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赴里庄中学、张哨中学学习交流后浅谈
6月5日上午,里庄中学、张哨中学来我校进行学习交流,共同观摩了由徐秀芝老师执教的七年级文言文复习课。听课后,感想颇多,结合当前我校的课程改革及个人观点,浅谈以下几点:
一、我校课改现状
目前,我校正在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方位打造高效课堂,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全校上下齐心协力,师生积极参与。通过学习理论、听取报告、外出观摩、聘请专家、听评课、写反思、发评论、建立课堂文化、制作板报等多种形式,我校课改工作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涌现出一批课改典型,徐老师便是其中进步显著的青年教师。
二、本节课的亮点
纵观这节课,徐老师课改态度鲜明,积极践行小组合作学习,紧扣学校推行的“四段六步教学模式”及县教研室“126策略”。其亮点在于:
1.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 :利用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赠送笑脸,点出各组平时优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2. 明确任务项,交流充分 :小组内交流时间充分,各小组展示人数多,展示流程顺畅,适时进行评价;
3. 重视知识落实 :根据学科、课型特点,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适时点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三、改进建议
尽管我校的课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还处于初级阶段。就本节课而言,为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谨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1. 培养学习习惯,增强自信心 :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锻炼他们的回答问题能力;
2. 加强文言文朗读 :加大文言文朗读的时间和形式,通过反复朗读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3. 对比练习实虚词 :将本课及其它课中包含“之”、“其”字的句子进行对比练习,明确其字意;
4. 拓展练习促进举一反三 :布置课外拓展练习,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言文实虚词、通假字、古今异意、此类活用、文言句式等文言现象。
以上建议,与徐老师及其他老师共勉,共同提升我们的课堂教学水平,推动我校课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的教学反思范文2
宽容的力量
宽容,作为人类情感的一种, обладает огромным обаянием личности。它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宽容也是一种豁达和挚爱,它能化干戈为玉帛,如同一泓清泉;宽容是一种深厚的涵养,是一种善待生活,善待他人的境界。宽容蘊藏着一种殷切的期望和潜在的教育动力。
作为一名教师,每天面对学生,如果经常脱口而出:"怎么这么笨"……久而久之,学生做什么事,都往往囿于一个框框内,如同惊弓之鸟,不敢越雷池半步。否则就可能风雨交加,使自己动辄得咎。结果导致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多姿多彩的学生生活被剔除了,学生的天真无邪和好奇心也被扼杀了。
每个学生都希望能得到家长和老师的理解,能倾听他们的心里话,为他们排忧解难。适时的倾听,平等的交流,胜似长篇大论的劝说。家长和老师只有放下架子,信任学生,真诚地倾听学生的心声,才能真正实现心与心的沟通,寬容的教育氛围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和个*发展。就像一首小诗所说的:
土地宽容了种子,拥有了收获;
大海宽容了江河,拥有了浩瀚;
天空宽容了云霞,拥有了神采;
人生宽容了遗憾,拥有了未来。
教师不会因为宽容而失去威信;平庸的教师也不会因为粗暴而平添尊严。宽容的教师深谙教育的艺术,"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对学生以诚恳为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如沐春风;宽容的教师润物无声,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形成文明的举止和高尚的人格;宽容的教师修养有素、魅力无穷,它对下一代的成长极为有益。
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应多给学生一些尊重和宽容,善待学生的“黑点”并加以正确地引导。让我们拥有宽容,保持宽容吧!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让我们永远记住;宽容可以使我们年轻。
七年级数学的教学反思3
直线、射线、线段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图形,是研究复杂图形的基础。这节课学生第一次接触几何语言,第一次使用几何符号表示几何图形,因此这节课对于几何的学习起着奠基的作用。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景抽象出三种图形,让学生经历了由感*到理*,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在三种图形的学习中学生还感受了类比的数学思想。
一、设计理念
贯彻落实数学课程标准,建立新的数学教学理念,实施课程教学*化,促进开放式教学的深入研究,结合我校的课题研究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充分暴露和展示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使学生经历一个再发现的学习过程,向学生提供探究和交流的空间,紧紧抓住“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这条主线,主动探索并获取知识,将面向全体落到实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学生实际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感知线段,为学生学习本堂课提供了基础。这节课对学生来说,通过课件形象感知直线、线段以及射线的特征,进行分类整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分类思想的培养。通过典型的感知材料,及教师根据概念的特点组织感知活动,对学生而言,重要的是形成以上概念。整堂课目标设定合理,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学会了根据三线各自的特征区分直线、射线、线段。知道了线段、直线、射线是最简单、是最基本的图形,是研究复杂图形的基础,也是以后系统学习几何所必需的知识,线段的得出经历了由感*到理*,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同时,直线、射线的表示法是由线段延长而得到的。
三、这堂课我觉得比较满意的地方
1、对教材的处理、设计衔接比较自然,学生学习不感到吃力,让学生先通过线段的特征总结方法,过渡到学习射线、直线,进而总结射线、直线的特征,学会三线的异同点,从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自己又对单元教材进行了系列化的研究,有助于对教材的进一步理解。
2、课中给学生提供了主动探索的时间、空间。多次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做到手、脑、口并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这既可以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又可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3、能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敏感*,引导学生去主动思维。学生先从线段、直线、射线去分类思考,感悟到了端点在其中的重要*。把书本上原本凝固的概念激活了,使数学知识恢复到那种鲜活的状态。实现了书本知识与学生发现知识的一种沟通,增强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敏感*,这也是新教材教育数学教学中所一直倡导的。
四、值得反思的地方
1.整堂课因为内容设计较多,怕教学时间不够,加快了整个教学节奏,有些地方就显得有些匆忙,不够从容。最后总结全课后就正好下课了,机动的拓展题目可以不出现,拖延的那几分钟时间出现思维拓展题学生的注意力已经不够集中,没达到预期效果。
2.课件要和动手实践相结合。这是使用课件教学的不足之处,特别是讲授几何课,更要再使用课件的同时动手画出图形,让学生看到作图的全过程,有助于学生更深刻把握重点内容。
3.对个别同学回答问题时的几何语言纠正的不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