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本课生字。
2. 体会作者仔细观察事物,对其进行清晰具体地描写的技巧。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如何将事物描绘得清晰具体,掌握观察事物和撰写游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启发学生分享吹泡泡的经历和感受。
二、生字认读检查:
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指名学生认读,纠正错误。
齐读生字。
将生字整合至课文中,检查朗读情况。
三、课文朗读检查:
开火车接读课文。
指出朗读错误,提出改进要求。
快速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四、合作探究交流课文内容:
确定文章主要内容。
探究课文描写吹泡泡的哪些方面。
归纳要点,板书:
吹泡泡的方法
泡泡的美丽(*彩、形态)
泡泡带来的联想与感受
五、指导朗读:
自由练习朗读,突出泡泡的美丽、神奇和带来的美好幻想。
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比赛朗读、配合朗读。
六、回扣全篇,情感升华:
快速朗读全文,体会作者的快乐心情。
分享本课的学习收获。
七、教师总结和作业布置:
练习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书写本课全部生字。
2. 积累第四五自然段的语言。
3. 口语拓展:分享最喜爱的游戏及玩法。
教学重点:
语言积累第四五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上节课内容。
生字认读检查。
二、生字书写:
多方式认读生字。
提出识字方法。
教师示范难写字。
学生练习书写,组词。
开火车组词。
三、语言积累:
试背四五自然段,寻找窍门。
讲解背诵方法:注重句子联系、顺序。
学生再试背,相互检查。
班级检查背诵,师生评议。
角*朗读、师生配合背诵。
四、口语交际,生活拓展:
谈论最喜爱的游戏。
小组交流,相互补充。
指名分享,师生评议。
鼓励学生尝试记录分享内容。
五、学生谈收获:
六、作业布置:
预习第四课《沙滩里的童话》。
复习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教后记与板书:
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安排设计。
三年级语文上册《吹泡泡》课堂实录2
导入
老师示范吹泡泡。
师:孩子们,老师刚才在干什么呀?
生:吹泡泡。
师:想吹吗?生:想。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吹泡泡。(板书:吹泡泡)
创设活动一
引导学生观察怎么吹
师:吹过的孩子请举手?老师请三个孩子上来展示一下本领。指名上台吹泡泡。
师:其他孩子注意观察他们的动作、表情,吹出的泡泡怎么样?
生吹。
师:孩子们,快看,好多泡泡飞出来了!谢谢你们,请回到座位上。
师: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他们吹泡泡很高兴。
师:你感受到了他们开心的心情。
生:有一位男同学,他吹了,还接住了一个泡泡再吹。
师:你看到了他是怎么吹的。
生:那个男同学吹得很多。
生:这位女同学吹得有点小。
师:看到了泡泡的大小。
生:刚才那位男同学吹的泡泡又大又圆、又好看。
师:她看到了泡泡的什么呀?
生:形状。(板书:形状)
师:咱们班的孩子听得可真仔细。看到了泡泡形状,并且还用到了一个好词——又大又圆。(板书:又大又圆)又大又圆的泡泡像什么呀?
生:西瓜。
师:把这个句子说完整好吗?
生:泡泡像一个西瓜。
师:真棒!你能把这个句子说得更美一点吗?不要紧,再想一想,谁来帮帮他?
生:圆圆的泡泡像一个大西瓜。生:这些泡泡像满天飞舞的雪花。师:真美。生:五颜六*的泡泡又大又圆。
师:她不但看到了泡泡的形状,还看到了泡泡的什么呀?
生:颜*。(板书:颜*)
师:有哪些颜*呀?生:红*、黄*蓝*……
师:这么多的颜*,可以用什么词语来表示?
生:五彩缤纷。师:真棒!(板书:五彩缤纷)生:五光十*。(板书:五光十*)
师:咱们班的孩子真了不起,收集了这么多好词。孩子们想一想,小小的、圆圆的泡泡像什么?
生:像红枣。
师:宝贝儿,把句子说完整。
生:圆圆的泡泡像红枣。
生:小小的泡泡像亮晶晶的珍珠。
师:真棒!掌声送给她,用到了一个好词亮晶晶。(板书:亮晶晶)
生:五彩缤纷的泡泡像又大又圆的棒棒糖。
生:圆圆的泡泡像飞散的蝴蝶。
生:圆圆的泡泡像五光十*戒指。
生:五光十*的泡泡像彩虹。
生:五光十*的泡泡像小灯笼。
生:泡泡像又红又圆的樱桃。
师:让人垂涎欲滴,两三个连在一起的泡泡像什么?
生:两三个连在一起的泡泡像毛毛虫。
师:很可爱。
生:两三个连在一起的像气球。
生:泡泡连在一起好像一串*糖葫芦。
师:你的想象很丰富。
生:泡泡连在一起像一个美丽的蝴蝶结。
师:带在头上一定很美。
生:三两个连起来的泡泡像大树连起来的根。
师:像大树的根连在一块儿,亲密无间。孩子们想一想吹泡泡时有哪些动作呀?
生:他们吹泡泡的时候,都会深深地吸一口气,然后再吹出。师:你观察得很仔细。
生:他们吹泡泡的时候仰起了头。
生:他们脸上露出了笑容。
生:他们吹泡泡的时候都要拿起泡泡圈蘸一下泡泡水。
创设活动二
引导学生体验乐趣
师:在孩子们眼中泡泡多么可爱呀!想玩吗?老师给大家提个醒儿:不要把泡泡水弄到眼睛和嘴里。边玩边观察别人的动作、表情,泡泡的颜*、形状。孩子们,行动起来,尽情地玩吧!生吹。师:你们俩比试比试谁吹的泡泡大。哇,泡泡像彩蝶一样在空中翩翩起舞!我们教室都变成了童话般的泡泡乐园了!
学生在音乐声中吹泡泡。
师:孩子们停下来,收好你们的泡泡瓶,比一比,看哪一组的孩子动作最快。谁愿意告诉老师你刚才是怎么吹的?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我们吹泡泡的时候有好多泡泡,数不清,而且这些泡泡就想下雪花一样,一个一个永远都数不完,颜*也很美。
生:刚才有五个泡泡连在像一朵花,让我想起了一个美丽的花园,有很多花,五光十*的。
师:这一定是仙女住的花园。
生:有很多泡泡像天空飞舞的蝴蝶。
师:很美,是吧!
生:刚才我和她一起吹泡泡,有两个泡泡连在一起就像一只长长的毛毛虫。
师:你怕不怕呀?
生:不怕。师:为什么不怕?
生:因为毛毛虫非常可爱。
生:它们连成一串像一串串葡萄。
师:像一串串怎样的葡萄?
生:美味的葡萄。
师:你想不想吃?
生:想吃。
生:我看见很多泡泡在天空一闪一闪的好像很多星星,永远数不完。
师:掌声送给她,像一颗颗小星星,数不清,多美呀!
生:同学们吹的泡泡有像糖葫芦的,有像花的,仿佛来到了游乐场和花园。
师:你的想象很丰富。
生:我看到两个泡泡连在一起像葫芦一样。
师:这儿有三个句子,(大屏出示)谁能把它填得更好、更美呢?选择最喜欢的一句,先说给同桌听一听。全班交流:生:你瞧,大家吹出来的泡泡各式各样:有的像*糖葫,有的像满天飞舞的雪花,还有的像一串串葡萄,真像魔术师在变戏法呀!
师:你的想象很丰富。
生:看,泡泡的颜*有红*,有黄*,有绿*,有蓝*……真是太美了呀!
师:听你一说确实很美。谁来挑战一下第一个句子?吹泡泡时,我先用泡泡圈蘸一下泡泡液,再把泡泡圈放到嘴边,撅着小嘴巴,然后轻轻一吹,泡泡就飞上了天空。师:她把吹泡泡的过程叙述得很清楚。这三个句子连起来,就是一篇小小的习作。
动笔写作,留住快乐
师:你们想把这份快乐永远留住吗?“最淡的笔墨胜过最强的记忆。”那就把你做过的,看到的,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吧。
出示温馨提示:(可以写孩子们的动作、表情,也可以写泡泡的颜*、形状,以及自己的想法、心情……)
1.生写,师巡视。
2.讲评:例文1讲评方法的指导
师:大部分孩子已经写好了,没写好的也没关系,呆会儿再写,先把笔停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位孩子写的。写了吹泡泡时的动作、泡泡的颜*、形状,自己的心情,书写工整,还用到了好词,如果能不写错别字就更好了。
片段欣赏
吹泡泡也是*心奶奶小时候爱玩的游戏,我们欣赏一下她送给孩子们的两段话。(师读)
师:小小的泡泡在*心奶奶的笔下变得多么有趣呀!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心奶奶的这两段文字也经过了反复地修改。请孩子们把写的片段自己先改一改,再拿给同桌评一评,没写好的孩子继续写。
3.自改,同桌互评。
结束语:这节课孩子们玩得很开心,写得很精彩,只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能写出一篇优美的文章。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吹泡泡》优质教学教案3
【内容简析】
这是一篇*心奶奶回忆儿时玩吹泡泡游戏的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代快乐生活的留恋之情。文章中吹泡泡的过程既清楚又具体,而且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值得反复品味。
【设计理念】
通过读文并结合吹“七彩泡泡”的情境,感受肥皂泡的美丽和神奇,感受*心奶奶用语的优美、生动,培养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易、裂、碗”等10个生字,会写“戏、易”等13个字。
2、学习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事物的,学习如何把事物写清楚、具体。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5自然段。
【重点难点】
学习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事物,把事物写清楚、写具体的。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七彩泡泡、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小朋友,你们平时最喜欢玩什么游戏呢?我们敬爱的*心奶奶小时候最爱玩的是吹泡泡游戏了。同学们一定也玩过这个游戏,对吧?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课文,看看*心奶奶是怎样吹泡泡的,好吗?(板书课题,读题目。)
二、认读生字,理清层次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在文中画出本课生字,读熟会认,再用自己的方法记一记,再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认字方法,“开火车”认读生字。
4、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说说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
5、小组交流。
6、指名回答,全班评议。
(先介绍吹泡泡的时间和地点,接着写怎样吹泡泡及肥皂泡的美丽和神奇,最后写喜欢吹肥皂泡。)
三、朗读课文,质疑问难
1、细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或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归纳难题。
四、作业
1、抄写字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朗读,引入新课
1、指名朗读。
2、全班评议。
二、精读课文,感悟理解
1、学习第3、4自然段。
(1)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小时候是怎样玩吹泡泡的?并把相关内容画出来。
(2)用自己的话说说玩吹泡泡的过程。
(3)同桌互相说,然后派代表说,师生评议。
(4)出示课文第3自然段,一边指导朗读,一边体会*心奶奶小时候是怎样把吹泡泡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的。
①文中哪些词用得好?用重点号标出来,并说说为什么用得好。
②指名回答,全班评议,教师随机指导:“放”“加”“和弄”“沾”“吹”“一提”等用词精当,且描写有条理。
(5)让学生吹七彩泡泡,亲身感受课文中所描述的情景。
(6)朗读课文3、4自然段,积累好词佳句。
2、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第5自然段,思考:*心奶奶小时候为什么最爱玩吹泡泡的游戏?
(2)小组交流。
(3)全班归纳。
(其一,泡泡是“我们”自己小心地做出来的,它使“我们”骄傲。其二,泡泡是那么圆润、自在、透明和美丽。其三,泡泡使“我们”心里充满快乐、骄傲与希望。)
3、教师引导体会课文最后两句话的意思。
(1)作者看着这些肥皂泡,想象到了什么?(想象到肥皂泡飞到天上,挨着明月,渡过天河,飘过大海,飞越山巅。)
(2)出示句子“它们一个个飞到天上……”指导反复朗读。
(3)你能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泡泡真的能飞那么高,那么远吗?
(4)指名回答,全班评议。
(这句话说的是肥皂泡随风飘散了,但它们不可能飘得那么高那么远,这是*心奶奶的想象。*心奶奶望着天上的泡泡,希望泡泡把自己五彩的梦想捎给太阳。)
(5)拓展想象:*心奶奶小时候会有哪些五彩的梦想呢?
三、感情朗读,积累语言
1、分小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课文中有许多好词好句,写了美丽神奇的肥皂泡,请同学们把喜欢的摘录下来,多读几遍。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4、5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检查背诵
1、指名背诵课文4、5自然段。
2、全班齐背。
二、巩固生字,书写练习
1、抽查生字读音,提醒注意读准
“扇、若、扯、润”的翘舌音。
2、小组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
3、重点指导记字方法。
用已学过的部件记忆字形,例如:乘——剩羽——扇止——扯度——渡乔——骄
用对比形近字的方法记忆字形,例如:飘——漂若——苦
4、指导书写。
“易”字下面是“勿”不是“匆”。
“戏”和“越”右上角都有点。
三、拓展延伸,实践体验
1、说说你最喜欢的游戏名称及具体的游戏玩法。(先小组交流,再派代表发言。)
2、玩一玩自己最爱玩的游戏,然后把玩的过程具体地写下来。
3、把写好的片段读给父母听,看看他们有什么意见,并作修改。
【同步练习】
一、给加下划线的汉字注音。
()骄傲()圆润()散裂
()和弄()渡过
二、补充恰当的词语。
()地飘过飞越()玲珑的()
()的浮光慢悠悠地()()的球面
三、多音字组词。
和hé()散s3n()扇sh1n()
hu()s4n()sh4n()
四、写反义词。
骄傲()容易()美丽()
潮湿()小心()零乱()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吹泡泡》教案4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提高说话和评议的能力。
2、会用句式“先……接着(然后)……最后”把吹泡泡的过程讲清楚;能用句式“有的……有的……还有的”把泡泡的样子说具体。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把吹泡泡的过程按顺序说清楚以及想象泡泡的样子像什么。
2、教学难点:观察吹泡泡的动作,能分解出一个一个的动作。
教学准备:
肥皂水及吸管。
1课时
教学过程:
1、谈话揭题。
今天,我们要上一节观察游戏的说话课,题目叫《吹泡泡》。要求小朋友一边玩,一边认真地观察,我们来比一比谁吹的泡泡又大又多,谁观察得最仔细,并能把吹泡泡的过程有条理他讲清楚。
2、吹泡泡,练习说吹的过程。
(1)自由吹泡泡,边吹边想:这些泡泡是怎么吹出来的?板书:吹
(2)看别人吹泡泡,说说吹泡泡要有哪些动作。(吹的人要注意将动作较清楚地演示出来)板书:拿放吹
(3)用上句式“谁先______”把吹泡泡的过程讲清楚。(如:小明先拿起吸管放到有肥皂水的瓶子里蘸一下,接着把吸管
的另一头放到嘴边,最后对着吸管口轻轻一吹,泡泡就吹出来了。)
(4)评议:1、过程有没有颠倒?
2、关联词有没有用对。
(5)”轻轻一吹”还可以换什么词?
(小心地、小心翼翼地……)
(6)连起来说说吹出泡泡的过程。
同桌互说一指名说
3、再吹泡泡、观察泡泡的样子。
(1)比一比,谁吹的泡泡最大、最多。一边吹一边看:这些泡泡怎么样子的?像什么?板书:看
出示基本句式:
(又大又圆的、串串的、圆圆的、彩*的、花花绿绿的、五颜六*的……气球、彩球、皮球、玻璃球、葡萄……)
(*评议:从泡泡的形状、大小、颜*上去评议泡泡像什么说得好不好。
(3)变换句式说1、泡泡(),像()。
2、()的泡泡(),像()
(4)任选一种句式说说泡泡的样子像什么。
(5)用句式:把泡泡的样子说具体。
(6)当你看到这些美丽的泡泡时,你会怎么赞美它们呢?(真是美丽极了!多美啊!……)
(7)把泡泡的样子连起来说一说。(自由说——指名说)
(这些泡泡有的又大又圆像只大皮球,有的五颜六*像节日的彩球,还有的虽然很小,但一个挨着一个,像一申串葡萄,真是美丽极了。
4、观察想象
这么多漂亮的泡泡,它们是怎么样的?会飘到哪里去?干什么呢?请同学们动脑筋,看谁的想象能力强。板书:想(老师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愿望、心里话讲出来)如①这些泡泡慢慢悠悠地飘呀飘,它们想飘到祖国各地去,看看改革开放的新景象。②这些泡泡自由自在地飘呀飘,它们要飘到月球上去,看看月球上究竟有些啥。
5、把整个活动的过程连起来说一说。(基础好的班级可以把想象的内容也说上去。
6、小结。
三年级语文上册《吹泡泡》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1、能仔细观察吹泡泡的过程,并能想象吹出来的泡泡像什么,会飘到哪里去。
2、能按顺序用“先……接着……最后……”的句式以及“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说一段连贯的话。
二、教学重点:
把吹泡泡的过程按顺序说清楚以及想象泡泡样子像什么。
三、教学难点:
观察吹泡泡的动作,分解出一个一个的动作。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肥皂水与吸管。
六、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提出要求:
你们爱吹泡泡吗?今天的说话课,是《吹泡泡》。比一比谁吹的泡泡又大又多;谁观察得仔细,能把吹泡泡的过程有条理地讲清楚。
(二)吹泡泡,练习说吹的过程:
1、人人吹泡泡,边吹边想:这些泡泡是怎样吹出来的?
2、一人上台吹泡泡。其余同学边观察,边自由说一说吹泡泡要有哪些动作。
3、交流有哪些动作。
4、用上句式:先……接着……最后……,把吹泡泡的过程讲清楚。
自由准备,指名说一说,评议,同桌互相说一说。
(三)再吹泡泡,观察泡泡的样子。
1、同桌互吹互看,比一比,谁吹的泡泡最大、最多。边看边想:这些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
句式:()的泡泡,像()。或泡泡(),像()。
2、互相说一说,指名说一说,并评议,从泡泡的大小、颜*、形状方面评议。
3、出示句式:这些泡泡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练习说话。
自由准备,指名说一说,评议,同桌互相说一说。
4、当你看到这些美丽的泡泡时,你会怎么赞美它们呢?
5、把泡泡的样子连起来说一说。自由准备,指名说一说。
(四)练习说吹泡泡的整个过程。
1、请几位小朋友吹泡泡,其余边看边说。
2、指名说一说,师生共同评议。
(五)观察想象:
1、这么多漂亮的泡泡,它们是怎么飘的?会飘到哪里去?干什么呢?
自由准备,指名说一说。说一说你还有什么更美的想法?
2、尝试把吹泡泡的整个过程和刚才说的话连起来说一说。
(六)小结,并要求回去写下来。
七、板书:
吹:先(蘸)……接着(放)……最后(吹)……
看: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
想飘
八、教后感:
学生吹吹说说,兴趣较高,练习说话时,我安排了两次小组活动,互看互吹和连起来说一说,人人都能说起来。在说说泡泡像什么时,想到了像*糖葫芦,樱桃,一盏盏灯笼,蚂蚁,珍珠,等,话说得质量较高。
三年级语文上册《吹泡泡》教案6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读本课生字。
2、体会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事物,把事物写清楚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是如何把事物写清楚的,学习观察事物和写游戏的方法。
一课前导入:
课前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是怎样玩吹泡泡的,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检查本课生字词的认读:
1、教师出示本课的生字小黑板,学生练习认读,小组内看着黑板自由认读。
2、指名学生认读,余下纠错。
3、齐读本课的生字。
4、学生把生字送回课文之中,检查自己的朗读情况。
三检查学生课文朗读的情况:
1、指名学生开火车接读课文,余生及时指出读书的错误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2、教师小结评议学生的朗读情况并提出要求。
3、教师启发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读课文一遍,想一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合作探究交流课文内容:
1、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觉得吹泡泡的游戏好玩不好玩?(教师适时板书:吹泡泡)
2、围绕吹泡泡,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方面呢?你最喜欢的是哪个方面?(小队合作探究)
3、指生回答,师生评议相互补充。
4、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吹泡泡的办法;泡泡的美丽;(*彩和形态)产生的联想与感受。)
5、教师相机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语气和声音读出课文中相关的内容。
五借机导情,指导学生朗读: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注意读出泡泡的美丽、神奇及带给
美好的想像和感受。
2、指名朗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来读,师生全体评议,并提出意见。
3、师生比赛读、配合读。
4、教师小结。(学生朗读的情况)
六回扣全篇,情感升华:
1、学生快速读完全篇,体会作者吹泡泡时的快乐心情,和作者一道追随童年有美好回忆。
2、教师让学生说说本课的学习收获。
七教师总结并布置作业:
练习试背第四、五自然段。
第二课时执教人:付存法
教学目标:
1会书写本课中的全部生字。
2语言积累第四五自然段。
3生活拓展:说说自己最爱玩的游戏是什么,怎么玩的。(口语交际)
教学重点:
语言积累第四五自然段。
生活拓展:说说自己最爱玩的游戏是什么,怎么玩的。(口语交际)
一复习导入:
1、师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检查本课中的生字认读情况。
3、多方式认读生字,并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快速的办法来记住这些生字。
4、小队内先交流识字记字的办法。
5、教师出示小黑板,让生用自己的办法强化这些生字,相互补充,特别注意强调难写出字的地方。
6、学生识记后教师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自由写生字,每个写一遍并想组词。
7、齐读生字,开火车组词。
二语言积累:
1、师生试背四五自然段,想想窍门。
2、教师小结背诵的方法:要注意每句话的联系,共有几句话?及句子的顺序。
3、方法指导后学生再试背,小队内相互检查。
4、全班当堂检查背诵情况,师生评议。
5、男女分开角*来背,师生配合背诵。
6、师小结:(背诵也要注意普通话的运用)
三口语交际,生活拓展:
1、谈话导入。
2、说说自己生活中最爱玩的游戏是什么?你是怎么来玩的?玩的时候什么心情?
3、小队内尽情交流,相互补充,师巡视指导。
4、指名交流:余下评议补充。
5、师小结:说说时,要注意表达清楚,语言有条理。
6、有趣的同学请写一写刚才的内容,不能写的同学再说一说其余的爱玩的游戏,但要小声。
7、师小结:由说到写下来,是我们必须要经历的过程,同学们以后要好好练习,不断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四学生谈本课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
学生试预习第四课《沙滩里的童话》。
复习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教后记与板书教师可根据实际学生情况灵活安排与设计。
关于三年级语文上册“吹泡泡”课堂实录7
师:咦?这是从哪里来的?
生:我有一瓶泡泡水,
天天和我一起玩。
只要轻轻一吹它,
满天都是小泡泡。
怎么吹出来的呢?谁看懂了,来说说!
生:先把吸管放在肥皂水里蘸一下,再把吸管的另一端放在嘴里,接着轻轻地一吹,泡泡就从吸管里诞生了。
生:谁来评价评价这位同学说得怎么样,你来!
生:她用了“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还用了表示动作的几个词语。比如“蘸”,把它怎么吹得描写得很清楚。
生:谁还能比她讲的更清楚?
生:我有一瓶泡泡,我先用吸管往里面一蘸,再把吸管的另一头放在嘴边,然后轻轻一吹,啊!五颜六*的泡泡向满天飞舞,我仿佛在泡泡的世界里一样。
师:刚才呀,这几位同学说的都很好。李逸通同学还用上了“先蘸、再放、然后吹”这样一组词语把她怎样吹得说得非常清楚,温馨同学听得也很仔细,评价的时候把这几个词语也找出来了。而且还把李逸通同学叙述的怎么吹泡泡过程评价的很好。韩枭同学又用自己的方法把她怎样吹泡泡也说出来了,并且用上了优美的词句,“五颜六*、我仿佛在泡泡的世界里一样……”这两位同学都能够用上表示顺序的词语把吹泡泡的过程叙述得很清楚。刚才吹泡泡的牛静雯同
学要请其他同学上来吹泡泡,下面就请李逸通上来吹泡泡吧!
师:老师给你提出一个要求,你能不能一边吹一边把你刚才说得怎样吹得方法再给同学们说一遍,这样,同学们一定会看的更清楚,听得更明白!
生:我先把吸管放在水里蘸一下,再把吸管蘸了肥皂水的一端扬起,另一端放在嘴里,然后轻轻一吹,泡泡就从吸管里诞生了。
师:大家看懂了吗?你吹泡泡的方法和他一样吗?谁不一样,还有谁想把你吹泡泡的方法说给大家听。
生:我是先把放肥皂水的瓶子打开,再把吸管的一端放进瓶子里,然后用另一端放在嘴里轻轻一吹,泡泡就出来了。
师:你也在试着用老师提供给的“先蘸、再放、然后吹”
三年级语文上册《吹泡泡》说课教案8
一、说教学内容
听话说话——吹泡泡是小学语文s版教材第五册中的一篇课文,是一篇先听后说、听说相结合的课文。听话说话课,旨在学生的听说训练,为以后的写话打下基础,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它的上课对象是小学一年级学生,一年级的学生虽刚入学不久,但在平时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句子和字词的积累以及儿歌的背诵为小朋友学习本课内容提供了知识上的准备。同时,吹泡泡游戏本身的简单易学、生动有趣又为学生提供了心理上的准备。下面,我具体从五个方面进行描述。
二、说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用“谁在那里干什么?”和“什么怎么样”的句式说话。
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初步理解讲话内容,会听会说,要求听要听清楚、说要说完整。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此文转于网]的想象力和观察力。在玩玩说说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说教学处理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仔细观察图片,展开想象,把图片上的内容说清楚、说完整。会用“什么怎么样”的句式说出泡泡怎么样。
教学组织形式上:我以小组为单位,把全班三十位小朋友分成了五个六人小组,并设组长一名。这样的教学形式改变了传统的秧田式教法,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在玩玩说说的过程中,获得最大限度的收获。
在教材处理上: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使教学有深度、有广度,我把学吹泡泡——试吹泡泡——描述泡泡三者融为一体。把单纯的师教生学的组织形式改变为:师生齐学、师生齐玩、师生齐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老师在其中只起一个辅助和点拨的作用,充分体现师生平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文的导入,我采用质疑的方法。所谓质疑即指提问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有了疑问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作为老师不应让学生只压抑在课堂这一狭小的范围之内,而应让学生尽情地去想、尽情地去问,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例如,课文的导入,我是这样安排的:
小朋友,今天这堂课,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三个小伙伴,看看他们是谁?
请你们给他们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跟他们打声招呼,好吗?
看着这样的画面,你的心中有疑问吗?请你来做小老师。
游戏:小问号博士和小句号博士。归纳出三个问题:谁?在哪里?干什么?怎么样?
练习说话:小朋友在*场边吹泡泡。
第二,学生学吹泡泡。主要以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主,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实践中去,培养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浓厚兴趣。教学一开始,我便以一段柔美的音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设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请一位会吹泡泡的小朋友上来吹泡泡,并且总结出吹泡泡的方法:要轻轻地、慢慢地吹。然后小朋友一起吹,比一比,看谁吹得泡泡最多、最美。边吹边观察
:我吹的泡泡怎么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来讲,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利用教材的可动*和内容的有趣*,我要求用最简单的教学用具:一根吸管、一杯有相当浓度的肥皂水,取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三,描述泡泡,这也是这片课文的重点所在,蕴含着对教学重点的攻破。听话说话,重在听和说上,只有认真听了,听清楚了,才能说明白,说完整。由于我们班的小朋友有很大一部分是外地借读生,他们所处的语言环境不是最好,听便成了他们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我便有意识地加强了这方面的训练。我先放全片课文的录音,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整体的感知,并布置好听的要求:听清楚文中说的是谁?在哪里?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学生反馈后,再放第二遍录音并要求学生回答,录音里是怎样介绍泡泡的,主要以学生模仿为主。然后归纳出:是从颜*、大小、形状三点来介绍的。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已有知识,他们对形状这一抽象名词的概念还比较陌生,我便把大小和形状概括为“样子”,显得通俗易懂。是学生知道介绍泡泡可以从颜*和样子入手。听清楚、听明白之后,就开始练习说话。在说的过程中,我安排学生先仿说后扩说,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先易后难,也符合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顺序。例如,在学习描述泡泡的样子时,我是这样安排的:
小朋友,刚才你们听到录音里的小朋友,他们吹的泡泡样子是怎样的?(学生的回答只是在模仿说话。)
教师亲自演示吹泡泡,概括出泡泡的样子是又小又圆的。
还有那些东西也是又小又圆的呢?
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多多地鼓励创新,学习热情随成功体验的获得而逐渐高涨。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充分发挥了学生大脑的潜能,是智力和个*得到了尽量扩张。再说的过程中,力求做到人人会说。可以一个人说即自己说给自己听,也可以小组说即自己说给别人听,甚至可以跨越小组的形式去说给你的好朋友听。教学到了这里,我知道大部分学生已经较好掌握听的要求,也会模仿说话了,接下来,便是听的提高训练:完整的说话。这也是对基础较好的学生的要求,体现了分层教学的特点。课文提供的是一张完整的画面,录音介绍的也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对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加上开头和结尾,练习完整地说出一段话。也是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使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
第四,课的结尾采用一个巩固*的游戏:“小朋友,就让我们再次提起手中的吸管,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到那五彩的泡泡世界中去走一走。”这是第二次安排学生在音乐中吹泡泡,并要求向老师或同学介绍你吹的泡泡怎么样。有条件的话,可以安排学生在阳光下吹,亲身体验泡泡的五彩缤纷。然后,我再说:“小朋友,刚才你们在吹泡泡的时候,老师发现每一个小朋友都吹得很好,老师把这美丽的场景录了下来,你们看——多美的画面啊!谁愿意看这画面向大家介绍一下这美丽、可爱的泡泡。”在学生对泡泡的介绍中结束这篇听话说话课。
总而言之,这堂听话说话课,我力求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上下功夫,挣脱了“填鸭式”传统教学的束缚,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玩与说的过程中,给予思考、创新的机会。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拓了一条崭新的教学思路。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吹泡泡说课教案9
一、说教学内容
听话说话——吹泡泡是小学语文s版教材第五册中的一篇课文,是一篇先听后说、听说相结合的课文。听话说话课,旨在学生的听说训练,为以后的写话打下基础,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它的上课对象是小学一年级学生,一年级的学生虽刚入学不久,但在平时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句子和字词的积累以及儿歌的背诵为小朋友学习本课内容提供了知识上的准备。同时,吹泡泡游戏本身的简单易学、生动有趣又为学生提供了心理上的准备。下面,我具体从五个方面进行描述。
二、说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用“谁在那里干什么?”和“什么怎么样”的句式说话。
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初步理解讲话内容,会听会说,要求听要听清楚、说要说完整。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4、在玩玩说说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说教学处理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仔细观察图片,展开想象,把图片上的内容说清楚、说完整。会用“什么怎么样”的句式说出泡泡怎么样。
教学组织形式上:我以小组为单位,把全班三十位小朋友分成了五个六人小组,并设组长一名。这样的教学形式改变了传统的秧田式教法,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在玩玩说说的过程中,获得最大限度的收获。
在教材处理上: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使教学有深度、有广度,我把学吹泡泡——试吹泡泡——描述泡泡三者融为一体。把单纯的师教生学的组织形式改变为:师生齐学、师生齐玩、师生齐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老师在其中只起一个辅助和点拨的作用,充分体现师生平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说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过程,我分成了四大块:
第一,课文的导入,我采用质疑的方法。所谓质疑即指提问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有了疑问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作为老师不应让学生只压抑在课堂这一狭小的范围之内,而应让学生尽情地去想、尽情地去问,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例如,课文的导入,我是这样安排的:
小朋友,今天这堂课,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三个小伙伴,看看他们是谁?
请你们给他们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跟他们打声招呼,好吗?
看着这样的画面,你的心中有疑问吗?请你来做小老师。
游戏:小问号博士和小句号博士。归纳出三个问题:谁?在哪里?干什么?怎么样?
练习说话:小朋友在*场边吹泡泡。
第二,学生学吹泡泡。主要以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主,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实践中去,培养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浓厚兴趣。教学一开始,我便以一段柔美的音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设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请一位会吹泡泡的小朋友上来吹泡泡,并且总结出吹泡泡的方法:要轻轻地、慢慢地吹。然后小朋友一起吹,比一比,看谁吹得泡泡最多、最美。边吹边观察
教案《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吹泡泡》说课教案》,来自网!
:我吹的泡泡怎么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来讲,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利用教材的可动*和内容的有趣*,我要求用最简单的教学用具:一根吸管、一杯有相当浓度的肥皂水,取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三,描述泡泡,这也是这片课文的重点所在,蕴含着对教学重点的攻破。听话说话,重在听和说上,只有认真听了,听清楚了,才能说明白,说完整。由于我们班的小朋友有很大一部分是外地借读生,他们所处的语言环境不是最好,听便成了他们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我便有意识地加强了这方面的训练。我先放全片课文的录音,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整体的感知,并布置好听的要求:听清楚文中说的是谁?在哪里?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学生反馈后,再放第二遍录音并要求学生回答,录音里是怎样介绍泡泡的,主要以学生模仿为主。然后归纳出:是从颜*、大小、形状三点来介绍的。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已有知识,他们对形状这一抽象名词的概念还比较陌生,我便把大小和形状概括为“样子”,显得通俗易懂。是学生知道介绍泡泡可以从颜*和样子入手。听清楚、听明白之后,就开始练习说话。在说的过程中,我安排学生先仿说后扩说,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先易后难,也符合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顺序。例如,在学习描述泡泡的样子时,我是这样安排的:
小朋友,刚才你们听到录音里的小朋友,他们吹的泡泡样子是怎样的?(学生的回答只是在模仿说话。)
教师亲自演示吹泡泡,概括出泡泡的样子是又小又圆的。
还有那些东西也是又小又圆的呢?
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多多地鼓励创新,学习热情随成功体验的获得而逐渐高涨。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充分发挥了学生大脑的潜能,是智力和个*得到了尽量扩张。再说的过程中,力求做到人人会说。可以一个人说即自己说给自己听,也可以小组说即自己说给别人听,甚至可以跨越小组的形式去说给你的好朋友听。教学到了这里,我知道大部分学生已经较好掌握听的要求,也会模仿说话了,接下来,便是听的提高训练:完整的说话。这也是对基础较好的学生的要求,体现了分层教学的特点。课文提供的是一张完整的画面,录音介绍的也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对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加上开头和结尾,练习完整地说出一段话。也是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使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
第四,课的结尾采用一个巩固*的游戏:“小朋友,就让我们再次提起手中的吸管,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到那五彩的泡泡世界中去走一走。”这是第二次安排学生在音乐中吹泡泡,并要求向老师或同学介绍你吹的泡泡怎么样。有条件的话,可以安排学生在阳光下吹,亲身体验泡泡的五彩缤纷。然后,我再说:“小朋友,刚才你们在吹泡泡的时候,老师发现每一个小朋友都吹得很好,老师把这美丽的场景录了下来,你们看——多美的画面啊!谁愿意看这画面向大家介绍一下这美丽、可爱的泡泡。”在学生对泡泡的介绍中结束这篇听话说话课。
总而言之,这堂听话说话课,我力求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上下功夫,挣脱了“填鸭式”传统教学的束缚,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玩与说的过程中,给予思考、创新的机会。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拓了一条崭新的教学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