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蝶恋花》
2、剪裁用尽春工意,浅蘸朝霞千万蕊----《木兰花》
3、赏析
雨霖铃,是柳永著名的代表作。这首词是词人在仕途失意,不得不离京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时写的,是表现江湖流落感受中很有代表*的一篇。这首词写离情别绪,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词的主要内容是以冷落凄凉的秋景作为衬托来表达和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宦途的失意和与恋人的离别,两种痛苦交织在一起,使词人更加感到前途的暗淡和渺茫。----《雨霖铃》
4、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玉蝴蝶》
5、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八声甘州》
6、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7、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凄然,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闲。
8、夜雨滴空阶,孤馆梦回,情绪萧索。一片闲愁,想丹青难貌。秋渐老、蛩声正苦、夜将阑,灯花旋落。最无端处,总把良宵,祗恁孤眠却。
佳人应怪我,别后寡信轻诺。记得当初,翦香云为约。甚时向、幽闺深处,按新词、流霞共酌。再同欢笑。肯把金玉珍珠博。----《尾犯》
9、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忆帝京》
10、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想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念去去,千里烟波雾霭沉沉,楚天阔。----《雨霖铃》
11、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阻追游,没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曲玉管》
12、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定风波》
13、其奈风流端正外,更别有,系人心处。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昼夜乐》
14、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望海潮》
15、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
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
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少年游》
菜根谭名句欣赏2
1、责人者,原无过于有过之中,则情平;责己者,求有过于无过之内,则德进。
2、盖志以澹泊明,而节从肥甘丧也。
3、富贵名誉自道德来者,如山林中花,自是舒徐。繁衍自功业来者,如盆槛中花,便有迁徙废兴。若以权力得者,其根不植,其萎可立而待矣。
4、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
5、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当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当严,待庸众之人宜宽严互存。
6、肝肠煦若春风,虽囊乏一文,还怜茕独;气骨清如秋水,纵家徒四壁,终傲王公。
7、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头;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切莫放手。
8、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头;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莫便放手。
9、两个空拳握古今,握住了还当放手;一条竹杖挑风月,挑到时也要息肩。
10、以积货财之心积学问,以求功名之心求道德,以爱妻子之心爱父母,以保爵位之策保国家。出此入彼,念虑只差毫厘,人品直差天渊矣。人胡不猛然转念哉?
11、花开花谢春不管,拂意事休对人言;水暖水寒鱼自知,会心处还期独赏。
12、立业建功,事事要从实处着脚,若稍慕虚名,便成伪果;讲道修德,念念要从虚处立基,若稍计功效,便落尘俗。
13、发落齿疏,任幻形之凋谢;鸟吟花开,识自*之真如。
14、黄鸟情多,常向梦中呼醉客;白云意懒,偏来僻处媚幽人。
15、人只一念贪私,便销刚为柔,塞智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故古人以不贪为宝,所以度越一世。
16、意气与天下相期,如春风之鼓畅庶类,不宜存半点隔阂之形;肝胆与天下相照,似秋月之洞彻群品,不可作一毫暧昧之状。
17、人情反覆,世路崎岖。行不去,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务加让三分之功。
18、*持既坚,又当混迹风尘,使此心见可欲而亦不乱,以养吾圆机。
19、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宽,使人无不平之叹;身后的惠泽要流得长,使人有不匮之思。
20、贫贱所难,不难在砥节而难在用情;富贵所难,不难在推恩,而难在好礼。
21、酷烈之祸,多起于玩忽之人;盛满之功,常败于细微之事。故语云:“人人道好,须防一人着脑;事事有功,须防一事不终。”
22、以积货财之心积学问,以求功名之念求道德,以爱妻子之心爱父母,以保爵位之策保国家,出此入彼,念虑只差毫末,而超凡入圣,人品且判星渊矣。人胡不猛然转念哉!
23、故君子欲无得罪于昭昭,必先无得罪于冥冥。
24、舌存常见齿亡,刚强终不胜柔弱;户朽未闻枢蠹,偏执岂能及圆融。
25、把握未定,宜绝迹尘嚣,使此心不见可欲而不乱,以澄悟吾静体。
26、当是非邪正之交,不可稍迁就,稍迁就则失从违之准;值利害得失之会,不可太分明,太分明则起趋避之私。
27、千载奇逢,无如好书良友;一生清福,只在碗茗炉烟。
28、肝受病则目不能视,肾受病则耳不能听;受病于人所不见,必发于人所共见。
29、藜口苋肠者,多*清玉洁;衮衣玉食者,甘婢膝奴颜。
30、芝草无根醴无源,志士要当猛奋翼;彩云易散琉璃脆,达人宜早回头。
31、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上履过。
32、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惟少事者方知少事之为福;惟平心者始知多心之为祸。
33、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之;天劳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扼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天且奈我何哉!
34、昼闲人寂,听数声鸟语悠扬,不觉耳根尽彻;夜静天高,看一片云光舒卷,顿令眼界俱空。
35、降魔者先降自心,心伏则群魔退听;驭横者先驭此气,气平则外横不侵。
36、*存要有真宰,无真宰则遇事便倒,何以植顶天立地之砥柱!应用要有圆机,无圆机则触物有碍,何以成旋乾转坤之经纶!
37、待人而留有余,不尽之恩礼,则可以维系无厌之人心;御事而留有余,不尽之才智,则可以提防不测之事变。
38、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
39、士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立业建功,事事要从实地着脚,若少慕声闻,便成伪果;讲道修德,念念要从实处立基,若稍计功效,便落尘情。
40、福不可邀,养喜神以为招福之本;祸不可避,去杀机以为远祸之方。
41、盖世的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的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
42、荣宠旁边辱等待,不必扬扬;困穷背后福跟随,何须戚戚。
43、众人以顺境为乐,而君子乐自逆境中来,众人以拂意为忧,而君子忧自快意中起。盖众人忧乐以情,而君子忧乐以理也。
44、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月光风,草木欣欣,可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45、一场闲富贵,*争来,虽得还是失;百岁好光*,忙忙过了,纵寿亦为夭。
46、容得*情上偏私,便是一大学问;消得家庭内嫌隙,堪称一大经纶。
47、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48、地宽天高,尚觉鹏程之窄小;云深松老,方知鹤梦之悠闲。
49、功名富贵,直从灭处观究竟,则贪恋自轻;横逆困穷,直从起处究由来,则怨尤自息。
50、可风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51、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为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为尤高。
52、廉官多无后,以其太清也;痴人每多福,以其近厚也。故君子虽重廉介,不可无含垢纳污之雅量。虽戒痴顽,亦不必有察渊洗垢之精明。
53、立百福之基,只在一念慈祥;开万善之门,无如寸心挹损。
54、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知此,可以免蹭蹬之忧,可以消躁急之念。
55、欲其中者,波沸寒潭,山林不见其寂;虚其中者,凉生酷暑,朝市不知其喧。
56、宇宙内事要力担当,又要善摆脱。不担当,则无经世之事业;不摆脱,则无出世之襟期。
57、用人不宜刻,刻则思效者去;交友不宜滥,滥则贡谀者来。
58、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59、宠利毋居人前,德业毋落人后,受享毋逾分外,修持毋减分中。
60、讨了人事的便宜,必受天道的亏;贪了世味的滋益,必招*分的损。涉世者宜蕃择之,慎毋贪黄雀而坠深井,舍隋珠而*飞禽也。费千金而结纳贤豪,孰若倾半瓢之粟,以济饥饿之人;构千楹而招来宾客,孰若葺数椽之茅,以庇孤寒之士。
61、多栽桃李少栽荆,便是开条福路;不积诗书偏积玉,还如筑个祸基。
62、芝草无根醴无源,志士当勇奋翼;彩云易散琉璃脆,达人当早回头。
63、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之谓明;必胜非勇,能胜能不胜之谓勇。
64、处世而欲人感恩,便为敛怨之道;遇事而为人除害,即是导利之机。
65、苍蝇附骥,捷则捷矣,难辞处后之羞;萝茑依松,高则高矣,未免仰攀之耻。所以君子宁以风霜自挟,毋为鱼鸟亲人。
66、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所以福来不必喜,要看他会受;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祸儆之,所以祸来不必忧,要看他会救。
67、吾人必适志于花柳烂熳之时,得趣于笙歌腾沸之处,乃是造化之幻境,人心之妄念也。须从木落草枯之后,向声希味淡之中,觅得一些消息,才是乾坤之橐籥,民物之根宗。
68、攻人之恶勿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勿过高,当使其可从。
69、忽睹天际彩云,常疑好事皆虚事;再观山中古木,方信闲人是福人。
70、径路窄处,留一少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法。
71、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日光风,草木欣欣。
72、持身如泰山九鼎凝然不动,则愆尤自少;应事若流水落花悠然而逝,则趣味常多。
73、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74、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还有迷,总不如自悟之了了;意兴从外境而得者,有得还有失,总不如自得之休休。
75、今人专求无念而终不可无,只是前念不滞后念不迎。
76、遍阅人情,始识疏狂之足贵;备尝世味,方知淡泊之为真。
77、遇过变而不仓忙,须向常时念念守得定;欲临死而无贪恋,须向生时事事看得轻。
78、天地之气,暖则生,寒则杀。故*气清冷者,受享亦凉薄。惟气和暖心之人,其福亦厚,其泽亦长。
79、吾人必适志于花柳烂熳之时,得趣于笙歌腾沸之处,乃是造化之幻境,人心之妄念也。须从木落草枯之后,向声希味淡之中,觅得一些消息,才是乾坤之橐龠,民物之根宗。
80、看破有尽身躯,万境之尘缘自息;悟入无坏境界,一轮之心月独明。
柳永雨霖铃赏析3
全词虽为直写,但叙事清楚,写景非常精致,渲染离愁的主题。全诗如下: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注释】
①长亭:古代在交通要道边每隔十里修建一座长亭供行人休息,又称“十里长亭”。靠近城市的长亭往往是古人送别的地方。
②凄切:凄凉急促。
③骤雨:急猛的阵雨。
④都门:国都之门。这里代指北宋的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
⑤帐饮:在郊外设帐饯行。
⑥无绪:没有情绪。
⑦兰舟:古代传说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南朝梁任?P《述异记》。这里用做对船的美称。
【译文】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
【赏析】
全词分上下两阕。
上阕主要写饯行时难舍难分的惜别场面,抒发离情别绪。
起首“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写环境,点出别时的季节是萧瑟凄冷的秋天,地点是汴京城外的长亭,具体时间是雨后*冷的黄昏。通过这些景物描写,融情入景,点染气氛,准确地将恋人分别时凄凉的心情反映了出来,为全词定下凄凉伤感的调子。真正做到了字字写景而字字含情。
“都门帐饮”是写离别的情形。在京城门外设帐宴饮,暗寓仕途失意,且又跟恋人分手。“无绪”,指理不出头绪,有“剪不断,理还乱”的意思。写出了不忍别离而又不能不别的思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正在难分难舍之际,船家又阵阵“催发”。透露了现实的无情和词人内心的痛苦。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是不得不别的情景。一对情人,紧紧握着手,泪眼相对,谁也说不出一句话来。这两句把彼此悲痛、眷恋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写得淋漓尽致。一对情人伤心失魄之状,跃然纸上。这是白描手法,所谓“语不求奇,而意致绵密”。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写别后思念的预想。词中主人公的黯淡心情给天容水*涂上了*影。一个“念”字,告诉读者下面写景物是想象的。“去去”是越去越远的意思。这二字用得极好,不愿去而又不得不去,包含了离人无限凄楚。只要兰舟启碇开行,就会越去越远,而且一路上暮霭深沉、烟波千里,最后漂泊到广阔无边的南方。离愁之深,别恨之苦,溢于言表。从词的结构看,这两句由上阕实写转向下阕虚写,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下阕着重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景。
开头作者先宕开一笔,把自己的感情赋予普遍的意义:“多情自古伤离别”。意谓自古以来多情者都会因离别伤心。“自古”两字,从个别特殊的现象出发,提升为普遍、广泛的现象,扩大了词的意义。但接着“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则强调自己比常人、古人承受的痛苦更多、更甚。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作者把古人这种感受融化在自己的词中,而且层层加码,创造出新意。
“今宵”三句蝉联上句而来,是全篇之警策。成为柳永光耀词史的名句。这三句本是想象当晚旅途中的况味,遥想不久之后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却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这画面之中。这句景语似工笔小帧,无比清丽。清人刘熙载《艺概》中说:“词有点,有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也就是说,这四句密不可分,相互烘托,相互陪衬,中间若插上另外一句,就破坏了意境的完整*,形象的统一*,而后面这两个警句,也将失去光彩。
再从此后长远设想:“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四句更深一层推想离别以后惨不成欢的境况。此后漫长的孤独日子怎么挨得过呢?纵有良辰好景,也等于虚设,因为再没有心爱的人与自己共赏;再退一步,即便对着美景,能产生一些感受,但又能向谁去诉说呢?总之,一切都提不起兴致了。这几句把词人的思念之情、伤感之意刻划到了细致入微、至尽至极的地步,也传达出彼此关切的心情。结句用问句形式,感情显得更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