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我国近代屈辱历史的见证,从而唤起学生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21《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之四。

21课《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2.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并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圆明园的建造和毁灭反映祖国的强盛与衰败,唤起学生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语句:“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及与中心思想的关系。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准备

圆明园园景的录像带(或幻灯片)、胶片、投影仪、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引发兴趣

1.有哪些同学去过*的圆明园遗址,请举手?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圆明园呢?(学生说。)

2.教师:同学们说得对,现在的圆明园是一片废墟。它是怎样成为废墟的呢?圆明园原来是什么样呢?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会告诉我们一切的。(板书课题:22.圆明园的毁灭)

二、范读课文,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读后简单说说。

三、学生自学课文

1.借助字典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对照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利用熟字记清生字字形,注意易错的地方。

2.读通课文,划出生字、词,并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不理解的做记号。

3.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并思考:圆明园是被谁毁灭的?(1860年被英法侵略者毁灭的。)

四、检查自学情况,出示生字卡片

损失苏州幻想唐朝博物馆艺术统统奉命

1.指名、齐读生字卡片,纠正不正确读音。

2.读词语,说说哪个字字形易错。区别:“幻”与“幼”、“博”与“搏”、“统”不要写成“”。

3.指出不理解的词语,大家讨论。通过查字典或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

4.读第116页第4题“读读写写”,并对词义加以理解。

5.指名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然后回答思考题。

五、自己朗读课文,质疑问难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看录像(或幻灯片),引入本课时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圆明园原来是非常美丽的,现在的颐和园只是圆明园的三分之一。现在我们就欣赏圆明园的美景,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21《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之四》。(放录像或幻灯片。)

二、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么美丽的景*的呢

请打开书,自己朗读全文,找到课文的这部分描写。

三、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从这里你知道了圆明园的什么特点

讨论后板书:皇家园林: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

四、自己朗读第三自然段

1.读后说说这里向我们介绍了圆明园的什么特点?联系课文前后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出来。(板书:建筑宏伟、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2.理解:什么叫瑰宝?什么叫精华?

3.默读课文后,谈一谈哪些地方体现出它是建筑艺术的精华、园林艺术的瑰宝?

4.用书上恰当的词语概括这几方面的内容。

(边讨论边板书:金碧辉煌、玲珑剔透、热闹街市、田园风光、中外风景名胜。)

5.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欣赏圆明园的美景。

6.教师:这一段描写太妙了,把圆明园的举世闻名的美景展现在我们眼前,那么你喜欢这一段中的哪些语句,请你有感情地朗读,大家一同欣赏。

7.练习背诵第3自然段。

五、老师提问

看来圆明园真不愧为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同学们,圆明园的珍贵还不止这些,还有更令人赞叹的地方,是什么呢?

1.请一名同学读第4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分析这句话的句式、作用。(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朗读第4自然段,看有哪些珍贵的历史文物。(读后回答并板书: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奇珍异宝。)

3.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代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收藏的文物历史久远、品种繁多。)

4.有感情地朗读并练习背诵这一段。

六、读二、三、四自然段,欣赏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的美景

第三课时

一、复习提问,引入本课时

1.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圆明园被称为“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这是为什么?(结合板书回答。)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3、4自然段,大家再欣赏一次。

3.教师:就是这样一座举世闻名的宝园却被毁灭了。谁来说说是谁在什么时间毁灭它的?(学生答后板书:英法侵略者,1860年10月。)

二、自己出声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把描写圆明园被毁灭的句子划出来。

2.指名朗读这些句子,讨论分析,问: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侵略者的罪大恶极;清朝统治者的*无能。)

(投影出示卡片)读一读,联系上下文说说带点词语的意思,再说说从带点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1)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侵入*,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2)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3.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加以体会。

三、教师提问

多么好的圆明园就这样被抢劫一空,并化为灰烬,这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①我们应该怎么办?(痛恨侵略者,维护世界和平,肩负起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神圣使命。)

②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读这段?(愤怒。)

③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朗读全文,思考

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读后概括出来,并说说课文的哪些内容最能表达中心思想。(本文深刻揭露了英法侵略者大肆掠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肆意践踏我国文化艺术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侵略者罪恶行径的愤慨。)

五、提问

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用很长的篇幅描写圆明园的美景?它与中心思想有什么关系?(起反衬作用,更加突出中心。)

六、指名分三部分朗读课文,体会中心思想

七、总结深化

圆明园的毁灭又一次*了“落后就要挨打”,因此我们应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强大、繁荣的祖国,使“火烧圆明园”的历史悲剧永远不再重演。同学们,有没有这样的信心啊?(答:有!)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2

我在吴红老师执教的《圆明园的毁灭》这堂课中,深受启发。吴老师以亲切的语言、自然平等的教态,以及扎实深厚的教学功底,展现了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独特的教学风格,其对语文学科的高度素养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个人认为吴老师这堂课的成功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准确明确。 吴老师将教学目标定位于: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与毁灭的历史,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同时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一教学目标既符合教材选择的意图,又完全契合新大纲的要求,准确而合理。

二、突出教学重点,克服教学难点。 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但让学生在脑海中重现其昔日景观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为了突出重点、克服难点,吴老师在教学中着重介绍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以及珍贵文物,通过精读和精讲,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语言文字,引导他们在阅读中感悟。同时,结合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在脑海中重新体验圆明园的辉煌,从而为后续对圆明园毁灭的痛心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奠定了情感基础。

三、注重阅读与感悟。 阅读教学的核心在于指导学生阅读。吴老师充分注重了“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熟读成诵,在读中感悟”的特点。她在课堂上留出充足的阅读时间,采用了自由读、指名读、默读、齐读、范读、快速浏览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活跃了课堂氛围,使学生在阅读中思考、感悟。例如,在学习圆明园毁灭经过时,老师先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然后进行齐读,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侵略者的贪婪与野蛮。接着,通过观看毁灭录像,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圆明园的毁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最后,通过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语言规律,使他们深刻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表达,达到教学高潮,引发学生共鸣。

四、尊重学生学习自*,珍视阅读体验。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吴老师始终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尊重他们的学习自*,鼓励他们自由选择、自由表达。例如,在课文初读后,她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在观看建筑物课件后,她让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景观进行想象,并自由表达。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充分尊重了他们的学习自*,注重了他们的独特体验,提高了学习兴趣和个*发展。

五、运用CAL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吴老师巧妙地运用了CAL,利用特定的音响和画面刺激学生的感官,有效地创设了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例如,在教学圆明园被毁灭的过程中,通过播放相关的课件,呈现了被毁灭的经过,渲染了课堂气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利用CAL展现教学内容,使抽象的语言文字变得具体生动,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和生动*。

总的来说,吴老师这堂课突出了教学重难点,思路清晰,教态自然,语言规范,板书工整,注重了读与说的结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我认为这是一堂相当成功的课程示范。

人教版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3

【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圆明园的毁灭及其带来的损失,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并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这一重点进行写作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难点、关键】

通过学习,想象当年圆明园的辉煌景观,了解它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检查学生课前资料的收集情况

同学们,有谁去过圆明园吗?老师布置大家查阅有关圆明园的资料,请你们向大家作个介绍。

板书:

圆明园

1、学生介绍有关圆明园的资料。

2、师出示有关圆明园风光图:

(出示多媒体课件。)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圆明园的美景,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

刚才,老师听到大家不住地发出了赞叹声,是啊,圆明园这么美丽,真不愧称之为“万园之园”!

可是有一天,却有人将它毁于一旦,使它成为了一片废墟!

(充满*。)

介绍完后,将题目补充完整。

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如:圆明园毁灭以前是什么样的?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圆明园现在是什么样的?

二、整体感知,提出问题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思考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你又产生哪些新问题?

2、教师引导,提炼问题:

(多媒体课件出示问题。)

⑴为什么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及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⑵圆明园原来是什么样子的?从哪可以看出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⑶圆明园被毁灭的经过是怎样的?

⑷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可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

⑸从这篇文章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小组合作,选择问题

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

1、学生自读课文,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2、*阅读后,再将自己的意见拿到学习小组进行交流,研究,讨论,最后得出小组同学的共同意见。

3、全班交流,各小组将自己的意见拿到班级进行交流,互补互学。

(学生汇报时,老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相关课文内容。)

四、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

五、实践活动

1、关于要不要重修圆明园,有几种不同的意见,你的意见呢?和同学们讨论讨论,说说你的理由和主张,到网上发表。

2、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如:看书、上网等),了解我国的、本省市的历史名胜古迹被保护情况,写一份调查报告,全班交流,并做保护历史名胜古迹的宣传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