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不想来泉水”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刘再复:我的骄傲,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刘再复:我的骄傲,欢迎参阅。

刘再复:我的骄傲

篇1:刘再复散文读后感

刘再复散文读后感

谁是最可怜的人

如果说起谁是最可爱的人,想必博友们耳熟能详。但要问谁是最可怜的人,恐怕各人的答案是不一样的。让我们来读一读《刘再复散文精编》卷二之《谁是最可怜的人》其中几段:

“想想中国历史的沧桑起落,看到一些大人物的升降沉浮,便冒出一个问题自问自答。问的是:'谁是最可怜的人?'答的是:'孔夫子'。最先把'可怜'二字送给孔子的是鲁迅。…。

1988年,我应瑞典文学院的邀请,在斯德哥尔摩大学做了一次题为'传统和中国当代文学'的讲座,就说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最倒霉的是孔夫子。因为拿他作文化革命运动靶子,就把他判定为'孔家店'总头目,吃人文化的总代表,让他承担数千年中国文化负面的全部罪恶。…那些年月,他老人家真被狠狠地泼了一身脏水。…。

仅着眼于'五四',说孔夫子是'最倒霉的人'恐怕没有错,但是如果着眼于整个二十世纪乃至今天,则应当用一个更准确的概念,这就是'最可怜的人',在鲁迅的'可怜'二字上再加个最字。我所定义'最可怜的.人'是任意被揉捏的人。更具体地说,是被任意宰割、任意定性、任意编排、任意驱使的人。…可怜这位先师,一会儿被捧杀,一会儿被扼杀,一会儿被追杀。揉来捏去,翻手为神,覆手为妖。…。

'文革'后期,孔夫子被打到了谷底,真正是被批倒批臭了。没想到三十年后,孔夫子又是一条好汉,孔老二又变成了孔老大和孔老爷子….成了'万物皆备于我'的大肚至饱先师。

说了这么多,不是说孔子有问题,而是说对待孔子有问题。孔子确实是个巨大的思想存在,确实是人类社会的重大精神坐标,确实值得我们充分尊重,敬重。但是,二十世纪以来,问题恰恰出在不是真尊敬、真敬重,或者说,恰恰是不给孔子应有的尊严。…。

但愿孔夫子在二十一世纪的命运会好一些。…祝他老人家好运和重新赢得思想家的尊严。”

据悉,一座高达9.5米的孔子像在天安门以东的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亮相。显然,这是孔老爷子已经走好运的标志,但这是不是就标志着他老人家重新赢得思想家的尊严呢?显然,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本世纪不知有多少经济活动,被冠上孔子文化乃至儒家文化的“桂冠”,甚至于打着文化营销的幌子,实干着非法牟利勾当的事数不胜数。许多一时成功的企业及他们的企业家,摇身一变成了“儒商、儒士”,有的不仅变成了儒商,还居然为自己的形象代言人颁发起“儒士证书”,当然,证书的扉页上不忘印上几句《论语》择句,以飨阅者。仿佛商人要是弄懂一点市场需求,便可成为“儒士”。

这一现象即便在孔子的故乡曲阜,也不见得好到哪去。有一跨世纪的“孔门盛事”,就是发行以孔子为主题的福利彩票。该彩票面值10元,头奖30万元,在全省发行。并且,在彩票的券面上,还印有《论语》中的名言警句。不知道这种彩票的发行是为了让百姓都读一读《论语》,还是每个人都要读懂券面上所印的那几句“治天下”的句子,抑或是表明圣人将监督彩票所获资金的用途,不得而知。但不惜用孔老爷子的形象,来唤起民众的博彩欲望,难道就是对圣人的尊敬吗?就是弘扬儒家文化的最好形式吗?不愿苟同。

有趣的是,4月20日,这尊(1月11日)刚刚立起来的孔子塑像,竟被悄悄地移走了,且原因不明。“就像他轻轻地走来一样,又轻轻地走了,不带走一丝云彩”。

可怜的孔老夫子啊,中华民族对您的感情是深厚的,但对您的情感又是那么地纠结、那么地难以言说…。

刘再复:我的骄傲(共5篇)MSN(中国大学网)

篇2:刘再复:读沧海

刘再复:读沧海

我又来到海滨了,亲吻着蔚蓝色的海。

这是北方的海岸,烟台山迷人的夏天。我坐在花间的岩石上,贪婪地读着沧海--展示在天与地之间的书籍,远古与今天的启示录,不朽的大自然的经典。

我带着千里奔波的饥渴,带着长岁月久久思慕的饥渴,读着浪花,读着波光,读着迷朦的烟涛,读着从天外滚滚而来的蓝色的文字,发出雷一样响声的白色的标点。我敞开胸襟,呼吸着海香很浓的风,开始领略书本里汹涌的内容,澎湃的情思,伟大而深邃的哲理。

我打开海蓝色的封面,我进入了书中的境界。隐约地,我听到了太阳清脆的铃声,海底朦胧的音乐。我看到了安徒生童话里天鹅洁白的舞姿,我看到罗马大将安东尼和埃及女王克莉奥佩屈拉在海战中爱与恨交融的戏剧,看到灵魂复苏的精卫鸟化作大群的飞鸥在寻找当年投入海中的树枝,看到徐悲鸿的马群在这蓝色的大草原上仰天长啸,看到舒伯特的琴键像星星在浪尖上频频跳动……就在此时此刻,我感到一种神秘的变动在我身上发生:一种曾经背叛过自己、但是非常美好的东西复归了,而另一种我曾想摆脱而无法摆脱的东西消失了。我感到身上好像减少了什么,又增加了什么,感到我自己的世界在扩大,胸脯在奇异地伸延,一直伸延到无穷的远方,伸延到海天的相接处。我觉得自己的心,同天、同海、同躲藏的星月连成了一片。也就在这个时候,喜悦突然象涌上海面的潜流,滚过我们的胸间,使我暗暗地激动。生活多么美好呵!这大海拥载着的土地,这土地拥载着的生活,多么值得我爱恋呵!

我仿佛听到蔚蓝色的启示录在对我说,你知道什么是幸福吗?你如果要赢得它,请你继续敞开你的胸襟,体验着海,体验着自由,体验着无边无际的壮阔,体验着无穷无际的深渊!

我读着海。我知道海是古老的书籍,很古老很古老了,古老得不可思议。

为了积蓄成大海,造化曾经用了整整10亿年。10亿年的积累,10亿年的构思,10亿年吮吸天空与大地的乳汁和眼泪。雄伟的、横贯天地的巨卷呵!谁能在自己有限的一生中,读尽你的无限内涵呢?有人在你身上读到豪壮,有人在你身上读到寂寞,有人在你心中读到爱情,也有人在你心中读到仇恨,有人在你身边寻找生,有人在你身边寻找死。那些蹈海的英雄,那些自沉海底的失败的改革者,那些越过怒涛向彼岸进取的冒险家,那些潜入深海发掘古化石的学者,那些身边飘忽着丝绸带子的水兵,那些驾着风帆顽强地表现自身强大本质的运动健-将,还有那些仰仗着你的豪强铤而走险的海盗,都在你这里集合过,把你作为人生的拼搏的舞台。你,伟大的双重结构的生命,兼收并蓄的胸怀:悲剧与喜剧,壮剧与闹剧,正与反,潮与汐,深与浅,珊瑚与礁石,洪涛与微波,浪花与泡沫,火山与水泉,巨鲸与幼鱼,狂暴与温柔,明朗与朦胧,清新与混沌,怒吼与低唱,日出与日落,诞生与死亡,都在你身上冲突着,交织着。哦,雨果所说的“大自然的双面像”,你不就是典型吗?

在颤抖着的长岁月中,不知有多少江河带着黄土染污你的蔚蓝,也不知有多少巨鲸与群鲨的尸体毒化你的芬芳,然而,你还是你,海浪还是那样活泼,波光还是那样明艳,阳光下,海水还是那样清澈。不是吗?我明明读到浅海的海底,明明读到沙,读到礁石,读到飘动的海带。

呵!我的书籍,不被污染的伟大的篇章,不会衰朽的雄文奇彩!我终于读到书魂,读到一种比风暴更伟大的力量,这是举世无双的沉淀力与排除力,这是自我克服,自我战胜的蔚蓝色的伟大的奇观。

我读着海,从浅海读到深海,从海面读到海底--我神往的世界。但我困惑了,在我的视线未能穿透的海底,伟大书籍最深的层次,有我读不懂的大深奥。

我知道许多智勇双全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探险家也在读着深海,他们的眼光像一团巨火,越过黑色的深渊去照明海底的黄昏。全人类都在读海,世界皱着眉头在钻研着海的学问。海底的水晶宫在哪里?海底的大森林在哪里?海底火山与石油的故乡在哪里?古生代里----怎样开始生物繁衍的故事?寒武纪发生过怎样惊天动地的浮沉与沧桑?奥陶纪和志留纪发生过怎样扣人心扉的生存和死灭?海里有机界的演化又有过怎样波澜壮阔的革命的飞跃?

我读着我不懂的大深奥,于是,在花间的岩石上,我对着浪花,发出一串串的海问。我知道人类一旦解开了海谜,读懂这不朽的书卷,开拓这伟大的存在,人类将有更伟大的生活,世界将3倍地富有。我有我读不懂的大深奥,然而,我知道今天的海是曾经化为桑田的海,是曾经被圆锥形动物统治过的海,是曾经被凶猛的海蛇和海龙霸占过的海。而今天,这寒荒的波涛世界变成了另一个繁忙的人世间。我读着海,读着眼前驰骋的七彩风帆,读着威武的舰队,读着层楼似的庞大的轮船,读着海滩上那些红白相间的帐篷,读着沙地上沐浴着阳光的男人与女人。我相信,后的海,又会是另一种壮观,另一种七彩,另一种海与人的和谐世界。伟大的书籍,你时时在更新,在丰富,在进化。我曾经千百次地索思,大海,你为什么能够终古长新,为什么能够有这样永远不会消失的气魂,而今天,我懂了:因为你自身是强大的,健康的,是倔强地流动着的。

大海!我心中伟大的启示录,不朽的经典。我在你身上感受到自由和伟力,体验到丰富和渊深,也体验着我的愚昧、贫乏和弱小,然而,我将追随你滔滔的寒流与暖流,驰向前方,驰向深处,去寻找新的活力和新的未知数,去充实我的生命,去沉淀我的尘埃,去更新我的灵魂!

篇3:读沧海刘再复读后感

读沧海刘再复读后感

当看完这部小说,追逐了一年多的精彩传奇终于落幕了。网上的赞誉声和诋毁声自小说开始时就没中断过,这其实也正说明了《沧海》的影响力。窃以为,尽管有种种缺憾,《沧海》仍然是一部绝对可以标上五星级的作品。无论其他作家的粉丝如何I卫自己的偶像,凤歌作为传统武侠的第一人地位已毫无争议,甚至个人以为他已经是最接近金庸的人物,《沧海》像十四天书一样被搬上银幕指日可待。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大海是一本书,一本古老得令人惊异的书。是远古与今日的启示录。读沧海,我读出了包容。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海包容了整个世界。因而,默对沧海,我读出了世界。不,我读出了世界以外的东西。我感到眼前一片明亮,心中涌动着激流。心中那狭小的空间,在缓缓扩大,扩大,大得如同大海,一望无际。

时光,在海上流逝着。从地球上还没有海开始,到海多于陆地;从半坡居民开始捕鱼,到如今在大海中探索各种资源;从第一个人类感到大海的魅力开始,到千千万万的诗人歌颂大海的伟大。历史不是长河,历史是一片茫茫的蔚蓝大海。

海中有迷人的美人鱼,必有邪-恶的老女巫;海中有纯真的小龙女,必有专制的海龙王;海中有魅力的珊瑚礁,必有各种鱼类的残骸;海中有神秘的古船,必有惊人的尸体。大海收容一切,也化解了一切。而面对人类的摧残,风暴的来袭,还只是卷起了巨浪,把一切卷入怀中。()

年年看海,月月看海,天天看海,我从不觉得厌倦。海永远是多变的,海是永远新颖的。正因她不断地,无止息地包容。她才愈加深邃,欲绝宽广。

海是一本读不完的书,我愿如海般追忆往昔,广纳知识,以博大战胜邪-恶,永无止息地追求时代的脚步。我更远时刻品读海之书。

篇4:刘再复《双典批判》读后感

刘再复《双典批判》读后感

读完刘再复的《双典批判》。双典者,就是《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批判云云,则是要从家喻户晓的传统小说中去寻找中国文化的缺陷。刘再复认为这两部书的精神糟粕可称的上是“中国的地狱之门”。     抛开刘再复的观点不说,我也觉得《水浒传》的负面东西更多一些,主要是滥杀无辜,印象最深的是李逵江州劫法场,武松血溅鸳鸯楼,不把人当人,漠视普通的生命。其次是反对人欲,主要是情爱,出现的女子要么是淫妇,要么是凶悍的动物,还有像扈三娘这样无思想、无感情的符号。《三国演义》主要是写军事和政治斗争,由于中国人深信“兵者,诡道也”,所以特别推崇虚虚实实的权谋,这种权谋一旦跨越出军事斗争的界限,运用到政治斗争甚至是人际关系上,确实会产生负面作用。当然《三国演义》中的个别情节也暴露出非常大的问题,特别是猎户刘安仰慕刘备,因为家中无肉,居然杀妻当肉,招待偶然路过他家的刘备,这完全是反人类的暴行,却被当做典型来褒扬,实在令人胆战心惊。     刘再复的书分析得更加系统,批判得更加彻底,但是我也觉得有些不让人满意的地方,一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比如提出文化有原形、伪形,好的就是原形,不好的.就是伪形,如果按照分析哲学来说,恐怕是要拒斥的形而上学;二是为了强调他的分析,不免有些吹毛求疵,夸大其词,比如《三国演义》讲了些权术,讲了争夺权力,这是人类历史的真实面貌,一本正经地批判古时候的政治家为了自己的地位不惜牺牲百姓,发动战争,近乎迂阔。把一些小说家的夸张描绘贴上文化标签来批判,也有些上纲上线的感觉。三是逻辑上有些混乱,写着写着就把《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等同于三国时期和北宋时期的事,其实这些书恐怕主要是明代思想的体现。     当然他的基本论点我还是赞成的,中国反传统不应该只反孔子,孔子是中国古代信奉的思想符号,但中国古代思想绝非孔子可涵盖的。法家的权术,兵家的诡道,信奉巫鬼的迷信,狭小圈子的江湖义气并不是孔子的贡献,在中国社会的影响力却是巨大而强有生命力的。汉儒适应专制主义提出的三纲,在原始儒家那里是没有的,孔子没有鼓吹过绝对的专制,在《孟子》的书中还有很多反专制主义的光芒。我们反思传统文化,更要警惕深入民族心灵深处的潜意识,儒家宣讲的仁义道德往往是显意识的。如果再造文化传统,可能还要在发扬原始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做文章。

篇5:我不敢再骄傲了作文

我不敢再骄傲了作文

天上的`星星一颗一颗,我发生的事一件又一件,其中,有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

那时我我才上一年级。有一天,我拿着连环画到教室里看。那时候刚好是语文测验的日子(不是期末)。老师一进来就对我说:“你可以做这些。但是今天要语文测验,好好复习语文,千万不要骄傲!”那时候我还不知道“骄傲”是什么意思,只是在语文书上胡乱读课文。到测验了,我以为测验的题目很简单,可是我一看,哇,题目可真难!过了一个小时,交卷的时间到了,我马上把卷子交了上支。这时候你们会觉得这次测验一定考得很差。果然不出所料,我考砸了,只得了90分,我的心里真不是个滋味。

通过这一件事,我以后不敢再骄傲了,不明白了一个道理: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