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扬子江》作品介绍

《渡扬子江》的作者是孟浩然,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60卷。

《渡扬子江》介绍及赏析

《渡扬子江》原文

渡扬子江

桂楫中流望,京江两畔明。

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

海尽边*静,江寒朔吹生。

更闻枫叶下,淅沥度秋声。

《渡扬子江》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他主要写山水诗,是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之一,他前期主要写*诗与边塞游侠诗,后期主要写山水诗。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诗中取材的地域范围相当广大。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渡扬子江》繁体对照

全唐詩卷160渡揚子江孟浩然

桂楫中流望,京江兩畔明。

林開揚子驿,山出潤州城。

海盡邊陰靜,江寒朔吹生。

更聞楓葉下,浙瀝度秋聲。

元稹《渡汉江》赏析2

元稹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元稹《渡汉江》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渡汉江》

去年春,奉使东川,经?筅I较隆?/p>

?筅Hツ甑佳???逖艚袢斩山?濉?/p>

山遥远树才成点,浦静沉碑欲辨文。

万里朝宗诚可羡,百川流入渺难分。

鲵鲸归穴东溟溢,又作波涛随伍员。

【鉴赏】

此诗极写汉江西来奔流到海的浩荡气势。首联写汉江的源远流长,开头用《尚书·禹贡》“?筅5佳???魑??rdquo;意。同时作者说明自己一年来的行踪正是顺汉江而下。江?澹?唇?丁rチ?唇?纤???妒鞒傻悖???嫖模?稍都敖??挥诓愦胃小>绷?春航?楹5*?疲?桓?ldquo;渺”字,形象地表现出汉江东流浩瀚辽阔的`壮观场面。尾联运用鲸鲵的比喻与伍子胥的典故进一步表现汉江波涛汹涌、浩荡不止的气势。

《吴苑行》介绍及赏析3

《吴苑行》作品介绍

《吴苑行》的作者是温庭筠,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75卷。

《吴苑行》原文

吴苑行

锦雉双飞梅结子,平春远绿窗中起。

吴江澹画水连空⑴,三尺屏风隔千里。

小苑有门红扇开⑵,天丝舞蝶共徘徊⑶。

绮户雕楹长若此,韶光岁岁如归来。

《吴苑行》注释

⑴澹:即“淡”。

⑵红扇:一作“门扇”。

⑶共:一作“俱”。

《吴苑行》赏析

“锦雉双飞”,是写环境。题为《吴苑行》,则这锦鸡分明是吴苑所见;兔葵燕麦,其荒芜也可见。但作者不写乌鸦麻雀,而偏是“锦雉”,是漂亮的山鸡,并且“双飞”双宿,十分悠闲自适。写荒芜不写穷荒破落,这里见出温庭筠的美学思想。他总是以美来写令人惋惜之事的。以乐景来写哀,在艺术上,这也是一种加倍的衬托法。

“梅结子”,点明时节。也可能有这样的含意:荒苑中,梅花自开自落,在无人照料下,已梅子青青矣。这自然景物与人事无关,是为梅庆幸,还是在为人悲哀,将这两者交织在一起,让人说不出是悲是喜,反倒让自己生出一种惆怅。

春天,是平坦的春天——不是山那立体的春*,写明了“吴”的平原地势。是以绿也是一望无边的“远绿”。不说此时的吴苑是断瓦颓垣,而只说从“平春远绿窗中起”——他可以随意地站在窗前,则这“窗”恐也就只剩下一个框子了。可见不仅苑是残垣,而且连宫庭内院也已是断壁,层楼尽堙,甚至连树也没有一棵,所以这才“平春远绿窗中起”。作者偏要把一个残败的景象写得这样美。

这两句已点明了题——“吴苑行”。庭院荒芜,残垣断壁,是其“行”于吴苑之所见。

“吴江澹画水连空,三尺屏风隔千里”两句是进一步发挥的联想:吴江,仍是此行之所见,只是更远之景,是以如淡淡的水墨画,远到与淡淡的青天联接了起来。这是承上句之意“平春远绿”而来,故知亦是“窗中”而所见之春*,亦是当年吴国的天下。下句一转,“三尺屏风隔千里”,从吴江而想到当年之形势,屏风乃是内室所用之物,吴之亡,正亡于夫差的荒淫,他所在意的只是这三尺屏风之内,千里之外他是看不见的,就是被三尺屏风遮断了双眼双耳,以至敌人在卧薪尝胆,内外勾结而不知不识。则屏风,非指实物,而是整个宫庭生活,特别是宴乐、女*的借代。这句是感慨,谓耽于宴乐,而不问千里以外亦即世界上将发生什么大事,寄托了诗人深情的感慨。

接着,目光拉回来,“小苑有门”,这原是常识,本不足写。而特地提到“有门”的,是说小苑虽已荒废,而小门犹存也。虽残而未尽废。“红扇开”,正谓早已无人照料了,而自个儿地开着。有门而开,其为无人也明矣。想其在风中而乒乓作响,则是一种败落空虚的景象。“天丝”句与开首句同一手法,但含意又有所不同。天丝是春天里空中常飘有的一种白丝,这些蝶儿丝儿,尚知在此徘徊,亦似有情者,更难奈当年的人事早已变化。这是以天丝、蝶*之不变来衬起人事之变。这些无情之物尚有情,无如昔日钟情之人却已不在了。是以它只有空自徘徊而无定所——这又是在不变之中又有变化。

结句是感慨。“绮户雕楹长若此”者,正是谓其不能如此也。“韶光岁岁如归来”者,也正谓其不能归来也。“绮户雕楹”若能“长若此”者,则“韶光”便可以“岁岁归来”了,落实到国家之盛时也难以永葆,因而纵有春天,也不是他自己的。借吴苑之荒凉,寄托了诗人对于盛唐凋落之哀叹,然而他写来却不见衰飒之情之字,于一片粉墨春情之中,使人去感到诗人此时激荡的心情;可谓之哀而不伤了。从*古老的诗教看——亦即诗的美学标志来说,这首诗可谓是精品。

诗是一起,一结;一起,一结。但起结形式虽同,而内含却在变,是同中有异。前结是叹吴,后结则是哀唐兼及自己也。

《吴苑行》作者介绍

温庭筠(约812年-866年),是唐代诗人,又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精通音律,词风浓绮艳丽,语言工炼,格调清俊,他的诗与李商隐齐名,有“温李”之称,但其成就无论从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形式上来说,都不如李商隐。他当时与李商隐、段成式文笔齐名,号称“三十六体”。

温庭筠的先世温彦博虽是宰相,而温庭筠是温彦博的裔孙。可是,到了温庭筠的时候,其家世已衰微。温庭筠与令狐绹之子令狐滈友好,经常出入于相府。同时与段成式两家颇睦,互通诗文,辑为《汉上题襟集》,温庭筠遂将女儿嫁给了段成式之子段安节。

温庭筠诗风上承南唐梁、陈宫体的余风,下启花间派的艳体,是民间词转为文人词的重要标志。温庭筠作为词人的地位很高。他著有《握兰》、词集《金荃》二集,均已散亡,现存的《花间集》收集了66阕他的词作、列为篇首。温庭筠词风婉丽、情致含蕴、辞藻浓艳,今存310余首,后世词人如冯延巳、周邦彦、吴文英等多受他影响。

《吴苑行》繁体对照

卷575吳苑行溫庭筠

逯呻p飛梅結子,平春遠綠窗中起。

吳江澹畫水連空,三尺屏風隔千裏。

小苑有門紅扇開,天絲舞蝶共徘徊。

绮戶雕楹長若此,韶光歲歲如歸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