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表演

自懂事以来,我参加过无数次形形**的演出,但有一次表演却如同烙印般深深铭刻在我的记忆深处,久久挥之不去。

成功的表演

彼时我年仅九岁,就读于山西省大同市大同南洋*学校五年级二班。学校正筹备元旦晚会,而我们年级的节目便是武术表演。在教练的悉心指导下,我们经过台下刻苦的排练,终于练就了一支英姿勃发的武术队。

盼星盼月,元旦晚会终于到来。当晚会序幕拉开,我们作为第三个节目登台。坐在台下,我的心怦怦直跳,生怕自己的小失误影响整个节目的呈现。

随着表演的开始,我的心仿佛跃出喉咙,手脚变得僵硬如木,仿佛被捆绑住了一般。教练在台下指挥,似乎看出了我的紧张,投来鼓励的目光。那一刻,我的心渐渐安定下来,不再那么紧绷,手脚也变得灵活起来。

表演行云流水般地进行着,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我都力求完美。尽管如此,表演结束后,我们每个队员的心都犹如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我坐在椅子上,紧张和恐惧交织在一起,让我无法平静。

终于,整个晚会划上句号,主持人手中拿着一个信封。“要宣布名次了。”身旁的同学轻触了一下我的手臂。只见主持人拆开信封,高声宣布:“元旦晚会最佳表演奖授予三年级武术队。”

我们全体队员瞬间抱在一起,欢呼雀跃,那一刻,所有的紧张与不安都烟消云散。

啊!我终于深刻地体会到了“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的真谛。通过这次表演,我深深地意识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怀揣信心并刻苦努力,唯有如此,才能将每一件事都做得精益求精!

指导教师:张恒飞

最后的成功2

帕斯卡的话深刻地提示了人们奋斗的虚无感和无助感。他希望能明白什么是最后的成功,并以此为其奋斗的基石和据点,然而他失败了,未能找到*。

因此,帕斯卡思索:也许并没有什么最后的成功。然而,如果没有最后的成功,那奋斗又有什么意义呢?帕斯卡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他只能将其归因于上帝,靠信仰宗教来回避这一问题。

的确,本来就没有什么最终的归宿。在这一点上,帕斯卡是正确的。然而,奋斗的意义却不必归因于虚无的上帝。

翻开《古希腊神话》,西西弗斯受罚要将一块巨大的石头推上山坡。然而,每当他费尽全力,即将把石头推上山顶时,那石头又会滚下山坡。于是,一切又需从头开始……对于西西弗斯而言,永远没有最后的成功。但他仍一次又一次地竭力地推着石头。

翻开《山海经》,夸父清楚自己追不到太阳,无法获得最终的成功,但仍不停地“逐日而走”,即使渴死后,也让手杖化作邓林,供后来者休息。

明明没有最终的成功,是什么东西驱使着西西弗斯、夸父们仍不懈地奋斗?

裴多菲的诗句“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此刻在我的耳边回响。是的,驱使西西弗斯、夸父不懈奋斗的正是希望——绝望后的希望。是在明知没有最终成功的绝望之后的希望。是为绝望所逼而反抗绝望的希望,或者说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希望。

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什么最终的成功。然而,在这个世界上,却有希望。正是希望,驱使着人们在这样一个没有最终成功的“绝望”的世界里奋斗不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