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秋天,老师带我们游览潭柘寺。潭柘寺位于*西山,距离城约90华里。相传在一千多年前的西晋就建造了这座寺庙。因为山上有龙潭和柘树,所以人们叫它“潭柘寺”。
汽车在盘山路上迂回向上,远远地,我们就看到灰*的山门高大而庄严。在远处看,寺院坐北朝南,山门后大殿一座又一座,背靠宝珠峰,层层叠叠,像一个个阶梯,最后隐没在白云缠绕的深山之中。潭柘寺的建筑巧妙地利用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大殿依山而造,气象万千,我不禁为之惊叹。
穿过山门,我们来到了天王殿。殿*供奉着大肚弥勒佛。它工艺精湛,全身涂了金粉,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它挺着大肚子得意安详盘膝坐在石桌上笑着。弥勒佛两边是四尊天王。一位老者指着它们告诉我:“手持琵琶的叫持国天王;手持宝剑的叫增长天王;手中缠绕神龙的叫广目天王;右手持伞左手持银鼠的叫多闻天王。”我顺着老者手指的方向看,果然是如此,它们脚下还各踩着两个小鬼,有的小鬼扛着天王的脚,有的被天王的脚踩着。天王和小鬼龇牙瞪眼的,显示了古刹的威严。要是夜里看见了,真让人能吓破了胆。
我们走出天王殿,沿着石铺小路来到大雄宝殿,是寺中最大最雄伟的。殿中供奉着佛主释迦牟尼,足有20多米高,慈眉善目,半睁着眼,头围蓝*飘带,双手合十,仿佛还在给弟子津津有味传授经文。古寺后有两棵巨大古老的银杏树。有一棵高大挺拔的叫“帝王树”,相传是乾隆皇帝封名的,种植于辽代,有一千多岁了,另一棵叫“配王树”,是后来种的。它们古老苍劲,在秋风中飘动着一片片金黄*的叶子,那一圈圈年轮记载着历史的沦桑。
告别古树,穿过竹林,我们向山下走去,迎面上山的人越来越多……
描写日月潭景*的作文2
导语:游日月潭,就像是穿梭在太阳和月亮之间,这种感觉,不是身临其境,是感觉不出来的。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作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日月潭
天早上乌云密布,但我们还是前往日月潭游玩。日月潭面积为2264平方米,日月潭分为两个潭——日潭和月潭,但这两个潭是连在一起的,所以总称:日月潭。
清晨的雾笼罩着湖面,远远望去,就像被纱布盖着似的,又像是仙女撒下帷幄,给日月潭添上了朦胧的一笔,使日月潭更加美丽。
日月潭里有个世界上最小的岛叫拉鲁岛,我们就乘游船向拉鲁岛驶去,到了岛上,我发觉这个岛的确很小,沿着岛边走一圈,大概只要两分钟时间。
我们又乘着游船在日月潭里遨游,我们几个小孩子在船头看着那美丽的风景:在雾中连绵起伏的群山围绕着波光粼粼的日月潭,这景象真美啊!忽然一阵“台风”把日月潭吹起朵朵浪花,真漂亮!
我觉得日月潭比西湖还要美!
篇二:日月潭
坐在飞机上,我的心里非常快乐,非常激动。因为马上就要到*了。
到*后,我们住在日月潭湖畔的酒店里,晚上,酒店里灯火辉煌,从露台往下看,是美丽的日月潭,远处的古塔隐隐约约的在山上屹立着,皎洁的月光照在深蓝*的湖面上,银光闪闪的。湖面上很平静,微风吹起几条细细的波纹,美极了。
第二天早上天气很好,晴空万里,白云朵朵。日月潭的湖水碧波荡漾,清澈见底,湖里有许多鱼儿在嬉戏,让人感觉到大自然的美。
我们来到码头,乘游艇去游湖,游艇上有许多人在照相,我也照了很多,船上有人在喝果汁、有人在打牌,还有人在赏景。微风吹过,水面波光粼粼,让人心旷神怡。作文
经过几座小岛,我们来到风光秀丽的光华岛。光华岛上植物茂盛,鸟语花香。我上了山,来到山顶,四周静悄悄的,我发现一些树周围有松鼠磕过的坚果壳。我还听见了清脆的鸟鸣声,我们放轻脚步,蹑手蹑脚地往前走,生怕惊扰了鸟儿的歌唱。同行的阿姨用手机录了下来,带回去给家人听。
美丽的日月潭,美丽的*岛。
篇三:日月潭
当我来到这美丽的水潭时,不禁深深迷叹。潭水碧波晶莹,湖面辽阔,群峰倒影水中,优美如画。这,就是——优雅而美丽的日月潭。
日月潭在阿里山与玉山之间,是*唯一的天然湖。日月潭海760米,面积约35千米。四周环保,重峦山间。每当夕阳西下,月东升之际,日月相映,更是优雅宁静,富有诗情画意。
看着这优美如画的日月潭,望着这四周的名胜古迹:有文武庙、玄光涵碧楼、慈恩塔、孔雀园等。大理石碑牌楼上书“文武庙”三字,分别“宗文”“重武”盈题,文武祭祀孔子,武庙祭祀关公。
现在我们这个祖国还有不少的像日月潭一般美丽又富饶的风景地区还没有回归,我们要努力的振兴中华!
篇四:日月潭
寒假里,妈妈带我去*游玩,欣赏到了那里美丽的风景和风土人情,还品尝到了*地道的美食,比如说珍贵的珊瑚、惊险的太鲁阁、奇怪的岩石、世界上第二高的101大楼、蔚蓝的海水、稀有的猫眼、邵族文化,等等。但是日月潭的风景才是真的让我大开眼见。
当我们到了日用潭的时候,一下车,我就感觉到了那里清晰的空气,不由自主地深深吸了两口。很快,我们就坐上了豪华游艇开始在日月潭里欣赏风景了。一开始,我非常的失望,因为周围到处都是雾蒙蒙的,根本看不清日月潭的风景,只能看到碧绿的湖水和雪白的浪花,不时能看见几条小鱼跳出水面。我还能听到哗哗的水声和呼呼的风声,冷得要命。但是过了一会儿,有些雾散开了,我就可以清晰的欣赏到一些日月潭的风景了。
接着,我们下了船,爬到一座小山上,在山顶上,有一座巨大的石碑,上面刻着“日月潭”三个大字,周围还有十二生肖的石像,看起来个个都那么栩栩如生。山顶上还有火红的樱花,开得正灿烂,美丽极了。我站在栏杆边,从上往下欣赏日月潭,放眼望去,啊!多么美丽的景*啊!天上的白云,在那里变来变去。周围的群山,像绿宝石一样绿,倒映在湖面上。一群群小鸟在湖面上自由自在的飞翔,有些人在岸边悠闲的喝着下午茶。光华岛两边的那两个潭,北面的那个潭圆圆的,像太阳,叫日潭,南边的那个潭弯弯的,像月亮,叫月潭,两个潭隐隐约约的,像仙境一样。
然后,我们来到了光华岛上,岛上有一尊猫头鹰的石像,还种着许多植物,这个岛非常的小,那是因为在*大地震的时候,这个岛陷下去了三分之二,正是因为这个小岛,才把日月潭分成了日潭和月潭。我在光华岛上走了一圈,我看到了周围的群山时隐时现。突然,有人叫道:“快看啊!海市蜃楼”。我顺着他指的那个方向望去,只见日潭左边的那座山,山顶上有一座宝塔看得很清楚,宝塔周围的几座房子,阳光让它们的颜*变成了彩*,几团云雾围绕着它们,看起来就像海市蜃楼一样呢!“日月潭的景*真是名不虚传啊!”我在心里赞叹道。
日月潭的风景真是美不胜收啊,大家一定要去看一看哦!
碧云寺的秋*-关于描写碧云寺秋景的高中写景作文800字3
这几天,碧云寺的秋意一天天浓厚起来。
寺门口石桥下的水声愈发清脆动听。夜晚风起时,树木的呼啸声虽非新奇,但近来却愈发频繁,声势如钱塘江夜潮般汹涌澎湃。
最明显的变化体现在树叶的颜*上。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爬山虎。在碧云寺的各个院落、石山和墙壁上,爬山虎的蔓延枝条和多姿多彩的叶子令人目不暇接。以往,叶*变化局限于特定院落,而如今,无论何处,都在迅速换上新装。从绿变黄、变红、变丹、变赤……绿叶渐难觅其踪。
让我最难以忘怀的,是罗汉堂前院子的那株缠绕着大槐树的爬山虎。虽然年岁不及大槐树,但其粗壮的根干显示出一定的岁月沉淀。枝条盘绕槐树老干,分叉处又分头生长,覆盖了整个树冠。叶片茂密而肥大,有些甚至超过手掌大小,密密地挂满槐树的枝条。往日里,我们或许未曾留意它与槐树叶的差异,但近日却大相径庭。槐树叶逐渐泛黄,而爬山虎却由绿转黄、红、赤,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透明般美丽夺目,令槐树也因此更加迷人。
每天经过此处,我都会抬头凝视这些绚烂的叶片,停留片刻才舍得离去。
除了爬山虎,其他树木也以同样的速度变换*彩。释迦牟尼佛殿前的两株梧桐、弥勒佛殿前的白果树、泉水院前石桥边的黑枣树……全都披上金黄*的外衣。中山纪念堂的一株要罗树叶边泛黄,堂阶下的凌霄花树叶也变成了咖啡*……
在碧云寺附近,尤其是右边和后面的山地,柿子树等多种树木在秋意中更是一片丹黄。
当然,寺内外的老柏和松树相对保守,虽有少数叶片泛着*锈*,但它们依然守着深沉的墨绿袍。槐树的叶子也未见踊跃变*。无论如何,此刻,碧云寺的景*已是绚烂多彩,一处金黄,一处朱红……不再是往日的一片翠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