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揭题

1、带来一个新朋友“蚂蚁”,识字。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天的蚂蚁》教学设计(实用2篇)

2、引读课题——上天的蚂蚁。

3、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正音。

1、检查预习。

2、初读课文,读准。

3、处理音难字。

4、轮读课文,读通。

三、精读课文,树立形象。

1、体会树高。

2、从各自身体条件体会,巨人和蚂蚁谁更容易上天。相机识“身材魁伟”“身强力壮”。

3、自由读2-7段,体会巨人为什么没有上天?相机识“鼓励”。

4、默读8—13自然段,勾出小蚂蚁的话,体会小蚂蚁的自信。

5、对比读,感受巨人和小蚂蚁的不同,感悟小蚂蚁的精神。

四、拓展升华。

1、同桌讨论:小蚂蚁在上天的过程中会遇到怎样的困难?

2、在拓展中美读小蚂蚁的最后一句话,感悟小蚂蚁的“努力”精神。

3、教师总结,美读课题。

4、编故事。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上天的蚂蚁》课堂教学反思2

《上天的蚂蚁》这一篇课文是北师大版语文第三册第11单元以“努力”为主题的主体课文。文章通过描写一位巨人和一只蚂蚁对待“爬通天树”的截然不同的态度,让孩子们学习蚂蚁“人小志气大”“脚踏实地”“坚持不懈”“肯努力不放弃”的精神。懂得只要肯努力,再难的目标也能达到的道理。

在“激趣导入”这一环节中,我先讲滴水穿石的故事给学生听,让他们初步感受“努力”二字。在出示课题时,先让孩子们谈谈对“蚂蚁”的印象,出示课题后,让他们自由质疑,他们提出了许多不错的问题;“这只蚂蚁为什么要上天?”“蚂蚁借助什么上天”“蚂蚁上天了吗”“蚂蚁上天后看到了什么?”“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通过与孩子们课前谈话,自由质疑后,他们的学习兴趣已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在“角*朗读理解感悟”这一环节中,我先让孩子们用不同的符号划出白胡子爷爷、巨人、蚂蚁说的话,然后采用多种形式指导他们朗读,组织他们进行动情投入的角*朗读,还鼓励几位孩子们尝试角*表演,这样,通过朗读、表演、人物对比,孩子们能充分地感受到巨人的胆小怕累,蚂蚁的勇敢、努力、坚持,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毅力。

在“联系生活课堂延伸”这一环节中,我让孩子们围绕“在学习上,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习蚂蚁的什么精神?”“当你遇到了困难,你努力了吗?”这两个话题,组织孩子们先在小组里自由交流,并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自己的做法。因为班上有很多孩子就像“小猫钓鱼”一样,做事总是无法坚持,于是我抓住这点,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并引导学生朗读《铁杵磨成针》这个故事。还告诉学生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的父亲,为了让童第周从小就明白坚持的重要*,让他能执着地学习和做事,特意给他题了“滴水穿石”的条幅,告诫童第周世界上没有穿不透的顽石,只有没有耐心的人。相信通过这些故事的熏陶,孩子们今后做事时,会更有耐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