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cat”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松下幸之助管理日志》之1月26日:经营者的精神贡献,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松下幸之助管理日志》之1月26日:经营者的精神贡献,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松下幸之助管理日志》之1月26日:经营者的精神贡献

篇1:《松下幸之助管理日志》之1月26日:经营者的精神贡献

我们在做买卖时,不能只顾物质的充裕,还要考虑到如何使精神生活充实,当然,在社会上,宗教、道德和艺术,对人类心灵层次的提升,有很大贡献,所以,做生意不仅是要提供丰富的物质,对精神方面的提高,也有不可逃避的责任。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的最高理想。

比如树立正确的商业习惯及商业道德,并且躬亲实践,才是努力的方向。如果以敷衍松散的态度去交易,做起买卖也马马虎虎,精神就会松懈,生活也不积极。若以扎实谨慎的态度去与人谈生意,不但会使买卖趋向健全,连带人的心态也会因此积极向上。企业发展固然是要贯彻独立自主的经营,但相互扶持协助,也是很重要的。

――松下幸之助谈商业精神

背景分析

松下幸之助认为,人类社会实现幸福依赖于物质和精神的“双”丰裕,经营者不能局限于对社会贡献物质,对于提升和丰富人类的精神,也有不可逃避的责任,

那么,经营者如何在精神层面有所贡献呢?

松下电器曾与荷兰飞利浦公司进行过技术合作。早在这之前,日本企业已有与欧美企业技术合作的先例,其中因合作而致使企业倒闭的为数不少。通常情况下,技术提供一方只要获得对方的权利金(相当于技术使用费),就愿意合作,然而,由于购买技术一方尚不具有与技术相配备的经营条件(软件、硬件),以致其后的经营问题层出不穷。这就是导致合作失败的最重要原因。

飞利浦公司与其他公司有很大不同。为了技术合作事宜,飞利浦公司派送专业人员进驻松下电器,进行为期一年的严密、详细调查,涉及公司经营环境、人员素质、原有的技术层次等。松下电器曾催促过他们加快合作进程,可他们仍按部就班、一丝不苟,一如既往地慎重与周到。他们解释道:“催促也是无用的,在我们没有完全调查清楚之前,贸然合作是不可以的。因为倘若你的公司尚没有具备合作所需的技术条件,人员素质不达要求,我们公司可以向你们拿几千万元的权利金,当然是好,可是将来你们会发生困难的。”

松下幸之助深为飞利浦公司的这种商业精神所触动,并最终合作成功。

行动指南

经营者通过经营的实践,亦可积累精神财富。经营企业必须遵循商业道德,秉承诚信、负责、互惠的价值观。

篇2:《松下幸之助管理日志》之1月30日:胆大心细

经营事业,一方面要气宇宏大,另一方面则要神经质,也就是“胆大心细”,非如此,不足以发展。

经营事业,随时随地都存在危险。因此,经营者时时刻刻都处于战战兢兢做事的状态之下是不成的。我说的要气宇宏大,是“见多识广”的意思。见闻广博,处理业务时,自然不慌不忙,井然有序,促进事业的进步。

大胆的反面,就是神经质。如仪表上的指针,只要有微弱的电流通过,就会敏锐地感知到。

凡事皆有“萌生”时期。从小至大,应敏感地把握事物的“萌生”,善加处理。如员工的气色、工厂的空气、工作态度、金钱的动向等,即使微小的变化,也要有所警觉,

请各位同仁以胆大心细的态度、敏锐的感觉,再加上观察、判断、分析、处理,这样才是对工作应有的认识。

――松下幸之助谈胆大心细

背景分析

企业家往往需要驾驭数目相当可观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所以,没有广博的见识和过人的胆识一般难以胜任。然而,胆大绝不意味着粗心,相反,企业家应当具备觉察问题的敏锐嗅觉。当问题处于“萌生期”的时候,就好像病毒还在潜伏期,没有爆发出来,身体也没有觉得不适和疼痛,正因为此,才难以被人发觉,而企业家应当具备一双发现潜在问题的眼睛。因为问题一旦到了相当明显的地步,它的危害就非常严重了,企业难免遭受损失。只有在危害较小的萌生期,妥善地将问题解决,才更具有意义。

行动指南

提升自身的胆魄和见识,同时,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潜伏的问题并妥善解决。

篇3:《松下幸之助管理日志》之1月9日:顺应同化

当你拘泥于事物的一面而固执己见时,你会忽略它背后流动着的一股力量,从而遭受意想不到的失败,所以,你必须培养一种眼光,一种能够透视事物背后的潮流和事物间的关系,并训练自己从中获得发展的眼光。

《松下幸之助管理日志》之1月26日:经营者的精神贡献越是受到上司深厚的信赖,为了回报,当你处事时,越应当拿自己的判断去请示上司。不可自视过高,谦虚和自慎的修养很重要。我们彼此既然都在参与经营,便应该有率直地批判和接受批判的精神。这样,我们才能享受到顺应同化的喜悦。

――松下幸之助谈经营理念

背景分析“顺应同化”是松下幸之助经营思想中的精髓部分。所谓“顺应同化”,概括而言,有两个层面的意思:其一,身为公司最高领导者,决策必须顺应社会发展规律,企业的经营方针与国家、人民利益相吻合,求得人与企业、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共存;其二,身为公司中的基层管理者和普通员工,要遵守公司长期实践形成的价值观、传统精神和行政纪律,公司上下员工融洽相处,各部门协调一致,形成强有力的整体,

世间万物能够和谐运转,依赖于各种秩序的统御。所谓“秩序”,就是统帅各程序的一个中心。家庭的秩序中心是家长,学校的秩序中心是校长,企业的秩序中心是最高领导者,国家的秩序中心是主权者。万物顺应的基本秩序,松下幸之助将其概括为“大义”。大义,就是遵从宇宙的秩序,也就是遵从真理。中国古典哲学将其表述为“道”。世间万物唯有顺应宇宙的秩序,方可得到繁荣;如果有悖于宇宙的秩序,即使得到一时之繁荣,最后还是会发生种种障碍,走向灭亡。身为企业最高领导者,决策理当顺应“大义”。

身为公司员工,理当顺应公司的秩序,即使你深受上司的赏识与信任,也不可独断专行,骄纵妄为。因为在松下幸之助看来,个人的才智无论何等卓越,也只不过是黑夜里提灯,照亮的范围有限,何况人非圣贤,不可避免会有缺点;如果集合众智,让所有人提出建议,据此归纳出最佳方案,付诸实施,必然显示出整体经营的强大力量。

行动指南

1、经营应当顺应自然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

2、教导员工应当顺应公司价值观和经营理念。

篇4:《松下幸之助管理日志》之1月8日:力避独断

为了让工作能顺利进展,我们必须好好遵从公司的方针、计划和传统,从中发展自己,个人的智慧纵使卓越,也像在黑夜里提灯,照亮的范围有限。独断地以为自己的想法和判断是至高无上的,会使公司蒙受不利。尤其职位高者,更要经常请示上司,顾虑周全,推敲着做事才好。不顾传统,忽略公司的方针和计划,以自己狭隘的主观来判断行事的人,他的努力程度和才干越高,公司受害的程度也越大。

――《经营管理全集》

背景分析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其中的道理似乎众人皆知,但作为行动理念贯彻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却颇为不易,

松下幸之助身为企业最高领导者,不容易听到反对的声音,但他深知一己决断的狭隘性和局限性。为了力避独断给企业带来无可挽救的灾难,他总怀着一颗空杯的心,认真聆听员工的想法和意见,并且将这一做法加以细化,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公司上上下下必须遵从这个方针。作出重大决策时,松下幸之助更是要跳出自我利益、公司利益的樊篱,站在国家、人民利益的高度来审视,力求顺应国策民利。

行动指南

经营者应当广开言路,虚怀纳谏。

篇5:《松下幸之助管理日志》之1月10日 :基于人性

经营管理是由人类进行的,直接参与经营管理的是人,从业人员也是人,顾客以及所有的交易对象都是人。经营管理可以说是人类彼此之间,为人类幸福所共同进行的一种活动。因此,为了适当地进行经营管理,必须彻底了解:“人是什么?”“人具有什么特质?”

不仅企业的经营如此,人生的经营、国家的经营等所有的经营,甚至于人类所进行的一切活动都如此。人如果不能确切地知道自己是什么,其活动也就不可能是真正适当的。举个例子说,人类饲养牛马或其他动物时,若想找到最适当的饲养法,首先必须彻底认识它,

牛有牛的特质,马有马的特质,知道它喜欢什么食物、具有什么习性等之后,才可能饲养得很好。

――松下幸之助谈经营与人的关系

背景分析

人是“万物之灵”,既具有主宰一切的权力,又具有慈悲和公正的心。人负有支使万物的义务和责任,绝不是单以自己的欲望或感情,恣意支配万物。人类必须自觉身为万物之灵是多么的伟大,并努力实践伴随而来的责任和义务。

松下幸之助的经营理念,是基于对人性的了解。身为企业最高领导者,他被赋予任意动用组织的一切人、物、资金的权限。他必须有爱心和公正,必须关照得十分周到,使各个因素能够发挥最大的效力;同时,经营者又肩负着使自己的企业无限发展的责任。如果经营者欠缺这种对权限及责任应有的自觉,经营绝对不可能得到令人满意的成果。

行动指南

基于人性的管理才会产生有效的管理。

篇6:《松下幸之助管理日志》之1月31日:先知先觉

企业家要具备凭现状以判断未来趋势的能力,现在是零,将来可能就是无限的,

――松下幸之助谈企业家预知未来趋势

背景分析

松下电器从最初生产开关、车灯、电风扇底座等,慢慢发展成为一家具备一定规模的公司。松下幸之助意识到,小型马达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便与公司管理人员们商量生产马达,大家一致表示赞成。于是,松下电器创建了马达制造厂。

当松下电器向外界发布这个消息后,前来采访的新闻记者问松下幸之助:“贵公司靠灯头成功,真是可喜可贺,

但是,马达不像灯头那么简单,是正式的工业。不但技术、销售困难,而且已有厂商在做,你们现在才着手,会成功吗?”

松下幸之助反问他们:“请问各位在家里,有没有使用小型马达?”在场大约10位记者,没有一个人家里有。

松下幸之助说:“各位想一想,像你们这样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家里居然没有小型马达,实在令人惊讶。使用小型马达是一种必然趋势,将来,各位家里一定也会用到。而必须装配小型马达的商品也会相继问世。目前虽是零,可是将来的需要量是无限的。因此生产小型马达,是松下电器今后的方针。”

事实证明,松下幸之助当初的想法没有错,如今,小型马达已成为每个家庭必备的用品之一。

行动指南

企业家必须具备预知未来发展趋势的能力。

篇7:《松下幸之助管理日志》之2月1日:决断力

通常人们在下决断时,总是坚持自己的立场,但有些时候,只是坚持自己的立场仍无法应付需要。在时代骤变时,必须采取断然的手段去应付。认清什么时候应坚持既有的立场,什么时候采取断然的措施适应时代的变化,这就是经营者应有的判断力,也是决断力。

我觉得,应付变局时,最重要的还是面对现实,必须不为私欲所惑,不计毁誉或不受舆论所羁绊,虚心地观察事情的真相。如果有这种纯朴的心,就能看出事物的真相,把握应有的态度。

不过,在实际下决断时,不免听到一些“闲言”而倍感苦恼。当然,你不能完全忽视这种“闲言”,否则会形成独断。最好是一方面听取它,另一方面却不为它所惑。

这些“闲言”中,可能有善意的。但员工为公司前途所提的善意建议,有时未必正确,

经营者必须有识别的才能,否则难免滋生问题。唯有能够辨识清楚,才能下正确的决断。

――《松下幸之助经营之道》

背景分析

企业经营者,好比统帅全军的将军,为了避免决断的片面性,需要多多参考部下的建议。假如部下的意见正好统一,作为将军就很好把握,但多数情况下,部下的意见四分五裂,此时,决定权完全握在将军手中。果断而正确地作出选择,是判断将军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

将军在决断时,最重要的原则还是遵循事物的真相。部下的意见未必全部正确,只是作为一种扩充,帮助将军看到他没看到的,想到他没想到的。而将军必须对这些意见透彻分析,找出与事物真相相符的,舍弃相悖于事物真相的,然后综合考虑多方意见,作出最终决断。

行动指南

领导者应遵循是否符合事物真相的原则,对部属的多方意见进行取舍,果断而正确地作出决策。

篇8:《松下幸之助管理日志》之1月22日:热忱胜于才干

任何一件工作的负责人,必须有比别人更高的工作热忱,因为有热忱,才能接纳部属的提案,只要部属对业务提出问题,就会很高兴。“嗯,我没有注意到的事,他竟然注意到了。”心里会觉得很高兴,因为注意到了细微的问题,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如果没有热忱,听到部属的报告,反觉得,“哼,神气什么?”这么一来,不但你自己,连你的部属也会满心不高兴,“算了,得过且过就好了”。除非特别有责任感的,一般人都会马虎了事。

――松下幸之助谈工作热忱

背景分析

松下幸之助在他的经营心得中这样写道:“我是站在发展的立场上,希望松下电器能为社会服务,为顾客提供在生活中有用的产品,所以发展公司是我的责任,

松下幸之助始终怀抱这样的责任感与热忱在经营公司。他认为,对于员工而言,责任感和热忱的重要性要胜于才能。缺乏热忱,无论拥有多高的才能、多丰富的知识,也都是纸上谈兵,并无实际效用。可是如果才能稍逊,却满腔热忱,默默奋斗,以勤补拙,也一定能产生良好的绩效,对团队起到“推动大家,群起合作”的正面效应。行动指南

身为领导者,必须持有强烈的责任感与热忱,以此感染和带动部属。对部属表现出的工作热忱,应当积极肯定和回应,激励他们再接再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