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试将100以内的完全平方数分拆成从1开始的一串奇数之和

二年级奥数题及*之奇数之和(优秀9篇)

解析

1=1×1=12=1(特例)

4=2×2=22=1+3

9=3×3=32=1+3+5

16=4×4=42=1+3+5+7

25=5×5=52=1+3+5+7+9

36=6×6=62=1+3+5+7+9+11

49=7×7=72=1+3+5+7+9+11+13

64=8×8=82

=1+3+5+7+9+11+13+15

81=9×9=92

=1+3+5+7+9+11+13+15+17

100=10×10=102

=1+3+5+7+9+11+13+15+17+19.

观察上述各式,可得出如下猜想:

一个完全平方数可以写成从1开始的若干连续奇数之和,这个平方数就等于奇数个数的自乘积(平方).

检验:

把11×11=121,和12×12=144,两个完全平方数分拆,看其是否符合上述猜想.

121=1+3+5+7+9+11+13+15+17+19+21

144=1+3+5+7+9+11+13+15+17+19+21+23

结论:上述猜想对121和144两个完全平方数是正确的.


二年级奥数题及*之整数拆分2

在图2-24中,三个圆圈两两相交形成七块小区域,分别填上1~7七个自然数,在一些小区域中,自然数3、5、7三个数已填好,请你把其余的数填到空着的小区域中,要求每个圆圈中四个数的和都是15。

【*】15=1+2+5+7,15=1+3+4+7,15=1+3+5+6,15=2+3+4+6

其中1和3用的次数最多,图中最中间的部分被三个圆包围,所以1和3应该填在里面。但题目总3已填好,所以只能填1。1填好后其他的也就好确定了。*见下图


小学二年级奥数题及*之年龄问题3

编者语:奥数强调数学知识的应用,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开始阶段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以后的学习都将是受益匪浅的。希望小编整理的二年级奥数题及参考*:年龄问题,可以帮助到你们!

1、难度1:

小明今年10岁,爸爸比他大28岁,去年,他比爸爸小多少岁?

2、难度2:

姐姐5年前的年龄与弟弟7年后的年龄相同,姐姐4年后的年龄与弟弟3年前的年龄和是35岁,今年姐弟俩各是多少岁?

1.解析

解答:小28岁

【小结】每过一年,每人的年龄都大一岁,两人之间的年龄差不管过多少年,都不会发生改变,题目中爸爸比小明大28岁,也就算说今年小明比爸爸小28岁,去年小明与爸爸同时减去一岁,小明还是比爸爸小28岁。

2.解析

解答:年龄差:5+7=12(岁)

年龄和:35-4+3=34(岁)

弟弟:(34-12)÷2=11(岁)

姐姐:11+12=23(岁)

【小结】这是年龄问题中的和差问题,所以要从题目中找出两者的年龄差和年龄和。


二年级奥数题及*4

某剧院有25排座位,后一排都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最后一排有70个座位,问这个剧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与解析:

由题意可知,若把剧院座位数按第1排、第2排、第3排、…、第25排的顺序写出来,必是一个等差数列.

那么第1排有多少个座位呢?因为:

第2排比第1排多2个座位,2=2×1

第3排就比第1排多4个座位,4=2×2

第4排就比第1排多6个座位,6=2×3

这样,第25排就比第1排多48个座位,

48=2×24.

所以第1排的座位数是:70-48=22.

再按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计算剧院的总座位数:

和=(22+70)×25÷2

=92×25÷2

=1150.


二年级奥数题及*:倍数问题解析5

在10和31之间有多少个数是3的倍数?

*与解析:

由尝试法可求出*:

3×4=12,3×5=15,3×6=18,3×7=21,3×8=24,3×9=27,3×10=30

可知满足条件的数是12、15、18、21、24、27和30共7个.

注意:倘若问10和1000之间有多少个数是3的倍数,则用上述一一列举的方法就显得太繁琐了,此时可采用下述方法:

10÷3=3余1,可知10以内有3个数是3的倍数;

1000÷3=333余1,可知1000以内有333个数是3的倍数;

333-3=330,则知10~1000之内有330个数是3的倍数。

由这个例题可体会枚举法的优点和缺点及其适用范围。枚举法比较适用于数比较少的情况,是二年级小朋友应该掌握的一种方法。


二年级计数奥数自测题及*6

1、从左下角的2开始,依次在数字间填上“+”或“-”,使最后结果等于7

246951=7

2、学校小会议室,第一排有4个座位,以后每一排都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最后一排有18个座位,这个会议室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3、55555=10

99999=10

4、联欢会上,要把10个水果装在6个袋子里,要求每个袋子中装的水果都是双数,而且水果和袋子都不剩。应该怎样装?

5、在()里填上合适的“+、-、×、÷”,使等式成立

*及解析:

1、从左下角的2开始,依次在数字间填上“+”或“-”,使最后结果等于7

246951=7

2+4+6–9+5–1=7

2、学校小会议室,第一排有4个座位,以后每一排都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最后一排有18个座位,这个会议室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18—4)÷2+1=8(排)

(18+4)×8÷2=88(个)

3、55555=10(5×5-5-5-5=10)

99999=10(9—9+9÷9+9=10)

4、联欢会上,要把10个水果装在6个袋子里,要求每个袋子中装的水果都是双数,而且水果和袋子都不剩。应该怎样装?

(每个袋子放2个,再把5个袋子装在最后一个袋子里)

5、在()里填上合适的“+、-、×、÷”,使等式成立

18()3=5()1

18÷3=5+1

2()2=2()2

2×2=2+2


二年级点的总数奥数题及*7

编者小语:期末考试结束了,同学们可以小小的休息一下,放松的玩一玩了,但是也不可以把学习忘记哦,虽然现在休息了,但是每天坚持做几道试题,对自己的学习还是很有好处的,下面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吧!

观察图2-6中的点群,请回答:

(1)方框内的点群包含多少个点?

(2)推测第10个点群包含多少个点?

(3)前十个点群中,所有点的总数是多少?

【*】(1)观察发现第一个点群有1×4=4个点;第二个点群有2×4=8个点;第三个点群有3×4=12个点;第四个点群有4×4=16个点。所以,第五个点群应该有5×4=20个点群。

(2)根据前面发现的规律第十个点群包含10×4=40个点。

(3)前十个点群包含的点数为

1×4+2×4+3×4+4×4+5×4+6×4+7×4+8×4+9×4+10×4

=(1+2+3+4+5+6+7+8+9+10)×4

=55×4

=220个。


二年级奥数自然数列趣题及*8

例1小明从1写到100,他共写了多少个数字“1”?

解:分类计算:

“1”出现在个位上的数有:

1,11,21,31,41,51,61,71,81,91共10个;

“1”出现在十位上的数有:

10,11,12,13,14,15,16,17,18,19共10个;

“1”出现在百位上的数有:100共1个;

共计10+10+1=21个。

例2一本小人书共100页,排版时一个铅字只能排一位数字,请你算一下,排这本书的页码共用了多少个铅字?

解:分类计算:

从第1页到第9页,共9页,每页用1个铅字,共用1×9=9(个);

从第10页到第99页,共90页,每页用2个铅字,共用2×90=180(个);

第100页,只1页共用3个铅字,所以排100页书的页码共用铅字的总数是:

9+180+3=192(个)。


小学二年级数列奥数题及*解析9

第一部分

1、老奶奶家养了20只鸡,分别装在5个笼子里,每只笼子里鸡的只数都不相同。老奶奶是怎样吧20只鸡装进5只笼子的呢?

2、上体育课时,同学们站好队,1、2报数,然后让报1的学生退出队列;再1、2报数,让报1的学生退出队列;从第三次开始,每次报数后,一律让报2的学生退出队列,直到最后一个人为止,问最后剩下的一个人最初排在队列的第几位?

3、老奶奶家有20个鸡蛋,还养了一天能下一个蛋的老母鸡,如果她家一天吃两个鸡蛋,老奶奶家的鸡蛋可以连续吃多少天?

4、"六一"儿童节,妈妈给小华、小明、小刚买了3种不同的礼品,分别是:魔方、智力拼图、洋娃娃。现在知道小刚拿的不是智力拼图,小明拿的不是洋娃娃,也不是智力拼图,想一想,他们每人拿的是什么礼物? "六一"儿童节,妈妈给小华、小明、小刚买了3种不同的礼品,分别是:魔方、智力拼图、洋娃娃。现在知道小刚拿的不是智力拼图,小明拿的不是洋娃娃,也不是智力拼图,想一想,他们每人拿的是什么礼物?

*解析:

1、解答:第一步:求出,要使每只笼子里鸡的只数都不相同,5个笼子里至少有多少只鸡?1+2+3+4+5=15(只)。

第二步:先按第一步的算式放好15只鸡,再把剩下的5(20-15=5)只鸡,按要求(每只笼子里鸡的只数都不相同)添到5只笼子里,共有七种不同*。

①把剩下5只鸡,都放到其中任何一个笼子里,可得五种*:

6+2+3+4+5=20;1+7+3+4+5=20;1+2+8+4+5=20;

1+2+3+9+5=20;1+2+3+4+10=20。

②把剩下的5只鸡,分成1只和4只两组,分别放到两个笼子里,可得两种*:

1+2+3+8+6=20;1+2+7+4+6=20。

2、解答:我们根据队列中最初的位置,按报数的顺序依次给每个学生编上序号1、2、3……,再让这列学生重复1、2报数。

①如果每次全队报完数之后,都是报1的学生出列,则:

第一次留下的学生是:2、4、6……,都是2的倍数;

第二次留下的学生是:4、8、12……,都是4(22)的倍数;

第三次留下的学生是:8、16、24……,都是8(23)的倍数;

……

②如果每次全队报完数之后,都是报2的学生出列,则:

第一次留下的学生是:1、3、5……,都等于2的倍数加1;

第二次留下的学生是:1、5、9……,都等于4(22)的倍数加1;

第三次留下的学生是:1、9、17……,都等于8(23)的倍数加1;

……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在这个游戏中有两条规律:一、按第①种规则游戏,n次后留下的学生中第一个的序号就是2n,最后留下的就是这列序号所含的2的最高次幂;二、按第②种规则游戏,则每次留下的学生中,第一个学生都是1号,直到最后留下的还是1号。

3、解答:解法一:从第一天开始,依次求出老奶奶家每天剩下的鸡蛋(头天剩下的+新下的一个蛋-吃掉的两个蛋)。

第一天:20+1-2=19;

第二天:19+1-2=18;

……;

一直算到第20天:1+1-2=0。

所以老奶奶家的鸡蛋可以连续吃20天。

解法二:老奶奶家每天要吃两个鸡蛋,老母鸡每天下一个鸡蛋,所以老奶奶每天只要从20个鸡蛋中取一个鸡蛋出来加上老母鸡下的蛋,就够吃了。20个鸡蛋,每天拿一个,可以拿20天,第21天只有老母鸡下的一个蛋,不够吃一天。因此,所以老奶奶家的鸡蛋可以连续吃20天。

4、解答:由题目"小明拿的不是洋娃娃,也不是智力拼图",可知道小明拿的是魔方,剩下智力拼图和洋娃娃两种礼品,又因为小刚拿的不是智力拼图,可知道小刚拿的是洋娃娃,剩下智力拼图就是小华的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