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qazwsx”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德谟克利特道德名言解析,下面给大家分享德谟克利特道德名言解析,欢迎阅读!

德谟克利特道德名言解析

篇1:德谟克利特道德名言解析

德谟克利特道德名言解析

名言:

我们有无产阶级道德,我们应该发展它,巩固它,并且以这种无产阶级道德教育未来的一代

加里宁名言:

我们有力的'道德就是通过奋斗取得物质上的成功;这种道德既适用于国家,也适用于个人

罗素

名言:

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

德谟克利特

文章来源:unjs.com

个人本站内容,请务必保留上面文章来源信息!任何媒体未经许可不得任意转载!

篇2:德谟克利特经典名言

德谟克利特经典名言

有教养的人的遗产,比那些无知的人的财富更有价值。

不要对一切人都以不信任的眼光看待,但要谨慎而坚定。

不爱任何人的人,据我看是也不能为任何人所爱的。

逆境能使愚蠢的人学会一点东西的,并不是言辞,而是厄运。

对可耻行为的追悔是对生命的拯救。

一切亲人并不都是朋友,而只有那些有共同利益关系的才是朋友。

喜欢斥责别人的人,不是交朋友的材料。

连一个高尚朋友都没有的人,是不值得活的。

身体的有力和美是青年的好处,至于智慧的美则是老年所特有的财产。

智慧有三果:一是思虑周到,二是语言得当,三是行为公正。

坚定不移的'智慧是最宝贵的东西,胜过其余的一切。

如果儿童任意地让自己不论去做什么而不去劳动,他们就既学不会文学,也学不会音乐,也学不会体育,也学不会那保证道德达到最高峰的礼仪。

坚定不移的智慧是最宝贵的东西作文人网 ,胜过其他一切。

人类之所以感到幸福的原因,并不是身体健康,也不是财产富足;幸福的感受是由于心多诚直,智慧丰硕。

很多显得象朋友的人其实不是朋友,而很多是朋友的倒并不显得象朋友。

对可耻的行为的追悔是对生命的拯救。

和自己的心进行斗争是很难堪的,但这种胜利则标志着这是深思熟虑的人。

篇3:德谟克利特名言

德谟克利特名言汇编

1、语言是生活的化身。

2、应该尽力于思想得很多,而不是知道得很多。

3、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

4、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

5、智慧有三果:一是思考周到,二是语言得当,三是行为公正。

德谟克利特道德名言解析

6、单单一个有智慧的人的友谊,要比所有愚蠢的人的友谊还更有价值。

7、让自己完全受财富支配的人是永不能合乎公正的.。

8、理想的实现只靠干,不靠空谈。

9、要使人信服,一句言语常常比黄金更有效。

10、只愿说而不愿听,是贪婪的一种形式。

11、愚人通过不幸而得到智慧。

12、凡事都有规矩。

13、心灵应该习惯于从自身中吸取快乐。

14、言辞是行动的影子。

15、一个人必须要么做个好人,要么仿效好人。

16、连一个好朋友都没有的人,根本不值得活着。

17、寻求善的人只有费尽千辛万苦才能找到,而恶则不用找就来了。

18、追求美而不亵渎美,这种爱才是正当的。

19、忘了自己的缺点,就产生骄傲自满。

20、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

21、坚定不移地智慧是最宝贵的东西,胜过其余的一切。

22、说真话是一种义务。

23、不要企图无所不知,否则你将一无所知。

24、赞美好事是好的,但对坏事加以赞美则是一个骗子和奸诈的人的行为。

篇4:德谟克利特名言

(1)如果儿童让自己任意地不论去做什么而不去劳动,他们就既学不会文学,也学不会音乐,也学不会体育,也学不会那保证道德达到最高峰的礼仪。—— 德谟克利特 [劳动名言]

(2)心灵应该习惯于从自身中吸取快乐。—— 德谟克利特 [心灵名言]

(3)连一个好朋友都没有的人,根本不值得活着。—— 德谟克利特 [友谊名言]

(4)单单一个有智慧的人的友谊,要比所有愚蠢的人的友谊还更有价值。—— 德谟克利特 [友谊名言]

(5)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 德谟克利特 [道德名言]

(6)智慧有三果:一是思考周到,二是语言得当,三是行为公正。—— 德谟克利特 [智慧名言]

(7)愚人通过不幸而得到智慧。—— 德谟克利特 [智慧名言]

(8)坚定不移地智慧是最宝贵的东西,胜过其余的一切。—— 德谟克利特 [智慧名言]

(9)单单一个有智慧的人的友谊,要比所有愚蠢的人的友谊还更有价值。—— 德谟克利特 [智慧名言]

(10)应该尽力于思想得很多,而不是知道得很多。—— 德谟克利特 [思想名言]

篇5:德谟克利特名言

1 一个人必须要么做个好人,要么仿效好人。

2 理想的实现只靠干,不靠空谈。

3 赞美好事是好的,但对坏事加以赞美则是一个骗子和奸诈的人的行为。

4 凡事都有规矩。

5 不要企图无所不知,否则你将一无所知。

6 忘了自己的缺点,就产生骄傲自满。

7 愚人通过不幸而得到智慧。

8 连一个好朋友都没有的人,根本不值得活着。

9 让自己完全受财富支配的人是永不能合乎公正的。

10 说真话是一种义务。

11 连一个好朋友都没有的人,根本不值得活着。

12 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

13 只愿说而不愿听,是贪婪的一种形式。

14 坚定不移地智慧是最宝贵的东西,胜过其余的一切。

15 寻求善的人只有费尽千辛万苦才能找到,而恶则不用找就来了。

16 要使人信服,一句言语常常比黄金更有效。

17 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

18 智慧有三果:一是思考周到,二是语言得当,三是行为公正。

19 语言是生活的化身。

20 言辞是行动的影子。

21 单单一个有智慧的人的友谊,要比所有愚蠢的人的友谊还更有价值。

22 心灵应该习惯于从自身中吸取快乐。

23 应该尽力于思想得很多,而不是知道得很多。

篇6:德谟克利特名言名句阅读欣赏

1、单单一个有智慧的人的友谊,要比所有愚蠢的人的友谊还更有价值。——德谟克利特

2、心灵应该习惯于从自身中吸取快乐。——德谟克利特

3、说真话是一种义务,而且这对他们也是更有利的。——德谟克利特

4、只愿说而不愿听,是贪婪的一种形式。——德谟克利特

5、言辞是行动的影子。——德谟克利特

6、忘了自己的缺点,就产生骄傲自满。——德谟克利特

7、凡事都有规矩——德谟克利特

8、动物如果需要某样东西,它知道自己需要的程度和数量,而人类则不然——德谟克利特

9、连一个好朋友都没有的人,根本不值得活着——德谟克利特

10、以无节制的行为违反健康而行事,这就是以自己的情欲背叛了健康。——德谟克利特

11、一个人必须要么做个好人,要么仿效好人。——德谟克利特

12、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德谟克利特

13、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德谟克利特

14、智慧有三果:一是思考周到,二是语言得当,三是行为公正。——德谟克利特

15、愚人通过不幸而得到智慧。——德谟克利特

16、对可耻的行为的.追悔是对生命的挽救。——德谟克利特

17、与超过自己的人去较量的人,结果是骄傲自大得更为恶劣。——德谟克利特

18、不应该迫求一切种类的快乐,应该只追求高尚的快乐。——德谟克利特

19、勇气减轻命运的打击——德谟克利特

20、坚定不移地智慧是最宝贵的东西,胜过其余的一切。——德谟克利特

篇7:德谟克利特

德谟克利特(希腊文:Δημ?κριτο?, 约公元前460~公元前370年或公元前356年),古希腊的属地阿布德拉人,古希腊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原子唯物论学说的创始人之一(率先提出 原子论(万物由原子构成))古希腊伟大哲学家留基伯(希腊文:Λε?κιππο?, 英文:Leucippus 或 Leukippos. 约公元前500 - 约公元前440年)是他的导师。

目录人物简介人物生平人物思想人物轶事人物简介

德谟克利特一生勤奋钻研学问,知识渊觯他在哲学、逻辑学、物理、数学、天文、动植物、医学、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修辞学、军事、艺术等方面都有所建树。 在第欧根尼・拉尔修的记载中,他通晓哲学的每一个分支,同时,他还是一个出色的音乐家、画家、雕塑家和诗人。他是古希腊杰出的全才,在古希腊思想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人们的认识是从事物中流射出来的原子形成的“影像”作用于人们的感官与心灵而产生的。在伦理观上,他强调幸福论,主张道德的标准就是快乐和幸福。著有《小宇宙秩序》、《论自然》、《论人生》等,但仅有残篇传世。

人物生平

德谟克利特所生活的时代,主要是公元前440年后,即希波战争结束后希腊奴隶制社会最为兴旺、科学学术活动欣欣向荣的伯里克利时代。他早年一度经商,但由于他童年的教育,使他淡泊名利和学位,他的教师是有学问的波斯术士与加勒底的星相家。 德谟克利特出生在希腊东北方的工业城市阿布德拉的一个富商之家。阿布德拉是一个繁华的城市,经济发达,文化丰富。 德谟克利特从小就见多识广。小时候,他作过波斯术士和星象家的学生,接受了神学和天文学方面的知识,对东方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在学习和研究的时候非常的专心,经常把自己关在花园里的一间小屋里。一次,父亲从小屋里牵走了一头牛,他都没有察觉。他的想象力很丰富,并且刻意培养自己的想象力,有时他到荒凉的地方去,或者一个人呆在墓地里,以激发自己的想象。 德谟克利特成人后,来到雅典学习哲学。后来又到埃及、巴比伦、印度等地游历,前后长达十几年。他在埃及居住了五年,向那里的数学家学了三年几何。他曾在尼罗河的上游逗留,研究过那里的灌溉系统。在巴比伦,他向僧侣学习如何观察星辰,推算日食发生的时间。回到故乡阿布德拉后,他担任过该城的执政官。在繁忙的政务之余,他始终没有放弃追求哲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并且在艺术方面也有了一定的造诣。 当他学问越钻越深的时候,他感到小小的书房已经不足以供他研究了。他需要更广阔的空间。为了追求真理,追求智慧,他决定外出游学。他和他的两兄弟划分了祖上的家产,各拿一份。德谟克立特分到了最少的那分,100塔仑特现金。他拿着这笔钱,漫游了希腊各地,渡过地中海,到达了埃及,到达红海,到达巴比伦平原,往南一直到达埃塞俄比亚,往东到达印度,还在波斯结识了众多星相家。外出游学花费了父亲给他留下的绝大部分财产。他又整天写着“荒诞”的文章,在花园里解剖动物的尸体,以至族中有人认为他发了疯。他无所不学、无所不问。 然而,当德谟克立特回到阿布德拉之后,却遭到了一场审判,他被控“挥霍财产罪”。原因是德谟克利特经常外出旅行,有些人企图占有他剩下的财产,便控告他浪费祖产,对族中的事不加理会,把好好的园子变成了杂草丛生的荒地。根据该城的法律,犯了这种罪的人,要被剥夺一切权利并被驱逐出城外。在法庭上,他为自己做了辩护: “在我同辈的人当中,我漫游了地球的绝大部分,我探索了最遥远的东西;在我同辈的人当中,我看见了最多的土地和国家,我听见了最多的有学问的人的讲演;在我同辈的人当中,勾画几何图形并加以证明,没有人能超得过我,就是埃及所为丈量土地得人也未必能超得过我……” 并且,他在庭上当众阅读了他的名著――《宇宙大系统》。他的学识和他的雄辩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征服了阿布德拉。 法庭不但判他无罪,并决定以5倍于他“挥霍”掉财产的数字――500塔仑特的报酬,奖赏他的这一部著作。 与此同时,把他当成城市的伟人,在世就给他建立了铜像。 在生前,他被称为笑的哲学家。他平等待人、处世开朗。 在他死后,以整个国家的名义为他举办了盛大的葬礼。

人物思想

原子 万物的本原是原子与虚空。原子是一种最后的不可分的物质微粒。宇宙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在虚空中运动着的原子构成。所为事物的产生就是原子的结合。原子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即运动为原子本身所固有。虚空是绝对的空无,是源于运动的'场所。原子叫做存在,虚空叫做非存在,但非存在不等于不存在,只是相对于由充实的原子而言,虚空是没有充实性的。所以非存在与存在都是实在的。世界是由原子在虚空的漩涡运动中产生的。宇宙中有无数个世界在不断的生成与灭亡。人所存在的世界,无非是其中正在变化的一个。所以他声称:人是一个小宇宙。 德谟克利特在自然科学上最重要的贡献,是他继承和发展了留基伯的原子论,为现代原子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石。原子是非常小的,不但肉眼看不出来,就是用显微镜也看不出来。那么在两千年前,原子论是怎么提出来的呢?其实上古时代的原子论不是科学理论,它只是一种哲学的推测。 留基伯是古希腊爱奥尼亚学派中的著名学者,他首先提出物质构成的原子学说,认为原子是最小的、不可分割的物质粒子。原子之间存在着虚空,无数原子从古以来就存在于虚空之中,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毁灭,它们在无限的虚空中运动着构成万物。 德谟克利特是留基伯的学生,他继承并发展了留基伯的原子学说,指出宇宙空间中除了原子和虚空之外,什么都没有。原子一直存在于宇宙之中,它们不能被从无中创生,也不能被消灭,任何变化都是它们引起的结合和分离。 原子在数量上是无限的,在形式上是多样的。在原子的下落运动中,较快和较大的撞击着较小的,产生侧向运动和旋转运动,从而形成万物并发生着变化。一切物体的不同,都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原子在数量、形状和排列上的不同造成的。原子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它们没有“内部形态”,它们之间的作用通过碰撞挤压而传递。 根据这样的理论,德谟克利特还提出了他的天体演化学说,即在一部分原子由于碰撞等原因形成的一个原始旋涡运动中,较大的原子被赶到旋涡的中心,较小的被赶到外围。中心的大原子相互聚集形成球状结合体,即地球。较小的水、气、火原子,则在空间产生一种环绕地球的旋转运动。地球外面的原子由于旋转而变得干燥,最后燃烧起来,变成各个天体。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里没有神存在的空间,他认为原始人在残酷而奇妙的自然现象面前感到恐惧,再加上知识的匮乏,只有臆造出神来解释一切的未知。其实,除了永恒的原子和虚空外,从来就没有不死的神灵。他甚至认为,人的灵魂也是由最活跃、最精微的原子构成的,因此它也是一种物体。原子分离,物体消灭,灵魂当然也随之消灭。 德谟克利特发展了留基伯的学说,他的原子论后来又被伊壁鸠鲁和克莱修所继承,再后来被道尔顿所发展,从而形成了近代的科学原子论。但是,他在继承留基伯的原子说时,也延续了留基伯原子不可分的思想,从而留下了永久的遗憾。 德谟克利特是这样用原子论解释认识论问题的:从事物中不断流溢出来的原子形成了“影像”,而人的感觉和思想就是这种“影像”作用于感官和心灵而产生的。这就是他的“影像说”。他还区分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认为感性认识是认识的最初级阶段,人的感官并不能感知一切事物,例如原子和虚空就不能为感官所认识,当感性认识在最微小的领域内不能再看、再听、再嗅、再摸的时候,就需要理性认识来帮助,因为理性具有一种更精致的工具。 哲学 德谟克利特把感性认识称做“暧昧的认识”,把理性认识称为“真理的认识”。因为在他看来,原子本身之间没有什么性质的不同,人们感觉所感知的各种事物的颜色、味道都是习惯,是人们主观的想法。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唯物论思想是古希腊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重要成果。 德谟克利特主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都受因果必然性和客观规律的制约。他认为,原子在虚空中相互碰撞而形成的旋涡运动是一切事物形成的原因,他称之为必然性。在强调必然性时,他否定了偶然性,把自然界的一切作用都归结为必然性。 政治 德谟克利特属于奴隶主民主派,代表着奴隶主工商业者的利益。他从理论上论证奴隶主民主共和国比贵族专制优越,并认为不要使国家获得太多的权利,以妨碍公共的事业。他还认为一切都取决于国家:国家幸福,公民也就幸福;国家灭亡了,公民也跟着灭亡。他强调:在一种民主制度下过贫穷生活,也比在帝王统治下享受所谓幸福要好一些,就象自由比奴役好一样。 教育 德谟克利特特别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他主张道德可教,认为道德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造成人的第二本性,而教育方法应该以鼓励和说服为主。他也很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强调要与自己的思想作斗争,每天都有新思想。这种斗争的胜利就标志着个人的道德进步,并能使人成为深思熟虑的人。 伦理 德谟克利特的伦理思想是古希腊幸福论伦理思想的典型。他认为,人的幸福与不幸居于灵魂之中,善与恶都来自灵魂,每个人都有独立的意志和人格。人的自然本性就是求乐避苦,而道德的标准也就是快乐和幸福。能求得快乐就是善,反之即是恶。但是,他所说的快乐并不是暂时的、低级的感官享乐,而是有节制的、精神的宁静和愉悦。他强调德行不仅是言辞,更重要的还是思想和行动,人们应该热心的按照道德行事,而不要只是空谈道德。 德谟克利特按照他的幸福论原则,对智慧、勇敢、节制、正义,以及义务和良心等道德范畴作了与柏拉图截然不同的解释,在西方伦理学史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人物轶事

1、据说德谟克利特自己弄瞎了自己的眼睛,以使感性的目光不致蒙蔽他的理智的敏锐。 2、他的著作有五十二种,据说柏拉图曾想把他的作品全部烧光,现仅存极少数断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