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课题工作
课题管理
课题实验过程的指导
为了提升实验的质量,我们加大了课题实验的过程管理,深入实验学校,听取实验教师的课堂(共下乡7次,听课11节),与实验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进行座谈,及时发现问题并交流解决方法。
(1)在小学数学实验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本学期的实验工作较为细致且扎实。我与李淑玲、金惠顺两位教研员多次深入实验学校一线,了解实验情况。通过听课、分析材料和座谈,直接获取实验的第一手资料,与实验教师共同探讨实验的最佳方案。这样的研究方式不仅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也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课题结题工作
英才学校的《学困生问题的研究与转化》实验课题结题工作也接近尾声,目前相关材料已整理完毕,结题申请已提交至省里,正在等待专家鉴定。美术学科的州级课题《实施新课程标准中美术教育资源开发的研究》的结题工作也在进行中,实验材料正在整理、排版和校对。
二、网站、博客及博客群组的建设
网站建设
博客与博客群组建设
本学期,我建立了个人博客并创建了科研博客群组。我将博客群组的建设与科研网站的建设有机结合,通过两者的协同发展,促进了教师们的互动与交流,推动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博客群组的建设不仅帮助教师们形成了学习、研究、反思和合作的习惯,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平台,促进了更多的教学探讨和思想碰撞。
三、学习方面
为了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确保没有特殊情况时从不缺席;认真学习学校发放的学习材料,并通过做笔记和写学习感想来加深理解。同时,我也自觉学习与工作相关的理论书籍,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四、其他方面
本学期,我组织了一次省级教师征文活动,共有25人获得一等奖,74人获二等奖,79人获三等奖。
五、明年工作计划
完成已结题课题的结题会议。
坚持实践中的研究与实验,定期到实验学校了解一线情况和需求,进一步支持实验教师和教研员的工作。
在博客群组建设上有所创新,形成独特的特*和风格,推动更多教师参与,营造浓厚的研究氛围,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科研室工作计划2
一、 问题回顾:
上期主要工作集中在校本教研结题及六校联合体的运转管理上,暴露出以下几方面问题:
(1)联合体内部组织臃肿,人员众多但实际推动工作和贡献较少。
(2)教研组建设作为校本教研制度的核心环节,随着制度的不断深入推进,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在农村中学的校本教研工作中,我们决定通过加强教研组建设,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战略目标,期望以此为突破口,提升整体教育质量。
二、 工作思路:
围绕农村中学教研组建设的课题启动,重构学校的教学业务工作体系,建立“菜单式”后续评价机制,提前介入教学评价过程。加强对年轻骨干教师的培养,积极参与跨校合作与教研活动,通过教研组的建设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进而带动学校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三、 主要具体工作:
9月份:参加科研工作会议并布置科研任务;建立定期的学校教学科研工作例会制度;启动课题工作并组织实验教师的培训。
10月份:完善科研室管理制度,开展校内赛课活动,并进行课题开题。
12月份:开展教师评价工作和学期评比活动,整理并归档科研档案。
其他工作依据学校整体工作安排进行。
科研室工作计划3
一、工作回顾:
上学年,学校科研工作的重点围绕三个方面展开:校本教研的实施;构建《体育与健康》大课程体系,推动校内外一体化研究的课题结题工作;以及“中学生素质发展的督导评估管理机制研究”课题的结题。通过这些工作的推进,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学校校本教研基本工作划分为四大板块:展示自我活动(主要通过教研组的研讨课进行)、帮扶活动(通过师徒听课评课、检查教案实施)、校际交流活动(通过进修校的教研活动开展)、德育社区实践活动(结合德育处和社区开展的社会实践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然而,在这些活动的实施中,存在明显不足。比如,研讨课的准备不够充分,缺乏高水平、有影响力的课程;师徒帮扶活动在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上效果不显著,缺乏有效的培养机制;校际交流活动的“以研促教”作用不强,缺乏创新*和内化的过程。此外,由于学校时间安排紧张,许多计划未能按时实施,课题管理也存在不规范的现象,导致研究过程较为薄弱,成果推广不足。
二、指导思想:
三、工作目标:
提升校本教研的实效*。简化科研的理论要求和实施步骤,确保每位教师能够顺利参与科研,减少教师对科研的陌生感和抗拒心理。
四、本期科研室主要内容:
针对学校实际情况,鼓励教师自主选择课题进行小范围的研究,锻炼和提升学校科研力量。
通过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的例会和定期检查,进一步提高科研水平。协助学校各科室开展课题研究和教学质量评价,建立横向与纵向对比的评价体系,同时制定奖励方案,吸引教师将精力集中到教学质量上,真正体现优劳优酬的原则,激励教师追求卓越。
简化科研过程,确保工作的实际效果,计划制作《陈家桥中学校本教研工作手册》,便于教师*作和参考。
规范课题管理过程,制作《陈家桥中学课题工作手册》,逐步完善课题管理的各个环节,确保课题研究有序开展。
协调进修校的学科教学研究活动,积极开展九镇的校本教研辐射工作,提升区域内的教研活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