退,愈激愈颓。以汝为质不敏耶?固未有少而了了,长乃懵懵者;以汝行不力耶?固闻汝终日闭门,手不释卷。乃其所造尔尔,是必志骛于高远,而力疲于兼涉,所谓之楚而北行也!欲图进取,岂不难哉!
夫欲求古匠之芳躅③,又合当世之轨辙④,惟有绝世之才者能之。明兴以来,亦不多见。吾昔童稚登科,冒窃盛名,妄谓屈、宋、班、马,了不异人,区区一第,唾手可得。乃弃其本业,而驰骜古典。比及三年,新功未完,旧业已芜。今追忆当时所为,适足以发笑而自在耳!甲辰下第,然后揣己量力,复早前辙,昼作夜思,殚精毕力,幸而艺成。然亦仅得一第止耳,犹未能掉鞅文场,夺标艺苑也。
今汝之才,未能胜者,乃不俯寻吾之所得,而蹈吾之所失,岂不谬哉!吾家以诗书发迹,平生苦志励行,所以贻则于后人者,自谓不敢后于古之世家名德。固望汝等继志绳武⑤,益加光大,与伊巫之俦,并垂史册耳!岂欲但窃一第,以大吾宗哉!吾诚爱汝之深,望汝之切,不意汝妄自菲薄,而甘为辕下驹也。
今汝既欲我置汝不问,吾自是亦不敢厚责于汝矣!但汝宜加深思,毋甘自弃。假令才质驽下,分不可强;乃才可为而不为,谁之咎与!己则乖谬,而徒诿之命耶?惑之甚矣!且如写字一节,吾呶呶谆谆者几年矣,而潦倒差讹,略不少变,斯亦命为之耶?区区小艺,岂磨以岁月乃能工耶?吾言止此矣,汝其思之!
注释:①钜(jù),同“巨”,大。②矱(yuē),尺度,法度。③躅(zhú),足迹。④轨辙:指文章的规范。⑤绳武:引祖先之行迹以为戒慎也。
9.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而俯首以就矩矱也 避重就轻
B.乃其所造尔尔登峰造极
C.了不异人 不了了之
D.吾自是亦不敢厚责于汝矣 求全责备
10.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长乃懵懵者 赢乃夷门抱关者也
B.所以贻则于后人者 所以游目骋怀
C.惑之甚矣!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D.汝其思之其孰能讥之乎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吾本不欲求试,乃汝诸兄,咸来劝我
我本来不打算去应考,但你的几位兄长,都来劝我
B.犹未能掉鞅文场,夺标艺苑也
还不能够于试场从容作文,悠然夺魁哪
C.岂欲但窃一第,以大吾宗哉
哪里只是期望你考中科第,用这点功名来光大我们宗族而已呢
D.己则乖谬,而徒诿之命耶
自己行事就荒谬反常,却只推卸说是命运不公
12.请把第一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不量力而慕古,好矜己而自足,顿失邯郸之步,遂至匍匐而归。
13.作者从亲身经历出发,用自己的“所得”与“所失”告诫儿子,请概括他所说的“得”与“失”在文中具体指什么。(4分)
14.根据文意填空:(5分)
(1)请从下到词语中选择恰当的两个,将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①自不量力②手不释卷③妄自菲薄④好高骛远⑤贪多务得
在张居正看来,儿子学业每况愈下的根本原因是 、
(2)填写恰当的词句。
在你看来,张居正是一个口口口口(不超过4个字)的父亲,理由是
参考答案
9.(3分)C
10. (3分)B
11. (3分)A
12.(4分)(你)不自量力地~味追慕精奥的古典,喜好夸耀自满,于是慷邯郸学步的人一样丢了本有的能力,终至落魄而归。
13. (4分)用简洁语言准确回答,每点得2分。选用原文恰当语句回答,每点得1分。
得:估量自身能力;按照规范发愤努力,得以科举中第。(2分) 揣己量力,复寻前辙,昼作夜思,殚精毕力,幸而艺成(1分)
失:狂妄自大,傲视前代文豪;沉迷古代经典,荒废了科举学业。(2分) 冒窃盛名,妄谓屈、宋、班、马,了不异人,区区一第,唾手可得。弃其本业,而驰骜古典。新功未完,旧业已芜。(1分)
14.(5分)
(1)①④⑤(写出其中任意两个即可得2分)
(2)评价张居正的`词语1分,理由2分。符合文意,评价与理由呼应,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角度
爱子情深(望子成龙):以现身说法肯切教子,为儿子分析失败原因。
务实理性,提醒儿子理性认识自身能力,找准方向,以学业为重。
严肃刻板:整封信的语气、措辞始终比较严厉。
过于功利:过于强调学业与规矩,忽视儿子对古典的兴趣。
参考译文
你从小就极为聪慧,才质异于常人,刚开始学写文章,便知道写文章的门路,我曾经认为你如同千里马,前程不可限量,就是那些和我相熟的朋友看到你,也动颜祝贺,对我说:“您的几个儿子当中,他应该是最先取得成功的(最先及第)。”然而自从癸酉年科举中第之后,你忽然染上了一种狂妄之气,不自量力地一味追慕精奥的古典,喜好夸耀自满,于是像邯郸学步的人一样丢了本有的能力,终至落魄而归。
丙子年春天,我本不想让你去应考,但你的几位兄长都来劝我,说不应该挫了你上进的锐气,我不得已勉强答应了,没想到你又遭受挫败。你学艺不精,又有什么好责怪别人的呢?可是我还私下庆幸地说:“这或许正是上天要让你涵养深厚,而大为激发你的。”又想到你一定会记住两次失败的耻辱,肯甘心悦服来遵循规范了。哪里想到一年里,你文章越写越退步,越受激励竟越衰颓。是你的资质不聪敏吗?大概还没有小时候聪慧,长大反而笨拙无知的人。是你不够努力吗?又听说你终日闭门读书,手不释卷。只是今日结果竟是这样,那一定是你立志好高瞻远,想于古典、今文二者兼顾却能力不够,这就是想去南方的楚国却反而向北方行进啊!想要有所造诣和成就,岂不是很困难吗?
想要向上媲美古时杰出文人的造诣,又合乎当世文章的规范,这只有才华卓著的人才能做到。从明朝建立以来,这种人都不多见。我早年年少登科,得到了人们附会的好名声,就自以为屈原、宋玉、班固、司马迁这些人,未必超越凡俗而全不可及,小小的科举及第也是很轻松的事情。于是放弃今世科举应试文章的研习,专心涉猎钻研古典作品。等过了三年,学习古典的还没有取得成功,原来学业已经荒废,现在回想当年的行为,恰好是引人耻笑而自取污辱。甲辰年我科举落第,于是才忖度衡量自己的能力,又寻回旧有的规范,学习不分昼夜,发奋努力,侥幸学业有所成就,然而也只是科举中第罢了,还不能够于试场从容作文,悠然夺魁呢!
而今你的才能,恐怕不会超过我,可是学习我的心得,而要重蹈我的覆辙,这不是大错吗?我们家靠读书发家,我一生艰苦立志,砥砺学行,用来垂留典范给后人,自认为不敢落后自古以来的累代仕宦之家及有名声德行的人。本来希望你们能继承我的志愿,将这种精神道德发扬光大,以便能同伊尹、巫咸这些人一起,彪炳史册。哪里只是想以科举及第来光大我们宗族!我爱你样深,对你的希望那样殷切,没想到你妄自菲薄,甘愿受束缚,不自求长进通达呀!
现在你既然希望我对你不管束,我自然也是不会过多要求你。但是你要好好的思考,不要自暴自弃。如果是才质驽钝,那本是无法勉强的;可是你有能力却不去作为,这又能怪谁呢?自己性情怪僻,却归咎到命运,这糊涂得很厉害呀!譬如说写字,我教导你几年了,可你还是这样潦草,没有一点改变,难道这也是命运造成的吗?写字是小事情,但是任随时间流逝(个人却不努力)就能做好吗?我的话就说到这,你好好想想吧!
篇4:“史天泽,字润浦,秉直季子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史天泽,字润浦,秉直季子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史天泽,字润浦,秉直季子也。身长八尺,音如洪钟,善骑射,勇力绝人。中统元年,世祖即位,首召天泽,问以治国安民之道,即具疏以对,大略谓:“朝廷当先立省部以正纪纲,设监司以督诸路,沛恩泽以安反侧,退贪残以任贤能,颁奉秩以养廉,禁贿赂以防奸,庶能上下丕应,内外休息。”帝嘉纳之。天泽既秉政,凡前所言治国安民之术,无不次第举行。三年春,李璮阴结宋人,以益都叛,遂据济南,诏亲王哈必赤总兵讨之,凶势甚盛。继命天泽往,至则进说于哈必赤曰:“璮多谲而兵精,不宜力角,当以岁月毙之。”乃深沟高垒绝其奔轶凡四月城中食尽军溃出降生擒璮明日引军东行未至益都城中人已开门迎降初,初,天泽将行,帝临轩授诏,责以专征,俾诸将皆听节度。天泽未尝以诏示人,及还,帝慰劳之,悉归功于诸将,其慎密谦退如此。天泽在宪宗时尝奏:“臣始摄先兄天倪军民之职,天倪有二子,一子管民政,一子掌兵权,臣复入叨寄遇,一门之内,处三要职,分所当辞,臣可退休矣。”帝曰:“卿奕世忠勤,有劳于国,一门三职,何愧何嫌!”竟不许。十一年,诏天泽与丞相伯颜总大军,自襄阳水陆并进。天泽至郢州遇疾,还至真定,帝又遣其子杠与尚医驰视,赐以药饵。天泽因附奏曰:“臣大限有终,死不足惜,但愿天兵渡江,慎勿杀掠。”语不及它。以十二年二月七日薨,年七十四。
天泽平居,未尝自矜其能,及临大节毅然以天下之重自任。年四十,始折节读书,尤熟于《资治通鉴》,立论多出人意表。拜相之日,门庭悄然。或劝以权自张,天泽举曰:“愿相公无权。爵禄刑赏,天子之柄,何以权为!”因以谢之,言者惭服。
(节选自《元史·史天泽传》)
【注】世祖:指元世祖忽必烈。下文“宪宗”指元宪宗蒙哥,忽必烈之兄。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乃深沟高垒/绝其奔轶/凡四月城中食/尽军溃出降/生擒璮/明日/引军东行/未至益都/城中人已开门迎降/
B.乃深沟高垒/绝其奔轶/凡四月城中食尽/军溃出降/生擒璮/明日引军东/行未至益都/城中人已开门迎降/
C.乃深沟高垒/绝其奔轶/凡四月/城中食尽/军溃出降/生擒璮/明日/引军东行/未至益都/城中人已开门迎降/
D.乃深沟高垒绝/其奔轶凡四月/城中食尽/军溃出降/生擒璮/明日/引军东行/未至益都/城中人已开门迎降/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年号多为中国古代帝王即位后用来纪年的名称,中统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年号。
B.先兄,指已去世的兄长,“先”是对故去的人的尊称,多用于长辈。
C.在我国古代,诸侯之死称为“薨”,后来,有地位的大官去世也称作“薨”。
D.《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北宋司马光主编,历时19年完成。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史天泽深受元世祖忽必烈的信任,他是忽必烈继承帝位后第一个召见的大臣;史天泽向皇帝提出了很好的治国安民之策,皇上赞赏并采纳了他的建议。
B.史天泽为人谨慎谦逊,受命平定李擅叛乱时,皇上要所有将领都听他指挥,但他一直没有将这道诏令公开,事后,他将功劳都归于各位将领。
C.史天泽主持军事和民政事务,他的两个侄儿也位高权重,他觉得不妥,向元宪宗提出辞职退休的请求,但皇上没有批准。
D.史天泽在青年时期忙于军务,无暇读书,由于感觉知识不够用,他被迫在四十岁以后发奋读书,从此所发的议论常常出人意料。
7.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天泽既秉政,凡前所言治国安民之术,无不次第举行。
(2)天泽平居,未尝自矜其能,及临大节毅然以天下之重自任。
参考答案
4.C
5.D
6.D
参考译文
史天泽,字润甫,史秉直之第三子。身长八尺,声如洪钟,善骑射,勇力超群。中统元年(1260),世祖即位,首先召天泽问治国安民之道。天泽上疏回答,大略是“:朝廷当先立中书省和六部以正纪纲,设监司以监督各路,施恩泽使人民不反叛元朝,除去贪官污吏,任用贤能之人,颁布官吏俸禄以养廉,严禁贿赂以防奸,望能上下相应,内外休息。”世祖赞赏并采纳了他的意见。天泽执政后,凡前所列举的那些治国安民之术,无不相继推行。
中统三年春,李王..暗中勾结宋军,据益都反叛,占领济南。朝廷诏令亲王哈必赤统兵讨伐。因叛军气势汹汹,继命天泽前往。天泽闻王..入济南,哈哈大笑说“:猪闯入栏内,成不了气候。”到山东后向哈必赤建议:“王..多诈而兵又精,不能与他硬拼,只要拖延时间,不攻自毙。”于是在济南城周围深挖沟,高筑垒,不让他跑掉,包围四个月之久。城中食尽,叛军开门投降,生擒李王..,斩于军门,诛其同案犯数十人,其余释放归家。第二天,蒙古军东行,未到益都,益都人已开门迎降了。
在天泽受命去山东征讨李王..时,世祖在殿前平台上对天泽面授诏令,令他专门负责征讨之事,诸将都由他指挥调遣。天泽在山东从未把皇帝亲授的诏书示人。平叛回来后,世祖慰劳他,他把这次平叛功劳归于诸将,可见其为人谨慎谦逊。天泽在宪宗时就曾奏请辞职,他说“:臣开始是代理兄天倪军政之职。天倪有二子,一子管民政,一子掌兵权,臣复入朝受皇上恩宠,一门之内居三要职,本应辞职,故臣请求退休。”宪宗说:“卿家世代忠勤,有功劳于国家,一门三职,当之无愧。”不许。此时,有人说李王..之变是由于诸侯之权太重。天泽又上书奏称“:军政之权不可集中在某一家,请自臣开始实行。”于是史氏之子侄当即解兵权者十七人。
十年春,天泽与平章阿术等攻克樊城,襄阳降。十一年,诏令天泽与丞相伯颜总领大军自襄阳水陆并进伐宋。天泽至郢州病发,还至襄阳,帝遣侍臣赐葡萄酒慰问,并劝他北归养病,因而回到真定。帝又遣天泽之子史杠与管理医药的官去看望,送药。天泽上书说:“臣天年有限,死不足惜,但愿天兵渡江,慎勿杀掠。”于十二年二月七日与世长辞,享年七十四岁。
天泽平时不曾自夸其能,而遇大事则毅然以安天下为己任。四十岁才改变原来的志向,攻读书史,尤熟悉《资治通鉴》,其立论多出人意料之外。拜相之日,门庭悄然无声。有人劝他以权谋私,天泽举唐韦澳告诫周墀的话“:原相公无权。爵、禄、刑、赏是天子之权,你要权干什么?”劝他的人听了这话自觉惭愧,对天泽敬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