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一)

王芳若,荔香中学,广东深圳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一)

教学设想: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一篇以对话为主、故事*极强的文言文。本文篇幅短小,思路明晰,推理过程有较强的逻辑*,文字也较浅显,学生借助课文注解和已有的文言文知识,完全可以自行翻译。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理解邹忌的讽谏艺术,在短的时间内熟读成诵。因此,我设计了一条明晰的教学思路:朗读—编写课本剧—表演,以达到以读代讲、以编代译、以演代练的效果。

教学目的:

体会古代志士为了国家利益勇于讽谏的思想,理解古代明君勇于纳谏的大度胸怀;

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编剧、表演,理解邹忌讽谏的思路和技巧。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步骤:

课前准备:

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

搜集资料,了解邹忌及齐王其人。

第一课时

导入:

唐朝名臣魏征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的大臣是不成的。战国时期诸侯林立,尔虞我诈,一批谋臣策士周旋其间,因势据时为国君出奇策异计。齐威王就非常幸运地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今天,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解题:

思考:文题有几层意思?讲解“讽谏”。

明确:题目“邹忌讽齐王纳谏”点明了文章内容的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讽:讽谏,即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封建社会,皇权威威,不可侵犯,有多少谋臣良相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遭杀身之祸。伍子胥赐剑自刎,比干剖腹挖心,屈子放逐,司马迁蒙宫刑之辱,都是千古奇冤!然而,邹忌却敢于劝说齐威王要从谏如流,他凭借的正是一个“讽”字,一种聪明巧妙的劝谏办法。

本文涉及的两个人物你了解多少?

明确: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据史载,一次,邹忌听齐威王*琴,他就借谈论*琴,阐述治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封他为齐相。而当时的谋士淳于髡不服,就用隐语向邹忌提了关于修身、处世、安民、用贤、治国五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辩论结束后,淳于髡对他的仆人说,看来这个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会远了。时过一年,威王果然封邹忌为成侯。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家。

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齐国大治。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

本文语言不算艰深,不好意思,我意外地中途停止了。让我继续帮你完成。

继续:

本文语言不算艰深,篇幅也不长,要反复朗读,达到熟悉课文内容的目的。

初读课文: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读音、语气、句读。

易读错的字有:丽(?)朝()服衣冠()窥()镜期()年朝()于齐间()进

再读课文:教师从读音、语气、句读三个角度进行指导,让学生根据课文下的注解,理解字义、词义、句意。

明确:第一段记叙十分生动,读时应注意表现人物的情态。第二段是邹忌讽谏齐威王的话,颇能表现邹忌的个*特*,读时应注意以略带诙谐的方式说出严肃的内容。第三段记叙纳谏的举措及结果,要读得层次分明。重读“面刺寡人之过”、“上书”、“谤讥于市朝”、“门庭若市”、“时时而间进”、“无可进者”、“皆朝于齐”等词语。

三读课文:理清结构层次

明确:第一段:进谏的依据。邹忌与徐公比美,发觉受蒙蔽,从中体味出国君不易听到直言的道理,并决定“入朝见威王”。第二段:进谏的内容。邹忌以自己受蒙蔽之事讽谕齐王,用自己的切身体会,以事设喻,启发诱导齐威王省悟到纳谏的必要*。第三段:纳谏的举措及结果。齐威王接受邹忌的劝告,立即颁布政令,悬赏求谏。齐威王纳谏除蔽,*清明,使齐国国势强盛,威震诸侯。

布置作业:熟读课文,依据注释试译全文。

这样,你的教学计划就更加完整了。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四)2

邹忌讽齐王纳谏(四)

重庆市第122中学 罗春燕

教学目标

1. 结合注释,利用积累的文言知识,疏通文意;

2. 学习齐威王虚心听取意见与邹忌善于思考、敢于进谏的可贵品质;

3. 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 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疏通文意;

2. 以问题探究的方式分析人物形象;

3. 领悟文中蕴含的道理;

4. 文言字词的理解、积累。

课前预习

借助工具书与注释,扫清认读障碍,粗通文意。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内容

一、整体感知

1. 朗读全文(检查以下读音是否正确)

?i 弗 间

2. 文意疏通

A.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约 8 分钟后请三位同学代表小组分别将前三段译为现代汉语,不对的地方请其他同学指出、纠正)

B. 教师整体梳理文意,如同学对文中的字句还有不理解的地方请举手提问,全班同学共同探讨解决。(梳理文意时强调以下字词)

3. 将全文再朗读一遍,要求学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一讲本文的故事情节。(两分钟准备)抽 2-3 名学生讲述,检查学生对课文基本内容的理解。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板书

4. 指导学生在把握文章脉络的前提下,分句、分段朗读,直至基本成诵。(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二、品味探究

1. 邹忌为什么要向齐王进谏?

明确:邹忌是在比美中,在妻、妾、客的对话中,在当面与徐公比较,在暮寝而思之后,感受到自己受了蒙蔽。因此推己及人,立刻想到国君一定也多受蒙蔽,由此进谏。

2. 突出了邹忌什么*格特点?

明确:实事求是,善于思考,勤于政事。

3. 邹忌进谏成功的原因在哪里?

明确:邹忌能进谏成功有两个关键:一在于他说话的艺术与技巧上,他巧妙地将自己的妻,妾,客人与威王的宫妇,群臣,邻国进行类比,轻而易举地让齐王明白确实受了蒙蔽,二是纳谏者齐王有谦厚开阔的胸襟,重贤而又明理。

4. 这突出了邹忌的什么特点?突出了齐王什么*格?

明确:邹忌──善于言辞。从自己的生活出发,以类比推理,得出结论。语言委婉,易于让人接受。齐威王──重贤明理。

5. 邹忌进谏的结果怎样?

明确:齐王采纳了建议。下令面刺、上书、谤讥于市朝分别受上、中、下赏。进谏的人数由门庭若市—时时间进—无可进者。最后其他几个国家皆朝于齐,乃至于战胜于朝廷。

小结:

邹忌:善于思考,实事求是,能推己及人,忠君爱国。

齐威王:勇于面对自己的过失,鼓励天下人评说自己的是非,这种开阔的胸襟在天子唯我独尊的朝代实属难能可贵。

三、拓展迁移

1. 学习本文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可从邹忌与齐王二人的品德修养和邹忌的语言艺术两个方面来谈,也可从其他方面来谈。)

自己*思考后再全班交流。

2. 你还知道哪些通过说话的技巧而取得成功的故事?

3. 古今中外类似齐威王这样善于纳谏的人还有谁?你能讲给大家听一听吗?(学生思考后举手讲述,教师给以鼓励)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3

【教学目的】 1、认识齐威王纳谏的积极意义; 2、了解讽谏(讽喻)的方法; 3、培养对话技巧和详略安排的能力; 4、掌握文学常识和文言知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型设计】 自学辅导法。

【教学过程】 一、自学定向 众所周知,“伴君如伴虎”。给领导提意见,历来都是冒着巨大风险的。然而,历史上有一些人不仅屡次向领导提出建议,而且屡次被领导赏识,建议得以实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邹忌就是这样一位人物。他是战国时期齐国的谋臣,曾在威王、宣王三朝中提出多谋善谏。一次,威王在*琴,邹忌进门就赞扬琴声优美。威王认为他未仔细听,认为他在说谎。然而,邹忌解释道,琴声宽和如君主,清廉如宰辅,舒缓如政令,谐调畅适如四时。威王听后对他言辞深具治理国家之道十分赞赏,并拜他为相。课文讲述的是在这之后发生的另一段故事。(板书课题)

二、自读查疑 1、运用工具书,默读课文,理解文意; 2、齐读课文,然后概括大意,总结文章思想; 3、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三、讨论释疑 1、齐读段一:"比美"是否离题?有何作用? 《古文观止》的评语是:“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勘察,正欲于此参出微理。千古臣诌君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快哉。”评价很好。

2、段一中的"三问三答"写法上有何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了人物间的什么关系)? 提示:内容都是关于邹忌的美,语言只有一两个字变化,却反映了对话人物之间的亲疏关系。 板书: 妻→私:偏爱赞扬 妾→畏:卑微恭顺 客→有求:逢迎敷衍

3、(齐读段二)私事、国事有何相通?何以能以喻讽谏? 4、(齐读段三、四)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威王确实受了蒙蔽?(讽谏是在比美中偶有所悟而为之的吗?何以见得?)

延伸迁移 (齐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王之蔽甚矣”一句,为何点到却不深说? 提示:善揣摩国君的心理。对于聪明有为的国君,不要说多余的话。 2、一“善”、一“朝”,省略了哪些内容? 提示:哪些意见,如何来朝。 3、这个故事于今有何积极意义? 提示:自知之明、直言劝谏、发扬*、倾听民声等等。 4、如何看待《战国策》? 提示:由于《占国策》主要是记载战国时代策士们的言行的,某些地方夸大了策士的作用。

【教案点评】 这篇课内自读课文语言浅显易懂,适合学生自学。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意义和说理方法上,同时兼及对一些重要字句的解读。文章篇幅不长但言辞严谨,通过多次朗读,可以更好地体会文中设喻的说理方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