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轮椅上的霍金》这篇课文讲述了被誉为“宇宙之王”的著名科学家史蒂芬·霍金的故事。霍金身患卢伽雷氏症,全身瘫痪,长期禁锢在轮椅上,但他却以惊人的毅力和智慧,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孜孜不倦地探索宇宙的奥秘,为科学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故事震撼人心,感人肺腑,是人类意志力和求知精神的伟大赞歌。
课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结构清晰,重点突出,叙述具体生动:
第一部分(1-2自然段): 简要介绍了霍金的杰出成就,以及他身患绝症却依然坚持科研的不屈精神,为后文详细介绍霍金的故事做了铺垫。
第二部分(3-7自然段): 详细叙述了霍金在患病后,如何在身体每况愈下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对科学的无限热爱,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现了霍金顽强不屈的意志和对科学的执着追求。
第三部分(8-12自然段): 主要讲述了霍金的故事如何激励着全世界的人们,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更是一位精神上的巨人,他的勇气和毅力鼓舞着无数人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二、学情分析:
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霍金身患绝症却依然取得如此成就背后的原因,以及他所展现出的精神力量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为什么医生诊断身患绝症的霍金只能活两年,他却一直顽强地活了下来?
霍金为什么能在令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中成为世界公认的科学巨人?
在朗读课文时,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虽然……但是……飞出了……飞出了……飞出了……飞到了……飞向了……”一句,体会尽管霍金被禁锢在轮椅上,但他的思想却可以自由地遨游宇宙,探索科学的奥秘。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会认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了解史蒂芬·霍金的故事,知道他是一位身残志坚、为科学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伟大科学家。
能够简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说出自己对霍金的看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感受霍金的坚强意志和对科学的热爱。
学习运用细节描写和对比手法,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从霍金的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学习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树立为社会做出贡献的远大理想。
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霍金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对科学的无限热爱。
学习运用细节描写和对比手法,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
体会霍金身残志坚的精神,并将其转化为自身学习和生活的动力。
理解“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考”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初步了解霍金的故事,知道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5分钟)
1. 播放一段关于宇宙星空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宇宙中有哪些奥秘吗?
3.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一位探索宇宙奥秘的伟大科学家的课文——《轮椅上的霍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0分钟)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标出自然段序号,圈画出不认识的字词。
2.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不认识的字词,教师相机指导。
三、学习生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8分钟)
1. 出示本课生字词,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字,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
2. 指导学生朗读词语,并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如:
卢伽雷氏症:一种能够导致全身肌肉萎缩的可怕疾病。
顶礼膜拜:形容对人十分的景仰、崇拜、尊敬。
震颤:颤动。
唐突:很突然的意思。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0分钟)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霍金的哪些事迹?
2.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 集体反馈,明确文章的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1-2自然段) :简单介绍霍金,以及他身患绝症却依然坚持科研的不屈精神。
第二部分 (3-7自然段) :霍金在科学上不断求索,成为一个伟大的物理天才。
第三部分 (8-12自然段) :霍金以他坚强勇敢的人格力量,成为生活的强者。
五、精读课文,体会人物精神 (10分钟)
1. 引导学生 focusing on 第二部分 (3-7自然段),思考:霍金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是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
2. 学生默读课文,圈画出相关的句子,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3. 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霍金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对科学的执着追求。
六、课堂小结 (2分钟)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身残志坚的霍金,他虽然被禁锢在轮椅上,但他的思想却飞出了地球,飞出了太阳系,飞向了更加浩瀚的宇宙。
七、布置作业 (2分钟)
1. 朗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2. 搜集有关霍金的资料,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教学后记: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初步了解霍金的故事,感受他身残志坚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视频导入、小组合作、朗读感悟等,力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同时,我也注意引导学生将霍金的精神与自身实际相结合,鼓励他们以霍金为榜样,努力学习,克服困难,争取更大的进步.
《轮椅上的霍金》教学案例与反思2
《轮椅上的霍金》是一篇生动的人物介绍,以清晰的脉络展示了世界著名科学家霍金的生平事迹和科学精神。本文以简洁易懂的语言,深入探讨了霍金不断探索的精神和他顽强的人格力量,同时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深深敬意。
霍金,一位因其出*的科学成就而闻名于世的物理学家,他的一生充满了挑战与勇气。从年轻时的科学天赋开始,霍金就展现了对宇宙奥秘的强烈兴趣。然而,年仅二十一岁时,他被诊断出患有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从此不得不依赖轮椅和语音合成器进行交流。尽管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但他从未放弃对科学的追求和对宇宙的探索。
文章以介绍霍金的科学贡献为主线,从他青年时代的理论物理研究开始,详细描述了他在黑洞物理学、量子力学等领域的开创*工作。霍金通过深入的数学分析和大胆的理论推断,重新定义了我们对宇宙和时间的理解。他的《时间简史》成为了通俗科学文学的经典,深远影响了全球数百万读者的科学视野。
文章同时探讨了霍金作为公众人物的影响力。他不仅在学术界享有盛誉,还以其对大众科学普及的贡献而被世界认可。他的演讲和书籍不仅挑战了传统科学的边界,也激励了无数人面对逆境时的勇气和决心。
总的来说,霍金的一生是对人类智慧和毅力的最好诠释。他超越了身体的限制,展示了科学精神的无限可能*。本文旨在通过对霍金生平和成就的深入探讨,激励读者追求知识,勇于创新,不畏挑战,以致敬这位伟大科学家。
读轮椅上的霍金有感(精品)3
读《轮椅上的霍金》有感
法国的博物学家、作家布丰曾经说过:“所谓天才,不过是最大的毅力而已。”是的,哪个人的成功,不是依靠顽强的毅力呢?学了《轮椅上的霍金》这篇课文,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霍金这样一位人物:被病魔禁锢在轮椅上40年的霍金,凭借着惊人的毅力努力学习,成为一名充满传奇*彩的物理天才。他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感动了大众。问问自己,霍金成为一位科学家依靠的是什么呢?不就是靠着他那在逆境中不屈不挠、与命运顽强抗争的毅力吗?
毅力!这个词似乎有着神秘的力量!它可以让你的生命绽放出希望之花,也可以让你一事无成。霍金就凭借着毅力,身残志坚、撰写《时间简史》,被誉为“宇宙之王”。他就是“毅力”的最好诠释!如果没有毅力,一个人会一事无成;如果有毅力,一个人会走向成功!
纵观古今历史,哪一位名家大师不是靠毅力而名扬四海的呢?美国著名女作家海伦·凯勒,从小与世界隔绝。但是,她身残志不残,凭借惊人的毅力刻苦学习,最终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穿越时光的长隧道,回望这位度过87年无声无光孤独岁月的女子,感叹:“是惊人的毅力造就了海伦·凯勒的坎坷而辉煌的生活!”
我们现在生活条件优越,却缺乏毅力。就拿我来说吧,学习成绩看似优秀,却缺乏持之以恒、坚定的意志。曾在学前班的暑假报了美术班,承诺好好学画。起初热情高涨,画得还不错;慢慢地,感觉越来越枯燥;老师批评一番后,便哭着闹着退了班。这是因为我的意志不够坚定,毅力不够顽强。我必须改掉这个缺点。
我们要记住霍金给我们的启示:顽强的毅力能创造一切!
是的,拥有毅力,就能踏上成功之路,走向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