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的学习需要的不仅是大量的做题,更重要的是物理知识点的累积。下面是一篇八年级物理汽化和液化知识点讲解,欢迎大家阅读!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物理知识点汽化和液化知识点总结和归纳

2、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

3、汽化可分为沸腾和蒸发;

(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注:蒸发的快慢与(a)液体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晒衣服快干);(b)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打开凉,为了地下有积水快干,要把积水扫开);(c)跟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夏天开风扇降温);

(2)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注:(a)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b)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c)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d)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吸热;

(3)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

(a)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b)沸腾只在沸点时才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c)沸腾在液体内、外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d)沸腾比蒸发剧烈;

(4)蒸发可致冷: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

(5)不同物体蒸发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发的快;

4、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增大压强,提高沸点)如:*的储存和运输;液化气;

高三化学知识点总结2

当二氧化碳气体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时,会发生复分解反应: Ca(OH)2 + CO2 = CaCO3↓ + H2O 这个过程中,原本透明的石灰水会变得浑浊。然而,若不使用这种方法来检测二氧化碳的存在,因为碳*钙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会再次溶解形成Ca(HCO3)2,那么可以考虑使用*氧化钡(Ba(OH)2)溶液来进行检验。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生的是化合反应: 2Mg + O2 = 2MgO 此反应中镁以剧烈的方式燃烧,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并伴随着强烈的白光,最终生成白*的粉末状物质。值得注意的是,镁从自由状态转变为结合状态,颜*也由原来的银白*变为白*。此外,由于镁燃烧时发出的光芒非常明亮,它可以用于制造照明*。同时,镁条具有较高的着火点,普通火柴产生的热量不足以点燃它,因此不能直接用火柴点燃镁条。另外,为了防止活泼的镁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在镁表面通常涂有一层黑*保护膜,实验前需要使用砂纸将其打磨干净。

水在电流的作用下会发生分解反应: 2H2O = 2H2↑ + O2↑ 当对水施加直流电后,可以在电极上观察到气泡的产生,这些气泡代表了生成的*气和氧气,它们的体积比大约为2:1。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可以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氧化*或稀硫*。此外,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氧气位于正极,而*气则出现在负极。

生石灰(氧化钙)与水之间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aO + H2O = Ca(OH)2 在这个反应中,白*的氧化钙粉末逐渐溶解于水中,形成了*氧化钙溶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澄清石灰水。如果向这种溶液中滴加无**酞指示剂,溶液的颜*将变为红*。生石灰是氧化钙,而熟石灰则是指*氧化钙,两者之间通过这一反应相互转化。同时,该反应还会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实现:

加热**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2KClO3 = MnO2(作催化剂) = 2KCl + 3O2↑ 二氧化锰在此作为催化剂,能够加速**钾的分解过程而不改变自身的质量和化学*质。反应结束后,试管内剩余的固体包括*化钾和未反应的二氧化锰,可以通过清洗、干燥和称重的方法进行分离。

加热高锰*钾: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使用过氧化*和二氧化锰:2H2O2 = MnO2(作催化剂) = 2H2O + O2↑

对于上述所有制氧反应,收集氧气时应注意采用正确的集气方法,例如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需确保导管伸至集气瓶底部,并且收集完毕后应将瓶子正置;实验结束时,应先移除导管再熄灭酒精灯,以防倒吸现象导致试管破裂;加热过程中,试管应当略微向下倾斜,以避免冷凝水回流造成试管炸裂;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才开始收集;最后,可以用带有火星的小木条测试氧气是否充满容器。

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碳: C + O2 = CO2 而在不完全燃烧的情况下,则可能生成一氧化碳: 2C + O2 = 2CO 无论哪种情况,木炭燃烧时都会放出热量,并且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中,会发出白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气体。

硫磺在空气中燃烧时,会形成淡蓝*火焰,而在纯氧中燃烧时火焰颜*更加鲜艳,呈蓝紫*,产物为无*但具有刺激*的二氧化硫气体。反应完成后,可以使用石蕊试纸检测生成的SO2,因为它会使紫*石蕊试纸变红。为了避免污染环境,通常会在集气瓶底部放置一些水或者碱液来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一个典型的化合反应,其方程式如下: 3Fe + 2O2 = Fe3O4 铁丝燃烧时会出现火花四溅的现象,伴随放热并生成黑*固体。为了增加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通常将其盘成螺旋状。实验开始时,常在铁丝末端挂一根燃着的火柴帮助引燃铁丝。*作时,应在火柴即将燃尽时将铁丝伸入集气瓶中,既不过早也不过晚,以免影响实验效果。此外,集气瓶底部应预先铺一层细沙,以防止高温生成物掉落引起瓶子破裂。

红*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白烟并释放热量,反应式为: 4P + 5O2 = 2P2O5

*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 2H2 + O2 = 2H2O 燃烧时会产生淡蓝*火焰,并伴有热量释放,同时生成水珠。鉴于*气容易*的特点,在点燃之前必须检查其纯度,以确保安全。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 2CuO = 2Cu + CO2↑ 随着反应的进行,可以看到原本的黑*粉末逐渐变成了光亮的红*物质。为了确保反应顺利进行,木炭粉和氧化铜应该均匀铺设在试管中,以便获得更大的受热面积。实验过程中,导管末端应浸入澄清石灰水中,以便验证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为了提高温度,可以在酒精灯上加装网罩集中火焰。实验结束后,首先撤出导气管以防止石灰水倒流入试管中。待试管冷却后再倾倒其中的粉末,以避免新生成的铜再次被氧化。在这个反应中,木炭充当了还原剂的角*,而氧化铜则是氧化剂。

*气还原氧化铜也是一个置换反应: H2 + CuO = Cu + H2O 反应中,黑*的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的红*铜,同时试管口会有水滴形成。实验开始前,应该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气,目的是清除试管内的空气,防止*气与氧气混合引发*。实验结束后,先移走酒精灯,然后停止供应*气,这样可以阻止新生成的铜重新被氧化。

工业上制备二氧化碳气体一般通过高温煅烧石灰石完成: CaCO3 = CaO + CO2↑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 2CO + O2 = 2CO2 燃烧时会产生蓝*火焰。由于一氧化碳也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在点燃前必须检查其纯度,以保证实验的安全*。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如下: CO + CuO = Cu + CO2 反应中,黑*的氧化铜转变成光亮的红*铜,同时生成的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甲*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 CH4 + 2O2 = CO2 + 2H2O 燃烧时火焰明亮,呈现浅蓝*。

工业上制造盐*涉及*气和*气之间的化合反应: H2 + Cl2 = 2HCl

实验室制取*气常用锌与稀硫*反应: Zn + H2SO4 = ZnSO4 + H2↑ 同其他可燃气体一样,*气也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因此在点燃之前务必检验其纯度。

木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的过程是一个化合反应: C + CO2 = 2CO 此反应中,一氧化碳作为一种常见的还原剂,在点燃前也需要检验其纯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