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介绍失血*休克的护理体会。方法2012年1月~12月我科共收治11例失血*休克患者,对其护理与治疗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及时的治疗和精心护理11例患者均康复。结论失血*休克是由于大量失血,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外周循环衰竭,组织灌注不足,组织低氧和*中毒,最终造成对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护士积极合理的配合在失血*休克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失血;休克;护理

失血*休克的护理体会

我科2012年1月~12月共收治失血*休克患者11例,经及时抢救和护理均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1例患者,男5例,女6例;年龄7~63岁,失血原因:脾破裂3例,宫外孕破裂1例,上消化道出血4例,全身多处创伤3例.

1.2休克的急救措施

1.2.1一般措施

1.2.1.1止血创伤中因大出血引起休克占首位,现场急救人员应迅速止血.常用方法有,腹部压力带法,加压包扎法,填塞止血等。

1.2.1.2止痛疼痛引起休克仅次与大出血,应及时处理,一般肌内注射吗啡5~10mg,但要注意病情不明及合并呼吸困难者禁用。

1.2.1.3包扎固定对开放*伤口应严密进行包扎。

1.2.2补充血容量失血*休克主要是指急*大量失血引起的休克,护理人员首先要迅速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道,力争做到"迅速、准确、稳定",为抢救争取时间,对于失血*休克的患者要尽早输血。

1.3休克患者病情的观察与护理密切观察病情:书写护理记录,详细的记录病情的变化以及液体出入量(特别是尿量的记录)测量患者的呼吸、脉搏、体温和血压每15~30min1次。

1.3.1意识和表情的变化本组患者大多由于血流量的灌注不足,使中枢神经系统处在低氧的状态,出现烦躁不安、表情淡漠、神志不清或昏迷等表现。严重者表现为神经细胞反应明显下降,当患者由兴奋状态转为抑制,说明脑缺氧严重。经过及时的治疗,患者由烦躁转为平静,由反应迟钝转入能够对答自如,表示脑循环得到调整,病情出现好转。

1.3.2心理的护理早期的休克患者急需心理上的护理,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和有耐心的规劝正确的引导,为患者减轻其思想负担和恐惧感,使患者能够耐心接受诊疗和护理。

1.3.3皮肤、黏膜和肢体的温度发生休克的患者表现为面*苍白,口唇颜*惨白,四肢*冷,表明病情较重。当对口唇和指甲轻压时苍白区的消失时间>1s,表明微循环的血流灌注量不足或是存在淤滞现象,当皮肤出现出血点或者淤斑,表明可能过渡到弥漫*血管内凝血的阶段,如果皮肤渐渐变红,肢体变暖,停止出汗,轻压口唇和指甲后苍白区(1.3.4血压和脉压本组有6例患者的血压在10.0/7.4kpa以下,脉搏低于2.4kpa。其中,有2例休克的患者在开始时不能测到血压,另有4例患者在开始时血压保持在(12~13.2)/9.8kpa,在56~72min之后,血压开始下降。因此,密切注意休克患者的血压转变是至关重要的,至少保证每15~30min进行1次血压的测量。

1.3.5脉搏和心音脉搏在发生休克时会逐渐增快,初期时超过100~120次/min,其中有5例患者达到130~140次/min,脉率随病情加重而加快,脉搏变的细弱直到摸不到。大部分休克的患者会表现为第一心音的变弱,第二心音的消失,这些都是由于心搏出量降低而导致的。如果脉率逐渐变为正常,脉搏增加,脉压由小变大,表明病情有所好转。

1.3.6呼吸密切观察呼吸的次数,注意是否出现节律的变化,当呼吸频率变得快速不规则、幅度变浅或是出现了鼻翼煽动的现象,表明病情恶化,与此同时要确保呼吸道足够的通畅,当有分泌物时要及时吸出,用40%~50%的高流量(2~4l/min)氧气给鼻导管患者输氧,在输入氧气的同时应用湿化器来确保呼吸湿润,防止出现黏膜的干燥。需每隔2~4h检查一次鼻管,若出现后坠可以用舌钳将鼻管拉出,必要时须实施气管插管或是气管切开。

1.3.7体温发生休克时大部分患者的体温会偏低,如果患者体温突然升高到40℃以上或是突然降到常温以下,这都是预后效果不良的前兆。在对这类患者护理时需谨慎小心,防止其受寒,由于血流速度受温度的影响,当机体温度较低时,血液的黏稠度增加,致使微循环效果不良,低温患者可以用羊毛毯或者棉被进行保暖。高温的患者可以用夹层的*帽或者*袋放在腋下、头部和腹股沟等部位,也可以用40℃100ml等渗盐水进行灌肠,通常降到38.5℃即可,并配合室内通风或*物降温法。

1.3.8尿量检测尿量能准确反应肾脏血液的灌注情况,发生休克的患者应当放置导尿管且保留,保持每1h测量尿量1次。如果尿量小于25ml/h,提示肾脏血管发生收缩或肾脏血容量的不足。如果尿量在30ml/h以上,表明休克逐渐好转.护士须亲自测量患者的尿量,禁止单纯估计尿量,更不允许让患者自己或其家属来测量。

1.4休克患者在使用升压*时的护理由于在刚开始使用升压*时患者的血压会不稳定,所以需要每5~10min测量1次血压,应根据血压的高低适当的调整升压*的浓度,当患者感觉头昏、头痛、躁动不安的时候应当立即停*,及时地把病情报告给医生。当用静脉滴注的方式给患者输入升压*时,应密切观察是否出现液体外渗,防止升压*使组织坏死,长期输液的患者,应小心保护血管,且输液器需每24h进行1次更换,在输液选择血管的时候应先难后易,先下后上。当患者出现躁动不安或神志不清时,其输液的肢体应用夹板进行固定,并保持松紧适度,与此同时应准备床栏,防止患者坠床。防止发生压疮:保证床铺清洁干净,干燥平整,在病情许可的同时,给患者每2h进行1次翻身和叩背,在骨隆突处铺上气圈或棉垫,并按摩。

2结果

护理人员在护理休克患者时,最关键的是要尽可能的排除一切能够导致休克的危险因素,秉着对患者负责的态度,紧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和病情的转变,可以根据血压变化的情况,及时地补充血液,从而维持机体的有效循环量,改善机体的缺血缺氧状况,使休克及时得以纠正,争取主动及时治疗和护理,能大大提高本病的治愈率,以挽救患者生命。对11例失血*休克患者经急救及护理,均痊愈出院。

3体会

失血*休克是由于大量失血,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外周循环衰竭,组织灌注不足,组织低氧和*中毒,最终造成对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护士积极合理的配合在失血*休克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抢救发生失血*休克的手术患者时,护士必须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掌握足够的护理基础知识和专科知识及抢救技术。抢救时分秒必争,保持冷静、沉着、动作敏捷、有条不紊。

参考文献:

[1]陈志斌,陈艺坛,葛慧珠.颅脑损伤昏迷并发肺部感染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3,8(1):51.

[2]刘芳,韩莹,刚婷婷.重症脑血管病并发高渗血症患者的护理检测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8,4(4):346-347.

[3]曹伟新.外科护理学[m].3版.*:*卫生出版社,2002:98-102.

[4]赵秀芝.失血*休克患者的观察及护理[j].*当代医*,2009,16(8):97-98.

[5]柳万里.失血*休克液体复苏的研究与治疗进展[j].*当代医*,2008,15(24):18-19.

护理实习心得体会范文2

时光匆匆,转瞬间我已经从一名懵懂的大学生踏入社会,迈向医院,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护士。自XX年进入鄂东职业技术学院求学以来,我一直以严谨的态度和积极的热情投身于学习和工作之中。在实习的过程中,尽管我经历了成功的喜悦,也品尝了失败的辛*,但我将我的辛勤付出凝结成了一份关于医院实习的自我评价。

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我深刻认识到成为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的重要*。然而,当我真正接触到病人时,我发现临床护理与课本知识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我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作技能,还需要怀有爱心和同理心。因此,我不断地总结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让实践弥补理论的不足。

在学习方面,我严格要求自己,凭借对成为一名优秀护士的追求,刻苦钻研,勤奋好学,态度端正,目标明确。我已经基本掌握了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除了专业知识外,我还努力拓展其他领域的知识,提高了自己的思想文化素养。

在生活方面,我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有序而充实,我严谨而热情,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并秉持着自己的价值观。我与同事们和睦相处,积极参加各项课外活动,丰富自己的阅历。

油*皮肤的护理步骤3

油*肌肤的夏季护理

夏季炎热,对于油*肌肤的朋友来说更加不友好。本篇将为您详细介绍油*肌肤的护理步骤,帮助您控制油脂分泌,打造清爽净透的肌肤。

基础护肤程序

以下护肤步骤可以有效控油,改善油光闪闪、毛孔粗大、痘痘频发等问题:

1. 洁面 :每天两次,使用温和的水溶*洁面产品。选择无残留、无干燥剂(如月桂醇硫*酯*)、无香料的产品。

2. 化妆水 :选择富含抗氧化剂、细胞传导因子且不含酒精的化妆水。这些成分有助于肌肤镇静、消炎,从而收缩毛孔,去除死皮细胞和彩妆残留,预防毛孔堵塞。

3. 去角质 :对于油*肌肤来说,去角质至关重要。死皮堆积会加厚毛孔壁,堵塞毛孔。去角质可以去除死皮,疏通毛孔,清除白头,让肌肤更光滑。

4. 防晒(白天) :即使是油*肌肤,也必须使用防晒霜来预防皱纹和减少痘印。选择质地轻薄的乳液状防晒霜,让您不再担心油腻感。

5. 保湿(夜间) :晚间保湿选择质地清透的液体、凝胶或精华,避免使用会堵塞毛孔的产品。保湿产品中应含有抗氧化剂、细胞传导因子和肌肤修复成分,以维持肌肤健康。

6. 吸油 :虽已做好控油护理,但仍有可能需要吸油。可以选择吸油面纸吸去多余油脂,并搭配防晒蜜粉补充防晒。

油*肌肤识别

如果您不确定自己是油*肌肤,可以根据以下特点进行判断:

1. 洗脸后 1-2 小时内皮肤再次变得油光闪闪,中午时分甚至油光泛滥。

2. 妆容容易滑落,仿佛在脸上消失一般。

3. 面部油脂分泌旺盛的部位出现黑头、白头或痘痘。

4. 毛孔明显,尤其是在鼻子、下巴和额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