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三: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教学目标:

数学教案-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学会比较10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能正确地运用“<”、“>”或“=”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教学难点: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温故

口算练习:

14-8=,15-7=,9+4=,12-7=,8+9=,7+5=,13-6=,11-3=。

开启数到100的火车。

填空:

(1)38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2)25里有( )个十和( )个一。

(3)( )个十和( )个一组成23。

(4)4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 )。

在○里填上“>”、“<”或“=”:

14○14,18○15

19○20,9○13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7:

(1)填表:指导学生打开教科书第33页看例7,在空格里填数,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2)分组讨论:学生小组内发言,有序地观察,汇报讨论结果。

(3)看数目表找数:引导学生找出数目表中的特定数,并讨论其规律。

完成教科书第33页“做一做”。

教学例8:

(1)教学例8左题:指名学生表述图意,讨论填空。

(2)教学例8右题:出示计数器比较,汇报结果。

(3)总结: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完成教科书第34页“做一做”。

(三)全课小结 本节课学到了如何比较数的大小以及数的顺序。

随堂练习:

填一填:

(1)49后面的一个数是()。

(2)58前面的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

(3)比90小1的数是()。

(4)(填空)

(5)(填空)

说一说,对或错:

(1)59>51(对)

(2)65>56(对)

(3)78>87(错)

(4)比50少1的数是51(对)

(5)63前面一个数是62(对)

进行游戏:找朋友。

比一比。

布置作业: 练习九第3题、第5题。

板书设计: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数学教案-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五年级分数大小的比较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基本*质,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通分。

(2)掌握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地比较两、三个分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掌握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地比较两、三个分数的大小。

教具、学具准备和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说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6和1012和83和119和5

12和3613和522、4和94、6和84、12和24

2、比较下面分数的大小。

7/2和7/53/2和9/2

说说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及理由。

3、出示12/7和8/3,你能直接比较吗?为什么?(与刚才的两题有什么区别)

二、新授

1、探究:既然不能直接比较,你能想办法对这两个数进行比较吗?

2、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3、反馈:

第一种:化成小数。

第二种:两个分数与2/1比较。

第三种:化成同分子。

第四种:化成同分母。

思考:这几中方法中,你觉得哪一中最可取?为什么?请举例。

4、请看课本上为我们推荐了哪一种?

自学课本:

(1)为什么课本上说“通分”要先通分?

(2)书写的格式是怎样的?

(3)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请准备提问?

5、尝试练习:试一试。

反馈:三个数你又是怎样比较的?

三、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教学过程

备注

反馈:提醒学生注意书写格式,训练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2、比较下列分数的大小。

5/6和7/82又7/20和2由5/125/8、3/4和2/52又3/4、2又7/9和2又11/15

请学生上台板演并针对学生中出现的错误进行讲评。

注意:比较分数大小时,如果没有将明白排列的要求,一般要求从大到小。

小结:两个、三个会比较,那么更多一点呢,你会吗?

3、思考题:比较3/7、3/8和4/7的大小,你有几种方法?

小结:需要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比较分数大小的有哪几种?有什么困难的地方吗?

五、课堂作业

1、练一练第二题中剩下的2题,第三题中下面的一行。

2、《作业本》

在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应用通分知识,就可以进行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教学时,让学生说出比较大小的思维过程。并且要注意比较大小的书写格式。

数学教案-高矮的比较3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第一册第16页的“高矮”和第17页的练习。

教学目标:

让学生初步感知两个人或两个动物之间的高矮关系,体会高矮的相对*。

在比较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比较方法。

渗透帮助他人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高、矮;长、短;厚、薄等的方法。

教学难点:课堂纪律的组织,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教具准备:绳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比较的“多、少”)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多、少的方式来复习。

二、新课

高矮比较

让学生通过背对背的方式进行高矮比较,并引导他们找到正确的比较方法。

使用课件辅助,让学生观察并理解正确的比较姿势。

小组内互比身高

学生们在掌握了比较方法后,进行身高比较,并相互协助。

学生反馈活动结果

三、练一练

比较长短、厚薄

让学生通过比较铅笔的长短、书本和铅笔盒的厚薄等活动来巩固所学。

指导完成练一练的题目

观察和判断绳子的长度

利用绳子和柱子进行实物观察,引导学生判断和比较。

四、思考题:蚂蚁走路

让学生自行思考蚂蚁的行走路径,并通过课件演示进行验证。

五、小结

总结今天所学的比较方法,包括高矮、长短、厚薄等。

六、作业

完成数学教案中的高矮比较部分。

这样的教案结构清晰,活动安排得当,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较的方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