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三: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教学目标: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学会比较10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能正确地运用“<”、“>”或“=”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教学难点: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温故
口算练习:
14-8=,15-7=,9+4=,12-7=,8+9=,7+5=,13-6=,11-3=。
开启数到100的火车。
填空:
(1)38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2)25里有( )个十和( )个一。
(3)( )个十和( )个一组成23。
(4)4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 )。
在○里填上“>”、“<”或“=”:
14○14,18○15
19○20,9○13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7:
(1)填表:指导学生打开教科书第33页看例7,在空格里填数,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2)分组讨论:学生小组内发言,有序地观察,汇报讨论结果。
(3)看数目表找数:引导学生找出数目表中的特定数,并讨论其规律。
完成教科书第33页“做一做”。
教学例8:
(1)教学例8左题:指名学生表述图意,讨论填空。
(2)教学例8右题:出示计数器比较,汇报结果。
(3)总结: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完成教科书第34页“做一做”。
(三)全课小结 本节课学到了如何比较数的大小以及数的顺序。
随堂练习:
填一填:
(1)49后面的一个数是()。
(2)58前面的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
(3)比90小1的数是()。
(4)(填空)
(5)(填空)
说一说,对或错:
(1)59>51(对)
(2)65>56(对)
(3)78>87(错)
(4)比50少1的数是51(对)
(5)63前面一个数是62(对)
进行游戏:找朋友。
比一比。
布置作业: 练习九第3题、第5题。
板书设计: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数学教案-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五年级分数大小的比较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基本*质,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通分。
(2)掌握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地比较两、三个分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掌握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地比较两、三个分数的大小。
教具、学具准备和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说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6和1012和83和119和5
12和3613和522、4和94、6和84、12和24
2、比较下面分数的大小。
7/2和7/53/2和9/2
说说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及理由。
3、出示12/7和8/3,你能直接比较吗?为什么?(与刚才的两题有什么区别)
二、新授
1、探究:既然不能直接比较,你能想办法对这两个数进行比较吗?
2、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3、反馈:
第一种:化成小数。
第二种:两个分数与2/1比较。
第三种:化成同分子。
第四种:化成同分母。
思考:这几中方法中,你觉得哪一中最可取?为什么?请举例。
4、请看课本上为我们推荐了哪一种?
自学课本:
(1)为什么课本上说“通分”要先通分?
(2)书写的格式是怎样的?
(3)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请准备提问?
5、尝试练习:试一试。
反馈:三个数你又是怎样比较的?
三、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教学过程
备注
反馈:提醒学生注意书写格式,训练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2、比较下列分数的大小。
5/6和7/82又7/20和2由5/125/8、3/4和2/52又3/4、2又7/9和2又11/15
请学生上台板演并针对学生中出现的错误进行讲评。
注意:比较分数大小时,如果没有将明白排列的要求,一般要求从大到小。
小结:两个、三个会比较,那么更多一点呢,你会吗?
3、思考题:比较3/7、3/8和4/7的大小,你有几种方法?
小结:需要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比较分数大小的有哪几种?有什么困难的地方吗?
五、课堂作业
1、练一练第二题中剩下的2题,第三题中下面的一行。
2、《作业本》
在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应用通分知识,就可以进行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教学时,让学生说出比较大小的思维过程。并且要注意比较大小的书写格式。
数学教案-高矮的比较3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第一册第16页的“高矮”和第17页的练习。
教学目标:
让学生初步感知两个人或两个动物之间的高矮关系,体会高矮的相对*。
在比较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比较方法。
渗透帮助他人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高、矮;长、短;厚、薄等的方法。
教学难点:课堂纪律的组织,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教具准备:绳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比较的“多、少”)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多、少的方式来复习。
二、新课
高矮比较
让学生通过背对背的方式进行高矮比较,并引导他们找到正确的比较方法。
使用课件辅助,让学生观察并理解正确的比较姿势。
小组内互比身高
学生们在掌握了比较方法后,进行身高比较,并相互协助。
学生反馈活动结果
三、练一练
比较长短、厚薄
让学生通过比较铅笔的长短、书本和铅笔盒的厚薄等活动来巩固所学。
指导完成练一练的题目
观察和判断绳子的长度
利用绳子和柱子进行实物观察,引导学生判断和比较。
四、思考题:蚂蚁走路
让学生自行思考蚂蚁的行走路径,并通过课件演示进行验证。
五、小结
总结今天所学的比较方法,包括高矮、长短、厚薄等。
六、作业
完成数学教案中的高矮比较部分。
这样的教案结构清晰,活动安排得当,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