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远程教育工作
1. 定期检查远程教育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识别故障并向市教育局装备办公室报告。
2. 制定本学期远程教育工作计划,按照上级要求,重点落实设备管理、维护和运行记录的相关工作。
(1) 设备登记台账;
(2) 接收记录(每天记录);
(3) 使用记录(每天记录);
(4) 维修记录;
(5) 安全检查记录(月度记录);
(6) 远程教育资源借阅记录(每周记录);
(7) 刻录打印记录;
(8) 制定远程教育资源目录。
3. 根据《长春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程应用指南》,要求教师开展“六个一”工作:
(1) 组织一次观摩课,教师应利用远程资源(包括光盘等形式)至少观摩一次优质课程,吸收并探讨教学应用,撰写观摩心得;
(2) 制作一套精品课件,教师需结合学科教学,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制作至少一个精品课件,形式不限(如网页、PPT、Flash等);
(3) 编写一份教学设计,教师应根据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撰写一篇教学设计;
(4) 进行一次说课展示,教师在观摩和研讨基础上,进行说课,展示教学思想、设计、媒体使用及资源应用效果;
(6) 开展一次教育教学活动,教师需至少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展一项教学活动。
4. 每日按时下载远程教育资源并启动设备接收。每日7:50开启设备进行接收,15:00关机。
5. 对接收的内容进行及时整理,并进行刻录存档。
6. 记录中心校多媒体教室的上课情况,标准为每日四节课。
7. 每学期进行四次教师培训,并确保每次培训有明确内容和目标。
8. 管理村小远程教育设备:
(1) 每学期检查村小设备运行情况至少两次,并保持详细记录;
(2) 学期末检查村小管理员的记录及任课教师“六个一”任务的完成情况。
9. 参与上级组织的各类远程教育培训。
二、电子政务工作
1. 开学初,制定电子政务工作计划,并确保实施。
2. 每日定时登录电子政务平台,及时接收上级文件,并打印后报送学校领导,同时做好记录。
3. 学期初更新教师基本信息,确保信息准确。
4. 输入并更新学期初的相关内容,包括:
(1) 年级工作计划;
(2) 教学进度(按年级、学科分配);
(3) 教学活动计划(按周次);
(4) 教务工作计划(按周次);
(5) 教研组工作计划(按教研组分类);
(6) 学校总课程表;
(7) 教师任课表;
(8) 年级课程表;
(9) 教研组课程表;
(10) 实时课程表。
5. 参加上级组织的电子政务相关培训。
7. 每天定时浏览德惠教育网,确保及时获取上级下发的文件和通知。
三、信息技术教学工作
1. 学期初,制定信息技术教学计划,确保有明确的目标与安排。
2. 学期初检查各办公室电脑设备的正常运行情况,对于无法使用的设备及时上报学校领导。
3. 检查各办公室的打印机设备是否正常,无法正常使用的及时上报并协助解决问题。
4. 检查校园网络是否通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上报解决。
5. 检查学生微机教室的电脑是否运行良好,确保天气转暖后学生能够正常上课。
四、学校档案管理工作
1. 协助学校领导制定并完善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档案管理规范化。
2. 整理29卷、30卷、31卷档案目录,并核查31卷的内容,确保信息完整无误。
3. 完成32卷档案的接收工作,并制定相应的档案目录。
五、学校其它电化教学工作
1. 学期初,检查各办公室的电视机、DVD机、录音机等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修复故障设备。
2. 协助后勤部门检查学校电力线路,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并协助处理。
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计划2
一、工作综述
为了全面推进现代远程教育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我们应充分发挥“远教”资源的优势,结合光盘播放设备、卫星收视系统等技术手段,优化教育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现代化。通过广泛应用这些现代化设备和技术手段,提升教育质量,进一步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更新换代。
二、重点与目标
我们需要正视远程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发挥学校和教师的自身优势。以教育部办公厅教基厅[20xx]5号文件以及省教育厅教秘基[20xx]70号文件为政策指导,重点提升远程教育的培训质量和应用效果。目标是通过将技术和资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和质量优势,促进教育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益。我们将努力推动远程教育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确保其“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的目标得以实现。此外,学校还要迎接黄山市的远程教育国检,把远程教育打造成学校的一大亮点。
三、科研与使用
(一)年度教学计划
1. 全体教师应积极参与本校的计算机培训,并有效利用“远教”资源,在教学中普及应用,目标是至少50%的教师能够熟练应用。
2. 每月开展一次“远教”资源使用情况研究活动,并对资源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检查。
3. 专职管理员需每周五之前选择*地将教学资源刻盘并提供给教师使用。
4. 每位教师每周至少进行一次“远教”资源使用课。
5. 每月组织一次学生收看思想品德、卫生、法制、安全、环保等专题节目,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6. 利用光盘播放系统和卫星教学收视系统,引导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与理念,以及新课程的知识,每学期集中学习2-3次。
7. 组织校内的课堂教学观摩与交流活动,每学期不少于20课时(包括观看教学实录光盘)。
8. 骨干教师和专职管理人员需在校本培训中承担相关培训任务,确保及时接收卫星教育教学资源,并且每周下载量不低于2GB。
(二)切实开展远教月活动
根据县级《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计划》的要求,积极开展远教月活动。教务处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突出主题并解决实际问题。全体教师需积极参与活动,通过交流与互动,相互学习,提升教学水平。活动期间,每位教师至少需要上一节公开课,撰写一篇心得体会或教学小论文,制作一份特*教学课件,并准备一份远教观摩课。为确保公平,远教活动日的观摩课授课教师将由教务处提前抽签确定,而非事先安排,这样可以为所有教师提供参与的机会。
(三)加强远教教研与科研工作
(四)发挥远教设备的教学效益
学校领导应坚持“宁可用坏,不可放坏”的理念,鼓励并支持教师大胆使用远教设备,积极探索其教学潜力。根据教师年龄段和教学经验的不同,设置信息技术整合课程的使用频次:45岁以下的教师每学期需进行不少于25节信息技术整合课,46至55岁的教师不少于20节,55岁以上的教师不少于10节。
远程教育教学工作总结3
学校基本情况
在这一部分,可以加入一些具体的数据或例子,说明远程教育对教学质量提升的影响。比如,可以列举一些教学案例或学生成绩的改善情况,以强调远程教育对学校的实际帮助。
领导重视、机构健全
除了描述机构建设外,可以介绍一些成功的领导小组带来的具体改变。例如,哪些教师因此得到更多支持或资源。
制度完善
这一部分可以强调制度的实际*作效果。比如,制度的落实对设备维护、教学计划执行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它们是如何提升学校远程教育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设备管理
在这里可以加入一些设备管理的最佳实践,特别是如何确保设备的长期有效使用和维护,以及这些做法是如何帮助学校避免设备损坏和丢失的情况。
应用情况
这一部分可以添加更多教学案例或教研成果,突出学校教师们在使用远程教育资源方面的创新和成功经验。
做好培训工作
这里可以补充一些成功的培训案例,描述教师们在培训后如何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的情况。
不足之处
在这部分可以加入一些具体的改进措施,以解决教师们在使用远程教育资源方面遇到的挑战。
展望与建议
这里可以更具体地列出未来的行动计划,比如关于硬件建设的时间表、教师培训的具体措施、外宣工作的策略等,使得展望更加可*作和有针对*。
通过在这些部分添加更具体、生动的例子和详细的计划,可以让报告更加具有说服力和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