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背景:
我园处在小城镇,大部分幼儿都生活在现代化的小区,多层建筑较多,门牌号在生活中也普遍存在。有好几次发现幼儿与幼儿在说自己家住在什么地方,住的楼房有几层,相互间讨论的非常热烈,兴趣很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于是我就在《我们周围的环境》主题活动中设计了《有趣的门牌号》这一科学活动,通过这一活动丰富幼儿对门牌号的知识,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
活动目标:
1、了解楼房中门牌号码的意义。
2、能在游戏中理解数序、相邻数并能熟练运用。
3、发展思维的逻辑*和灵活*。
活动准备:
1、自制门牌号、笔。
2、自制xx小区图(按序画好6幢多层楼房)。
3、幼儿*作用纸(每组)。
4、编好门牌号的积木。(在每块积木上写好101、102…)
活动重点:
了解楼房中门牌号码的意义,能根据门牌号码找到相应的房间。
活动过程:
1、认识小区的楼房号。
“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去乐乐家做客,他家住在xx小区4号303室,我们一起出发吧!”
“呀,xx小区到了,里面有这么多的楼房我们怎么去找呢?”
(出示画好的小区图,通过趣味*的游戏,启发幼儿从楼房上数字与乐乐家的住址产生联想,初步感知门牌号在生活中的运用。)
(1)当有幼儿说到楼房上有数字时,教师及时说明前面数字表示楼房号。
“楼房上都有些什么啊?”(幼儿交流)“这些数字表示什么意思呢?”
(通过讨论知道小区里楼房较多,楼房上的数字是用来辨别楼房号的。)
“乐乐家住在4号303室,哪个小朋友来帮老师找到乐乐家的楼房号呢”
(2)根据乐乐家的住址找到相应的楼房。
“找到了楼房,哪扇门才是乐乐家的?”
(引导幼儿根据乐乐家的住址对应观察图上的楼房,了解住址前面的数字表示楼房号)
“乐乐家的楼房找到了,可是楼房里有好多户人家,到底哪一家才是乐乐家的呢?谁来帮老师找找?”
(通过设疑,引发幼儿了解门牌号的兴趣)
2、理解楼房的门牌号:(重点部分:教师讲清楚门牌各数字表示的意思。先请幼儿讨论后教师及时总结)
“找到了乐乐家,他家的门牌是303,那乐乐家邻居的门牌是多少?乐乐家楼下邻居家门牌是多少?”
(相互比较中初步感知门牌数字表示是第几层第几间)
“那哪个小朋友知道乐乐门牌号303表示什么意思,前面一个3是代表什么?后面一个3又是代表什么?”
(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看来小朋友不是很清楚,那老师来告诉小朋友,门牌303,前面一个3表示的是这座楼房的第3层楼,而后面的一个3表示的是第3间,小朋友要先找到前面的3,然后在这一层上找到第3间,这样就找到乐乐的家了。(教师边说边用动作在楼房上指示,形象化地帮助幼儿理解303的意义)那这次老师要去202,谁愿意帮老师来找找?
(幼儿上来*作在背景图上圈出后,教师和幼儿一起边说边再重复*作一遍:我们先找到第2层再找第2间就成功啦!)
同样方法:那老师这次要去1号楼第4层的第2间?谁能够帮老师找到门牌号?”
(运用不同的方法多次练习,加深门牌号的认识)
3、幼儿练习*作,巩固对门牌号的认识。
“小朋友你看,这个小区里面的门牌号有的都掉了,哪个小朋友愿意帮忙把这些门牌补好呢?”
(1)幼儿分组练习,每组一份作业纸,请幼儿集体把门牌号粘贴到相应的位置。
(2)在投影仪上检查作业结果。
4、延伸活动——造楼房:
“小朋友真厉害都能帮忙把门牌号都补好了,那我们现在去看看乐乐在干什么吧,原来他在搭积木造楼房,那我们一起去吧!”
(幼儿搭积木)
“现在老师要把门牌号发给小朋友,请小朋友按照顺序来安装门牌号,好吗?”
(幼儿自由搭积木并安装门牌号,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园大班《有趣的扑克牌》数学教案2
【活动目标】
1、认识扑克牌,能根据扑克牌的特征进行分类
2、通过猜数游戏,发展幼儿的逆向思维及思维的流畅*、敏捷*
3、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协作完成任务的能力
4、感受*作活动带来的快乐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点】
通过观察,发现扑克牌的特征,并根据其特征进行分类
【活动难点】
根据扑克牌的不同特征进行接龙游戏,并有一定的合作意识
【活动过程】
一、认识扑克牌
1、引入活动
(1)小朋友,看,这是什么?(扑克牌)
(2)老师给你们每组发了一副扑克牌(除J、Q、K),请你们观察一下,看看扑克牌上都有什么?它们有什么规律?(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发现规律)
(3)教师可适时引导:扑克牌上有什么?(数字)都是些几啊?那除了数字,还有什么颜*呢?(红*、黑*)相同的颜*,图案一样吗?(梅花、方块、红桃、黑桃)
小结:每副扑克牌都是有顺序的,按数字1-10排列,同样的数字上有四种图案:扑克牌上的图案数量和数字是相对应的。
2、分类游戏
(1)教师:原来扑克牌上有不同的数字,不同的颜*,不同的图案。那我们今天就来玩分一分的游戏,好吗?
(2)请每位幼儿拿10张扑克牌,找到特征,进行分类
(3)幼儿*作
(4)请幼儿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鼓励幼儿想出不同的分法)
二、扑克牌接龙(小组合作游戏)
1、每位幼儿10张扑克牌,小组共同商量,进行扑克接龙
2、建议:(1)按两种颜*(2)按四种图案(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4)按单双数(5)以小组合作的形式
3、幼儿*作,教师巡回指导
4、小组代表介绍接龙规律
三、扑克猜数(两人合作游戏)
1、教师:接下来我们来玩扑克猜数的游戏,需要两个好朋友共同合作,你们想玩吗?
2、介绍游戏规则:
一名幼儿手拿"1-10"同一花*的扑克牌,把扑克牌洗好,另一名幼儿任意抽去一张,藏起来,第一名幼儿猜猜藏起来的是哪一张牌
3、教师示范,幼儿共同寻找方法
4、幼儿*作,轮流游戏
【活动延伸】
游戏《扑克站起来》
教师:扑克牌还有很多玩法,还可以神奇的站起来呢!请小朋友们回去之后试一试怎样让扑克牌站起来,好吗?
《有趣的圆圆》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3
导语:为了鼓励幼儿能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通过对圆和圆的不同状态的想象与组合,创作出各种小动物的造型。下面小编为您收集整理了一份教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活动目标:在看看讲讲的过程中寻找图片中圆的不同状态,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活动准备:
1、会翻跟斗的圆圆一个、教师范例镜框一幅。
2、各种大小颜*不同的圆若干、水彩笔、固体胶、幼儿用小镜框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看看讲讲,寻找圆圆,体验变身的圆圆
◎重要提问:
1、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东西也是圆圆的?
2、“圆圆”在哪里?它变了以后又躲在哪里?
3、教师追问:“半圆形或扇形还能变成什么?”
教师小结:原来,调皮的“圆圆”有时是圆圆的,当它翻一个跟斗时,能让自己变成半圆,如果翻两个跟斗就能让自己变成一把小扇子,“圆圆”的本领可大了。
二、想想做做,圆圆大变身
◎重要提问:
1、“圆圆”和翻跟斗的“圆圆”能变出什么小动物?
2、今天你想用“圆圆”变出什么小动物?
◎*作要求:
1、可用一个或几个圆及翻跟斗的圆变出一个小动物造型。
2、变好后想一想这个小动物它最喜欢待在哪里可以添画背景。
◎幼儿创作,教师巡视
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想象组合或添画变出小动物造型。
三、分享交流(“圆圆”找朋友)
找找“圆圆”的朋友都躲在哪里,以鼓励语表扬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