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在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审查学生答辩资格时扮演关键角*。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明确论文的基本框架,不需过于详细如论文目录。
本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本选题应明确阐明研究重要*,说明其理论与实际意义,以及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建议约400字。
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结合选题,联系参考文献,概括国内外发展情况。
本选题的研究方法及预期达到的目的 方法应具体、清晰,且有针对*,与研究内容相结合。
本选题的参考文献资料 1、…………………… 2、……………………
论文撰写提纲 拟定论文结构,明确各部分主要内容,确保完整逻辑、与题目一致。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指导教师意见: 应从专业角度评价选题的意义、难度、创新*、理论与应用价值,以及可行*。 是否同意开题:1、同意2、不同意
结构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一般由11部分组成,依次为:(1)封面(中英文),(2)任务书(中文),(3)开题报告(中文),(4)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5)目录(英文),(6)正文(英文), (7)参考文献(中英文),(8)附录(英文),(9)致谢(英文),(10)文献综述(中文),(11)外文文献翻译(中英文)。
各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2.1 封面 采用学校教务处统一印制的封面。
2.2 任务书 包括:设计(论文)题目、论文的原始数据、设计(论文)内容和要求、主要参考资料、设计(论文)计划进度表等。其中,“检查人签名”一栏和“指导教师批准日期”一栏由教师写,其余要求打印。论文题目分别用英文,中文写出。要求醒目、简短、符合论文内容,严格控制在25字(含25)以内,用三号字、加黑、英文用TimesNewRoman,中文用宋体;任务书封面除题目外,均用三号字、加黑、宋体字;其他页用小四号宋体字打印;日期采用阿拉伯数字。
2.3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不少于1500字。要求如下: 课题名称、院系名称、专业名称、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都用中文,四号宋体。 正文用中文撰写,内容包括:课题的意义,所属领域的发展状况,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和研究步骤以及参考书目等。采用小四号宋体。
2.4 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 中文,英文摘要一般在400字以内,但不得少于300字。摘要应简要介绍研究的课题内容、主要结论及创新之处,语言力求精炼。中英文摘要均要有关键词,一般为3—5个。字体为小四号宋体,各关键词之间要有1个空格及分号。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字体为四号小TimesNewRoman。
2.5 目录
考察报告格式的模板2
1.科技情况考察报告
科技情况考察报告其内容深度是介于科技论文和科普作品之间的。比起科普作品,它常常使用专业词汇和术语来介绍抽象、深奥的科学知识和复杂的生产技术;比之于科学论文,则不像科学论文那样注重论证说理。科技情况考察报告是运用通俗易懂、明白入理的文字直述其所见到的科学技术事实,为科技工作者传达科技方面的最新发展动态,进而为科研提供情报线索。
随着科学研究的逐步深入,科技写作的研究也硕果累累。在体裁上,科技情况考察报告由过去的类别单一发展为现时的多种类别并存,其中有:某一国家科技情况的考察报告;某一国家某一学科的考察报告;几个国家某一相同学科的科技情况考察报告。体裁形式的多样化,增强了科技情况考察报告的表现力度,为科技情况考察报告的写作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科技情况考察报告的格式为前言、概述、考察细目三个部分。
“前言”部分,主要是简单地介绍本考察团的名称、组成,考察过程中所访问的国别、城市、机构、参观的具体单位等。
“概述”,也有单独写,或者和前言放在一起写的。这部分主要是交待考察的总体情况。写这部分内容时,不但要写得通俗易懂,而且要清楚地写出考察的内容和收获。
“考察细目”是考察报告的主体,主要内容都在这部分。写法上,可把考察内容分成若干条,然后逐条详细介绍考察所获得的专业内容。可以使用科技术语,语句力求简明扼要。
科技考察报告
例文:
《日本半导体器件技术概况考察报告》的提纲是:
(1)题目
(2)考察团名称
(3)前言
(4)综述(介绍日本半导体的发展现状、动向以及特点)
(5)日本集成电路发展概况和工艺
(6)日本集成电路的制版工艺
(7)日本集成电路生产的净化技术
(8)日本集成电路的生产设备
(9)日本集成电路的外壳封装
(10)日本微波半导体器件的发展概况。
2.科技会议考察报告
科技会议考察报告是为完整地反映各种科技会议所取得的成果(浙江秘书网)而写成的综合材料。在这里,科技会议是其考察的基础,会议上宣读的各种文献则是它要深入考察的所在,因为会议的主题内容都反映在会议文献中。
科技会议考察报告的写作一般从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部分“概况”,要写明会议名称、主办机构,会议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会议的主要议题、开会的方式等等。
第二部分“收获”,这是考察报告的主体部分。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本次会议上本学科在研究方面的新动向,出现的新成果、新技术和新方法,那个分支领域将成为学科发展的主流。
二是介绍会议的主要论文,要具体到图表、数据、方法、论证、结论等。在方法上要注意选择会议中最主要的论文,摘取其精华进行介绍,不能流水帐式地进行介绍,也不能照录全文。
三是结合国内具体情况,介绍国外在本学科上的科学管理、学科方向选择、技术设备、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以便国内借鉴、汲取、运用。
3.学科研究考察报告
学科研究考察报告,是科技研究人员为了某一科研目的,通过实地考察,得到研究成果而写成的报告。
学科研究考察报告的范围很广。搞地质的科研人员可以对某一地区的地层地质发育情况进行考察,也可以对某一雪山的*川进行考察;学生物的科研人员可以对某一稀有动物进行考察,也可以对某一经济作物的生长习*、经济价值进行考察。只要他们对实地考察得来的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用文字表达出来,就可以成为学科研究考察报告。
学科研究考察报告的结构方式灵活多样,有直贯到底的,有分成几部分的,还有采用日记体裁写的。例如,我国古代地理学家徐弘祖的《徐霞客游记》,采用的是日记体裁;物候学家竺可桢的《雷琼地区考察报告》在结构方式上是“小标题式”;地理学家徐蓉的《天目山*桌的发现及其古气候意义》在结构方式是分成几部分叙述和论述。
学科研究考察报告的格式是:
(1)题目;
(2)作者及单位;
(3)摘要;
(4)引言;
(5)考察方法;
(6)结果和讨论;
(7)参考交献。
硕士开题报告格式3
导语: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硕士开题报告格式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一、页面设置
纸张大小:16k,正文部分可双面印刷
页边距:上2.8cm、下2.5cm,左、右2.5cm,装订线:0cm
页眉:1.6cm,页脚:1.5cm
二、字间距
无特别说明时均采用标准字间距。
三、小技巧
设置标题、段落格式时请学会使用格式刷;
一段文字中既有中文又有英文(含数字),中英文采用不同字体时,可先选中这段文字,设定中文字体后再设定英文字体;
如果对自动编号的格式设置不十分熟悉,建议不要使用自动编号。
四、其他
本模板中的内容来自于不同的资料,上下文之间可能没有直接的联系,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我们表示歉意;
报告中有图、表、公式时,其格式要求与“学位论文”相同,可参见“南昌航空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格式模板”。
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从以下几点来写:
目录(标题:黑体三号加粗居中) 一、选题依据、目的和意义(宋体,小三,顶左)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同上) 三、预期目标(同上)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同上) 五、研究方案(同上) 六、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创新点(同上) 七、研究计划进度(同上) 八、主要参考文献(同上,其中参考文献总数不能少于20篇,近五年的文献不得少于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