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备社区环境卫生管理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全民城市意识,人人参与城市管理,不断提升我社区的城市管理水平,强化“共创文明城市,共建美好家园”的观念,我社区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达到不断提高全民城市意识,有效激发人人参与城市管理的目的。
一、宣传发动
1.在社区、居民小区等居民集中的地方广泛社区宣传橱窗、宣传栏、大力开展知识、法规和城市环境常识的宣传。
2.展出宣传展板,采用过街横幅、标语、发放宣传资料,开展面对面的、互动式的宣传活动,集中宣传创建活动中群众关心
3.成立以书记为主要负责人,社区有关人员和志愿者到市民学校进行学习,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将社区的图书室、活动室等向社区居民开放。
4.积极与有关部门配合,计划在2011年8月16日通过开展以下会议(1)社区干部会,(2)社区组长会,(3)社区物业管理人员会,积极征求意见和建议,认真把宣传工作落到实处。
二、全面实施
1.环境卫生专项治理活动。
全面清理、清除居民庭院、铁路沿线、生活垃圾、建筑残土和各类杂物,消除环境卫生死角,并增设垃圾桶10余个,净化社区环境。
2.小广告、牛皮癣专项治理活动。
全面清理道路两侧乱贴乱画、乱堆乱占、乱设乱挂等“六乱”行为。对大街小巷“牛皮癣”进行彻底清除,对现存的小张贴、小广告通过开展全面清理,实现不留痕迹,有效的控制小广告的产生。
3.整治居民小区环境。
严禁居民小区内乱搭建乱拆改,清除乱堆乱占乱贴,完善小区内道路等设施,达到“洁、安、静、美”标准,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4.集中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
充实调动志愿者队伍,组织开展治安巡逻,卫生保洁志愿者对重点路段、公共场所进行巡查督查,制作不文明行为,倡导文明风尚。
5.文明创建提升工程。
(1)素质提升:依托市民学校等载体开展居民素质教育,通过评选道德模范、五好文明家庭、文明市民、文明经营户、爱岗敬业先进个人,不断提高市民素质。
(2)环境提升:一是鼓励居民自筹资金修建居民支巷,二是清除垃圾,见缝插绿,墙体美化,环境优美。
(3)管理提升:实行“网格化”管理,形成长效机制。
7.社区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继续实施专项活动,整改到位,认真做好迎接省、市、街道对卫生管理工作的检查。
三、工作职责
1.成立领导组织
社区成立环境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和督查小组,配保洁员至少7名,社区干部分组包保到片,负责对本社区范围内公共场所、街道等实行12小时保洁,并负责清理垃圾堆周围的垃圾,及时处理填埋本社区的垃圾。
2.领导职责
定期不定期对督查小组工作情况进行抽查,凡发现督查人员履责不到位、工作不落实的,按照相关规定,从严从重查处相关责任人员。
3.督查职责
督查小组每天至少开展1次的定期检查,并根据工作情况开展不定期检查,在督查中认真填好督查表,对发现的问题,必须逐一登记,逐一进行回访,确保每个问题都能得到整改落实。
2011年8月12日
企业设备管理实施方案2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目的
为加强设备管理,确保设备安全、合理、有效地发挥其*能,使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长周期、安全稳定地运转,特制定本规定。
1. 收费站应负责对车道机电设备的台账登记、维修、保养等日常管理工作。
2. 收费站站长应负责新设备的申报工作。
3. 征费稽查股负责对新设备的改造及验收工作。
第二章 设备使用规定
第四条 对于两班或三班连续运转的设备,岗位人员在交接班时,必须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详细交接。交接内容包括设备运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原有缺陷的变化、运行参数的波动、故障及处理情况等。
第五条 如果收费人员在*作过程中发现设备故障,必须立即停止*作,并逐级报告班长及收费站长,及时向征费稽查股上报,同时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
第六条 收费站应指定专人负责设备的日常保养工作,并严格按照*作规程和使用办法进行管理。对于未按照规定*作,导致设备丢失或损坏的人员,需接受相应处罚。
第七条 非收费单位的设备维修人员不得*作车道机设备。
第三章 设备维护保养规定
第八条 现场使用的生产设备必须有统一编号,以便于进行维护和保养。
第九条 根据设备的*能、使用频率等因素,收费站应制定《设备定期维修保养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第十条 每次班前班后,收费人员必须认真检查设备,确保设备整齐、清洁、润滑并处于安全状态。如果班中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上报并进行排除,同时做好交班记录。
第十一条 当设备发生损坏、丢失或其他事故时,应迅速向设备管理部门报告,查明原因,填写损坏或丢失报表,并办理清账手续。
第十二条 所有设备一般不得私自拆改。如确需拆改,必须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并报征费稽查股审批。
第二十条 对于无法修复或无修复价值的设备,使用部门应提出报废申请。经过技术鉴定后,填写《设施报废单》,并经分公司征费科审核,报主管领导批准后进行报废,并在《机电设备台账》中标明相关情况。
村级环境卫生红黑榜实施方案3
根据《年农村卫生人员培训计划》、《年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大纲》以及《年农村卫生人员培训考核评估方案》的相关要求,特制定本年度的培训实施方案。
一、培训目标
通过本次培训,旨在提高农村卫生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为推动农村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具体目标包括:
1. 提升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员的服务水平;
2. 提高乡镇卫生院*剂人员的专业素养;
3. 增强村卫生室人员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二、培训安排
(一)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员培训
1. 培训对象及名额:
面向具有一定公共卫生工作经验的人员,计划每乡镇卫生院选派1人,共计152人。
2. 培训内容:
具体内容依据《年省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大纲》执行。
3. 培训方式:
本次培训采用集中面授与临床实习相结合的方式,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
4. 组织实施:
由省农村卫生人员培训中心和市卫生局共同负责组织、管理与实施。
5. 培训时间与地点:
培训周期为130天,其中理论学习为30天(5月18日至6月16日),由省卫生厅委托省农村卫生人员培训中心负责组织实施;进修学习时间为100天(3月15日至7月15日),由市卫生局负责,培训地点在县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进行。
(二)乡镇卫生院*剂人员培训
1. 培训对象:
面向具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中青年骨干,计划每乡镇卫生院选派1名人员,共152人。
2. 培训内容:
依据《年省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大纲》安排相关课程。
3. 培训方式:
采用远程视频教学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确保理论学习与实践*作相得益彰。
4. 组织实施:
由市卫生局负责组织实施该项培训。
培训将在市卫生学校进行,具体时间安排为10天(4月10日至4月20日)。
(三)村卫生室人员培训
1. 培训对象:
2. 培训内容:
课程内容按照《年省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大纲》执行。
3. 培训方式:
结合远程视频教学、案例分析及临床进修学习,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提升学员的实务能力。
4. 组织实施:
由县(市、区)卫生局负责组织实施。
5. 时间安排与培训地点:
理论学习为30天,进修学习为60天,具体时间安排由各县(市、区)自行确定。理论学习需在4月30日前完成,进修学习则应在6月30日前完成。城市区的村卫生室人员理论学习时间为洛龙区(3月15日至4月15日),其余各区为4月16日至5月16日。
理论学习将通过县(市、区)教学基地进行远程视频授课,城市区人员统一在市第二卫生职业中专进行。临床进修由各县(市、区)组织,并安排在县级医疗机构或乡镇中心卫生院进行。
三、师资与培训教材
1. 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员与*剂人员的理论培训师资、教材,以及村卫生室人员的影像教学和教材,将由省农村卫生人员培训中心负责安排。
2. 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员与村卫生室人员的临床进修师资,将由承担进修任务的医疗机构安排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担任带教老师。
四、培训资金
(一)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员培训
进修学习阶段将按照每人每天5元的标准补助住宿费,资金由市卫生局统一拨付至承担进修任务的医疗机构。
(二)乡镇卫生院*剂人员培训
每人每天补助28元,其中15元用于教材编写、课件制作、远程视频教学、在线答疑与考核发证,剩余13元用于培训基地的教学场地及管理费用,资金由省卫生厅统一拨付至省农村卫生人员培训中心。
(三)村卫生室人员培训
村卫生室人员的培训将按照每人每天3元标准补助住宿费用,资金由县(市、区)卫生局拨付至承担理论培训及进修学习的机构。理论学习阶段,每人每天将补助7.5元教学费用,资金由省卫生厅拨付至省农村卫生人员培训中心,其中3.5元用于教材编写、课件制作、远程视频教学、在线答疑与考核发证,4元将用于培训基地的教学管理与场地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