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通过分享与交流,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其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背景。

大班端午节教案(通用9篇)

通过与同伴互动,学习包粽子和制作香囊,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体验*民间节日的风味。

活动重、难点 端午节的时间(*历五月五日)和包粽子的制作过程。

活动准备 《端午节的传说》故事书,粽子一个,长方形纸和彩*纸各一份。

活动过程

展示实物(粽子),激发幼儿兴趣。

初步了解端午节。

提问小朋友今天是什么节日?

幼儿互相交流,并邀请个别幼儿到前面讲述。重点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时间。

介绍端午节的传说。

讲述《端午节的传说》,让幼儿了解到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屈原投江的那一天是*历五月五日,因此设立了端午节。

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提问: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习惯?

体验包粽子。

(1)让幼儿用长方形纸折成六棱形,并用彩纸装饰,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2)展示并评价幼儿的作品。

活动延伸。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包的粽子都很棒!回家后,可以把你们学会的包粽子的方法展示给爸爸妈妈看哦。


中班端午节教案:《端午》2

设计意图: 端午节是*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独特的文化习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参与者初步了解和体验这些习俗,感受*社会文化的魅力。同时,通过讲述屈原的故事,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2、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分享,丰富他们的端午节体验。 3、让幼儿感受端午节的欢乐气氛,享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点:端午节的各种习俗。 活动难点:促进幼儿之间的积极交流和分享,增加端午节的实际体验。

活动准备: 1、龙舟比赛的图片和鼓。 2、大型粽子模型。 3、关于端午节的PPT资料。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故事导入 从一个花婆婆和她四个孩子的故事开始,他们在重要的节日时回家团聚并带来礼物,引导幼儿思考不同的节日和习俗。

二、基本部分: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1、展示第一个礼物盒―艾蒿,让幼儿猜测节日。 2、依次展示香包、龙舟图片、粽子,引导幼儿猜测端午节。 3、讲解:告诉幼儿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的节日,人们用特别的方式庆祝,如赛龙舟、吃粽子等。介绍端午节的来历和屈原的故事。 4、小组讨论:幼儿分享他们在端午节时做的活动和体验,如艾草的用途和不同口味的粽子。 5、亲手动手:幼儿尝试包粽子,体验包粽子的乐趣和技巧。 6、活动视频:播放赛龙舟的视频,引导幼儿理解并参与龙舟游戏。

三、结束部分 龙舟游戏展示。


中班端午节教案:《端午》3

二、主题目标: 1、认识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了解其风俗和来历,积极参与相关准备和庆祝活动。 2、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培养民族自豪感。

三、环境创设: 1、科学区:摆放艾草和菖蒲,并展示各种形态的香袋。 2、美工区:准备制作长命缕和纸粽子的材料。 3、阅读区: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字条,帮助幼儿识字。 4、表演区:提供头巾和纸棒,让幼儿参与龙舟赛表演。

四、家长工作: 1、与孩子一同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和资料,并向他们讲解相关知识。 2、陪同孩子购买艾草、菖蒲、粽子、香袋、咸鸭蛋等节日物品。 3、与孩子一起观看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4、参加班级的包粽子活动。

五、活动安排: 活动一:端午节风俗和来历 目标:了解端午节的日期、风俗和来历,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初步兴趣,并对屈原产生敬佩之情。幼儿表现:孩子们非常认真地听故事《屈原》,表现出满脸敬佩的神情。当听到屈原投江时,他们发出惊叹和遗憾的声音,有些孩子还积极分享他们从家长那里听到的端午节知识。

活动二:艾草和菖蒲 目标:观察艾草和菖蒲的外观,了解它们在端午节的特殊用途。幼儿表现:有几位幼儿特地让家长购买艾草和菖蒲,我们在教室内外展示它们。孩子们对此感到新奇,虽然之前有见过但不知名字和用途,纷纷向老师询问。老师解释了艾草和菖蒲的名称及其在端午节上的辟邪作用,尽管孩子们对辟邪的概念不甚了解,但他们认为这些草*很厉害,如同一把剑一般。

活动三:粽子和香袋 目标: 1、体验粽子香袋的美丽。 2、学习叠制锥形的技能。 3、培养做事细心的习惯。幼儿表现:幼儿们兴奋地展示他们制作的粽子,说:“看!我包的粽子很大!”“我的粽子结实!”“我们的粽子*彩鲜艳,好漂亮!”下午,他们发现老师把他们做的纸粽子串起来悬挂在教室里,都感到非常自豪。

家长反馈:家长们在接孩子时都赞叹教室里悬挂的一串串粽子香袋非常漂亮。


端午节的大班幼儿教案4

活动目标: 通过以独特视角、创新做法和真情感悟,培养同学们的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增加对世博知识的了解,加深对祖国的情感,激发参与世博、支持世博的主人翁意识,同时确立远大理想并不懈奋斗的人生目标。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介绍我国的传统节日,引导同学们回忆和分享他们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和体验。

引出主题:“走进端午”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活动一:端午说由来

端午节的别称及其多样*,鼓励学生分享不同的端午节称谓。

学生交流关于端午节由来的各种说法,展开讨论。

学生讲述端午节的两个主要故事:《曹娥救父》和《屈原投江》。

主持人进行本部分的小结。

三、活动二:端午话习俗

端午节的各地习俗自由交流,让同学们分享和比较不同地区的端午节传统。

多媒体课件介绍端午节最具代表*的习俗之一——赛龙舟,并与学生讨论赛龙舟的意义和起源。

学生交流端午节品尝粽子的习俗,介绍粽子的由来和制作方法。

主持人进行本部分的小结。

四、活动三:端午赛诗会

简要介绍屈原及其作品,解释为何端午节也称作“诗人节”。

学生朗诵端午节相关的诗篇,展示他们的朗诵才艺和对节日的理解。

主持人对学生朗诵和屈原爱国精神的重要*进行小结。

五、活动四:谈感受,激发情感

学生分享今年与往年端午节的不同体验,并表达个人感受和情感。

学生讨论如何通过端午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关心和支持地震灾区的小朋友。


端午节幼儿园小班教案5

端午是我国传统佳节,让小朋友更加彻底的了解端午的各种文化,下面就跟随百分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端午节幼儿园小班教案吧!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喜欢和老师、小朋友一起玩玩、尝尝,共享节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粽子、鸡蛋、艾蒿、荷包、五彩线、端午图片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出端午的由来。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端午节)你们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那我们一起来听听端午节的由来,好吗?

2.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谈谈端午的习俗。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班的门上挂的是什么呀?(菖蒲)那为什么要挂艾蒿呢?(因为端午节要到了,挂艾蒿是端午节的习俗)小朋友们,你们知不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呢?

(1)挂艾叶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种叫芳香油的东西,可以用来杀虫防病虫害,它的香气可以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的作用。

(2)赛龙舟:屈原投湖自杀的时候呢,有许多人划船去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可是却没有能够把屈原就上来,后来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划龙舟来纪念这件事。

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们怕河里的鱼虾把他的尸体吃掉,就将糯米包在粽叶中,投到河里喂鱼。

(3)佩香包:端午节的时候小朋友们都要戴上香包,驱邪之意,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闻起来香香的,香包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可以挂在脖子上,也可以带在手腕上,好看极了!

(4)五彩绳:在端午节人们编各种彩*的带子挂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3.学习儿歌《五月五》。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五月五,是端阳,插艾蒿,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4.吃粽子

(1)观察粽子的外形和颜*。

师: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

(2)认识粽叶。

师: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3)幼儿品尝。

师: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吃过哪些粽子?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

(4)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四)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共同品尝端午食品。

相关课件下载:

端午节的故事(flash课件)

社会活动ppt课件:端午节

端午节配音PPT故事:粽子里的故事

小班端午节儿歌《五月五》PPT配音课件


端午节教案小班6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节日的形式多种多样,怎么让小朋友有个快乐的端午节呢?下面就跟随百分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端午节教案小班吧!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一、设计思考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民间隆重的传统节日,蕴涵着丰富的民俗,吃粽子,吃咸蛋、吃“五黄”,戴五*线,佩戴香囊,赛龙舟等。为了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感受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使其对传统文化越来越单薄的现代儿童重新认识、接受、喜爱过传统节日,并希望从小为孩子一生的文化向往奠基,扎下传统文化的根。我们小班年级老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各班开展了实践动手*作活动《打扮蛋宝宝》。

二、活动目标:

1、初步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吃粽子、吃

学习用“滚贴”的方式,大胆进行装饰活动。

2、感受参与创造*活动的乐趣,在活动中教育幼儿学习整理物品,注意个人整洁。

三、活动准备:

1、空蛋壳、记号笔、油画棒、即使贴、剪*

2、装饰好的三个彩蛋。

四、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马上要什么节日到来了?(端午节)端午节是我们*人的节日,这一天很特别,大家都会举行一些庆祝活动:像吃粽子、咸鸭蛋等……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有三个打扮一新的鸭蛋宝宝也来到了我们教室,小朋友,看看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二)欣赏彩蛋,了解装饰彩蛋的方法。

1、出示三个彩蛋,幼儿欣赏

提问:你喜欢这些彩蛋吗?它们分别是怎么打扮的?

2、尝试用“滚贴”的方式装饰蛋

a:交代要求:

(1)第一步,在蛋宝宝的身上滚上胶水,要求每个地方都要沾上胶水,但不能太多。

(2)让蛋宝宝躺在装满彩*纸头的盘子里,翻个身,滚一滚跳个舞,让彩纸均匀地贴在蛋宝宝的身上。

b:幼儿*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彩蛋展览,相互评价


大班端午节教案7

怎么引导孩子了解端午的来历,下面是由百分网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大班端午节教案,喜欢的可以收藏一下!了解更多详情资讯,请关注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端午节是*的传统节目之一。

2、体验*民间节目的韵味。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初步了解*农历记年的方法。

2、幼儿用书:《快乐端午节》。

活动过程:

1、幼儿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节。

★教师:今天是什么日子?

★幼儿和同伴交流。

★请个别幼儿在全班面前表述,重点引导幼儿表述端午节的时间。

★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端午节是*农历的五月五日。

2、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教师: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有没有小朋友知道它的传说故事?

★幼儿相互交流。

★教师请两名幼儿讲述,大家分享端午节的传说。

★教师小结:古代楚国的诗人屈原非常热爱自己的国家,在秦国攻破楚国京都时,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农历五月五日,在写下了诗歌《怀沙》之后,抱石投汩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老百姓非常悲痛,纷纷涌到汩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3、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教师: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有哪些活动,为什么进行这样的活动?

★幼儿分组交流。

★每组选1名幼儿在集体面前发言。

★教师小结:端午节人们会进行许多活动,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配香囊等。

4、引导幼儿看幼儿用书,巩固对端午节的了解。

★教师:书上有许多活动,请你找出端午节里人们的活动。

★幼儿认读,并完成幼儿用书上的练习。


端午节教案中班8

端午佳节快到了,怎么把端午节的习俗文化介绍给孩子呢?下面是由百分网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端午节教案中班,喜欢的可以收藏一下!了解更多详情资讯,请关注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教案:手工活动《包香包》

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有挂香包的习俗,初步了解香包的功用及制作材料。

2、尝试看制作香包图进行制作香包,感受自制香包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制作香包所需的材料(香料、毛线、彩纸、双面胶等)。

2、各种图形香包的制作图一张,示范香包若干个。

3、民间音乐的磁带。

活动过程:

一、出示香包,观察香包,了解挂香包的用途,激发自制香包的兴趣。

"什么叫香包?端午节人们为什么要挂香包?"小结:挂香包是端午节的一种风俗。端午节小孩挂香包,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二、学习制作香包的方法。

1、出示制作图,引得幼儿进行学习看懂制作图。

①"你们想做香包吗?""做香包需要哪些材料?""怎样做香包呢?"②出示制作图,问:"这是制作香包的制作图,这样看这幅图呢?"(引得幼儿按图的顺序号来制作香包)2、教师示范制作香包,幼儿边看边按制作图说出制作香包的方法。

3、请幼儿想一想自己想做一个什么形状的香包。

三、在音乐声中,尝试自制香包。

幼儿进行自己看制作图制作香包活动,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帮助个别幼儿。

四、把做好的香包挂在胸前,互相观赏,体验自制香包的快乐。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能使幼儿学会通过剪贴、粘贴制作香包,体验制作香包所带来的快乐。同时,培养幼儿通过观察制作图的顺序了解制作香包的方法,这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也使得幼儿在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

活动存在的问题:老师在示范制作香包时,示范的香包图形比较简单,但幼儿比较喜欢做较难的心形香包。所以出现一部分幼儿制作起来比较困难,不能独自完成制作香包。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教案9

关于端午节的内容你了解多少?你知道幼儿园中班端午节教案怎么做比较好吗?下面是小编准备的幼儿园中班端午节教案,仅供参考。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教案【1】

活动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如: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

2、在教师的帮助下尝试饱粽子,了解粽子的各种口味。

活动准备:1、插艾草、划龙舟的图片。

2、活动前请家长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来历和包粽子的方法。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幼儿用书中划龙舟的图片,引出活动主题。

教师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知道图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吗?什么节日

人们会举行划龙舟比赛呢?(引导幼儿知道是端午节。)

二、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

1、教师: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2、教师请幼儿说一说。

3、教师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4、教师:端午节为什么要划龙舟呢?教师讲述划龙舟的来历。

5、教师:你们知道端午节初了吃粽子、划龙舟之外,还有什么风格习惯吗?教师展示艾草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艾草的原因。

6、带领幼儿学习简单的端午节儿歌。

(儿歌: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呀真热闹。)

三、让幼儿完整听屈原的故事

1、故事中的屈原是一位什么人呢?

2、他为什么要跳江自杀呢?

3、人们为什么要包粽子、吃包子和划龙舟呢?

教师小结:原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们国家古代的一位伟人,他的名字叫屈原,他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一心为国家大事担忧,眼看着国家就要面临灾难却无法挽救,于是整天忧心忡忡,

不久,这位怀才不遇的诗人就跳江自杀了!但是他的尸体一直都没有找到!他自杀的时候刚好快到五月初五了,人们就把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在端午节要赛龙舟、吃粽子。

赛龙舟是为了赶跑河里的鱼虾,怕他们吃掉屈原的尸体,在河里投包子、粽子喂饱鱼虾,也是怕他吃掉屈原的尸体!由此可见屈原他是一位多么受人尊重与爱戴的人啊

四、请幼儿说说自己过端午节的经历。

教师:马上就是端午节了,我们家里都已将开始包粽子了,你们包粽子要用到哪些工具呢?

1、这些包粽子的工具要作哪些准备呢?

教师小结:每年的端午节我们都要包粽子和包子。

包粽子要用粽叶和糯

米,根据个人的口味,人们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猪肉,做成咸粽子;也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红枣,做成甜粽子!活动结束!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教案【2】

一、设计思考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主题教育活动,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丰富以下主要经验:①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②端午节有吃五黄、挂五端以驱毒避虫的习俗。

“五黄”指黄豆做的粽子、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和黄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

③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习俗。

④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

⑤端午节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如:有关屈原的传说等。

二、主题活动目标

年龄段

主要目标

中班

(1)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如:吃

粽子、挂艾草等;

(2)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3)喜欢和大家一起共度端午节,积极参与端午节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三、主题活动实施概况

年龄段

序号

活动内容

主要涉及领域

组织形式

中班1屈原的故事

语言

集体

2童谣《拍手歌》

语言

分组

3观看赛龙舟

社会

集体

4美丽的龙舟

艺术

集体

5龙舟竞赛

健康

集体

6我爱吃粽子

科学

集体

7端午节亲子活动

综合

年级组活动

四、主题活动环境创设及资源利用

环境创设

(1)园内大厅布置“赛龙舟”的场景;

(2)班级中陈列幼儿收集的与端午节有关的物品,悬挂艾草、粽子、鸭蛋、香包等;

(3)各班以端午节为主题更换主题墙饰,展示幼儿参与端午节活动的全过程及在活动过程中的发现、收获与体验:①中、大班可以以“我的调查”、“我的发现”等为标题展示幼儿端午节活动进展情况,如:有关端午的

问题以及对端午的传说与习俗方面的调查资料等;②小班则可以以“我们在端午节里”为题展出幼儿的活动情况;

(4)区域中提供与主题相关的*作材料,如:①图书角:提供有关端午节的图书、图片,供幼儿欣赏、阅读;②体育角:提供“赛龙舟”游戏所需的竹竿、彩条、纸棍、小旗等,供幼儿游戏;③动手区:中、大班

提供纸、线等材料供幼儿尝试包粽子、缝香包、编鸭蛋网,小班提供油泥让幼儿尝试自制绿豆糕、鸭蛋。

(5)家长园地:介绍主题活动中须请家长配合的内容、主题活动进展情况等

资源利用

(1)请家长协助幼儿进行相关资料的调查及收集,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

(2)请家长来园参加活动,和老师、幼儿共同感受节日做做、玩玩、尝尝的快乐;

(3)在本地组织“赛龙舟”活动时,组织师幼前往参观并摄像

五、主要教育活动方案

(二)中班

活动一:屈原的故事

主要涉及领域:语言

活动目标:

1.欣赏端午节传说中有关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

2.能认真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述,乐于在集体中交流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活动准备:

有关《屈原的故事》的图片。

活动过程:

1.观看图片,倾听《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指导语:你们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

2.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敬佩之情。

★指导语:①人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为什么要纪念屈原呢?②人们是用哪些方法来纪念屈原的?③假如你是屈原,国君不接受劝告,你会怎么做?(教育幼儿珍惜生命,以积极的方式解决问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