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兜”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充分的词语解释及造句,下面就是小编整理后的充分的词语解释及造句,希望大家喜欢。

篇1:充分的词语解释及造句
关于充分的词语解释及造句
充分拼音
【注音】: chong fen
充分解释
【意思】:(1)足够(多用于抽象事物):你的理由不~|准备工作做得很~。(2)尽量:必须~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充分造句
1、我没有充分的准备。
2、她充分感到她处境的危险。
3、他获得了他们的充分信任。
4、这些遗迹充分证明此处昔日的宏伟。
5、即使不能充分肯定后果如何,但危险的确存在。
6、虽然这些定义中的每一种都包含对治理的重要观点,但是没有一个是充分的。
7、因此,今天为充分的披露,我把自己赤裸裸的放在这儿。
8、但是这个生活的激励点是我们究竟是谁的一种充分表达。
9、书中有些最动人的时刻不是集中在抒写马克思与妻子和女儿的关系上,而是他的友谊;也许,在这些时候,他才充分展示其通情达理的人性一面。
10、他们已经破坏了美国的信誉和(人们)对其的充分的信心。
11、我们充分相信上帝会保护我们,并将怀着这一信念前行。
12、随着经济恢复到充分就业,如果有必要的话,税收可以回复或者被其他名目代替。
13、而那些视觉和听觉从未受到损害的人则很少充分利用这些有幸获得的官能。
14、虽然我们需要更好的工具和支持才能充分利用这些新兴技术,但这已经成为一个何时发生的问题,而不是是否会发生的问题了。
15、我在主席任内将自始至终与所有会员国和区域集团密切合作和充分协调。
16、但是,他们没有充分考虑到衡量的不可能性。
17、我衷心希望您能够认识到这些并充分抓住这个机会。
18、这类报道中经常缺乏的、或者表现不充分的,是向大家解释被报道的.研究为何与公众有关。
19、您意识到任何一个都不能充分回答这个问题。
20、数据是复杂的,但我们对结构的了解很充分。
21、如果时间之箭是基于我们的意识和感知它的能力,那么像你这样更充分地理解它的人与我们其他人相比是否有不同的时间体验?
22、这里,我们首先从我们遇到的一个最常见的“最差实践”开始:不充分的测试环境。
23、他们有一些充分的理由。
24、这些目标和期望一定要充分的与雇员进行沟通—在你评估他们之前,而不是之后。
25、充分利用你手头的资源作出最大努力。
26、因而,这种方法的一个必要假定是需求必须在开发能够进行之前被充分地理解。
篇2:充分的词语解释及造句
充分的基本解释
[ample;abundant] 充足。充分的证明。诉讼的充分依据。
[fully] 尽量。充分利用。充分协商。
充分的引证解释
1.足够。
巴金 《里昂》:“我错就错在我想写我自己不熟悉的生活,而自己并没有充分的时间和适当的条件使不熟悉的变为熟悉。”
柳青 《铜墙铁壁》第三章:“ 金树旺 原来只感到区长有点太平观念,他没有充分根据批评他。”
2.尽量。
郭沫若 《羽书集·武装民众之必要》:“国家处到最严重的关头了,我们应该充份地发挥我们的力量,保卫 广东 ,保卫 中国 。”
充分造句
1 妄言妄听,我看他俩的讨论都没有经过充分准备。
2 严阵以待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待着敌人。
3 只要充分作好准备,就不怕敌人的突然袭击,何必杞人忧天。
4 要充分利用图书馆,取精用宏,才能写出高质量的论文。
5 通过以上事例,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
6对当地的某些头面人物,我们应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
7 这是一幅昭君出塞图,画中女子风姿绰约,充分表现了画师画技的精湛。
8 我们要充分利用茶余饭后的时间,多学一些科学文化知识。
9 音乐教师必须要充分挖掘音乐教材所具有的育人,并要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地对幼儿实施道德情感的教育。
10 在那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日子,共产党人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中坚作用。
11 在战斗中,我军充分发扬了炮兵的威力,一举歼灭了敌人的精锐部队。
12 当然罗,这样一个晚上,她们大惊小怪是有充分理由的。
13 他感到,只有在这里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
14 事前充分准备,事发才能胸有成竹,不会慌乱。
15 他认为20岁到50岁是他一生中的黄金时代,他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多出成果,多做贡献。
16 革命者的大智大勇,在惊涛骇浪中充分展现出来。
17 充分认识和相信自己,倾听自己的心声。
18 开讨论会要事前出安民告示,明确议题,让大家做好充分准备。
19 对一些学术问题,应该让大家各抒己见,充分讨论,不要强求一致的结论。
20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政治上的远大抱负。
21 王教授真是个谦谦君子,充分表现出了长者的风度。
22 请大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把意见讲充分,开好这个会。
23 在敌人的铡刀面前,刘胡兰同志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充分表现了共产党员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
24 邓小平同志提出“开发、开放浦东”的政策,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远见卓识。
25 在污染严重、劳动强度大的地方,这种机器人大显身手,充分显示出它的优越性。
26 影片中一个个触目惊心的镜头充分揭露了敌人的法西斯暴行。
27 在这次考核中,她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技术水平。
28 这一非常事件充分暴露了敌人的险恶用心。
29 因为事前准备充分,今天的口试我才能应对如流。
30 他给的理由不充分,我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
篇3:词语充分的常用造句
一、词语充分的解释
亦作“ 充份 ”。足够。 巴金 《里昂》:“我错就错在我想写我自己不熟悉的生活,而自己并没有充分的时间和适当的条件使不熟悉的变为熟悉。” 柳青 《铜墙铁壁》第三章:“ 金树旺 原来只感到区长有点太平观念,他没有充分根据批评他。” 尽量。 郭沫若 《羽书集·武装民众之必要》:“国家处到最严重的关头了,我们应该充份地发挥我们的力量,保卫 广东 ,保卫 中国 。” 老舍 《骆驼祥子》十五:“她要充分的享受新婚的快乐。”
二、词语充分的近义词
弥漫 [ mí màn ]
尽量 [ jǐn liàng ]
饱和 [ bǎo hé ]
三、词语充分的造句
1、这名小选手充分发挥了他的优势,赢得了比赛。
2、针对大家的意见,老师让我们再充分议论议论。
3、通过以上事例,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
4、在广告公司里,他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在绘画和美术装潢上的特长。
5、这篇论文论证充分,言之有序。
6、他的论述还不够充分。
7、我们应该充分利用零碎的材料。
8、我们要做好充分准备迎接新学期的来临。
9、只要这些水源能得到充分利用,我们不但有把握收复被沙漠吞噬的良田,而且还能在大沙漠里开辟出新的绿洲。
10、他这做丈夫和父亲的人,才充分地领略了这一切遗传上的惟妙惟肖之处。
11、这次的任务十分艰巨,大家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12、在战斗中,我军充分发扬了炮兵的威力,一举歼灭了敌人的精锐部队。
13、语文老师充分调动我们的积极性,课堂氛围十分活跃。
14、现在的市场供应能够充分满足群众的需要。
15、这次考试的范围以书本为主,大家要做好充分准备。
16、对于没有进行充分了解的事情,大家不要轻下断言。
17、我们应该荤素搭配饮食,这样才能获得充分的营养。
18、干部在工作中要充分了解民意,尊重民意。
19、我必须充分吸取上次考试的失败的教训。
20、老师解决同学间的矛盾,要充分听取双方的意见,不能只听信片面之词。
21、年轻人可以在市场经济中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
22、老师让我们在学习上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
23、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张老师教学的一大特点。
24、选拔基层干部要充分征求群众意见。
25、为了开好主题中队会,每个同学都做了充分的准备。
26、在我们的国家,作家享有充分的创作自由。
27、看图作文时,除了看懂图画的内容,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
28、这次演讲,充分显露了他出众的口才。
29、推选“三好”学生,要充分发扬民主。
30、由于准备充分,这次中队会开得很成功。
篇4:词语解释以及造句
词语解释以及造句
1、亮铮铮:形容闪光耀眼。造句:敌人拿着亮铮铮的钢刀闯进了芦花村。
2、峡谷:河流经过的深而狭窄的山谷,两旁有峭壁。造句:多么险峻的一道峡谷啊!
3、怒气冲冲:冲冲:感情激动的样子。形容非常生气。造句:不知为什么,他怒气冲冲地走进了教室。
4、瞠目:形容受惊、惊恐的样子。造句:看到那血腥的一幕,人们瞠目结舌,浑身发抖。
5、排山倒海:比喻力量强,声势大,不可阻挡。
6、精兵简政:简:使简化。造句:有些单位必须精兵简政,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7、自言自语:自己和自己说话。造句:在路口经常可以看到一个老人,坐在那里自言自语。
8、风调雨顺:形容风雨适合农时、造句:农民伯伯都希望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
9、粉身碎骨:身体粉碎。多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不惜牺牲生命。又形容敌人的彻底失败。造句:为了战斗的胜利,战士们认为即使粉身碎骨也值得。
10、收容:(有关的组织、机构等)收留。造句:收容所收容了不少流浪儿。
11、五光十色:造句:一到夜晚,五光十色的灯把厦门装扮得更加美丽。
12、琳琅满目:比喻眼前出现了许多精美的事物。造句:那里展出的的东西琳琅满目,使我们的.眼睛应接不暇。
13、风驰电掣:驰,奔跑。掣,闪过。形容像刮风闪电一样,速度很快。造句:那辆车风驰电掣般开了过去。
14、沾衣:本课指水沾在衣服上。
15、井然有序: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造句:地震了,大家井然有序的跑出教室、
16、雷霆万钧:形容威力极大。造句:那位武林高手一推掌简直有雷霆万钧之力。
17、骤然:突然,忽然。造句:这个节目真精彩,掌声像暴风雨般骤然响了起来。
18、聚精会神:聚、会:聚集。形容注意力非常集中。造句: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19、居高临下: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造句:不要总是用这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和我说话!
20、赴汤蹈火: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造句:人民战士为地震中的人民赴汤蹈火、
21、瑟瑟发抖:形容非常害怕。造句:刚从屋外进来的叔叔瑟瑟发抖地说:“太可怕了!”
22、惊心动魄:形容非常惊险、紧张,使人感动深,震动大。造句:那个惊心动魄的场面令全场观众为之一震。
23、千钧一发:形容情况十分危急。造句:就在要撞车的千钧一发的时候,司机紧急刹住了汽车。
24、举一反三: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直到其他许多事情、造句:我们做数学题应该学会举一反三、
25、雨后春笋:形容新生事物大量涌现。造句:改革开放以来,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
26、一拥而入:体育场的大门刚一打开,球迷们就一拥而入。
27、千方百计:方:方法。讲:办法。想尽和用尽各种办法。造句:老师千方百计调动我们的学习积极性。
28、举世闻名: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造句:北京“鸟巢”已经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建筑、
29、担任:担当某种职务或工作。造句:哥哥在建筑队担任队长。
30、迥然不同:形容相差很远,很显然不一样、造句:这夕阳与我平常见到的夕阳迥然不同,没有以往的独特,没有颜色的绚丽,也没有黄昏的叹息、
31、人欢马跃:形容激奋欢腾的情景。造句:政策落实以后,广大农村人欢马跃,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32、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非常高大,气概豪迈。造句:他大公无私,真是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篇5:不及词语解释及造句
一、不及词语解释
赶不上;来不及。 《易·小过》:“过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 高亨 注:“不及,行在其后。”《史记·项羽本纪》:“长史 欣 恐,还走其军,不敢出故道。 赵高 果使人追之,不及。” 唐 陈子昂 《为乔补阙论突厥表》:“使良时一过, 匈 虏復兴,则万代为患,虽后悔之亦不及矣。” 鲁迅 《书信集·致施蛰存》:“近因搬屋及大家生病,久不执笔,《现代》第三卷第二期上,恐怕不及寄稿了。” 不如;比不上。
二、不及词语近义词
不足 [ bù zú ]
三、不及词语造句
1、春天到了,小草迫不及待的从土里探出头来。
2、言力所能及之言做力所能及之事思力所不及之思。
3、我想象着家里已经煮好的热气腾腾的面条,又冷又饿,心里更是迫不及待。
4、小勇考试不及格,妈妈斥责了他一顿。
5、趁敌人后方空虚,我军打他个措手不及。
6、有冠心病的人常把急救药带在身上,免得临时措手不及。
7、一时躲避不及,小芳被泼了一身污水。
8、今天的考试搞得我们措手不及。
9、做任何事都应适度,以防过犹不及。
10、这些事如果不及时处理,将给机构改革带来累卵之危。
11、我军迂回包抄,打得敌人措手不及。
12、平时不努力学习,等到考试时现用功就来不及了。
13、火车快开了,再不检票就来不及了。
14、头一天晚上要把书包装好,以免第二天早晨措手不及。
15、小羊羔一见到妈妈,就迫不及待地跑过去吃奶。
16、今天有足球赛,我刚进屋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电视机。
17、今年春季雨水偏少,还不及正常年份的一半。
18、我还没来得及回答,他就迫不及待的说出了他的答案。
19、在那迫不及待的时候,平时胆小的他却果敢的自告奋勇。
20、后天就考试,现在已经来不及全面准备了。
21、放学后,她迫不及待地去赶公交车。
22、我们先按兵不动再出兵攻打,使他们措手不及。
23、这番话让我有点猝不及防。
24、你要小心这个人,他往往会做一些让你猝不及防的举动。
25、当他听到战争结束的时候,他迫不及待地跑出去告诉了母亲。
26、我军以迅雷不及掩耳,攻占了敌人的阵地。
27、事前没计划好,现在米已成炊,要亡羊补牢也来不及了。
28、行动不及时是因为痛苦达不到。
29、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30、他迫不及待地扑进图书馆,如饥似渴地吸收看到的知识。
31、这次考试就我一个人不及格,让我羞愧难当。
32、日晦而归食。朝不及夕。以忧勤社稷。成王每朝。
33、凡事应该讲求中庸之道,过犹不及,于事无益。
34、这事是他力所不及的。
35、我们要把眼光放长远些,不然,贪蛇忘尾,后悔都来不及。
36、神算子确定继续执教热火,莱利称对新赛季已迫不及待。
37、他的这次反常的举动,令大家都猝不及防的不知所措。
38、这是我最想要的圣诞礼物,我迫不及待想要得到它。
39、这个新官,在心狠手辣方面,比起下台的那位有过之无不及。
40、有些词语还是一知半解,就被她迫不及待地运用到她的言语中。
41、他平时的品行这样好,竟也作出这种坏事来,真是让人始料不及。
42、减肥要适可而止,过犹不及,对健康有害。
43、这个问题犹如膏肓之疾,如不及时解决,后果将不堪设想。
44、凡事都应该适可而止,过与不及都是不好的。
45、弟弟一进门,迫不及待地掏出成绩单来,一副自鸣得意的模样。
46、老张迅雷不及掩耳盼着分别多年的老伴早日归来。
47、他说了一大堆,可惜言不及义。
48、要办这件事,除非现在就抓紧,不然就来不及了。
49、如果对这类错误等闲视之,不及时煞住,它很快就会泛滥成灾。
50、这消息像一场突来的暴风雪,使人猝不及防,人们惊愕了。
篇6:词语解释和造句参考
词语解释和造句参考
[杰出]才能出众。例:鲁迅是我国杰出的文学家。
[施工]建筑房屋、桥梁、道路、水利工程等。例:一定要认真仔细地施工,不要出丝毫差错。
[主持]负责掌握或处理。例:今天的会议由李主任主持。
[交通要道]人或车船等往来的重要道路。例:通往港口的交通要道发生了堵车,交警们正忙着维持秩序。
[干线]指主要线路。例:京广线是贯穿中国南北的重要铁路干线。
[过问]参与这件事,参加意见。例:这件事用不着他们来过问,我们自己会解决。
[勉励]劝人努力的意思。例:受到老师的勉励,同学们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要挟]利用别人的弱点,强迫别人满足自己的要求。例:在帝国主义的要挟之下,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
[尝试]试或试验。例:你不要怕,不妨尝试一下,失败了也不要紧,可以重新再来。
[出世]生出来,诞生。
[高山深涧]涧:山间流水的.沟。高山深涧指山很高,山间的水沟很深,形容山势险要。
[悬崖峭壁]悬崖:高而陡的山崖。峭壁:陡直的山崖。悬崖峭壁形容山势险峻。例:尽管一路上有不少悬崖峭壁,战士们还是按时赶到了伏击地。
[勘测]施工前对地形、地质等进行勘探和测量。例:他每天起早带晚地寻工买料、勘测地皮,忙得不亦乐乎。
[精密]精确而周密。例:这架精密的仪器是从国外进口的,使用时要多加留意。
[狂风怒号]猛烈的风大声吼叫。
[标杆]测量的用具,用木杆制成,上面涂有红白相间的油漆,主要用来指示测量点。
[经纬仪]测量角度用的仪器,在各种工程测量上广泛应用。
[定点]确定地点。
[塞外]我国古代指长城以北的地区。
[攀山越岭]攀:攀登。越:跨越。攀山越岭就是攀越山岭。
[讥笑]讥讽和嘲笑。例:别人讥笑也罢,打击也罢,他照样进行勤奋的研究。[两端]两头。
[竣工]工程结束,完工。例:在他们的大力支持下,这项工程快要竣工了。
[藐视]轻视、小看。例:对困难要藐视,不能被它吓倒。
[赞叹不已]已:止,完。不断地称赞。例:登上万里长城,外国友人们不禁对这伟大的建筑赞叹不已。
[回击]受敌人攻击后,反过来攻击对方。例:对于侵犯我国主权的行为,我们要进行有力的回击。
要挟(挟制)藐视(轻视、蔑视)
勉励(鼓励)主持(掌握、处理)
回击(还击)
藐视<重视>缩短<延长>
[周密精密]都是形容,表示周到而细致。“周密”强调考虑很周全,多用于调查、计划、计算和论说等。“精密”强调精确、严密、细致,可用于人的思考、观察、计算等,也可用于仪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