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

欢迎阅读由应届毕业生培训网整理的小学语文基础关联词归纳。本资料旨在帮助您掌握小学语文中的常用关联词,从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基础关联词归纳

一、表示并列关系

关联词语:一边……一边……;不是……而是……;既……又……

二、表示递进关系

关联词语:不但……而且……;不仅……还……

三、表示选择关系

关联词语: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或者……或者……

四、表示转折关系

关联词语:虽然……但是……;虽然……可是……

五、表示假使关系

关联词语:如果……就……;即使……也……

六、表示条件关系

关联词语:只有……才……;只要……就……;无论……都……;不管……总是……

七、表示因果关系

关联词语:因为……所以……;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

八、表示取舍关系

关联词语:宁可……也不……;与其……不如……

延伸阅读:小学语文关联词精选

1. 并列关系:...一边...一边......一面...一面...不是...而是...有时...有时...既...又...又...又...那么...那么...

2. 承接关系:一...就首先...然后...又......就......接着...

3. 递进关系:不仅...而且不是...甚至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还(又、也)

4. 因果关系:因为...所以由于...因此...因故...之所以...是因为既然...就...因此...

5. 选择关系:是...还是不是...就是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宁愿...不愿...

6. 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还尽管...却但是(可、却、可是、然而、不过、只是、仅)

7. 假设关系:如果(假设、倘若、要是)...就(那么、那就)即使(就是、就算、纵然)...也(还)

8. 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任凭...

语文七年级基础知识点归纳2

第六部分

七种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下定义、作引用。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

第七部分

八种复句类型:①并列复句②转折复句③条件复句④递进复句⑤选择复句⑥因果复句⑦假设复句⑧承接复句

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彩。

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⑧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

象征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表达某种人和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

例:《白杨礼赞》

白杨树的伟岸、正直、朴质,不缺少温和而又坚强挺拔的内在风格不但“象征了北方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突出本体的主要特征。

例:《白杨礼赞》

开头描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西北高原的雄壮,衬托出白杨树傲然挺立的高大形象。

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鲜明的突出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例:《海燕》

以海燕的高大形象与海鸭、海鸥、企鹅的卑怯形象作对比,突出海燕勇猛、敢于斗争的鲜明特征。

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

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淋漓尽致的描摹百草园声*趣俱全的景观和三味书屋枯燥乏味的生活场景,表现作者热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和不满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思想感情。

借物喻人描写事物,突出其特点,并以此设喻,表现作者高尚的思想情*。

例:《白杨礼赞》

以白杨树比喻北方*民,以白杨树正直、朴质、严肃、挺拔、力争上游的特点比喻北方*民为我国的解放事业而抗争、战斗的顽强精神。

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更突出地强调事物的特征。

第一部分

二种常见叙事线索:物线、情线。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

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三种感*彩:褒义、贬义、中*。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人物主要掌握通过适当的描写方法、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格的阅读技巧。

情节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技巧。

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例:《孔乙己》开端部分叙写咸亨酒店的格局和两种不同身份、地位的酒客(短衣帮、长衫主顾)来往的情景,交代了当时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背景,为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场作下铺垫。

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格。

例:《孔乙己》发展部分叙写孔乙己第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刻画孔乙己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等,揭示其贫困潦倒、自欺欺人、迂腐可笑、死要面子、好逸恶劳的思想*格。

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例:《孔乙己》高潮部分叙写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侧面反映丁举人的横行霸道、心横手辣和正面描写孔乙己的身残气微,表现其悲惨遭遇,从而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例:《孔乙己》结局部分以“大约”、“确实”这样一组意味深长的词句,不仅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增添了悲剧意味,还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思考。

环境主要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渲染气氛、衬托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推动情节发展。

例1:《孔乙己》高潮部分通过描写秋天悲凉的景象,渲染了凄凉的气氛,预示着孔乙己即将死亡的悲惨结局。

例2:《我的叔叔于勒》高潮和结局部分通过描写两处对比鲜明海上景象,分别衬托出人物欢快和失落、沮丧的心情。

例3:《在烈日和暴下》全文极力描写烈日、狂风暴雨,不仅步步亦趋地推动着情节发展,还表现了拉车人牛马不如的悲惨命运,更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炎凉。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交代故事背景,揭示社会本质,铺垫下文内容。

例:《孔乙己》开端部分通过描写咸亨酒店的格局和来往酒客的情形,交代了当时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为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场作下了铺垫。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

记叙的三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属于插叙一种)。

第三部分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第四部分

五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引号的五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定

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⑤特殊含义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②表插说③表声音中断、延续④表话题转换⑤表意思递

第五部分

六种逻辑顺序:①一般←→个别②现象←→本质③原因←→结果④概括←→具体⑤部分←→整体⑥主要←→次要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语文基础知识3

想要拿好成绩,语文的基础知识必须学会。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基础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一、字母表(音序表)

aabbccddeeffgghhiijjkkllmmnnooppqqrrssttuuvvwwxxyyzz

注:其实就是英语26个字母的大小写,只是读音不同。

二、声母

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

三、韵母

1、单韵母:aoeiuü(6个)

2、复韵母:ai、ei、ui、ao、ou、iu、ie、üe、er(9个)

3、鼻韵母:(前鼻音)an、en、in、un、ün(后鼻音)ang、eng、ing、ong

四、整体认读音节

zhi、chi、shi、ri、zi、ci、si、ye、yi、yin、ying、wu、yu、yue、yun、yuan(16个)

五、拼写需注意的事项

1、j、q、x遇到ü,两个小点要拿去;

2、句子开头的首字母要大写;汉语人名的开头字母要大写;专有名词的开头字母要大写例:beijing;文章标题开头字母要大写

六、量词

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叫做量词。

1.表示人的量词:个、位、条。一个男孩,一位老师,一条好汉;

2.表示动物的量词:只、匹、头、条、峰。一只鸟,一匹马,一头羊、一条鱼、一峰骆驼;

3.表示文艺作品的量词:封、则、首、篇、道、幅。一封信、一则笑话、一首歌、一篇散文、一幅画。

七、关联词

1、并列关系:一边...一边...;一面...一面...;不是...而是...;有时...有时...;既...又...;又...又...;那么...那么...

2、承接关系:一...就...;首先...然后...;又...;...就...;接着...

3、递进关系:不仅...而且;不是...而是;不但...而且;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还(又、也)

4、因果关系:因为...所以;由于...因此...;之所以...是因为;既然...就...

5、选择关系:是...还是;不是...就是;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宁愿...不愿...

6、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还;尽管...却;但是(可、却、可是、然而、不过、只是、仅)

7、假设关系:如果(假设、倘若、要是)...就(那么、那就);即使(就是、就算、纵然)...也(还)

8、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任凭...也

关联词语的运用,关键在于平时语感的培养,如果一句话当你添上了关联词语之后意思表达出现的差异,那么肯定是不对,所以关联词语的运用窍门就在于对句子和意思的准确理解和把握。

八、修辞手法

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顶真、互文、比拟等。

1、比喻:说白了就是打比方,利用事物间相似的地方,借一个事物说明另一个事物的方法。

2、拟人:是把人的特征给予事物,让事物如人一样说话、活动、有感情。

3、夸张:对某一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豪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4、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预期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5、反问:用问的预期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说白了就是有问答在句中。设问:可以直白的说就是自问自答。

6、双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故意让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获得双重意义。

7、引用:引用别人的话或成语、典故等。

8、反语:故意说反话,用一种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表达意思。

9、对比:把正反两个事物或者事物的正反两方面一起对照。

10、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句子或短语表达意思相近相关或相反的。

11、反复:为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

12、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而是借用和这个事或人相关的人或事。

九、标点符号

小学常用标点:(16种)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分号;双引号“”顿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着重号.连接号(——)专名号(__)

基本概念及用法:

1、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一般*停顿。

2、句号:用于一句完整话的最后停顿。

3、问号:表示一个疑问句末尾的停顿和语气。

4、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感情的句子末尾的停顿和语气。

5、冒号:表示提示*话语之后的停顿。

6、分号:表示停顿一般比逗号大比顿号小,复句间较大的停顿。

7、双引号:表明文中直接引用别人的话、书上的话、人物的话等。

8、顿号: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9、括号:标明文中注释的部分。

10、破折号:表示出现种种不同的语境、情态和语法意义。

11、省略号:表示由于种种原因省去的内容、达到便于记叙的目的。

12、书名号:表示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图画等的名称。

13、着重号:表示文中特别重要,需要注意的字词句。

14、间隔号:表示时间、民族、书名、人名之间的分界。

15、连接号:表示时间、地点、数目等起止的标点。

16、专名号:表示人名、地名、国家名等。

十、歇后语

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3、早开的红梅——一枝独秀

4、车到山前——必有路

5、打破砂锅——问到底

6、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7、虎落平阳——被犬欺

8、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9、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10、井底青蛙——目光短浅

11、大海捞针——没处寻

12、竹篮打水——一场空

13、打开天窗——说亮话

14、船到桥头——自会直

15、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16、百米赛跑——分秒必争

17、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18、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19、芝麻开花——节节高

20、新官上任——三把火

21、瞎子点灯——白费蜡

22、兔子尾巴——长不了

23、偷鸡不成——蚀把米

24、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25、老虎屁股——摸不得

26、老虎拉车——谁敢

27、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28、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9、墙上茅草——随风两边倒

30、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31、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32、壶中无酒——难留客

33、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34、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35、猫哭耗子——假慈悲

36、三九天吃*棍——寒了心

37、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38、对牛*琴——白费劲

39、寺里的木鱼——任人敲打

40、霸王敬酒——不干也得干

41、板上订钉——跑不了

42、竹筒倒豆子——直来直去

43、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44、竹笋出土——节节高

45、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

46、钉头碰钉子——硬碰硬

47、高山上敲鼓——四面闻名(鸣)

48、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49、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

50、铁打的公鸡——一毛不拔

51、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52、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53、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54、孔夫子搬家——净是书

55、木偶流眼泪——假人假义

56、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57、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58、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59、泼出去的水——-收不回

60、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61、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62、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63、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64、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65、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68、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69、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70、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71、上鞋不用锥子——真行

72、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73、瘸子上炕——一搬一上

74、开水里煮空笼——不争包子争口气

75、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

76、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77、黄牛追兔子——有劲使不上

78、过年娶媳妇——双喜临门

79、猪鼻子里插葱——装象

80、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81、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82、池塘里的风波——大不了

83、担着胡子过河——谦虚过度

十一、句子

1、陈述句:用于告诉别人一件事或一个道理,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一般语调平和,句尾一般用句号。

例:(1)小明的好朋友是学生。

(2)明天我们去秋游。

(3)夜空中满是闪闪的星星。

2、疑问句:用于提出问题的句子,句尾语调上升,常有疑问词“呢、吗、呀、么等等”句尾用问号。

例:(1)这本书是你的吗?

(2)你吃过午饭了吗?

(3)他在做什么呢?

3、祈使句:表示命令、请求、希望或者劝阻的句子,根据语句语调可以用叹号、也可用句号。

例:(1)不许随便乱走!

(2)请把那本书给我。

4、感叹句:用于抒发感情、表示感叹的句子,句尾用叹号。

例:(1)春天的景*真美呀!

(2)种子的力量竟然有这么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