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学了《修鞋姑娘》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姑娘对修鞋客人的信任。读后对我的启发很深。

文章讲述了当我的鞋子坏了,我想去修理时,找到了一位修鞋的姑娘。在修鞋的过程中,我曾怀疑过她,也曾同情过她,但最终是修鞋姑娘的诚实和善良打消了我所有的疑虑。原来她要六角钱,但看到我只带了三角钱,便只收了三角。虽然我承诺第二天还给她,但她并不在意。第二天,我骑车去找她,履行了承诺。

《修鞋姑娘》读后感500字

这篇故事让我想起了一件以前的事情,到现在我仍然记忆犹新。

那是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发现笔记本用完了,于是便出去买。刚到文具店,我对老板娘说:“阿姨,我要买一本笔记本。”老板娘在柜子里找了一找,我看见她方方圆圆的脸,穿着一件粉红*的长衣,手上有些粗糙,看得出她并不常做粗活。她微笑的样子让人着迷。当我看着她时,她已经把笔记本递给了我。我掏出钱给她,却只掏出了八角,而笔记本价值一元,我感到尴尬和害羞,脸上泛起红晕,向老板娘解释了情况。老板娘说:“只差两角没事的。”我向她保证下午一定送来,但她却笑着说:“两角钱不值一跑。”到了下午,我真的去了并把钱送给了她。

通过这个故事,说明了心与心之间需要相互信任,也展现了老板娘的善良、真诚和朴实的品质。我还想到了《华盛顿》和《孟母》的故事。

小时候,华盛顿爸爸送给他一把斧子,他为了试斧子的锋利砍了爸爸的樱桃树。爸爸回来看见心爱的樱桃树被砍了,虽然心痛,但他问清楚情况后,并没有责怪华盛顿,反而赞美了他的诚实。

在庙户营村市集旁居住时,孟家东邻有人杀猪。孟子问母亲:“邻家杀猪干什么?”孟母正忙,随口答应:“给你吃!”孟子高兴地等待食肉,孟母为了不失信于儿子,拿出钱买了一块肉,让儿子吃个痛快。

以上三个故事说明了做人应该诚实守信,言必行,行必果。我读过的课文中曾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禽兽讲仁爱,人当重信义,不如禽兽者,枉自披人皮。”

公开课—修鞋姑娘教案2

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修鞋姑娘真诚、自信、善良的优秀品质,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人物外貌、动作、语言描写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并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3、联系生活实际,感受诚信对我们生活的重要*。

教学重点:

通过体味人物语言、动作、神情的描写,感悟人物品质。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以“我”对修鞋姑娘的态度变化为线索将一个很简单的事情写得情节曲折感受人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方法推断人物情况

1、明白如何去认识人,作者怎样来塑造人物。

同学们,老师问大家,认识、了解一个人你都从哪几方面来了解?对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行为、语言来了解人物。在文学作品里,作者一般都是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行为、语言和心理活动来塑造人物形象,我们在读的时候也应该抓住人物的动作、心理、语言来了解人物的个*特征。(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2、根据课题来推断姑娘

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一个人物是一位修鞋姑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从课题中你了解到什么?

生:这是一个姑娘,她是修鞋的。

师:修鞋是她的职业,这是外表现象,透过这个外表现象,你又知道这个姑娘的什么特点?

生:这个姑娘可能从乡下来。

生:她可能很贫穷。

师:同学们很会判断,很会分析,从她的职业我们判断出她的生活条件可能不是很好。想象一下,她的生活是怎样?生:她可能住在破旧、低矮的平房里,冬天一定四面透风。

生:她可能吃得是有了上顿没有下顿。

生:她家中可能还有生病的人需要她挣钱治病。……

师:是啊,通过课题大家了解了这么多关于这个姑娘的情况,假如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的心里,我们一定会有更多的了解。

(经过推断体会小姑娘的生活情况,进一步深刻体会姑娘的心灵,达到曲调未成,先有情的效果,培养了同学的分析判断能力)

二、初读课文、掌握文章脉络:

1、生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生词读音情况

老师想检查一下大家预习课文的情况读下列词语:

绱鞋决不还价窘极了难堪尴尬

怀疑嫣然一笑蒙了*影凛冽羞愧

3、理清课文脉络

看看这些词都是描写什么的?老师擦去一些词大家来看看:

决不还价窘极了

怀疑蒙了*影羞愧

看看剩下的词是描写什么的?

请你用这些词讲讲故事的主要内容,可以边浏览课文,一边想,最好用上首先、然后、接着、接着、最后这样表示顺序的词语。

小结:很简单的故事,作者却写得曲曲折折、起起伏伏,十分感人。就是因为作者抓住了我的心理活动进行了细致描写。

4、同学汇报。(鼓励同学用一句话把课文内容概括出来)

三、总结收获

请同学们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谈谈自身的收获和感想。

四、安排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摘抄课文中最使你受感动的语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回顾旧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谁来回忆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2、“我”走遍长街,望穿深巷也要找到的修鞋姑娘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完成一个开放*的填空:()修鞋姑娘。生自由回答

二、重点感悟,渗透学法

1、请同学自读姑娘修鞋的局部,划出描写修鞋姑娘的句子,并做出标号。

2、指名朗读划出来的句子,教师引导同学体会重点句子、词语的含义,渗透通过人物外貌、动作、语言描写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并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1)、句子1:而她却坦然地接过去,自信地对我说:“不用绱,钉几个钉子就行了。”引导同学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抓住“坦然、自信”体会人物的动作,语言描写,并进一步体会修鞋姑娘动作背后的心理活动。

(2)、句子2:她只是打量我一眼,也不论同意不同意,吧吧吧,三个钉子钉进去,接着一手拽着鞋底,一手扯着鞋帮,冲我使劲扯了扯,那意思是说:“这下你该放心了吧?”引导同学体会修鞋姑娘动作背后的心理活动。

指导朗读听老师缓慢地读“吧吧吧”这样好不好?“吧吧吧”要读得干脆,体现出小姑娘干活利索,动作娴熟。

(3)、句子3:借着她干活的机会,我看了看这个不起眼的姑娘。她矮乎乎的身架,胖乎乎的脸蛋,蚕眉下,一双圆圆的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手上的活儿。她那冻肿了的手背,记录着她经历的风霜艰辛。引导同学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体会修鞋姑娘外貌描写在这篇课文中的作用,并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诵读,强调语言积累的重要*。

师:从“她那冻肿了手背,记录着她经历的风霜艰辛。我决计不论她要多少钱,决不还价。”你体会出了什么?

生:小姑娘的生活很艰辛

师:你应该怀着怎样的心情来读?

生:怀着同情的心情来读

师:你为什么要用同情的心情来读呢?你仿佛看到了她经历了什么样艰辛?

生:我仿佛看到了在寒冷的冬天,小姑娘在街头修鞋时不戴手套手都冻坏了的情境。

生:我仿佛看到在凛冽寒风中,小姑娘瑟瑟发抖的身影。

生:我仿佛看到她天不亮就出来摆摊,到了很晚才回家,每天只能挣很少的一点钱。

生:象她这样的年纪应该是大学读书,或是拥有一个体面的工作。

生:这时候也许她最需要的是能够多挣一点钱。

师:是啊,这个比我们大不了多少的姑娘却过早地承当了生活的重担,过早地经历了风霜艰辛。这让作者对小姑娘发生了深深的同情。让我们怀着深深的同情再来读这句话。

三、自主学习,揣测“我”的内心活动

1、同学们。课文中除了对修鞋姑娘的描写,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我”。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我”的句子,并把你的感受在句子旁边写下。

(1)“我不放心地提醒她要修结实点”,小姑娘的坦然让“我”不放心。

(2)“我决计不论她要多少钱,决不还价,”看到修鞋姑娘工作辛苦,心里发生了同情。

(3)“心里蒙上了一片*影——我连价钱都没问,她要多向我要钱可怎么办?”看来,她不是我想的那种人,”由于修鞋姑娘的热情使“我”发生了怀疑。

(4)“我窘极了,”因为掏不出六角钱,“想起几年前因为买布只差一分钱,被售货员挖苦了一顿的情景,心里更使紧张了”。

(5)“我真羞愧。是她老实,还是我老实?是她信任我,还是我信任她呢?”“我”一直怀疑她、不信任她,她却说“我”给了她“老实、信任”。

2、引导同学有感情朗读,体现不同的特点。

四、深化感情,联系生活。

1、小组探究“我真羞愧。是她老实,还是我老实?是她相信我,还是我相信她呢?”引导同学回归文本,联系课文中的句子作为依据论述自身的观点。

2、指导朗读“修鞋姑娘,你在哪儿?”教师引导同学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不同的情境下,不同的环境中,读出这句话的不同的语气和感受。

(1)、在大庭广众之下,作者发出了呼喊“修鞋姑娘,你在哪儿?”应该怎样读?

(2)、夜深人静之时,作者苦苦寻觅但仍无半点音讯,一种焦急自责从内心发出“修鞋姑娘,你在哪儿?”应该怎样读?

(3)、还可以想象在什么样的情景下,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应该怎样读这句话?

3、教师根据同学的回答,随机板书。

五、创设情境,有感情朗读。

1、同桌分角*朗诵“我”和姑娘对话局部,突出课文中“我”没有直接说的话,想象“我”会怎样说,把旁白的意思用自身的话表达出来。

2、同学扮演。

3、教师引导:作者在寒风中,在冷冷清清的街道上,苦苦的寻找着修鞋姑娘,他只是在寻找修鞋姑娘吗?他还在寻觅什么?

六、拓展思维,续写结尾。

请大家想象作者能找到修鞋姑娘吗?假如找到后他们会如何表示?假如找不到作者又会怎么样?请给文章续写一个结尾。

七、速读课文,领悟写法

1、从内容上谈收获。

2、从写法上(首位呼应,倒叙,)

3、学习写作的例子(简妙作文的方法)

八、总结升华:

同学们,作者在心底一遍遍在呼唤:修鞋姑娘你在哪,仅仅在呼唤小姑娘吗?不是,她在呼唤什么?——呼唤诚信(板书)

是啊,假如我们这个社会多一些诚信,就不会有那么多假*假酒,假如我们这个社会多一些诚信,人与人之间会更加*,更加美好。最后老师想送你们两句名言。

老实善良是一种美德,它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只有老实善良讲信用的人,人生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

板书设计:

修鞋姑娘

姑娘我

坦然自信不放心

饱经沧桑同情

热情周到怀疑

善解人意窘极了

老实信任羞愧

诚信

修鞋姑娘教学反思3

《修鞋姑娘》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修鞋姑娘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修鞋姑娘》一文情感真挚且充满感染力,是进行感情朗读的绝佳素材。在设计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我着力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通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浏览课文、搜集信息,默读批注、理*思考,角*朗读、情感体验等多种阅读方法,使学生在阅读中感悟、理解,并引导他们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在阅读中,鼓励学生表露自己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从而真正实现与文本的交流。

让每一位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是课堂教学的不懈追求。教学的焦点并非教师的过程,而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进行批注,指导他们感情丰富的朗读等,注重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真正在学习中获得个人独特的体验和知识。

课堂是生活的缩影,生活是课堂的延伸。教材只是一个工具,一把打开学习空间的钥匙。在本课教学中,我努力寻找和利用这个“钥匙”,与课内外进行紧密的联系。通过让学生分享生活中互相信任的故事,树立守信的榜样,帮助学生成为像修鞋姑娘那样心灵美好的人。通过读进去、想开来,使学生获得的道理不再是悬空的理论,而是成为可感知、可运用的知识,真正将学习融入生活,让学习为生活服务。

读写结合一直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旋律。如何找到切入点,激发学生想要表达的欲望,是每堂阅读教学的关键。在教完《修鞋姑娘》后,我设计了一个练笔任务,引导学生续编故事。这一活动中,学生们展现了出*的创造力,各自以精彩的篇章呈现自己的想象。这种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特别是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也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乐趣,逐渐喜欢上了作文课。

这次经历让我深受启发。我们常常抱怨学生不善于写作文,内容空洞、语句不生动,缺乏细腻的描写。其实,作文是一种教学,老师的引导至关重要。学生对作文的要求需要透彻理解,通过亲身体验、进入情景,找到想要表达的话语,才能真正激发写作的兴趣和动力。因此,我们教师需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引导他们认识和挖掘自我,使学生成为“成功者”,获得成就感和自豪感。这也正是我们作为教师所期望见到的结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