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围绕区教育局的教学重点,推进教育创新与改革,增强教研力度,强化校本培训,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的全面进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探索学校发展的新突破。

高校骨干教师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

加强新课程改革研究,以新课程理念为引领,通过教学案例和反思、课堂改革等途径,组织教师学习、解读并实践新课程。

以校本研究为主,加强师资培训,围绕学校核心课题开展教研组小课题研究,系统提升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能力。

提高教改实验的科技含量,按照计划推进现有课题的研究与推广,激发教师在学科教学领域的研究与创新。

强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开展教学展示和评比活动,组织学科学习竞赛,做好年级教学质量检测,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实施教学达标评优制,完善评估标准,提高管理实效*和科学*。

三、具体实施

(一) 借助自主教育的深化与延续,推进新课程改革实验。

推动新课程改革实验,探索自主教育模式,提高课堂质量。数学教师自修奥林匹克教材,研究解题思路;语文教师研究速读渗透;英语教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师素质。

以课程为载体,科研为手段,活动为纽带,规范工作制度。组织读书活动,建设学校图书馆和阅览室,全天开放,提供学习条件。举办读书节、报告会等,营造书香氛围。

重视研究,积累经验。各教研组合作开展新课标实验研究,解决课程改革中的问题,围绕学校研究课题开展教研活动,推动新教材实验,形成教学特*。

(1) 营造写字文化氛围,利用学校环境和书画艺术氛围促进学生书法兴趣和审美能力,每天下午安排写字时间。

(2) 每天安排10分钟口语交际时间,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道德观,关注国家和社会事务。

骨干教师培训计划2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幼儿园指导纲要》和《幼儿园工作规程》精神,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深化幼教改革,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幼儿园规范管理,不断提升教研水平,确保幼教事业健康稳步发展,提高保教质量。

二、培训目标

三、培训内容

(一)教师基本功培训

1、普通话训练:通过“幼儿早期阅读”(侧重中班教材),提高教师普通话标准化水平,包括语音、语调、语速等方面的准确*。

2、键盘技巧:从手指放置、手型保持、节奏把握等方面进行训练,提升教师的键盘*作能力。

3、舞蹈培训:通过节拍动作练习,提升教师的舞蹈表现力,培养教师根据音乐节奏变化做出相应动作,并强化情感表达。

4、简笔画技能:通过线条流畅、形象准确的训练,提升教师的绘画能力,能根据命题创作现场画作。

(二)教材培训

1、教学大纲解读:通过熟悉教学大纲,了解教材编排特点和要求,掌握年级段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2、课堂教学:加强教学设计与课堂实践,确保教学目标清晰,教学方法科学,课堂互动有效,学习过程有序。

(三)外出学习

为教师提供外出学习机会,组织全园教师赴其他园所参观交流,借鉴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升园所整体教育质量。

四、培训形式

1、开学初,安排第二周进行“如何围绕新教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座谈,促进教师相互交流教育理念。

2、第三至第五周,开展新教材的细致通研,组织全园教师通过座谈会形式,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交换意见。

3、每周二至周五的下午放学后30分钟,开展跳舞、口语表达、简笔画等基本功培训。

五、培训要求

1、严格遵守培训时间,教师应按时到场,不得迟到早退。

2、舞蹈训练时,动作要精准,表情自然到位。

3、绘画过程中注意布局合理,线条流畅,形象生动。

4、键盘*奏时,双手协调,手指灵活。

六、保障措施

1、加大基本功培训力度,充分利用课后时间为教师提供培训机会。

2、强化幼儿习惯培养,定期检查各班幼儿的常规教育,定期评比,将评估结果与教师绩效挂钩。

3、通过组织比赛活动提升教师积极*,开展讲课、绘画、舞蹈等比赛,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

4、组织外出学习和参观,帮助教师开拓眼界,更新教学观念,提升教育质量。

骨干教师培训计划3

教育改革实践不断推动优秀教师的涌现,并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这不仅为广大教师的成长创造了更多机会,也为打造一支优秀教师队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我镇教育改革的深入,急需一批优秀教师的出现。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成为了快速提升我镇教师*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有效路径。为了加速教育改革步伐,提升学科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尽快建立一支学科涵盖广泛、年龄结构合理、业务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结合上级教育部门的文件精神及《蛟龙镇教委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制定如下培训计划。

一、培训对象

本次培训面向镇级骨干教师、校级骨干教师以及优秀青年教师,特别是那些积极投身于新课程改革、热爱教育事业并具备强烈责任感的教师。

二、培训范围

根据骨干教师的特点,采取有针对*的专题培训,提升教师对新课程标准、师德要求及各学科教材的理解能力,增强教育教学及科研创新能力。培训内容覆盖教师的各学科领域,注重发挥教师的教学特*与个*。

三、培训目标

通过骨干教师的培训,深化师德规范的理解与感悟,加强专业精神,提升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掌握,增强实际教育教学能力。

强化培训力度,通过听课、评课、议课等多种形式,帮助骨干教师提升教育理念,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力求在我镇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

四、培训分工

培训形式包括集中培训、自主学习和岗位实践。

集中培训由镇教研室组织;

岗位实践由各学校具体执行,校长负责组织,镇教研室提供指导;

自我学习要求教师通过阅读教育书刊、做自学笔记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由骨干教师本人负责。

五、培训内容

(一)专题学习内容

师德修养;

素质教育理论;

教育教学方法;

教学课例研究;

研究型教师的成长;

观摩课的分析与研究。

(二)教育教学实践管理措施

每月安排一次研讨课,由学校进行检查和评定;

组织集体备课,骨干教师需承担更多备课任务,起到引领教学的作用;

开展说课、上课、评课和议课等活动,骨干教师在其中发挥引领作用,不断提升活动质量;

为骨干教师提供外出学习与展示的机会,提升教师的社会知名度;

每位骨干教师需带领一位年轻教师进行指导;

积极参加学科研讨和交流活动。

(三)综合考核

每次参加说课、上课、评课、议课活动都应有相关资料;

承担或参与的实验课题需有完整的实验方案和计划,并提交研究论文或阶段成果;

学校根据考核指标进行综合评定;

参加镇级或更高级别的公开课活动;

掌握相关学科的教育教学理论。

六、具体培训计划

三、四月进行师德专题学习;

五月组织公开课活动;

六月开展教育教学理论学习;

九月进行研究型教师发展培训;

十月开展研讨交流活动;

十一月进行实验课题汇报课;

十二月进行理论学习并进行培训验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