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试题分两类:材料解析题和论述题。
材料题:首先,对材料进行阅读,分泛读和精读两个层次,泛读就是把材料大意看懂,概括中心思想;精读就要注意材料里的每一个重要信息,例如每一段材料的出处,摘自哪本书,这个信息往往给我们起一个提示作用。然后,是一个迁移过程,就是把材料和教材,跟平时学习过程当中掌握的历史知识结合起来,材料背景与哪个事件有关,即史论结合。
论述题:史料论述的结合非常重要,有观点还要有相应的史实来支持这个观点,这个史实要选择最具典型意义的,因为同类史实可能接触很多,要把最典型的史实作为论据反映在卷面上。注意要论从史出,观点和史实不能分家,要融合二者。近几年的高考题中,鼓励考生在回答时*地谈自己的一些观点,这是高考出题命题的一个方向。
例如近年一道高考题,是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有两种观点,一种以肯定为主,一种以否定为主,问考生同意哪种观点。这道题的标准*是有两套的,可以同意前者,也可以同意后者,只要能找到论据支持,自圆其说,没有对错。也可以对以上两种观点都不同意,谈自己的观点,谈第三种观点,自圆其说。
郑母初中历史中考试题2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
在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每小题2分。
1.甲骨文是*最早的成熟文字,它记录了我国古代文明。2003年春天,在济南也发现了商代的甲骨文,具体地点是在
a.城子崖b.大辛庄c.北园d.万竹园
2.*电视台正为《今日说法》栏目挑选节目主持人。假如古代*也有这一栏目,你认为下列历史人物中最适合这一角*的是
a.韩非b.董仲舒c.祖冲之D.戚继光
3.下列史实,可以通过右图所示著作了解的有
①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②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③蔡伦改进造纸技术
④李春设计并主持修建赵州桥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4.“自隋以来,平民社会,穷困子弟,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
第。”材料表明穷困子弟“跃登上第”的主要途径是
a.*功大小b.门第高低c.地方推举d.科举考试
5.明清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时期,以下对巩固多民族国家作用巨大的有
①郑和下西洋②雅克萨反击战③平定大小和卓叛乱④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有人曾对*近代史上一场战争发生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是被西方大国打败,现在竟被东方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的是那样的惨,条约订的那样苛刻,这是多么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侵华战争
7.《全球通史》中写到:“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时,在*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这场运动是*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提及的“这场运动”
a.揭开了新*主义*的序幕b.开启了*近代化的进程
c.宣告了**的诞生d.*了北洋*阀的反动统治
8.2011年是**创建90周年。最早在济南建立*主义小组为*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是①王尽美②邓恩铭③刘谦初④马保三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9.近年来随着国共两党互信的加深,随着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随着两岸同胞交往的增多,可以乐观地预见两党再次合作的希望。
历史上体现国共合作的
事件有①黄埔*校的创建②北伐战争③南昌起义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0.2011年7月,*将迎来90华诞。回顾*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井冈山。井冈山被誉为“**的摇篮”和“中华*共和国的奠基石”。这主要是因为井冈山
a.打响了武装反抗*反动统治的第一*
b.实现了国共合作,领导了国民*运动
c.是*工农红*长征的始发地
d.诞生了*第一个农村*根据地
11.抗战时期,被誉为“长清的延安”的是
a.五峰山b.莲台山c.大烽山d.小鱼山
12.右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
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公社的生产组织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
13.“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希腊的辉
a.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b.建造了古代世界七大
奇迹
c.建立了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d.古代民
主*发展到高峰
14.历史课上,老师指着右图中a、b、c、d四条
航行路线中的一条说:“哥伦布就是沿着这条航线
发现美洲大陆的”。老师指的航线应是
15.“敲敲短发蓬松的天灵盖,文明开化的声音响
起来”这首打油诗与日本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a.大化改新b.倒幕运动c.明治维新
d.日本侵略朝鲜
16.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这项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有深远指导意义的政策是
a.战时*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d.工业化政策
17.“为使*之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之机会均等之原则更为有效起见,缔约各国,除*外,协定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谋取:(一)任何办法,为自己利益起见,欲在*任何指定区域内获取关于商务或经济发展之一般优越权利„„”。这段材料最有可能出自
a.《辛丑条约》b.《凡尔赛和约》
c.《九国公约》d.《波茨坦公告》
18.从右图中能得到的信息是
a.*联盟的建立b.绥靖政策的实行
c.杜鲁门主义的*d.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20.2009年,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风暴已经席卷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受此影响,*资本市场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这反映出
a.美国成为世界霸主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世界多极化趋势d.**地位提高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21.(16分)所谓古代中外关系是指历代中原王朝与其他国家、地区联系和交往。它既包括和平状态下的*、经济、文化、宗教等的交流,也包含敌对状态下的冲突和战争,中外交往推动了文化交流和文明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请回答:
(1)请写出与汉朝开辟“丝绸之路”有关的两个历史事件。(4分)
(2)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汉朝的对外交往具有怎样的特点?(4分)
材料二:800多年前沉没在广东省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海里处的宋代商船“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2007年12月,“南海一号”古沉船整体打捞出水。这条装载着无穷秘密的古沉船将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3)从材料二可以反映出,和汉朝相比,宋代的对外交往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简要分析产生这种特点的原因(答出一点即可)(2分)。
(4)“南海一号”古沉船的重见天日,为我们研究宋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请结合你所学习的历史知识分析一下:如果这艘船从泉州港出航,船上可能装载着哪些货物?(注意:至少列两项)(4分)
22.(14分)2011年是辛亥*100周年。19世纪末以来,中华民族不断觉醒,激励着**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20世纪初,孙中山领导辛亥*,实现了*近代以来的第一次巨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袁世凯剪辫子孙中山在总统府门前
材料二:甲午中日战争前30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只有680万元,而甲午中日战争后3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就增加了一倍多。1912~1919年,*民族工业中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投资近亿元,再加上扩建企业,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相当于辛亥*前50年的投资总额。
请回答:
(1)辛亥*实现了*近代以来的第一次巨变。请说明“第一次巨变”的具体含义是指什么?(2分)。
(2
)辛亥*前,*各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华民族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请简要说明此前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探索分别为辛亥*提供了什么条件?(4分)
(3)根据材料一、二,你认为辛亥*对近代*产生了哪些深刻影响?(4分)
(4)为纪念辛亥*100周年,各地纷纷行动起来,争相举办辛亥*百年庆典。请你选择你认为最合适的举办城市,并简要说明理由。(4分)
23.(16分)古今中外,*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始终贯穿于历史发展进程,而改革创新也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斩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缪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收为奴。宗室非有*功者,不得为属籍。——《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些主要内容?(2分)这次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4分)
材料二:1978年11月24日晚上,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西头严立华家低矮残破的茅屋里挤满了18位农民。关系全村命运的一次秘密会议此刻正在这里召开。这次会议的直接成果是诞生了一份不到百字的包干保证书。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有三条:一是分田到户;二是不再伸手向国家要钱要粮;三是如果干部坐牢,社员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1978年,这个举动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也是一个勇敢的甚至是伟大的创举。
1979年10月,小岗村打谷场上一片金黄,经计量,当年粮食总产量66吨,相当于全队1966年到1970年5年粮食产量的总和。
(2)从材料二看出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结合材料说明这次改革所产生的作用。(2分)
材料三:美国在总统奥巴马在2008年竞选获胜演说中曾说“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让我们坚信我们能够并且即将取得成功„„”。当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大动荡”的危机来临时,美国以成功的“改变”度过
危机。
(3)“美国度过危机的成功改变”指哪一事件?(2分)这次“改变”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分)
(4)综合上述材料,从结果和影响上看,材料一的改革与材料二、三的改革最主要不同点是什么?(2分)
24.(14分)世界博览会(universalexpo,expo)是一个富有特*的讲坛,它它鼓励人类发挥创造*和主动参与*。把科学*和情感结合起来,将种种有助于人类发展的新概念、新观念、新技术展现在世人面前。因此,世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1年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新闻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水晶宫内挂满万国彩旗,参观人流摩肩接踵,各种工艺品、艺术雕塑琳琅满目、目不暇接。人们惊奇地观看来自不同国家的发明、珍奇和不同产品„„。参观者最感兴趣的是不同的机器发明。人们目瞪口呆地看着各种机器工作,有开槽机,钻孔机,拉线机,纺纱机,造币机,抽水机等等,这些不同的机器又通过特别建造的锅炉房产生的蒸汽一起驱动,让人领悟到工业*给世界带来的变化。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第一次世界博览会的主要展品反映出怎样的时代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举行的主要原因。(列举两条即可)(4分)
材料二:据统计,在已经举办的41届世博会中,全世界有16个国家承办,涉及欧洲、北美洲、*以及大洋洲。其中,举办次数最多的是美国,为12次,包括1853纽约世界博览会、1876费城世界博览会、1893芝加哥世界博览会、1904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等。*的日本举办了四次(其中在20世纪70—80年代举办了3次)。
(2)从材料二看出,美国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多次举办世界博览会。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2分)
(3)简要说明在20世纪70—80年代日本能举办三次世界博览会的主要原因。(4分)这在一定程度反映了这一时期*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
参考*
一、选择题
1.b2.a3.a4.d5.d6.c7.a8.a9.c10.d
11.c12.a13.d14.b15.c16.b17.c18.b19.a20.b
二、非选择题
41.(1)设置西域都护;(2分)张骞出使西域。(2分)(学生如能打出其他内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特点:对外交往以北方陆路为主;(2分)交往地区主要以中亚、西亚和欧洲为主。(2分)
(3)特点:对外交往以南方海路为主。(2分)
原因:指南针的广泛应用、造船业发达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分)
(4)评分要求:只要能打出宋代的重要产品就可以,可以是丝绸、茶叶、瓷器等经济方面的,也可以是文化方面的,如活字印刷的书籍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答出两项即可,每项2分。如出现错别字不得分。(4分)
42.(1)巨变:*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分)
(2)条件:地主阶级探索(洋务运动):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壮大。(2分)
资产阶级维新派探索(戊戌变法):推动了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同时也为辛亥*提供了经验教训。(2分)
评分要求:每个阶级答出一个方面即可得2分;言之有理有据即可得分;不要求答出具体事件(洋务运动、戊戌变法)。(3)影响:*上:结束了两千多年封建*,*清王朝,建立*经济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思想上:*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答出两个方面即可,每条2分,共4分)
(4)评分要求:城市(2分),理由(2分)。只要言之有理有据即可。
43.(1)内容:奖励耕战;(1分)根据*功授爵,废除旧贵族特权。(1分)
影响:秦国经济发展,*队战斗力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国家,为统一奠定了基础;(2分)秦国确立了封建制度。(2分)
(2)主要内容:包产到户(家庭承包制或者类似意思即可)。(2分)
作用:从粮食产量上看,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推动了经济发展。(2分)
(3)事件:美国罗斯福新政。(2分)
特点: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加强国家干预,调整发展。(2分)
(4)不同点:材料一的改革改变了社会制度,而其他两者没有变革社会制度。(含义相近即可。2分)
44(1)时代特点:蒸汽时代(或机器大生产、工厂生产、工业*等含义均可)。(2分)
主要原因:英国较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英国率先进行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水平高。(每个原因2分。学生如能答出其他内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主要原因:随着第二次工业*的进行,美国经济实力不断增长。(2分)
(3)主要原因:日本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这一时期美国实力的下降。(4分。学生如能答出日本经济发展的具体原因和美国实力下降的具体表现也可以得分。)
趋势:多极化趋势。(2分)
如何做好一名主持人3
当谈到成为一名出*的主持人时,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素养。这包括强大的学习能力、广泛的知识面、全局把握能力以及高效的执行力。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出*的主持人呢?以下是成为出*主持人所必备的条件:
首先,要能够全面了解整个活动。作为主持人,必须熟悉会议的内容和流程,熟记每个环节的内容,并且掌握每个环节的时间安排。
其次,要进行充分的准备。有句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对主持人来说同样适用。在会议开始之前,主持人必须对所有内容进行精心准备,确保其条理清晰、易于理解。此外,多次演练也是必不可少的,以确保会议内容流畅。
第三,语言表达要流畅清晰。主持人在会议中需要运用各种串词,因此必须具备流畅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以确保在场的每个人都能理解,从而使会议达到最佳效果。
第四,要具备敏捷的思维和反应能力。在主持会议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需要主持人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巧妙地处理这些突发事件,保证会议的顺利进行。
第五,要能够精确掌控时间。每个活动环节都有时间限制,主持人必须清楚掌握,以确保活动能够有序进行。
除了以上提到的条件,出*的主持人还应该具备强大的学习能力、广博的知识面、全局把握能力以及高效的执行力。
最后,我认为主持人肩负着重要的责任。活动或会议的成功举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持人的表现。因此,选择成为一名主持人就意味着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选择主持一场会议,就要确保其成功举办,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